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喷涂漆膜厚度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控制机器人喷涂漆膜厚度的措施对于机器人喷涂施工而言,如果要控制好喷涂机器人喷涂漆膜厚度必须要确保喷涂机器人喷涂生产工艺的稳定。
对于影响喷涂机器人喷涂漆膜厚的因素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控制和调整。
下面给大家分五步给大家讲解一下。
一、为保证喷涂机器人需要喷涂的涂料固体含量参数稳定,推荐下列措施:1、监控不同批次的原漆固体含量,尤其是对于膜厚敏感的涂料,如遮盖力高的色漆;2、缩短原漆的存放时间,尽可能使用新鲜的涂料;3、避免涂料存放环境温度过高;4、规范调漆操作;5、不同季节所用的稀释剂配方不同,可以通过机器人IPS设置参数调整,避免流量的更改。
二、喷涂机器人的喷涂速度在喷涂轨迹程序编制过程中调整,一旦确定之后就基本不再变动,只有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进行调整,如喷涂遮盖力特别差的色漆而喷枪流量接近上限时采用调低速度的方法较为有效。
三、喷涂机器人喷幅宽度主要在程序编制时确定,后期的调整主要是针对一些特殊平面,如对于窄平面使用小的幅宽能有效节约涂料。
调整中需要关注因为喷幅变化带来的其他影响喷涂质量的情况,如当通过喷涂距离调整幅宽时,涂料到达被喷涂面的溶剂含量同时发生变化,可能发生相应的流挂或者干喷;当通过雾化扇面压力调整时,可能会影响到涂料的雾化效果。
四、喷涂机器人涂料转移率一般不作为生产中调整的因素,在生产中需要关注的是因为转移率变化导致的喷涂质量事故。
一般多发生在因为转移率下降导致的漆层变薄。
如静电喷枪因设备故障导致电压下降引起转移率的降低。
五、对喷涂机器人喷涂流量的调整是生产中频繁用于调整的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调整空气喷枪的流量时,一同调整的气体的雾化和扇面压力的值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会同时影响到转移率,后影响到膜厚。
涂装处理中的涂层厚度控制技术涂层厚度是涂装处理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涂层的维护、保护、装饰及使用寿命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控制涂层厚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涂装处理中存在众多的涂层厚度控制技术,本文将就其进行探讨。
一、采用传统的刮涂法控制涂层厚度刮涂法是一种传统的涂装处理技术,其涂层厚度主要由涂料的干燥时间、涂装件表面的多少和涂刀的压力等因素决定。
方案可能会采用手动操作或机械运作,其优点是使用方便,便于控制。
然而,在涂刮过程中,因为刮涂次数的增加或刮涂压力的增大,难免会出现涂层厚度不均匀的情况出现,涂层厚度较大的最厚点(最高点)和涂层厚度较小的最薄点(最低点)也会发生。
因此,采用传统刮涂法进行涂层厚度控制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之处。
二、采用自动喷涂技术精确控制涂层厚度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涂层的提质升级,自动喷涂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涂装领域。
该技术通过自动控制涂料的涂布量,可以达到涂层厚度控制的重要目的。
自动喷涂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以下优点:1、涂层厚度的高度可控性。
自动喷涂机通过计算涂布量和喷漆时间等参数,可以在保证涂层厚度同时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的效果。
2、涂层厚度的均匀性。
在快速喷涂的过程中,自动喷涂器能够快速自我调整来消除由机械振动和涂料的自然散布等因素造成的厚度不均匀的现象。
3、涂层厚度的稳定性。
由于自动喷涂技术对其参数的审核和控制较为严格,可以保证每种涂料涂刷在不同的物体上都能保持一定的厚度均匀性和涂层厚度稳定性。
但是,自动喷涂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处理深曲面物体时,喷涂机具有盲区,很难做到全面均匀的喷涂。
此外,当涂料粘度过高,或使用时间过长时,自动喷涂机的雾化器及喷头等部件可能会出现堵塞现象,导致涂层厚度骤然变化。
三、采用高精度喷涂技术控制涂层厚度高精度喷涂技术是在自动喷涂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升级而来的。
该技术可通过现代控制系统来进行准确地计算和控制喷涂量,并可在不同的物体表面实现均匀、稳定、精确及高速喷涂涂层。
喷涂机器人的喷涂方法喷涂机器人喷涂之前要对它进行参数的设置,喷涂参数设置好以后放上被喷涂的产品按照所设置的参数就开始自动喷涂作业了。
喷涂机器人的主要参数设置有:涂料喷涂量、空气流量、涂料电压值、参数过载百分比、机械臂运行速度等。
下面分三个方便讲一下喷涂机器人的喷涂方法。
一、喷涂机器人的喷涂参数设置1、涂料喷涂量:自动喷涂机器人的涂料喷涂量是指单位时间传输到旋杯的涂料量,又称出漆量,一般在100-600mL/min内设置。
当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喷涂量越小,其雾化颗粒越细,但同时漆雾中的溶剂挥发量增大,直接导致桔皮、膜厚偏低等质量缺陷;喷涂量过大时,会影响涂料的雾化效果,使旋杯过载,造成雾化难,产生滴漆、流挂、气泡等不良现象。
因为在实际的喷涂过程中,每台机器人喷涂的区域不同,所以要设置不同的喷涂量。
2、空气流量:自动喷涂机器人的空气流量一般在100-400NL/min 内调整,它的作用是调整漆雾的幅度,并将漆雾推向被涂物,防止漆雾扩散或往后反弹而污染旋杯和雾化器。
对于较小喷嘴环的成形空气形成一个较宽的喷涂锥形,在喷涂较大面积时有优势。
较大喷嘴环的成形空气形成一个较窄的喷涂锥形,在喷涂较小的面积和局部喷涂时有优势。
整形空气压力过高,会引起干扰气流,比较容易污染喷涂器具;整形空气压力过低时,对喷幅影响小,但也会造成旋杯的污染。
为防止涂料残留在喷涂器具上,需要根据涂料量和实际经验准确地调整整形空气流量。
3、涂料电压值:机械手静电喷涂的电压一般在40-70kV内调整,在高转速杯式静电涂装场合,旋杯喷枪为负极,接地的被涂物车身为正极,在两极间施加高电压后产生的强电吸引力是将靠离心力机械雾化的漆雾颗粒传输到接地的被涂件上的主要作用力。
