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按三次产业分海南省海口三亚文昌琼海万宁儋州澄迈临高东方陵水保亭各市县生产总值(2018)
- 格式:xlsx
- 大小:10.82 KB
- 文档页数:1
海南省种植结构海南全省播种面积1371万亩,水稻1000万亩,反季节蔬菜180万亩,分布在儋州,东方,三亚,陵水,琼海和文昌。
水果150万亩,几种在万宁,琼海,陵水,三亚,乐东。
全年用药8545吨,销售额0.8个亿,以杀虫剂,杀菌剂为主。
海南早稻238.65万亩,晚稻276万亩,玉米29.85万亩,大豆11.7万亩,薯类239.85万亩,花生68.25万亩,芝麻6.45万亩,甘蔗103.65万亩,蔬菜242.85万亩,果用瓜29.55万亩,香蕉46.2万亩,菠萝19.8万亩,荔枝48.3万亩,橡胶569.7万亩,椰子67.35万亩。
文昌增加常年瓜菜种植面积4000亩据悉,文昌市今年计划增加常年瓜菜种植面积4000亩:一是由海南永青公司在冯坡白茅洋建设一个1500亩瓜菜基地;二是下达25个乡镇在原来的基础上各增加100亩瓜菜种植任务。
加大对蔬菜生产扶持力度。
2011年计划投入3600万元,用于发展瓜菜产业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琼海将扩大瓜菜基地面积达8万亩琼海市加强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蔬菜生产。
计划用三年时间把嘉积镇南中洋、塔洋镇打犁洋、万泉镇沐皇洋、潭门镇福田土冬等建设成为种植面积达8万亩、产量达11万吨、旱涝保收的现代化常年瓜菜生产基地。
计划三年建成设施大棚5000亩,利用大棚种植常年蔬菜,解决好夏季蔬菜供应问题,加强蔬菜价格监测预警。
在全市各镇设下了12个监测站和224个监测点,坚持每日专人深入全市各集贸市场和大型超市一线采价,实行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一日一报制度。
万宁建立常年蔬菜生产基地万亩万宁市全面制定了全市蔬菜基地发展规划。
全市计划建立常年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其中大棚蔬菜生产基地3个,面积共计500亩,主要分布在礼纪镇万宁丰凯种养基地300亩,万城车头洋100亩,东澳镇安置区100亩。
此外全市计划发展露地蔬菜种植面积9500亩,12个乡镇都落实种植任务。
加大蔬菜生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
海南知识问答一、景点介绍南山佛教文化苑:南山别名鳌山,是琼南名山。
山高500余米,山上终年祥云缭绕,气象万千。
南山距市区40公里,游览区以北有255国道和海南环岛高速公路通过三亚市西南40公里的南山脚下,是中国最南端的寺庙。
南山海上观音1999年,农历九月十九日,南山隆重举行了“南山海上观音”敬造工程开工典礼。
工程历时6载,于2005年4月15日建成,2005年4月24日(农历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诞辰日)举行盛大开光仪式。
总占地面积400亩。
南山大小洞天:位于三亚市以西40公里,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自古因奇特秀丽的海景、山景、石景与洞景被誉为“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
海南道教的发祥地,景区分布有三万株“南山不老松”,这种形似松而不是松的巨树,叫龙血树,有植物中的活化石之称。
是中国最南端的唯一的自然博物馆。
三亚大小洞天博物馆真实展现1.4亿年前的生命世界,主要以恐龙化石为主。
三亚大小洞天博物馆馆藏标本约2000余件,其中国宝级精品达800余件,许多标本在国内、国际上都堪称孤品。
馆藏的辽西热河古生物化石被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
天涯海角:位于三亚市西郊23公里处,天涯海角风景区总体规划陆地面积10.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平方公里,景区内有“天涯”、“海角”和“南天一柱”巨石突兀其间,昂首天外,峥嵘壮观。
每年11月举行国际婚庆节.这里经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成为我国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
呀诺达热带雨林:位于三亚市郊35公里处,是中国唯一地处北纬18度的热带雨林,是海南岛五大热带雨林精品的浓缩,“呀诺达”,是形声词,在海南本土方言中表示一、二、三。
景区赋予它新的内涵,“呀”表示创新,“诺”表示承诺,“达”表示践行,同时“呀诺达”又被意为欢迎、你好,表示友好和祝福。
景区年平均气温24°,园区内百年古藤、千年古蕨、巨大的仙草灵芝、“冷血杀手”见血封喉以及热带雨林的六大奇观等,更是让你惊叹不已。
知识点:海南“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十二大重点产业海南自贸港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海南要发展具有海南特色的产业,其中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包括: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那你知道除此之外,海南还重点发展其他产业吗,我们从海南“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十二大重点产业中就能找到答案。
一、旅游产业近年来,海南的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全省共接待游客6023.6万人次,到2020年可能要达到1亿人次。
未来五年,海南将抢抓“大众旅游时代”新机遇,全面启动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百个特色产业小镇、千个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旅游全域规划、全域打造、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做优做精旅游特色产品,努力将海南建设成为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和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
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海南素有“天然温室”美誉,具有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独特条件。
未来五年,海南将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生态循环农业为技术路径,重点建设南繁育种、热带水果、冬季瓜菜、天然橡胶、海洋渔业等一批国家级农渔基地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拓展海南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精调优、热带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创建等行动,把海南热带农业打造成服足农民、服务全国的王牌产业。
三、互联网产业海南的环境优势特别适合互联网产业发展,目前,海南全省互联网企业达到4000多家,一批互联网小镇启动建设,互联网与农业、旅游、医疗、流通等行业加速融合。
近期,海南将重点引进与培育热带高效农业、旅游各要素、离岛免税等方面的电子商务;游戏动漫制作及配套;VR、AR及其产业链;软件研发、文化创意、数字设计等;大数据开发应用;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等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应用;传感智能硬件、物联网示范应用等八个方面的互联网产业。
四、医疗健康产业2013年,国家批准在海南设立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并赋予9项特殊优惠政策,经过3年不懈努力,先行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已有20个高端医疗项目开工建设,年内还有20个项目落地。
1、海口市概况海口市地处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
海口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成为海南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邮电枢纽。
2002年,海口、琼山两市合并,划分为秀英区、龙华区、美兰区、琼山区等四个行政区,掀开了海口市的发展新篇章。
海口市钟楼五公祠2、三亚市概况三亚地理环境极为独特,三面环山,形成怀抱之势,山、海、河三种美景自然融合,众多山头也提供了眺望大海、河湾和城市景观的制高点。
