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8.53 MB
- 文档页数:36
机械制造工艺学连接座及其夹具课程设计1. 引言本课程设计旨在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连接座及其夹具的相关知识。
连接座是机械零件之间连接的重要部分,而夹具则是用于固定工件并保持其位置、姿态以及实现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持等功能。
通过深入了解连接座和夹具的设计原理、制造工艺以及应用场景,能够提高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2. 连接座的分类连接座是机械零件之间传递力和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功能和结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紧固连接座紧固连接座是通过螺纹或键配合等方式将两个零件紧密连接在一起,常见的有螺纹连接、键连接等。
本课程设计将重点介绍螺纹连接座的设计原理、制造工艺以及应用场景。
2.2 焊接连接座焊接连接座是通过焊接技术将两个零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常见的有电弧焊接、气体保护焊接等。
本课程设计将介绍焊接连接座的设计原理、焊接工艺以及常见的焊接缺陷及其预防措施。
2.3 锁紧连接座锁紧连接座是通过螺纹或卡簧等方式将两个零件锁定在一起,常见的有螺母连接、卡簧连接等。
本课程设计将介绍锁紧连接座的设计原理、制造工艺以及应用场景。
3. 夹具的分类与设计夹具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用于固定工件并保持其位置、姿态以及实现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持等功能的装置。
根据其功能和结构特点,夹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1 定位夹具定位夹具用于确定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保证加工精度和重复性,常见的有平行垫块夹具、销子定位夹具等。
本课程设计将介绍定位夹具的设计原理、制造工艺以及应用场景。
3.2 夹持夹具夹持夹具用于固定工件并保持其位置和姿态,常见的有机械钳夹、气动钳夹等。
本课程设计将介绍夹持夹具的设计原理、制造工艺以及应用场景。
3.3 定位夹持一体化夹具定位夹持一体化夹具集定位和夹持功能于一身,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常见的有模具夹具、机床专用夹具等。
本课程设计将介绍定位夹持一体化夹具的设计原理、制造工艺以及应用场景。
4. 连接座及其夹具的设计与制造流程连接座及其夹具的设计与制造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设计需求分析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对连接座及其夹具的功能、结构、材料等进行需求分析,并确定设计指标和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定位《机械工艺与夹具》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核心专业课。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机器装配工艺基础、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和装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影响加工质量的各项因素,学会分析研究加工质量的方法和制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部件、产品装配工艺过程的方法。
从而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素质教育、机械制造工艺知识提升、技能操作以及策略的制定与应用,充分体现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要求。
本课程应用项目任务驱动和项目问题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遵循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设计课程。
四、课程培养目标1、理论知识:(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基础(2)机械夹具设计基础(3)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基础。
2、专业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们工艺规程设计和夹具设计的能力,掌握机械加工夹具设计的一般方法,达到能够加工中等难度零件目的。
3、方法能力:(1)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
(2)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对所涉问题有一定深度的理解。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利用本课程知识设计和分析工艺系统问题,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社会能力:通过制造工艺与夹具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素质:(1)求实精神通过制造工艺与夹具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
(2)创新意识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创新欲望。
(3)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工艺规程设计和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五、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通过本课程学习,以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为主线,能够使学生了解从毛坯生产到机械产品装配的工艺方法,主要设备工件定位装夹,测量调整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目录设计任务书 (1)一、零件的分析 (2)1.1 零件的作用1。
2 零件的工艺分析二、工艺规程设计 (4)2.1 定位基准的选择2。
2 重点工序的说明2。
3 制订工艺路线2。
4 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2.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三、夹具设计 (14)3。
1 问题的提出3.2 夹具设计四、参考文献 (17)五心得体会 (18)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 “CA6140车床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生产纲领:年产量为5000件设计内容:1。
零件图一张2。
毛坯图一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序卡片一张4。
