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384.91 KB
- 文档页数:15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背景
政治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 市场
市场广阔 过程
开始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发展
改进
蒸汽机 时间、人物
1785年,瓦特 影响 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火车 的发明 时间、人物 1825年,斯蒂芬森
影响
铁路时代的开始 影响
世界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英国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图片解读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纺纱机
【解读】此图所示的机器是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
“珍妮机”是棉纺织业中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李晓玲同学在课堂上记录了以下学习笔记,由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背景:英国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结果:推动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世界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变革评价: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美国独立战争C. 第一次工业革命D. 第二次工业革命2.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求,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该材料可用来说明工业革命的( )A. 背景B. 内容C. 结果D. 影响3.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了工业革命的起点。
由此,英国工业革命最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是( )A. 农业B. 交通运输业C. 棉纺织业D. 面粉加工业4.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这一“革命性变化”的发明首先开始于( )A. B.C. D.5.美国工业革命的奠基者是塞缪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出生于英国。
1789年他去了美国,凭借记忆复制成功纺纱机,在罗得岛建立美国第一座机器棉纺织厂。
他逝世时,总财产被估算作近100万美元,控制着美国13家纺织厂。
由此可见()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所有发明都来自英国B. 英国的工业革命客观上带动了欧美其他国家C. 塞缪尔·斯莱特是纺纱机的发明者D. 美国的工业是后来居上,超过了英国6.“创客”源于英文Maker,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
这项发明()A. 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B. 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C. 将人类带入“铁路时代”D. 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7.如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B. 英国纺织工人数量的增加C. 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D.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8.1863年,英国一家报纸报道,有个贫穷的鞋匠因工厂不洁空气造成疾病,失去了两个孩子,发生此事件的原因很可能是()A. 蒸汽机的使用B. 计算机的使用C. 发电机的使用D. 汽车的使用9.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
201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附答案)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掌握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手摇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知识。
2.通过阅读教材,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3.通过合作探究,找出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4.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及影响。
学习过程:一、纺织技术的革新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4页,完成下列问题:1.工业革命开始的背景;2.纺织技术革新的表现。
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探究为什么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始?材料一: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材料二: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材料三: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足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材料四: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英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合作探究2:如果当时珍妮机发明出现在中国,情况会怎样?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4-95页,了解下列史实:1.瓦特改良蒸汽机;2.蒸汽机广泛使用的意义。
合作探究三、火车与铁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6页,了解下列史实:1.史蒂芬森发明火车机车及其意义;2.工业革命的意义;3.工业革命的发展。
合作探究4: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课堂达标检测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2.工业革命完成标志是()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D.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3.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地带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0课第一次工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0课《第一次工业》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工业的发生、主要发明和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第一次工业的基本情况,认识其主要发明和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工业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第一次工业的详细情况,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第一次工业的发生、主要发明和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的发生、主要发明和影响,认识工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的发生、主要发明和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工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第一次工业。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英国工业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第一次工业的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工业的发生、主要发明和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第一次工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总结第一次工业的主要成果和影响。
5.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他们对第一次工业的认知。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一次工业1.发生背景2.主要发明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是一节重要的历史课程。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工业的发生、特点、主要发明和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了第一次工业的历史画卷。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既注重历史事实的叙述,也注重历史规律的揭示,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第一次工业,认识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第一次工业的发生、特点、主要发明和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第一次工业的基本内容。
同时,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于新奇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的发生、特点、主要发明和影响,认识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的发生、特点、主要发明和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工业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史料、图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第一次工业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蒸汽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第一次工业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工业的发生、特点、主要发明和影响。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第一次工业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2020年四川南充)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A.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受到了市场需求扩大的推动C.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D.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可知,工业革命技术革新是受到了市场需求扩大的推动。
B正确;A结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没有充分体现出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相结合,C错误;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之一。
D错误。
综上故选B。
2.(2020·海南二模)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可见,德、法建立学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的需要B.社会人士的呼吁C.顺应工业化发展潮流D.提高大众文化水平【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可知德、法建立学校是为了顺应工业化的发展,尽快培养一批批技术人才,故C符合题干;ABD与题干中的信息无关,故本题选C。
3.(2020·广西平桂·初三零模)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表,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A.农业的发展B.城市化进程C.战胜封建主义D.确立对世界的统治【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
