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程--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_智库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967.50 KB
- 文档页数:15
ISO9001:2000标准培训教材第一节概述一、有关质量的概念(一)质量的含义什么是质量?(提问)不同的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优良程度、适用性、物有所值、符合规范或要求等。
2000版ISO9000族标准对“质量”如此定义的: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围绕“质量”一词,可作以下说明:(1)组织承诺持续改进其效率和有效性,并通过满足顾客和/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来实现,因此质量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2)相关方是指可以在组织的成功和业绩中获益的个人或团体。
如顾客、所有者、员工、供方、银行、集团、合作伙伴或社会,相关方对质量产生影响。
(3)要求是指明确的,习惯上隐含的或必要的需要和期望,它决定了质量水平。
(4)对组织来说,顾客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
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5)质量是动态的,需要在持续不断的控制之中。
(6)各种评优、评奖活动,并不能真正反映质量。
(二)质量的成本在美国许多公司常把相当于总营业额15%-20%的费用用在测试、检验、更改设计、返工、返修、售后保证、售后服务、退货处理及其他与质量有关的成本上。
显而易见,质量低劣非但不能降低成本,反而会使企业在事后的补救工作上投入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至使成本大大提高。
反之,如果我们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能做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创造优质的产品,那么,我们将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直接降低成本,这是最明智、最经济的做法。
(三)对质量的几个错误认识1 认为质量好就是价格昂贵认为质量太贵,负担不起,这是许多管理层的借口。
实际上不同档次的产品都有质量好坏之分。
从售价上看,东西贵不一定就是质量好,真正的质量好,应该成本最低,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并非科学。
质量管理的真正含义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导入培训(ppt38页)1、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导入培训课件〔一〕培训时间:2021年12月5日n名目第一章:什么是ISO9000第二章:ISO9001:2000的适用范围第三章:ISO9000:2000版QMS标准的理论基础第四章:ISO9001:2000版QMS要求的管理范围及推行的必要性第五章: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精神第六章:建立高效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第七章:弘德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第八章:各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主要职责n第一章:什么是ISO90001.ISO9000族标准的制定ISO9000族标准是由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76委员会在总结世界各发达国家先进的企业管理阅历,并得到ISO组织全部成员国的75%以上举手表决同意后方可在国际上发布,中国是其中的成员国之一。
n第一章:什么是ISO9000ISO9000国际标准组织标准序列号n第一章:什么是ISO9000ISO9000:2000版族标准国际发布实施时间:2000年12月15日ISO9000:1994版族标准作废时间:2021年12月15日中国等同采纳ISO9000:2000版族标准时间:2000年12月28日发布2021年6月1日实施标准编号:GB/T1903、00:2000n第一章:什么是ISO90002.ISO9000族标准的进展历史87版———————94版—————————2000版ISO9001:1994ISO9002:1994ISO9003:1994ISO9004:1994ISO9000:2000ISO9001:2000ISO9004:2000ISO19011:2021被代替n第一章:什么是ISO90003.ISO9000:2000版族标准组成ISO9000:2000基础术语和定义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良指4、南ISO19011:2021质量环境审核指南n第二章:ISO9000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行业和任何组织—不管组织提供何类产品—不管组织规模大小n第三章ISO9000:2000版QMS的理论基础即所谓的八大原则: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原则二:领导作用原则三:全员参加原则四:过程方法原则五:管理的系统化原则六:持续改良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八:互利的供方关系n原则之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市场经济货币商品货币增值(顾客满意)不增值〔顾客不满意〕n原则之二领导作用请思索竹桶原理?nISO9001:2000标准对领导的5、要求制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提供资源进行管理评审传达相关适用法律法规和顾客要求的重要性任命管理者代表建立沟通渠道持续改良n原则之三全员参加请继续思索竹桶原理?假如缺少一块竹片可以盛水吗?