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低碳环保知识竞赛题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环保绿色低碳生活知识竞赛网络答题竞赛100题题库(完整版)7•发生于1993年5月5日的西北特大(A)就是与草场被破坏,土地沙化有直接关系,给西北几个省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A沙尘暴B地震C水灾D火灾8.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C》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A寂静的春天B只有一个地球C环境医学D我们共有的地球9.1992年6月3 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令通过的(D), 又称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
A里约热内卢宣言B人类环境宣言C增长的极限D南极条约10.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A),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紫外线B红外线C可见光D热量11.1978年,联邦德国最先开始绿色产品的认证。
(A)年,我国国家环保局宣布实行环境标志制度。
A1993B1980C1990D199612•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金丝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A)保护动物。
A—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3.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是国卩示合作保护环境的一个范例。
这个议定书主要针对(A)这个环境问题。
A臭氧层破坏B垃圾境外转移C海洋污染D野生物种灭绝14.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
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A)分贝左右。
A120B140 C60 D9015.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C,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A)。
A全球性气候变暖B海平面下降C植物生长缓慢D无线电通讯中断16.为实现2000年淮河水变清,1995年8月发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规定,自(A)年1月1日起关闭或停业淮河流域所有超标排污的工业企业。
A1998 B1997 C1999 D200017•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 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A),居世界第88位。
2014年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含200道题库及答案)**中学环保知识竞赛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1、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所后,逐步形成的酸性降水。
2、8.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污染的鱼类后,在体内积累,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3、大量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一般称为。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5、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6、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
卡森,在《》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呼吁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
从此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7、每年的4月22日是。
8、废电池随处丢弃会产生什么污染。
9、人造板材中释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
10、我国于1956年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11、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
()12、垃圾是一种没有开发价值的资源。
()13、发生赤潮的海水颜色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14、虫眼越多的菜说明没有施用农药,所以更安全。
()15、2014年6月4日,合川区污染指数为180,属轻度污染。
()16、10.水体被污染的程度,可由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酸碱度(COD)、总需氧量(TOD)和总有机碳(TOC)等多项指标综合表示。
()17、土壤污染比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易于处理。
()18、银杏被誉为“植物中的熊猫”?()19、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是能提高身体排污能力的食品( )。
20、为了小明的健康,父亲在他的房间里放了干燥剂相对湿度保持在9%( )。
三、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21、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C,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A全球性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下降 C植物生长缓慢 D无线电通讯中断22、有一种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像”的珍奇动物,其野生种群18世纪在我国灭绝。
以下是关于节能低碳知识竞赛题库单选题100题(附答案及解析):1.以下哪种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煤炭D. 水能答案:C。
解析:煤炭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用一点少一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可以在自然界不断再生,是可再生能源。
2.节能的主要目标是()。
A. 减少能源浪费B. 降低能源消耗C.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D. 以上都是答案:D。
解析:节能就是要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要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的排放量。
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氮气D. 氧气答案:A。
解析:低碳生活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因为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
4.下列哪种电器的节能效果最好?()A. 节能冰箱B. 普通冰箱C. 无氟冰箱D. 大容量冰箱答案:A。
解析:节能冰箱是专门设计来降低能耗的,相比普通冰箱更节能。
无氟冰箱主要是环保意义,与节能关系不大,大容量冰箱往往能耗更高。
5.家庭照明使用哪种灯最节能?()A. 白炽灯B. 荧光灯C. LED灯D. 卤钨灯答案:C。
解析:LED灯具有发光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相比白炽灯、荧光灯、卤钨灯更节能。
