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指引参考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24 MB
- 文档页数:64
防静电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的电荷,当这些电荷不平衡时,会引起静电放电,可能对电子设备和人体造成伤害。
为了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防静电作业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静电作业的指导原则和操作步骤。
一、防静电作业指导原则1.1 了解静电的基本知识- 静电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静电对设备和人体的危害1.2 制定防静电作业规范- 建立静电控制管理制度- 制定防静电操作规程和标准1.3 提供必要的防静电设备和工具- 使用防静电地板和防静电工作台- 配备防静电服装和静电消除器具二、防静电作业操作步骤2.1 准备工作- 确定防静电区域- 清洁工作场所,清除积尘和杂物2.2 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确保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的正常工作状态- 使用防静电地板和工作台进行作业2.3 防静电操作技巧- 避免直接触摸电子设备和敏感元件- 使用防静电手套和工具三、防静电作业的注意事项3.1 防静电设备的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和测试防静电设备的有效性- 及时更换损坏或者失效的设备3.2 人员培训和意识教育- 培训员工防静电知识和操作技能- 提高员工对防静电的重视和意识3.3 定期检测和评估- 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防静电设备的检测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四、防静电作业的效果评估4.1 静电放电的监测和记录- 定期监测静电放电情况- 记录静电放电的频率和强度4.2 评估防静电作业的效果- 根据监测结果评估防静电作业的效果- 采取措施改进和优化防静电作业4.3 持续改进防静电作业- 定期回顾和总结防静电作业的经验和教训- 不断改进和优化防静电作业的指导原则和操作步骤结论:防静电作业是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了解静电的基本知识、制定防静电作业规范、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和工具、注意事项以及持续改进防静电作业,可以有效降低静电对设备和人体的危害,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防静电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的电荷,当两个带电物体接触或者挨近时,电荷会发生转移或者重新分布,导致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可能引起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危(wei)险。
因此,在一些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需要进行防静电作业,以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二、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员工在防静电作业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静电放电的风险,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三、作业前准备1. 确保员工已经接受过相关的防静电培训,了解静电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
2. 提供适当的防静电工具和设备,如防静电手套、防静电鞋、防静电地垫等。
3. 确保工作场所的地面、工作台面、设备等都具备良好的接地装置。
4. 检查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如有损坏或者失效的情况应及时更换。
四、作业过程1. 穿戴防静电服装:在进行防静电作业前,员工应穿戴适当的防静电服装,包括防静电上衣、裤子、鞋子等。
防静电服装应保持干燥,不得穿戴有静电产生的材料。
2. 使用防静电工具:在进行操作时,应使用防静电工具,如防静电手套、防静电工具等。
防静电工具应保持干燥、清洁,并定期检查是否有损坏或者失效的情况。
3. 规范作业流程:在进行防静电作业时,应按照规范的作业流程进行操作,避免产生静电。
如在处理静电敏感物品时,应使用静电散佚器、静电接地装置等设备,确保静电能够安全地释放。
4. 避免静电积聚:在防静电作业中,应尽量避免静电的积聚。
如在操作过程中,应定期清洁工作场所,避免灰尘、污垢等物质的积聚,同时避免使用产生静电的材料。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防静电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发现损坏或者失效的情况,应及时更换或者修复。
五、紧急处理方法1. 静电放电事故:如果发生静电放电事故,应即将采取以下措施:a. 切勿惊慌,保持镇静。
b. 尽量远离静电放电源,避免进一步危(wei)险。
