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书包(主题班会)
- 格式:docx
- 大小:23.21 KB
- 文档页数:5
整理书包主题班会教案.docx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整理书包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理书包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整理书包的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实践整理书包,分享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2. 讲解整理书包的方法和步骤(10分钟)1. 将书包里的物品全部倒出来。
2. 按照书本文具、生活用品等分类,将物品归类。
3. 把常用的物品放在书包的前面,不常用的放在后面。
4. 检查是否有遗漏的物品,确保书包整理完毕。
3. 学生实践整理书包(10分钟)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自己动手整理书包。
老师在旁边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分享心得体会(5分钟)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在整理书包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整理书包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二、教学反思三、课后作业1. 回家后,用自己的书包实践整理书包的方法,并告诉爸爸妈妈整理书包的好处。
2. 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整理书包计划,坚持每天整理书包。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养成了独立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实践成果,以及对整理书包的感悟。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五、教学拓展为了让students 更熟练地掌握整理书包的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日常学习生活,teachers can create additional exercises and activities, such as:1. Create a petition between classes to see which class can organize their backpacks the fastest and neatest. This can encourage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ir skills and have fun at the same time.2. Ask students to take photos of their organized backpacks and create a collage or slideshow to share with the class. This can help students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find inspiration for organizing their own backpacks.3. Encourage students to organize other areas of their lives, such as theirdesks, closets, or rooms, to apply the same skills they learned for organizing their backpacks. This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good habits for organizing and mntning a clean and tidy environment.By extending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beyond the classroom, teachers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practical skills that will benefit them throughout their lives.六、教学延伸活动1. 开展“我是整理小能手”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班级内展示自己整理书包的技巧,互相学习,提高整理能力。
一年级上册班会教案:整理小书包(全国通用)教学内容本次班会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整理小书包这一日常生活技能展开。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书包的重要性,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自主管理学习用品的能力。
课程将涵盖书包的选择、内部布局、物品分类与归置等,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整理书包的步骤,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培养自主整理书包的习惯。
2. 教会学生如何合理选择和布置书包内部空间,以及如何分类和归置学习用品。
3. 通过整理书包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4. 培养学生整齐有序的审美观念,以及对自己学习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整理书包的必要性。
2. 引导学生掌握物品分类和归置的具体方法。
3. 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操作中保持书包的整洁和有序。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整理书包的教学视频。
2. 实物书包和文具:用于现场演示和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3. 教学挂图或海报:展示书包内部布局和物品分类的示意图。
4. 彩色标签或贴纸:用于标识不同类别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实例引入,激发学生对整理书包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书包的选择、内部布局、物品分类与归置等理论知识。
3. 示范:现场演示如何整理书包,展示正确的步骤和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整理书包的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5. 分享:学生分享整理书包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强调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使用图表、流程图或思维导图等形式,直观展示书包的选择、内部布局和物品分类与归置的方法。
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按照课堂所学,自己整理一次书包。
2. 家长监督并签字,确认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3. 学生写一篇关于整理书包的日记,记录整理过程和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班会,观察学生在整理书包方面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整理书包》(通用5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整理书包》(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整理书包》(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整理书包》1内容与要求:1、尝试合作整理书包,初步养成有序摆放物品的好习惯。
2、萌发学做小学生的愿望。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环境创设:收集书包;桌上放有教科书、练习本、铅笔盒、铅笔、卷笔刀、橡皮、尺、餐巾纸、茶壶、毽子、绳子、食品等,数量不一; 纸、彩笔,一组一份。
设计思路:一、内容的选择:本次活动是大班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下的一个活动,在这个主题的开展中,孩子们发现在幼儿园里的时间越来越短了,离开上小学越来越近了,因为在我们班级的墙面上有一个“离园倒计时”的角落,上面的数字显示孩子们会过完一天就去掉一天的数字,使他们切身的感受到在园的天数越来越少了。
那么,我们怎么样为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充分准备呢?这些准备包括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所以我们让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去购买书包和一些上小学时用的学习用品,让孩子了解每一种学习用品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向孩子说一些小学生的行为准则等,这样,在心理和物质上为孩子上小学作了准备。
二、环节的设计:在第一环节中主要通过观察比较法讨论书包的不同,主要是通过提问的的形式发散幼儿思维,“他们两个的书包一样吗?”“书包到底有什么用呢?为什么小学生要背书包上学?书包里要放些什么呢?”第二环节书包里到底要放些什么,怎么放,在他们的头脑中是不清晰的,因此在活动中通过让孩子去选择、去思考、去讨论、去练习,去记录等,养成分类摆放物品的好习惯,来得到一些比较清晰的概念,获取一些比较适用的方法。
这对孩子上小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整理书包主题班会教案篇一:整理书包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经历整理分类的过程,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2、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
