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OS内核开发与实践 (10)
- 格式:pptx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82
绪论单元测试1.计算机操作系统位于计算机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目的是为用户提供能够高效地执行程序地环境。
()A:进程B:硬件C:软件D:程序答案:B2.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小型化需要超轻量级的操作系统和超长的待机时间。
()A:程序B:内核C:进程D:软件答案:B3.任华为战略Marketing总裁的徐文伟介绍:“LiteOS体积只有10KB级,而且,使智能硬件开发变得更加简单。
”()A:封装B:快速C:开源D:半开源答案:C4.Huawei LiteOS提出的Open CPU方案,将MCU和通信模组合二为一,巧妙地设计可以让Huawei LiteOS最精简的内核不超过。
()A:5KBB:15KBC:10KBD:20KB答案:C5.Huawei LiteOS自开源社区发布以来,围绕物联网市场从技术、生态、解决方案、商用支持等多维度使能合作伙伴。
()A:LTEB:LoRaC:NB-IoTD:5G答案:C6.Huawei LiteOS通过开源开放提供统一开放的API,可广泛应用于、穿戴式、、等领域。
()A:智能家居B:车联网C:计算机D:制造业答案:ABD7.Huawei LiteOS是华为针对物联网领域推出的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
()A:错B:对答案:B8.Huawei LiteOS 是华擎面向IoT领域,构建的“统一物联网操作系统和中间件软件平台。
()A:错B:对答案:A第一章测试1.物联网理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的年《未来之路》一书。
()A:1954B:1956C:1953D:1955答案:D2.物联网的无线通信技术有很多种,从传输距离上一般可分为类。
()A:1B:3C:2D:4答案:C3.低功耗广域网英文缩写()A:LPWANB:LQWANC:LPMAND:LPWSN答案:A4.以下的哪些特点是LPWAN技术的特点。
()A:节点功耗低B:网络复杂度高C:传输距离近D:传输距离远答案:AD5.嵌人式系统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哪些阶段。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概念、技术架构、核心组件及其应用场景。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流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 Raspberry Pi 3- NodeMCU模块- 温湿度传感器(DHT11)- LED灯- USB线- 电源适配器2. 软件环境:- Raspberry Pi操作系统(如Raspbian)- NodeMCU固件- MQTT协议客户端(如MQTT.js)三、实验内容1. 搭建物联网硬件平台(1)将NodeMCU模块连接到Raspberry Pi的GPIO接口。
(2)将温湿度传感器连接到NodeMCU模块的GPIO接口。
(3)将LED灯连接到NodeMCU模块的GPIO接口。
(4)为Raspberry Pi安装NodeMCU固件。
2. 编程实现物联网功能(1)编写NodeMCU代码,读取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
(2)使用MQTT协议客户端将读取到的数据发送到MQTT服务器。
(3)编写客户端代码,订阅MQTT服务器上的数据,并控制LED灯的亮灭。
3. 实验结果与分析(1)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或湿度超过设定阈值时,LED灯会亮起,提示用户注意。
(2)客户端可以实时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1)将NodeMCU模块插入Raspberry Pi的GPIO接口。
(2)将温湿度传感器连接到NodeMCU模块的GPIO接口。
(3)将LED灯连接到NodeMCU模块的GPIO接口。
2. 安装NodeMCU固件(1)在Raspberry Pi上安装Raspbian操作系统。
(2)下载NodeMCU固件。
(3)使用`nvm`工具安装NodeMCU固件。
3. 编写NodeMCU代码(1)编写代码读取温湿度传感器数据。
(2)使用MQTT协议客户端将数据发送到MQTT服务器。
第1篇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物联网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物联网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动手实践和交流学习,深入了解物联网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二、活动背景与目的1. 背景:物联网技术通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了对物体、环境以及人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2. 目的:(1)提高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2)了解物联网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实践能力;(3)探讨物联网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创新思维。
三、活动内容与过程1. 实地考察:(1)参观物联网企业:我们一行人首先来到了某知名物联网企业,参观了企业展厅、研发中心、生产线等,了解了企业的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以及产品应用。
(2)走访物联网应用场景:随后,我们来到了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应用场景,实地体验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动手实践:(1)搭建物联网平台: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如何搭建物联网平台,了解了平台架构、功能模块以及开发流程。
(2)编写物联网应用程序:我们分组合作,利用所学知识编写了物联网应用程序,实现了对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展示。
3. 交流学习:(1)专家讲座:我们邀请了物联网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分享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前景。