因此喷涂电压值的大小,直接影响静电涂装的静电效应、上漆率和涂膜的均匀性。
若雾化器到车身的距离一定时,电压值越高,静电场越强,漆滴的荷电量随电压增高而增大,则吸引力也就越大,上漆率越高。
机器人喷涂的漆膜厚度控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对机器人研究和应用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等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喷涂作为工业机器人的一个应用领域早在1975年就投入运用,它可以避免危害人体的健康,提高经济效益(如节省涂料)和喷涂质量。
其主要包括喷漆、家电喷涂、静电喷涂及家具喷涂等几大类. 其中对于汽车、家电等产品。
由于具有可编程能力,所以喷涂机器人能适应于各种应用场合。
例如,在汽车工业上,可利用喷涂机器人对下车架和前灯区域、轮孔、窗口、下承板、发动机部件、门面以及行李箱等部分进行喷涂。
由于能够代替人在危险和恶劣环境下进行喷涂作业,因此喷涂机器人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在自动喷涂操作中,喷涂机器人的机械手围绕待涂工件表面来回移动,适当的轨迹和其它过程参数的选择都能使生产成本得到节约。
喷涂机器人的喷涂效果(如涂层厚度的均匀性、喷涂时间等)与物体表面形状、喷枪参数等诸多因素有关。
对于诸如汽车、电器及家具等产品,其表面的喷涂效果对质量有相当大的影响。
产品表面的色泽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涂层厚度,如果表面上的涂层厚度不能保持一致,产品表面就会产生溶剂的凸起,引起表面不光洁,而且涂层过厚的地方在使用过程中会有皲裂倾向,也会导致涂料的浪费。
在喷涂成千上万的产品时,减少每一个工件表面的涂料量,从经济角度而言,潜在的利润也相当大(特别是汽车、飞机等大型产品)。
同时也可相应地减少排放到喷涂车间环境中的涂料总量,减轻环境污染。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和对环保的重视,这方面的意义更是凸显出来。
对于喷涂工艺的有约束单目标优化问题,主要先利用罚函数法或Lagrange乘子法,将带约束单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单目标优化问题,再运用差分拟牛顿法求解. 有些研究人员将喷枪轨迹和喷涂工艺的优化合二为一,但考虑的工艺参数较少,主要以轨迹优化为主,运用无约束梯度法进行优化. 对于喷涂工艺的有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有些研究人员直接运用带权无穷范数理想点法来求解喷漆多目标优化问题,先分别求出各目标函数的极小值,作为理想值,然后再让各分量目标函数尽量逼近各自的理想值. 在喷涂机器人喷枪路径的规划中,研究人员采用单目标遗传算法优化涂层厚度方差,仿真的结果得到了很大改善. 以平面或规则曲面作为对象的喷漆机器人喷枪规划方法已经逐渐熟,Ramabhadran 等人具体讨论了喷枪轨迹优化问题,用数值方法求解优化轨迹. 但在喷枪轨迹规划中,主要考虑的是对喷枪速度的优化,其他的喷漆工艺参数均是取自经验值,缺乏实际性,也并没有考虑上漆率对喷漆效果的影响,所以本文拟从影响喷涂漆膜厚度的因素出发,将喷漆流量、喷枪口径及输送压力与漆膜厚度的关系,作为影响参数。
喷涂工艺中的厚度测量方法和控制技巧喷涂工艺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其涂层的厚度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喷涂工艺中常用的厚度测量方法和控制技巧,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实现涂层厚度的准确控制。
一、厚度测量方法1. 测量膜厚仪测量膜厚仪是一种常用的喷涂膜厚测量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涂层的厚度。
常见的膜厚仪有铬膜厚仪、磁性膜厚仪和激光膜厚仪等。
使用测量膜厚仪时,应注意校准仪器的准确性,并按照操作说明进行使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切割方法切割方法是一种直接测量涂层厚度的方法。
通常使用刀具在涂层上进行切割,然后使用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观察切割面的变化,从而确定涂层的厚度。
切割方法适用于较厚的涂层,但会对涂层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小心操作。
3. 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涂层厚度的方法。
通过测量涂层中X射线的衍射强度,可以推算出涂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不会对涂层产生破坏,并且可以测量较薄的涂层厚度。
但是,X射线衍射法设备较为昂贵,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二、厚度控制技巧1. 调整喷涂参数喷涂参数的调整对于涂层厚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常见的喷涂参数包括喷涂距离、喷嘴直径、喷涂速度等。
通过合理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控制涂层的厚度。
一般来说,喷涂距离较大、喷嘴直径较小、喷涂速度较快时,得到的涂层厚度较薄;反之,则得到的涂层厚度较厚。
2. 控制涂料粘度涂料的粘度对于喷涂工艺有着直接的影响。
粘度过高会导致喷涂不均匀,涂层厚度不可控;而粘度过低则容易造成涂层厚度过薄。
因此,在喷涂工艺中需要控制涂料的粘度。
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调整涂料的成分配比、加热涂料等。
3. 喷涂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喷涂技术操作的规范性也是控制涂层厚度的重要因素。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喷涂姿势和手法。
