4、一氧化氮
- 格式:ppt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43
一氧化氮cas号一氧化氮(CAS号:10102-43-9)一氧化氮(Nitric Oxide,简称NO)是一种无色、无味且易溶于水的气体。
它的化学式为NO,分子量为30.01 g/mol。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调节作用。
一氧化氮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信号分子,对生物体内的多种生理过程起着调节作用。
首先,一氧化氮参与了血管的舒张和收缩调节。
在血管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guanylate cyclase),促使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简称cGMP)的合成,进而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松弛,从而扩张血管。
这一过程被称为一氧化氮-鸟苷酸环化酶-环磷酸鸟苷信号通路。
一氧化氮还参与了神经系统的调节。
在神经系统中,一氧化氮通过与神经细胞膜上的鸟苷酸环化酶结合,促使cGMP的合成。
cGMP进一步调节神经细胞内的离子通道,影响神经传导和突触传递,从而参与了多种神经功能的调节。
除了在生理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一氧化氮还在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氧化氮可以产生高度活性的氧自由基,从而参与了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
在炎症反应中,一氧化氮通过与氧自由基反应,形成过氧化物和亚硝酸根等活性氮氧化物,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具有杀菌作用。
然而,过多的一氧化氮和氮氧化物的产生,也可能导致炎症反应的过度激活,进而引发炎症性疾病。
一氧化氮还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发现,在某些肿瘤细胞中,一氧化氮的合成和释放增加,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因此,一氧化氮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一些抑制一氧化氮合成的药物也被用于肿瘤的治疗。
一氧化氮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信号分子,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参与了血管的舒张和收缩调节、神经系统的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等过程。
对一氧化氮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生物体内的调节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氧化氮的空间结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为氮氧化合物,化学式NO,相对分子质量30.01,氮的化合价为+2。
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
由于一氧化氮带有自由基,这使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当它与氧气反应后,可形成具有腐蚀性的气体——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方程式为:3NO2+H2 O==2HNO3+NO。
•中文名:一氧化氮•英文名:Nitric Oxide•别称:氧化氮•化学式:NO•分子量:30.01•CAS登录号:10102-43-9•EINECS登录号:233-271-0•熔点:-163.6℃•沸点:-151℃•水溶性:难溶于水•密度:1.27g/L•外观:无色气体•套用:制硝酸、人造丝漂白剂、丙烯及二甲醚的安定剂•安全性描述:有毒气体•危险性符号:危险标记:6(有毒气体)•危险性描述: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
•分子键长:115.08pm•键解离能:941.69kJ/mol•说明书编码:92•成分:有害物成分CAS No.•组成信息:一氧化氮 10102-43-9•磁性:顺磁性•稳定性:不稳定基本性质稳定性:较稳定禁配物:易燃或可燃物、铝、卤素、空气、氧。
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
聚合危害:与氧气聚合形成腐蚀性二氧化氮分解产物:氮气,氧气,还有少量一氧化二氮分子构型一氧化氮为双原子分子,分子构型为直线形。
一氧化氮中,氮与氧之间形成一个σ键、一个2电子π键与一个3电子π键。
氮氧之间键级为2.5,氮与氧各有一对孤对电子。
有11个价电子,是奇电子分子,具有顺磁性。
反键轨道上(π2p*)1易失去生成亚硝醯阳离子NO 。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22、氢键供体数量:03、氢键受体数量:1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8.17、重原子数量:28、表面电荷:09、複杂度:210、同位素原子数量:0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15、共价键单元数量:1物理性质1、性状:无色气体2、熔点(℃):-163.63、沸点(℃):-151.84、相对密度(水=1):1.27(-151℃)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046、饱和蒸气压(kPa):6079.2(-94.8℃)7、临界温度(℃):-938、临界压力(MPa):6.489、辛醇/水分配係数:0.1010、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二硫化碳化学性质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工业製备它是在铂网催化剂上用空气将氨氧化的方法;实验室中则用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
一氧化氮报告单解读
1.一氧化氮水平:正常的一氧化氮呼气试验结果通常低于一定水平,如成人通常低于25ppd,儿童通常低于20ppdo如果一氧化氮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呼吸道炎症反应存在。
2.升高程度:一氧化氮水平越高,可能表示呼吸道炎症越严重。
根据不同的结果区间,可以大致判断炎症的程度。