c. 使用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如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防静电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荷的现象,当静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静电放电,可能造成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止静电引起的意外事件发生,制定防静电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防静电作业原则1. 了解静电的基本知识:包括静电的形成原因、传导方式、危害以及防范措施等。
2. 采取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防静电材料、使用防静电设备、保持工作环境湿度等。
3. 建立防静电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员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三、防静电作业指导书内容1. 工作场所的静电防护要求:- 静电敏感区域的划定: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划定静电敏感区域,并在相关区域进行标识。
- 静电防护区域的设置:在静电敏感区域内设置静电防护区域,确保惟独经过特殊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才干进入。
- 静电防护设备的配置:根据工作场所的需要,配置适当的静电防护设备,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工作台等。
2. 静电防护操作规范:- 防静电服装的要求:要求员工穿戴防静电服装,包括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防静电帽等,确保身体与环境之间的静电平衡。
- 防静电工具的使用:指导员工选择合适的防静电工具,并规定其正确使用方法,如使用防静电螺丝刀、防静电吸尘器等。
- 静电接地的要求:明确静电接地的方法和要求,确保设备和工作台的良好接地,避免静电的积累。
3. 静电防护的应急措施:- 静电放电事故的处理:指导员工在发生静电放电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如迅速断电、使用灭火器等。
- 静电防护设备的维护:要求定期检查和维护静电防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 事故报告和调查:要求员工在发生静电相关事故后及时上报,并进行事故调查,总结经验教训,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培训和宣传为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防静电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有必要进行培训和宣传工作。
1. 培训内容:- 静电的基本知识:静电的形成原因、传导方式、危害等。
防静电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荷的现象,它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时常浮现,可能对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造成危害。
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特制定本防静电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工作人员进行防静电作业,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二、作业前准备1. 工作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静电服装,包括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防静电帽等。
确保服装清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者污渍。
2. 工作人员应戴上防静电手环,将手环与工作区域的接地设备连接,以保证身体的接地。
3. 工作区域应保持干燥,避免有湿度过高的情况发生。
三、作业环境准备1. 在作业区域内设置静电消除装置,如静电消除器、防静电地板等,以降低静电的积聚。
2. 确保作业区域内的电气设备符合防静电要求,如使用防静电插座、防静电电线等。
3. 隔离静电敏感设备和静电产生源,确保静电不会对设备造成伤害。
四、作业操作流程1. 在进行防静电作业前,工作人员应对作业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洁,清除可能产生静电的杂物。
2. 工作人员应按照指定的作业流程进行操作,遵循防静电作业规范。
3. 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注意避免与静电敏感设备直接接触,避免产生静电放电。
4. 如有需要,工作人员应使用防静电工具,如防静电吸尘器、防静电清洁剂等,对作业区域进行清洁和维护。
五、作业后处理1. 完成防静电作业后,工作人员应对工作区域进行清理,清除可能残留的静电荷和杂物。
2. 工作人员应检查防静电服装的状况,如有损坏或者污渍应及时更换或者清洗。
3. 如发现防静电设备存在故障或者损坏,应即将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4. 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防静电知识培训,提高防静电意识和操作技能。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防静电作业时,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等可能引起火灾的行为。
2. 禁止在防静电服装上使用易燃物质,避免引起火灾或者爆炸。
3. 防静电作业过程中,应避免与易燃、易爆物质接触,以免引起事故。
