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线及轨行区安全管理_图文
- 格式:pptx
- 大小:3.93 MB
- 文档页数:99
铁路工程线使用管理办法与铁路工程线安全管理规定铁路工程线的建设和管理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铁路工程线的安全运营,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使用管理办法和安全管理规定。
本文将分别介绍铁路工程线使用管理办法和铁路工程线安全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
一、铁路工程线使用管理办法铁路工程线使用管理办法是针对铁路工程线的使用和维护制定的管理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线使用范围:规定了铁路工程线的使用范围,明确了哪些车辆和人员可以进入工程线的范围,以及进入工程线需要履行的手续和条件。
2. 工程线的安全标志和信号:明确了工程线上的安全标志和信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包括标志的颜色、形状和位置等。
同时,还规定了车辆和人员在遇到特定标志和信号时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
3. 工程线的运行速度和优先顺序:规定了工程线上各类车辆的运行速度和优先顺序,以确保铁路工程线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通行。
4. 工程线维护和保养:明确了工程线维护和保养的周期和方法,包括对轨道、道岔和信号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等内容。
同时,还规定了维修工作时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
5. 工程线的管控和管理:规定了对工程线的日常管控和管理措施,包括巡视巡检、记录和报告等。
二、铁路工程线安全管理规定铁路工程线安全管理规定是为了确保铁路工程线的安全运营和施工而制定的管理办法,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安全措施:规定了在工程线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各项安全措施,包括防护设施、安全警示和安全操作等。
2. 施工人员资质要求:明确了参与工程线施工的人员资质要求,包括技术水平、职业素质和安全培训等。
3. 事故应急处理:规定了在工程线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追究,以确保事故能够迅速得到控制和解决。
4. 安全督察和检查:明确了相关部门对铁路工程线安全的督察和检查职责和方法,以及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和奖惩机制。
5. 法律法规依据:列举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强调对铁路工程线使用和安全管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地铁9号线BT工程9202标段项目经理部轨行区施工、运输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加强项目部及各专业作业队施工人员和轨行机械在进入轨行区作业过程中的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确保轨行区施工及行车作业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编制依据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TB0305-2009)2、《轨道车管理规则》(铁运[2007]22号)3、《轨道车安全操作规程》(TB/T2694-1996)4、《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地铁工程建设期轨行区作业管理办法》(深地铁[2015]126号)5、《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BT项目轨行区施工与运输管理实施细则》(中建南方安字[2015]172号)第三条轨行区施工运输安全管理目标杜绝轨行区施工及运输造成的人员重伤及死亡责任事故,杜绝损失超过五万元以上轨道车辆行车责任事故。
第四条轨行区范围定义根据相关规定,对轨行区的具体范围定义为:1、车站轨行区:车站站台层结构侧墙至站台边缘0.5米范围内(含上空),如图1;2、区间轨行区:区间隧道内全部空间,区间风道、风井、联络通道及折返线范围。
(二)地面线轨行区距离轨道中心线两侧各3米范围内。
第五条轨道线路走向规定轨道线路左右线规定为:红树湾站面向文锦站方向左手侧为左线,右手侧为右线。
第六条轨行区施工运输作业轨行区施工运输作业包括:在轨行区范围内的人员施工作业、巡视检查、调试;轨道车、梯车、人工推车等车辆和机具的运行及停放;材料物资的装卸、运输及堆放。
第二章轨行区管理组织及职责第七条轨行区管理领导小组1.管理组织:项目部成立轨行区管理领导小组,配置相关资源,领导开展对轨行区施工作业实施有效管理。
领导小组的构成:组长:蒲玉吉副组长:孙策组员:魏镇安、刁德昊、廖兵、杨佳炜、王珏、董钦、范胜宏、应成万、高伟。
2.管理架构图:3.职责划分:3.1轨行区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轨行区施工运输管理规章制度,配置相关资源。
铁路工程线安全管理规定一、引言铁路工程线安全管理是为了保障铁路工程线的正常运营和施工安全,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和事故的发生。
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铁路工程线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工程线安全运营和工人的人身安全。
二、安全管理责任1.铁路工程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组织和协调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并实施监督检查。
2.工程线项目负责人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3.施工单位应组织并培训施工人员,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4.运营单位应负责工程线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安全管理措施1.安全教育培训–所有进入工程线施工区域的人员必须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紧急救援知识等。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施工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2.施工区域控制–明确规定施工区域的界限,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通道畅通,便于应急救援的进出。
3.施工设备安全–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铁路行业标准的施工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4.天气条件控制–定期关注天气情况,根据不同天气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调整措施。
