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当助学生“为尧舜”
- 格式:pdf
- 大小:96.19 KB
- 文档页数:1
教师誓词
春风吹化了冬雪,时间蹉跎了岁月,今天,我们迎来了天山六中“决战中考,百日誓师”大会。
为了学生的理想,为了家长的重托;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民族的腾飞。
老师们,请举起右手,我们初三全体老师庄严宣誓:
忠诚教育事业,履行神圣职责。
发扬团队魅力,光大六中精神。
践行言传身教,追求踏实卓越。
倾尽囊中所有,挥洒育人豪情。
用爱心托起爱心,让智慧点燃智慧。
秉校训不辱使命,承校风恪尽职守。
与学生风雨同舟,助学生扬帆远航。
斗志昂扬夺桂冠,决战中考创辉煌。
陶行知的名言励志导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
下文是小编分享的陶行知的名言励志,希望你喜欢!1、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
2、教育为公以达到天下为公。
3、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4、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5、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6、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7、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8、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9、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10、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
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11、“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2、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13、科学的使命,是要造福社会,而不是造福个人。
14、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
1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16、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17、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18、“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19、“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20、奋斗是人生的代名词奋斗是万物之父。
21、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
22、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23、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24、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知识成倍增长,人类新生代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
但是,人类需要掌握的最基础知识不变,需要具备自学能力的要求不变。
一个有自学能力的人,他总是能够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知识体系结构、兴趣爱好,主动积极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去实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
自学能力,就是指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所谓自学,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从本质上讲就是做学习的主人:自己想方法读书、思考、提问、记忆、练习;自己安排时间,处理学习任务的轻重缓急;自己查资料,找窍门,总结学习经验、教训和方法。
所以自学本身就是创造力的培养和锻炼,善于自学的人将来也善于研究,善于工作,善于生活。
那么,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本人通过对多年来从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和概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激发兴趣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
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他会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自己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遇到某些问题时,可作适当提示引导后,鼓励学生自行解答,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那么,如何引起学生阅读兴趣?1、设疑激趣。
一般在开课伊始,教师要想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运用巧妙的设疑办法,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所以,教师要在许多能够设疑的题目上精心设计,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带进课堂。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在学生读完课题之后设疑:从课题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各个跃跃欲试:这是谁说的话?为什么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这样设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情境引趣。
洒向学生满是爱,不信东风唤不回【摘要】教育是一座桥梁,连接了老师和学生的心灵。
教师以深深的爱洒向学生,温暖滋润着他们的心田,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
学生对教师充满敬畏和爱戴,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温情的滋润让学风更加和谐,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相互激励,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
