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散控制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286.00 KB
- 文档页数:4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操作说明
一、简介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ILCS)是一种具有自动化控制功能的照明系统,可实现智能控制灯光的亮度、颜
色和形状,从而提高使用效率,减少能耗,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操作方式来
进行控制。
二、组成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由控制器、传感器、执行装置、通讯设备等部件组成。
其中,控制器是核心部件,用于根据输入信号和环境条件进行智能控制;传感器负责监测照明环境中的变量,并将环境变量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执行装置提供手动操作和自动控制的功能;通讯设备负责控制器之间的信
息传输及参数设置。
三、功能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有多种,包括定时调光、情景模式
调光、光控调光、声控调光、远程控制调光等。
定时调光可以设置开启和
关闭时间,情景模式调光可以根据不同场景设定不同亮度,光控调光可以
根据周围环境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亮度,声控调光可以根据声音指令改变
灯光亮度,远程控制调光可以通过手机、网络或其它终端远程控制灯光亮度。
四、操作步骤
1、确定安装位置:将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控制器安装在安全干燥、安
装牢固、无干扰的地方;
2、连接线路:将控制器与传感器、执行装。
城市泛光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统分析摘要: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的背景下,建筑物的夜景照明效果明显提升,现场照明呈现出丰富化、多彩性特征,泛光照明的优势逐渐被认知,在楼体夜景照明设计领域内实现了规模化应用,与之相伴随的是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使用频率显著增加。
为进一步体现出泛光照明的优势与价值,应结合现实状况不断提升相配套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水平,,进而呈现出更多样化的光色彩,为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辅助提升现代城市的综合规划水平。
关键词:城市规划;泛光照明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引言城市照明工程的功能作用不仅局限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便于广大市民开展生活活动,对行车及行人生命财产安全起到良好的保障性作用。
当前主要从照度、亮度及可见度等方面评估城市照明质量,以上标准的是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市照明工程的高端化发展进程,泛光照明工程设计施工能够改善城市夜景照明条件,进而提升城市的综合建设水平。
而只有建立合理、完善的控制系统,才能确保照明装置甚至是整个系统可靠、有效运行,更好地实现节能化目标,这是维持与提升现场照明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
智能化控制系统使用期间实现了所有灯光装置的一体化、数字化管控,并结合现场使用需求部署了多种灯光场景,实现对视、音频信号的同步化控制。
1、泛光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概述泛光照明被定义成一类能使特定照明范围内达到的亮度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位置的照明形式,当前国内主要讲这种照明方式用在夜间建筑物外部环境的照明领域,通过运行泛光照明项目能更立体、美观地显现出建(构)筑物全貌。
通过运行泛光照明不仅能维持某些夜间作业场所照明条件的连续性,确保生产活动持续推进,比如货场、停车场等,还能在夜间凸显出建(构)筑物的美感。
泛光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即是调控泛光照明项目使用状态的一种网络,其可以智能化调控各种灯光设备的亮度水平与启闭状态,这种系统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成为建筑楼宇设备自控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利用其增加现场照明的舒适度,节省电能,呈现出多彩城市夜景,增加城市夜景照明品质。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方案一、灯光智能控制的目的1、实现智能化的控制方式: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使照明系统工作在全自动状态,系统将按预先设定的若干工作场景进行工作,这些状态会按预先设定的时间或末端传感器相互自动的切换。
例如,当一个工作日结束后,系统将自动进入晚上的工作状态,自动并极其缓慢地调暗各区域的灯光,同时系统的移动探测功能也将自动生效,将无人区域的灯自动关闭,并将有人区域的灯光调至最合适的亮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编程随意改变各区域的光照度,以适应各种场合的不同场景要求。
