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油罐区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加油站加油区及储油罐区安全监控制度范文1.引言安全监控制度是保障加油站加油区及储油罐区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针对加油站加油区及储油罐区的安全监控制度,从制度的建立、培训与考核、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以及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论述,以确保加油站加油区及储油罐区安全的持续有效。
2.制度的建立2.1安全监控制度的目的与意义加油站加油区及储油罐区具有易燃与易爆的特性,安全监控制度的建立可以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加油站及周边公共安全。
2.2制度内容(1)加油区监控:设立加油区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加油区情况,并进行录像存档,用于备案和事后分析。
(2)储油罐区监控:安装监控摄像头,对储油罐区进行全天候监控,确保无人可疑行为进入。
2.3制度的执行(1)指定专人负责监控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2)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控计划,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准确可靠。
(3)设立监控指示牌,提醒工作人员和加油站客户存在监控设备,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
3.培训与考核3.1人员培训(1)新员工培训: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加油站安全规章制度、监控使用方法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2)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加油站安全意识培训以及相关运营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3.2考核机制(1)利用监控记录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督促员工遵守加油区和储油罐区的安全规章制度。
(2)建立考核记录,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应急处置能力等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4.设备的维护与管理4.1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每日对加油区及储油罐区监控设备进行外观和功能检查,并及时更换故障设备。
(2)定期清理:对监控摄像头进行清理、除尘、防止监控画面模糊影响监控效果。
4.2设备管理(1)设立监控设备管理台账,记录设备的购置、巡检、维修等情况。
(2)制定设备管理制度,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和权限。
5.应急处置5.1应急预案(1)建立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包括火灾、泄漏等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07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储运系统罐区是非常重要的设施,其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环保水平至关重要。
为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制定了《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07》,该标准从多个方面规范罐区设计,以确保其安全化、稳定化和经济化。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储运系统罐区的设计,包括罐场、管线、泄漏防范、防雷防静电等,适用于石油、化工、油气储运等行业的相关企业和单位。
罐区基本要求地基处理在罐区土地基础工程中,必须进行地质勘探、分层取样、室内各种分析试验。
当地基承载能力不足时,应设计加固措施,并采用适当的地下基础结构。
罐底及罐壁罐底应设置防腐层,并按照设计标准进行验收验收。
罐壁采用碳钢或不锈钢,并应符合标准。
防护措施罐区应设有适当的泄漏监测装置、泄漏保护装置和泄漏应急措施。
同时,还应采取防雷、防静电、消防等措施。
布置和间距罐区布置应合理,应避免密集堆积。
罐区储罐间距应符合标准。
其他要求罐区应设置安全出口、防爆照明、通风等设施,并需要采用与地质环境、罐区及周围区域生产先进的消防设备。
管道规范管道选择应该根据储存液体的性质、储量、储存、运输和操作的特点,选择正確的管道并采用适当的隔热材料。
管道设计管道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应根据所需的输送容量、流量、压力和沿线系数,进行合理设计。
泄漏防护在管道设计中应考虑防止泄露,应根据不同的液体特性和油脂状态,选用不同的防护措施,通过配置泄漏报警系统,按照灾害等级的要求,分类配置墙类、隔离带、沟渠等防护措施。
泄漏防范规范搅拌盘设计应选用适当的材料和尺寸,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选用合适的搅拌器,确保搅拌盘的稳定性、可靠性、耐腐蚀性。
防泄设备应按照相关标准配置泄漏监测装置、泄漏预警器和泄漏处理设备,确保漏油量小,污染小,处理方便。
废水处理应按照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使用高效的废水处理设备,确保废水经过预处理后合格排放。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储罐的选用、常压、低压和压力储罐区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的液体物料(包括原料、成品及辅助生产物料)储运系统地上钢制储罐区的新建工程设计。
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不适用于液化烃的低温常压储罐区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面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歌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SH3022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63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7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SH/T3036 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一般规定3.1罐区的布置应遵守下列原则:3.1.1原料罐区宜靠近相应的加工装置;3.1.2成品罐区宜靠近装车台或装船码头;3.1.3罐区的位置应结合液体物料的流向布置;3.1.4宜利用地形使液体物料自留输送;3.1.5性质相近的液体物料储罐宜布置在一起。