教师的关爱像是一股东风,虽然看不见但能感受到,它唤醒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力量,让他们敢于向着梦想前行。
在教育的道路上,洒向学生的爱不会白白流逝,它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成长茁壮,终将开出鲜艳的花朵。
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中,洒向学生的爱是如此弥足珍贵,即使时光荏苒,它也将永不凋零。
【关键词】教师情深、学生心灵、敬爱、呵护、温情、学风、和谐、共同成长、激励、潜能、美好明天、洒向、东风、爱、结论。
1. 引言1.1 引言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导者和陪伴者,他们的爱心和关怀是深深地渗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时代,教师们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责任,更承担着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使命。
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关怀,洒向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求知的道路上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不信东风唤不回,教师们的爱心无处不在,成就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之路。
让我们一起走进教室,感受教师们满满的爱意,让爱在教育的土壤中永远绽放。
2. 正文2.1 教师情深,沐浴学生心灵教师情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一种深沉的爱。
教师们将自己的心灵无私奉献给学生,用真诚和温暖拨动着学生内心最柔软的弦。
他们用自己的爱和关怀,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像一缕暖阳洒向寒冷的冬日,让学生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
教师情深,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和才能的培养上,更体现在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怀和呵护上。
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会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勇敢面对困难。
在学生取得成绩和进步时,教师会为他们鼓掌喝彩,与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
爱洒杏坛终不悔情倾学子作春蚕张永珍,女,1974年1月出生,1994年参加工作,一级教师。
从事教育工作23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3年,同时从事语文教学和教科室主任工作。
目前是吉首市寨阳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勤勤恳恳,勇于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用心关爱学生,促进班级管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班主任,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帮孩子找回自信,是对学生的一种爱,而找出学生的缺点,并帮他克服也是一种爱。
龙永康同学,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是典型的留守儿童。
他性格内向,自卑心强,喜欢偷东西。
学习基础差,学习无兴趣,上课好动。
为此,班主任张永珍通过家访,与其交心、谈心,耐心地教育和鼓励他。
张老师与其父母秘密约定:适当多零花钱;通过视频语音通话,共同改造孩子自卑心灵,改掉不良习惯。
针对龙永康个子高、力气大的特点,张老师让其担任体育委员,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和自信。
校运会,他3000米与跳远均取得第一名,被选入校队。
渐渐地他开始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个学期下来,各科成绩80分以上,偷东西的坏毛病再也没有发生过。
从龙永康同学转变的例子,大家可以明白好多同学叫张永珍老师为“珍妈妈”的原因了。
在农村小学,学生裤裆破了,她经常为他们缝补。
学生感冒,生病,马上处理,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她当班主任的班级男女寝室评比、教室评比中“流动红旗”获得数在全校名列前茅,得到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加强师德修养,处处以身作则。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位学生。
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从点滴小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生活中,她积极向上,以言行来影响、感化学生。
她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例如她要求学生按时上学,不迟到,她就从不迟到。
工作23年来除了外出学习,没有丢过学生一节课。
三、积极开展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助学筑梦铸人---君子当自强不息吾本布衣,三尺微命,棋子草芥。
夙愿偏安一方,耕耘田地间,不事外界繁华与喧嚣,依此如蝼蚁竞吾生耳。
然吾幸而生于今日之中国,又受党政制度之惠,故得以圆大学之梦。
顾此,吾誓成为国之栋梁,以报党与人民之栽培也。
吾常思矣,若国危,吾其捐躯赴国难,纵牺牲百死而不辞。
然又忧考妣不能禁失吾之痛,恐不胜悲。
曾几何时,家父已是多青丝换做白发,昔日面容今沧桑甚许,自吾别离后,不能助其以田中之事,吾心不忍,遂含泪而望洋兴叹,一筹莫展。
自古忠孝难两全,虽百善孝为先,大义当前,吾亦舍孝而取忠者也。
谓此,亦表吾报国之心耳。
高考毕,示吾当别离故土,自奔前程。
乘车南下,呕哑嘲哳,羌管悠悠,肩负重任,喜忧参半。
语云: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吾心是也。
吾常恨不能以太上之忘情也,每闻离家故人归乡聚首,心头必有思乡之情与辛酸齐下也。
此吾所以偏爱独来与独往也。
顾家父之念,大学教育乃成才必经之路也,居则曰:与使汝锄禾于一时,无宁多读一书。
临别语吾:第以今日家中形式观之,苍天无情,干旱连年,作物减产之收入不可计数,家已是甚贫,然吾不能仅以此弃汝业。
汝居校中,于学习之余,当以感恩为重,报国为己任,尔其铭记。
儿今当远行,为父别无他言。
闻之,其心之痛,盖不能以言语形容之。
吾尝终日扪心自问,吾之梦为何,何为吾之追求,寻梦之旅,吾谁与共?诚然,人皆有梦,或平凡或伟大,无乃无是人皆为此倾心乎。
然北风呼啸,衾寒于铁,此路且易欤?故曰如冰山上行走,稍有不慎,则跌于万丈深渊,死而后已,故非有志者必不能成矣。
吾于此年至羊城,赴二师。
初至,皆以旁物为奇,不能静心于业。
吾闻之,以今日学子观之,今之所谓大学者,享乐居先,学业居后,既来之,则大可不必以高中之态度待之。