英国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大机器生产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CD在工业革命前就已经完成,A明显错误。
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2020年四川德阳)读如表,当时的英国应填写在表中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世界很多地方成为英国市场,促进了英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
故1850——1870年英国对外贸易总额快速增长,A正确;②③④中1870年的贸易总额不足①中的一半,由此可判断②③④不是英国,BCD排除,故选A。
5.(2020年贵州铜仁)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中投入使用。
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A.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B.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C.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D.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瓦特。
1774年,瓦特改造的蒸汽机在一家冶金工厂正常运转,为鼓风机、汽锤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因此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选项D 符合题意;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是工业革命的影响,A排除;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工厂规模的扩大,B排除;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影响,C排除。
故选D。
6.(2020年黑龙江齐齐哈尔)“机器生产”“工厂”“铁路”等流行语最早集中出现在19世纪上半期的国家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英国D.日本【答案】C【解析】考查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题思路:题干的“机器生产”“工厂”“铁路”“19世纪上半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最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上半期,英国最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采用机器生产,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的斯蒂芬森发明火车,促进了铁路时代的到来。
故C符合题意;西班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不符,排除A;葡萄牙、日本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不符,排除BD。
故选C。
7.(2020年山东德州)“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人类社会进入铁路运输时代。
”标志“铁路运输时代"到来的发明是A.珍妮纺纱机B.蒸汽机车C.早期汽车D.飞行者1号【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载着450名乘客,以24千米的时速行驶,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B符合题意;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A 不符合题意;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C不符合题意;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行者一号。
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2020·东源县实验中学初三三模)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对英国生铁产量数据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A.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需求是主要原因C.主要是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主要推动因素【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生铁的产量迅速增加,而材料反映的时间又是工业革命时期,所以主要是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C符合题意;图片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时期,A排除;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年,B排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世纪,D排除。
故选择C。
9.(2020·东源县实验中学初三三模)“在1750年,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
这不仅是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
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西方能够超越东方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大战后西方获得大量利益和霸权B.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爆发C.西方的王权不如东方的皇权根深蒂固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能够超越东方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东方落后于西方,B符合题意;世界大战发生在20世纪,A排除;西方的王权不如东方的皇权根深蒂固不是西方能够超越东方的主要原因,C排除;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促进了西方的发展,但不是西方能够超越东方的主要原因,D排除。
故选择B。
10.(2020年四川泸州)二十多年的不懈研究成就了瓦特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他从一个无名小卒,成为爱丁堡皇家学会、伦敦皇家学会和法兰西学院的成员。
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发明是A.珍妮机B.改良蒸汽机C.发电机D.内燃机【答案】B【解析】根据“成就了瓦特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故选B;珍妮机是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排除A;发电机和内燃机都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瓦特无辜,排除CD。
故选B。
11.(2020年湖南郴州)如图是1801—1841年英格兰农业、工业、商业产值示意图,导致各产产业数据变化的原因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第一次工业革命C.英国的殖民扩张D.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依据题目信息可知,从1801年至1931年英格兰的工业产值逐年增加并开始超过了农业、工业产值。
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选项符合题意。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1640年,结束于1688年。
A选项不符合题意。
英国的殖民扩张,指16世纪至20世纪初叶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外进行的侵略扩张,C选项不符合题意。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后期,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ACD可排除,故答案选B。
12.(2020年江苏苏州)1830年,英国小女孩弗朗丝·金伯尔兴奋地搭乘了一种新式交通工具。
她描述道:“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每小时30英里(48公里)——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
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
”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A.马车B.蒸汽机车C.汽车D.飞机【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830年,英国小女孩弗朗丝·金伯尔兴奋地搭乘了一种新式交通工具。
”可知,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史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B符合题意;马车当时不是新式交通工具,A不符合题意;汽车、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成果,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2020年湖南株洲)1770一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据上如表分析,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C.殖民扩张和野蛮掠夺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答案】B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由于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推动了英国工业的大幅度增长。
英国逐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表格中数据显示,农业在国民收入的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逐渐上升,主要是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故B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640-1688年。
排除A;殖民扩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
排除C;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后半期进行,排除D。
故选B。
14.(2020年四川甘孜)1785年,英国工场主詹姆士把他的纺织工场从乡村搬迁到了交通便利的内陆城市,很快发展成为规模巨大的工厂。
詹姆士搬迁成功的客观条件是A.珍妮机的发明B.蒸汽机的推广C.发电机的发明D.铁路时代到来【答案】B【解析】考查点:蒸汽机,解题思路:根据1785年、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内陆城市等信息可知,1785年詹姆士摆脱了此前水力动力机对厂址的限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为工厂大机器生产提供了持续、稳定、便捷的动力,不需要大量的水力作为动力,工厂可以离开河流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内陆城市。
B 正确;珍妮机提高了纺纱的效率,但不能改造动力来源,A错误;发电机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785年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与题不符,C错误;铁路时代到来是动力改变的结果,不是改变本身,D错误。
综上故选B。
15.(2020年青岛)“当新社会的曙光初露霞曦时,英国却突然跃出地平线,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带动了世界。
英国的历史极其诱人,你要想了解现代世界,就应该首先从英国历史开始。
”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英国“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的是A.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B.飞机的诞生C.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D.计算机的问世【答案】A【解析】通过题干分析,“当新社会的曙光初露霞曦时,英国却突然跃出地平线,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带动了世界”、“你要想了解现代世界,就应该首先从英国历史开始”,可知本题考查英国领先进入工业化时代,即第一次工业革命,A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