6.我国是世界第几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A。
解析: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
7.以下哪种行为不利于节能?()A. 随手关灯B. 使用节能电器C. 长时间开空调不关D. 合理设置空调温度答案:C。
解析:长时间开空调不关会浪费大量能源,而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电器、合理设置空调温度都有助于节能。
8.公共建筑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摄氏度。
A. 24B. 26C. 28D. 30答案:B。
解析:公共建筑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这有利于节能。
节能低碳知识竞赛题低碳生活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共50题满分为100分)一、判断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请将对应的“○”涂黑。
错选、未选均无分。
1、温室气体在大气当中的含量持续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人类所面对的重大环境威胁之一。
A.对B.错2、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中数量最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气体。
A.对B.错3、200多年来,人类依赖碳基能源创造了很多人间奇迹,但它们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是造成大气灰霾、酸雨和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A.对B.错4、“二氧化碳减排”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和发达国家相比较,不用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
A.对B.错5、“二氧化碳减排”是国家该考虑的事情,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没有关系。
A.对B.错二、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对应的“○”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6、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的重要手段。
A.科学发展观B.人类生存C.节约成本7、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召开,119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到45%。
A.10%B.25%C.40%8、什么是“低碳经济”?()。
A.意指较低的炉温B.煤炭用的少C.“低碳”泛指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模式9、碳足迹,它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
“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
“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
A.碳基能源B.碳素C.分子结构10、树木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的是();夜晚释放是()。
A.氧气;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氢气C.氢气;氧气11、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
低碳节能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低碳生活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 多使用一次性餐具B. 多使用空调C. 减少使用私家车D. 以上都不是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是节能灯的优点?A. 使用寿命短B. 启动时间慢C. 节能效果明显D. 价格昂贵答案:C3. 什么是碳足迹?A. 一个人行走时留下的脚印B. 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总量C. 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水资源总量D. 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废弃物总量答案:B二、判断题1. 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是一种低碳出行方式。
()答案:正确2. 购买一次性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碳排放。
()答案:错误3. 植树造林有助于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低碳生活?答案: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生活的措施包括:使用节能灯,减少不必要的用电;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步行;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如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购买环保产品,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减少垃圾的产生。
2. 为什么说植树造林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一种方式?答案:植树造林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一种方式,因为树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光合作用将其转化为氧气。
这有助于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对抗全球气候变暖。
此外,树木还可以提供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水土流失等。
结束语:通过本次低碳节能知识竞赛,我们希望提高大家对低碳生活的认识,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实际行动,共同为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做出贡献。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而努力。
低碳科普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低碳生活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碳排放?A. 多开车出行B. 多使用一次性用品C. 节约用电和用水D. 增加空调使用时间2.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核能D. 水能3.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B. 大量植树造林C. 减少工业生产D. 增加海洋面积4. 以下哪个行为有助于减少碳足迹?A. 购买大量塑料制品B.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C. 增加肉类消费D. 频繁使用纸张5. 什么是碳交易?A. 一种金融交易方式B. 一种商品交易方式C. 一种碳排放权的买卖D. 一种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6.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什么?A. 增加能源消耗B. 减少能源消耗C. 提高能源价格D. 增加能源种类7. 以下哪个不是低碳生活方式的体现?A. 减少使用空调B. 减少使用私家车C. 增加使用塑料袋D. 减少食物浪费8. 什么是碳足迹?A. 一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B. 一个人或组织的碳排放量与体重的比值C. 一个人或组织的碳排放量与身高的比值D. 一个人或组织的碳排放量与年龄的比值9. 以下哪个行为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A. 增加使用高耗能设备B. 优化能源使用结构C. 增加能源浪费D. 减少能源使用10. 什么是碳汇?A. 一种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B. 一种工业排放二氧化碳的能力C. 一种动物排放二氧化碳的能力D. 一种土壤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低碳生活只与个人行为有关,与社会经济发展无关。