例如,成人FeNo值为25〜50ppd,儿童FeNo值为20〜35ppd,可能表示轻度到中度的炎症反应。
3.动态变化:一氧化氮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呼吸道炎症的变化情况。
如果一氧化氮水平逐渐下降,可能表示炎症得到控制或缓解;如果一氧化氮水平持续升高,可能表示炎症加重或反复发作。
结合临床情况:一氧化氮报告单的结果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如果患者同时出现一氧化氮水平升高和呼吸道症状加重,可能提示病情恶化或需要加强治疗。
总的来说,一氧化氮报告单是一种辅助检查手段,用于评估呼吸道炎症反应的情况。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
氨气催化氧化方程式氨气催化氧化是指将氨气与氧气反应,通过催化剂的存在,使氨气氧化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化学反应。
该反应式可以表示为:4NH₃ + 5O₂ → 4NO + 6H₂O在这个方程中,4个氨气分子与5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4个一氧化氮分子和6个水分子。
氨气催化氧化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详细解释和描述这个过程。
1. 反应机理:氨气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催化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常使用铂和铑等贵金属作为催化剂。
催化剂能够提供反应活化能降低的途径,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和氧气分子先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然后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2. 工业应用:氨气催化氧化是工业上生产硝酸的重要步骤。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肥料、爆炸物和化学品等。
通过将氨气催化氧化生成的一氧化氮与氧气进一步反应,可以得到硝酸。
3. 环境影响:氨气催化氧化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氮,这是一种对环境有害的气体。
一氧化氮是温室气体之一,对大气层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暖起到了作用。
因此,在工业过程中需要控制和减少一氧化氮的排放,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催化剂的选择:催化剂的选择对氨气催化氧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有重要影响。
铂和铑是常用的催化剂,它们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其他催化剂,以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
5. 反应条件的优化:氨气催化氧化反应的效率也受到反应条件的影响。
反应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用量等因素都会对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和优化来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以达到最高的产率和选择性。
氨气催化氧化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反应,用于生产硝酸等化工原料。
催化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对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需要注意减少一氧化氮等有害物质的排放,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氨气催化氧化反应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一氧化氮的作用
一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物质,它在大气中的比例非常高,在许多生物体内也有存在。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能催化反应,具有抗生作用,且可用于生物医药中,对环境也有正向影响,因此,一氧化氮具有多重功能,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一大一氧化氮的作用是可以催化反应。
一氧化氮被用于多种化学反应,可以催化这些化学反应,以产生特定的有机化合物。
例如,一氧化氮可以催化烯内酰基芳基化反应,用于制备各种芳香族醚或芳香族醇。
其次,一氧化氮作为抗生素也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尤其是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这是一种有效的抗菌方法,也可以治疗一些细菌性疾病。
此外,一氧化氮在医学上也有重要用途。
它可以用于细胞保护、抗炎作用以及抗肿瘤治疗等。
一氧化氮可以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可以预防细菌性疾病。
它还可以减轻炎症的症状,从而降低疼痛的感觉。
另外,一氧化氮对环境也有正向影响。
它可以用来清除空气污染,可以降低污染物、毒素等到环境中,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
以上就是一氧化氮的作用,它具有多种作用,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其中,催化作用、抗生素作用、抗炎作用、抗肿瘤治疗作用、清除空气污染等等,都应受到高度重视。
一氧化氮的丰富功能,正在发挥它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不断让它在医药领域发挥更多的作用,以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氧化氮呼出测定标准值
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通常使用一氧化氮
呼出测定来评估个体的暴露水平。
一氧化氮呼出测定的标准值通常
是以不同单位来表示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值:
1. 毫克/每升(mg/L),在一氧化氮呼出测定中,成年人的正
