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构成作业
- 格式:pdf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5
建筑立体构成方案建筑立体构成方案是指建筑物在空间上的形成和组织方式。
一个成功的建筑立体构成方案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同时凸显其美学价值和个性特点。
在设计建筑立体构成方案时,建筑师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用途、环境条件、人文特色以及结构的合理性等因素。
在建筑立体构成方案中,首先要确定建筑物的整体形式。
建筑物的形式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复杂的曲线和折面构成。
建筑师可以根据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文化背景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形式。
例如,在热带地区,建筑师通常会采用大型遮阳装置,以遮挡阳光,保持室内凉爽。
而在海滨地区,建筑师可能会选择流线型的形式,以适应海风的吹拂和海景的欣赏。
其次,建筑立体构成方案还要考虑建筑物的平面布局。
建筑物的平面布局不仅要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还要充分利用空间,提供舒适的使用环境。
建筑的平面布局可以是集中型、线性型、环形型等形式。
例如,在办公楼设计中,建筑师通常会采用集中型的布局,将主要的工作区域集中在中央,周围布置会议室、休息区等辅助功能区,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人员互动。
而在住宅设计中,建筑师可能会采用线性型的布局,将主要的功能区域沿着一条线排列,以提供更好的通风和自然采光。
此外,建筑立体构成方案还要考虑建筑物的立面设计。
建筑物的立面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和功能的需求,还要考虑美学和表达个性的因素。
建筑师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材料、色彩和图案,来打造独特的立面效果。
例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师通常会采用玻璃幕墙和金属材料,以营造简洁、现代的外观效果。
而在传统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可能会采用木材和砖石等传统材料,以体现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
最后,建筑立体构成方案还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
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建筑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尺度、形式和功能,来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
例如,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建筑师通常会采用钢结构或者混凝土框架结构,以承受大风和地震等外部力量。
1。
建筑的含义是什么?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
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
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建筑的基本要素是指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2。
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的意义何在?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什么?答:意义是为了使建筑产品、建筑构配件和组合件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不同制式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及加快设计速度,提供施工质量和效率。
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
扩大模数为基本模数的整数倍。
分模数是指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分模数的基数为M/10、M/5、M/2共3个,其相应的尺寸为10,20,50mm。
3。
影响体型及立面设计的因素有哪些?建筑物体型组合有哪几种方式?答:影响体型及立面设计的因素有:使用功能、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经济条件及周围环境。
组合方式有:单一体型、单元组合体型、复杂体型等.4。
什么是层高、净高?确定层高与净高应考虑哪些因素?答: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距离。
净高是指该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层高与净高的确定应考虑:使用功能、采光通风、结构类型、设备布置、空间比例、经济等主要因素。
5. 平面设计包含哪些基本内容?答: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的组合设计.6。
房间的尺寸指的是什么?确定房间尺寸应考虑哪些因素?答:房间尺寸是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