顾吾之念,此言诚为伤风败俗、祸国殃民,若吾中国之学子皆以此为念,数年之后,吾国必殆矣,岂不令人恸哉。
幸甚至哉,吾未及堕落形骸而心有所向,得以免殃于不雅之言。
志士的心,园丁的手——丹心热血沃新花“春花遍地,甘做园丁勤浇灌,雪岭摩手,领马志士苦登攀。
”春花的烂漫,离不开园丁的辛勤,高峰的攀登,终靠那坚毅的决心。
“教师”——对别人来说,只是一个职业的称谓;对于我们,则是生活的全部。
黎明的晨星伴着我们朝气蓬勃的背影,把一份永恒的关爱化作学生耳畔殷勤的叮咛;中午的骄阳目睹我们汗流浃背的身形,用我们的不知倦怠批改出孩子们没有错误的明天;黄昏的微风与我们一起携十分真诚,化作春雨滋润孩子的心田——默默无声。
倦怠了,我们没有休息,校园内学生们期盼的样子燃起了我们为人师的热情;生病了,我们咬牙坚持,课堂上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染得我们双颊绯红!我们知道一块地只有种上幼苗才不会长草,于是,我们勤耕不辍,在孩子们心灵的庄园植树栽花;我们知道盐只有放到汤里才不会难以下咽,还能让汤美味无比,于是,我们化枯燥的教育于和风细雨,在孩子们心灵的天空悄然飘下,潜移默化!多少年,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就这样演绎着;多少载,一批批出色的学生就这样长大着!我校体育学院的林明祥教授从教30载,潜心教学,爱生如子。
他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关心帮助学生,先后资助贫困生近30人。
他兼任男子排球队教练工作14年,不分周末和寒暑假,每日坚持起早贪黑与学生一起训练。
他因材施教,把排球项目精心打造成为学校的一个品牌。
在他的带领下,我校排球队参加第五届世界大学生沙排锦标赛获男子组第十三名,参加全国大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3次获得冠军,参加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2次获得第三名,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排球赛获第三名。
林明祥教授也因他的突出贡献曾先后获评“优秀教练员”、“海南省突出贡献的体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讲台催人老,粉笔染白头,但创新之志不减,育人之心依旧。
人累了,眼花了,腰弯了,教师们却失志不改,无怨无悔!由于教师——情系学生;由于教师——情倾讲坛;由于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往;由于教师懂得——教师就是金字塔最基础的那一层;由于教师知道——祖国的各条战线上,正是我们的学生在撑天!!因此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事业,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的人生才有了方向,才华才得以施展;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的能力才日益增强,价值才得以肯定;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的人生才充满色彩,青春才得以放飞。
春风化雨润心田作者:李秀琴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20年第17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精准扶贫以“扶贫先扶智”为重点。
作为教师,帮扶贫困生成为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项工作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如一盏明灯,为教育者指明了方向;如一座桥梁,拉近了贫困儿童和教师的心。
小苏是我班的一名贫困生,他原本聪明可爱,自从妈妈出车祸去世,爸爸忙于养家,只能把他丢给爷爷奶奶照顾。
心灵的创伤使他总是板着一张蜡黄的脸,课上趴在桌子上,课间就静静地蜷坐在角落里,放学后也总是独来独往。
失去妈妈,让他背负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快乐对他来说成为一种奢望。
一天上课时,我远远看到小苏在看《三国演义》,眼神明朗、灵动,我立刻窥到了一丝希望。
在做一道仿句练习时,我点名让他仿句。
他仰起头,眨了眨眼睛,张嘴说出了一个精彩的句子,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他脸上也露出了一丝难得的微笑。
下课后,我将他叫到办公室,问他:“小苏,我知道你喜欢阅读,我这里有几本书,不知道你喜欢不?”我把准备好的几本经典名著推给他,他轻轻地拿起翻阅起来。
我说:“这些书不许在课堂上看,只要不影响学习,这些书都可以送给你。
”“没问题!”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发言积极了,性格也开朗了,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成绩也提高了不少,尤其寫作水平大幅提升,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改变一个精神贫困的学生,是一件多么值得欣慰的事呀!小郑是个很文静的贫困生。
为了让她活泼勇敢些,我鼓励她跳舞。
课间一有时间,我就带她练习舞蹈,她很刻苦,也很有灵性。
在我的鼓励下,她大胆展现自己,参加了河南电视台的少儿春晚;参与表演的课本剧《聪明的阿凡提》参加了市里的展演;学校的演出活动,她也都积极地参加。
一段时间之后,她的妈妈惊喜地说:“孩子真的变化太大了!变得自信、活泼、开朗了,多亏了李老师啊!”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班里的学生送了我一个外号“李偏心”,他们说我偏爱贫困生而忽略了他们。
用心耕耘,用爱滋润,花儿自开发布时间:2022-11-15T07:44:38.07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7月14期作者:陈灶焕[导读] 有爱才有教育。
在教育这块沃土上工作的教师,只有用心去耕耘,用爱去滋润,理解学生,对他们有包用心;相信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化学生,通过言传身教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师”。
陈灶焕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华侨农场富勤第三小学摘要:有爱才有教育。
在教育这块沃土上工作的教师,只有用心去耕耘,用爱去滋润,理解学生,对他们有包用心;相信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化学生,通过言传身教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师”。
关键词:理解包容相信倾听感化言传身教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写下这样一段话: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
教师只有真诚真心付出爱,才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才能打动学生,才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师”的境界,从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谛。
