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列控原理与CTC
- 格式:doc
- 大小:9.36 MB
- 文档页数:129
列控制系统与联锁、CTC通信的关系和常见故障分析发布时间:2022-03-10T02:25:49.10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3期作者:牛迪[导读] 列控系统与联锁系统、CTC构成列车指挥与控制的综合智能系统。
辽宁省沈阳市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沈阳电务段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摘要:列控中心是 CTCS-2级列控系统地面设备的中心、CTCS-3级列控系统地面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列控中心和联锁设备二者间的通信是通过安全数据网实现的,其中主要涉及区间状态、区间方向、车站进路、轨道区段、进站信号机断丝、允许发车、改方状态、信号限速、异物侵限灾害防护、信号状态采集及驱动命令等信息的交换。
在CTCS-2级列控系统中,列控中心与CTC/TDCS的接口为P接口。
列控中心与CTC/TDCS采用RS-422接口,通过屏蔽双绞线电缆连接。
列控中心从CTC/TDCS中获得临时限速信息,包括起点里程、长度,速度、车次、起止时间、运行方向等信息,以及统一的时钟信息。
关键词:列控中心;微机联锁系统;CTC;故障引言列控系统与联锁系统、CTC构成列车指挥与控制的综合智能系统。
文章针对典型的列控中心系统故障分析和处理过程,以寻求快速化、规范化方式处理列控中心故障为目的,以列控中心列控中心设备结构为基础,以分析终端数据为依据,对列控中心系统设计和维护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个较为行之有效的故障处理办法。
列控中心利用临时限速信息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报文,利用统一的时钟信息进行系统管理和控制。
除时钟同步信息采用周期重复方式发送外,其他信息则采用呼叫一应答器、错误重发机制进行交换。
1列控中心与计算机联锁连接方式列控中心与计算机联锁间采用RJ45以太网接口连接,通信网络均按冗余配置。
列控中心与计算机联锁间通信应采用RSSP-I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
列控中心与计算机联锁间按250ms至500ms固定周期交互数据。
列控中心每系每个端口与计算机联锁两系的对应端口(本系A口与对方两系的A口,本系B口与对方两系的B口)均建立安全通信接。
contents •CTC系统概述•CTC系统主要功能•CTC系统技术特点•CTC系统应用场景•CTC系统发展趋势•CTC系统挑战与解决方案目录01CTC系统概述定义与背景定义背景CTC系统组成调度中心车站子系统区间子系统通信网络CTC系统工作原理列车运行计划管理调度中心根据铁路运输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列车运行计划,并通过通信网络下发给各车站子系统。
列车进路控制车站子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列车运行计划和实际列车位置信息,自动或手动排列列车进路,控制信号设备的动作。
列车运行监督CTC系统通过区间子系统实时监测区间内的列车运行状况,包括列车位置、速度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调度中心和相邻车站。
调度指挥调度中心根据实时信息和运输需求,对列车运行进行调整和指挥,确保列车按照计划安全、高效地运行。
02CTC系统主要功能列车进路控制列车速度控制列车间隔控制030201列车运行控制调度指挥调度计划管理调度命令下达实时监控与调整车站联锁道岔位置表示信号设备控制实时显示道岔位置,为车站值班员提供准确的现场情况。
进路排列与锁闭旅客服务旅客信息显示通过车站和列车的显示屏向旅客提供实时的列车运行信息和到站信息。
广播服务提供车站和列车的广播服务,包括列车到发、安全提示、服务信息等。
旅客咨询与投诉处理设立旅客咨询台和投诉电话,及时解答旅客疑问和处理投诉。
03CTC系统技术特点分布式架构高可靠性设计采用冗余设计,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关键设备、模块支持热备份,实现无缝切换提供故障检测、隔离、恢复机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优化数据处理流程,减少数据传输延迟提供实时监控功能,方便用户及时了解系统运行状态采用实时通信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实时性保障安全性考虑采用多种安全防护技术,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提供安全审计功能,方便用户对系统安全进行监管04CTC系统应用场景调度集中管理实现高速铁路全线列车的集中调度,提高运输效率。