–对于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施工,必须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并采取防风、防雨等措施。
5.安全监测和报告–配备必要的安全监测设备,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
–发现安全隐患或事故,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6.安全考核和奖惩–建立健全的安全考核制度,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进行评估和奖惩。
–对于安全事故的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确保安全责任的追究。
四、紧急救援措施1.安全逃生通道–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逃生通道,并做好标识,以便施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
2.应急设备和器材–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急救设备等应急器材,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应急救援组织–成立铁路工程线应急救援组织,明确组织结构和应急处置流程。
轨行区施工安全管理办法范本一、总则1. 为确保轨行区施工的安全,保障工人和行车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办法。
2. 本办法适用于轨道交通系统内的轨行区施工活动管理。
3. 轨行区施工包括维修、检测、改造等工作。
4. 轨行区施工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工程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备。
2. 在施工前,必须明确施工区域,并进行有效的封锁,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
3. 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过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4. 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查,确保场地平整,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安装防护栏等。
三、施工中的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
2. 施工现场必须设立专门的安全监控点,定期值班,并保持与调度中心的联络畅通。
3. 施工单位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4. 施工单位必须设置专门的施工通道,并保持通道畅通,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出入。
5. 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必要的交通管制,确保施工现场周边的交通秩序。
四、施工中的安全操作1. 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严禁违章操作。
2. 施工人员必须携带有效证件,并在施工现场随身携带,以便行车人员查验。
3.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向调度中心汇报施工情况。
4. 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定期的施工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
5. 施工人员必须严禁翻越围栏,不得擅自进入禁止通行区域。
6. 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安全距离进行操作,严禁越线施工。
五、应急处置1. 施工单位必须配备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并进行定期演练。
2. 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
3. 施工人员在发生事故时,必须立即报警,并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
铁路工程线安全管理措施为便于组织好铁路铺轨、架梁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各施工单位在工程线施工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及行车安全,最大限度发挥运输效率,特制定铁路工程线安全管理规定。
、总1.工程线行车坚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
工程线内的行车组织工作由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8标铺架项目部调度指挥中心负责,实行24小时值班制。
2.本标段内凡影响行车作业的施工(四电施工、线下剩余及附属工程施工等)均需严格执行本规定。
3.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8标工程线比照营业线管理办法执行,凡影响或妨碍正常行车的施工,施工作业前必须与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8标项目部工程指挥部签订施工安全协议,遵守相关规定,作业时服从调度指挥中心统一指挥。
4、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8 项目部标成立调度指挥中心,建立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协调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
5、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8标项目部制定施工计划申报及审批制度,任何人未经调度指挥中心同意不得随意变更施工及行车作业计划。
二、实施细则1 .管理组织机构1.1 组织机构1.2. 职责分工1.2.1安质部:为工程线安全管理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工程线运营期内所有列车车辆及工程线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工作。
1.2.2 调度室: 在指挥部设调度室,配行车调度员 1 名,负责调度日班计划的编制,更具工调提报的次日施工计划,组织列车的开行;指挥部调度中心丶梁场基地站、中间站、前方站。
基地站工程列车解、编和接、发作业的取重排空作业。
具体作业办法:联络员提前与指挥部调度中心值班员联系好重车到达时间及停留股道、取车间、办法,将联系的内容告知基地站值班员,由基地站值班员亲自向我部调车人员传达附有站场平面示意图书面计划及注意事项,作业时用无线电台呼叫X站,“调X次请求X道进路(出路)”,X站回答“调X次进路(出路)好了,信号开放,注意确认” 司机确认车站信号,回答“信号开放,司机明白。
轨行区施工作业安全管理重要点轨行区施工作业安全管理重要点一、轨行区管理:站场线、正线区间和车站轨行区范围内(以下统称为“轨行区”)调度指挥权和场地管理权移交运营单位前现场管理工作。
