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一种生活艺术-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33 KB
- 文档页数:3
剪纸,一种生活艺术1.剪纸,一种生活艺术①剪纸,顾名思义应该是纸张出现以后的产物。
但历史资料表明,在造纸术发明前,古人便在金属薄片或皮革上剪刻花样。
1966年,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了一件镂空刻花的皮革,是战国时代的遗物。
汉代到唐代后,人们也把金银箔镂花贴在器皿上或铜镜的背面,用皮革制作刻花的礼冠等。
纸张发明后,用纸剪刻花样就简便多了。
南宋时,已出现了专门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
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很多,除了用于刺绣、雕花、印染等工艺。
剪纸纹样还出现在器皿上,如茶盏和花瓶等。
②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样式特点,剪纸可分为很多样式。
比如窗花、墙花、顶棚花、门笺、喜庆花、鞋花、枕头花等。
窗花,无疑剪纸艺术中的代表性种类。
至于剪纸是何时贴上窗户的,难以考证。
明朝吴之鲸撰写的《武林梵志》中说,五代十国吴越钱鏐时期,“时人常以关礼纸张之于窗”,这可能就是有关窗花的最早文字记载了。
③河北蔚县剪纸是剪纸中的代表,被誉为“中华民族一种美丽的象征符号”。
相传已有两百多年历史。
以窗花见长,“天皮亮”可以说是最早的窗花形式,即在云母薄片上绘图着色进行装饰。
后来河北武强县的木版水印窗花传入,吸取其色彩特点,仿“天皮亮”透明效果,以刻代剪,形成蔚县剪纸的独特风格。
2006年5月,蔚县剪纸以剪纸项首位的身份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10月,蔚县剪纸又名列中国剪纸之首,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④剪纸的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生活。
很多儿歌民谣都对过年贴剪纸中的窗花有过欢快的歌唱:“过初夕,贴窗花,贴的啥,喜鹊登梅笑哈哈。
再贴一个大红马,驮着福字来我家。
”“过年啦,贴画啦,满窗子,都红啦。
贴个猫,贴个狗,贴个小孩打滴溜,贴个老猴抽烟斗,贴个没牙佬满窗走,”可见,龙凤呈祥、马上有福、虎虎生威、玉兔迎春等等,各种吉祥题材的剪纸都很受欢迎。
除夕忽至喜庆来,千窗万窗花儿开。
⑤剪纸的生命力经久不衰。
这源于它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是过去农村清汤寡水生活的浪漫点缀。
陕西民间剪纸阅读答案xx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俯瞰(kàn) 混沌(hùn)胚胎( pēi)影影绰绰(chuò).....B.唱和(ha)遒劲(jìn)灯盏(zhǎn )苦心孤诣(zhǐ).....C恣情(zī)苋菜(xiàn)屏气(bǐng )不卑不亢(háng)....D.追溯(shuō)薄暮(bó)浸润(qīn)自力更生(gē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 合拢能奈如火如荼重峦叠障B. 嘹亮温训司空见贯郑重其是C. 隽永号淘开天辟地昂首挺立D. 调剂辐射一泻千里融会贯通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校训根植于传统文化,是学校精神的凝练表达。
校训中传递的价值观念,(结合契合融合)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
(2)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优势明显,文化先行(不言而喻无懈可击责无旁贷),必须抢抓机遇、积极作为。
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2)兴,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其真无马耶?。
(韩愈《马说》)(4),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5),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6),行道之人弗受。
(《鱼我所欲也》)(7)客路青山外,。
(王湾《次北固山下》)( 8) 望长城内外,雪》)(9),是跳舞,是音乐,是诗!(郭沫若《雷电颂》)(10),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①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剪纸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剪纸用的材料和工具很简单,只需纸和剪刀。
()办婚礼、过春节的时候,红颜色的剪纸是门窗装饰的首选。
民间剪纸的题材非常丰富,体裁样式相对稳定,某些纹样还较为可信地保持着初始的基本形态。
由于纸质物品的保存极为困难,使我们很难看到从流传下来的古代剪纸实物。
贴在窗户上的剪纸,人们称其为“窗花”。
令人惊奇的是,窗花几乎都是在冬天贴上去的。
冬天是少花的季节,在无花的日子里,窗花却在窗格上或调皮喧闹,或平和优雅地展示自己。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四季红火,剪纸的颜色多为红色。
B.象征着吉祥、喜庆、四季红火的是红色,剪纸的颜色多为红色。
C.剪纸的颜色多为红色,因为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四季红火。
D.剪纸的颜色多为红色,因为象征着吉祥、喜庆、四季红火的是红色。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C.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D.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3 分)【分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