智能照明可将照度自动调整到工作最合适的水平。
例如,在靠近窗户等自然采光较好的场所,系统会很好地利用自然光照明,调节到最合适的水平。
当天气发生变化时,系统仍能自动将照度调节到最合适的水平。
2、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照明系统中,配有传统镇流器的日光灯以100Hz的频率闪动,这种频闪使工作人员头脑发胀、眼睛疲劳,降低了工作效率。
而智能照明系统中的可调光电子镇流器则工作在很高频率(40~70kHz)不仅克服了频闪,而且消除了起辉时的亮度不稳定,在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3、节能效果: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使用了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能对大多数灯具(包括白炽灯、日光灯、石英灯,配以特殊镇流器的钠灯、水银灯、霓虹灯等)进行智能调光。
当室外光较强时,通过光感探测器,把室内照度自动调暗,室外光较弱时,室内照度则自动调亮,使室内的照度始终保持在恒定值附近,从而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实现节能的目的。
而且通过多样的控制方式,如探测器触发,时间触发,场景的触发来充分的达到最高的灯光利用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消耗。
4、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维护费用:通过配套集成软件的智能化管理,不仅使建筑的管理者能将其高素质的管理意识运用于照明控制系统中去,而且将大大减少建筑的运行维护费用,并带来较大的投资回报。
二、智能照明系统的节能分析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能源的利用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集中管理,减少人为浪费:现代办公建筑中,人为造成照明能源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无论房间有人还是没人,经常是“长明灯”。
浅析泛光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统马照娟摘要: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随着建筑物的夜景照明效果越来越丰富多彩及泛光照明在楼体夜景照明中的普遍运用,照明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阐述泛光照明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相关设计施工,从而实现多样的光色彩。
关键词:泛光照明;智能化;控制引言随着人们对建筑艺术的认知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展现各式各样建筑物的夜间效果,增加城市的色彩,商业广场的LED亮化工程近几年开始大规模应用。
LED产品技术的日渐成熟可靠,推动了亮化工程的发展。
但由于设计专业间衔接不够、泛光照明滞后于幕墙设计施工,加上建筑物越来越多的奇特造型等原因,对室外景观照明和幕墙的施工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做到不破坏建筑物的结构和室外造型,又要满足景观照明视觉效果。
笔者通过对泛光照明施工专业设计、施工衔接配合进行了研究,希望对施工管理人员在今后施工中有所参考。
1泛光照明与专业技术的衔接1.1泛光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泛光照明要想与专业技术更好地衔接,并提高泛光照明的实践应用能力,就要在设计时了解并坚持泛光照明的基本原则。
具体的基本原则有以下三点:①确定设计方案,使方案可以反映出泛光照明的灯光效果。
考虑到配电管线的应用情况,应将其合理安装在钢结构内,技术人员还要与幕墙专业人员配合进行深化设计,设计的内容包括图纸、幕墙制作预留孔洞图和灯具安装大样图等。
②对周边环境和立面层次进行分析,确定实际的施工流程,并找到合适的灯具隐蔽点。
③选择协调并能体现出设计美感的灯具,可用不同光源反映建筑物的内涵,且要使用节能灯具,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1.2泛光照明与幕墙设计的配合泛光照明与幕墙设计的配合有利于泛光照明的前期规划和设计,能保证实际的照明施工满足装饰的要求,还能发现设计中的遗漏点,为后期施工减少任务和压力。
实际施工中,在幕墙施工开始时就可以进行泛光照明设计,这能帮助前期的预埋、预留任务找到准确的位置,避免出现因电负荷不足而迫使电气系统重新调整幕墙外立面部分管线的现象。
优势科技Air Lamp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简介西安优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Air Lamp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是基于优势科技自主“唐芯”芯片与物联网通讯协议,利用云计算、无线传感等技术研发的LED智能控制系统。
该系统主要通过Air Lamp照明云、照明协议、网关等将原来分散独立的照明电器设备通过总线技术集成为一个智能化系统,并通过客户端APP软件实现控制。
单一网络控制节点超过65000个,目前已实现单网控制6000盏灯。
可任意实现单点、多点、区域、群组逻辑控制、场景组合、亮度调节、色温调节、无线遥控等多种照明控制功能,不但可以展现丰富的灯光效果,而且还能节约能源。
用户可通过遥控器、手机、IPAD、移动终端等控制设备控制灯光开启关闭,也可根据场景需要智能控制不同的灯光组合,营造出特定的气氛,打造舒适的照明环境。
