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精选:初三化学《蛋白质和维生素》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9
1. 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概念、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概念、生理功能、食物来源。
2. 维生素的概念、生理功能、食物来源。
3. 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及重要性。
4. 食物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测定方法。
5. 如何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概念、生理功能、食物来源,以及在人体内的作用及重要性。
2. 难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来源,以及在日常饮食中如何合理摄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基本知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及重要性。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交流如何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
4. 利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测定食物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
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关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知识。
2. 讲解:详细讲解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概念、生理功能、食物来源,以及在人体内的作用及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及重要性,如缺乏症、适宜摄入量等。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分享各自的见解。
5.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定食物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概念、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及重要性的理解。
3. 评价学生日常饮食中合理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案、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
2. 收集各种食物样本,用于实验测定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
八、教学拓展:1. 邀请营养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作用。
《8.3蛋白质维生素》教学目标:1.认识蛋白质的重要性、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2. 了解蛋白质的化学性质3. 了解常见的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和维生素制剂教学重点:了解蛋白质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蛋白质在体里的代谢过程;认识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教学过程:[讲述]“蛋白质的自述——嗨!你们好,我是蛋白质,你们认识我吗?我可有名了,我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份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连著名的伟人恩格斯都说过“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方式”,没有我就不会有生命,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我的.如果你要问我从哪里来,我会告诉你“好多吃的东西中都有我的影子,比如说你们喝的牛奶,吃的鱼、肉、虾、豆腐等等,我很想让你们每个人都了解我,熟悉我的一切,你们愿意吗?”【导入新课】既然蛋白质这么盛意拳拳,那我们今天就先来学习关于蛋白质的一切吧。
首先我们来看看蛋白质的存在,很多物质中都含有蛋白质,那么人体中蛋白质的存在于何处呢?[学生回答]人体的肌肉、血液、毛发、激素和各种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提问]那么人体内的蛋白质是怎么来的呢?[讲述]是靠人体摄入其他动物、植物的蛋白质来补充的。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肠中的酶及水体的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生成可被小肠吸收的氨基酸。
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再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
其实除了氨基酸是合成不了某些蛋白质的,还必须靠某些元素,如氮、磷、硫、锌、铁、铜(N、P、S、Zn、Fe、Cu)等元素。
[提问]那我们来看看蛋白质中到底有什么元素呢?[学生回答][提问]那是不是所有的动植物的蛋白质最后都会变成人体的蛋白质呢?[学生回答]当然不是[提问]那还有部分蛋白质哪里去了呢?[回答]:代谢途径蛋白质→氨基酸→蛋白质蛋白质→氨基酸→含N代谢废物[活动探究]【小结】:蛋白质受热、遇重金属盐、浓硝酸、甲醛等化学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我们的蛋白质不受到损害。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概念、作用和食物来源。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关注身体健康,养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概念、作用和食物来源。
2. 难点: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直观理解。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概念、作用和食物来源。
2. 维生素的概念、作用和食物来源。
3. 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引发学生对这两类营养素的兴趣。
2. 讲解蛋白质:介绍蛋白质的概念、作用和食物来源,引导学生了解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3. 讲解维生素:介绍维生素的概念、作用和食物来源,引导学生了解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4.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所学知识,解答疑惑。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蛋白质和维生素概念、作用和食物来源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介绍了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相关知识。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八、课后作业:2. 描述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3. 举例说明如何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九、拓展活动:1. 调查身边的人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认识,了解他们的饮食生活习惯。
2. 搜集有关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科普文章,进行分享和讨论。
3. 邀请营养师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了解。
第三节蛋白质和维生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来源2、初步认识蛋白质、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3、通过实验了解蛋白质的特征[过程与方法]1、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手段自主探究问题答案2、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培养敢于实践的科学态度2、发对食品营养成分组成的探究欲,重视饮食科学营养平衡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探究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性质[难点] 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三、教学设计[引入]情景暗示,导入新课每天你光吃饭不吃菜行吗(展示食物图片)这些美味可口的菜肴中含有哪些营养呢你知道吗学生:蛋白质、维生素[课题展示]恩格斯曾说:“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方式”,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那么什么是蛋白质它有何生理功能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本。