同时,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工作速度和均匀的喷涂厚度,避免出现过厚或过薄的涂层区域。
4. 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于喷涂工艺的厚度控制也具有重要影响。
喷涂机器人核心喷涂参数喷涂机器人如果要喷涂出好的质量必须要设置好它的喷涂参数,特别是喷涂机器人的喷涂参数一定要设置好。
喷涂机器人如果在喷涂之前喷涂参数设置不好,就会导致批量的不良品产生,那么他的核心参数有哪些呢。
接下来探讨一下喷涂机器人核心喷涂参数设置。
第一、喷涂机器人的喷涂流量静电喷涂机器人的流量是单位时间输给旋杯的涂料量,又称为吐出量。
流量的大小影响漆膜的厚度。
不同的颜色的涂料遮盖能力不同,施工膜厚也不同。
喷涂过程中,每台机器人担当的喷涂区域不同,设置的流量也不同。
同时流量也和被喷涂物的形状有关,比如对于汽车而言,规则的五门一盖型面一般流量较大,而立柱、棱线、转角流量较小。
第二、喷涂机器人的喷涂成型空气气体从喷涂机器人旋杯后侧均匀分布的小孔中喷出,用于限制漆雾的幅度(扇幅),并把雾化的漆雾推向被涂物,放置漆雾扩散和反弹污染旋杯和雾化器。
对于金属漆而言,喷幅影响终的颜色效果,喷幅不合适很容易出现斑马纹或者发花。
喷幅的设置和两枪的间距有关,油漆的叠加次数为3次。
如两枪间距100mm,喷幅好控制为300mm,这样同一点油漆可以叠加3次。
第三、喷涂机器人的喷涂旋杯转速喷涂机器人喷涂旋杯转速是油漆雾化的关键参数,旋杯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油漆雾化的很细(50-100μm)。
漆滴直径越小,漆膜的平滑度越好,桔皮效应越小,光泽也越高。
转速的设定也和油漆的类别有关,色漆的转速相对小些,中涂、清漆的转速相对高些。
转速和流量也是相关的,流量大,转速也要增加,以达到较好的雾化效果,但是转速过高,喷涂到被涂物上油漆就较干,会导致桔皮问题。
第四、喷涂高压静电喷涂中,被喷涂物为正极,旋杯为负极,在两极之间施加高电压后产生强电吸引力,使雾化后的漆雾颗粒传输到被涂物表面。
高电压的大小影响静电喷涂的静电效应、上漆率、漆膜的均匀性。
流量、转速、成型空气和高压直接影响成膜质量,同时也会影响油漆的利用率。
在生产中要结合油漆的特性和雾化器参数,进行调整,四合参数要综合考虑,不断优化,才能到达理想的喷涂效果。
喷漆过程涂层厚度控制喷漆过程中涂层的厚度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喷漆效果的质量和耐久性。
在涂层厚度控制方面,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涂层的均匀且符合要求的厚度。
1. 了解涂料的性质在喷漆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所使用涂料的性质。
涂料的粘度、干燥时间等特性会直接影响涂层的厚度控制。
因此,选择适合的涂料是确保涂层厚度控制的基础。
2. 控制涂料喷枪的压力涂料喷枪的压力对喷涂过程中涂层厚度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整喷枪的压力,可以控制喷涂过程中涂料的喷射速度,从而控制涂层的厚度。
通常情况下,增大喷枪的压力可以使涂层厚度增加,而减小喷枪的压力则可以使涂层厚度减小。
3. 控制喷涂速度喷涂速度也是影响涂层厚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喷涂过程中,需要以适当的速度进行均匀地喷涂,避免过快或过慢造成涂层厚度不均匀。
通常情况下,喷涂速度过快会导致涂层厚度过薄,喷涂速度过慢则会导致涂层厚度过厚。
4. 控制喷涂距离喷涂距离也是影响涂层厚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喷涂距离过近会导致涂料过度集中,从而形成涂层厚度过厚的情况;喷涂距离过远则会导致涂料过度分散,涂层厚度不均匀。
因此,在喷漆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喷涂距离,以保证涂层的均匀和符合要求的厚度。
5. 使用涂层厚度测试仪器为了更加精确地控制涂层的厚度,可以使用涂层厚度测试仪器对喷涂后的涂层进行测量。
这些仪器可以帮助确定涂层的厚度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调整喷涂参数以达到预期的涂层厚度。
总结:喷漆过程中涂层厚度的控制是一个需要细致入微的过程,需要考虑涂料性质、喷枪压力、喷涂速度、喷涂距离等多个因素。
只有通过合理的控制,才能确保涂层的厚度均匀且符合要求。
同时,使用涂层厚度测试仪器进行测量,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涂层厚度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控制涂层厚度,可以实现涂装效果的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耐久性。
机器人静电喷涂工艺参数分析为了保证被喷涂产品的喷涂的质量,需对喷涂机器人的喷涂工艺参数准确调控。
喷涂机器人喷涂的工艺参数有喷涂流量、旋杯转速、成型空气、静电高压、喷涂TCP(传输控制协议)速率等。
下面就来和大家分析一下机器人静电喷涂工艺参数分析。
一、喷涂机器人喷涂时的静电高压:喷涂机器人静电喷涂的原理是以接地的车身为阳极,涂料雾化器或电栅为阴极,在负高压电的作用下,两极间形成一个高压静电场180。
内加电雾化器直接通过旋杯使涂料带上负电荷,外加电雾化器通过外部电极电离空气粒子,从而使涂料颗粒带上负电荷,车身表面在电场的作用下带上了相同电位的正电荷。
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涂料粒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吸附到被喷涂产品表面。
电压直接影响涂装的静电效应、涂料的利用率、涂膜的均匀性等。
当喷涂的枪距一定时,升高电压会加强静电场的电场力,增大车身表面的电力线密度,提高涂料的上漆率,膜厚也会增加。
但是喷涂机器人在精度喷涂时的电压不是越高越好,电压过高会导致被喷涂产品的边缘部位出现流漆、发花等漆膜缺陷。
电压过低会影响涂料的雾化效果,涂料粒子的直径相对较大,涂料的利用率也会降低。
喷涂水性涂料时,电压通常设置在6070kV(喷涂车身边角部位时电压一般设置在5060kV);喷涂油性涂料的电压通常设置在6570kV(喷涂产品的边角部位时电压一般设置在6065kV)。
二、喷涂机器人喷涂移动速率:喷涂移动速率是喷涂机器人喷涂的重要参数之一,直接影响涂装效率和质量。