ctc原理rnnt摘要:1.CTC原理简介2.CTC技术的应用3.CTC在我国的发展现状4.CTC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5.总结:CTC对铁路运输的变革作用正文:一、CTC原理简介CTC(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集中式调度指挥)是一种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列车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
CTC系统基于无线电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等技术,实现了对铁路运输的集中管理和调度。
二、CTC技术的应用1.列车运行监控:CTC系统可以实时获取列车运行状态、速度、位置等信息,对列车运行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列车安全行驶。
2.调度命令发布:CTC系统可以根据列车运行情况和调度计划,自动向列车驾驶员发布调度命令,指导列车驾驶员执行。
3.列车运行计划编制:CTC系统可以根据铁路线路、列车运行图、车辆维修计划等信息,自动编制列车运行计划。
4.故障应急处置:CTC系统可以实时检测故障,并自动生成故障处置方案,协助铁路工作人员快速恢复列车运行。
三、CTC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我国铁路CTC系统经历了从传统人工调度向现代化自动调度的发展过程。
近年来,我国CTC系统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铁路调度指挥系统。
目前,我国铁路CTC覆盖率已超过90%,高铁线路实现全面覆盖。
四、CTC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1.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未来CTC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实现自动分析、决策和调度。
2.系统集成:未来CTC系统将与其他铁路管理系统(如ERP、SCM等)实现深度融合,构建统一的铁路信息化平台。
3.安全可靠性:随着CTC系统在铁路运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将成为重要挑战。
4.适应性强:未来CTC系统需要适应铁路运输的各种复杂场景,如多样化列车编组、多模式运输组织等。
五、总结:CTC对铁路运输的变革作用CTC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铁路运输实现了从传统人工调度向现代化自动调度的转变,提高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
CTCS_2_CTCS_3级列控系统等级转换基本原理与实现1?问题提出C T C 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原则规定:“CTCS-3级列控系统满足跨线运行的运营要求。
”;“CTCS-2级作为CTCS-3级的后备系统。
无线闭塞中心(RBC)故障或无线通信故障时,CTCS-2级列控系统控制列车运行。
”[1]这就要求C T C S-3级列控系统(以下简称C3系统)不仅要集成C T C S-2级列控系统(以下简称C2系统)运行控制功能,而且要实现C2/C3等级转换。
C2/C3等级转换要求能够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自动完成,整个转换过程不停车,即实现“无缝”转换,满足不停车跨线运行要求,或是不停车降级运行要求。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研究C3/C2等级转换是C3系统的重要需求和关键课题之一。
2?C3/C2级间转换原理2.1?概述与C2列控系统设计的C0/C2级间转换功能类似,C3/C2级间转换功能通过在线路上设计级间转换点的方式实现。
根据地面应答器位置布置以及在R B C中属性定义,从C2向C3控制区域方向,分别设置RBC呼叫点(RL)、级间转换预告点(LTA)、级间转换执行点(LTO),如图1所示[2]。
!MUB?SCDSM?!MUP?DUDT.3 DUDT.42āC2/C3级间转换功能需要地面应答器、RBC设备、车载ATP设备(以下简称车载设备)3个列控子系统分工协作完成,各子系统的功能分配如下。
1)?地面应答器:提供列车定位信息和呼叫RBC信息。
2)?RBC设备:向车载设备发送等级转换命令。
3)?车载设备:执行等级转换命令,完成等级转换过程。
以CTCS3-300T型车载设备为例,系统配置C3控制单元(简称ATP?CU)和C2控制单元(简称C2?CU),分别独立执行C3和C2等级控制功能,ATP?CU和C2?CU通过控制总线相互通信,交换控制信息,执行等级转换命令,完成等级转换过程。
CTCS-2/CTCS-3级列控系统等级转换基本原理与实现陈锋华崔俊锋(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3)摘要:CTCS-2/CTCS-3及列控系统等级转换是CTCS的关键课题之一,通过对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研究,介绍了CTCS-2/CTCS-3等级转换原理,并详细分析了CTCS-2/CTCS-3等级转换过程中地面应答器设备、RBC设备以及车载ATP设备信息交互过程。
