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第四章保险合同
- 格式:pptx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5
第四章保险合同一、概念题1.定值保险合同[中央财大2012保险硕士]答:保险合同可以根据保险标的的价值确定与否,分为定值保险合同与不定值保险合同。
定值保险合同是指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事先确定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并在合同中载明,以确定保险金最高限额的保险合同。
在定值保险合同的场合,如果发生了保险事故,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的保险价值作为给付保险赔偿金的基础。
在实践中,定值保险合同多适用于以艺术品、矿石标本、贵重皮毛、古董等不易确定价值的财产为标的的财产保险。
货物运输保险、海上保险等也多采用这种合同方式。
定值保险合同的优点在于:①由于保险价值事先确定了,保险事故发生后不必再对保险标的重新估价,因此理赔手续简便;②保险金额的确定简便易行,也由此避免和减少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但定值保险合同也有明显的缺点,这主要表现在:如果保险人对被保险财产缺乏估价的经验或特有的专业知识,被保险人容易过高地确定保险价值,进行保险欺诈。
因此,定值保险合同的运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多数保险人不愿采用,有的国家甚至禁止使用这种合同方式。
2.保险合同[河北大学2011保险硕士]答:保险合同也称为保险契约,是保险关系双方之间订立的一种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即根据当事人的双方约定,一方支付保险费给对方,另一方在保险标的发生约定事故时,承担经济补偿责任;或者当约定事故发生时,履行给付义务的一种法律行为。
与一般合同相比较,保险合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合同,有着自己的特点。
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双务性、射幸性、补偿性、条件性、附和性和个人性等方面。
3.不定值保险合同[中央财大2011保险硕士]答:不定值保险合同在合同中不事先列明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仅将列明的保险金额作为赔偿的最高限度。
发生损失时,先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标的物的实际价值算出保障程度,再按照损失额的相应比例赔偿。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4.保险合同的解除[中央财经大学2004研]答:保险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基于合同成立后所发生的情况,使合同无效的一种单独的行为。
《保险学》名词解释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1、风险因素:又叫风险条件,是指导致风险事故发生或使损失增加的条件2、风险事故:损失的直接原因或外在原因3、损失:非故意、非计划、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直接损失:风险事故直接造成的有形损失间接损失:由直接损失进一步引发的无形损失4、纯粹风险: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投机风险: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5、财产风险:导致一切有形财产损毁、灭失、贬值的风险。
责任风险:因行为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合同或道义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信用风险: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违法行为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人身风险:可能导致人的伤残死亡或损失劳动力的风险。
6、静态风险:由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人们的行为所引起,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变动无关。
动态风险: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变动有关。
7、自然风险:各种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风险社会风险:过失行为、不当行为以及故意行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政治风险:在对外投资或贸易过程中,因政治原因或订约双方不能控制的原因使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
经济风险:因贸易条件变化、决策失误导致损失的风险8、风险管理: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并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引起的损失,期望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管理活动。
9、控制型技术:危险损失发生前采取,降低损失频率,减轻损失程度财务型技术:通过事先的财务计划筹措资金,以便对已发生的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及时而充分的补偿10、可保风险:可以被保险公司接受承保的风险。
11、第二章保险的性质、起源与发展1、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约定风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或由此而引发的经济需求进行补偿或给付的行为。
2、社会保险: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依靠劳动收入生活的人员因年老疾病、生育、伤残、死亡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失业而中止劳动、本人及家庭失去收入来源时,由政府提供其基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稳定的保障制度。
第四章保险合同(下)1.保险合同从开始订立到生效需经过哪些阶段?答:(1)保险合同的订立保险合同的订立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就保险合同条款达成协议的过程。
保险合同的成立须经过投保人提出要求和保险人同意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即订立合同过程中的要约与承诺。
①要约亦称“提议”,它是指当事人一方以订立合同为目的而向对方做出的意思表示。
保险合同的要约通常由投保人提出。
一个有效的要约应具备三个条件:要约须明确表示订约愿望;要约须具备合同的主要内容;要约在其有效期内对要约人具有约束力。
保险合同通常由投保人提出。
②承诺是指当事人另一方就要约方的提议而做出的意思表示。
做出承诺的人即为承诺人或受约人。
保险合同的承诺也叫承保,它是由保险人做出的。
由于保险合同要约通常都是采用投保单形式的,而投保单又是保险人事先印就的,因此,当投保人按投保单所列事项逐一填好后,经保险人审查,认为符合要求的,将予以接受;经签章后,即做出承保后,保险合同随之成立。
(2)保险合同的生效保险合同的生效是指保险合同对当事人双方发生约束力,即合同条款产生法律效力。
一般来说,合同一经依法成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但是,也有许多保险合同约定,合同通常是在成立后的某一时间内生效,即此时合同才有法律效力,合同当事人才受合同条款的约束。
当然,投保人与保险人也可在保险合同中约定,合同一经成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此时,保险合同成立即生效。
2.投保人有哪些义务?规定投保人负有“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对保险公司而言有什么好处?答:(1)投保人的义务①缴纳保费的义务。
缴纳保险费是投保人最重要的义务。
投保人必须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缴纳保费。
根据险种的不同,投保人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缴纳保费。
保险费通常以现金缴纳为原则,但经保险人同意,也可以票据或其他形式为之。
②通知义务。
投保人的通知义务主要有两个:一是保险事故“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二是保险事故发生的通知义务。
③避免损失扩大的义务。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四章保险合同4.1 复习笔记一、保险合同概述1.保险合同的概念保险合同也称为保险契约,是商业保险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约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保险合同的特点(1)保险合同是有名合同有名合同是法律直接赋予某种合同以特定的名称,并以相应的法律制度调整的合同。
保险合同是法律直接赋予名称的合同,同时,又有《保险法》对保险合同进行特别的调整。
(2)保险合同是要式合同要式合同是指采用特定形式订立的合同。
《保险法》规定,保险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这种书面形式既可以详细记载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有利于合同的履行;又对保险合同的成立起到证明作用。
(3)保险合同是附和性合同附和性合同又称为格式合同,是指合同的条款事先由当事人的一方拟定,另一方只有接受或不接受该条款的选择,但不能就该条款进行修改或变更。
保险合同的条款事先由保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险人拟定,经监管部门审批。
投保人购买保险,要么附和保险人的合同,即同意合同条款并购买该保险;要么拒绝购买该保险,一般没有修改合同内容的权力。
(4)保险合同是有偿合同有偿合同是指享有权利同时必须承担义务的合同。
订立保险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有偿的法律行为。
一方要享有合同的权利,就必须对另一方付出一定的代价,这种相互报偿的关系,称为对价。
投保人与保险人的对价是相互的。
投保人的对价是支付保费,保险人的对价是承担某种危险,但这种对价并不意味着保险人对投保人付出对等的代价,即一定要给付保险金或赔偿损失。
只是当承保的危险发生时,才对投保人的实际损失承担补偿的义务。
这也正是保险合同的本质所在。
(5)保险合同是双务合同双务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相互享有权利,同时也承担义务的合同。
保险合同的保险人享有收取保险费的权利,同时承担约定事故发生时给付保险金或补偿被保险人实际损失的义务;保险合同的投保人承担支付保险费义务的同时,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依据保险合同享有请求保险人赔付保险金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