[师生归纳]蛋白质的功能[问题情景] 阜阳市劣质奶粉事件医生建议儿童、青少年、伤病员多喝牛奶、黑鱼汤补身体,为什么(牛奶、黑鱼汤含丰富的蛋白质,是修补受损组织和机体生长的主要原料)在美国举行了一次吸烟比赛,参赛队员在1小时内吸烟最多者获胜,结果造成一名队员当场死亡。
请同学们分析这名队员死亡的原因。
[问题过渡]蛋白质有怎样的性质呢[学生实验探究]蛋白质的性质学生交流归纳小结[情景引入] 利用所学蛋白质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课文阅读] 发霉食物的危害[过渡] 多媒体展示故事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到坏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龈出血,最后痛苦死去,人们一直查不出病因。
奇怪的是只要船只靠岸,这种疾病很快就不治而愈。
水手们为什么会得坏血病呢一位随船医生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水手在航海中很难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这位医生试着让水手天天吃一些新鲜的柑橘。
奇迹出现了──坏血病很快就痊愈了。
柑橘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本领呢学生:柑橘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是缺乏维生素C所致。
九年级化学下册《蛋白质和维生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概念、性质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营养学的认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概念、性质和作用。
2. 维生素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3. 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概念、性质和作用。
2. 难点: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奥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引出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蛋白质的概念、性质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蛋白质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如蛋白质不足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蛋白质在生活中的摄入途径,如肉类、豆类、奶制品等。
5. 新课导入:介绍维生素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6. 案例分析:分析维生素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如维生素C缺乏可能导致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7.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维生素在生活中的摄入途径,如水果、蔬菜、肉类等。
8.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9.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究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途径及合理搭配。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概念、性质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对营养学的认识,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营养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2. 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3. 开展家庭作业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份合理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计划。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定义、特性、功能和食物来源。
2. 培养学生掌握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测定方法、生理作用以及缺乏症。
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定义、特性、功能和食物来源。
2. 维生素的定义、特性、功能和食物来源。
3. 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测定方法、生理作用以及缺乏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定义、特性、功能、食物来源、测定方法、生理作用以及缺乏症。
2. 难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测定方法、生理作用以及缺乏症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特性、功能、食物来源等。
2. 利用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测定方法、生理作用以及缺乏症。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蛋白质:介绍蛋白质的定义、特性、功能和食物来源,引导学生了解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
3. 讲解维生素:介绍维生素的定义、特性、功能和食物来源,引导学生了解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4. 实验演示:进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测定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测定方法。
5. 案例分析:分析蛋白质和维生素缺乏症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缺乏症的危害。
6.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生理作用以及缺乏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10. 课后评价: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基本概念、特性、功能、食物来源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批改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蛋白质和维生素测定方法、生理作用以及缺乏症的掌握情况。
第3节蛋白质、维生素课题分析蛋白质、维生素是食品中含有的重要有机化合物,也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
了解哪些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认识蛋白质,维生素的性质与营养价值,对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蛋白质是有机物,了解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2)知道蛋白质是分子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了解蛋白质的一些特征;(3)知道维生素是食物中的主要有机营养成分及它们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与探究,学会检验蛋白质的方法,明确蛋白质的水溶性及如何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2)知道常见的维生素在哪些食物中含量较高,知道常见维生素的性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食物中蛋白质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学习,认识蛋白质、维生素对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养成合理安排饮食的习惯。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投影】:鱼、虾、鸡蛋、牛奶、鸡腿、腰果等图片【设问】你们喜欢吃吗?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很高,知道为什么吗?二、推进新课活动1:蛋白质1.蛋白质的功效与结构【想一想】日常饮食中哪些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讨论交流】为什么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动物的哪些组织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点评小结】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人体中蛋白质占人体物质〔除水以外)的一半。
