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頁
3. 配對比較法(Paired-Comparison Method) 針對每一屬性,將每位員工與比較團體中的其他 每一位成員相比,並在每次配對比較中記錄下績 效較佳與較差者,待全部配對比較完畢後,即可 根據每位員工所獲得的較佳次數,得到整體的評 等。
4. 強迫分配法(Forced Distribution Method) 主要是類似於「以常配分配來分等」,即將限定 範圍內的員工按照某一機率分佈劃分到有限數量 的幾種類型上的一種方法。
第一節 績效評估的目的
• 提供升遷與加薪決策所需的資料,可作為薪酬、 職務調整的依據。
• 提供一個檢視員工優缺點的機會,藉此檢討其 工作和規劃生涯,及協助主管瞭解部屬,發展 出讓員工更有效率在工作上負出。
• 組織中使用績效評估的資訊,將有助於管理且 改善組織的績效。
• 對工作計劃、預算評估和人力資源規劃提供相 關信息。
行為給予回饋。
接下頁
4. 加註行為評分表法(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s, BARS) 為重要事蹟法的重大改良方式,是在重要事蹟 法的考核表中,加上評等尺度及給予更多回饋。
5. 策略性行為基礎尺度圖法(Strategic Behaviorally Based Rating) 主要是透過對加註行為評分表法的改良,使其 能配合組織策略的需求。
一、傳統績效考核
(一)常模參考型
1. 直接排序法(Straight Ranking Method) 主管以員工整體績效為基礎,將員工由最佳排 序至最差。
2. 交替排序法(Alternative Ranking Method) 依照某一(或某些)屬性,在所有員工中,選出此 一特質表現最佳者及最差者,並將二者分別置 於排序表中的第一位及最後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