3.2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3.2.1应高于可燃液体的凝固点(或结晶点),低于初馏点;3.2.2应保证可燃液体质量,减少损耗;3.2.3应保证可燃液体的正常输送;3.2.4应满足可燃液体沉降脱水的要求;3.2.5加有添加剂的可燃液体,其储存温度尚应满足添加剂的特殊要求;3.2.6应合理利用热能;3.2.7需加热储存的可燃液体储存温度应杜宇其自然点;3.2.8对一些性质特殊的液体化工品,确定的储存温度应能避免自聚物和氧化物的产生。
3.3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可选用表1推荐值。
表1 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推荐值可燃液体名称储存温度,℃原油高于凝固点10~15苯7~40对二甲苯15~40液化烃、汽油、其他芳烃、溶剂油、煤油、喷气燃料等≤40轻柴油≤50轻质润滑油、电器用油、液压油、重柴油40~60重质润滑油60~80润滑油装置原料油55~80重油(渣油)≤95或120~200沥青130~180石油蜡高于熔点15~20环氧乙烷-6~0环氧丙烷≤25丁二烯≤27苯乙烯5~204储罐选用4.1储罐容量4.1.1石油化工液体物料的储存天数,应符合本规范下列六条的规定。
石油化工罐区自动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张华莎【摘要】介绍了石油化工储运罐区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从工程设计角度讨论了罐区特有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库存量统计和信息管理是罐区特有的内容,从工程设计上考虑,罐区应配备相应的自动化仪表和储罐数据管理设备以实现罐容计算,提高罐区的控制和管理水平.特别介绍了储罐液位仪表和电动控制阀的通信连接方案及通信设备配置的注意事项,并给出了仪表接线的示例.阐述了罐区生产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各组成部分间的信号关系,列举了该系统应配备的基本硬件、软件,结合实际的罐区生产作业介绍了各软件的功能,提出了罐区自动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应遵循配置合理、功能齐全、层次清晰、管控兼顾的设计概念.【期刊名称】《石油化工自动化》【年(卷),期】2016(052)001【总页数】8页(P7-14)【关键词】石油化工罐区;罐区自动控制系统;储罐信号通信单元;电动阀通信单元;储罐数据管理单元;罐区生产管理系统【作者】张华莎【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近年来国内新建的石油化工厂储运罐区的自动化水平已经不仅局限于采用仪表测量加分散型控制系统(DCS),有些厂家还配有罐区生产管理系统。
将罐区的自动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与工厂信息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储运系统的整体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集成、数据共享、功能集成。
这是新建工厂储运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模式,也是老厂改造的方向。
储运罐区在自控工程设计之初就应对将来的自动控制水平、设备和技术的先进程度、生产运行的管理层次和模式等多方面充分考虑,明确定位。
本文针对工程设计的范畴,重点讨论在设计目标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如何合理配置自动化测量仪表,建立适用的测量基础,配备以DCS为核心的过程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实施罐区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方法。
十几年前,国内炼油工业储运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较低,自动测量仪表较少,配备的仪表精度不高,罐区过程控制和生产操作多采用小型控制仪或工业控制机。
重大危险源(储罐区、库区和生产场所)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重大危险源(储罐区、库区和生产场所)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监控项目、组成和功能设计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储罐区、库区及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预警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本标准的使用者包括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管理等相关人员或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25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GB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Y/T 6319 防止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GB/T 8566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17681 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技术要求GB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l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17914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SH 3047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IEC61508 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electronic/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IEC61511 Functional safety -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 for the process industry sector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储罐的选用、常压、低压和压力储罐区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的液体物料(包括原料、成品及辅助生产物料)储运系统地上钢制储罐区的新建工程设计。
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不适用于液化烃的低温常压储罐区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面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歌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SH3022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63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7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SH/T3036 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一般规定3.1罐区的布置应遵守下列原则:3.1.1原料罐区宜靠近相应的加工装置;3.1.2成品罐区宜靠近装车台或装船码头;3.1.3罐区的位置应结合液体物料的流向布置;3.1.4宜利用地形使液体物料自留输送;3.1.5性质相近的液体物料储罐宜布置在一起。