常标准值通常在5-25 mg/L之间,但这个范围可能会因个体的年龄、性别和生理状况而有所不同。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标准值可能略有
不同。
2. 部分百万(ppm),另一种常见的表示方法是以部分百万来
表示一氧化氮的标准值。
根据美国环保局(EPA)的标准,一氧化氮
的平均浓度应该低于100 ppb(即0.1 ppm)。
这个标准适用于空气
中的一氧化氮浓度,而不是呼出气中的浓度。
3. 百分比(%),有时一氧化氮的呼出测定结果也以百分比的
形式呈现。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一氧化氮呼出浓度应该在0.5-
1.5%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一氧化氮的呼出测定标准值可能会因不同的检
测方法、设备和实验室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评估一氧化氮呼出测定结果时,最好参考具体的实验室报告或医疗专业人士的建议。
呼气一氧化氮浓度均值
呼气浓度通常指的是呼出气一氧化氮的浓度,常用FeNO表示。
FeNO的正常范围,成人一般在0-25ppb,健康成人FeNO均值为16ppb,而儿童的正常值一般小于20ppb,健康儿童FeNO均值为12ppb。
使用FeNO进行测定,可以反映气道是否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当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后,患者会表现为反复咳嗽、憋喘等。
当FeNO浓度数值处在25-50ppb 或处于20-35ppb时,通常说明处于临界值或属于正常稍高,则需要加强监测。
FeNO>50ppb或FeNO>35ppb,则说明气道中明显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存在气道高反应,容易引发哮喘、过敏性咳嗽等疾病,需要吸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以缓解气道炎症,降低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带来的气道高反应,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布地奈德、地塞米松等,必要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抗过敏的药物进行治疗,如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
在进行FeNO检查前,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进食或饮水,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当检查显示FeNO数值异常时,建议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如痰液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等,也可以让医生进行听诊,进一步进行判断。
一氧化氮值低于正常值
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在人体中起着
调节血管张力、免疫反应和神经传递等多种生理功能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一氧化氮的浓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果一氧化氮值低于正常值,可能会引起一些健康问题。
一氧化氮低于正常值可能会导致以下情况:
1. 血管功能受损:一氧化氮可以促进血管的扩张,增加血管的弹性,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
一氧化氮值低下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压,影响血液循环。
2. 免疫功能下降:一氧化氮可以调节免疫反应,具有抗菌、抗肿瘤和抗炎作用。
一氧化氮值低下可能会降低免疫功能,增加感染和炎症的风险。
3. 神经传递异常:一氧化氮在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信号传递作用。
一氧化氮值低下可能会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释放和传递,导致神经功能异常。
如果一氧化氮值低于正常值,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确定具体原因并进行适当的治疗。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调节饮食等。
同时,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饮酒过量、长时间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等不良因素,以维持一氧化氮的正常水平。
氮及其化合物的方程式氮及其化合物的方程式一、氮气1、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 2Mg3N2放电2、氮气在放电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N2+O 22NO2NH33、合成氨反应: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二、氨气1、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2、少量氨在氯气中燃烧:2NH3+3Cl2N2+6HCl3、足量的氨和氯气反应:8NH3+3Cl2N2+6NH4Cl4、氨气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4NH3+3O22N2+6H2O5、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NH3+3CuO N2+3Cu+3H2O6、氨气和水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7、氨水与盐酸反应:NH3·H2O+HCl NH4Cl+H2ONH3·H2O+H+NH4++H2O8、氨水与醋酸反应:NH3·H2O+CH3COOH CH3COONH4+H2ONH3·H2O+CH3COOH CH3COO-+NH4++H2O9、氯化镁溶液加入氨水:MgCl2+2NH3·H2O Mg(OH)2↓+2NH4ClMg2++2NH3·H2O Mg(OH)2↓+2NH4+10、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Al3++3NH3·H2O Al(OH)3↓+3NH4+11、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氨水:FeCl2+2NH3·H2O