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第十课10以内序数
- 格式:pdf
- 大小:3.96 MB
- 文档页数:19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以内序数》及教学反思[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以内序数》及教学反思《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以内序数》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学习序数的兴趣,让幼儿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2、提高幼儿正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排列次序的能力。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重点:能用序数词表示物体排列次序。
活动难点:能从不同方向用序数词表述物体的次序。
活动准备:物质:白板、贴绒教具(若干)、1-10数字卡片、果盘知识:幼儿已有的序数经验活动形式::集体教学,集体和个体相结合。
活动过程:一、导入游戏“排排座坐火车”,随着游戏音乐,教师将小椅子纵向一字排列,一组9把椅子组成一列火车,贴有火车头标志。
提问:“你坐在第几个座位上面?”让幼儿回忆复习以前学过的序数知识。
二、展开1、认识10以内序数(1)教师出示台阶和花朵贴绒,请幼儿数一数有几级台阶,几朵花。
接着把各种花逐个放上不同的台阶,请几名幼儿从下面开始数,说说10朵不同颜色的花分别在第几级台阶。
(2)请10名幼儿上来每人拿一贴绒,放在不同的台阶上,分别说一说自身摆放的是什颜色的花,从下面开始数,摆在第几台阶,其他幼儿评判说得对不对。
2、区分基数和序数(1)教师出示贴绒图片,请几名幼儿数一数有几个盘子,再说一说从左到右(或说从右到左开始数)每个盘子的顺序。
,!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幼儿数对以后,教师再请几名幼儿数一数,每盘有几朵花,引导幼儿发现盘子里有几朵花和盘子在第几个是不一样的。
教师提问,有几朵和第几个一样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然后教师小结:有几个和第几个不一样,一个是说有几件东西,一个是说排在第几。
(2)教师请幼儿两人一组,轮流用手里的图片任意排队,互相说各个果盘的次序,并数一数各个盘中水果的有几个,进一步明确有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感知10以内的序数》含反思(精选7篇)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感知10以内的序数》含反思(精选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感知10以内的序数》含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感知10以内的序数》含反思篇1 活动目的:1、初步理解序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感知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方位,以及从不同的方向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中物体所处的位置。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一):感知5以内的序数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火车车厢,引导幼儿观察:(1)火车有几节车厢,邀请小动物坐上火车。
(2)从前后不同的方位说一说:小动物坐第几节车厢?2、幼儿操作:按教师指令的要求,邀请小动物坐火车郊游。
3、游戏:开火车:听指令,请乘客下车。
3、幼儿跑组活动:(1)、小树排队:提供5棵高矮不一的小树排队,并用数字卡片标上序号。
(2)、串珠子:提供5粒不同颜色的珠子,幼儿串好珠子后记录珠子的序号。
(3)送小动物住新房:根据卡片的要求,把动物送回家。
活动(二):感知10以内的序数活动过程:1、出示"动物旅馆"的挂图,提问:(1)动物旅馆有几层,每层有几个房间?(2)小兔、小猫、小狗分别住在第几层的第几间?(从不同的方向判断动物所在的位置)2、游戏:猜一猜,它住哪里?规则:按教师的指令把动物准确送回家。
3、幼儿跑组活动:(1)找座位:幼儿两两玩找座位游戏,甲幼儿拿电影票,由乙幼儿随意抽出一张,并把电影票插入座位中。
再由甲幼儿检查是否正确,游戏交换进行。
(2)跳格子:5个幼儿共同玩,比一比谁跳得最远,并说一说"我跳的是第几行的第几格?"(3)练一练:提供10以内粗细、宽窄不同的物体,幼儿按顺序排列并放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序数》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序数概念。
2.能够说出数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
3.能够用数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比较大小。
4.能够在10以内按顺序排列数。
二、教学内容:
1.认识数的序数概念。
2.初步理解数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
3.了解数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的大小关系。