4. 如遇雷雨天气,应暂停防静电作业,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防静电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不平衡的电荷,当两个带电物体接触时,电荷会发生转移,导致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危(wei)险情况。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止静电产生和传播,制定防静电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二、目的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防静电作业的操作流程,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静电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三、适合范围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需要进行防静电作业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创造、化工、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
四、防静电作业流程1. 静电危(wei)险评估在进行防静电作业之前,应对工作场所进行静电危(wei)险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静电产生源、静电积聚区域、静电放电路径等,以确定防静电措施的具体要求。
2. 防静电设备准备根据静电危(wei)险评估的结果,选择合适的防静电设备。
常见的防静电设备包括防静电衣、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防静电地板等。
确保防静电设备的质量和功能正常。
3. 防静电设备佩戴在进行防静电作业之前,工作人员应正确佩戴防静电设备。
穿戴防静电衣、防静电鞋,戴上防静电手套,并确保与防静电地板的良好接触。
4. 防静电操作规范在进行防静电作业时,工作人员应遵守以下操作规范:a. 避免使用带有静电的材料,如塑料袋、气泡膜等;b. 尽量使用防静电工具,如防静电钳、防静电扳手等;c. 避免在干燥环境下操作,保持适当的湿度;d. 避免与带电物体直接接触,使用绝缘工具进行操作;e. 定期清洁工作区域,防止积聚的灰尘和污垢产生静电。
5. 静电放电处理如果发生静电放电,工作人员应即将采取以下措施:a. 迅速离开静电积聚区域,远离可能引起火灾或者爆炸的物质;b. 如果发生火灾或者爆炸,应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c. 如果发生人身伤害,应即将进行急救处理。
6. 防静电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静电设备,确保其正常使用。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静电防护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56978静电防护措施ESD protection measures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部门生产自动化、高速化和精密化程度的迅速提高,静电现象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静电的产生静电的产生过程及方式是相当复杂的,主要有感应起电、介质的极化起电、温差起电、压力起电、吸附起电、电解起电和接触起电等。
有时几种起电方式同时存在。
其中接触起电是产生静电电荷的主要方式,生产中常见的物体经接触和分离过程而产生静电的现象有;(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两物体分别带有等值异号电荷的过程。
液体和粉体类产生静电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2)冲流起电——液体类物质与固体类物质接触时,在接触界面形成整体为电中性的偶电层。
当此两相物质做相对运动时,由于偶电层被分离,电中性受到破坏而出现的带电。
(3)剥离起电——剥离两个紧密结合的物体时引起电荷分离而使两物体分别带电。
(4)喷雾起电——喷射在空间的液体类物质由于扩展分散和分离,使之形成许多微小液雾和新的界面,当此偶电层被分离时而产生静电。
(5)碰撞起电——粉体类物体由于粒子与粒子或粒子与固体之间发生碰撞,形成快速的接触和分离而产生静电。
(6)溅拔起电——溅泼液体时,微小的非湿润液滴落在物体上并在其界面产生偶电层。
由于液滴的惯性滚动而发生电荷分离,使液滴及物体分别带上不同符号电荷。
此外还有如喷射起电、沉降起电、破裂起电、滴下起电等。
在工业生产中,固体之间的相互接触(如传动皮带与导轮的接触,塑料被碾压,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等)可产生大量的静电现象。
此外,固体经磨碎、研磨而分散成细小的颗粒(粉尘),在粉碎、运输、搅拌等过程中,粉体静电可高达数千伏甚至数万伏。
2.静电的物理现象及其危害带电物体在其附近空间产生静电作用,这种由带电体产生静电作用的附近空间,称为静电作用场。
文件编号静电防护作业指导书文件页次文件版本JOYE/QW-C-32 第1页共4页 A.1版次制定日期变更页码制定/变更内容摘要备注A.0 2013-1-7 N/A 初版发行A.1 2013.6.20 ALL 删除对防静电原理的解释,对防静电要求进行更详细更具体更准确地描述,增加对电子物料存放及转移的要求本文件加盖发行章与发行日期方可生效制定审核制定部门制定审核批准工程部副本文件部门分发明细品质部人事部总经办销售部仓库其他采购部计划部物控部市场部生产部后勤部工程部I S O文件编号静电防护作业指导书文件页次文件版本JOYE/QW-C-32 第2页共4页 A.1一、目的:为尽可能避免作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静电,造成敏感电子元器件及电路的损坏,以保证电子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与电路板、电子元器件有接触的人员(包括外来人员)及工作岗位。