Fe(OH)2↓+2NH4ClFe2++2NH3·H2O Fe(OH)2↓+2NH4+12、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氨水:FeCl3+3NH3·H2O Fe(OH)3↓+3NH4ClFe3++3NH3·H2O Fe(OH)3↓+3NH4+13、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CuSO4+2NH3·H2O Cu(OH)2↓+(NH4)2SO4Cu2++2NH3·H2O Cu(OH)2↓+2NH4+14、硝酸银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AgNO3+NH3·H2O AgOH↓+NH4NO3Ag++NH3·H2O AgOH↓+NH4+15、硝酸银溶液加入过量氨水:AgNO3+3NH3·H2O [Ag(NH3)2]OH+NH4NO3+2H2O Ag++3NH3·H2O Ag(NH3)2++OH—+2H2O16、氨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和一氧化氮反应:4NH3+6NO5N2+6H2O17、氨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和二氧化氮反应:8NH3+6NO27N2+12H2O18、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产生白烟:NH3+HCl NH4Cl三、氯化铵1、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NH4Cl+AgNO3AgCl↓+NH4NO3Cl-+Ag+AgCl↓2、氯化铵溶液呈酸性:NH4Cl+H2O NH3·H2O+HClNH4++H2O NH3·H2O+H+3、向氯化铵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NH4Cl+NaOH NaCl+NH3↑+H2ONH4++OH-NH3↑+H2O4、氯化铵固体和消石灰共热:2NH4Cl+Ca(OH)2CaCl2+2NH3↑+2H2O5、氢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溶液中: Mg(OH)2+2NH4Cl MgCl2+2NH3↑+2H2OMg(OH)2+2NH4+Mg2++2NH3↑+2H2O6、向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Na[Al(OH)4]+NH4Cl Al(OH)3↓+NaCl+NH3↑+H2O[Al(OH)4]-+NH4+Al(OH)3+NH3↑7、硅酸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混合:Na2SiO3+2NH4Cl2NaCl+H2SiO3↓+2NH3↑SiO32-+2NH4+H2SiO3↓+2NH3↑8、饱和氯化铵溶液和亚硝酸钠溶液共热:NH4Cl+NaNO2N2↑+NaCl+2H2ONH4++NO2-N2↑+2H2O9、加热氯化铵:NH4Cl NH3↑+HCl↑10、加热碳酸氢铵:NH4HCO3NH3↑+CO2↑+H2O11、加热硝酸铵:5NH4NO34N2↑+2HNO3+9H2O12、强热硫酸铵:3(NH4)2SO4N2↑+3SO2↑+4NH3↑+6H2O四、一氧化氮1、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2NO+O22NO22、一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的总反应:4NO+3O2+2H2O4HNO33、氨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和一氧化氮反应:4NH3+6NO5N2+6H2O4、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 NO+NO2+2OH-2NO2-+H2O五、二氧化氮1、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3NO2+H2O2H++NO3-+NO2、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的总反应:4NO2+O2+2H2O4HNO33、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O2+2NaOH NaNO2+NaNO3+H2O2NO2+2OH-NO2-+NO3-+H2O六、硝酸1、锌与浓硝酸反应:Zn+4HNO3(浓)Zn(NO3)2+2NO2↑+2H2OZn+4H++2NO3-Zn2++2NO2↑+2H2O2、锌和稀硝酸反应:3Zn+8HNO33Zn(NO3)2+2NO ↑+4H2O3Zn+8H++2NO3-3Zn2++2NO ↑+4H2O3、银与浓硝酸反应:Ag+2HNO3(浓)AgNO3+NO2↑+H2OAg+2H++NO3-Ag++NO2↑+H2O氮及其化合物的方程式4、银与稀硝酸反应:3Ag+4HNO33AgNO3+NO ↑+2H2O3Ag+4H++NO3-3Ag++NO↑+2H2O5、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Cu+4H++2NO3-Cu2++2NO2↑+2H2O6、铜和稀硝酸反应:3Cu+8HNO3(浓)3Cu(NO3)2+2NO ↑+4H2O3Cu+8H++2NO3-3Cu2++2NO ↑+4H2O7、少量的铁与浓硝酸共热:Fe+6HNO3(浓)Fe(NO3)3+3NO2↑+3H2OFe+6H++3NO3-Fe3++3NO2↑+3H2O8、少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Fe+4H++NO3-Fe3++NO ↑+2H2O9、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 3Fe+8HNO33Fe(NO3)2+2NO ↑+4H2O3Fe+8H++2NO3-3Fe2++2NO ↑+4H2O10、碳与浓硝酸共热:C+4HNO3(浓)CO2↑+4NO2↑+2H2O11、硫与浓硝酸共热:S+6HNO3(浓)H2SO4+6NO2↑+2H2O12、磷与浓硝酸共热:P+5HNO3(浓)H3PO4+5NO2+H2O↑13、氧化钠溶于硝酸:Na2O+2HNO32NaNO3+H2ONa2O+2H+2Na++H2O14、氧化铜与硝酸反应:CuO+2HNO3Cu(NO3)2+H2OCuO+2H+Cu2++H2O15、氧化铁溶于硝酸:Fe2O3+6HNO32Fe(NO3)3+3H2OFe2O3+6H+2Fe3++3H2O16、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FeO+4HNO3(浓)Fe(NO3)3+NO2↑+2H2OFeO+4H++NO3-Fe3++NO2↑+2H2O氮及其化合物的方程式17、氧化亚铁与稀硝酸反应:3FeO+10HNO33Fe(NO3)3+NO ↑+5H2O3FeO+10H++NO3-3Fe3++NO ↑+5H2O18、四氧化三铁溶于浓硝酸:Fe3O4+10HNO3(浓)3Fe(NO3)3+NO2↑+5H2OFe3O4+1OH++NO3-3Fe3++NO2↑+5H2O19、四氧化三铁溶于稀硝酸:3Fe3O4+28HNO39Fe(NO3)3+NO ↑+14H2O3Fe3O4+28H++NO3-9Fe3++NO ↑+14H2O20、二氧化硫通入浓硝酸中:SO2+2HNO3H2SO4+2NO2↑SO2+2NO3-SO42-+2NO2↑21、二氧化硫通入稀硝酸中:3SO2+2HNO3+2H2O3H2SO4+2NO↑3SO2+2NO3-+2H2O4H++3SO42-+2NO↑22、氢硫酸与浓硝酸反应:H2S+2HNO3(浓)S↓+2NO2↑+2H2OH2S+2H++2NO3-S ↓+2NO2↑+H2O23、氢硫酸与稀硝酸反应:3H2S+2HNO33S↓+2NO ↑+4H2O3H2S+2H++2NO3-3S↓+2NO↑+4H2O24、亚硫酸与与浓硝酸反应:H2SO3+2HNO3H2SO4+2NO2↑+H2OH2SO3+2NO3-SO42-+2NO2↑+H2O25、亚硫酸与稀硝酸反应:3H2SO3+2HNO33H2SO4+2NO↑+H2O3H2SO3+2H++2NO3-6H++3SO42-+2NO↑+H2O26、氢碘酸与浓硝酸反应:2HI+2HNO3(浓)I2+2NO2↑+2H2O4H++2I-+2NO3-I2+2NO2↑+2H2O27、氢碘酸与稀硝酸反应:6HI+2HNO33I2+2NO +4H2O8H++2I-+2NO3-3I2+2NO+4H2O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反应:NaOH+HNO3NaNO3+H2OH++OH-H2O29、氢氧化镁与硝酸反应:Mg(OH)2+2HNO3Mg(NO3)2+2H2OMg(OH)2+2H+Mg2++2H2O30、氢氧化铝与硝酸反应:Al(OH)3+3HNO3Al(NO3)3+3H2OAI(OH)3+3H+Al3++3H2O31、氨水与硝酸反应:NH3·H2O+HNO3NH4NO3+H2ONH3·H2O+H+NH4++H2O32、氢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Fe(OH)2+4HNO3(浓)Fe(NO3)3+NO2↑+3H2OFe(OH)2+4H++NO3-Fe3++NO2↑+3H2O33、氢氧化亚铁与稀硝酸反应:3Fe(OH)2+10HNO33Fe(NO3)3+NO↑+8H2O3Fe(OH)2+10H++NO3-3Fe3++NO↑+8H2O34、硝酸亚铁溶液与浓硝酸反应:Fe(NO3)2+2HNO3(浓)Fe(NO3)3+NO2↑+H2OFe2++2H++NO3-Fe3++H2O+NO2↑35、硝酸亚铁溶液与稀硝酸反应:3Fe(NO3)2+10HNO33Fe(NO3)3+NO ↑+5H2O3Fe2++10H++NO3-3Fe3++NO↑+5H2O36、硫化钠与浓硝酸反应:Na2S+4HNO32NaNO3+S↓+2NO2↑+2H2OS2-+4H++2NO3-S↓+2NO2↑+2H2O37、硫化钠溶液与稀硝酸反应:3Na2S+8HNO36NaNO3+3S↓+2NO ↑+4H2O3S2-+8H++2NO3-3S↓+2NO↑+4H2O38、碘化钾溶液与浓硝酸混合:2KI+4HNO3(浓)2KNO3+I2+2NO2↑+2H2O2I-+4H++2NO3-I2+2NO2↑+2H2O39、碘化钾与稀硝酸反应:6KI+8HNO36KNO3+I2+2NO↑+4H2O6I-+8H++2NO3-3I2+2NO↑+4H2O40、亚硫酸钠与浓硝酸反应:Na2SO3+2HNO3(浓)Na2SO4+2NO2↑+H2OSO32-+2H++2NO3-SO42-+2NO2↑+H2O41、亚硫酸钠与稀硝酸反应:3Na2SO3+2HNO33Na2SO4+2NO↑+H2O3SO42-+2H++2NO3-3SO42-+2NO↑+H2O42、浓硝酸受热或见光分解:4HNO34NO2↑+O2↑+2H2O七、硝酸钠1、实验室用硝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微热制备硝酸:NaNO3+H2SO4NaHSO4+HNO3↑2、硝酸钠受热分解:2NaNO32NaNO2+O2↑、铜和硝酸钠的酸化溶液反应:3Cu+2NaNO3+4H2SO43CuSO4+Na2SO4+2NO↑+4H2O 3Cu+8H++2NO3-3Cu2++2NO↑+4H2O4、加热硝酸铜固体:2Cu(NO3)22CuO+2NO2↑+O2↑5、加热硝酸银固体:2AgNO32Ag+2NO2↑+O2↑。
一氧化氮作用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存在于大气中的含量较少,但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下面将以人体内一氧化氮的作用为主题,探讨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首先,一氧化氮在血管中起到舒张血管的作用。
当一氧化氮被产生并释放到血管内时,它能够刺激血管内壁细胞,使其释放出一种叫做环磷酸鸟苷(cGMP)的物质,这就会导致血管的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
这种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等循环系统疾病。
其次,一氧化氮在免疫系统中起到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
研究发现,一氧化氮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减少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损伤。
一氧化氮还能够增强免疫细胞对细菌和病毒的杀伤作用,帮助身体抵抗感染。
另外,一氧化氮还在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脑部,一氧化氮被合成并释放到突触间隙,起到神经递质的作用。
它能够通过调节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调控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从而影响学习记忆、情绪等神经功能。
一氧化氮的缺乏或异常释放都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导致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最后,一氧化氮还在心脏中起到保护作用。
一氧化氮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一氧化氮还能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心肌损伤,保护心脏功能。
总之,一氧化氮在人体内起着多种重要的生理作用。
它具有舒张血管、调节免疫反应、调控神经传导等功能,对身体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减少压力等,以促进一氧化氮的生成和合理利用,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针对不同疾病和健康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一氧化氮的作用来进行治疗和预防。
