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_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公开课)第一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5.99 MB
- 文档页数:26
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3.学会运用图表与资料,分析大坝建设的意义,培养运用地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分析、思考、交流,尝试用已学知识整理、分析,提高处理资料与信息的能力。
2.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在活动中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亲身感受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逐步领悟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由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联系周边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地区的国土整治出谋划策。
教学重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教学难点流域的综合开发。
课前预习知识准备流域(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一般指地面集水区。
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水系(河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
支流——注入干流;二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三级支流——注入二级支流。
教材助读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方式和方向。
2. 田纳西河位于,是河支流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在市附近注入。
3. 结合图3.13完成表格4. 决定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向的因素有:。
5. 19世纪后期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导致的后果有:。
预习自测我的疑惑课内探究学始于疑1.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根据流域的气候特征,田纳西河水量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2.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量较少。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资源发展农业?3. 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对航运会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质疑探究1. 复习直方图判读方法,引导读图3.14判定气候类型并推出河流水量变化。
第二节河流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一课时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目标定位1.了解流域的含义及整体性。
2.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决定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
3.结合具体实例,学会分析河流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4.通过学习,了解区域的整体性特征,提高全面认识地理事物的能力。
核心点一流域和水系1.流域河流流过的区域,也就是集水区,是河流的干、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
流域是一个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
如黄河流域,包括了黄河上游较大支流(流域面积1 000平方千米以上)43条、黄河中游汇入的较大支流30条等流经的区域统称黄河流域。
其中渭河和汾河是黄河流域中最大的支流。
长江流域包括了北部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南部支流乌江、湘江和赣江等流经的地区。
2.水系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汇集,称为一个水系。
河流的一级支流与河流的干流构成河流水系的主体,二级支流对一级支流和干流有着很强的补给作用。
河流水系沿地势走向而决定流向,流量的大小取决于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
3.分水岭两个流域分界的山脊或高原,也叫分水线。
分水岭两侧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尽相同,如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是秦岭。
思维拓展流域的两个基个特性(1)整体性:指流域的具体位置、地形、地势、降水与蒸发、河流的干支流及流经的地理区域范围、流域生态等基本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的流域特点。
如河流的水文特点受地形、降水、流经区域等因素的制约。
降水影响河流的径流量;地形、地势影响河流的落差;流经区域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地形又影响降水量的多少等等。
(2)特殊性:指组成流域的各要素之间联系密切、不可分割,流域内某一要素受到影响,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不良后果。
如流域开发中大坝的修建,能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形成灌溉、旅游、防洪等综合效益,但也可能造成流域内生态破坏,使水生生物栖息、繁殖的场所减小等。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案第1课时【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课标要求选取一个恰当的案例,根据此案例来了解河流流域的开发问题,强调河流流域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也就是先分析该流域的地理条件,了解其开发的目标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地理条件确定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教材分析】选取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案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流域的综合开发。
中间用“活动”和“阅读”介绍了墨累-达令河流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伏尔加河的综合利用状况。
【教学目标】1.了解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及方向。
2.掌握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理解流域开发的主要措施。
3.学会评价流域开发条件及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教学难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一、流域及特性⑴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流域⑵流域的特性①特殊性每个流域的特征各不相同,有的流域适宜人类生存,先形成了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②整体性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
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殊性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堪称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一个河流流域的开发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比如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就适宜发展农业;而科罗拉多河,河道狭窄、落差大,就适宜开发水利资源,对于田纳西河来说,搞清其流域的自然环境,是避免盲目开发的首要条件。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3.学会运用图表与资料,分析大坝建设的意义,培养运用地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分析、思考、交流,尝试用已学知识整理、分析,提高处理资料与信息的能力。
2.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在活动中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亲身感受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逐步领悟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由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联系周边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地区的国土整治出谋划策。
教学重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教学难点流域的综合开发。
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人类四大文明发源地示意图、水系和流域图、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美国地形图、美国矿产资源分布图、长江流域示意图等地图。
课时安排共3课时第一课时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第二课时早期开发及其后果第三课时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师(教师运用媒体呈现如下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出示“人类四大文明发源地示意图”,说一说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哪里。
(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略。
推进新课师河流是孕育人类古代文明的摇篮,人类的文明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与河流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
河流具有供水和运输的功能,从古到今,河流两岸往往是人类聚居、城镇密布的区域。
河流,不仅是天然的狭窄水道,而是由其干支流连接起的广大区域。
(教师运用媒体呈现如下地图创设问题情境)出示“水系和流域图”,组织学生活动,思考流域与水系、分水岭的概念。