2.人体的肌肉、血液、毛发、激素和各种酶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3.婴儿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要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否则生长缓慢。
如安徽阜阳曾发生用劣质奶粉〔蛋白质含量极少〉喂养婴儿,导致“大头娃娃”甚至夭折事件。
4.蛋白质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与水反应,产生氨基酸,一方面氨基酸氧化释放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一方面氨基酸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5.人体蛋白质的合成需要靠必不可少的氨基酸和氮、硫、磷、锌、铁、铜等元素。
这些氨基酸和必需元素要靠摄入其他动物、植物中的蛋白质来补充。
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第三节蛋白质和维生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1.2掌握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
1.3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来源。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性质。
2.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增强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组成、性质、作用及食物来源。
2.教学难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营养素,如糖类、脂肪等。
1.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这些营养素,还有哪些物质对人体的健康同样重要?2.蛋白质的介绍2.1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蛋白质的来源,如鸡蛋、牛奶等。
2.2教师简要介绍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如氨基酸、高分子化合物等。
2.3教师详细讲解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如构成细胞、酶的成分、激素的成分等。
2.4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蛋白质缺乏和过量对人体的影响,如生长发育受阻、免疫力下降等。
3.维生素的介绍3.1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维生素的来源,如水果、蔬菜等。
3.2教师简要介绍维生素的组成和性质,如水溶性、脂溶性等。
3.3教师详细讲解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如参与代谢、维持生理功能等。
3.4教师通过实例讲解维生素缺乏和过量对人体的影响,如夜盲症、佝偻病等。
4.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来源4.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常见食物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如鸡蛋、牛奶、水果、蔬菜等。
4.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5.实验探究5.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实验,如观察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测定维生素含量等。
6.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调查常见食物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并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蛋白质的性质和作用教师展示蛋白质分子的模型,解释氨基酸链如何折叠成三维结构。
九年级化学下册《蛋白质和维生素》教案九年级化学下册《蛋白质和维生素》教案[实验准备]1、实验名称:蛋白质的特性实验2、实验器材与药品鸡蛋(1个)、饱和硫酸铵溶液、蒸馏水、乙酸铅溶液(或硝酸汞溶液)、浓硝酸、试管(5支)、试管夹、酒精灯、镊子、头发、棉纱线、胶头滴管[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实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白沙有这样的一个风俗,在春节的时候,去做客,小孩一定会得到一个红蛋。
在蛋中富含什么有机物?[学生回答]蛋白质[继问]在我们的生活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你能否举出一些例子?[学生回答]……[提出问题]请你谈谈蛋白质的重要性。
(请几个同学来回答)[提出问题]请你用一句话表达出蛋白质的重要性。
[演示实验]用胶头滴管吸取鸡蛋清,注入试管里。
实验1:取两支盛有鸡蛋清的试管,分别加入蒸馏水和饱和硫酸铵溶液,试一试鸡蛋清在水中是否溶解,饱和硫酸铵溶液对蛋白质的溶解性有什么影响小结:鸡蛋清不易溶解在水中。
蛋白质能溶解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
饱和硫酸铵溶液能使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增大。
实验2:取3支试管,各装入3mL 鸡蛋清溶液,将其中一支试管的鸡蛋清溶液加热,向另一支试管的'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汞溶液,在第3支试管的鸡蛋清溶液中加几滴浓硝酸,微热,观察各发生什么变化小结:第1支试管中鸡蛋清凝固后变白第2支试管中有白色凝胶状沉淀第3支试管中鸡蛋清变黄[提出问题]把一个鸡蛋煮熟了,让母鸡孵能孵出小鸡吗?为什么?实验3:用镊子夹一小块凝固的蛋白质,在酒精灯上灼烧,会产生什么气味?灼烧一根头发或一根棉纱线,是否产生同样的气味?[总结]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化学物质时,会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问题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高温(如在水中煮沸或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来消毒医疗器械?[思维应用]人误食重金属盐后,你认为他应采取什么措施减轻毒性?[学生阅读][提出问题]在生活中应怎样科学合理地摄入维生素?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学们交流。
教案:化学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一、教学目标:1.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在化学中的定义和结构;2.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在身体中的重要作用;4.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巧。
二、教学内容:1.蛋白质的定义、结构和分类;2.维生素的定义、分类和主要功能;4.实验: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
三、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师生互动:通过提问和讨论师生共同回顾和总结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相关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探究:2.蛋白质的定义、结构和分类:-讲解蛋白质在化学中的定义和结构,并通过图示进行示意;-分类:讲解完整蛋白质和不完整蛋白质的概念,并列举一些常见的食物。
3.维生素的定义、分类和主要功能:-介绍维生素在化学中的定义和分类;-分组让学生根据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分类,列举一些食物的例子,并进行交流和讨论;-观察和探讨食物如何通过烹饪方法影响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浓度。
实验:5.实验目的:通过简单的实验验证不同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
6.实验步骤:-准备样品:将几种不同的食物样品准备好,包括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检测蛋白质:利用生物碱性物质的特性,使用紫外光对样品进行反应,观察样品是否出现紫色。
-检测维生素:利用酸性和碱性物质对维生素的不同反应进行检测,观察样品是否发生颜色的变化。
-分析数据: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
7.实验总结: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不同食物中的存在情况,并探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重要性。
知识巩固:8.基于理论和实验,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并进行解答。
课堂延伸:9.拓展项目:让学生设计一个更复杂的实验,探究不同食物中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的差异。