然而,一氧化氮的作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不良影响和毒副作用的产生。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在脑缺血中的双重作用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高维娟 随着对脑缺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众多证据表明,一氧化氮(N itric ox ide,NO)和一氧化氮合酶(N itric ox ide syn thase,NO S)在脑缺血中既有毒性作用又有保护作用,现作一综述。
1 NO、NO S概述 NO是一可通过细胞膜扩散的可溶性小分子气体物质,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但极不稳定,反应性强,半衰期极短,仅5s 左右。
在体内,NO的产生是以L2精氨酸(L2A rg)为底物氧化后生成的,其生成唯一的关键酶是NO S。
目前在哺乳动物脑内发现三种不同类型的NO S: 型为神经元起源的NO S (N eu ronal con stitu tive NO S,nNO S),为钙依赖性酶; 型为诱导型NO S(Inducib le NO S,i N O S),非钙依赖性酶,它在正常条件下仅有少量分布,一般是在外源性物质如内毒素、细胞因子等的刺激下,被一些细胞诱导产生,如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 型为内皮源性NO S(Endo thelial con stitu tive NO S,eNO S),为钙依赖性酶,除了分布于大血管内皮细胞外,它在脑微血管内也有分布,在nNO S基因缺失小鼠eNO S对神经元功能的维持起重要作用[1]。
2 脑缺血时NO的合成和NO S的表达 脑缺血时可影响脑内NO的合成和NO S的基因表达。
采用NO微电极技术发现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 iddle cereb ral artelg occlu si on,M CAO)2~6m in即可见NO产量增加, 25m in达高峰,1~2h恢复至正常水平,再灌注后又缓慢升高。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及三维图像分析发现大鼠轻度低血压(7.9kPa)后数分钟即可见脑内NO产量增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后见脑内NO明显增加,主要分布在海马、梨状皮层、下丘脑、杏仁核和黑质。
化学用语化学用语一、物质的微观结构构成分子:一定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本身由原子构成。
物质原子:有的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有的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但可组合成分子构成物质。
的其结构如下,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核外电子总数=质子数,第一层最多排2个,基本原子的结构第二层最多排8个,排满内层排外层,最外层最多达8个)原子核质子(带正电)粒子中子(不带电,普通氢原子无中子)离子:阴阳离子组合可形成离子化合物;本身由原子或原子团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
1、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这些粒子各自保持相应物质的化学性质。
金属单2质、稀有气体、部分非金属固体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属化合物一般由离子构成,其它的物质(如非金属气体单质)一般由分子构成。
如:铜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二氧化碳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氯化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氯化钠的化学性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
2、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单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微粒,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如:氧气的每一个分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构成,是一种单质;水由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一种化合物。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它由质子、3中子、电子三种粒子构成,其中_______、_______构成(一个)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____________在核外运动带负电,由于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即:核电荷数_________质子数_______ 核外电子数),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一氧化氮理化特性表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0.01.它在水中微溶,在乙醇和二硫化碳中可溶。
一氧化氮是一种氧化性气体,属于类别1危险品,同时也是一种加压气体。
吸入和经皮吸收都是侵入途径。
一氧化氮不稳定,很快会转变为二氧化氮,对呼吸道造成损害。
吸入一氧化氮后,最初可能只出现轻微的眼睛和呼吸道刺激症状,例如喉咙不适和干咳。
然而,数小时至十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后,可能会出现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症状,例如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咯泡沫痰和紫绀等。
此外,一氧化氮浓度高时还会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眼睛和皮肤接触一氧化氮会引起灼伤。
一氧化氮对环境可能有害。
