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已婚育龄妇女生育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
计划生育月报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计划生育月报表则是反映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工具,它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
一、月报表的基本信息1、报表名称:计划生育月报表2、报表时间:具体月份3、填报单位:单位名称二、人口基本情况1、总人口数本月末总人口数为_____人,其中男性_____人,女性_____人。
与上月末相比,总人口增加/减少了_____人,主要原因是具体原因,如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等。
2、育龄妇女情况育龄妇女(15-49 岁)总数为_____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_____人。
三、婚姻状况1、本月新婚人数为_____对,离婚人数为_____对。
2、初婚年龄情况:男性初婚平均年龄为_____岁,女性初婚平均年龄为_____岁。
四、生育情况1、出生人数本月出生人数为_____人,其中男孩_____人,女孩_____人。
2、生育政策符合情况符合政策生育人数为_____人,不符合政策生育人数为_____人。
3、一孩、二孩、多孩出生情况一孩出生人数为_____人,二孩出生人数为_____人,多孩出生人数为_____人。
五、避孕节育情况1、现有采取避孕节育措施的人数为_____人,其中上环_____人,结扎_____人,使用避孕药具_____人,其他避孕方法_____人。
2、本月新增避孕节育措施人数为_____人,落实补救措施人数为_____人。
六、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1、流入人口本月流入人口总数为_____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_____人。
2、流出人口本月流出人口总数为_____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_____人。
3、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本月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_____本。
七、计划生育服务情况1、本月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_____次,参加人数_____人。
2、免费为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检查_____人次。
中国的人口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中国的出生人口、人口老龄化率、育龄妇女情况和各年龄段人口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中国的出生人口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然而,在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政策开始逐渐放宽。
近年来,出生人口有所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增出生人口为1465.3万人。
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更倾向于只生育一个孩子。
这导致出生人口增长的速度相对较低。
其次,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
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在总人口中占比逐年增加的现象。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8.1%,达到了2.48亿人。
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4%,成为典型的超过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主要源自两方面:一方面,中国的生育率下降,导致年轻人口的相对减少;另一方面,长寿的人口比例逐年增加,导致老年人口的相对增多。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将产生重大的影响,需要加强应对措施。
第三,中国的育龄妇女情况对出生人口的影响不可忽视。
育龄妇女是指年龄在15-49岁的女性,代表了生育的潜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的育龄妇女总数为3.79亿人。
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职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晚婚晚育,导致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有所下降。
这需要政府加大对育龄妇女的保障和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育龄妇女积极生育。
最后,中国各年龄段人口的分析也是了解人口情况的重要一环。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年龄在0-1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7.9%,年龄在15-6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1.6%,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5%。
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分析报告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
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分析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年度以来,我镇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计生局的全面指导下,紧紧围绕“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工作重点,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使我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健康发展。
现将我镇20××年度上半年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报表相关资料作如下分析。
一、主要指标分析(一)出生情况1、当年出生情况我镇20xx年度上半年出生108人,同比增加21人,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0.0,计划内出生108人,同比增加5人,计划生育率100%,比去年同期上升0.29个百分点。
其中一孩出生71人,同比减少12人,一孩率为65.7%,比去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二孩出生37人,二孩率为34.3%。
其中计划内二孩出生为37人,比上年同期减少9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7个百分点;无计划外生育。
2、补报上年出生情况我镇补报往年出生婴儿2人,同比减少3人。
(二)女性初婚及晚育情况我镇全年女性初婚人数为106人,同比增加32人。
(三)育龄妇女综合节育措施及四项手术情况1、我镇育龄妇女7865人,占总人口数的28.21 %,其中已婚育龄妇女5531人,占育龄妇女人数的70.32%。
全镇共有7865名育龄妇女采取各种避孕节育措施,节育率为90.33 %。