三、防静电作业要求:3.1.防静电手环的注意事项:3.1.1.防静电手环不锈钢壳应与皮肤紧密接触,不得松驰,不得隔以衣物。
3.1.2.有绳手环鳄鱼夹用中部夹持静电地线裸露部份,而不应使用前端齿部夹持。
3.1.3.防静电手环需每天依据《ESD手环检测作业标准》测试一次并做好记录于《静电环测试记录表》中,测试有线静电环时手腕应轻摇两至三下,以确保接触良好;生产部拉长/助拉应每天监督员工ESD 手环的测试状态,对测试未通过员工应则重测,若依然不通过,则需更换静电手环。
3.1.4.防静电手环需由使用部门定期抽测表面电阻及系统电阻,以确保静电手环正常。
3.2.生产部拉长/助拉每天按以下要求目视检查EPA 性能检查项目检查方式检查结果a. 员工需穿戴防静电服装(含静电帽) 目视全检状态正常b. 员工需穿戴防静电腕带或足跟带目视全检状态正常c. 静电手环夹子未脱落目视全检状态正常d. 员工需穿戴防静电鞋目视全检状态正常e. 每个工作台面静电扣无脱落目视全检状态正常f. 静电线,设备接地未出现脱落目视全检状态正常g. 各种标记张贴未脱落目视全检状态正常3.3.所有参与电路板、电子元器件作业的员工,均不能佩带金属手链、手镯、戒指及手表等。
ESD静电防护指南
简介
本指南旨在向员工和管理人员提供关于静电防护的基本知识和
操作指导。
静电可以对电子设备和敏感零部件造成损害,因此了解
如何预防和控制静电是至关重要的。
静电的基本原理
静电是由电荷不平衡引起的现象,当物体积累了多余的电荷时,就会出现静电。
静电的主要来源包括人体、材料和环境。
静电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用于减少静电产生和控制静电的传导:
1. 使用静电防护设备:在处理敏感器件时,员工应佩戴适当的
静电防护装备,如手套、鞋套和防静电服装。
2. 地面接地:确保工作区的地面是合适地接地的,以便将静电
销散到大地。
3. 控制湿度:保持工作环境的湿度在适宜范围内,湿度可以降低静电的积累。
4. 避免摩擦和刮擦:避免在处理敏感器件时发生摩擦和刮擦,这会增加静电的产生。
5. 使用防静电包装:在运输和存储敏感器件时,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如导电泡沫和防静电袋。
6.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静电防护功能正常。
静电防护教育和培训
为了确保员工了解静电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和正确操作静电防护装备,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是必要的。
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静电的概念和原理;
2. 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静电防护装备;
3. 如何正确地处理和存储敏感器件;
4. 相关法规和标准。
总结
静电防护是保护电子设备和敏感零部件免受损害的必要措施。
通过遵守静电防护措施,并为员工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可以有效减少静电引起的问题和损害。
_以上为ESD静电防护指南的简要概述,详细信息请参考完整指南。
_。
防静电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电荷,由于静电的存在,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电击、火花、设备故障等。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防静电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本防静电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员工在工作中正确地进行防静电措施,降低静电产生的风险,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从事需要进行防静电作业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操作人员、电子设备维修人员等。
四、防静电措施1. 空气湿度调控:- 在工作场所内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应控制在40%~60%之间。
- 定期检查空调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 如有必要,可以使用加湿器或空气净化器来调节空气湿度。
2. 接地保护:- 所有电子设备和金属设备都应进行接地处理,确保电荷可以安全地流入地面。
- 定期检查接地设施的连接情况,确保其良好接触。
3. 防静电服装:- 在需要防静电作业的场所,员工应穿戴防静电服装,如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 定期检查防静电服装的状况,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4. 静电消除器:- 在静电积聚较多的区域,设置静电消除器,如静电棒、静电喷枪等。
- 定期检查静电消除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使用。
五、防静电作业流程1. 了解静电的产生原理,掌握静电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 在进入工作场所前,检查防静电服装是否完好,并穿戴好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3. 检查工作区域的接地设施是否正常连接,确保其良好接触。
4. 根据需要,调节工作区域的湿度,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
5. 在工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敏感的电子元器件和静电敏感区域。
6. 如有需要,使用静电消除器对静电进行消除。