当被涂物在喷涂过程中处于动态时,喷具相对于被涂物的移动速率要作模拟修正。
喷涂移动速率与膜厚成反比,移动速率越快,上漆率就越低;反之则越高。
在满足喷涂节拍的前提下,优先选用较低的喷涂速率,喷涂移动速率过高会降低涂料的传输效率,造成涂料的消耗量过高,影响膜厚。
一般情况下,喷涂机器人采用静电旋杯喷涂时,喷涂移动速率小于600mm/s,对于空气喷涂而言,喷涂移动速率一般小于900mm/s。
喷涂机器人质量控制要点
喷涂机器人喷涂的质量控制因素中,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漆膜厚度的控制,干膜的厚度是F*N*M/S*W,F是流量,N是涂料体积固体含量,M是涂料的转移率,S是走枪速度,W是喷幅的宽度。
喷涂机器人喷涂流量的控制分两类,一种是使用计量齿轮泵,即每转一圈所获得的体积数是恒定的,机器人通过控制计量泵的转速来定量供漆,在这类系统中,涂料的动力来自齿轮泵产生的压力。
二是通过流量计和节流阀组成的闭路系统来控制,在这类系统中,涂料的压力来源于供漆系统,流量计获得流量信号传到机器人系统与已标定的值作比较,当流量有偏差时,喷涂机器人通过改变节流阀开闭度来调节流量。
使用种方案控制对供漆压力的稳定性要求很高。
影响涂料的转移率的因素是喷涂设备的选择,普通空气喷枪、静电空气喷枪和旋杯对涂料的转移率有明显区别,影响涂料转移率的个因素是静电。
走枪速度的控制也是很关键的,在生产中一般旋被的选用速度为600至1000mm/s,空气喷枪选用的速度为800至1500mm/s之间。
后影响膜厚的一个因子是喷幅宽度,对于空气喷枪来说,雾化空气压力与扇面空气压力的比值对喷幅宽度呈线性影响。
所以当修改相应的喷涂流量时,需考虑因为调整了雾化和空气压力值间接影响到喷幅的宽度。
机器人喷漆参数机器人喷漆是一种自动化喷涂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家电等。
机器人喷漆参数是决定喷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参数设置可以保证喷涂质量的稳定和高效。
1. 喷涂速度:机器人喷涂的速度对于喷涂效果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喷涂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涂料不均匀、漏涂等问题,而过慢则会增加生产周期。
因此,在设置喷涂速度时需要根据具体工件的形状、尺寸和涂料的特性进行合理的调整。
2. 喷涂压力:喷涂压力直接影响涂料的喷射量和喷涂面的均匀性。
过高的喷涂压力可能导致涂料溅射,过低则会造成涂料喷洒不均匀。
因此,在设定喷涂压力时需要根据涂料的粘度和喷涂面的要求进行调整。
3. 喷嘴直径:喷嘴直径决定了喷涂物料的流量和喷涂面的宽度。
选择合适的喷嘴直径可以提高喷涂效率和喷涂质量。
一般情况下,较细的喷嘴适用于小面积的喷涂,而较粗的喷嘴适用于大面积的喷涂。
4. 喷涂距离:喷涂距离是指机器人离工件表面的距离。
喷涂距离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喷涂的均匀性和质量。
一般情况下,喷涂距离应根据涂料的特性和工件的要求进行调整,通常在20-30厘米之间。
5. 喷涂角度:喷涂角度是指涂料喷射方向与工件表面法线的夹角。
喷涂角度的设置会影响到涂料的覆盖面积和涂层的厚度。
在喷涂平面工件时,一般选择垂直于工件表面的喷涂角度,而在喷涂曲面工件时,需要根据曲面的形状和涂层的要求进行调整。
6. 喷涂模式:机器人喷涂可以采用不同的喷涂模式,如连续喷涂、间歇喷涂、点涂等。
不同的喷涂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工件形状和涂料要求。
连续喷涂适用于大面积均匀涂装,间歇喷涂适用于小面积或特定位置的涂装,而点涂适用于局部修补或特殊效果的涂装。
7. 涂料粘度:涂料粘度是指涂料的流动性,是影响喷涂质量和喷涂速度的重要参数。
涂料粘度过高会导致喷涂困难和涂层不均匀,而过低则会导致涂料流失和涂层厚度不够。
因此,在机器人喷涂过程中需要根据涂料的粘度进行适当的稀释或调整。
喷涂厚度标准的要求
喷涂厚度标准是指对于涂层在被喷涂物体上的最小和最大厚度的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喷涂厚度标准要求:
1. 最小喷涂厚度:涂层的最小厚度取决于所使用的涂料和应用的环境。
一般来说,最小喷涂厚度通常是涂料厂家提供的涂层技术要求中所规定的最低限度。
2. 最大喷涂厚度:涂料的最大喷涂厚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涂料的种类和性质、基材的表面状况以及现场应用的具体要求等。
涂料的最大厚度一般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3. 喷涂厚度一致性:喷涂涂层在整个被涂物体表面应保持一致的厚度,不能出现明显的地方性过薄或过厚现象。
4. 喷涂厚度的测量方法:喷涂厚度可以使用测量仪器,如涂层厚度计、涂层测量仪等进行测量。
需定期检查喷涂涂层的厚度,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5. 相关标准和规范:不同行业、不同应用领域针对喷涂涂层的厚度有各自的标准和规范,如钢结构防腐涂层的喷涂厚度要求可以参考GB/T9268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喷涂厚度标准的具体要求会根据所涂物体的类型、应用环境以及涂料的特性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具体的要求和检查。
涂装厚度不均控制方法涂装厚度不均是指涂装表面不同位置涂层厚度存在差异的情况。
涂装厚度不均可能会导致涂层质量不稳定,影响产品外观和性能,甚至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涂装厚度不均的控制非常重要。
涂装厚度不均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涂料的流动性差、涂料喷涂设备的不合理设置、人为操作不当等。
为了降低涂装厚度不均的发生概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方法。
合理选择涂装设备和涂料。
涂装设备的选择应考虑设备的喷涂均匀性和稳定性,确保涂料能够均匀地喷涂到待涂物体表面。
涂料的选择应根据涂装要求和涂装物体的特性,选用流动性好、涂膜稳定的涂料。