四、学生作业: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总结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特点和重要性;2.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蛋白质和维生素在化学中的定义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了解了蛋白质和维生素在身体中的重要作用。
第3节蛋白质维生素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蛋白质、维生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知道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2.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知道蛋白质是分子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简单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
3.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知道几种常见的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了解食品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来源。
4 .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区别某些有机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难点: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准备:鸡蛋清、蒸馏水、酒精灯、试管、乙酸铅溶液、浓硝酸、凝固的蛋白水、棉线、坩埚钳等。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3节蛋白质维生素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2.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肉、鱼、牛奶、鸡蛋、豆类等。
3.组成: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有些还含有硫元素。
4.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代谢
5.蛋白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能溶于水,且在水中加入盐之后,蛋白质的溶解性降低。
化学性质: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化学物质,会发生变性,蛋白质还具有可燃性。
二、维生素
功能: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等
主要的维生素:
维生素A:缺乏易患夜盲症
维生素B:缺乏易患脚气病
维生素C:缺乏易患坏血病
维生素D:缺乏易患佝偻病。
九年级化学下册《蛋白质和维生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概念、性质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概念、性质和作用。
2. 维生素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3. 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4. 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5. 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与健康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概念、性质、作用及食物来源。
2. 难点: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以及摄入与健康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展示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实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素。
2. 蛋白质:介绍蛋白质的概念、性质和作用,展示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3. 维生素:介绍维生素的概念、分类和作用,展示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4. 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分析常见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饮食摄取这些营养素。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认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蛋白质和维生素概念、性质、作用及食物来源的理解。
2.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学习的能力。
3. 分析学生完成的实例分析,评估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化学下册》。
2. 多媒体课件: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相关图片、视频。
3. 食物样本:展示不同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4. 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精选:初三化学《蛋白质和维生素》教
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三化学《蛋白质和维生素》教学设计
课题
蛋白质和维生素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蛋白质、维生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知道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2)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知道蛋白质是分子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简单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
(3)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知道几种人们熟知的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从那些食品中可以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
(4)学习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区别某些有机物。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本节课的预习,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
(2)联系日常生活和生物医学的常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有关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知识。
会用实验的方法区别某些有机物。
(3)通过小组实验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从实验中获取知识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好习惯。
(4)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
与价
值观
(1)养成合理膳食的习惯
(2)鼓励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和查找资料扩大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
重点
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和性质特征,知道人们熟知的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
难点
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并会区分某些有机物。
课前准备
教师: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火柴、镊子、鸡蛋白(生)、棉纱线、饱和硫酸钠溶液、浓硝酸、乙酸铅溶液、0.5%的淀粉溶液、碘溶液、PH试纸
学生:(1)联系日常生活实际,举例说出几种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
(2)头发、维生素C片、梨汁、白菜汁、橘子汁(约30ml)
教学环节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那些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
蛋白质的作用
蛋白质的利用及存在
蛋白质的性质
创设问题情境:
你昨天一天吃了那些东西?那些食物中含有蛋白质?那些食物中含有维生素?
提出问题:
吃了这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你知道蛋白质是什么样的物质吗?它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吗?
创设问题情境:
1. 既然蛋白质那么重要,你知道它在人体中是怎样被利用的吗?