7. 工作结束后,及时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没有静电积聚。
六、员工培训1. 所有从事防静电作业的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 培训内容应包括静电的产生原理、防静电措施的具体操作方法等。
3. 培训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操作技能。
頁碼制定日期3.7 ESD 损伤:由静电放电引起的电子元器件性能退化或功能失效。
3.2 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
后常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3.3 静电感应:当带电物体靠近某一介质时,在该介质表面因感应而带电荷,并形成感应电场。
3.4 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静电放电敏感(的),通常用来指静电敏感元器件。
3.5 摩擦起电:当使两种材料接触或相互摩擦后分离时,产生静电荷。
3.6 摩擦电压:物体被摩擦后,表面所带静电荷的电压。
四.職責4.1.2 确保作业员及在防静电工作区内的人员正确使用ESD设备,包括防静电腕带、防静电台垫、ESD料盒等;二.範圍生產工程部1/4靜電防護工作指引 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
特建立《靜電防護工作指引》,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
基于《靜電防護工作指引》文件的颁布,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文件名稱發行部門一.目的 本文适用于所有车间中生产制程及电子元器件的采购、运输、储存、检测过程中的静电防护。
三.名词术语3.1 静电: 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
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
4.1.3 确保无关人员不接触产品,不对产品产生静电释放;4.1 生产经理、主管等管理人员,职责包括:4.1.1 负责做好物料、作业员、及其他进出防静电工作区人员及物品的出入管理;頁碼制定日期4.4.2 監督實際生產中靜電防護的相關使用情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反馈信息给相应的部门。
静电防护方法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静电防护方法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使用防静电材料:金属是导体,因导体的漏放电流大,会损坏器件。
另外由于绝缘材料容易产生摩擦起电,因此不能采用金属和绝缘材料作防静电材料。
而是采用表面电阻l×105Ω•cm以下的所谓静电导体,以及表面电阻1×105-1×108Ω•cm的静电亚导体作为防静电材料。
例如常用的静电防护材料是在橡胶中混入导电碳黑来实现的,将表面电阻控制在1×106Ω•cm以下。
(2)泄漏与接地: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进行接地,提供静电释放通道。
采用埋大地线的方法建立“独立”地线。
使地线与大地之间的电阻<10Ω。
(参见GBJl79或SJ/T10694—1996)静电防护材料接地方法:将静电防护材料(如于作台面垫、地垫、防静电腕带等)通过1MΩ的电阻接到通向独立大地线的导体上(参见SJ/T10630-1995)。
串接1MΩ电阻是为了确保对地泄放<5mA的电流,称为软接地。
设备外壳和静电屏蔽罩通常是直接接地,称为硬接地。
(3)导体带静电的消除:导体上的静电可以用接地的方法使静电泄漏到大地。
防静电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荷的现象,当两个物体接触或分离时,会产生静电荷的转移或重分布。
静电的存在可能导致电击、火花、设备故障等问题,因此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中,需要进行防静电作业。
二、作业目的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防静电作业中,工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操作,减少静电带来的潜在风险。
三、作业准备1. 工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服装,包括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确保服装干燥、清洁,无损坏。
2. 工作区域应保持干燥,避免有湿度过高的环境。
3. 工作人员应佩戴防静电腕带,确保与地面的良好接触。
4. 工作区域应清理干净,移除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如塑料袋、纸张等。
5. 静电敏感设备应放置在防静电垫上,确保接地良好。
四、作业步骤1. 在进入工作区域前,工作人员应先踏上防静电垫,以确保自身的静电荷与地面的接触。
2. 工作人员应将防静电手套穿戴好,并确保手套与手部紧密贴合,避免手套内产生静电。
3. 在进行操作前,工作人员应先触摸静电敏感设备的金属部分,以释放身上的静电荷。
4. 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尽量避免与静电敏感设备直接接触,以减少静电的传导。
5. 在需要移动设备或物品时,工作人员应先将手放在接地金属上,再进行操作,以确保自身与地面的良好接触。
6. 在作业完成后,工作人员应将设备放置在防静电垫上,并将其与接地线连接,确保设备的静电荷能够及时释放。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防静电作业时,工作人员应注意避免与易燃易爆物品接触,以防止火花引发火灾。
2. 如发现防静电服装有损坏或有异样,应立即更换。
3.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塑料容器、塑料袋等易产生静电的物品。