注意涂装过程中的操作控制。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涂装技术要点,合理调整涂装参数,确保涂层的厚度均匀一致。
对于大面积涂装,可以采用交叉喷涂的方式,即在每一遍涂装完成后,按交叉的方向进行下一遍涂装,以保证涂层的厚度分布均匀。
应保证涂装环境的适宜。
涂装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都会对涂装厚度产生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涂料流动性不佳,影响涂装厚度的均匀性。
湿度过高会使涂料干燥缓慢,导致涂层厚度不均。
因此,在涂装过程中要控制好环境参数,并保持涂装设备和涂装物体的清洁。
定期检查和维护涂装设备也是保证涂装厚度均匀的重要措施之一。
设备的喷嘴、过滤器等部件应定期清洗和更换,以保证涂料能够顺畅地流动和喷涂。
定期检查涂装设备的喷涂压力和喷涂距离,及时调整和修正,保证涂料的喷涂厚度符合要求。
引入自动化涂装系统也是一种有效的涂装厚度不均控制方法。
自动化涂装系统可以实现涂料的精确控制和均匀喷涂,大大降低了人为操作的影响,提高了涂装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涂装厚度不均的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涂料、设备、操作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合理选择涂装设备和涂料,注意操作控制,保持适宜的涂装环境,定期检查和维护涂装设备,以及引入自动化涂装系统,都是有效的控制方法。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涂装厚度不均的发生,提高涂装质量,确保涂层的性能和外观符合要求。
喷漆操作中的喷涂速度与厚度控制方法喷漆操作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在汽车制造、家具制作、建筑装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在喷漆操作过程中,喷涂速度与厚度的控制是关键因素,它们直接影响着涂层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喷漆操作中的喷涂速度与厚度控制方法,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
一、喷涂速度控制方法1. 调整喷涂枪的压力:喷涂枪压力的调节可以控制涂料的流速和喷涂速度。
一般来说,增加喷涂枪的压力将会增大涂料的流速,从而实现较快的喷涂速度;而减小喷涂枪的压力则会降低涂料的流速,实现更慢的喷涂速度。
通过不断调整喷涂枪的压力,可以逐渐找到适合的喷涂速度。
2. 控制喷涂枪与工件的距离:喷涂枪与工件的距离也是影响喷涂速度的重要因素。
当喷涂枪与工件的距离较近时,喷涂速度会更快;而距离较远时,喷涂速度则会减慢。
因此,在喷涂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喷涂枪与工件的距离,以实现所需的喷涂速度。
3. 调整喷涂枪的角度:喷涂枪的角度也会对喷涂速度产生影响。
喷涂枪与工件垂直喷涂时,喷涂速度会较快;而倾斜角度较大时,喷涂速度会相应减慢。
因此,在喷涂操作中,需要根据喷涂速度的要求合理调整喷涂枪的角度,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喷涂厚度控制方法1. 控制喷涂液体的粘度:喷涂液体的粘度直接影响着涂料的流动性和喷涂厚度。
通常情况下,涂料的粘度越高,喷涂厚度就越大;而粘度较低的涂料则会得到较薄的喷涂层。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控制喷涂液体的粘度,来实现喷涂厚度的控制。
2. 调整喷涂枪的行进速度:喷涂枪的行进速度也会对喷涂厚度产生影响。
行进速度较快时,涂料沉积的厚度会相应减小;而行进速度较慢时,涂料沉积的厚度则会增加。
因此,通过调整喷涂枪的行进速度,可以达到所需的喷涂厚度。
3. 喷涂层次的控制:在进行喷涂操作时,可以采用分层喷涂的方法来控制喷涂厚度。
即先进行一层薄喷涂,等待其干燥后再进行第二层喷涂,以此类推。
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每层的喷涂厚度,从而得到均匀且符合要求的喷涂效果。
喷涂处理中的涂层厚度控制喷涂处理是一项重要的表面加工工艺,常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中。
其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涂装、防腐、耐磨等方面。
然而,涂层厚度控制是喷涂处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保障涂层的质量和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涂层厚度控制的概念涂层厚度控制是指在喷涂处理过程中,通过控制涂料喷涂的厚度,保证涂层的厚度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
涂层的厚度大小影响着涂层的质量和性能,如果涂层过厚或过薄,都会影响涂层的性能。
因此,在涂装或防腐、耐磨等领域中,涂层厚度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涂层厚度控制的方法涂层厚度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来确定涂层的最佳厚度,然后在生产过程中参考实验数据进行涂层厚度控制。
实验条件一般较为严格,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控制涂层厚度。
2、计算法计算法是通过计算涂料、物体表面积和涂料容积等参数来确定最佳涂层厚度。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较为依赖计算的准确度和参数的数据。
3、仪器法仪器法是通过使用涂层测厚仪来实时检测涂层厚度,从而控制涂层厚度的方法。
由于涂层测厚仪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等特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涂层厚度控制。
涂层厚度控制的重要性在涂装、防腐、耐磨等领域中,涂层厚度控制十分关键。
过厚或过薄的涂层都会影响涂层性能,其中过厚的涂层容易掉落或出现龟裂、起泡等质量问题,而过薄的涂层则容易起皮脱落。
