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选修14.4_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定稿
- 格式:ppt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38
14.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一、核心素养:通过《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立努力学习,为祖国的信息化发展做贡献的信念。
二、学习目标:1.了解电磁波在推动信息化社会中的巨大作用;2.了解电视,雷达等电磁设备的原理;3.开阔视野,体会信息化社会的便捷。
重难点:电视、雷达和手机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过程:课前:登陆教育平台,发送预习任务。
根据平台上学生反馈的预习情况,发现薄弱点,针对性教学。
1.引入:我们都知道,人类文明的每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信息交流的发展,下面我们请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信息交流的发展过程。
请学生进行ppt展示和讲解。
(学生分小组课前准备)2.展示利用光传递信息的发展趋势1844年电报的发明,让人类进入了用电传播信息的时代,电磁波的发现又实现了无线通信。
现代信息通信理论告诉我们,电磁波的频率越大,单位时间传播的信息量就越大,我们知道光的频率比无线电波大很多,那么能不能利用光进行通信呢?展示新科技:比wifi快100倍的li-fi3.请同学展示电视的发展历程,讲解利用电视传递图像的原理,介绍电视的广泛应用。
(学生分小组课前准备)4.播放微课视频:雷达介绍请同学介绍各种军事雷达。
(学生分小组课前准备)微课讲解:雷达测速的原理5.介绍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电话和基站6.让学生谈谈体会到的信息化社会的便捷。
三、关于电磁波带来的危害在我们了解了电磁波的应用带给我们无限便捷的同时,也要知道电磁波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危害。
但在处于安全级的电磁环境下,如果长期幻想电磁波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损害,必然会因为精神压力过大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自身健康。
所以正确认识电磁波的产生的原因和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掌握如何降低或避免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只要不是处于绝对零度(摄氏温标零下273.15摄氏度)的物体均会向外界辐射电磁波,绝对零度在自然界里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电磁波是无处不在的。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电磁波谱教学目的:1、了解光信号和电信号的转换过程,了解电视信号的录制、发射和接收过程,了解雷达的定位原理教学重点:电磁波在信息社会的作用教学难点:电磁波在信息社会的作用教学过程:一、电视和雷达⒈电视⑴电视的历史1927年,美国人研制出最早的电视机。
1928年,美国通用公司生产出第一台电视机。
1925年,美国开始试验发射一些电视图像,不仅小,而且模糊不清。
1927年,纽约州斯克内克塔迪一家老资格的无线电台开始每周三次进行试验性广播。
1939年,全国广播公司在纽约市试验广播。
美国最早的电视机,荧光屏是圆形的,只有5-9英寸大,差不多要坐在电视机跟前才能看清。
但是,电视很快以惊人的速度冲进了美国人的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视的发展一度陷入停顿。
1947年美国家庭中约有1.4万台电视机,1949年达到近100万台。
1955年,将近3000万台,1960年,达6000万台,于1951年问世的彩色电视机以及大屏幕电视机也进入美国人家庭。
目前美国约有l.2l亿台电视机,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有一台电视机)。
中国最早的电视诞生在1958年3月17日。
这天晚上,我国电视广播中心在北京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后改为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研制的中国第一台电视接收机实地接收试验成功。
这台被誉为“华夏第一屏”的北京牌820型35cm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如今摆在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
我国在1958年以前还没有电视广播,国内不能生产电视机。
1957年4月,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厂领导立即组织试制小组,黄仕机同志主持设计。
当年,试制组多数成员只有20岁上下,他们对电视这门综合电、磁、声、光的新技术极其生疏,没有见过电视机,参考资料也很少,通过对资料、国外样机、样件的研究,他们根据当时国内元器件生产能力和工艺加工水平,制定了“电视接收和调频接收两用、通道和扫描分开供电、采用国产电子管器件”的电视机设计方案。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几种传感器的应用特点。
2.了解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通过电磁波传输。
3.了解信息的处理和数字通信,信息记录等。
4.了解数字电视和因特网特点。
过程与方法感悟信息时代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研究带来的影响。
了解信息的记录及相关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电视机呈现原理,雷达定位原理。
难点:图形与电信号的转化原理。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教学用具】投影仪,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过程,为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需要将闭合电路变成开放电路,然后将调制后的电磁波发射出去,在接收电路中通过调谐和解调,就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信号了。
人类认识电磁波到现在只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但电磁波在科学技术上已经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本节介绍无线电波的现代应用。
(二)进行新课一.电磁波与信息的传递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内容,谈一谈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信息的传递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学生阅读、讨论。
)学生:语言的出现,文字的创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
教师:电磁波的传输有何特点?学生:可以通过电缆、光缆进行有线传输,也可以无线传输。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越大。
二.电视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看书,讨论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在电视的发射端需要什么仪器?2.电子枪的扫描路线是怎样的?3.在电视的接收端需要什么仪器?各起什么作用?4.你能说说调谐、检波的基本工作原理吗?5.显像管里的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的强弱受什么控制?它扫描的方式和步调与什么相同?6.摄像机在一秒钟内传送多少张画面?为什么在电视里我们看到的景象是连续的?7.你能说说伴音信号经过怎样的处理后被送到扬声器的吗?(学生阅读课文后分组讨论,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投影幻灯片做总结。
出示电视信号的形成、发射和接收示意图投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