竹桶的盛水量取决于?n原则之四过程方法输入输出人资源料法环机掌握n原则之五互相关联或互相作用的一组要素--系统管理的系统化输入输出〔入〕输出〔入〕输出输出〔入〕第一个第二个第N个系统n思索请大家思索链条效应nISO9001:2000标准各互相过程关系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原材料选购供方选择评价合格供方产品验证组织生产交付顾客监视6、和测量装置校准标识不合格品管理nISO9001:2000标准各互相过程关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顾客满意测量分析内部审核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改良n原则之六持续改良维持改善管理维持维持改善管理改善管理目标PDCAPDCAPDCA坚持不懈目标n原则之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测量质量目标测量市场调查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利用公司进展壮大英明决策发觉事实查找事实n原则之八供方组织顾客互利的供方关系n第四章:QMS要求的管理范围及推行的必要性QMS要求的管理范围:—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组织的职责划分和内部沟通过程—组织7、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组织产品实现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管理—组织自我测量分析和改良的过程—组织文件和记录的管理—组织的持续改良与进展备注:QMS管理范围不包括组织的财务资源n第四章:QMS要求的管理范围及推行的必要性推行的必要性:—市场的需要—组织内部管理规范和进一步提升的需要—组织内部经营流程优化与工作效率提升的需要—组织进一步提高顾客满意度的需要—可以提高组织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战斗力—组织进一步增添市场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要—组织进一步降低管理本钱的需要—组织资源进一步优化组合和再安排的需要n第四章Q 8、MS要求的管理范围及推行的必要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内容:分为八章第一章:范围第二章:引用范围第三章:术语和定义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第五章:管理职责第六章:资源管理第七章:产品实现第八章:测量分析和改良n第五章QMS的精神写你所说〔文件的编写过程〕做你所写〔文件的贯彻与实施〕记你所做〔证据的保存:记录的填写〕说、做、记保持一致〔QMS体系的有效性与符合性的推断〕持续改良提高顾客满意n第六章建立高效QMS的方法第一:组织领导必需重视,给予支持与帮助第二:组织内部要加强宣扬与贯彻力度第三:全员要主动参加9、,切忌变成几个人的事情第四:深入分析企业的管理现状,挖掘缺乏第五:敢于发觉问题,能够正视问题第六:要具备擅长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忧患意识第七: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建立体系,切忌东抄西搬第八:QMS运行要贯彻落到实处,切忌走马逛花第九:内审要深入,切忌互相包庇,隐瞒问题,弄虚作假第十:要重视管理评审,切忌变成茶话会n第七章弘德公司质量方针、目标一、十六字方针:顾客第一质量至上持续改良创建品牌n第七章弘德公司质量方针、目标二、方针解析:顾客第一:代表了弘德公司时刻关注着顾客的需求,尽最大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质量至上:体10、现了弘德公司全体员工创造高品质的产品,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持续改良:弘德公司时刻关注着市场的需求,不断改良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适应市场需求;创建品牌:弘德公司上下一条心,共创“LGG”品牌。
ISO9001-2000标准培训教材(doc 93)ISO9000:2000标准培训教材(全新解读)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1. WHAT?1.11.1本节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类型,即包括五类: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见标准5.3和5.4.1)b)质量手册c)程序(本标准要求)d)所需的其它文件(为确保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e)质量记录(本标准要求见4.2.4)1.1通常用下列金字塔图形来表述文件的层次及类型表2中将作业指导书从程序中独立出来作为一类文件,作业指导书本身也属程序的范畴。
当组织的程序较多时,往往将采用表2的分层方法将具体作业操作文件及表格从程序中分离出来。
1.3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是指导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 3.2.4)质量目标是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3.2.5)。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作为体系文件的最高一层文件,因为其是组织所追求的方向和目的,其它文件是为了实现方针和目标而展开制订的。
1.4 质量手册见4.2.2质量手册作为文件的第二层对质量体系范围、程序、过程进行描述。
1.5程序程序指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本标准所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包括6个方面:1)文件控制(标准4.2.3)2)质量记录的控制(标准4.2.4)3)内部审核4)不合格品控制(标准8.3)5)纠正措施(标准8.5.2)6)预防措施(标准8.5.3)这些程序是标准明确的必须要形成的文件,但并不代表任何组织只需要5个程序文件。
1.6所需的其它文件为保证过程的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往往上述的5个程序是不足够的,因此,应根据下述情况来决定文件的多少及详略程度。
1)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2)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3)人员的能力组织规模越大、活动越多及过程越复杂,往往需要有越多且越详细的文件来规定并指导运作,而人员的能力越强,所需的文件越少,人员的能力可能从教育、培训、技能及经历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