在采取各种避孕节育措施中,落实结扎占14.2%,落实宫内节育器占79.21 %,落实皮埋占0.04%,使用避孕药具占6.63.2、全年共施行四项节育手术40例,同比减少11例。
其中结扎11例,同比减少2例,上环29例,同比减少9例。
二、情况分析(一)主要成绩20××年,我镇狠抓了信息的核对工作,基层基础建设有了新的提高。
2015年上半年重庆市人口计划生育统计分析信息统计处2015年上半年人口计划生育统计半年报已基本结束。
半年报面临新上线人口家庭信息系统首次接受年报检验,人口计划生育统计口径微调,合并后的区县卫生计生委首次组织完成半年报和单独两孩生育政策效力开始显现四种新情况,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分析如下。
一、主要数据据人口家庭信息系统(简称FIS)监测统计:(一)总人口。
截止2014年3月31日,全市常住在本村(含社区,下同)内,包括户籍不在本村但在本村居住超过30天以上(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除外)的总人口2927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50.51万人,减少1.7%。
其中,都市功能核心区常住人口434.7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4.85%;都市功能拓展区常住人口276.7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45%;城市发展新区常住人口1023.4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4.97%;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人口882.1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0.14%;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常住人口309.8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0.59%。
在减少人口中,半数以上在都市功能区,较去年同期减少26.31万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3.63%。
城市发展新区较去年同期减少4.6万人,减少0.45%。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较去年同期减少16.26万人,减少1.83%。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较去年同期减少3.35万人,减少1.08%。
40个区县中,有32个区县总人口减少,有8个区县总人口增加。
总人口减少比较多的区县有潼南县5.67万人、九龙坡区4.9万人、渝北区4.5万人、渝中区4.2万人。
总人口增加的区县是北碚区、北部新区、綦江区、大足区、壁山区、万盛区、黔江区和武隆县,其中增加较多的是壁山区7.52万人、大足区0.65万人。
(二)家庭1. 常住家庭。
现有常住家庭1194.01万户。
按家庭人口规模分,一人户、二人户、三人户和四人及以上户分别为381.88万、316.87万、252.70万和242.56万户。
河南农村部分已婚育龄妇女生育健康现况调查(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韩献琴冯秋霞许辉华余薇陈民曹芹吴天玉陈欣欣【关键词】河南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育健康现况调查中国自从60年代推广现代避孕方法以来,已历时40余年,社会环境、宣传教育及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更,势必影响妇女对避孕节育方法的选用。
生育健康是指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是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特别规划署(word health organization/human reproduction reseorch specially planary bureau, WHO/HRP)在1988年率先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1995年世界卫生大会再次强调WHO的全球生殖健康策略的重要性,并提出“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健康”的国际卫生奋斗目标。
当今世界许多全球性问题都与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密切相关。
为进一步提高河南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掌握河南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现况,本研究对其进行了调查。
对象与方法1.对象:河南省4个示范县496名已婚育龄妇女年龄在19~63岁,其中21~26岁占18.53 %(129/696),27~38岁占50.15 %(349/696),39~63岁占31.32 %(218/696);文化程度初中文化最多,占49.14 %(342/696),其他依次为小学占28.16 %(196/696),高中或中专占14.22 %(99/696),文盲、半文盲及大专、大专以上共占8.48 %(59/696);职业中农民最多,占73.99 %(515/696),其他依次为在外地打工占9.48 %(66/696),家庭妇女占5.46 %(38/696),乡企工人、干部及其他职业共占11.07 %(77/696)。
2.调查方法:数据来源河南省计生委科技攻关农村妇女生殖健康促进项目。
中国2015年出生人口相比2014年减少32万人2016年01月22日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出生人口为1655万人,比2014年减少了32万人,为什么出生人口会下降?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有关负责人指出,2015年出生人口变动在预期的范围之内。
初步估算,“十三五”期间每年出生人口将在1750万—2100万人之间。
近两年两孩出生明显增加,一孩出生明显减少有关负责人指出,测算表明,影响出生人口减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生肖偏好的影响。
2015年是农历羊年,一些家庭有推迟生育的情况,北方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从2015年妇幼活产统计数据看,23个省份的出生人口数量比上年有所减少,2个省份基本持平,6个省份略有增加。
2015年7月以后,一些地方孕妇建档数明显增加,将在猴年生育。
例如,北京2015年7月孕妇建档数同比增加21%、环比增加36%,2016年出生人口将比上年明显增加。
二是育龄妇女数量减少的影响。
2011年我国育龄妇女数量达到峰值后开始减少,2015年15岁—49岁育龄妇女数量比上年减少约500万人,其中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数量减少约150万人。
从孩次结构来看,2014年、2015年两孩出生明显增加,一孩出生明显减少。
2013年至2015年,一孩和两孩出生数分别为1056万人、511万人,972万人、606万人,886万人、652万人。
2015年比2013年两孩增加141万人,主要是单独两孩政策的效果。
今年出生人数会比去年增加对于人口变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认为,在1985年至1990年间,中国的出生人数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每年2000万迅速攀升到2400万—2500万,形成了一个长达6年左右的出生高峰。
当这些人进入到育龄期,开始生育的时候,必然引起出生人数的显著上升,2007年以来出生人数的持续上升正是这批人群进入生育旺盛期的结果。
最新电大《人口统计学》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100%通过2015年秋期河南电大把《人口统计学》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CTRL+F)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1.从经济标志出发来研究人口构成可将人口总体划分为:在业人口和()。