4. 在工作区域内,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防静电作业。
5. 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防静电作业培训,了解最新的防静电作业技术和安全知识。
六、作业评估1. 防静电作业的效果可通过测量静电电势差、静电荷量等指标来评估。
防静电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电现象,由于静电的存在,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制定了本防静电作业指导书,以指导员工进行防静电作业。
二、作业环境1. 作业场所应保持干燥,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
2. 作业区域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以防止静电引发火灾或爆炸。
3. 作业区域的地面应保持洁净,避免积尘和杂物,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三、作业前准备1. 穿戴适当的防静电工作服和鞋子,确保与地面的良好接触。
2. 检查工作场所的接地系统是否正常,确保良好的接地。
3. 检查工作设备的防静电装置是否完好,如防静电地带、静电消除器等。
4. 确保工作场所的温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防静电措施的影响。
四、作业过程1. 在进行防静电作业前,应先进行静电消除操作,如使用静电消除器对工作区域进行消除处理。
2. 在作业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带电物体接触。
如必须接触带电物体,应先将手部用湿毛巾擦拭干净,保持皮肤潮湿,减少静电的产生。
3. 在进行电气设备维修等作业时,应先切断电源,确保安全作业。
4. 在涉及易燃易爆物品的作业中,应加强防静电措施,如使用防静电工具、穿戴防静电手套等。
5. 在作业过程中,应定期清理工作区域的积尘和杂物,以减少静电的积累。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如果发生静电引发的火灾或爆炸,应立即切断电源,并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2. 如果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3. 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培训与考核1. 对参与防静电作业的员工进行防静电知识的培训,包括静电的产生机理、防静电措施等。
2. 对员工进行定期的防静电作业考核,以确保员工掌握防静电作业的正确方法和技能。
七、注意事项1. 严禁在防静电作业区域内吸烟或使用明火。
2. 在进行防静电作业时,应避免使用塑料袋等易产生静电的物品。
这是东莞材成电子有限公司之管制文件,只有得到品质部经理特别授权,此份文件才可以非管制文件形式复印或交予第三者用于其它目的.修订履历修订号修订内容摘要发行日期0 首次发行30/11/2011起草者:黄莲燕日期:30/11/2011审核者:黄庆华日期:30/11/2011批准者:吴远中日期:30/11/2011东莞材成电子有限公司文件名称文号管制印章版本静电防护管制指引1.目的建立ESD控制规范,以满足产品的静电防护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2.范围适用于PNP车间静电防护与管理.3.职责3.1设备工程部: 负责静电接地系统、ESD接地铜线的建立与维护.3.2品质部: 负责本程序的维持与督导执行以及静电席、静电地板、静电推车、静电接地铜线以及相关防静电设施的定期检查,并负责温湿度检查与控制以及新锋电子厂人员ESD培训考核.3.3工程部: 安装、维护静电地线、静电台(地)垫,静电带的管理,静电检测仪器的维护.协助设备工程部安装、维护防静电接地系统、ESD接地铜线.3.3 校准实验室:负责对静电检测仪器和温湿度检查仪器进行校准工作.3.4 生产、品质、工程和PMC各部:负责本部防静电手带、静电脚带及防静电鞋的测试.4.定义ESD:是指Electrostatic Discharge的英文缩写. 当两种材料一起摩擦,一种丢失电子,而另一种则收集电子;前者正在充电,而后者则负充电.静电是一个物体上的非移动的充电.如果有机会,该物体将放掉充电,又回到中性.这种充电释放就是ESD.5. 程序5.1 防静电控制范围及标示东莞材成电子有限公司文件名称文号管制印章版本5.1.1 防静电控制范围包括需静电防护的所有部品、半成品及成品的储存、运输、生产及包装.5.1.2凡生产需要防静电保护产品的部门都必须设立防静电保护区,并有明显的防静电标示;对所有需作静电防护的区域用黄黑色的斑马线标示,同时还需挂有静电防护标记图标(如下页):防静电保护区5.2防静电用品a.静电手带;b.防静电鞋;c.防静电手套;d.防静电烙铁;e.防静电席;f.防静电地砖;g.防静电接地线;h.防静电箱;i.防静电袋;j.防静电龙船板;k.防静电推车;l.防静电治具;m.防静电架;n.防静电Feeder车;o.防静电保护屏;p.防静电袖套等.5.3部品、半成品、成品的防静电管理5.3.1 防静电物品类别a.IC;b.PWBA半成品或成品;c.