机床夹具设计每人一套5.夹具零件图一张6。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一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
宽度为18mm的槽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移齿轮时如果槽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度.所以,宽度为18mm的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1。
2 零件的工艺分析CA6140拔叉(型号:831003)共有3组加工表面:⑴、零件两端面,可以后端面加工精度高,可以先以后端面为粗基准加工右端面,再以前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左端面;⑵、以花键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这一组面包括Ø25H7的六齿方花键孔、Ø22H12的花键底孔、两端的2X150倒角和距花键中心线为22mm的上顶面;⑶、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的18H11mm的槽、上顶面的2-M8通孔和Ø5锥孔.经上述分析可知,对于后两组加工表面,可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零件的结构特点拔叉84009的毛坯为铸造件,在零件图上只有2处位置误差要求,即上顶面与花键中心线的平行度误差≤0.10, 18H11槽的两侧面与花键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0。
08零件外形上大体上与六面体相似,形状大体如下:零件剖视图图(1)零件大致结构图B.生产纲领、生产类型的确定根据指导老师要求,设计此零件为铸件,成批大量生产,工艺的安排基本倾向于工序分散原则,设备的选用是通用设备和专用工装,工艺手段以常规工艺为主,新工艺为辅的原则。
机械制造工艺学连接座及其夹具课程设计1. 引言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与机械制造相关的工艺技术。
连接座及其夹具是机械制造中常见的元件,其设计与制造对机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连接座及其夹具的设计原理、制造工艺以及常见问题。
2. 连接座的分类连接座是机械产品中用于连接零件的元件,根据其结构与用途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螺纹连接座螺纹连接座是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其主要原理是通过螺纹的相互嵌合,形成可拆卸的连接。
在设计螺纹连接座时,需要考虑螺纹的规格、螺距、螺纹深度等参数,以及连接座材料的选择与加工工艺。
2.2 键槽连接座键槽连接座是一种常用于轴与套的连接方式,其原理是通过键槽与键的配合,使得轴与套能够实现传递转矩或者作用力。
在设计键槽连接座时,需要考虑键的尺寸与形状,以及键槽的加工工艺与容差控制。
2.3 锥形连接座锥形连接座是一种通过锥度嵌合实现连接的方式,常用于机床的刀架与主轴的连接。
在设计锥形连接座时,需要考虑锥度的角度、锥度的尺寸、连接面的配合形式以及加工工艺要求。
3. 夹具的分类与设计原理夹具是用于固定工件以便进行加工或测量的装置,根据其功能与结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1 位置夹具位置夹具主要用于定位工件,保证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精度。
常见的位置夹具有平面定位夹具、孔位定位夹具等。
在设计位置夹具时,需要考虑工件的定位参考面、定位方式、定位精度要求等因素。
3.2 夹持夹具夹持夹具主要用于固定工件,使其在加工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
常见的夹持夹具有机械夹持夹具、气动夹持夹具等。
在设计夹持夹具时,需要考虑工件的形状与尺寸、夹持力的选择与控制、夹持点的位置等因素。
3.3 支撑夹具支撑夹具主要用于支撑工件,使其在加工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
常见的支撑夹具有U形支撑夹具、V形支撑夹具等。
在设计支撑夹具时,需要考虑工件的形状与尺寸、支撑点的位置、支撑力的选择与控制等因素。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任务书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1. 任务需求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流程的掌控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任务是:设计一个夹具,用于固定钢板进行钻孔加工,要求该夹具易于操作、精度高、结构合理,且满足工厂生产要求。
2. 任务细则设计目标:设计一个夹具,用于固定长达1米、宽度400mm的钢板,使其能够稳固的进行钻孔加工。
该夹具各部分应该合理明确,易于操作和安装,具备出色的稳定性和精度,以确保生产质量和效率。
任务概述:本设计任务基于机械制造工艺和夹具设计的理论基础,学生需要对材料、结构、操作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最终确定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细节配置和图纸制作,同时还需要进行夹具的制造、试用以及运用实验。
设计内容:(1)设计计划- 对该夹具的主要部件的结构、尺寸、材料和制造方式进行确定,绘制夹具的三维结构图和内部结构剖面图。
- 选取夹具各个零件所需材料,计算其重量、长宽高等基本参数。
- 计算各个部件的强度与优化方案,特别是要考虑到夹具固定后工件的稳定性、刚度和振动特性。
- 编写夹具的安装、调试、维护和更换部件等操作说明。
- 设计并制作该夹具的零部件,包括各种小配件和夹具本体。
(2)夹具制造- 对夹具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调整、试验以及合理化优化。
- 对各组件进行合理加工和材料替换,尤其是要考虑零件的精度和粗糙度的影响。
- 对夹具各部分进行动态模拟,从而实现更好的夹紧与保持效果。
(3)夹具试用- 进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验证夹具结构和使用效果,检验其稳定性和精度、耐用性等性能。
- 对夹具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在验证实验中不断优化各个部件参数,以获得最优的加工效果。
(4)实验报告- 编写实验报告,详细阐述设计过程、制造流程、实验步骤、结论分析、优化方案以及后续改进计划等内容。
3. 设计要求- 构思方案具有实用性、创新性、经济性,应紧贴实际需求,符合设计标准和适用法律法规。