“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
“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
(2)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本题着重考查拟人的修辞手法。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修改。
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
剪纸①剪刀和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通的物品,但是它们却在历史发展中碰撞出了令世人惊异的绚烂火花一一剪纸,凝聚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喜乐,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
②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真正意义上的剪纸,是汉代发明造纸术后才出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造纸技术的提高和农耕文化的演进,剪纸艺术也得以飞速发展,宋代时,造纸业十分发达,纸张种类不断丰富,是剪纸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
元代时,具有完整艺术构思的剪纸作品不断出现,多有文人为之题咏,明代以后,剪纸艺术的应用更加广说,在形式上也有很多创新之处,清代是剪纸艺术普及、发展乃至鼎盛的时期,此时不但剪纸种类繁多,而且工艺精巧,名家辈出。
③接照功能和形式的不同,剪纸可分为美化环境类,人生礼仪类、刺绣花样类等类别。
④一是美化环境头,这是纸接照张贴位置的不同,又可分为窗花、墙花、门笺等几类,窗花是在窗产或门成精上的剪纸,是最能体现剪纸艺术特点和审美特征的品类,是民间剪纸艺水的典型代表,墙花是在室内墙上起装饰作用的剪纸。
门笺又称“门彩”“喜笺”“挂笺”“挂钱”等,是农历春节时悬挂在门上的剪纸。
⑤二是人生礼仪类剪纸。
这类剪纸按照用途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喜花、礼花等,喜花是我国民间婚嫁时用来装饰各种器物的剪纸,色彩多为大红色,用以寄托美好的视桶,喜花在使用时一般不粘贴,只是摆放在器物上。
礼花是摆放在糕饼、寿面等礼品上的剪纸这类剪纸色彩鲜艳悦目,图案多吉祥喜气,比如松鹤延年、花团锦簇等,表达了送礼者内心的祝福。
⑥三是刺绣花样类剪纸。
我国古代的劳动妇女在五六岁时就要开始女红的训练了,刺绣和剪纸是她们必修掌握的技艺。
在刺绣之前,一般要先画好图样,剪成相应的形状以作依据,因此也就催生了一种剪纸门类一一刺绣花样。
按照应用对象的不同,刺绣花样类剪纸还可以细分为鞋花、帽花、衣袖花、枕头花等。
图案亦多带有吉祥寓意,表达绣者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
⑦民间剪纸的使用面极广,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格和流派。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综合作业八年级语文试题说明:1. 作业满分12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2. 范围:第一、三单元 (含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一、语言文字运用 (本大题共6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小题。
2024年8月13日,94岁的原731部队少年兵清水英男时隔79年回到中国,承认了日本侵略者培养细菌( )人体实验以及日本不择手段隐藏731 部队的种种罪行。
然而,时至今日,日本仍有一部分人无视铁的历史事实,一再否认甚至美化侵略战争。
谎言(cuàn)改不了历史,累累罪证早已把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罪行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央视新闻》2024 年9月 18 日)1. (2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 cuàn (2) 累2. (1分) 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灵山景区总体植被覆盖率高达83%,空气清新,超高负氧离子,被誉为“天然氧吧”。
其海拔1496米,夏季平均气温23℃,是生态避暑、休闲康养的好地方。
而初秋的灵山宛如一幅多彩的画卷,山间云雾,枫叶渐染,仿佛能洗净一切尘埃与疲惫。
站在山顶,俯瞰这片养育了无数英才的土地,那份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定会油然而生地出现。
(《上饶日报》2024年9月1 日)3. (2分)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站在山顶,俯瞰这片养育了无数英才的土地,那份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定会油然而生。
B.站在山顶,俯瞰这片养育了无数英才的土地,对家乡的那份热爱与自豪感,定会油然而生地出现。
C.站在山顶,俯瞰这片养育了无数英才的土地,那份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定会油然而生地产生。
D.站在山顶,俯瞰这片孕育了无数英才的土地,对家乡的那份热爱与自豪感,定会油然而生地产生。
