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堂:中考语文专题讲座——写作构思及表达
- 格式:docx
- 大小:19.72 KB
- 文档页数:6
中考应试作文讲座(三):紧扣题目去构思中考应试作文讲座:紧扣题目去构思一,善于补题有些命题作文题目只给出一个词或短语,我们怎样让它和生活相联系呢?单这个词似乎看不出来。
需要我们多角度的思考,把这一个词补成一个短语,才能把题目和生活联系起来。
然后我们选择其中一个适合自己的角度去写成。
如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们可以在“珍惜”的后边补上“时间、粮食、亲情、友谊、环境”等词语,和珍惜构成一个短语,每一个短语都产生了一个角度。
如从“珍惜时间”联想到我平时怎样争分夺秒的抓紧时间学习的具体事件,课堂上,不走思,聚精会神的听讲。
下课后,走路、吃饭、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都在思考学习上问题。
节假日抓紧时间做功课。
结尾写自己珍惜时间的效果和感悟,学习成绩提高了,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生命的距离拉长了。
再如,由“珍惜友谊”联想到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由“珍惜亲情”联想到和父母处好关系。
这样一补,一联想,题目就和生活接上了轨,我们就找到了那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生活模型,作文的思路就打开了。
我曾在写过父亲珍惜粮食的作文,请同学们参看我的的《珍惜》。
半命题作文应也应当做这样的补充,然后在其中选择一个角度。
如“在中成长”,你可以在横线上加上“奋斗”“拼搏”“劳动”“失败”“关爱”“期望”“合作”“挫折”等词语,然后依据这些短语去联想自己生活中可写的内容,进而确定你要写的角度。
次师生同考作文,因为我多年没做过这样的尝试,又怕在老师们面前丢了人,就选择了一个平易的角度“在劳动中成长”,请参看我写的《在劳动中成长》。
应该注意,你补的内容只是匡定了你选材的范围,它并是你表达的重点,重点是“成长”,所以在叙事的过程中要紧紧扣住“成长”去着墨。
再如题目“寻找”,你补的内容只是你选材的范围,在写作中还要突出“寻找”否则就是扣题不紧。
二,从提示语中找角度例一.XX年北京市中考作文是命题形式,题目是“凝聚”提示语: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实现理想……由凝聚亲情可以联想到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情景,联想到一家人给我过生日的情景,联想到我生病时,一家人对我的关爱和呵护。
中考应试作文讲座(一)——作文的思路一,作文的重要性作文在中考中占50分,相当于一门化学科。
大家平时也感到作文重要,但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
为什么呢?因为在作文上下再大的工夫,提分的效果也不明显,但是如果它要给你拉分,那效果就明显了。
要想考重点高中,基本上科科要突破110,作文的分最少不能低于45分。
如果达不到那仅作文一项,就把你挡在了重点高中的门外。
所以考前再忙,也不能轻视作文训练。
今年中考我校前300名语文平均成绩是109分,可以说没有因为作文影响了考重点。
我曾给今年毕业的学生搞过6次作文讲座,应该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主要是老师们的功劳,因为全员平均分还106呢。
二,我们现在作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了有的放矢,我专门批阅了你们这次结课考试的部分作文,感觉不太满意,好像还不如初二时写得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现在的作文思路的初二时不一样了。
初二时借鉴、套写、抄袭的较多,而现在必须要写自己的生活了。
应试作文千万不能套写或抄袭。
因为参与阅卷的大多是一线老师,他们在平时指导学生作文时,也读了大量的优秀作文资料,如果他发现你的作文和资料上的那一篇长得像,那你就彻底完了。
所以不要冒这个险。
那么我们作文存在哪些问题呢?第一,题记的问题。
有些同学作文喜欢开头用上个题记。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因为资料上的很多满分作文都用了题记。
告诉大家题词用不得。
作文贵在创新,别人用过的形式你最好不用,因为现在效仿写题记的太多了,大家都这么写,阅卷老师就会生厌。
题记常用于一些大部头的作品,几十万字,一时半会看不完,就加个题记,或提示书的内容,或交待写作目的。
我们的文章仅仅六百字,一目了然,用什么题记呢?第二,开头一顶华丽的帽子。
或者一组排比句,或者一组华丽的句子,或者空发一通议论。
仔细一看它们与标题和下文没什么关系,这样的开头要不得。
那么怎样开头呢?有一种作文写法叫开门见山,它就适用于我们的应试作文,只有600字的小短文,要求笔墨极其省俭,不能铺张,不能绕来绕去。
中考作文名师讲义——作文的构思法构思是指在动笔作文前,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结构层次的总体设计。
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
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具体地说,文章构思就是对选材过程中所选的材料作分解和组装,使之有序化、审美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每个人的大脑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分解和组装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大家常用的构思法,以打开同学们构思的路子。
1、一字(词)贯穿构思法一字(词)贯穿,是提在构思文章时,选择一个和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关键字或词连接文章的所有材料,从而形成文章的骨架。
如《背影》一文,就是采用一词贯穿构思法,文章从始至终以背影一词不达意贯穿全文,使读者深深体会到一颗慈父心,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深情。
运用此法,要注意文章要扣紧一个字或词来写,只有这样,才有条件以此为辐射点,进行多角度的思维,才有利于有层次地、深入地进行描述或抒情,使文章丰满而有韵味。
2、片断组合构思法片断组合,是指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片断组合成文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构思方法。
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写景的文章,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
运用片断组合的构思法需要注意的是:A、所组合的片断的形式要统一:或者是人物形象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事件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景物的一系列片断组合等。
B、片断本身的叙述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C、片断可以是横向排列,也可以是纵向排列。