晶体组件;东莞材成电子有限公司文件名称文号管制印章版本d.BGA.5.3.2 需要防静电的部品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用防静电盘(或袋或箱或架)装存.5.3.3 暂时存放的防静电部品、半成品或成品,必须存放在防静电箱内,并以防静电盖覆盖.5.3.4 PWBA半成品或成品应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储存和运输.5.3.5 在制品与成品应放置在具有防静电保护措施的传送带、台垫或地垫上.5.3.6 装部品、成品的防静电袋或箱在投入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有破损并检测其阻抗是否在规定要求范围内,如有不合格要求,则需修理好或重新更换后方可使用,不能维修的由使用部门统一作报废处理.5.3.7已拆封的IC部品必须保存在防静电的盘或管中,而对其它静电敏感组件必须保存在防静电的袋中,再放置于有静电接地的防静电席上.5.4人员的防静电管理5.4.1 凡从事有防静电操作的人员必须穿防静电鞋、佩带防静电手带,在进入生产车间时须检测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带性能是否良好,保证手带与防静电接地线可靠地连接,并且手带不能戴在手套或其它工具上,必须和皮肤直接接触;在进入PNP车间时,各相关人员必须通过静电消除器消除身体上的静电,从而避免人为原因对产品产生影响.5.4.2 进入无尘车间工作的人员均需穿戴防静电衣帽,穿静电鞋,必要时还需着防静电袖套.5.4.3 未带有防静电手套及接地良好的防静电手带,严禁拿PWBA半成品或成品.5.5防静电测量仪器5.5.1静电测量表用来评估新锋电子厂需防静电的部品、半成品及成品所处的特定区域是否需要设立防静电保护区.5.5.2 型静电表面阻抗测试仪用来测试防静电席、静电地砖以及防静电推车的有效性.5.5.3 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来测试烙铁接地的有效性.5.5.4防静电手带测试仪用来检查防静电手带之有效性.5.5.5 接地电阻测试仪或万用表用来检测静电消除器以及防静电接地线或接地系统的有效性.5.5.6防静电仪器的计量由校准实验室按年度计划结合仪器的调校期进行,其调校记录由校准实验室保存.5.6防静电需求环境5.6.1 场区相对湿度:30%~60%.5.6.2 场区温度:18℃~28℃.5.7防静电设施的点检与检测7.1静电席表面电阻的检测5.7.1.1 测试工具: 静电表面阻抗测试仪东莞材成电子有限公司文件名称文号管制印章版本5.7.1.2测试频率: 1次/周5.7.1.3测试环境: 温度18-28℃;湿度30-60%RH5.7.1.4测试标准: 1MΩ/Sq-1000MΩ/Sq5.7.1.5品质部每周使用“静电表面阻抗测试仪”,对所使用的防静电工作台或静电席表面电阻进行检测,并记录其结果在《静电席表面电阻测试记录表》上,若不合格应及时通知工程部进行检查修理;具体测试步骤与方法参考《表面阻抗测仪操作指引》.5.7.2 烙铁接地电阻与漏电压的检测5.7.2.1 测试工具: 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5.7.2.2 测试频率: 每班一次5.7.2.3 测试环境: 温度18-28℃;湿度30-60%RH5.7.2.4 测试标准: 接地电阻< 1Ω(烙铁在使用时接地电阻< 20Ω) 漏电压 <0.1V5.7.2.5 品质部每班次应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检查烙铁接地电阻和烙铁漏电压的大小,并记录检查结果在《烙铁接地电阻、电压检查表》上;具体测试步骤与方法参考《烙铁接地电阻与漏电压检测指引》.5.7.3 防静电地砖的检测5.7.3.1测试工具: 静电表面阻抗测试仪5.7.3.2测试频率: 每半年一次5.7.3.3测试环境: 温度18-28℃;湿度30-60%RH5.7.3.4测试标准: <1MΩ5.7.3.5品质部每半年检查一次导电性地砖的表面对地阻抗, 并记录检查结果在《防静电地砖检查记录表》; 具体测试步骤与方法参考《防静电地砖检查操作指引》5.7.4 静电手带的检测5.7.4.1测试工具: 防静电手带测试仪5.7.4.2测试频率: 每班一次5.7.4.3测试环境: 温度18-28℃;湿度30-60%RH5.7.4.4测试标准:5.7.4.5 a. 将防静电手带正确佩戴于使用者的手上测试, 可接受的阻值范围是500KΩ~10MΩ.5.7.4.6 b.将防静电手带正确佩戴于使用者的手上测试, 可接受的阻值范围是750KΩ~10MΩ5.7.4.7相关员工每班次应使用“防静电带测试仪”检查防静电带之阻抗,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静电带测试记录表》、上, 若不合格时,应更换之; 具体测试步骤与方法参考《PNP静电带手带检查指引》5.7.5 下图为防静电接地线测量点订定示意图东莞材成电子有限公司文件名称文号管制印章版本东 莞 材 成 电 子 有 限 公 司文件名称文号 管制印章版本R=1M±10%欧 R=1M±10%欧静电接地5.7.9 ESD 接地铜线的检测7.9.1 测试工具: 万用表 7.9.2 测试频率: 每月一次7.9.3 测试环境: 温度18-28℃;湿度30-60%RH 7.9.4 测试标准: <1Ω7.9.5 品质部每个月应对生产线ESD 接地铜线与ESD 专用接线箱中铜条,即上图标示 之间的电阻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ESD 接地铜线检查表》上,若不合格应及时检查修理;5.7.10 防静电接地系统的检测5.7.10.1 测试工具: 接地电阻测试仪 5.7.10.2 测试频率: 每半年一次5.7.10.3 测试环境: 温度18-28℃;湿度30-60%RH 5.7.10.4 测试标准: <1Ω5.7.10.5 设备工程部每半年应对接线箱中铜条与大地之间的阻值进行测量,即上图标示 ,并记录在《防静电接地系统检查表》中; 5.7.11 静电地线的检测5.7.11.1 测试工具: 万用表 5.7.11.2 测试频率: 每天一次5.7.11.3 测试环境: 温度18-28℃;湿度30-60%RH台面1或靜電席1主銅 板 R=1M±10%歐台面X 或靜電席X台面2或靜電席223ESD 專用接線箱中銅條1 1 2东 莞 材 成 电 子 有 限 公 司文件名称文号 管制印章版本5.7.11.4 测试标准: 1±10%M Ω 5.7.11.5 测试方法a. 将万用表的红表笔插入“+(Ω)”端,黑表笔插入“⊥(COM) ”端.b. 将万用表的功能转换旋钮旋到奥姆档的“2M”位.c. 将静电地线夹子从铜在线取下.d. 打开万用表的电源开关,用万用表的两表笔分别充分接触工作台静电席与静电地线的接触钮和静电地线的夹子(如图标示 ).e. 读出万用表显示数值稳定时的读数.f. 将各个测试点的检测值记录在《静电地线测试记录表》.g. 将静电地线夹子重新夹在ESD 接地铜在线.5.7.11.6异常处理在测量过程中如电阻值无穷大,表明静电地线断路或未接地,如小于0.6M Ω表明静电地线与电源地线接在一起或短路.发现静电地线损坏和电阻值不符合要求,及时知会生产工程部检修。