(4.00分)A. 非在业人口B. 学生C. 平均人口D. 总人口2.()指人口总体中,少年儿童人口数与劳动适龄人口数之比。
(4.00分)A. 总负担系数B. 少年儿童人口负担系数C. 劳动适龄人口D. 老年人口负担系数3.按照指标所反映的研究对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各个不同类别的()。
(4.00分)A. 动态指标B. 静态指标C. 相对指标D. 指标族4.()指人口总体中未达到劳动年龄或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
(4.00分)A. 在业人口B. 非劳动适龄人口C. 劳动适龄人口D. 非在业人口5.按照指标所反映的人口现象的规模和数量关系不同,可分为绝对数指标和()。
(4.00分)A. 总量指标B. 相对指标C. 动态指标D. 静态指标6.()指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适龄人口数之比。
(4.00分)A. 总负担系数B. 少年儿童人口负担系数C. 老年人口负担系数D. 劳动适龄人口7.()是描述人口总体年龄构成分布状况的一个指标,是按年龄标志把人口总体划分为对等两半的那个年龄数值。
(4.00分)A. 少年儿童系数B. 平均年龄C. 年龄中位数D. 年龄众数8.人口统计指标必须具备3个基本要素:指标计量、指标特定范畴和()。
(4.00分)A. 指标数值B. 指标计算方法C. 指标计量单位D. 指标名称9.()指人口总体中最频繁出现的年龄值,即在年龄分布上包含人数最多的那个年龄。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制度
1、本单位所管理的育龄妇女(包括在册职工和“半边户”已婚未育妇女、计划内孕妇、一孩未结扎妇女等)属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检查对象。
2、生殖健康检查对象必须每年进行三次(3月、6月、11月)。
3、计生专干组织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时,应提前7天时间书面通知被查对象如期进行生殖健康检查。
4、生殖健康检查对象携带生殖健康检查手册,按约定时间,由单位计生专干陪同到辖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生殖健康检查。
5、计生专干必须与计划内孕妇一月一见面,认真观察了解,并真实记录其孕情访视监测情况。
发现非正常孕情,及时报告并处理。
6、对违反规定不参加生殖健康检查的对象,计生专干应当督促其生殖健康检查及时到位。
同时还要对其作出如下处理:
①逃避生殖健康检查或不按时参加生殖健康检查的,每例每人处以罚款300元。
②逃避上环的,每列处以罚款500元。
③逃避结扎的,每列处以罚款1000元。
④冒名顶替参加生殖健康检查的,对生殖健康检查对象及冒名顶替者各处以罚款1000元。
同时对计生专干处以罚款1000元。
⑤不接受孕情监测,擅自终止妊娠,是计内一孩孕妇的,对其处以罚款5000元,没收其《计划生育证》,待三年后按程序重新申报审批生育指标;是计内二孩孕妇,没收其《计划生育证》,不再安排其生育指标。
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对该单位处以罚款5000元。
已婚育龄妇女3235名生殖健康检查结果的分析
何纲;段武萍
【期刊名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2(023)008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和发病情况.方法:整理2010年我县开展"母亲健康工程"中两个乡镇3 235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检查的档案资料,统计病种和患病率,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统计分析中已婚育龄妇女3 235例中,患有各类乳腺和生殖道疾病者为1 781例,总患病率53.10%,妇女生殖健康疾病检出率较高的前5位依次为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乳腺小叶增生、盆腔肿块,其余疾病检出率较低.结论: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对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2页(P1004-1005)
【作者】何纲;段武萍
【作者单位】陕西省南郑县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陕西,南郑,723100;陕西省南郑县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陕西,南郑,723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3
【相关文献】
1.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宫颈)健康检查结果分析596例 [J], 何灿英
2.对1180名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J], 胡志君
3.已婚育龄妇女3235名生殖健康检查结果的分析 [J], 何纲;段武萍
4.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宫颈)健康检查结果分析596例 [J], 何灿英
5.对1180名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J], 胡志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全文】《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已由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14年3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4年3月27日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2014年3月27日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居住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中国公民和户籍在本省而居住在省外的公民,以及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群众自治组织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实行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群众劳动致富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与增加妇女受教育和就业机会、增进妇女健康、提高妇女地位相结合。
第四条夫妻双方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不实行计划生育是违法行为。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执行本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的第一责任人。
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考核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计划生育工作,在本行政区域内负责本条例的具体实施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工作部门应当结合各自的职责,做好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医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显著,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完成了“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深化医改规划,为“十三五”健康中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卫生资源(一)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2015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528个,比上年增加2096个。