4.掌握10以内的数的顺序。
三、教学过程:
1.热身:
教师提前用卡片写好几个数(例如:2、9、5、1、7等),要
求学生按顺序排列。
2.呈现:
引入序数概念,例如:“今天是第几天?”、“你排在第几个
上课?”等。
让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导他们理解“第几”就是序数。
3.游戏:
请学生自己想一下自己坐在椅子上的位置,然后把每个学生的
位置叫出来,让学生自己判断这个位置是第几个位置,进一步认识
序数,和大小关系。
4.引导:
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数,例如:“7”,“2”,“9”等,让学
生想想每一个数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是多少。
并让学生标注出来。
5.练习:
请学生在自己的作业纸上把10以内的数按序列排列,并写上每
个数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
让学生明白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6.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方式很生动活泼,学生对序数概念的理解越来越
透彻。
但是个别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数字大小的情况,这需要通过不断练习来进行巩固。
学前班10以内序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章《10以内序数》。
该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数数的顺序,能够用自然数的顺序进行数的排列,理解数数时“顺数”和“倒数”的概念,并能用相应的序数词来表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数数,理解“顺数”和“倒数”的概念。
2. 能够用序数词表示10以内的自然数的顺序。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数数,理解“顺数”和“倒数”的概念。
难点:能够用序数词表示10以内的自然数的顺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PPT学具: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排小动物,让学生按照顺序给小动物编号,从而引出“顺数”和“倒数”的概念。
2. 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10以内的自然数,引导学生学习“顺数”和“倒数”的方法,让学生明白“顺数”是从1开始,依次往上数,“倒数”是从10开始,依次往下数。
3. 例题讲解:4. 随堂练习:5.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用“顺数”和“倒数”的方法进行排序,并让学生互相检查。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顺数:1 2 3 4 5 6 7 8 9 10倒数:10 9 8 7 6 5 4 3 2 1七、作业设计答案:4, 6, 8, 10答案:1, 3, 5, 7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自然数的顺序进行数的排列,还有其他方法进行数的排列吗?让学生课后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关注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实践情景的兴趣度和参与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数数活动中来,对于不感兴趣或者参与度低的学生,教师需要适时引导和鼓励。
2. 讲解环节:教师在讲解“顺数”和“倒数”的概念时,需要关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精选7篇)大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篇1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序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第几”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幼儿能从上下、左右、前后不同方向感知物体的不同方位。
3、培育幼儿乐观探究四周环境中物体所处位置的爱好。
重点:幼儿能用序数词“第几”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难点:幼儿能从上下、左右、前后不同方向感知物体的不同方位。
活动预备:1、ppt图片 2、电子白板 3、幼儿操作圆片个(黄色8个,红色1个,蓝色1个)。
活动过程:一、导入:小动物坐火车,熟悉1-10的序数。
1、老师:小伴侣,今日的火车站真喧闹,来了很多的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他们。
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10只)它们这是要上哪儿?哦!原来它们要去游乐园游玩呢?呜!火车开来了。
2、这列火车有几节车厢呢?我们一起来数数吧?(10节)3、请小动物上火车吧!一个小动物坐一节车厢。
二、学习左右的序数。
1、引导幼儿学习从左向右的序数。