4. (2分)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萦绕B.环绕C.缭绕D.荡漾5. (2分)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你也许会想,树立远大理想是成年之后的事情,作为未成年的学生,我们首先要考虑学习的问题,长大后再树立远大理想也不迟。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3题。
(10分)①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②从技法上讲,剪纸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
劳动群众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具备无限的深度和广度。
由于剪纸的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③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代,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
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
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质朴,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
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渗入其中,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所需颇巨,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
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
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和人生的艰辛,但对于世界都寄予了满腔的热情。
常见的题材有“吉祥喜庆”“五谷丰登”“贵花祥鸟”等,也有的表现戏曲故事或传统故事,还有一些表现动物、神仙、花卉等与节庆有关的内容。
然而,随着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代需要。
④新兴的剪纸艺术,切合了现代人的社会心理与审美要求,契合其心态,注重盼富、图利、求吉和祈安的内涵。
此外,新剪纸增加了生肖内容的画面,龙蛇马羊,年年更换,甚至将传统的“马上进宝”图案也改为相应的生肖属相,让人感到既亲切又应时。
新兴的剪纸艺术在设计上融入现代工艺设计趣味,具有时代性,与现代家庭的室内装潢能够协调起来,受到现代家庭尤其是年轻人的欢迎。
1.通读全文,说说剪纸艺术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③段画线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姥姥的剪纸阅读理解]姥姥的剪纸阅读答案第一篇姥姥的剪纸阅读答案:12.姥姥的剪纸第二篇姥姥的剪纸阅读答案:《佛山剪纸》阅读答案①佛山剪纸是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在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
其风格金碧辉煌、苍劲古拙,结构雄伟奔放,用色夸张富丽,以剪、刻、凿、印、写、衬等技艺并用,材料和表现手法巧妙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② 古代,剪纸主要用途是汉族传统节日礼品的装饰、祭祀装饰、刺绣雕刻图样、产品商标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佛山剪纸在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开创了传统艺术创新之路,在汉族剪纸中较具代表性。
因此,无论岁时节日、婚丧嫁娶、寿辰祭祀、交际礼仪,以至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儿童玩具等,都喜欢用剪纸作装饰。
如春节,家家门楣上都贴上“五福临门”的横批,在横批下帖上五张铜衬料福字笺花钱;炮竹包装也是用剪纸作装潢,那些日用品,如烟袋、茶箩(盛茶壶用)、米缸、甚至眼镜盒,人们都喜欢用剪纸作装饰。
③佛山剪纸的题材,绝大多数是劳动群众所喜爱的,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人物和民间故事。
如“龙”、“凤”、“鲤鱼”、“孔雀”、“四时瓜果”、“福禄寿全”、“和合二仙”、“六国封相”、“唐明皇游月殿”、“嫦娥奔月”、“八仙闹东海”、“赛龙舟”等等。
④佛山剪纸艺术,在制作上有剪、刻两大类,刻纸是在民间剪纸的基础上,随着商品生产和群众的需要而兴起的。
刻纸利用佛山名特产铜箔和色纸作主要原料,具有色彩丰富、苍劲豪放等独特的地方风格。
⑤ 佛山剪纸的种类,通常分为纯色剪纸、衬料剪纸、写料剪纸、铜凿剪纸。
纯色剪纸,这种剪纸的剪刻比较简单,一般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先打稿,第二步是剪刻,这种剪纸就是通常所见的音色剪纸。
衬料剪纸是从“花钱”(俗称春节剪纸)的装饰绘画演变而来,用纯色纸,如染色纸、腊光纸、铜箔等为原料,剪刻出物象的线条、骨架,然后在背面衬上色纸(属衬色剪纸)。
写料剪纸是一种绘画与剪纸结合的艺术形式。
先在指定的写料上剪刻出物象线条轮廓线,然后再涂上颜色,佛山俗称“写色”。
第一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时间: 120分钟总分: 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惧惮(dàn)潺潺(chán)归省(shěng)大彻大悟(wù)B.延安(yán)糜子(mǐ)欺侮(wǔ)戛然而止(gā)C.踊跃(yǒng)家眷(juàn)恬静(tián)夜深星阑(lán)D.怠慢(dài)亢奋(kàng)怅惘(mǎng)垂珠联珑(ló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束缚辐射严峻叹为观止B.偏僻行辈皎洁人情事故C.船蓬好歹燎原气势磅礴D.静穆锵然震憾酣畅淋漓3.下列各句中, 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我待, 青年一代要勇立时代潮头, 只争朝夕, 在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B.行驶在滨海路上, 一边是苍茫的大海, 一边是无际的农田, 沧海桑田, 美景如画, 令人目不暇接。