目录第一章产品概述 (1)1.1 产品介绍 (1)1.2 零件介绍 (1)1.2.1 作用 (1)1.2.2 结构特点 (1)1.2.3 零件装配 (1)第二章图纸技术要求分析 (2)第三章生产纲领 (4)第四章材料、毛坯制造方法选择及毛坯图 (5)4.1 材料的选择 (5)4.2 毛坯的制造方法 (5)4.3 毛坯主要尺寸及毛坯图 (8)第五章定位基面的选择和分析 (10)5.1粗基准的选择 (10)5.2 精基准的选择 (10)5.3 各加工工序基准: (11)第六章加工工作量及工艺手段结合 (12)第七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14)7.1 机盖加工工艺 (14)7.2 机座加工功能工艺 (15)7.3 机盖与机座合箱 (17)第八章粗铣箱盖窥视孔面夹具设计 (20)8.1 夹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0)8.2 切削力的计算 (20)8.2.1 机床选择 (20)8.2.2 刀具选择 (21)8.2.3 粗铣时切削量的选择及切削力和切削功率的计算 (22)查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第十五章切削力的确定 (22)8.2.4 机动时间的计算及工序时间 (23)8.2.5 切削液的选择 (24)8.3 夹具机构设计以及计算 (24)8.3.1 夹具机构简图: (24)8.3.2 夹紧力的计算 (24)8.4 夹紧组件的设计 (26)8.4.1 杠杆部分示意图 (26)8.4.2 斜楔夹紧装置计算公式及数据 (27)8.5 液压缸的选择 (29)8.5.1 液压缸内径D 活塞杆直径d (29)8.5.2 液压缸的工作行程 (29)8.5.3 液压缸壁厚 及外径1D计算 (29)8.5.4 液压系统 (30)8.6 定位组件的选择 (31)8.6.1 定位方式 (31)8.6.2 定位误差的计算: (33)第九章实习心得体会 (34)第十章参考文献 (37)第十一章三维建模简图 (38)第十二章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41)第十三章附图 (42)第一章产品概述1.1 产品介绍齿轮减速器是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独立的闭式传动装置,减速器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
机械制造工艺和夹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夹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了解夹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夹具种类和应用范围。
3.能够使用CAD软件进行夹具设计和制图。
4.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及其编程方法。
5.能够根据产品加工要求和工艺流程设计制定加工工艺方案和夹具设计方案。
二、教学内容1.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概念、原理和方法(1)机械制造工艺概述(2)工件加工过程及工艺性能(3)加工方法及其特点(4)加工工序的选择和加工顺序的制定(5)精度、表面质量及其检测方法(6)加工中的热处理、表面处理及装配工艺2.夹具设计基础(1)夹具的种类及应用范围(2)夹具的基本构成和结构(3)夹具的选择和使用(4)夹具的精度、刚度及其检测方法(5)夹具的制造工艺及加工要求3.夹具CAD设计和制图(1)CAD软件基础应用(2)夹具的三维建模和二维制图(3)夹具零部件图和总装图绘制(4)夹具CAD设计与工艺流程的关系4.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1)数控加工工艺概述(2)数控加工中的编程原理和方法(3)数控刀具的选择与刀路规划(4)数控编程程序编制5.加工工艺方案和夹具设计方案(1)加工工艺方案制定方法(2)夹具设计方案制定方法(3)加工工艺方案与夹具设计方案的协调三、教学方法1.授课教学通过教师主讲课程,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和夹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生产中的案例分析,分析加工工艺方案和夹具设计方案。
3.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中的各种技能和实际生产问题的解决方法。
4.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完成相应的课程设计作品。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平时作业成绩、实验报告、课程设计作品、考试成绩等多项评估指标,综合评估对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和夹具设计的掌握程度。
浅谈《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课程教改作者:关月华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34期摘要:结合目前职业技能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课程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引出就职业教育中的教学计划、教材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最后总结教学体会。
关键词:教改必要性;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改注意事项;教学要求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19-03一、引言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学习效率,一直是学校较为关注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机械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工厂一线的技术员、工艺员及一线技术管理人员。
那么,高职教育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应该怎样改革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二、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课程教改的必要性职业教育中教学对象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学生在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方面存在问题,若采用传统的理论知识贯穿的教学方法显然不合时宜,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课程性质为机械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工艺编制、夹具设计专项工作的任务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属于项目中心课程,教学过程以项目驱动、熟练内化的形式为主,学生在熟练运用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程度的经验内化。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课程知识面较宽,涉及到刀具、量具、机床、加工工艺过程、夹具设计等方面知识,且在课堂教室中教师对一些术语难于详细描述或即使能详细描述学生却因知识抽象难以理解,这就迫切要求在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三、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面的教改1.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及单元设计方面的改革。
(1)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原则,使学生获得直接的知识和能力。
围绕项目中心设计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及某道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