3、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二)过程与方法:对比法,情境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教学重点难点:让全体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感受自理的快乐,明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学生的两个书包(一个整洁,一个乱七八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1、谈话师:小朋友们,上了一年级后,你们每个人都有许多的学习用品,书本,本子和学具等等,这些东西装在哪里呢?师:看来,你们的学习离不开好伙伴——书包,那你们平时自己会整理书包吗?(教师给予表扬,并揭示课题——整理书包)2、游戏:比赛找书。
(1)同学们每天早上背着书包来到学校,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个书包,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请同学们选两位同学上来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找书比赛。
看谁找书的速度快。
(2)猜一猜:这两个同学谁可能找得快一些?(3)按要求找出语文书和数学书。
3、让学生体会整理书包的必要性。
(1)想一想:××同学为什么找得慢一些?(两人小组讨论后发言)(2)××同学,刚才你为什么找得那么慢?(3)师展示两个书包(一个整洁,一个乱七八糟)小结:我们每节课拿书和本子,如果书包里乱七八糟的,容易拿得到吗?(4)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呢?(5)生:想!(6)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书包。
(板书:整理书包)二、整理书包(一)谈话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书包,打开看一看里面都装了哪些东西,自己说一说。
2、同学们书包里的东西可真不少啊。
怎样整理才能使书包变得整洁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再动手整理。
3、比赛开始了。
4、汇报结果。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生:我是按照书本的大小来分类的。
生:我将书放在一起,本子放在一起。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详案《整理书包》主题教育活动:整理书包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2. 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协作能力。
3. 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整理书包的图片或实物。
2. 园区或班级内分组竞赛所需的物品。
3. 准备评选优秀整理书包大赛的奖品。
4. 追加补充物品(如毛巾、饮水杯等)的宣传资料。
三、活动安排1. 知识传达:讲述整理书包的意义和方法,强调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提及整理书包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2. 环节展示:由老师示范整理书包,让孩子们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改进自己的整理方法。
3. 小组竞赛:让孩子们分组竞赛,比较谁的书包整理得最好。
分别依据书本摆放的整齐度、文具摆放的规整度和杂物的分类整理程度对孩子们进行评分。
4. 大赛评选:每组选派代表,让所有孩子观察和投票选出优胜组,并颁发奖品和奖状。
5. 习惯巩固:强化孩子们整理书包的习惯,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如随手整理,不放过小细节等。
同时,教育孩子们勤洗手,合理饮水。
四、关注点1. 整理时要注意文具的放置顺序,将书、笔、橡皮等物品规整放在书包内。
2. 小杂物要分类整理,如下雨时,要将伞、雨披放在指定区域内。
3. 饮水杯等物品要清洗干净后放回书包。
4. 整理书包也要注意卫生和环保,做到不乱丢垃圾,随时保持清洁。
五、心得反思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次活动是一次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整理书包的意义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培养孩子们整理书包的习惯,提高自理能力的机会。
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自我保护、爱护环境等知识,也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情况,引导家长们与孩子们共同从小事做起,认识到平凡事物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和行为,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课桌书包整理主题班会赛
《整理乐园:课桌书包整理主题班会赛》
本周五,我们将举行一场特别的主题班会赛,主题是课桌书包整理。
这场赛事旨在引导同学们养成整理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意识。
在赛前,老师们将组织同学们进行课桌书包整理练习,指导大家如何正确整理书包和课桌,帮助他们建立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
赛事分为课桌整理和书包整理两个环节,参赛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好自己的课桌和书包。
这场主题班会赛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锻炼学生自觉整理物品的机会。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赛事激发同学们爱护学习环境的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整理成为一种乐趣和习惯。
在这个整理乐园里,我们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变成整理大师,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场主题班会赛的精彩表现吧!。
《整理小书包》主题班会教案材料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整理小书包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整理小书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整理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 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整理小书包的意义和方法。
2. 学生动手实践,整理自己的书包。
3. 分享整理小书包的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要整理小书包吗?”2.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强调整理小书包的重要性。
环节二:讲解整理方法(5分钟)1. 教师讲解整理小书包的方法,如按学科分类、按大小排序等。
2. 学生认真听讲,跟随教师一起演示整理过程。
环节三:动手实践(10分钟)1. 学生自行整理自己的小书包,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整理心得,分享整理过程中的困惑和解决方法。
环节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整理小书包的心得体会。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整理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二、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整理小书包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自理能力和协作精神。
2. 收集学生分享的心得体会,了解其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
3.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其在家庭中整理小书包的情况,以便进行后续指导。
三、教学拓展1. 开展“整理小书包”主题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四、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学生的小书包。
3. 相关视频或案例,用于辅助教学。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整理任务。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管理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整理书包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项基本技能,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更是培养学生责任感、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学生的整理能力,我校特开展了“我会整理小书包”主题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整理书包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良好的整理习惯。
2.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整理书包的方法和技巧。