铁路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系统配置及运用技术1. CTCS-2级列控系统技术路线按照CTCS-2级列控系统的总体技术目标,以及统一技术标准、技术平台、用户需求,主要依靠国内技术力量、借助国外先进经验,自主实施CTCS-2列控系统开发与集成,满足200~250km/h线路的运营要求,满足作为300~350km/h线路后备模式的运营要求。
在ZPW-2000轨道电路基础上,通过地面加装点式应答器、列控中心、临时限速服务器等,动车组装备列控车载设备,实现与车站联锁、行车指挥等设备的有机结合,由地面设备、车载设备、信号安全数据网,共同构成完整CTCS-2列控系统。
逐步建立完整的CTCS-2级列控系统技术体系,包括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建设标准,以及联调联试、运用、维护规则等。
1.1. CTCS-2级列控系统原理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系统是基于轨道电路和点式应答器传输列车运行许可信息并采用目标-距离模式监控列车安全运行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系统由地面和车载设备构成。
地面设备由临时限速服务器、列控中心、ZPW-2000(UM)系列轨道电路、应答器设备等组成。
车载设备由车载安全计算机(VC)、轨道电路信息接收单元(TCR)、应答器信息接收模块(BTM)、记录单元(DRU)、人机界面(DMI)等组成。
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用检查,并连续向列车传送空闲闭塞分区数量等信息。
应答器向车载设备传输定位信息、线路参数、临时限速等信息。
列控中心具有轨道电路编码、应答器报文储存和调用、区间信号机点灯控制、站间安全信息(区间轨道电路状态、中继站临时限速信息、区间闭塞和方向条件等信息)传输等功能,根据轨道电路、进路状态及临时限速等信息产生行车许可,通过轨道电路及有源应答器将行车许可传送给列车。
临时限速服务器完成临时限速命令的存储、校验、撤销、拆分、设置和取消及临时限速设置时机的辅助提示。
车载设备根据地面设备提供的信号动态信息、线路参数、临时限速等信息和动车组参数,按照目标-距离模式生成控制速度,监控列车安全运行。
简述CTCS-3级列控系统及⼯作原理2019-10-29摘要:随着铁路的⾼速发展,结合中国,⼀种可以确保列车运⾏安全和提⾼运输效率的列车运⾏控制系统也应运⽽⽣。
它就是在CTCS-2级系统基础上,通过集成欧洲列车控制系统(ETCS)⽆线控车的关键技术构建的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
CTCS-3级列控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运⾏的信号系统,CTCS-3级列控系统通过GSM-R⽆线通信实现车-地信息双向传输,为配备CTCS-3级车载设备的列车提供实时的运⾏许可、线路信息,车载设备根据动车组参数⾃动⽣成连续控制模式速度曲线,保证列车安全运⾏的控制系统,适⽤于300-350km/h客运专线,是我国⽬前使⽤等级最⾼的列车运⾏控制系统。
本⽂主要对CTCS-3级列控系统的构成及基本原理、CTCS-3级与CTCS-2级列控系统的区别两⽅⾯进⾏了阐述。
关键词:CTCS-3级列控系统⼯作原理中图分类号:C35⽂献标识码: A⼀、列控系统概念及中国列车运⾏控制系统(CTCS)发展现状1、列控系统的概念列控系统是确保列车运⾏安全的信号系统。
利⽤地⾯提供的线路信息、前车(⽬标)距离和进路状态,列控车载设备根据动车组参数⾃动⽣成列车允许速度控制模式曲线,并实时与列车运⾏速度进⾏⽐较,列车超速后及时进⾏控制,保证列车运⾏安全的监控系统。
2、中国列车运⾏控制系统发展现状中国列车运⾏控制系统(CTCS)作为保证列车安全运⾏的监控设备,⽬前共分为五个等级(CTCS-0、CTCS-1、CTCS-2、CTCS-3、CTCS-4级)。
(1)CTCS-0/1级列控系统:既有线现状。
(2)CTCS-2级列控系统:既有提速⼲线CTCS-2级区段及时速250公⾥客运专线。
(3)CTCS-3级列控系统:是在CTCS-2级列控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列车运⾏控制系统,符合我国⾼速铁路的发展需求,是我国⽬前安全级别最⾼、技术设备最先进、运⽤于时速300公⾥以上⾼速铁路的列车运⾏控制系统。
ctcs-3列控系统工作原理CTCS-3列控系统是一种用于铁路列车运行控制和监控的先进系统。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实现对列车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本文将从系统结构、工作流程和功能特点等方面介绍CTCS-3列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系统结构CTCS-3列控系统由列车设备、轨道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和控制中心组成。
其中,列车设备包括车载控制设备和车载显示设备,用于接收和执行控制命令,并向驾驶员提供运行信息;轨道设备包括轨道电路和信号设备,用于检测列车位置和发送控制命令;数据传输设备负责在列车和控制中心之间传输信息;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用于监控列车运行状态、制定运行计划和发送控制命令。