确定房间尺寸应以下几方面:良好的天然采光;满足家居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满足视听要求;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7。
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建筑物主要是由基础、墙或柱、楼梯、楼板层及地坪层、屋顶及门窗等六大部分组成。
《认识建筑构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目的: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学习,深入了解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建筑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设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到校园内或周边地区的建筑工地进行现场考察,观察各类建筑的构造形式,了解不同建筑结构的特点,包括框架结构、悬挑结构、悬臂结构等。
2. 理论学习:组织专业老师为学生讲解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介绍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让学生了解建筑构造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设计,设计一座简单的建筑模型并进行实际搭建,考察结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思考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探讨建筑构造对建筑整体风格、功能和美学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建筑结构与人们生活、工作的关系。
三、设计步骤:1. 确定实地考察地点和时间,并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现场考察,记录建筑结构形式和特点。
2. 组织专业老师讲解建筑构造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方法。
3.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合理分工,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建筑模型,并进行实际搭建。
4. 组织学生展示设计成果并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分享经验和体会,加深学生对建筑构造的理解和认识。
5. 引导学生思考建筑构造的意义和价值,促使学生深入探讨建筑结构与空间、功能、美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设计评价:本次作业设计将通过学生的实地考察、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思考讨论等环节,全方位培养学生对建筑构造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课时一、设计背景与意义建筑构造是建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耐久性和美观性。
环境设计立体构成结课作业
环境设计立体构成结课作业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通过立体构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造型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在立体构成结课作业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立体构成原理和技巧,创作一件具有空间感和美感的作品。
作业的具体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设置和教师要求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创意性:作品应具有创意和个性,能够表达学生的想法和情感。
2. 功能性:作品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或功能,例如可以作为装饰品、储物盒、灯具等。
3. 结构性:作品应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和压力。
4. 环保性:作品应尽量采用环保材料,体现环保理念。
具体来说,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立体构成结课作业:
1. 确定主题:根据课程要求和自己的兴趣,确定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2. 设计草图:在草图上绘制出作品的初步形状和结构,注意比例和空间关系。
3. 选择材料:根据作品的主题和风格,选择合适的材料,例如纸张、塑料、木材、金属等。
4. 制作模型:按照设计草图,将材料加工成作品的具体形状和结构。
5. 细节处理:对作品进行细致的处理和修饰,例如表面处理、色彩搭配等。
6. 作品展示:将作品放置在适当的展示空间中,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作品的全貌和细节。
在完成立体构成结课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充分理解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技巧,并将其应用到作品中。