Air Lamp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设计简单,系统安装方便,操作维护容易,其软件的可编程性和硬件的灵活结构,大大节省建筑开发商的投资成本和维修运营费用,缩短安装工期,提高投资回报率。
Air Lamp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特点主要包括:1)智能云端管理:多品类Air Lamp智能灯具统一云端运维,全部采用无线技术,实时监测运行场景和设备状态。
2)无线自由组网:内含无线通讯模块,自发形成网络;按需扩展区域及控制范围;随意添加和移除节点。
3)开放数据接口:开放式的接口,可接入用户自己的系统。
4)双效节约能耗:LED自身节能特性与按需照明智能调控实现双效节能效果。
5)无需布线施工:采用无线控制方式,无需改变原有控制回路,减少施工或替换改造成本,节约人力物力。
6)照明环境舒适:按需快捷进行场景切换,达到不同照明效果,改善照明环境,实现空间照明艺术化。
Air Lamp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住宅(如别墅、公寓等):为家庭用户提供个性化、自动化、人性化的智慧照明控制平台,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
KNX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传输原理:
KNX系统采用总线式拓扑结构,所有设备通过双绞线或电力线互相连接,形成一个通信网络。
数据通过总线以电报的形式传输,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可以互相识别和通信。
2. 控制原理:
KNX系统采用分散式控制模式,每个设备都具有自己的微处理器和控制逻辑。
设备之间通过总线通信,互相交换信息。
当一个设备收到控制指令时,它会根据自己的控制逻辑进行处理,并执行相应的动作。
3. 场景控制原理:
KNX系统支持场景控制功能。
一个场景包含了灯光、窗帘、空调等设备的状态信息。
当用户触发某个场景时,系统会自动将各个设备调节到相应的预设状态。
4. 时间控制原理:
KNX系统支持时间控制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编程,设定设备在特定时间段内执行特定的动作。
例如,可以设定在早上7点钟自动打开卧室的灯光,在晚上10点钟自动关闭客厅的灯光。
5. 远程控制原理:
KNX系统支持远程控制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等设备,通过互联网访问KNX系统,对家中的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6. 互操作性原理:
KNX系统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
它支持多种协议,例如KNX、DALI、BACnet、Modbus等。
这意味着KNX系统可以与其他智能设备和系统集成,实现互联互通。
总体而言,KNX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采用总线式拓扑结构、分散式控制模式、场景控制、时间控制、远程控制和互操作性等技术,实现了智能化的照明控制。
舒适与节能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研究[摘要]无论是在楼宇或家居,都离不开照明。
传统的照明方式简单、有效、直观,但它过多依赖控制者的个人能力,控制相对分散以及无法有效管理,并且其适时性和自动化程度太低。
针对传统灯光的控制的不足,本文研究基于分布式控制的智能控制系统,使照明系统不仅能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视觉条件,还能为人们营造出具有一定风格和美感的环境以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要求,达到一定的舒适度。
并且能适应绿色环保节能的要求。
[关键词] 民用建筑,智能照明,绿色节能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引言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民用建筑进入了一个智能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新的智能大厦、办公楼、现代化居民居住小区按照传统的照明控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其更高标准的要求。
传统的灯光的控制都是利用装在墙上的翘板开关,来实现灯光的开启和关断,无法通过人员活动和外界自然光的强弱自动控制,体现不出办公楼的现代化环境,更达不到低碳节能的社会化要求,越来越多的实际需要使得灯光控制系统成为现代办公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针对传统灯光的控制的不足,本文研究基于分布式控制的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各区域不同的功能要求,设计相应的智能照明控制设备以满足控制要求。
2 系统组成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由: 调光模块,开关模块,场景切换控制面板,液晶显示触摸屏,智能探头,编程插口,时钟管理器,手持式编程器和pc检测机等部件组成,将上述各种具备独立控制功能的模块用一根五类四对数据通讯总线将他们联接起来组成一个控制网络,其典型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lds调光控制系统控制模块分为调光模块和开关模块。
调光模块可分为前、后沿相控,0-10v信号调光,led直流调光,不仅满足了各类光源的调光需求,也使得控制方式更加合理可靠。
开关亮模块分为一进多出和多进多出两种控制方式。
全方位满足了后期改造和前期设计的多重选择。
调光类模块在电源输入及每个输出回路均配有空开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