横向的排列要安排好主次、实虚的关系,纵向的排列要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
3、悬念设置构思法悬念设置,是指在选材构思时,把情节安排得含而不露,让读者以焦虑的心情期待着它的发展,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功效的构思方法。
4、纵横对比构思法纵横对比,是指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来叙写的一种构思方法。
名师讲堂:中考语文专题讲座——写
作构思及表达
考点解析: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所以说,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测试内容包括综合构思、文字表达、和自我评价等方面,以主观题为主。
通过作文考查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抒发真情实感的能力,注重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课程标准》对作文总体要求: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说明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名师导航:
一、作文题型:
⑴命题作文:
第1组:想起你时很温暖、我们的心近了、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
第2组: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其实并不是这样、我的季节我做主。
第3组:心海里的那朵浪花、我的视线、向前向前向前。
命题作文是写作命题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通常对写作内容的限制性比较强。
从上面几个题目看考查的内容开放度比较宽,第1组的题目侧重于从写人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第2组的题目侧重于从自己的成长的经历角度表达自己的感悟;第3组的题目开放性最强,可以从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选材构思。
这一类题目的命制,首先应关注学生的经验,注意引发学生的表达愿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题目也应注意要新颖,避免学生猜题、押题,考前背现成的文章。
⑵半命题作文:
第1组:我拥有;那一次,我很(快乐、内疚、受启发
------);我把留在;那时,我。
第2组:记忆中的;珍爱;, 你好;
半命题作文也是写作命题的常见形式之一,既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可选型。
这类题目的命制要特别处理好写作内容的限制性和开放性的关系。
以上几个题目都要求根据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作,试题所提供的提示应注重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但应注意有些题目的设计表述不清,会给学生带来误解。
如:带来;心;这样的题目没有任何提示,让学生非常难解,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情绪。
⑶话题作文:
例:以"孝顺父母、磨练、翅膀、深深的脚印、山水、健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话题的提示略)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来写作命题最常用的形式,这类题目的写作范围很广,涉及到自然、人生、社会,许多话题都特别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可以以话题为中心,构思出许多思路,从中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内容、最有把握的文体来写,这样便于考查学生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真切感受,使学生写作的构思空间加大,既减少了命题和半命题的限制性,又扩展了题目的开放性。
但是也发现有的话题虽然给了提示,但学生仍然望而生畏,难以成文。
如"健康"这一话题,看上去很接近生活,但
绝大部分学生无从下笔。
在对2007年的中考阅卷分析中,看到写这一话题的考生所占比例甚少,值得我们深思。
但是,由于个别教师的误导,近年来出现了一种说法,既"话题作文写什么都行"的错误认识,误导了许多同学不能认真审题,更不注重平时的作文训练,后果是很严重的。
所以,在话题作文的写作中中,要注意有相应的提示语,有适当的限制,以保证写作思路不至于离题太远。
⑷材料作文:
例1、人的成长,犹如在沙滩上行走,每前进一步,都会留下一个脚印。
人生的每一步,有时至关重要。
莫顿、亨特受益终身的经验,正是源于小时候的一次亲身历险,走一步,再走一步,铸就了他一生的成就。
请你追溯自己的生活经历,截取一个或几个感受较为深切的片段,写一篇文章。
例2、墙壁上,一只虫子艰难的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跌落下来。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过了一会,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艰难的往上爬------ 有两个人同时注视着这只虫子,第一个人感叹地说:"一只小小的虫子如此执着、顽强,真正百折不回啊!"另一个人禁不住叹了一口气说:"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的爬,何时才能爬到墙顶呢?稍稍改变一下方向,不就容易上去了吗?"
读了上面的材料,也许你会产生很多感触和联想吧!请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材料作文也是近几年来写作命题中的常用形式,与话题作文相比,同样都有提示的材料,但话题作文为考生提供的是话题,而材料作文只是为考生提供的具体的材料。
相对地说,材料作文也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目中经常出现,但比例在逐渐缩小,难度也在适当的减小。
但是材料作文注重了引导学生对所给材料的分析和探究,特别是能够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以及对观点的提炼能力,所以,材料作文仍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作文形式。
另外,材料作文中也包括以图画为内容的材料作文,但近几年不常用。
作文的命题,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必须有具体的要求。
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字数在600字左右。
作文题量在1--3小题之间,其中包含二选一形式。
题干文字量为100字左右,作文文字量为600字左右,难易度应在70%左右。
写作的分值一般在45分--6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