(2)小组讨论:在讲座结束后,我们分组讨论了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如何将物联网技术与自身专业相结合。
四、活动成果与体会1. 成果:(1)掌握了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2)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编写了物联网应用程序;(3)拓宽了视野,了解了物联网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oT)技术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培养具备物联网开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我校开展了物联网开发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物联网应用开发流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训内容1. 物联网基本概念及体系结构实训课程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联网的定义、特征、发展历程等。
接着,讲解了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各层的作用和功能。
2. 物联网硬件设备与传感器实训课程讲解了物联网硬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种类,如单片机、传感器、RFID等。
同时,介绍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场景。
3. 物联网通信技术实训课程讲解了物联网通信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技术等。
重点介绍了ZigBee、Wi-Fi、LoRa等无线通信技术,以及TCP/IP、HTTP等网络协议。
4. 物联网平台及应用开发实训课程讲解了物联网平台及应用开发,包括平台架构、功能模块、开发工具等。
以某知名物联网平台为例,讲解了平台的使用方法及应用开发流程。
5. 物联网项目实践实训课程选取了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农业等典型物联网应用场景,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践。
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开发、调试物联网项目,并撰写项目报告。
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实训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享、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系统学习物联网相关知识。
2. 实践操作实训课程分为实验课和项目实践两个阶段。
实验课主要进行基础实验,如传感器数据采集、通信协议调试等;项目实践阶段,学生分组进行项目设计、开发、调试。
3. 项目展示与答辩项目实践完成后,各小组进行项目展示与答辩,评委对项目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流程。
2.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物联网项目。
liteos原理
LiteOS是一种轻量级的操作系统,主要用于物联网设备和嵌入式系统。
它的设计理念是高效、简洁和可裁剪,以满足物联网设备对资源有限的要求。
以下是LiteOS的一些原理:
1. 微内核架构:LiteOS采用了微内核设计,将操作系统内核拆分为多个独立的组件,每个组件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2. 事件驱动机制:LiteOS使用事件驱动机制来处理任务和中断。
每个任务都是一个事件处理程序,通过等待和触发事件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这种机制可以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并提供响应快速的实时性能。
3. 轻量级调度器:LiteOS具有轻量级的任务调度器,可以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调度策略来分配CPU时间片。
它支持多任务并发执行,可以在不同的任务之间进行快速切换,从而实现任务的及时响应和高效运行。
4. 资源管理:LiteOS提供了简单而灵活的资源管理机制,包括内存管理、设备驱动和文件系统等。
它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资源的动态分配和释放,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内存占用和资源冲突。
5. 低功耗优化:LiteOS专注于物联网设备的低功耗需求。
它采用了一些省电策略,如睡眠模式、功率管理和时钟控制等,以降低能耗并延长设备的电池寿命。
总体来说,LiteOS通过精简设计和优化算法,使得其具有高效、可靠、可裁剪和低功耗的特性,非常适合于轻量级物联网设备和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十大物联网开源操作系统手机市场呈现出Android和iOS两家独大的局面,而在物联网体系中,操作系统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并不是一两种操作系统可以支持所有的物联网设备。
所以,云里物里科技今天要重点介绍的是十大物联网开源操作系统。
(微软的Windows 10for IoT和苹果的iOS,虽然也是很强大,但是因为闭源,不在本文介绍之列。
)1、Andorid ThingsAndorid Things是谷歌上周刚推出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是去年推出的“Brillo”操作系统的更新版本,作为Andorid系统的一个分支版本,类似于可穿戴和智能手表用的Andorid Wear(实际上它也是一种物联网操作系统)。
它使用一种名为Weave的通信协议,实现设备与云端相连,并且与谷歌助手等服务交互。
Android Things面向所有Java开发者,不管开发者有没有移动开发经验。
该操作系统将能够支持一系列物联网设备的计算平台,其中包括英特尔Edison平台,NXP公司的Pico 平台,以及“黑莓派3”。
2、ContikiContiki,是一个开源的、容易移植的多任务操作系统,适用于内存受限的网络任务。
Contiki项目的作者是瑞典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的网络嵌入式系统小组的Adam Dunkels博士。
该系统只需要几千字节或者几百字节的内存,就能提供多任务操作系统环境和TCP/IP 支持。