3.2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3.2.1应高于可燃液体的凝固点(或结晶点),低于初馏点;3.2.2应保证可燃液体质量,减少损耗;3.2.3应保证可燃液体的正常输送;3.2.4应满足可燃液体沉降脱水的要求;3.2.5加有添加剂的可燃液体,其储存温度尚应满足添加剂的特殊要求;3.2.6应合理利用热能;3.2.7需加热储存的可燃液体储存温度应杜宇其自然点;3.2.8对一些性质特殊的液体化工品,确定的储存温度应能避免自聚物和氧化物的产生。
3.3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可选用表1推荐值。
表1 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推荐值可燃液体名称储存温度,℃原油高于凝固点10~15苯7~40对二甲苯15~40液化烃、汽油、其他芳烃、溶剂油、煤油、喷气燃料等≤40轻柴油≤50轻质润滑油、电器用油、液压油、重柴油40~60重质润滑油60~80润滑油装置原料油55~80重油(渣油)≤95或120~200沥青130~180石油蜡高于熔点15~20环氧乙烷-6~0环氧丙烷≤25丁二烯≤27苯乙烯5~204储罐选用4.1储罐容量4.1.1石油化工液体物料的储存天数,应符合本规范下列六条的规定。
石油储备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项目背景石油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为了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对石油储备基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旨在确保项目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顺利推进。
二、项目概述石油储备基地建设项目位于XX省XX市,占地XXX亩。
主要包括储油罐区、输油管道区、处理设施区、配套设施区等。
该项目总投资XXX亿元,预计建设周期为X年。
三、环境影响评价分析3.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根据项目规模和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我们采用了专业气象模型进行风场模拟和污染物扩散模拟,确保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2 水环境影响评价该项目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用于设备冷却和污水处理。
我们通过调研水资源现状和项目用水需求,并分析了水源保护措施和废水处理方案,确保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3.3 噪声和振动影响评价在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和振动影响。
我们进行了现场测量和模拟分析,制定了噪声和振动防治措施,确保项目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3.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进行了周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迁徙路线等调查研究,制定了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确保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四、环境保护措施4.1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通过严格控制排放标准,使用低污染燃料和先进治理设备,降低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4.2 水环境保护措施建设高效节水系统,实施雨水收集和利用,配备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确保项目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
4.3 噪声和振动防治措施采用减振、隔音等技术手段,设置噪声屏障和振动隔离装置,降低项目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噪声和振动影响。
4.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意外事故和潜在的环境风险,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五、环境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我们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及时应对并控制风险的扩散。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储罐的选用、常压、低压和压力储罐区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的液体物料(包括原料、成品及辅助生产物料)储运系统地上钢制储罐区的xx工程设计。
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不适用于液化烃的低温常压储罐区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面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歌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SH3022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63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7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SH/T3036 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一般规定3.1罐区的布置应遵守下列原则:3.1.1原料罐区宜靠近相应的加工装置;3.1.2成品罐区宜靠近装车台或装船码头;3.1.3罐区的位置应结合液体物料的流向布置;3.1.4宜利用地形使液体物料自留输送;3.1.5性质相近的液体物料储罐宜布置在一起。
3.2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3.2.1应高于可燃液体的凝固点(或结晶点),低于初馏点;3.2.2应保证可燃液体质量,减少损耗;3.2.3应保证可燃液体的正常输送;3.2.4应满足可燃液体沉降脱水的要求;3.2.5加有添加剂的可燃液体,其储存温度尚应满足添加剂的特殊要求;3.2.6应合理利用热能;3.2.7需加热储存的可燃液体储存温度应xx其自然点;3.2.8对一些性质特殊的液体化工品,确定的储存温度应能避免自聚物和氧化物的产生。
3.3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可选用表1推荐值。