C.我们要提高电信安全意识, 因为每天接到的让人不厌其烦的骚扰电话, 有不少以诈骗为目的。
D.美国采取大规模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霸凌行径直指中国, 大有挑起贸易战之势, 其图谋无可非议。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 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钱能买到书籍, 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 却买不到时间。
B.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笑着, 走着。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我们要想建立中国的音乐学派, 也应当扎根在中国音乐、戏曲、诗词歌赋等优秀文化根基上。
中国民间剪纸中考阅读题及答案中国民间剪纸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普通人生活的写照,也是期望幸福美好的思想寄托。
它的题材内容具有鲜明的大众化、民俗化特点,以淳朴活泼的表现手法传达出百姓生活的信息。
其题材选取包罗万象,眼里看到、手中做到、心中想到的都可以剪成寓意丰富、生动优美的艺术形象,在看似不相干、不合理的形象中,其实包含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表达普通人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剪纸是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完美统一。
民间剪纸是以“生产、生活、生命” 为主要的题材内容,通过艺术手段呈现意象之美。
如《麻姑献寿》《福禄寿》等表达对生命的热爱,祝福健康长寿的意象主题; 《金玉满堂》《五谷丰登》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祈愿生活富足的意象主题。
中国传统艺术追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作为传统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剪纸同样不例外。
在剪纸的创作过程中,通过对作品形象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完整圆满的效果,寓美好之意于艺术形象中,将意象共同构成优美的意境,使观者不仅直观地看到作品本身表现的完美形态,而且能体会画面之外的意象之美。
如《春江花月夜》这幅剪纸作品中,画面描绘了人们荡舟江面的美景并引发联想:夕阳西下月亮升起,春江两岸层峦叠嶂,花枝异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人们驾着轻舟在江中漫游,是何等的诗情画意。
优秀的剪纸作品是融意境与形象于一体的,不仅有形的意境之美,而且蕴含着无形的生动意蕴。
民间剪纸通常采用谐音表意、指事会意等手法,通过类比、联想、象征、隐喻等手段创造形象,表达美好的愿望和渴求,引起观者的共鸣。
谐音表意是通过画面中形象的读音所产生的谐音来表达美好祝福的意图。
如“鸡” 与“吉” 谐音,构成了“室上大吉” ,“蝠”与“福” 谐音,蝙蝠的形象就成了福运的象征,“鹿”与“禄” 谐音,与蝙蝠、灵芝共同组成的图案叫作“福禄寿”。
指事会意是指将人们的美好愿望与某些事物的形象联系起来,赋予这些形象以吉祥的意味,即是采用隐喻的手法体现美好的追求。
2019—2020年第一学期济南槐荫区八年级期末语文真题(含答案)绝密★启用前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2020.1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其中书写占1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序号;答非选择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直接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踌躇(chóu)婆娑(suō)倔强(juè)潜滋暗长(qián)B.秀颀(qí)俯瞰(kàn)洗涤(dí)惟妙惟肖(xiāo)C.鲜腴(yú)记载(zǎi)雕镂(lòu)摩肩接踵(zhǒng)D.罅隙(xià)遒劲(jìng)弓弩(nú)盘曲嶙峋(xú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琐屑推祟旁逸斜出坦荡如砥B.序幕丘壑重峦叠障无动于衷C.蜜匝濒临恹恹欲睡长途拔涉D.斟酌喧嚣春寒料峭自出心裁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建国七十年,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先辈,他们开天辟地的恩情让我们铭记在心、耿耿于怀。
B.聪明的济南人因地制宜,光随舟行,景随光至,让泉城夜色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C.《水浒传》的情节抑扬顿挫,悬念迭生,捧书阅读,让人欲罢不能。
D.有人络绎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有认真做过一件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省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B.通过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知识广博、才思敏捷、精神富有的青少年。