另外,涂层厚度的符合要求也是涂层性能稳定的重要保证,能够延长涂层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果。
因此,涂层厚度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结语涂层厚度控制是喷涂处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保障涂层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工艺需求,采用不同的涂层厚度控制方法,确保涂层厚度的符合要求,从而保证涂层的质量和性能。
1引言随着国内乘用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喷涂取代了手工作业。
在这种趋势中,机器人喷涂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如原先在车身喷涂中普遍使用的6杯站或9杯站系统,也有被机器人喷涂替代的趋势。
汽车车身外覆件也大量使用机器人喷涂,如国内轿车保险杠喷涂中超过一半的产量使用了机器人。
机器人喷涂既保持了手工喷对复杂形面的适应,又具精确性和重复性。
本文将讨论机器人施工时影响最终涂膜厚度的各种因素,为生产中对膜的控制调整提供一些思路。
2膜厚控制的意义对于涂装施工而言,涂膜厚度是涂装工艺中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其意义在于:(1)防止因膜厚不适当导致的涂层缺陷。
根据笔者经验,现场生产中涂层的外观缺陷有超过一半以上是因为漆层膜厚控制不当造成的。
一些常见的涂装缺陷如流挂、漆层薄、露底色等直接与膜厚控制失控有关,还有一些缺陷也间接同这有关。
譬如,保险杠喷涂的第一层助黏底漆膜厚不够,会导致整个涂层附着力下降,同时底漆的膜厚达不到要求时其导电效果也会下降,这会引起第一道色漆使用静电喷涂时涂料的转移率下降,最后导致色漆不足。
(2)帮助外观指标的调整。
常见的漆膜外观指标如光泽、色差、桔皮、DOI 等都需要以膜厚控制作为基础。
上述指标都明显受到膜厚,特别是面漆膜厚的影响,因此,在整个涂装质量控制中,把膜厚作为最重要的控制因素是必须的。
(3)成本的控制。
除了膜厚控制对涂装质量影响体现的质量成本外,涂装的主要成本中约有一半被涂料所占据。
精确的膜厚控制不仅有助于涂装质量的稳定,还有利于涂料的节约。
统计显示,采用同样设备喷涂时,是否精确控制膜厚其所消耗的涂料相差25%以上。
目前在国内使用的机器人喷涂主要有日本岩田或三菱机器人,这些设备引进较早,控制精度较差;新的涂装线普遍采用ABB、FANUC、MOTOMAN、DURR 等多轴机器人,在本文中主要是以ABB机器人为基础进行讨论。
3影响漆膜厚度的因素在机器人喷涂施工中,涂层膜厚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干膜厚度=(流量×涂料体积固体含量×涂料转移率)/(走枪速度×喷幅宽度)(1)流量,即喷涂时单位时间从喷枪口流出的涂料体积。
二液无气喷涂机的涂层厚度调控与探测方法二液无气喷涂机是一种常用于工业涂装的设备,它通过将涂料和喷嘴产生的高速气流混合,实现了快速、均匀的喷涂效果。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涂层的厚度调控和探测一直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介绍二液无气喷涂机涂层厚度的调控方法和探测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涂层厚度调控方法:1. 调整喷涂距离:喷涂距离是影响涂层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喷涂距离越近,涂层厚度越大;喷涂距离越远,涂层厚度越薄。
在使用二液无气喷涂机时,可以通过调整喷枪与被涂物体的距离,来控制涂层的厚度。
2. 控制喷涂速度:喷涂速度也会对涂层厚度产生影响。
当喷涂速度较快时,喷射的涂料会更容易形成较厚的涂层;当喷涂速度较慢时,涂层会比较薄。
因此,在进行喷涂作业时,可根据需要调整喷涂速度,以达到理想的涂层厚度。
3. 选择喷嘴尺寸:喷嘴的尺寸也会对涂层厚度产生影响。
通常情况下,较大的喷嘴尺寸可以产生较厚的涂层,而较小的喷嘴尺寸则会产生较薄的涂层。
根据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喷嘴尺寸,从而控制涂层的厚度。
4. 调整涂料的黏度:涂料的黏度也是影响涂层厚度的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黏度较高的涂料会形成较厚的涂层,黏度较低的涂料则会形成较薄的涂层。
因此,在应用二液无气喷涂机进行涂装时,可以通过调整涂料的黏度,来调控涂层的厚度。
涂层厚度探测方法: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涂层厚度探测方法,通过使用专用的涂层厚度测量仪器,如涂层厚度计,直接在被涂物体表面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较准确的涂层厚度数据,但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
2. 剥离法:剥离法是一种常用的涂层厚度探测方法,可以通过将涂层从被涂物体表面剥离下来,然后测量剥离涂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柔性涂料和薄涂层的测量,但需要进行剥离操作,对被涂物体有一定的破坏性。
3. 非接触式方法:除了上述直接接触式方法外,还可以采用非接触式方法进行涂层厚度的探测。
例如,激光扫描仪可以通过扫描被涂物体表面,并测量扫描时的距离变化,从而间接测量涂层的厚度。
影响喷涂机器人漆膜厚度因素哪些?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使很多行业从传统的技术和设备转向现代化设施,像喷涂机器人能较好地替代繁杂的手工喷涂,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量,在各行业的各种工件、制品的喷漆作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很多工厂在喷涂时候会出现漆膜厚度不均匀等问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接下来请看的解析影响喷涂机器人漆膜厚度因素哪些?