生师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河流除了干流外,两旁总还有支流汇入,一般将流入干流的支流叫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叫二级支流,依此类推。
也有将没有分汊的最小河流,称为一级支流,一级支流汇合成二级支流,依此类推。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一)】之小船创作【教学目标】1.利用图表能了解田纳西河的位置,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特点和开发背景。
2.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3、培养读图能力【知识梳理】看图3.12流域和水系,回答:一. 河流与人类的关系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_______________,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流域、___________印度河—恒河文明。
看图3.13田纳西河流域示意二.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田纳西河位于美国_________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________________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_____________河。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看图3.14气温和降水图,思考: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根据流域的气候特征,田纳西河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蕴藏着丰富的______资源地形: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_____气候:属于__________气候地区,气候温暖湿润.____ _____降水多,引发洪涝灾害._____________降水相对较少,发生干旱____受气候影响,水量__________,季节水量少。
矿产资源:流域内矿产资源_______,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典型例题】1.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中部,发源于西部高山B.是密西西比河上有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C.流域为亚热带气候,冬末春初多雨D.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是美国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式。
据此回答2~3题。
2.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③水量丰富,水流量不稳定④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B.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C.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D.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3.2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1课时)授课教师: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流域、水系几个概念2.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分析、思考、交流,尝试用已学知识整理、分析,提高处理资料与信息的能力。
2.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在活动中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亲身感受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逐步领悟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由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联系周边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地区的国土整治出谋划策。
教学过程教学重点:1.流域各组成部分和保护的侧重点2.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教学难点: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方法:启发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N年以后如果你成为某公司CEO,现在你要去对某一区域的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你该怎么做?一、流域1.几个基本概念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流域2. 流域各组成部分和保护的侧重点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1.田纳西河及其流域的地理位置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⑴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⑵气候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特征:温暖湿润,夏秋少雨,冬春多雨利:水热条件好。
弊:雨热不同期。
思考1.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根据流域的气候特征,田纳西河水量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答:冬末春初的降水多,河流此时径流量大,其中3月份时水位最高。
夏秋季降水少,河流此时径流量小,其中10月份水量最少。
2.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量较少。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资源发展农业?影响:田纳西河的水热条件匹配不好,冬末春初多阴雨,光照少,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而且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在农作物生长的旺季——夏季需水量大,但是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容易造成旱灾,影响作物生长和成熟。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一课时)【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课标解读】以田纳西河流域为实例,从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学习目标】1、读图并结合课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气候、水文、地貌、自然资源等自然条件。
2、阅读课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人口、社会经济基础等社会经济条件。
【教学重点】读图并结合课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气候、水文、地貌、自然资源等自然条件【教学难点】读图并结合课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水文条件【教学资源】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图、流域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沿河剖面图、矿产资源分布图【教学过程】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二课时)【课标解读】【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和意义。
2.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图表和数据的技能,逐步形成运用基本原理综合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
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经验,提出塔里木河综合治理的建议。
3.培养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还要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所产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2、通过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经验,提出塔里木河综合治理的建议。
【教学难点】塔里木河治理现状的利弊分析。
【学情分析】初中已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必修一二也已对相关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进行了学习,第一单元区域已介绍了区域分析的基本方式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应该说都已经了然于胸,一个关键就是怎么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解决问题(流域治理)。
【教学方式】讨论探究法、启发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资源】书上图像资料、书上的案例课外图像和资料【教学过程】【教学反馈】本节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高中必修三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尽量以调到学生积极性为设计主要目的,并且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为目的。
3.2《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3)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4、掌握河流开发的分析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相关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
2、阅读相关图表,学会分析河流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掌握河流开发的分析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四)重点、难点重点: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开发的现状;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难点:根据流域的自然背景,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及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一、背景知识1、河流与人类的关系①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尼罗河文明、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黄河—长江、印度河—恒河;②大河两岸多是人口、城市稠密地区。