⑴那从左向右看看:从左向右数,排在第一的是谁?排在第四的是谁?ⅹⅹ排在第几?……⑵小伴侣们刚才说的“第几”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序数词。
比如:排在第一就说第一,排在其次就说其次,排在第几就说第几,“第几”就是序数词。
⑶师:看,小动物们站成了一排整齐的队伍想跟小伴侣玩“捉迷藏”的嬉戏,你们情愿吗?幼儿:情愿。
它们想考考小伴侣,看看谁是火眼金睛。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是第几只小动物藏起来了,请小伴侣轻轻地闭上眼睛(将第2隐蔽),一起数1﹑2﹑3,然后睁开眼睛。
请幼儿回答。
(回答完后出示)接着来玩(第5隐蔽)再来玩(第9隐蔽)小伴侣们真棒,我们这下再来看看第几只和第几只小动物藏起来了?师:闭上眼睛(将第1和第3隐蔽),1﹑2﹑3,然后睁开眼睛请幼儿回答(回答完后出示)。
连续看看看第几只和第几只小动物藏起来了?师:闭上眼睛(将第6和第10隐蔽),1﹑2﹑3,然后睁开眼睛请幼儿回答(回答完后出示)。
中班数学优质课《10以内的序数》教案一、教学内容1.1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说出10以内的数的序数词。
2.能够正确地使用10以内的序数词进行简单的排序操作。
1.2 教学重点1.10以内的序数词的认识。
2.10以内的序数词的使用。
1.3 教学难点1.能够灵活运用10以内的序数词进行排序。
二、教学准备1.白板、黑板、粉笔等。
2.学生用的纸和笔。
3.相应的教学PPT或者教学视频。
三、教学过程及内容3.1 导入新课3.1.1 童谣唱歌教师可以通过唱歌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唱《我们唱着童谣来学序数》,歌曲可以从李玉刚的《十个小童谣》中选取。
3.1.2 问题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带有序数的场景来引入序数的含义,例如:排队时的先后顺序、火车的车厢编号等等。
3.2 新课讲解与练习3.2.1 讲解序数概念教师在白板或者黑板上示范写出10以内的数字,然后带领学生们读出每一个数字的序数,例如:1st(第一)、2nd(第二)、3rd(第三)、4th(第四)……10th(第十)。
3.2.2 排序练习教师会提供一副或者多副简单的图片,例如一个班级里的小朋友排队的照片。
然后需求学生按照自己手中的卡片的数字排序,并将卡片放于讲台上,以便进行展示、核对和讨论。
3.2.3 数字练习教师会提供一张题目卡片,学生可以根据题目卡片上的要求填空。
例如:王杰是班里第 __ 个进教室的。
学生需要理解题目中的意思,并正确填入数字。
3.3 练习与习题处理3.3.1 续上句子教师会提供一个完整的句子,但是缺失了一个序数,例如:我是班级中第 __ 个得到一等奖的。
学生需要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找到并填入序数。
3.3.2 单词插空教师会提供一个单词,但是缺失了前面的序数,例如:_______ Thursday(星期四)学生需要填写正确的序数,即Thursday是星期四的“第4”天。
3.3.3 正确排序教师会提供一个没有排序的数字序列,例如:2、5、1、7、3,学生需要快速地将其排序为:1、2、3、5、7。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序数》教学目标1.能听懂、说出0-10的数字;2.能理解“第一”、“第二”、“第三”等基本序数词;3.能用基本序数词描述一些打乱顺序的活动;4.能使用基本序数词概括自己或他人的日常活动。
教学重点1.掌握基本序数词的意义及用法;2.能够用基本序数词描述一些活动。
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2.网球、跳绳、糖果等与幼儿熟悉的玩具或物品。
教学过程1. 热身阶段(10分钟)教师首先与幼儿互动,问一些幼儿熟悉的问题,如:“今天是星期几?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等。
接着,教师拿出数字卡片,让幼儿看数字并说出来。
如果有幼儿不能准确说出数字,教师可以伸出相应数量的手指辅助幼儿。
随后,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熟悉数字的顺序,比如,教师说一个数字,幼儿就要把比这个数字大的数从一堆数字卡片中找出来。
在幼儿对数字已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展示玩具、糖果等开始讲述概念,比如:“今天我有三个网球,这个网球是第一个、这个是第二个、还有一个是第三个,你们可以帮我确认一下吗?”然后,教师在展示数字卡片的同时,问幼儿:“1是第几个数字?2是第几个数字?请指出它们在数字中的位置。
”3. 控制练习(15分钟)接下来,教师提供一些打乱顺序的活动,让幼儿说出序数。
比如:“我们刚刚唱了一支歌,这首歌在我们今天唱的歌中是第几首呢?”“我们学过的数字卡片都是一排排排好的,现在我弄散了,谁能把数字卡片排好序呢?”“我们去公园玩,第一个进去的是谁?第二个呢?第三个呢?我们都排了啥序呢?”“你们今天上学做了哪些事情?把它们都说出来,并用基本序数词来描述。
”在练习过程当中,教师需要耐心的引导幼儿说出答案,同时也要鼓励幼儿正确回答问题。
4. 超越应用(15分钟)最后,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幼儿,提供一些超越应用的习题。
比如:“今天你做作业的时候,第一个写完的题目是哪一个?是第几题呢?”“今天太阳落山的时候,你和妈妈吃的晚饭是第几顿呢?”“你在家帮妈妈做事情的时候,你都做了哪些事情呢?请说出来,并用基本序数词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