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
- 格式:pptx
- 大小:839.04 KB
- 文档页数:12
姓名,年级:时间:第14课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考试要求知识内容学考要求选考要求知识内容学考要求选考要求1.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及生物量的含义a3.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c c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c c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c核心素养要求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并比较初级生产量与次级生产量。
2.通过比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形成辩证统一的观点。
一、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选考)1.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能量。
2.净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减去植物呼吸消耗量。
3.生物量实际上就是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4.次级生产量依靠动物吃植物、吃其他动物和吃一切现成有机物质而生产出来的物质。
这类生产在生态系统中是第二次的有机物质生产,所以叫次级生产量.归纳总结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的比较初级生产量生物量次级生产量能量来源太阳能太阳能或有机物植物生产的有机物描述单位[g·(m2·a)-1]或g/m2或J/m2[g·(m2·a)-1]或[J·(m2·a)-1][J·(m2·a)-1]三者的联系(1)总初级生产量(GP )=净初级生产量(NP)+植物呼吸量(R)(2)当净生产量表示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有机物积累量时即为生物量(3)次级生产量的能量来源于初级生产量(4)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的能量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例1(2018·宁波效实中学高二检测)关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于植物生长繁殖的能量为净初级生产量B.地球各地的净初级生产量随温度和雨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C.生物量即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生物量的概念与计量单位只可用于植物D.异养生物合成的有机物应属次级生产量答案C解析初级生产量中有一部分被植物的呼吸消耗掉了,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生长和繁殖,此即净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实际上是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生物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同样应用于动物;异养生物合成的有机物应属次级生产量。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知识清单一、生产量(一)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
它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能量和物质来源。
影响初级生产量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光照强度,光照充足时,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高,初级生产量就大;反之,光照不足会限制初级生产量。
其次是温度,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更活跃,从而影响初级生产量。
水分也是关键因素之一,缺水会导致植物气孔关闭,影响光合作用,进而降低初级生产量。
此外,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如氮、磷、钾等,对植物生长和初级生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差异很大。
例如,在热带雨林中,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植物生长迅速,初级生产量极高。
而在荒漠地区,由于水分稀缺,温度波动大,初级生产量相对较低。
(二)次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量进行同化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物质。
次级生产量的计算方法通常是从同化量中减去呼吸消耗量。
消费者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能量和物质,经过消化和吸收,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繁殖和维持生命活动,这部分就是同化量。
而在同化过程中,消费者也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能量,剩余的才是次级生产量。
次级生产者的种类繁多,包括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等。
食草动物通过食用植物获取能量,其次级生产量相对较低;食肉动物则通过捕食其他动物获取能量,由于能量在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存在损耗,其次级生产量通常更低。
二、生物量(一)概念生物量是指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所存在的活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它可以是干重或湿重。
(二)特点生物量具有时空变化的特点。
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量的大小和组成各不相同。
同一生态系统在不同的季节和年份,生物量也会有所波动。
例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量主要由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组成。
随着森林的生长和发育,生物量会逐渐增加,但在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时,生物量可能会减少。
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及生物量的比较和测定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而今年我们的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Time for Nature)。
今天就来说说生态学有关的知识,生态学中有许多概念,其中,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和生物量就是很重要的概念,有时也难以区分,要搞清楚这三个概念,联系实际得以利用是关键。
什么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和生物量?如何测定?01相关的概念及比较1.初级生产量: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能量。
单位为g/(m2·a)或J/(m2·a)(a代表年)。
(1)总初级生产量: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用GP表示。
(2)净初级生产量:在初级生产量中,有一部分被植物呼吸(R)消耗掉了,剩下的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用NP表示。
净初级生产量随温度和雨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2.次级生产量:异养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现成有机物质而生产出来的有机物质。
单位为g/(m2·a)或J/(m2·a)。
3.生物量: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
单位为g/m2或J/m2。
4.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的联系:(1)总初级生产量(GP)=净初级生产量(NP)+植物呼吸量(R)。
(2)当净生产量表示在某一时刻前的有机物积累量时即为生物量。
(3)次级生产量的能量来源于初级生产量。
(4)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的能量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
三种量的比较表02典型试题解析试题1(2017年4月选考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陆地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B.顶极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小于同类型的非顶极群落C.因海洋生态系统中以捕食食物链为主而导致生物量为倒金字塔形D.食高等植物的消费者比食单细胞藻类的消费者具有更高的次级生产量解析:陆地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A错误;高大树木下层的植物见光的机会少,所以顶极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不如演替中的高,顶极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趋于0,B正确;倒金字塔的产生和海洋生态系统中以捕食食物链为主无关,而是因为海洋中的生产者主要是单细胞藻类,个体小、繁殖快、含纤维少,可以整个被浮游动物蚕食和消化,并迅速地转化为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量,食高等植物的消费者比食单细胞藻类的消费者具有更低的次级生产量,C 和D错误。
第三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单向递减流动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生产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生产量包括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B.初级生产量高的生态系统,次级生产量未必高C.海洋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利用藻类的效率比陆地动物利用植物的效率高得多D.海洋的年净初级生产总量只有陆地的年净初级生产总量的一半,但海洋的净次级生产总量却比陆地净次级生产总量大得多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或所合成的有机物质,次级生产量是生态系统中的异养生物第二次有机物的生产量,并非生产者生产的有机物量。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生产量与生物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植物生长和繁殖的生产量应为净初级生产量减去呼吸消耗量B.净生产量实际上就是总初级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C.生物量与生产量的单位相同,均可用g/m2或J/m2表示D.若GP-R=0,则生物量不变答案:D解析:用于植物生长和繁殖的生产量应为净初级生产量。