2. 你们知道人体中那些地方含蛋白质最多?
教师追问:你们知道蛋白质有那些性质吗?
教师指导:鸡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下面同学们用鸡蛋白做几个实验,探究一下蛋白质的性质。
探究实验(分组)
回忆
交流讨论并作答
讨论后总结:
蛋白质是食物中供给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如摄入量不足会使人发育迟缓、体重减轻、贫血等。
看书讨论回答:
1. 在胃肠中的酶及水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再重新合成人体需要的各种蛋白质
2. 肌肉、毛发、血液、激素、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回答:
蛋白质会被烧焦;蛋白质会凝固;蛋白质会分解……
分组实验
认真观察
将实验结果记录
组内整理之后选派代表总结发言:
蛋白质能溶于水,
这样引课比较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很自然的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逐步了解蛋白质。
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得出蛋白质的性质,印象深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知识应用
引导:蛋白质的知识我们就学到这里。
下面我们来学习维生素
1. 在两支盛有鸡蛋白的试管中分别滴加蒸馏水及饱和硫酸钠溶液。
2. 用4支试管分别装有3ml鸡蛋白,其中一支加热,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乙酸铅、酒精、浓硝酸溶液。
3.用镊子夹一小
块凝固的蛋白质灼烧。
抛出问题:
1. 为什么可以用煮沸的方法给毛巾消毒?
2. 用什么方法可以区分牛奶和米汤?
你都知道那些维生素?
出示有关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病症的图像
加盐后溶解性降低,蛋白质受热、遇重金属盐、浓硝酸会凝固、变质;灼烧后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思考
交流讨论
根据生活经验和查阅的相关资料讨论
回答:维生素A、D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补充:维生素B还分为B1、B2、B6等。
交流讨论分别都是缺乏何种维生素,认识到缺乏维生素即使有充足的其他营养也会患营养缺乏症。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锻炼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变知识为技能,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维生素的性质及含量的测定
1. 酸性
2. 遇热不稳定性
3. 含量的测定
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归纳小结
探究实验:
1. 将维C片溶解,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2. 用两支试管盛维C清夜3ml滴加碘酒与淀粉的简易测定液,一支加热,一支对照
3. 取20ml等量的梨汁、菜汁、橘子汁各滴6滴维C简易测定液
抛题:
先阅读P221拓展视野有关知识,再回答问题:
1.胡萝卜怎么吃营养吸收好?
2.西红柿如何吃营养吸收好?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相关内容。
哪位同学来归纳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很好,那么学习了这些知识之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烹调食物时应注意那些问题呢
分组实验
仔细观察
得出结论
选派代表发言:
回忆、思考
总结
其他同学补充
交流讨论
不要把鱼烧焦、不直接接触重金属盐、青菜烹调要讲究方法、买毛料衣服要烧一烧。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维生素的一些性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
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
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树立化学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点的整理工作。
培养了同学们自我总结归纳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练习
1.为什么用煮沸的方法可以消毒医疗器械?
2.为什么重金属盐中毒后可以喝牛奶解毒?
3.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来区分羊毛衣料和棉花料?
4.使用浓硝酸实验时不小心会使手上皮肤出现黄色斑迹。
这是什么原因?
随堂检测题
1.将鸡蛋白溶液分别装在四支试管中,做下列实验:
(1)向第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现象——————
(2)将第二支试管中的鸡蛋白溶液加热,现象———————
(3)向第三支试管中加入乙酸铅溶液,现象————————
(4)向第四支试管中加入几滴浓硝酸,现象————————
2.如何检验蛋白质?
作业
1.各举三种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
2.为什么不能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品?
3..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液呈酸性,化学式为C6H8O6。
新鲜水果、蔬菜中一般都富含维生素C,天然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一般为500毫克/升左右。
为测定某橙汁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取用50毫升橙汁,并注入1毫升淀粉,滴加含有碘3.6克/升的标准碘水,当出现蓝色时,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了标准碘水的体积为10毫升,有关化学反应如下:C6H8O6+I2=C6H6O6+2HI,通过计算分析此橙汁中维生素的含量,分析此橙汁是否是纯天然橙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