1、涂料转移率
喷涂机器人的涂料转移率指终附着在产品表面的涂料占涂料从喷枪中喷出的总流量的比例,也称作上漆率。
影响转移率包括:雾化器种类、静电高低、喷涂参数、导电性等,不同的设备转移率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我们要依据自己实际需求来选择什么样的喷涂设备。
2、喷幅宽度方面
喷涂机器人的喷幅宽度指雾化器喷出的涂料在被喷涂面覆盖的宽度。
喷幅宽度受到下述参数的影响:喷枪离被喷涂表面距离、雾化和扇面参数或者整形空气。
当在修改相应的喷涂流量时,需要考虑因为调整雾化和扇面空气值间接影响到的喷幅宽度。
3、涂料流量
喷涂机器人的流量是喷涂时单位时间从喷枪口流出的涂料体积。
在机器人喷涂中,这个数据直接在刷子参数表中确定。
部分新机器人的流量控制系统直接由机器人的IPS系统控制,使流量控制更加精确和便捷。
想要得到好的喷涂漆膜厚度效果,其的影响因素,一定要控制好。
目前的喷涂机器人的特别是在外表面的喷漆作业方面,喷漆机器人已经是替代往复式自动喷涂机已成为潮流。
机器人喷涂漆膜厚度控制1.引言随着国内乘用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喷涂取代了手工作业。
在这种趋势中,机器人喷涂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如原先在车身喷涂中普遍使用的6杯站或 9杯站系统,也有被机器人喷涂替代的趋势。
汽车车身外覆件也大量使用机器人喷涂,如国内轿车保险杠喷涂中超过一半的产量使用了机器人。
机器人喷涂既保持了手工喷对复杂形面的适应,又具精确性和重复性。
本文将讨论机器人施工时影响最终涂膜厚度的各种因素,为生产中对膜的控制调整提供一些思路。
2 膜厚控制的意义对于涂装施工而言,涂膜厚度是涂装工艺中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其意义在于:(1)防止因膜厚不适当导致的涂层缺陷。
根据经验,现场生产中涂层的外观缺陷有超过一半以上是因为漆层膜厚控制不当造成的。
一些常见的涂装缺陷如流挂、漆层薄、露底色等直接与膜厚控制失控有关,还有一些缺陷也间接同这有关。
譬如,保险杠喷涂的第一层助黏底漆膜厚不够,会导致整个涂层附着力下降,同时底漆的膜厚达不到要求时其导电效果也会下降,这会引起第一道色漆使用静电喷涂时涂料的转移率下降,最后导致色漆不足。
(2)帮助外观指标的调整。
常见的漆膜外观指标如光泽、色差、桔皮、DOI 等都需要以膜厚控制作为基础。
上述指标都明显受到膜厚,特别是面漆膜厚的影响,因此,在整个涂装质量控制中,把膜厚作为最重要的控制因素是必须的。
(3)成本的控制。
除了膜厚控制对涂装质量影响体现的质量成本外,涂装的主要成本中约有一半被涂料所占据。
精确的膜厚控制不仅有助于涂装质量的稳定,还有利于涂料的节约。
统计显示,采用同样设备喷涂时,是否精确控制膜厚其所消耗的涂料相差25%以上。
目前在国内使用的机器人喷涂主要有日本岩田或三菱机器人,这些设备引进较早,控制精度较差;新的涂装线普遍采用ABB、 FANUC、 MOTOMAN、DURR 等多轴机器人,在本文中主要是以ABB机器人为基础进行讨论3 影响漆膜厚度的因素在机器人喷涂施工中,涂层膜厚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干膜厚度=(流量×涂料体积固体含量×涂料转移率)/(走枪速度×喷幅宽度) (1)流量,即喷涂时单位时间从喷枪口流出的涂料体积。
在机器人喷涂中,这个数据直接在BRUSH(刷子)参数表中确定。
一些老式的机器人喷涂中,流量控制没有和机器人系统建立联系,无法在一个喷涂程序中间随时更改流量。
而大部分新机器人的流量控制系统直接由机器人的IPS系统控制,使流量控制更加精确和便捷。
如在ABB机器人喷涂的流量控制中,根据流量控制是否闭环分两类。
一是对流量精度高的设备采用闭环控制,在闭环控制中,常用的设备配置有两种:一是使用计量齿轮泵,即泵每转一圈所获得的体积数是恒定的,机器人1PS系统控制计量泵的转速来达到定量供漆,在这类系统中,涂料的动力来自齿轮泵产生的压力。
二是通过流量计和节流阀组成的闭路系统来控制,在这类系统中,涂料的压力来源于供漆系统,流量计获得的流量信号传到机器人IPS系统与已标定的值作比较,当流量有偏差时,信号返馈给节流阀,通过改变节流阀开闭度来调节。
使用第二种方案控制时对供漆压力的稳定性要求高。
机器人喷涂系统提供了多级修正流量偏差的方法。
如在ABBTR5002喷涂机器人上,对于系统的偏差有两种途径可以调整。
一是可以通过机器人设鼍中的ROBOT PARAMETRE 中的涂料特性设置,这种情况下允许对于每种涂料系统进行不同的设置,如可以修正流量受到涂料的黏度和相对密度的影响。
二是可以通过TEACHPADENT 中的BRUSH设置。
如当BRUSH中设置是200而实际测量得到的流量是220时,可以设置BRUSH比例为200/220=91%,这样实际的喷涂流量成为200。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设置重新开机后参数自动恢复到100%。
喷涂中流量范围的选用主要受到两个环节的影响:计量泵和雾化器。
这两个设备的瓶颈决定了最后可以获取的流量范围。
如当使用6cc计量泵时,因为泵的受控转速范围是0~150r/min,因此它的额定流量在0~900mL/min。
同时,雾化器也存在不同的流量上限。
如ABB机器人旋杯ROBOBEL625的上限为400mL/min,所以在这种设备配置中,最高流量只能是 400mL/min。
同样,过低的流量在使用计量泵时泵的转速过慢,无法达到应有的精度。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因素是,在空气喷涂时,流量的大小影响到涂料雾化效果。
根据机器人喷涂保险杠的经验,空气喷枪选用许可流量的20%~70%较为合适,旋杯选用20%~100%流量。
(2)涂料转移率,指最终附着在产品表面的涂料占涂料从喷枪中喷出的总流量的比例,也称作上漆率。
事实上整个涂装设备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看作是一部提高涂料转移率的历史,因为它与涂装制造成本和环境保护这两个主题密切相关。
影响转移率的主要参数包括:雾化器种类、静电高低、喷涂参数、导电性等。
使用怎样的喷涂设备是决定转移率的第一因素,因为不同的设备转移率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些主要雾化器转移率从小到大为:普通空气喷枪,静电空气喷枪,旋杯。
它们在喷涂金属或者塑料零件时的涂料转移率见图1、图2。