3. 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活动内容(一)前期准备1. 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整理书包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明确活动目标和方法。
2. 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整理书包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3. 环境布置:在教室设立“整理角”,放置整理书包所需工具,如整理盒、收纳袋等。
(二)活动实施1. 主题班会:以“我会整理小书包”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整理书包的意义和方法。
2. 示范教学:教师示范整理书包的步骤,包括分类、收纳、标记等,让学生直观学习。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整理书包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4.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整理成果,分享整理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评价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改进。
(三)活动总结1. 学生总结:让学生分享整理书包的心得体会,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 教师反思:教师反思活动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3. 家校沟通: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整理书包的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四、活动成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学生普遍提高了整理书包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整理习惯。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认识提高:学生对整理书包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自觉地进行整理。
2. 技能掌握:学生掌握了整理书包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将物品分类、收纳、标记,使书包保持整洁有序。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同学及部分家长代表一、班会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学生书包越来越重,已经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提高教育质量,我校决定开展书包减负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师生和家长共同关注书包减负问题,共同探索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途径。
二、班会流程(一)开场致辞班主任张老师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强调了书包减负的重要性,指出过重的书包不仅给学生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她希望全体同学和家长能够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代表李明同学分享了他在书包减负方面的感受和经验。
他表示,自从学校开展书包减负活动以来,他的书包明显变轻了,上课也更加专注了。
他呼吁同学们珍惜这个机会,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家长代表发言家长代表王女士表示,她非常支持学校的书包减负政策。
她认为,过重的书包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她建议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负担,与学校保持沟通,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四)专家讲座邀请了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张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张教授从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书包减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他强调,书包减负不仅仅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就书包减负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张教授和家长们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六)总结发言班主任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她表示,书包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她希望全体同学能够珍惜这次机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班会效果本次书包减负主题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我校于本周三下午开展了以“整理书包”为主题的小学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让学生认识到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学会合理规划书包物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班会流程1. 班主任讲话班主任首先对本次班会主题进行讲解,强调了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她指出,整理书包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接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说明。
2. 学生分享整理书包的经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理书包的方法,班主任邀请了三位同学分享他们的整理书包经验。
他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1)合理规划书包空间,将物品分类存放;(2)定期清理书包,及时处理过期资料;(3)养成每天整理书包的好习惯,保持书包整洁。
3. 班级讨论在学生分享经验的基础上,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
同学们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关于整理书包的建议和想法。
以下是部分讨论内容:(1)如何合理规划书包空间?答:可以将书籍、文具、资料等物品分类存放,充分利用书包的各个空间。
(2)如何处理过期资料?答:可以将过期资料及时清理,以免占用书包空间。
(3)如何养成每天整理书包的习惯?答:可以将整理书包作为每天放学后的固定任务,长期坚持。
4. 班主任总结最后,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她指出,整理书包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习惯,同学们要重视并付诸实践。
同时,她还提醒同学们,在整理书包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伤害。
三、班会成果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整理书包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会了如何合理规划书包空间,处理过期资料,以及养成每天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以下是部分成果:1. 同学们能够主动整理书包,保持书包整洁;2. 同学们能够将物品分类存放,提高学习效率;3. 同学们能够及时处理过期资料,减少书包负担;4. 同学们养成了每天整理书包的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整理书包》主题班会
活动背景
低年级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
孩子们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地从幼儿园升入了小学,学习的科目增加了,书包里的书本也增多了,整理书包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通过调查,好多孩子的书包是爸爸妈妈帮忙整理的,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召开了本次以“整理书包”为主题的班队会。
活动目的
1、知道书包的用途以及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2、会按照书和本子分类、大书在下,小书在上的顺序来整理书包。
3、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选取部分同学的书包,将书包打开进行拍照。
2、抽取一名书包整理的好的同学提前在家把整理书包的过程录成视频。
活动流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各种各样的漂亮书包图片。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书包)书包是干什么用的呢?(装书本和文具盒、装学习用品)没有书包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
因为我们的书没有放的地方。
因为我们还得抱着书上学,很累……)
小结:看来书包的作用很大,我们应该爱惜我们的书包。
出示书包整理的好的照片,引导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书包好整齐啊)看来这几位同学很爱他们的书包。
请这几位同学起立,大家夸一夸他们吧!