防静电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在电子、半导体、化工等行业中,静电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导致设备故障、产品损坏甚至是人身安全问题。
为了有效防止静电的产生和传播,本指导书旨在提供防静电作业的指导,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防静电作业的目标1. 确保作业环境的电阻率符合标准要求,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2. 采取适当的防静电措施,防止静电的传播和累积。
3. 提供合适的防静电工具和设备,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4. 培训作业人员,提高他们的防静电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作业环境的电阻率要求1. 作业区域的地面电阻率应小于10^6欧姆,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2. 作业区域的工作台面电阻率应小于10^9欧姆,以防止静电的传播。
3. 作业区域的空气电阻率应大于10^12欧姆,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四、防静电措施1. 地面处理:确保作业区域的地面电阻率符合要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a. 使用导电地板材料,如铝合金地板或导电地板砖。
b. 定期检查和维护地面,确保地面的导电性能。
c. 安装接地装置,将地面与接地系统连接起来,以排除静电。
2. 工作台面处理:确保作业区域的工作台面电阻率符合要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a. 使用导电工作台面材料,如导电橡胶垫或导电塑料板。
b. 定期清洁工作台面,确保表面没有积聚的灰尘或污垢。
3. 静电消除装置:在作业区域内安装静电消除装置,以防止静电的传播和累积。
静电消除装置可以采用以下方法:a. 静电消除器:通过释放离子来中和静电,减少静电的影响。
b. 静电消除器:通过消除静电电荷来减少静电的产生。
4. 防静电工具和设备:提供合适的防静电工具和设备,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防静电工具和设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a. 防静电手套:使用防静电手套可以减少静电的传播和累积。
b. 防静电服装:穿戴防静电服装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传播。
c. 防静电鞋:穿戴防静电鞋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传播。
d. 防静电工具:使用防静电工具可以减少静电的传播和累积。
防静电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不平衡的电荷,当两个带电物体接触时,电荷会发生转移,从而产生静电放电现象。
在某些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静电放电可能会对设备和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有效防止静电放电的发生,制定一份防静电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一、静电的基本知识1.1 静电的产生原理静电是由于物体带有不平衡的电荷而产生的。
当两个物体接触或者分离时,电荷会发生转移,导致物体带电。
常见的静电产生原因包括磨擦、接触和分离等。
1.2 静电的危害静电放电可能会对电子设备和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对于电子设备而言,静电放电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数据丢失甚至损坏。
对于人员而言,静电放电可能引起不适、触电甚至火灾等危(wei)险。
1.3 防静电的重要性防静电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静电放电的发生,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防静电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可以提供相关人员正确的操作指导,降低静电风险。
二、防静电作业环境准备2.1 场地准备在进行防静电作业之前,需要确保作业场地符合防静电要求。
场地应保持干燥,避免有静电积聚的物体存在。
地面应使用导电材料,以便将静电导入地下。
2.2 设备准备防静电作业需要使用专用的防静电设备。
例如,使用防静电手套、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台等。
2.3 人员准备进行防静电作业的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同时,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静电服装,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三、防静电操作规范3.1 静电放电防护在进行防静电作业时,应避免与带电物体接触。
当需要接触带电物体时,应先进行静电放电,使用专用的静电放电器进行放电操作。
3.2 防静电工具使用在进行防静电作业时,应使用防静电工具。
例如,使用防静电吸尘器清洁设备表面,使用防静电喷雾剂消除静电积聚等。
3.3 静电监测与检测为了确保防静电措施的有效性,应定期进行静电监测与检测。
使用专用的静电检测仪器,对设备和作业场地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静电问题。
四、防静电作业注意事项4.1 防静电作业的禁忌在进行防静电作业时,应避免穿戴带有静电产生的衣物和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