所谓轨行区是指:就是轨道交通行车区域。
具体如下:1、短轨已经铺设的范围。
2、各参建单位在区间及车站轨行区作业的管理工作。
3、地面线轨行区:是指距离轨道中心线两侧各3m范围内空间。
二、地下线隧道轨行区:指任何距离轨道中心1.5 米范围内全部空间,或是任何区间风道、风井、连通道及折返线等。
三、轨行区的具体作业要求:1、轨行区基本照明原则上由轨行区管理单位负责实施和维护。
2、轨行区管理单位设调度室:按计划签发作业票、调度命令、请销点。
3、占用单位:编制轨行区施工方案(包括工作内容、地点、时间、安全措施等);4、遵守原则:“谁作业谁防护”“谁损坏谁赔付”“谁施工谁负责安全管理,谁施工谁负责场地清理”四、轨行区安全作业管理:1、进场前与轨行区管理单位签订《轨行区安全协议》,并交纳安全管理保证金10万元,由A2指挥部统筹管理,进行轨行区安全施工的奖罚落实工作。
2、施工方案、安全措施方案和相关技术交底以及审批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已完成后方可办理《进场许可单》,并提交轨行区监理单位及管理单位确认。
3、取得作业票后,(作业票须随身携带)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区段(里程)进入轨行区内进行作业,并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完成作业。
作业完毕沿指定的出入口完成出清后,进行销点。
4、进出轨行区必须在调度室进行登记(进出人员人数、所携带工具、进出路线、进出时间等)。
五、请销点作业流程:2、周计划申请单3、日计划申请单4、轨行区动力运行计划单5、轨行区作业票6、请销点记录表六、轨行区安全管理:设备(或材料)进场:1、由于轨行区作业场地有限,为合理利用空间及有序作业,轨行区不允许存放非必要的材料、机具、设备等。
2、对于作业中确实需要的材料、机具、设备(含小型发电机)等,占用单位应在不影响行车安全及其他专业作业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安全及管理措施报监理单位审核,再向调度室提交《设备进场许可证》接受审批。
地铁工程建设期轨行区作业管理办法深圳地铁工程建设期轨行区作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铁工程建设期轨行区作业安全管理,统一协调管理各参建单位轨行区作业,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确保轨行区施工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在轨行区的安全,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新线建设中轨行区调度指挥权和轨行区管理权移交集中管理后至移交运营单位前,各参建单位在轨行区的作业及其管理。
第三条凡进入轨行区作业的单位应遵守本办法,以及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铁集团)和深圳市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管理规定。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轨行区是指正线、辅助线、车厂线路、区间风井、区间风道及距离车站站台边缘内侧0.5米的区域,以及这些区域的上方空间。
轨行区作业是指人员在轨行区内从事有组织的活动,包括人员行走、车辆通过、货物装卸与运输、车辆停放,或在轨行区、区间泵房及站台轨行区内进行土建、装修、安装、设备调试、工具材料堆放、施工垃圾清理等施工作业和工程检查、运营新线介入等工作,以及新闻采访等活动。
第五条轨行区实行封闭管理,任何人未经批准严禁进入轨行区。
行车的作业区段不得进行其他作业,非行车的作业区段不得行车。
第六条所有进入轨行区作业的单位应与轨行区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
第七条实行轨行区作业移交确认制度,对需要保护的成品和场地文明整洁情况,由作业单位双方办理移交确认手续。
同时有多个作业单位时由轨行区管理单位或由其委托的其他单位负责确认。
第二章轨行区作业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八条轨行区作业管理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及其职责领导小组由地铁集团、BT项目公司(工程总承包单位)、轨行区管理单位、监理单位等派员组成,组长由地铁集团项目管理(设备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BT项目公司和设备监理单位担任。
管理小组负责轨行区作业的组织、协调、监督。
具体职责如下:(一)组织制定本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二)对轨行区施工“工期计划”进行审定;(三)研究、解决轨行区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四)协调解决涉及本线路以外的作业计划和安全问题;(五)组织制定轨行区作业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六)组织或配合轨行区安全生产险情或事故的应急处臵和调查处理。
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地铁9号线BT工程9202标段项目经理部轨行区施工、运输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加强项目部及各专业作业队施工人员和轨行机械在进入轨行区作业过程中的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确保轨行区施工及行车作业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编制依据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TB0305-2009)2、《轨道车管理规则》(铁运[2007]22号)3、《轨道车安全操作规程》(TB/T2694-1996)4、《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地铁工程建设期轨行区作业管理办法》(深地铁[2015]126号)5、《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BT项目轨行区施工与运输管理实施细则》(中建南方安字[2015]172号)第三条轨行区施工运输安全管理目标杜绝轨行区施工及运输造成的人员重伤及死亡责任事故,杜绝损失超过五万元以上轨道车辆行车责任事故。
第四条轨行区范围定义根据相关规定,对轨行区的具体范围定义为:1、车站轨行区:车站站台层结构侧墙至站台边缘0.5米范围内(含上空),如图1;2、区间轨行区:区间隧道内全部空间,区间风道、风井、联络通道及折返线范围。
(二)地面线轨行区距离轨道中心线两侧各3米范围内。
第五条轨道线路走向规定轨道线路左右线规定为:红树湾站面向文锦站方向左手侧为左线,右手侧为右线。
第六条轨行区施工运输作业轨行区施工运输作业包括:在轨行区范围内的人员施工作业、巡视检查、调试;轨道车、梯车、人工推车等车辆和机具的运行及停放;材料物资的装卸、运输及堆放。
第二章轨行区管理组织及职责第七条轨行区管理领导小组1.管理组织:项目部成立轨行区管理领导小组,配置相关资源,领导开展对轨行区施工作业实施有效管理。
领导小组的构成:组长:蒲玉吉副组长:孙策组员:魏镇安、刁德昊、廖兵、杨佳炜、王珏、董钦、范胜宏、应成万、高伟。
2.管理架构图:3.职责划分:3.1轨行区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轨行区施工运输管理规章制度,配置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