表1 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推荐值可燃液体名称储存温度,℃原油高于凝固点10~15苯7~40对二甲苯15~40液化烃、汽油、其他芳烃、溶剂油、煤油、喷气燃料等≤40轻柴油≤50轻质润滑油、电器用油、液压油、重柴油40~60重质润滑油60~80润滑油装置原料油55~80重油(渣油)≤95或120~200沥青130~180石油蜡高于熔点15~20环氧乙烷-6~0环氧丙烷≤25丁二烯≤27苯乙烯5~204储罐选用4.1储罐容量4.1.1石油化工液体物料的储存天数,应符合本规范下列六条的规定。
威海威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MP 文件5‰ICS 13.320C 66备案号:××××—200x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Setting specifications for safety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equipments indangerous chemicals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Tanks section(送审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 布威海威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MP文件前言本标准第4章的4.2.1、4.2.5、4.2.6,第5章的5.2,第6章的6.1.1.3、6.2.4、6.2.12、6.2.13、6.3.1、6.3.7,第7章的7.1、7.2.1、7.3.2,第8章的8.3、8.4,第10章的10.1,第12章的12.2、12.3.4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监控装备设置规范。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TC 288/SC 3)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华瑞科力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关磊、魏利军、刘骥、聂剑红、马瑞岭、孔祥霞。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的设置要求和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化工(含石油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设备的设置,其它行业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储罐的选用、常压、低压和压力储罐区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的液体物料(包括原料、成品及辅助生产物料)储运系统地上钢制储罐区的新建工程设计。
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不适用于液化烃的低温常压储罐区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面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歌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SH3022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63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7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SH/T3036 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一般规定3.1罐区的布置应遵守下列原则:3.1.1原料罐区宜靠近相应的加工装置;3.1.2成品罐区宜靠近装车台或装船码头;3.1.3罐区的位置应结合液体物料的流向布置;3.1.4宜利用地形使液体物料自留输送;3.1.5性质相近的液体物料储罐宜布置在一起。
3.2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3.2.1应高于可燃液体的凝固点(或结晶点),低于初馏点;3.2.2应保证可燃液体质量,减少损耗;3.2.3应保证可燃液体的正常输送;3.2.4应满足可燃液体沉降脱水的要求;3.2.5加有添加剂的可燃液体,其储存温度尚应满足添加剂的特殊要求;3.2.6应合理利用热能;3.2.7需加热储存的可燃液体储存温度应杜宇其自然点;3.2.8对一些性质特殊的液体化工品,确定的储存温度应能避免自聚物和氧化物的产生。
3.3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可选用表1推荐值。
表1 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推荐值可燃液体名称储存温度,℃原油高于凝固点10~15苯7~40对二甲苯15~40液化烃、汽油、其他芳烃、溶剂油、煤油、喷气燃料等≤40轻柴油≤50轻质润滑油、电器用油、液压油、重柴油40~60重质润滑油60~80润滑油装置原料油55~80重油(渣油)≤95或120~200沥青130~180石油蜡高于熔点15~20环氧乙烷-6~0环氧丙烷≤25丁二烯≤27苯乙烯5~20 4储罐选用4.1储罐容量4.1.1石油化工液体物料的储存天数,应符合本规范下列六条的规定。
加油站监测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中,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而汽车燃油无疑是汽车运行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加油站作为提供汽车燃油的场所,被广泛分布在城市和乡村的各个角落。
然而,加油站燃油储存和供应涉及到安全和环境等诸多问题。
为了保障加油站正常运营和避免潜在的风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监测体系势在必行。
二、监测目标1.安全目标:监测加油站燃油储存、供应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保障员工和周围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2.环境目标:监测加油站周围的环境污染情况,实施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
三、监测内容1.加油站燃油储存设备:监测燃油罐的液位、压力和温度,在超出正常范围时及时报警,避免泄漏和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2.加油站供应设备:监测油枪、油泵、计价器等供应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保证正常供应。
3.加油站环境:监测加油站周围空气质量、水源污染及土壤污染情况,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无污染。
四、监测方法1.燃油储存设备的监测:采用传感器技术,设置在储罐内部,监测液位、压力和温度等参数。
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2.供应设备的监测:采用传感器技术,设置在油枪、油泵等关键位置,监测故障和运行状态。
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3.环境监测:采用自动监测仪器和设备,监测空气质量、水源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指标。