2. 注意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度,尽可能做到精益求精。
3. 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在制作过程中受伤或损坏工具设备。
第一章梁1.梁按支座约束分为:静定梁和超静定梁,根据梁跨数的不同,有单跨静定梁或单跨超静定梁、多跨静定梁或多跨连续梁。
2.简述简支梁和多跨连续梁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答:简支梁的缺点是内力和挠度较大,常用于中小跨度的建筑物。
简支梁是静定结构,当两端支座有不均匀沉降时,不会引起附加内力。
因此,当建筑物的地基较差时采用简支梁结构较为有利。
简支梁也常被用来作为沉降缝之间的连接构件。
多跨连续梁为超静定结构,其优点是内力小,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安全储备高,其缺点是对支座变形敏感,当支座产生不均匀沉降时,会引起附加内力。
(图见5页)3.悬挑结构的特点:悬挑结构无端部支撑构件、视野开阔、空间布置灵活。
悬挑结构首要关注的安全性是:倾覆、承载力、变形等。
第二章桁架结构1.桁架结构的组成:上弦杆、下弦杆、斜腹杆、竖腹杆2.桁架结构受力计算采用的基本假设:(1)组成桁架的所有各杆都是直杆,所有各杆的中心线(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这一平面称为桁架的中心平面。
(2)桁架的杆件与杆件相连接的节点均为铰接节点。
(铰接只限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没有限制转动。
)(3)所有外力(包括荷载及支座反力)都作用在桁架的中心平面内,并集中作用于节点上(节点只受集中力作用)3.桁架斜腹杆的布置方向对腹杆受力的符号(拉或压)有何关系?答:斜腹杆的布置方向对腹杆受力的符号(拉或压)有直接的关系。
对于矩形桁架,斜腹杆外倾受拉,内倾受压,竖腹杆受力方向与斜腹杆相反,对于三角形桁架,斜腹杆外倾受压,内倾受拉,而竖腹杆则总是受拉。
(图见11页)4.按屋架外形的不同,屋架结构形式有几种?答:三角形屋架,梯形屋架,抛物线屋架,折线型屋架,平行弦屋架等。
屋架结构的选型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答:(1)屋架结构的受力;(2)屋面防水构造;(3)材料的耐久性及使用环境;(4)屋架结构的跨度。
屋架结构的布置有哪些具体要求?答:(1)屋架的跨度:一般以3m为模数;(2)屋架的间距:宜等间距平行排列,与房屋纵向柱列的间距一致,屋架直接搁置在柱顶;(3)屋架的支座:当跨度较小时,一般把屋架直接搁置在墙、垛、柱或圈梁上。
建筑设计初步作业五——立方体的形式构成一、目的学生通过绘制草图与实体模型制作,完成一个处于限定条件下的立方体的形式构成训练。
尝试运用抽象形式语言表达设计概念,传达设计意图,了解形式美的原则以及实体与空间的转换。
同时,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模型制作以及建筑图纸表达、表现的能力。
二、作业要求/内容与步骤要求4人一个小组,延续作业四从电影中获得的设计主题及概念,利用一系列立方体作为基本形式语言要素,在7m×16m×10m的立方体框架,完成一个形式构成作品。
具体内容与步骤如下:1.参与构成的形式基本要素:(1)A立方体1个:4m×8m×6m(透明材质1,磨砂)(2)B立方体4~6个: 3m×2m×3m(白色不透明材质1)(3)C立方体6~10个: 3m×4m×3m(白色不透明材质1)(4)D立方体1个: 2m×5m×9m/10m(不透明材质2)(5)E立方体1个: 形状无要求,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高度不小于4m(由面限定出的立方体)(6)F虚空2. 利用草图、SU、工作模型辅助思考,将以上要素按照一定的形式逻辑组织成为一个形式整体,回应设计概念,同时符合形式美的基本原则,注意虚实变化、节奏韵律、主次对比。
制作1:50成果模型,材料为:卡纸(两种颜色或材质)+有机玻璃(两种透明度)或木材(两种颜色或材质)+有机玻璃(两种透明度)。
3. 所有体块应放置在7m×16m×10m的立方体框架内。
立方体的框架(外部6个界面)形成方式为:有实体要素的利用实体要素的面界定,没有实体的部分(虚空)可以利用透明有机玻璃(透明材质2)补全,加以限定。
所有体块的边缘应对齐1m×1m×1m的空间网格。
4. 体块相接时,可以将重合的面做成一个面。
若干个体组合成一个大的体时,应通过划线或去掉一些面暴露内部等方式,显示出原始的体块及组合关系。
一、我们如何解读建筑任务书:(以2-3人合作小组完成)1、课题背景:在这次“大师作品分析”作业中,我们选取现、当代建筑代表人物,对他们的一系列的经典小型建筑作品展开分析,通过找寻它们的建筑思想和作品的发展轨迹,试图建立一个我们对建筑基本判断的平台。
2、参考:1)柯布西耶―萨伏依别墅2)卢斯-米勒住宅3)密斯-吐根哈特别墅4)特拉尼-柯默警察局办公楼5)特拉尼-湖畔别墅6)阿尔法•阿尔托-玛丽亚别墅7)诺依特拉-考夫曼沙漠别墅8)路易康-屈灵顿游泳池更衣室9)巴拉干-自宅10)安藤忠雄-光之教堂11)卒姆托-奥地利伯瑞根兹美术馆12)库哈斯-巴黎别墅13)哈蒂德-维特拉家具工厂消防站14)西扎-维埃拉•迪卡斯别墅15)坂本一成-Hut T住宅3、解读经典的目的:我们如何解读建筑,如何分析建筑,是否有途径让我们找到通往认识建筑的路,最终我们怎样理解一个建筑和建筑大师作品,它会怎样启发和影响了我们的设计。
在建筑学习和设计过程中,全面了解和把握建筑大师们的建筑思想和他们的作品、他们建筑特点和语言手法,这些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基本的建筑观。
4、解读的表现方法:1)分析建筑师的生平,解读建筑作品的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再对照照片想象体验一下这个建筑空间感觉和建筑师给我们讲的故事。