海水清澈、能见度高,水温适中,全年适合游泳,到三亚看海上日出日落,绝对的美不胜收;三亚市区有东、西两条河流穿过而过,两岸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绿影婆娑,四季常青,生机盎然,是著名的白鹭栖息之地。
美丽的自然风光,优良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三亚人居、旅游、度假的美丽天堂。
天涯海角南山寺3、琼海市概况琼海市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风景秀丽,矿产丰富,温泉众多,港湾良好,海岸线长43公里,沿海有龙湾、潭门、博鳌、青葛四个港口,龙湾港正在加快建设成为岛东国际商贸中转港,潭门港被列为国家重点渔港。
由嘉积、博鳌、官塘三大组团构成的大琼海,在21世纪初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崛起为海南第三大城市。
博鳌亚洲论坛会址红色娘子军纪念园3、儋州市概况儋州古称儋耳,位于海南岛西北部。
境内有科技力量雄厚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是海南省西部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
境内陆海交通发达,西线高速公路、海榆西线公路、海南西环铁路贯穿市境,儋州市区距省会海口市129千米,距洋浦港60千米,海运可直抵东南亚和祖国各沿海城市。
全市东西长87千米,南北宽82千米,面积3258平方千米,是海南省面积最大的市。
东坡书院松涛水库4、文昌市概况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8°21′至111°03′,北纬19°20′至20°10′之间,东南和北面是南海和琼州海峡,西面与海口市相邻,西南面与定安县和琼海市接壤。
海南省种植结构海南全省播种面积1371万亩,水稻1000万亩,反季节蔬菜180万亩,分布在儋州,东方,三亚,陵水,琼海和文昌。
水果150万亩,几种在万宁,琼海,陵水,三亚,乐东。
全年用药8545吨,销售额0.8个亿,以杀虫剂,杀菌剂为主。
海南早稻238.65万亩,晚稻276万亩,玉米29.85万亩,大豆11.7万亩,薯类239.85万亩,花生68.25万亩,芝麻6.45万亩,甘蔗103.65万亩,蔬菜242.85万亩,果用瓜29.55万亩,香蕉46.2万亩,菠萝19.8万亩,荔枝48.3万亩,橡胶569.7万亩,椰子67.35万亩。
文昌增加常年瓜菜种植面积4000亩据悉,文昌市今年计划增加常年瓜菜种植面积4000亩:一是由海南永青公司在冯坡白茅洋建设一个1500亩瓜菜基地;二是下达25个乡镇在原来的基础上各增加100亩瓜菜种植任务。
加大对蔬菜生产扶持力度。
2011年计划投入3600万元,用于发展瓜菜产业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琼海将扩大瓜菜基地面积达8万亩琼海市加强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蔬菜生产。
计划用三年时间把嘉积镇南中洋、塔洋镇打犁洋、万泉镇沐皇洋、潭门镇福田土冬等建设成为种植面积达8万亩、产量达11万吨、旱涝保收的现代化常年瓜菜生产基地。
计划三年建成设施大棚5000亩,利用大棚种植常年蔬菜,解决好夏季蔬菜供应问题,加强蔬菜价格监测预警。
在全市各镇设下了12个监测站和224个监测点,坚持每日专人深入全市各集贸市场和大型超市一线采价,实行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一日一报制度。
万宁建立常年蔬菜生产基地万亩万宁市全面制定了全市蔬菜基地发展规划。
全市计划建立常年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其中大棚蔬菜生产基地3个,面积共计500亩,主要分布在礼纪镇万宁丰凯种养基地300亩,万城车头洋100亩,东澳镇安置区100亩。
此外全市计划发展露地蔬菜种植面积9500亩,12个乡镇都落实种植任务。
加大蔬菜生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
海南省工程建设标准海南省城镇建设项目停车场(库)配建标准主编部门: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部门:实施日期:年月日2012 海南1 总则l.0.l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的规划建设管理,改造城市静态交通环境,依据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城市当前和今后的发展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县城镇以及洋浦经济开发区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工程配置停车场(库)。
旅游度假区和人口超过2万的乡镇应参照本标准执行。
1.0.3 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的设置,必须合理配置、方便使用、保障交通安全,并应满足道路动态交通、城市环境保护和城市防灾安全的要求。
1.0.4 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的规划设计应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宜采用地下、停车楼、立体停车库等立体停车设施。
1.0.5 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的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2 术语2.0.1 建筑工程 Urba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泛指城镇规划区内各种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住宅以及工厂、仓库等。
2.0.2 公共建筑 Public building泛指为人们提供公共服务和使用的各类建筑。
主要有行政办公建筑、文教体卫建筑、商业金融建筑等。
2.0.3 机动车motorized vehicle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作业的轮式车辆。
(摩托车停车位纳入非机动车停车位计算)2.0.4非机动车 non-motorized vehicle指以人力驱动上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2.0.5 停车场parking area供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露天停车场地。
2.0.6 停车库parking garage供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有建、构筑物的包括封闭、敞开的单层、多层、底层及地下车库。
琼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正文:----------------------------------------------------------------------------------------------------------------------------------------------------琼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海府〔2015〕168号各镇人民政府、彬村山华侨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各农场: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国发〔2015〕34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琼府〔2015〕83号),现就做好我市行政区域内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目的和意义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和市情市力调查。
农业在我市整体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组织做好我市行政区域内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查清我市行政区域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对于科学制定“三农”政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实现我市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普查对象与范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市行政辖区内的下列个人和单位: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