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将监测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五、监测管理1.建立监测中心:根据加油站数量和分布情况,建立一个集中管理的监测中心,负责监测数据的接收、处理和分析。
2.周期性巡检:定期对加油站燃油储存设备和供应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修复。
3.急救准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建议加油站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并定期进行急救培训。
4.环境保护:加强油气回收装置的维护和管理,减少有害气体和油品的挥发和泄露,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重大危险源(罐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征求意见稿)1范围为规范重大危险源(罐区)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有效地提高重大危险源(罐区)的本质安全,防止和减少重大生产事故,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重大危险源(罐区),对现场安全监控设备的设置作出了技术规定。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本,均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是,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SH 3063-1998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16808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GB 12358 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50341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SH 3046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GB 50094 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包含条文说明)GBJ 128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GB 17914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267 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SH 3047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 3007-1999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储罐区设计规范SH/T 3019-2003 石油化工仪表管道线路设计规范IEC 61508 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electronic/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IEC 61511 Functional safety -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 for the process industry sectorSH3005-1999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H/T3104-2000 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SH/T3018-2003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17681 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技术要求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5025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GB 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l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Y/T 6319 防止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3.1重大危险源(罐区)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Tanks)指危险物质储量达到或超过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值的单个或多个储罐,及其相关设备所涉及的周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区域。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储罐的选用、常压、低压和压力储罐区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的液体物料(包括原料、成品及辅助生产物料)储运系统地上钢制储罐区的新建工程设计。
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不适用于液化烃的低温常压储罐区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面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歌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SH3022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63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7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SH/T3036 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一般规定3.1罐区的布置应遵守下列原则:3.1.1原料罐区宜靠近相应的加工装置;3.1.2成品罐区宜靠近装车台或装船码头;3.1.3罐区的位置应结合液体物料的流向布置;3.1.4宜利用地形使液体物料自留输送;3.1.5性质相近的液体物料储罐宜布置在一起。
3.2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3.2.1应高于可燃液体的凝固点(或结晶点),低于初馏点;3.2.2应保证可燃液体质量,减少损耗;3.2.3应保证可燃液体的正常输送;3.2.4应满足可燃液体沉降脱水的要求;3.2.5加有添加剂的可燃液体,其储存温度尚应满足添加剂的特殊要求;3.2.6应合理利用热能;3.2.7需加热储存的可燃液体储存温度应杜宇其自然点;3.2.8对一些性质特殊的液体化工品,确定的储存温度应能避免自聚物和氧化物的产生。
3.3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可选用表1推荐值。