2)需按一定方法图解分析研究建筑:建筑如何产生、建筑师如何在空间和深度范畴内运用形状、构成、明暗、平衡、色彩、运动、材料以及其表达方式也就是建筑艺术的具体化,。
3)在课程中我们借助对大师们的具体作品进行历史纵线和横线的罗列,对大师作品进行图解式和深层次的分析比较,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从建筑基本问题上入手,感受和理解大师们的代表性建筑。
4)课题中我们分析的建筑,建筑的主人或者业主在什么情况下邀请建筑师为他设计,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建筑基本资料包括:建筑规模,建造地点,建筑效用,建造年代,建造形式和材料。
如果我们忽略这些,我们在解读建筑时就相对不完整,建筑的产生并不是在建筑师设计时有了构思,在图纸上建成的,其建造建成到使用或者改建我们都需了解,因为建筑并不只是艺术品,其基本在于提供给人们生活和使用的空间。
现代建筑设计中空间构成元素的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空间构成元素被广泛应用,是建筑师用来创造有趣、舒适和富有表现力的室内外空间的重要工具之一。
空间分割是空间构成元素的基本应用之一。
通过使用墙壁、隔断或屏风等物理元素,建筑师能将一个大空间分割成多个功能独立的小空间。
这种分割可以根据功能需求、使用者需求或者美学要求进行设计。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使用墙壁或者隔断将客厅和餐厅进行分割,以创造一个私密的用餐空间。
在室外设计中,可以使用植物、草地、景观雕塑等元素来分割花园或庭院,以创造不同的场所感。
空间连接是空间构成元素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合理的连接设计,建筑师可以将不同的空间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空间流线。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通过开放式的平面布局和通透的玻璃墙来实现餐厅和厨房的连接,以便于家庭成员在餐前准备和用餐过程中进行交流。
在室外设计中,可以通过设置弯曲的小径、桥梁或者楼梯来连接花园中的不同区域,使人们可以自由地探索和流动。
色彩和光线也是空间构成元素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合理的色彩选择和灯光设计,建筑师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感觉。
使用明亮的色彩和充足的自然光线可以让室内空间显得开放、通透和舒适。
调暗的色彩和柔和的灯光则可以创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
在室外设计中,可以使用灯光来照亮建筑的立面、景观元素和道路,增强场地的功能和美感。
形状和比例也是空间构成元素的重要应用。
建筑师通过合理的形状设计和比例控制,可以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和人类尺度感的空间。
在室内设计中,使用圆形的天花板、弯曲的墙壁或者尖顶的屋顶可以增加空间的动感和视觉效果。
等比例的家具和装饰物可以使空间显得协调和谐。
在室外设计中,可以使用不同形状的建筑体量、景观元素和立面装饰来丰富和独特化建筑的外观。
空间构成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分割和连接空间、运用色彩和光线、创造形状和比例,为建筑师提供了创造多样化、富有表现力和个性化的室内外空间的手段和方法。
结构选型大作业————09城规一、砖混结构⑴工程名称: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宿舍贝克大楼⑵工程概况:所在地:美国波士顿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时间:1947~1948地点:麻省理工学院楼层高度:七层(1946年,阿尔托接受委托在临近查尔斯河繁华的海岸线的地方设计一栋学生宿舍楼。
他希望使宿舍尽可能多的房间面向太阳和河流,而不是面向聚集的车流,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就是把宿舍楼设计成蜿蜒曲折的形式,形成一种倾斜着流动的风景。
西面主要是一些次要的空间,例如公用房间、走廊以及位于大厅一层入口处以扇形方式向外发散的楼梯。
为了避免走廊的光线昏暗,他将小卖部和自助餐厅的高度降低了一些。
宿舍的表面用的是粗糙的红色石砖,而低矮的餐厅部分使用的是灰色大理石。
西面是一个常青藤缠绕的藤架和一座大型露天花园。
这座有着红色石砖墙、外形蜿蜒曲折的宿舍楼,跟其他建筑相比是那么与众不同,从而成为一座标志性建筑。
这种北欧浪漫主义的建筑手法使得当时的国际先锋派大为震惊。
同时这种理性主义原则下的反理性形式,体现了阿尔托对现代主义独裁专断的否定。
希契柯克称它有“表现主义”倾向。
因当时建筑材料仍受管制,只好用砖砌承重墙,高七层,平面作弯来弯去的蛇形,这样就可使宿舍每人都能看窗外的查里斯河风景,同时,曲线布置也可以冲散一般宿舍特有的单调冷漠气氛。
)⑶结构形式分析①结构形式:砖砌承重墙②受力特点:砖墙既是承重结构,又是围护结构。
墙体、基础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砌体结构,楼盖、屋盖等水平承重构件采用装配式或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⑷施工方案:(平面图)⑸建筑结构特点:建筑平面灵活,使用方便,结构构件巧妙转化为精致的装饰。
二、框架结构⑴工程名称:萨伏伊别墅(the Villa Savoye)⑵工程概况: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Poissy),由现经典别墅设计案例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