生物量实际上就是净初级生产量在某一时刻前的积累量,其单位为g/m2或J/m2,而生产量的单位为J/(m2·a)或g/(m2·a)。
若GP-R=0,则生物量不变;若GP-R>0,则生物量增加;若GP-R<0,则生物量减少。
3.下表是一个野山羊种群按时间顺序每隔两年的生物量变化调查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12B.t0到t1期间的呼吸量大于t1到t2期间的呼吸量C.t2到t3期间该种群的出生率为0D.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4N答案:A4.下列有关能量流动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入生物群落的总能量与进入生态系统的总光能相等B.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食物网)C.某营养级的主要能量去向是呼吸消耗D.每个营养级总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答案:A解析:进入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小于进入生态系统的总光能。
2024年教科新版必修3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7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图表示某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图中字母a-i表示能量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B. g是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C. 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能量是dD.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i/c%2、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B.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脚部肌肉是该反射弧的效应器C. 将阻断突触传递的药物放在3处,会导致4处的兴奋无法传至2处D. 在膝跳反射中,2处的信号传导是双向的,3处的信号传递则是单向的3、关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与生物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于植物生产和繁殖的生产量应为净初级生产量减去呼吸消耗量B. 净初级生产量实际上就是总初级生产量在某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C. 次级生产量既包括生产者生产量,也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量D. 若总初级生产量(GP)-呼吸消耗量(R)=0,则生物量不变4、甲图为动作电位在轴突上的传导示意图,乙图为轴突上某一位点的电位随时间变化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图中轴突膜上的点处于④状态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B. 甲图和乙图都能判断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C. 甲图中处于①③之间的轴突膜上的点正处于乙图中DF过程D. 甲图③⑤之间的轴突膜,K+通道大量开放,膜内K+大量涌入膜外,此过程不消耗能量5、肾上腺素既是一种动物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
与作为神经递质比,下列哪项是其作为动物激素所特有的A. 靶细胞存在相应的受体B. 使靶细胞产生电位变化C. 随血液运输到全身D. 起作用后即被灭活6、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知识清单一、什么是生产量生产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所生产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它是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产能力和能量流动情况。
生产量可以分为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
1、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
这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能量和物质来源。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例如收获量测定法、氧气测定法、二氧化碳测定法等。
影响初级生产量的因素主要包括:(1)光照强度:光照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光照不足会限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降低初级生产量。
(2)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助于酶的活性,促进光合作用和植物的生长,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初级生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3)水分:水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缺水会导致植物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减弱。
(4)土壤肥力: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土壤肥力不足会限制植物的生长和初级生产量。
2、次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是指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量所制造的有机物质。
次级生产量的大小反映了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能量利用效率。
次级生产量的计算方法通常是通过估算消费者的同化量减去其呼吸消耗量来得到。
二、什么是生物量生物量是指生态系统中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所存在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它可以是干重、湿重或能量含量等形式来表示。
生物量与生产量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
生产量是在一定时间内新生产的有机物质,而生物量是某一时刻已积累的有机物质。
生物量的测定通常通过对一定面积内的生物进行采样、称重和分析来完成。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类群具有不同的生物量。
例如,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的生物量通常占据较大比例;而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本植物的生物量相对较大。
三、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关系生产量和生物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一个不断增长的生态系统中,生产量通常大于生物量,因为有更多的有机物质在不断地生产和积累。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1.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所生成的生物质量或生物化学能量的总数,通常分为初级生产力和总生产力两种。
1.1 初级生产力初级生产力是指由光合作用制造出的化学能量,通常采用光合有效能量(即生物体内实际有效利用的光合作用能量)来衡量,单位是克每平方米每年。
初级生产力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产力,其大小受生物群落中植物数量、种类、年龄、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响。
1.2 总生产力总生产力是指在初级生产力之上,加上由异养生物消耗后剩余的部分,通常采用总生物量或总化学能量来衡量。
总生产力是生态系统中实际生产力的总和,同时也受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
2. 生物量生物量是指生态系统中存活的生物体重或体积的总和,通常也分为初级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两种。
2.1 初级生物量初级生物量是指生态系统中植物或原生生物量的总和,单位是克每平方米或立方米。
初级生物量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量,其大小受生态因子的影响。
2.2 总生物量总生物量是指初级生物量之上,加上其他生物如动物、真菌等的生物量。
总生物量是生态系统中最终的生物量,同时也受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
3. 稳态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物量与环境的稳定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稳态是指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而环境则是影响稳态的最主要因素。
要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保持环境的相对稳定。
环境中营养成分、水分、气候、光照等因素都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产力、生物量产生影响。
因此,在生态环境保护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采取合理的措施来维持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障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4. 总结生态系统中的生产力和生物量是衡量生态系统生态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数。
初级生产力和初级生物量是最基本的生产力和生物量,而总生产力和总生物量则综合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
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