表1 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推荐值4储罐选用4.1储罐容量4.1.1石油化工液体物料的储存天数,应符合本规范下列六条的规定。
SHT 3007-2007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储罐的选用、常压、低压和压力储罐区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的液体物料(包括原料、成品及辅助生产物料)储运系统地上钢制储罐区的新建工程设计。
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不适用于液化烃的低温常压储罐区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面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歌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SH3022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63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7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SH/T3036 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一般规定3.1罐区的布置应遵守下列原则:3.1.1原料罐区宜靠近相应的加工装置;3.1.2成品罐区宜靠近装车台或装船码头;3.1.3罐区的位置应结合液体物料的流向布置;3.1.4宜利用地形使液体物料自留输送;3.1.5性质相近的液体物料储罐宜布置在一起。
3.2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3.2.1应高于可燃液体的凝固点(或结晶点),低于初馏点;3.2.2应保证可燃液体质量,减少损耗;3.2.3应保证可燃液体的正常输送;3.2.4应满足可燃液体沉降脱水的要求;3.2.5加有添加剂的可燃液体,其储存温度尚应满足添加剂的特殊要求;3.2.6应合理利用热能;3.2.7需加热储存的可燃液体储存温度应杜宇其自然点;3.2.8对一些性质特殊的液体化工品,确定的储存温度应能避免自聚物和氧化物的产生。
3.3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可选用表1推荐值。
危化品储罐安全监测系统常见的问题大全及解答1、什么是储油罐液位、温度无线监测系统?有可参考的实际应用实例吗?答:储油罐液位、温度无线监测系统采用集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功能于一体的XL61无线传感器作为监测现场核心设备。
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液位传感器自动采集液位计、温度变送器的4~20mA或RS485、RS232输出信号并通过2.4GHZ、433MHZ网络实时传送给XL90无线数据采集网关。
监控中心通过GPRS无线数据采集网关接收各现场传回的监测数据,并在计算机的XL.VIEW 组态监控软件界面上可随时查看各储油罐的液位、温度信息,而且一旦某个储油罐的液位、温度数据超过上限或下限,系统会自动报警。
该系统为保障储油罐和油液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系统应用简便、直观。
各种参数通过电脑显示,方便,易懂;响应及时。
对于紧急事件,监控软件通过声光或者短信,实时提醒,通知人员赶赴现场;应用广泛。
无线传感器支持电池供电,适合于因距离远或地形复杂的而导致无法布线的监测点,不存在监控盲点;便于安装、维护及扩展。
无需布线,只需安装、上电、设置,简单几步即可完成监测布点;兼容性好。
第三方的智能装置或传感器可通过我司的无线转换器方便、快捷的接入无线传感器网络。
中山德俊储罐温度和液位监测项目采用深圳信立储油罐液位、温度无线监测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储罐的温度和液位,保证安全生产;现场测量无线传感器采用电池供电,传输距离300m 左右,油罐最高14m,共16个;采集到的数据在上位机上显示,并提供历史曲线,液位温度极限报警。
2、储油罐在温度、液位无线监测有什么优势吗?可以使用在石油化工储罐上吗?答:储油罐液位、温度无线监测,改变了传统采用人工检尺和化验分析的方法,实现了油液的实时动态监测,为生产操作和管理决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依据,大大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深圳信立储油罐无线监测系统具有低功耗,无需布线,减少运维成本,安装便捷,即插即用等特点,支持2.4GHZ、433MHZ、GPRS等无线传输方式,广泛适用于对汽油、溶剂油、异辛烷、混合芳烃、异丁烷、液化石油气、天燃气等多种化学物品的储罐安全进行实时远程监测。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配管设计思考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储油罐区、配管系统、输送管道
等几个重要部分。
在这些部分中,储罐区配管设计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储存介质
的安全和稳定。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配管设计进行一些思考和探
讨。
对于罐区配管设计,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管道的材质选择。
在石油化工领域,常用的材
质包括碳钢、不锈钢、合金钢等。
不同的储存介质对管道材质有不同的要求,同时还需要
考虑储罐周围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腐蚀性介质等),因此在进行罐区配管设计时,
需要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材质。
我们需要考虑配管系统的布局设计。
罐区配管设计的布局应该合理、紧凑,以便于管
道的维护和管理。
还需要考虑管道的支撑和固定方式,保证管道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布局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可靠性和安全性,尽量减少管道的弯曲和连接,减少系统
的泄漏风险。
对于罐区配管设计,我们还需要考虑管道的防腐蚀和绝热保温。
石油化工领域介质多
为高温高压介质,因此需要对管道进行绝热保温处理,保证介质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对于介质的腐蚀性也需要考虑,选择合适的防腐蚀措施,保证管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对于罐区配管设计,我们还需要考虑管道系统的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
在储油罐区配
管系统中,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及时发现管道系统的异常情况,保
障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在进行罐区配管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安全监测系统的布局和设计,保证系统的全面监测和报警功能。
储油罐区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由传统的人工测量开始逐步向计算机智能监测方向发展。
相比较而言,国外的储油罐区环境监测系统性能好,但其价格过高,远远超出了我国广大用户的承受能力。
而国内研制的系统大多计算精度低、稳定性和可靠性差。