剪纸,一种生活艺术
1.剪纸,一种生活艺术
①剪纸,顾名思义应该是纸张出现以后的产物。
但历史资料表明,在造纸术发明前,
古人便在金属薄片或皮革上剪刻花样。
1966年,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了一件镂空刻花的皮革,是战国时代的遗物。
汉代到唐代后,人们也把金银箔镂花贴在器皿上或铜镜的背面,用皮革制作刻花的礼冠等。
纸张发明后,用纸剪刻花样就简便多了。
南宋时,已出现了专门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
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很多,除了用于刺绣、雕花、印染等工艺。
剪纸纹样还出现在器皿上,如茶盏和花瓶等。
②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样式特点,剪纸可分为很多样式。
比如窗花、墙花、顶棚花、
门笺、喜庆花、鞋花、枕头花等。
窗花,无疑剪纸艺术中的代表性种类。
至于剪纸是何时贴上窗户的,难以考证。
明朝吴之鲸撰写的《武林梵志》中说,五代十国吴越钱鏐时期,“时人常以关礼纸张之于窗”,这可能就是有关窗花的最早文字记载了。
③河北蔚县剪纸是剪纸中的代表,被誉为“中华民族一种美丽的象征符号”。
相传
已有两百多年历史。
以窗花见长,“天皮亮”可以说是最早的窗花形式,即在云母薄片上绘图着色进行装饰。
后来河北武强县的木版水印窗花传入,吸取其色彩特点,仿“天皮亮”透明效果,以刻代剪,形成蔚县剪纸的独特风格。
2006年5月,蔚县剪纸以剪纸项首位的身份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10月,蔚县剪纸又名列中国剪纸之首,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④剪纸的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生活。
很多儿歌民谣都对过年贴剪纸中的窗花有过欢
快的歌唱:“过初夕,贴窗花,贴的啥,喜鹊登梅笑哈哈。
再贴一个大红马,驮着福字来我家。
”“过年啦,贴画啦,满窗子,都红啦。
贴个猫,贴个狗,贴个小孩打滴溜,贴个老猴抽烟斗,贴个没牙佬满窗走,”可见,龙凤呈祥、马上有福、虎虎生威、玉兔迎春等等,各种吉祥题材的剪纸都很受欢迎。
除夕忽至喜庆来,千窗万窗花儿开。
⑤剪纸的生命力经久不衰。
这源于它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是过去农
村清汤寡水生活的浪漫点缀。
一张彩纸通过一把剪刀在手上开出花来,“花是有心草,怎么剪就怎么好;剪朵花,配只鸟,添枝加叶全靠巧”。
据悉,现在许多中小学都开设了剪纸课程,节日庆典时,师生们自己动手剪纸装饰教室,实在令人为之振奋。
⑥“心灵手巧”,心灵了手才会巧,手巧了心会更灵。
剪纸,不只是一种装饰点缀,
更是一种生活艺术。
(1)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从哪些方面展开说明的?
(2)选文的第一段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选文多次采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4)为文中加下划线词语注音
门笺____ 撰写____ 蔚县____此字还读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1)剪纸。
从剪纸的发展历程、样式、剪纸的典型代表、内容和生命力五方面展开了说明。
(2)时间顺序。
该段采用了时间顺序,层次分明;容易让人清楚地了解剪纸的发展历程。
(3)示例一:第②段引用《武林梵志》的话,更加真实可信、有力地说明了窗花出现得比较早,对它的记载很少。
示例二:第④段引用儿歌民谣,增强趣味性,通俗有力地说明了窗花涉及的内容丰富,贴近生活。
(4)jiān zhuàn Yù wèi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说明对象和对文章内容的提取概括能力。
说明对象就
是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
本文是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对象就是剪纸。
要想解答“从哪些方面展开说明”,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主要
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做出回答。
从剪纸的发展历程、样式、剪纸的典型代表、内容和生命力五方面展开了说明。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说明顺序的能力。
要掌握说明文常用的3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了解各自的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判断。
选文的第一段采用了时间顺序。
该段采用了时间顺序,层次分明;容易让人清楚地了解剪纸的发展历程。
(3)此题考查学生对引资料这种说明方法的辨析能力。
引资料是在说明文字
中通过引用一些固有的资料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引资料,也可以增
加读者对文章的印象。
选文多次采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示例一:第②段引
用《武林梵志》的话,更加真实可信、有力地说明了窗花出现得比较早,对它
的记载很少。
示例二:第④段引用儿歌民谣,增强趣味性,通俗有力地说明了窗花涉及的内容丰富,贴近生活。
(4)此题考查学生拼读字音的能力。
我们平时要经常把积累的内容拿出来读一读,写一写。
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
接近考试时要对容易误读误写的词语,要做一些强化训练。
注意“笺”读jiān;“撰”读zhuàn;“蔚县”是地名,这里读Yù,首字母要大写,此字还读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