如果发生泄漏,应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并将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应急处理人员应穿内置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避免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接触。
应使用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在操作一氧化氮时,应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应远离火源和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
应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并避免与卤素接触。
在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有毒气体应储存在阴凉、通风的专用库房中,远离火源和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
储存时应与易燃物、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严禁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在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应平放,并将瓶口朝向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严禁与易燃物、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在早晚运输,防止日光爆晒。
公路运输时应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一氧化氮的结构
一氧化氮是一种由氮和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NO。
这种化合物是一种无色、有毒、可燃性的气体。
在大气中,一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之一。
从结构上来看,一氧化氮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
这两个原子之间的连接是共价键,其中氮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键长为1.15埃。
一氧化氮的分子形状为线性,这是由于氮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电子云排列方式使得它们在分子中排成一条直线。
在生物体内,一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它可以通过放松平滑肌细胞来扩张血管,从而增加血液流量。
此外,一氧化氮还在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等。
总之,一氧化氮的结构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形状为线性。
它在大气中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则扮演着重要的信号分子和神经递质的角色。
- 1 -。
呼出一氧化氮正常值一氧化氮(NO)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气体,在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健康有重要作用。
一氧化氮正常值是在不同情况下检测一氧化氮含量的指标。
随着近年来关于一氧化氮的功能和作用的更深入了解,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一氧化氮是以氮和氧的化学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其表现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一氧化氮是一种微量气体,含量较低,并且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空气、温度、湿度等影响,所以测量一氧化氮含量的指标就叫做一氧化氮正常值。
一氧化氮正常值一般在2050 ppb之间,这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的。
如果发生变化,可能表明有环境污染或因人口而发生的健康问题。
一般来说,在常温下,在室内活动的人群,一氧化氮的值小于20 ppb,任何大于20 ppb的值都是超出正常值的。
一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其在解决人体有害氧化物的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以在缓解过敏原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甚至可以与抗癌药物一起使用。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正常值也可以被称为一种生物活性指标,其正常值为20~50 ppb。
一氧化氮的不足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时会引发心血管疾病,肝脏、肺部、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以及一氧化氮代谢障碍等病症。
因此,一氧化氮正常值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健康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所遭受的病症。
此外,一氧化氮正常值还可以帮助人们检测空气污染,以便及早采取防护措施。
在决定是否采取防护措施时,多种环境指标(如温度、湿度、PM2.5、一氧化氮)的适当组合可以帮助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确定空气污染的程度。
一氧化氮正常值是评估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只有在一氧化氮正常值在安全范围内时,人们才可以放心在室外活动。
综上所述,一氧化氮正常值是衡量一氧化氮水平的重要指标,一氧化氮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会有所不同,任何大于20 ppb的值都是超出正常值的,因此,可以通过监测一氧化氮正常值来评估空气质量,从而保护人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