它已经移植并成功运行于嵌入式微控制器平台(TI MSP430,Atmel AVR)以及电脑、游戏机等平台。
它支持的协议有全标准IPv6和IPv4,以及低功耗网络标准:6lowpan、RPL、CoAP。
3、eLinux(图片来源于:)eLinux,也称为Embedded Linux,即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基于Linux内核,是Linux对于嵌入式系统的裁剪版,支持该操作系统的厂家、芯片和产品比较广泛。
该操作系统的维基主页提供了开发、硬件、产品、厂家、社区等一系列相关信息。
《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36983〕承担单位〔计算机信息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年11月16日〕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年11月20日〕批准〔二级学院(部)院长〕批准日期〔2022年11月28日〕(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以物联网感知层信息智能化采集的主要技术为基础,融入典型应用案例使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掌握Android技术的应用是物联网相关专业核心能。
不同于现有的传统电子信息类自动检测技术相关课程强调各种物理量方法技能,物联网相关专业要求培养学生掌握 Android技术的基本原理,并能完成项目解决方案的设计、系统集成、系统测试与维护,从而具备项目实施的能力。
(2)课程任务:本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基于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典型的B/S结构的物联网的系统设计、开发、调试能力。
能够实现移动终端、Web端、网关三端各系统功能并实现三端的信息通讯。
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为《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3)课程衔接:前序课程有:《智能终端应用开发》、《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后续课程有:《毕业设计》、《物联网工程系统集成》。
二、学习目标(一)总目标本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Android、ZigBee、数据库、Web开发技术等关键技术;基于相关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设计、开发、调试综合物联网系统的能力。
(二)分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 了解物联网网关平台的构建及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2) 了解相关传感器原理及功能;3) 掌握无线通信协议相关基础知识;4) 掌握Web开发相关基础知识;5) 掌握Android应用程序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1) 掌握物联网网关平台的构建及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2) 掌握GPRS、条形扫描码、指纹识别等接口的应用;3) 掌握ZigBee短距离通讯的协议,并能够编程应用;4) 掌握Web开发技术;5) 掌握Android手机应用程序的开发;6) 能够实现Android终端、Web端及物联网网关三方的通讯。
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物联网设备开发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
而作为物联网设备的核心,操作系统的选择对于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众多操作系统中,Linux操作系统因其开源、稳定、灵活等特点,成为众多开发者和厂商的首选。
本文将探讨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物联网设备开发的相关内容。
一、Linux操作系统简介Linux操作系统是一个自由、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
它基于Unix 操作系统开发,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是Linux内核,通过添加各种工具和库,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由于其开放源代码的特性,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和修改,非常适合物联网设备的开发。
二、Linux在物联网设备开发中的优势1. 开源特性:Linux操作系统是开源的,用户可以自由获取、修改和分发。
这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操作系统进行定制和优化,适应不同的物联网设备需求。
2. 稳定性和可靠性:Linux操作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物联网设备中,稳定的操作系统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3.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Linux操作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物联网设备需求进行定制开发,添加或删除功能,实现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设备。
4. 支持多种硬件平台:Linux操作系统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包括嵌入式系统、ARM架构等。
这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物联网设备硬件平台选择合适的版本进行开发。
5. 强大的社区支持:Linux操作系统有庞大的开发者社区支持,可以获取到丰富的开发资源和技术支持。
这为物联网设备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
三、Linux在物联网设备开发中的应用案例1. 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家居设备是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Linux操作系统能够提供稳定的平台和强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