普查的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三、普查内容与时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农业从业者基本情况;(二)农业土地利用与流转情况;(三)农业生产与结构情况;(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情况;(五)新农村建设情况;(六)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民生活方式变化情况。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6年度资料。
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二○○五年六月前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我国政府提出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点和措施。
为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函》(环办函[2003]408号),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工作进行统一部署。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要求,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组织编制了《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
本区划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为指导,结合海南的实际,对海南省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分,并提出了各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与生态保护措施。
本区划旨在为海南省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农业、林业、旅游业、工业等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海南省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决策提供了依据。
本区划已2005年6月经省政府同意批准实施。
目录一、概况 (1)(一)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 (1)(二)社会经济概况 (6)二、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 (7)(一)生态功能区划的目标与指导思想 (7)(二)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 (8)三、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 (10)(一)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10)(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6)四、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21)(一)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21)(二)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 (22)(三)气象灾害受损敏感性评价 (22)(四)海南岛近岸海洋水环境污染敏感性评价 (23)(五)海南岛海岸带退化敏感性评价 (24)(六)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 (24)(七)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评价 (25)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26)(一)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 (26)(二)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27)(三)水源保护重要性评价 (27)(四)、洪水调蓄重要性评价 (27)(五)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价 (28)(六)海南岛海岸带防护重要性评价 (28)(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 (29)六、生态功能区划及分区概述 (29)(一)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30)(二)海南海岸带生态区 (33)(三)海南岛环岛台地/平原生态区 (40)(四)海南中部山地生态区 (47)(五)南海海洋与南海诸岛生态区 (49)七、生态功能区分类汇总概述 (53)(一)严格保护生态区 (54)(二)控制性开发利用区 (55)(三)资源开发利用区 (55)八、重要生态功能区 (58)(一)各类功能区的数量、面积与分布 (58)(二)重要生态功能区 (59)九、生态功能区划实施对策和措施 (61)(一)法律的对策和措施 (61)(二)行政的对策和措施 (62)(三)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64)(四)技术的对策和措施 (65)附表: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简表 (65)附图: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图一、概况(一)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1. 地理位置海南省位于我国的最南部,陆地面积约3.42×104km2,地处北纬3°20′~20°18′,东经107°50′~119°10′之间,在我国所处的纬度最低。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4.05•【字号】琼府办〔2017〕60号•【施行日期】2017.04.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琼府办〔2017〕60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十二五”以来,我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深入推进休闲农业、循环农业发展,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全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6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00.18亿元,比上年增长4.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3元,同比增长9.1%,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但我省农业发展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进一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我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各次全会以及省委六届各次全会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农业作为农村奔小康、特色城镇化及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产业,以制度、技术、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村活力显著增强,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条趋于完整,生产经营方式明显改善,科技水平明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备、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有较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