()2. 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碳汇,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3. 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
()4. 低碳经济的发展会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
()5.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是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途径。
()6. 碳交易市场可以促进企业减少碳排放。
()7. 低碳生活意味着要牺牲个人的生活质量。
低碳环保知识竞赛100题(附答案)低碳环保知识竞赛低碳环保知识竞赛100题(附答案) 低碳环保知识竞赛话题:低碳环保知识竞赛知识竞赛环保知识竞赛母亲河知识竞赛环境基础知识20道(历史、概念、大政方针、法律法规、标准等)1、1974年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B)。
A、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B、人类只有一个地球C、一个地球,一个家庭2、由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博士撰写,于1962年出版的(A)一书,被誉为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环境保护新纪元的开端。
A、《寂静的春天》B、《只有一个地球》C、《增长的极限》3、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的是(C)制订的《田律》。
该律令不仅包含有农、林、牧、鱼、粮等方面的法令,其中还涉及林木、野生动植物、草地、河道的保护和关于及时汇报雨量和自然灾害的报告制度。
A、唐朝B、明朝C、秦朝4、我国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是(B)年提出来的,A、1972B、1973C、19835、环境保护泛指人类为了解决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环境保护的内容包括(A)(B)(C)。
A、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B、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C、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D、防止发生森林火灾E、爱护花草树木6、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于(C)年8月在北京召开。
A、1971B、1972C、19737、“可持续发展”是指(A):A、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B、能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
C、以保护自然为基础,适当降低人类发展速度的经济发展。
8、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B),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A、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可持续发展9、生态文明的核心是(C):A、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B、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谋福祉C、重视环境保护、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10、现阶段,我国要在新型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积极探索出一条(A)(B)(C)(E)的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
低碳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45分)2、哪一种鸟擅长捕捉田鼠,对农业益处很大?()A、白鹭B、啄木鸟C、燕子D、猫头鹰3、绿色购物,我们应该选择购买()。
A、大包装的商品;B、小包装的商品;C、一次性用品;D、附带广告宣传材料的商品。
4、酸雨是指因()污染而造成的酸性降水。
A、土壌B、空气C、海水。
5、每年的6月5日是()。
A、世界地球日B、世界环境日C、世界卫生日D、世界动物日6、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 、紫外线B、红外线C、可见光D、热量7、每年的3月12日是()。
A、世界动物日B、全国爱眼日C、世界粮食日D、中国植树节8、宇航员在宇宙空间看到的地球主要是()色。
A、蓝B、绿C、黄9、保护水环境,我们应该选择使用()洗衣粉。
A、普通B、无磷。
10、每年的10月16日是()。
A、世界无烟日B、全国土地日C、世界粮食日D、世界卫生日。
11、在下列回收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
A、废纸B、废玻璃C、废电池12、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13、冬天用煤火取暖或用热水器时,如果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这实际是指( )中毒?A、一氧化氮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14、哪一种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熊猫”?()A、银杉B、金钱松C、银杏D、樟树15、每年的3月23日是()。
A、世界无烟日B、全国爱牙日C、世界气象日D、世界卫生日二、判断题:(30分)1、汽车尾气是全球范围最严重的铅污染源。
-------------------------()2、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3、垃圾不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资源。
低碳环保知识竞赛2篇第一篇:低碳环保知识竞赛(一)1.低碳生活的含义是什么?低碳生活是以减少碳排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出发点,改变个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一种生活方式。
2.低碳生活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现?低碳生活可以通过选择低耗能电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购买环保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选择地方食材等方式实现。
3.什么是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个体、组织、城市、国家等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也是对个人、家庭、企业、组织、城市等对气候变化的责任的反映。
4.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从建筑设计、建材选择、建造、使用到拆除、回收等环节都考虑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建筑形式。