2、流域和水系:图3.14流域(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一般指地面集水区。
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水系(河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
支流——注入干流;二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三级支流——注入二级支流。
3、流域的特性——特殊性、整体性。
流域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和经济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二、河流各部分与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图3.15(学生读图填表)三、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之小船创作
环节一:引入新课
播放《长江之歌》歌曲视频,播放完成后呈现长江三峡大坝景观图
承接:
河流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是人类经济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河流的利用和流域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很多问题,今天我们就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学习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下面我们进行本堂课的第二个环节:
环节二:课前预习检查
课前预习检查,看一看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效果。
板书一:一、流域和水系
PPT展示:预习检查一
指出图中河流的干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分水岭、河口
(展示检查内容,学生思考的同时板书水系、流域)
提问学生评价
板书并概括水系和流域的的概念。
水系:河流的干流与支流构成了河流的水系学生观看体会长江的雄浑气势,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学生思考
教师板书完成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提问,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指图说明,完成后让其他学生评价,根据回答情况和评价情况进行小组量化得分,计在黑板一侧的小组学习竞赛得分表格中。
学生共同回答进行知识的巩固
流域:河流水系所在的汇水区域就是河流的流域
板书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PPT展示:预习检查二
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编写人】李丽娜【审核】王华森胡善兰【课时目标定位】1.学会分析某流域综合开发的条件。
2.了解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3.了解流域综合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措施。
【重点·难点】结合实例,了解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课前准备】1.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思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2.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知识建构——课前】一、流域的含义及整体性是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系。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重要性: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①________和流域的②__________。
2.河流概况(1)田纳西河是③__________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2)发源地:④______________的西坡。
(3)注入地: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⑤__________。
3.自然背景(1)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⑥________资源丰富;陆路交通不便,河流⑦________作用十分突出。
(2)气候: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⑧__________多降水,⑨__________季节降水相对较少。
(3)水系: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缺点——⑩________较大、水量很不稳定。
(4)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⑪______、铁、⑫______、磷、锌、云母等。
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四、流域的综合开发件进行综合开发,并对流域的⑥______________进行恢复和治理。
(2)内容:⑦____________、航运、发电、提高水质、⑧________、土地利用等。
2.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⑨____________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⑩____________的统一。
我的疑惑1.2.【知识建构——课堂】一、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的人文背景【探究点一】归纳19世纪后期,因掠夺式开发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的类型、原因及后果。
《第三章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课程标准: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流域开发所依托的地理背景。
1.知识解读:本课时应让学生掌握与流域相关的概念:干流、支流(一、二级)、分水岭、流域等知识要点,并在原有基础上了解田纳西河的位置,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特点和开发背景,具体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等,为下一个课时田纳西河流域不同阶段的开发的方向与结果加以铺垫。
2.能力解读:在研究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特点和开发背景时,培养阅读分析图表和数据的技能,形成运用基本原理综合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
掌握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建议学生通过运用有关知识,开展一定的小组合作活动,体验探究过程,学会分析我国主要的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的开发背景。
[ 教学分析] 本课时教材根据课标要求,设置多个小标题,优化组织结构,优选教学内容,为我们呈现了研究流域开发背景的一般方法。
在内容编排上,先简单解释了几个概念,进而设置大标题“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了田纳西河的地理位置及河流各河段的特点,并以小标题的方式,从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等方面,明确了研究方向和河流特征的评价方法。
期间还穿插了 2 次思考活动,让学生能根据教材所给材料,深化认识,提高能力。
笔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围绕教材内容,突出研究流域自然背景的方法,并选取长江这一苏州学生较为熟悉的河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从而培养学生学会用知识的能力。
[ 学情分析] 以前的教材很少将流域作为区域研究对象进行讲述,对于这样一类区域,学生会觉得很陌生。
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带动学生将流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加以研究,尤其强调了其整体性。
目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以及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完全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构建区域研究框架,从自然背景和人文环境的角度来探讨流域发展的条件。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示范教案3.2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1课时)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示范教案3.2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1课时的全部内容。
例第1课时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示范教案3.2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1课时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示范教案3。
2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1课时〉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从容说课河流是人类开发利用最早的、同人类关系密切的一种自然资源.它源源不断地提供人们生存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便利的航运通道,提供水生生物资源;河流还为农田提供灌溉用水。
从古到今,河流两岸往往是人类聚居、城镇密布的区域.随着人们对河流功能的日益开发,它的作用更为突出,具有发电、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又可成为水资源调配的通道。
然而,随着人口的剧增,人类对河流影响的加深及人类开发的浅见,开发利用河流也存在一些不尽科学和不够合理的地方,如水利工程建设产生了洪涝灾害,带来生态环境,耕地减少,物种濒危以至灭绝,原始森林、景观资源的丧失和历史文物的损毁等诸多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整个流域通过共用水资源和运输线路而形成天然的整体时,一个地区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将会波及到其他地区.因此,河流的开发和治理是关系到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人类需要认真、科学、综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