二、工作流程CTCS-3列控系统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和命令下达三个阶段。
首先是数据采集阶段。
列车设备通过传感器采集列车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运行参数,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控制中心。
轨道设备通过轨道电路检测列车位置,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中心。
其次是信息处理阶段。
控制中心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列车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评估结果。
同时,它还根据运行计划和列车当前位置,制定控制策略和运行命令。
最后是命令下达阶段。
控制中心将制定的运行命令通过数据传输设备发送给列车设备和轨道设备。
列车设备接收到命令后,执行相应的操作,比如改变牵引力、制动力和速度等。
轨道设备接收到命令后,发送相应的信号给列车,指示列车的运行状态。
三、功能特点CTCS-3列控系统具有以下功能特点:1. 实时监测:通过传感器和轨道电路,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列车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关键参数,及时反馈给控制中心,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
2. 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列车运行状态和控制策略,自动调整列车的运行速度和制动力,实现列车的自动控制,减少人为操作的风险。
3. 故障检测:系统能够检测列车设备和轨道设备的故障,并及时报警,以便进行维修和处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新列控原理与CTC列控原理与C T C《现代交通控制系统》学习包铁路通信信号系统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是实现铁路统一指挥调度,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技术设备,也是铁路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技术领域。
现代信息类技术的迅速发展。
对铁路信号、通信产品和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
铁路通信和信号技术,以及现代铁路信息化系统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变得密不可分。
车站、区间和列车控制的一体化,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相互融合,以及行车调度指挥自动化等技术,冲破了功能单一、控制分散、通信信号相对独立的传统技术理念,推动了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在列车运行控制技术方面,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与信号技术集成为一个自动化水平很高的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
列控系统不仅在行车安全方面提供了根本保障,而且在行车自动化控制、运营效率的提高及管理自动化等方面,提供了完善的功能,并向着运输综合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列控系统技术是现代化铁路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列车的运行安全除了以进路保证外,还必须以专用的安全设备,监督、强迫列车(司机)执行。
这些安全设备从初级的列车自动停车装置、自动告警装置、列车速度自动监督系统(或列车速度自动检查装置)发展到列车速度自动控制系统。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般指系统设备(包括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同时也是一种闭塞方式,主要包括:1.以调度集中系统CTC为核心,综合集成为调度指挥控制中心。
2.以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为核心,综合集成为车站控制中心。
3.以列车速度防护与控制为核心,综合集成为列车(车载)运行控制系统。
4、以移动通信(例如GSM-R)平台,构建通信信号一体化的总成系统(例如CTCS)。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的主要功能有四项:·检查列车在线路上的位置(列车检测)。
·形成速度信号(调整列车间隔)。
·向列车发送速度信号或目标距离信号(信号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