出示书包乱的照片,说一说你的发现或感受。
(书本太乱了,看起来很不舒服。
)
谈话:虽然我们升入一年级了,但经过老师的调查,好多同学还不会整理书包,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
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理书包。
板书班会主题:整理书包。
二、学习整理书包
(一)帮帮小书包
1、出示图片(卡通图,小书包:我好累呀!)
提问:小书包为什么累呀?
(小书包装的书太多,书放的太乱,所以小书包感觉太累了。
) 你打算怎么帮它?
同桌交流整理书包的好方法。
汇报。
2、结合学生汇报,播放视频:班内一名学生整理书包的视频。
3、小结收拾书包时的步骤:○1、清空书包。
○2、分类整理书本文具。
书一类、本一类;按科目分类;○3、把尺子、橡皮、铅笔等装入笔袋或文具盒里。
○
4、装完书装本子,从大到小不凌乱。
(二)动手做一做:全班同学共同参与。
1、过渡: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介绍,你一定知道了很多整理书包的好办法,你愿意尝试一下吗?现在我们来比赛整理书包,看谁整理的又快又好!
听清老师的要求:
①把你的书包里的东西拿出来放在桌上,放好你就站好。
②听音乐响起开始整理你的书包,整理完站好,老师就知道你完成了,音乐停你就停,站好。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
教师小结:同学们把书包整理得真是很整齐。
收拾书包看起来简单,可做起来还真是有学问呢。
2、现在看看你的小书包,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你的心情。
学生交流
小结:看来学会做一件自己的事情还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三、拓展延伸
1、我们有那么多的书和本,但不是天天都要用。
我们还要学会根
据课程表来整理书包。
2、出示课程表:认识所有的科目,找到对应的书。
小结: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后,看着课程表,把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和文具整理好,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四、播放音乐,教师总结:
看来学会自己收拾书包很重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会做的要主动做,坚持做,不会做的要跟着别人学着做,学做自己的事情过程中能让我们有好的心情,让我们心情愉悦,现在你是不是想做更多的事情啊?老师希望同学们个个都成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小能手。
《整理书包》主题班会说课稿
一年级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
开学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的孩子的书包整理得很好,有的孩子的书包里乱七八糟,书本摆放没有规律。
经调查,好多孩子需要父母帮忙整理书包。
结合这一现状,召开了本次班队会。
本次班队会的活动目的是 1、知道书包的用途以及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2、会按照书和本子分类、大书在下,小书在上的顺序来整理书包。
3、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活动前选取部分同学的书包,将书包打开进行了拍照。
抽取一名书包整理的好的同学提前在家把整理书包的过程录成视频。
上课一开始的情境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书包的重要性;接下来让学生观察实际的照片,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学习整理书包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通过帮帮小书包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整理书包的必要性,通过班内同学的视频讲解,学习到整理书包的方法。
另一部分是动手做一做,通过亲自整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接着让学生谈谈感受,进一步认识到整理好书包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学生学会做一件事的自豪感。
拓展延伸环节,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课程表来整理书包。
最后的小结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低年级的班会课,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本次活动中,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所出示的照片都是本班学生的,照片一出来,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谈论的热情也高涨。
讲解整理书包的方法,也选取了班内整理习惯最好的一名同学做讲解,孩子们自然兴趣浓厚。
另外,设计了小书包好累,帮忙想办法的环节和动手比一比,赛一赛的环节,激发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的积极性。
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
整理书包只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一部分,以此为契机,在班会课的总结环节,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坚持做,逐步形
成习惯。
案例分析:
学生们升入一年级后,天天要背书包,整理书包。
一年级的科目多,书本多,好多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依靠爸爸妈妈帮忙。
课余时间查看了学生的书包,发现好多孩子的书包里,东西摆放不整齐,书本没有规律。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整理习惯至关重要。
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书本整理的特别整齐,书一类,本一类,书还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整理的。
经过询问,孩子的书包每天都是自己整理,这个孩子各方面的习惯都非常好,上课时能认真倾听,书本总是干净整洁,书上的笔记都很工整。
因此,本次班会课上,让这位同学提前把自己整理书包的过程录下来,并配上解说。
课堂上一播放,孩子们发现是自己班内的学生,兴趣很浓,也能认真倾听。
反思:
身边的榜样很重要,榜样的影响力很大。
这堂课上,如果教师一步一步教给学生整理书包的方法,学生不一定喜欢听,而且也没有说服力。
让班内学生录个视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整理与解说同步,一目了然,学生容易接受。
因此,班会课的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