因此,研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储油罐区环境监测系统,不仅可以保障石油库区的安全生产,而且将加快石油行业的现代化管理进程。
关键词:环境监测储油罐区数据采集虚拟仪器
如今世界的油量需求越来越大,大量的油量储备是十分关键,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才能保证储油罐区的安全,如何才能让监控人员方便的对储油罐区的温度、湿度、油气浓度和光强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观测和报警显得特别的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由传统的人工测量开始逐步向计算机智能监测方向发展。
相比较而言,国外的油罐区安全监测系统性能好,但其价格过高,远远超出了我国广大用户的承受能力。
而国内研制的系统大多计算精度低、稳定性和可靠性差。
因此,研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油罐区安全的环境监测系统,不仅可以保障石油库区的安全生产,而且将加快石油行业的现代化管理进程。
一、系统总体框架
硬件电路主要有传感器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串口通信电路等模块组成。
硬件电路通过温度、湿度、光强和油气
浓度各自的测量电路,各个传感器把所需要的环境参数采集并经过处理,送到a/d转换器。
单片机控制a/d转换器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再通过串口将数据送到上位机,由上位机对其处理。
二、系统硬件电路
本系统由传感器电路、微控制器、通信接口和上位机软件构成。
传感器输出的是就是表示环境参数的模拟量,经a/d、转换成数字量,再用8052单片机将数据通过串口送到计算机,计算机运用虚拟仪器软件对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处理。
由于此设计由各个单元模块化组合,所以适合移植或构建到其它系统中,还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子程序,灵活性较好。
此外,与labview相结合,达到了直观、方便的效果,实现了更多的功能。
1.单片机及传感器的选择
mcs-51系列单片机集成度很高,具有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耗电少等突出特点。
mcs-51系列单片机实现起来较简单,本设计选用at89s52单片机。
lm35是ns 公司生产的lm35 ,它具有很高的工作精度和摄氏温度线性成比例,可以提±1/ 4 ℃的常用的室温精度。
考虑到性能等方面的因素,所以选择温度传感器lm35。
hu-10s 温湿度模块的作用是将湿度传感器的非线性电阻信号转换为线性电压信号输出,方便使用。
考虑到成本问题,选用hu-10s 湿度传感器。
光敏电阻器一般用于光的测量、光的控制和光电转换(将光的变
化转换为电的变化)。
本设计光强的检测则采用光敏电阻,通过在不同光强下电阻值的变化来测量光强。
油气浓度传感器采用接触燃烧式气敏油气浓度传感器,该传感器以密封吸入方式达到防爆要求标准其检测元件是在铂丝绕成的线
圈上镀以氧化铝或者氧化铝与氧化硅混合而成的涂覆层,经一定温度烧结而形成的球状多孔体。
在氧化铝外表上敷有铂、钯等贵重金属作催化层,组装成气敏元件。
2.信号调理
tlc2252是ti公司先进的lincmostm工艺制造的运算放大器,具有满电源电压幅度(rail-to-rail)输出性能,同时比现有的cmos 运放具有更好的输入失调电压和更低的功耗。
tlc2252的输入电压±5v或者+5v和gnd,供电时比较方便。
为此,选用analog公司的仪用放大器tlc2252作为放大器。
3.数据采集接口电路
转换数据的传送 a/d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应及时传送给单片机进
行处理。
数据传送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认a/d转换的完成,因为只有确认完成后,才能进行传送。
可采用三种方式:(1)定时传送方式(2)查询方式(3)中断方式。
本设计使用的是第三种方式。
把表明转换完成的状态信号(eoc)作为中断请求信号,以中断方式进行数据传送,一旦确定转换完成,通过指令进行数据传送。
4.串口通讯通信接口电路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一般由可编程的串行接口芯片、波特率发生
器、eia与ttl电平转换器以及地址译码电路组成。
通过串口通信电路,实现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联系。
三、系统软件设计
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两个部分,即下位机端(单片机端程序)设计与上位机端(计算机端)设计。
下位机程序是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它要对各种环境参数进行采集,通过串口通信送到上位机。
上位机程序除了控制上位机与用户的接口外,还要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指令,同时,接收和处理下位机传送过来的数据。
上位机程序采用labview来编写,完成读取下位机采集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存储、处理与分析等。
四、结论
本系统设计以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设计了数据采集硬件电路和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软件部分,同时,分别应用汇编语言和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的 g (graphics language ,图形化编程语言)语言进行下位机和上位机的编程,通过不断地修改和调试,实现了单片机端和 pc端的串口通信,实现了对数据的采集、显示、分析处理以及存储等。
本设计对储油罐区环境监测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实现了对储油罐区温度、湿度、油气浓度和光强环境的有效监测,大大提高了储油罐区安全性。
此系统还具有适应性强,即投即用,简单、方便、经济、可靠等多个特点,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梅丽凤,王艳秋,张军.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9-32.
[2] 李玉梅.单片机原理的应用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56—144
[3]麦山,皮佑国. 基于单片机的协议红外遥控系统[j]. 电子技术, 1998,(05) .
[4]潘浩,李洪彪,张朝晖. 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远程数据通信系统[j]. 仪器仪表学报, 2003,(s1).
[5] 陈锡辉.labview 8.20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李宁旭,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石油分公司安全数质量处计量主管,助理工程师,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唐顺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石油分公司安全数质量处副处长,工程师,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