其中:医院2758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077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1927个。
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72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343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3102个(由于资源整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减少)(见表1)。
医院中,公立医院13069个,民营医院14518个。
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123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236个),二级医院7494个,一级医院8757个,未定级医院9213个。
医院按床位数分:100 张床位以下医院16542个,100-199张医院4073个,200-499张医院3912个,500-799张医院1568个,800张及以上医院1492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321个,乡镇卫生院36817个,诊所和医务室195290个,村卫生室640536个。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7503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78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409个、县(区、县级市)级2803个。
卫生计生监督机构2986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387个、县(区、县级市)级2505个,另有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卫生监督职责。
(二)床位数。
2015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01.5万张,其中:医院533.1万张(占76.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1.4万张(占2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5.12.31•【文号】•【施行日期】2015.12.3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2015年12月31日)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事关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康,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适应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现就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下简称全面两孩政策),进一步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重大意义(一)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经济恢复、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改善和医疗卫生保障水平的提高,我国总人口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4亿人迅速增加到1970年的8.3亿人,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国家从七十年代开始在城乡推行计划生育。
1980年,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
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
40多年来,我国实施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不断完善计划生育政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资源、环境压力有效缓解,妇女儿童发展状况极大改善,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力支撑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也为世界人口发展和减贫作出了重大贡献,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在此过程中,亿万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作出了巨大贡献;广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对5347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江安镇5347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妇科疾病情况。
方法:全镇共有育龄妇女27000人,2012年8月对全镇的二十五个村进行妇科病普查,妇科病普查包括了常规妇科检查、子宫附件彩超、宫颈刮片及乳腺检查等四项内容。
结果:最终实际检查5347人,其中共有853人被检测出患有妇科疾病,占检测人数的15.95%。
根据检测结果,其中阴道炎635人,宫颈炎218人,宫颈癌7人,乳腺癌4人。
分别占患病人数的74.44%、25.57%、0.82%、0.47%。
结论:阴道炎、宫颈炎等生殖道感染是目前江安镇已婚育龄妇女主要的妇科疾病,占据了受检人数的近99%。
因此,应该重视生殖道的妇科病普查,对高发年龄段的妇女进行重点干预,是目前我镇已婚育龄妇女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江安镇;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23-01科病普查是目前早期诊断各类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育龄妇女占据了女性总人数的绝大部分,因此育龄妇女也是各类妇科疾病的主要患病人群[1-2]。
目前,我国妇科病的普查包括了常规妇科检查、子宫附件彩超、宫颈刮片及乳腺检查等几项内容,对于绝大部分的妇科疾病均有较高的阳性检测率。
本研究对我镇5347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常规妇科病普查,统计分析目前我镇妇女的妇[3-4]科病总发病率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指导我镇下一步妇女疾病的健康工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通过资料调查,发现我镇共有已婚育龄妇女27000人。
2012年8月,对我镇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妇科病普查活动,活动持续2个月,期间共有5347位已婚育龄妇女参与了妇科病普查活动。
对普查者的年龄进行统计,发现20-30岁1978人,占受检人数的36.99%、31-40岁1857人,占受检人数的34.73%、41-50岁1512人,占受检人数的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