静电是影响涂料转移率的第二大因素,有无静电和静电高低的差别在施工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由于静电喷涂时,涂料粒子带电导致涂料向工件吸附,因此需要先到达工件表面的带电颗粒快速转移电荷,维持工件表面和喷枪之间的电压差,确保两者之间的空间电场强度对于涂料转移率非常关键。
这就又增加了一个因素,即工件的接地状态直接影响了涂料的转移率。
这一因素在喷涂导电性不好的工件时尤其明显,如塑料保险杠。
试验表明,在使用ROBOBEL喷涂色漆时,一般接地和良好接地的产品转移率相差10%~20%。
如ROBOBEL625在喷涂使用金属夹接地的SVW2000门槛条的实测转移率为70%左右,而接地不良的情况下只有50%左右。
对于空气喷枪来说,雾化空气压力对转移率影响也是较大的,雾化压力过大会造成空气喷到被喷涂面后反弹气流增加,阻止后续小漆粒到达被喷涂面,导致转移率下降。
(3)固体含量。
固体含量参数通常有体积百分比和质量百分比两种,计算膜厚时使用的是体积百分比。
在涂装施工中,常常会忽视这一因素变化带来的不稳定,由于机器人喷涂中其他因素的精确控制,这一因素的影响比起在手工喷涂中显得更为突出。
下面的几个因素可能引起施工时涂料固体含量的不稳定:①不同批次涂料固体含量的变化。
作为原漆控制指标的固体含量造成的偏差一般在±2%,这种偏差的影响有时是很大的。
例如一种遮盖力为11μm的色漆,原漆的固体含量在27%±2%之间,这样高低极限的偏差在(29~25)/25=16%。
如果原来使用29%喷涂的膜厚在12μm,现在25%的只能喷到12/29×25=10.3μm,显然膜厚不够了。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涂料原料的固体含量指标严格监控,并要求供应商对于敏感的涂料给出更小的范围。
②原漆存放时间过长导致的偏差。
一般涂料的黏度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会上升,而在调配涂料时常是以涂料黏度作为控制指标的。
这就出现了原漆存放前后所调配的涂料固体含量的变化。
比如。
一种涂料在存放6个月后黏度上升了10%(这一幅度是比较正常的,如存放环境温度高,黏度上升幅度还要大),在调整到同样的黏度时需要加入的稀释剂较6个月前增加,这就减少了调配好的涂料的固体含量,其他喷涂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涂料膜厚会降低。
③不规范的调漆操作和存放方式会导致固体含量减少。
如原漆在包装桶中没有得到充分搅拌,固体含量高的成分留在桶中,这样间接地降低了涂料的固体含量。
还有,调配好的涂料放置时间过长而密封不好导致溶剂挥发后,固体含量会增加。
(4)走枪速度。
以ABBTR5002喷涂机器人为例,枪速范围为:0~3000mm/s。
生产中,一般旋杯选用速度为600~1000mm/s,空气喷枪选用速度为800~1500mm/s之间。
理论上喷涂速度同膜厚成反比关系,但实际上,由于不同速度选用的喷涂参数会间接影响到转移率,所以在满足喷涂节拍的前提下,优先选用较低的枪速。
关于枪速对于转移率的影响,可以这样解释:枪速慢,获得同样膜厚使用的涂料流量低,相应的雾化空气也小,对于提高转移率有利。
对于旋杯也是如此,这可能与电荷转移需要的时间有关。
测试表明,在同样条件下喷涂产品,使用旋杯速度在500mm/s时比速度为700mm/s时转移率提高5%。
(5)喷幅宽度。
指雾化器喷出的涂料在被喷涂面覆盖的宽度。
喷幅宽度受到下述参数的影响:喷枪离被喷涂表面距离、雾化和扇面参数(空气喷枪)或者整形空气(旋杯)。
单头空气喷枪的喷涂形状是椭圆形的,旋杯的雾形是圆形的,双头喷枪根据两个喷头的夹角,形状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也呈椭圆形。
从空间角度看,它们的雾形是都是圆锥形或者椭圆锥形的。
因此当喷涂距离变短时,喷幅宽度成比例地缩小。
对于空气喷枪来说,雾化空气压力与扇面空气压力的比值对喷幅宽度呈线性影响。
所以当在修改相应的喷涂流量时,需要考虑因为调整雾化和扇面空气值间接影响到的喷幅宽度。
4 膜厚的控制对于机器人涂装施工而言,确保生产工艺的稳定是需要优先控制的。
上述5个影响膜厚的因素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控制和调整。
(1)为保证涂料固体含量参数稳定,推荐下列措施:①监控不同批次的原漆固体含量,尤其是对于膜厚敏感的涂料,如遮盖力高的色漆;②缩短原漆的存放时间,尽可能使用新鲜的涂料;③避免涂料存放环境温度过高;④规范调漆操作;⑤不同季节所用的稀释剂配方不同,可以通过机器人IPS设置参数调整,避免流量的更改。
(2)喷涂速度在喷涂轨迹程序编制过程中调整,一旦确定之后就基本不再变动,只有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进行调整,如喷涂遮盖力特别差的色漆而喷枪流量接近上限时采用调低速度的方法较为有效。
(3)喷幅宽度主要在程序编制时确定,后期的调整主要是针对一些特殊平面,如对于窄平面使用小的幅宽能有效节约涂料。
调整中需要关注因为喷幅变化带来的其他影响喷涂质量的情况,如当通过喷涂距离调整幅宽时,涂料到达被喷涂面的溶剂含量同时发生变化,可能发生相应的流挂或者干喷;当通过雾化扇面压力调整时,可能会影响到涂料的雾化效果。
(4)涂料转移率一般不作为生产中调整的因素,在生产中需要关注的是因为转移率变化导致的喷涂质量事故。
一般多发生在因为转移率下降导致的漆层变薄。
如静电喷枪因设备故障导致电压下降引起转移率的降低。
(5)流量的调整是生产中最频繁用于调整的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调整空气喷枪的流量时,一同调整的气体的雾化和扇面压力的值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会同时影响到转移率,最后影响到膜厚。
5 结语漆膜厚度虽然只受到上述讨论的5个因素的影响,机器人喷涂又使我们对于这些因素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但因为这中间的每个因素又受到整个涂装系统的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线施工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有效的施工参数的监控体系,确保膜厚可控可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