5.低碳生活可以带来哪些好处?低碳生活可以带来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境资源、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削减生活成本等好处。
6.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指以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大领域协调发展为目标,实现当前和未来的人的需求平衡,不侵占其他人的利益,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7.低碳生活需要怎样的行为习惯?低碳生活需要遵循节约资源、减少废品排放、提高能源效率的原则,养成反对浪费、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例如充分利用日光、关灯节能、分门别类垃圾等。
8.节约用水的具体方式有哪些?首要的措施是关好水龙头,避免滥用水资源,另外可以选择淋浴代替浴缸、及时修复漏水口、使用智能水表等方式节约用水。
9.什么是环保产品?环保产品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生产、使用过程中对人和环境无害的物品,包括食品、饮料、化妆品、家居用品等。
10.什么是碳污染?碳污染是指在生产、运输、消费过程中释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对大气质量、气候、环境造成影响。
第二篇:低碳环保知识竞赛(二)1.什么是绿色出行?绿色出行是指选择低碳、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例如走路、骑自行车、坐公交、搭乘电动汽车等。
节能低碳知识竞赛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1. 低碳生活是指:A. 减少碳排放,提高生活质量B. 减少碳排放,降低生活质量C. 增加碳排放,提高生活质量D. 增加碳排放,降低生活质量答案:A2.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节能减排?A. 骑自行车上班B. 随手关灯C. 过度使用空调D. 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答案:C3. 节能灯比传统白炽灯节能的百分比是多少?A. 30%B. 50%C. 70%D. 90%答案:C4. 以下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答案:C5. 绿色出行包括哪些方式?A. 乘坐公共交通B. 开车出行C. 乘坐飞机D. 骑摩托车答案:A二、判断题1. 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对)2. 节能减排就是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与个人生活无关。
(错)3. 植树造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
(对)4. 家用电器待机状态不消耗电能。
(错)5. 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对)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碳足迹?答案: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常以吨为单位。
它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的能源消耗、交通出行、食品消费等多个方面。
2. 为什么说植树造林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一种方式?答案:植树造林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浓度,从而对抗全球气候变暖,实现低碳生活。
四、论述题1. 论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节能减排?答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做到节能减排:使用节能灯和电器,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合理使用空调和暖气,避免过度使用;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提倡循环利用;进行垃圾分类,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2014年低碳环保知识竞赛题单位: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5分)
1.据科学家们观测,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_人类生产活动所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_。
2.目前我国受污染的河流的比例达到_ 90% _。
3.汞、镉、铬、铅、砷是一类污染物,对人体危害很大,被称为“五毒”。
这些污染物随废水进入水体后,被浮游生物吸收,小鱼吃浮游生物,大鱼又吃小鱼,人又吃污染后的鱼类,污染物会逐渐的聚集到人体内,我们称这样的关系为__食物链污染_。
4.每年我国产生_8000__多万吨垃圾,并且每年以__10%___的速度在增长。
5.目前我国土地沙化面积每年扩大3000平方公里。
二、单选题:(每题5分)
1.低碳生活是通过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A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保持
2.“低碳行动”的宗旨是( A )。
A.鼓励公众从身边小事做起,调整生活方式,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出力。
B.减少白色垃圾,少用一次性物品
C.护林种树,绿化环境
D.呼吁政府采取措施减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3.所谓“零碳城市”就是( B )等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环保型城市,也可称为生态城市。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三氧化硫
D.三氧化铝
4.每使用一度电,相当于排放了( B )公斤的二氧化碳。
A.1.5
B.45
C.0.15
D.0.785
5.小汽车每消耗1公斤汽油等于排放(D )公斤的二氧化碳。
A.3.7
B.5.8
C.7.9
D.1.0
三、多选题:(每题6分)
1.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什么?( ABCD )。
A.工业生产
B.日常生活
C.交通运输
D.农业生产
2.绿色消费包括什么内容?( ABCD )
A.节俭消费,减少污染
B.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C.重复使用,多层利用
D.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3.用废纸生产再生纸,有什么好处?( ABCD )
A.不砍伐森林,节约木材
B.省去原木加工处理程序,节约投资和减少废水排放
C.减少水、电、煤的消耗,节约能源
D.减少垃圾、节省土地使用。
4.我国生态破坏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ABCD)
A.森林植被破坏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
D.虫害严重
5.城市主要环境问题有那些?(ABCD)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固体废弃物
D.噪声污染
四、判断题:(每题4分)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化石能源燃烧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对)
2.如果电视播报的空气质量为三级,那么就说明当天的空气是非常好。
(错)
3.“绿色建筑”是指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对)
4.二十世纪震惊世界的环境“八大公害”事件是:日本水俣湾水俣病事件、日本富士山痛痛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对)
5.无污染能源主要有: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水能。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