一、理解学生,有包容心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
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作为班主任,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
新学期伊始,我满心欢喜地接任四(1)当班主任,当我把全班学生的资料浏览一遍后,丝丝地吸着冷气,这个班虽然只有33人,但留守儿童多,有12人,单亲学生多,有7人。
这个班主任不好当啊!不出所料,开学第一天,我把新书发给下去,让孩子们在书本写上名字、班级。
突然传来了哭声,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泪流满面的小琦。
我连忙问是怎么回事?小琦边哭边说:“‘大水牛’揪我的头发。
”说完指了指坐在她后面的小哲。
小哲理直气壮地说:“谁让你的头发扫到我的新书!”小琦呜咽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小哲满不在乎地说:“我只是轻轻地拉了一下你的头发,你却叫我‘大水牛’,你真可恶!”小哲长得非常壮实,小肚子圆滚滚的;小琦眉清目秀,披散着长长的头发。
助学育人强国的作文
黎明的微光里,助学这事儿就像清晨的露水,默默滋养着每一
颗渴望知识的种子。
你知道吗?那些心怀梦想的孩子们,就像是咱
们国家的小树苗,等着阳光和雨露来浇灌。
校园里啊,书本翻动的声音就像一首美妙的歌,老师们就像园丁,用他们的爱和智慧,浇灌着孩子们的心田。
他们不只是教知识,更是传递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说到国家的强盛,那可不是吹的。
得靠人才啊,而人才哪儿来?得靠教育!助学这事儿,就是给孩子们插上翅膀,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咱们国家有了这些孩子们,未来才更有希望,才能在国际上
大放异彩。
说起助学路上的故事,那可真是多得数不清。
有的孩子家里穷
得叮当响,眼看就要失学了,结果助学就像及时雨一样,让他们重
返校园。
有的孩子身体有残疾,心里自卑得不行,但助学就像阳光
一样,照亮了他们的心,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
还有的孩子,为了
梦想拼了命,助学就像后盾一样,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支持。
所以啊,咱们得一起努力,在助学的路上继续前行。
用咱们的爱心和智慧,给那些有梦想的孩子们点亮前行的路。
相信不久的将来,咱们的国家会因为助学而变得更加辉煌!。
EDU U CAT OR ・云卷云舒
YunJuanYunShu 89・EDUCATOR “人皆可以为尧舜”,语出《孟子・告子下》。
1985年,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题写此训赠给了四
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实验学校。
“尧舜”泛指德才兼备的人。
晏阳初先生当年题
赠之意在勉励学校育德育才,勉励学子求学精进。
学
校据此提出了“尊重个性、挖掘潜力,创设适合每位
学生发展的教育”教育理念。
“人皆可以成尧舜”,意
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虽然不可能人人
达到千古明圣“尧舜”的建树,但只要认真学习,身
体力行,感恩社会,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
敬业奉献,总能达到人生的高标。
“可以”一词说明
人人都有拥有梦想、实现理想、成长、成功、成才的
可能性,而能否成为“尧舜”关键还在于“为”,作
为一名老师、一个德育工作者,更应思考如何“为”,
如何帮助学生“为”。
乐为享受工作是一种重要的幸福理念。
用快乐的心态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这种乐就是一种工作热情,这种热情为“工作”带来无穷的幸福与快乐。
如果你每天用心工作,做每件事情都精益求精,“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利用起来,那么不需太长时间,就会成为非凡的教师,从而接近或达到教育家的境界。
“家”的境界就是幸福人生、快乐人生的境界。
被称为“家”的人就是能够从工作和生活中享受无限幸福的人。
对于教师来说,快乐工作的人更容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容易取得学生的信任,会更深刻地影
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而也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教
师的成就感就源自于看到学生在自己的影响下发生变
化,从学生身上找到自己精神与文化的基因,这样的
教师也必然会得到学生的尊敬甚至敬仰,享受到精神
层面的快乐与幸福。
勤为“仰望星空给予我们梦想,而脚踏实地则给予我
们实现梦想的可能。
”放眼历史长河,能够有所作为的人们从来不吝惜自己梦想的能力,而真正成就他们的,则是梦想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务实态度。
青年陈胜曾勇敢挑战封建等级制度,大声呼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但在梦想背后,若没有他为人奴役仍然坚持为农民阶级争取利益的毅力,若没有他日复一日自我修养与完善的恒心,或许日后风生水起的农民起义将不过是他梦中一个美丽的场景。
青年马克思立志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但若没有大英图书馆里那个日夜手不释卷的身影,若没有几十年的笔耕不辍,《资本论》的横空出世,恐怕也只能是一个永远的梦想,只得远观。
在脚踏实地前行的过程中,人们往会遇见风雨的阻挠。
而这时,抬头看看天空那颗曾经给自己信念
的星,你会发现自己重获了冲破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
和决心。
于是世人看到了,经历一切人世折磨的司马
迁,最终完成了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的《史记》;耳
聋后的贝多芬反而奏出了自己生命的最强音。
这都是
因为他们在脚踏实地的过程中没有忘记再次去仰望星
空,去寻找曾经让自己心潮涌动的星斗。
给予他们力
量的,正是梦想的光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勤恳态度也将在这段
旅程上助教育者一臂之力,让教育者得以在追寻梦想
的旅途上走得更远,走得更顺畅。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
地的完美结合,让教育者自信地说:我们能够成为祖
国未来的主人翁。
善为做一个智慧的人,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用智慧让鲜活的教育在生成碰撞中激荡出耀眼的火光;用智慧让民主的教育在畅所欲言、充分交流中展示华章;
用智慧让深刻的教育在共同的合作中酿造香甜的果浆。
人皆可以为尧舜,乐为,勤为,善为!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实验学校)文/李 芳老师,当助学生“为尧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