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素质军事人才——保证“打得赢”之本

高素质军事人才——保证“打得赢”之本

高素质军事人才——保证“打得赢”之本
高素质军事人才——保证“打得赢”之本

高素质军事人才——保证“打得赢”之本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决定》提出了“打得赢”和“不变质”的历史使命,并提出要“造就大批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是中央军委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作出的重要决策。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对于“打得赢”的重要意义。

一、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储备——抢占“打得赢”的制高点

战争是物质力量之间的对抗,更是人才之间的较量,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就能在未来战场上获得胜利。

第一,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历来为军事家所重视。我国著名军事家孙子曰:“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就是说,出兵打仗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存亡,而军队的命运则掌握在主将的手中。前苏联军事家伏龙芝说:“指挥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军事知识,而且要具有丰富的政治和经济知识,因为现在这些知识已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没有这些知识就不可能出色地指挥部队”。被称为“美国军事心理学之父”的耶尔克斯,在他的一份报告中写到:“在人类的文明史中,从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人的大脑而不是肌肉;从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适当地组织和运用脑力资源对于战争的胜利如此重要。”由于当代高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对战争胜负的重要性与以往相比,更不可同日而语了。当年,钱学森毅然从国外归来时,美国军界曾惊呼:“他可是值两个机械化师的呀!"“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壮大了国威军威,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第二,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建军的重要思想。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以培养能统兵打仗并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战略目标,以德才兼备为根本标准,以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为基本途径,建设一支能够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起支柱作用的宏大军事人才队伍。邓小平强调,我军培养的军事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素质,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要努力掌握现代化战争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必须具有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能力,成为适应军队自身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双重需要的人才。为此,要以实现我军现代化为战略目标,以“四化”为育才模式,以院校培养和部队训练为主要途径,建设一支能够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和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过硬军事人才队伍。近年来,军委江主席多次指出:“人才是兴军之本”、“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由此可见,人才是确保“打得

赢”之本。

第三,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迎接世界军事革命挑战的需要。世纪之交,一场以网络、信息、生物、核化、光电、航天等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一种知识成为战斗力最新增长点的“知识战争”形态开始显现。世界各国纷纷调整军事战略,加速了应对“知识战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步伐。从受教育程度来看,美军军官均为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俄军军官98%受过高等教育,我军干部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仅为625%;从军校师资学历状况看,美军陆、海、空三个军官学校,90%以上的教官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俄军重点院校的教官50%具有副博士、博士的学位或学衔,而我军同类院校教员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比例仅为15%左右。当然,知识军事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优者不可能全优,劣者不可能全劣,我们只有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才能形成我们的优势,在知识军事制高点的争夺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现实需要。军事向来是科技的吸收器和反光镜,科技含量对未来战争之胜败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而掌握和使用高科技的却是人才。海湾战争中的多国部队发动的“沙漠风暴”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发动的科索沃战争,可谓是现代战争的一个缩影。我们看到,美国和北约正是凭借其强大的科技实力和高素质人才,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的。时下,我军正面临“知识战争”的挑战,那种攻城掠地、两军对垒冲杀的战争形态正在被陆、海、空、天、电多维空间一体化的战争形态所取代,战争将更加残酷无情、变幻多端、出人预料。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的电视连续剧《突出重围》,是对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一种诠释:如何从实战出发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量材用人;不用高科技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就不可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就无法打赢未来的战争;“知识战争”就意味着军人必须首先占领高科技知识的前沿,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二、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匮乏——制约“打得赢”的关节点

高素质军事人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军队建设发展的步伐和战争的胜负,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焦灼地炙烤着中国军人的心。要赢得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主动权,必须首先抢占人才竞争的制高点,这已成为我军广大官兵的共识。近几年来,我军认真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江主席关于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以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大军事人才培养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匮乏,仍然是制约我军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第一,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匮乏,制约战斗力的生成。人在战斗力诸因素中是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随着高技术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人,对战斗力的生成起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离开了高素质的人,再先进的武器装备充其量只是一堆经过加工的钢铁。在高技术战争形态下,人的素质和智能将直接物化为战斗力,使人的知识和智能的战斗力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战斗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将以人的高知识和高智能为标志。“军事人才是军队战斗力之魂”,离开了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军队的战斗力将失去灵魂,战斗力的生成必将受到极大的制约。

第二,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匮乏,制约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化。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化,是现代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在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化中,人的知识、智能等素质充当着“倍乘系数”的角色,对高素质军事人才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军事人员必须具有精湛的维护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掌握高科技武器装备并使其始终处于最佳的战斗状态。为此,世界主要国家军事改革中的一条重要经验是,不仅需要加速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化,更需要加速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即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发展要“合拍”,如两者不“合拍”,就会制约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威力、性能的发挥。

第三,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匮乏,制约指挥效能的发挥。未来高技术战争对军队指挥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例如,大量高技术兵器的运用,要求指挥员不仅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指挥艺术和能力。如果军事指挥员缺乏现代科技知识,不熟悉高科技武器装备,缺少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指挥能力,就不能组织协调好诸军兵种的合同作战,就无法驾驭整个战争。再如,高技术战争形态下,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在战争中的应用,使部队进行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指挥和控制成为可能和现实,如果军事指挥员不掌握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就不能有效地运用指挥自动化系统,从而直接影响指挥效能的发挥。因此,没有一大批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在未来战争中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保证“打得赢”的着力点

江主席明确指出: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来抓。先悟者明,先手者利。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我们必须确立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观念,把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军事人才培养的力度,采取多种途径,快出、多出人才。

首先,要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力度。随着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党中央和江主席作出了科技强军、质量建军的重大决策,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干部,走出一条快捷、高效、多渠道吸引人才的道路。从1997年起,我军就在全国30多所地方高校开展了依托国民教育系统培养军队干部的试点,一大批高学历优秀青年步入军营,有力地加快了我军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据某部的一份调查显示,这几年,高中文化程度的士兵递增较快,各类高等院校毕业生直接应招入伍的数字也逐年上升,他们凭借知识优势和严格的军旅生活磨炼,很快成长为

部队建设的骨干力量,成为部队科技练兵的先进典型。最近,我们在某部进行干部队伍素质状况调查时,发现在历年接收的大学生干部中,绝大多数同志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会使用电子计算机,会使用先进的训练装备,会使用外语查阅资料和交流,他们向复合型人才迈出了一大步。实践表明,这是加强军队建设,确保“打得赢”的正确选择。

其次,要充分发挥高学历军事人才的作用,做到人适其位,人尽其才。由于高学历军事人才具有层次起点高、知识结构新、自学和知识更新能力较强等特点,因此,在开展科技大练兵中,我们率先推行了依靠高层次、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来提高与培养尖子人才的计划,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脊梁作用。如今,他们不仅能熟练操作新的武器装备,较好地掌握了高新武器的战术、技术性能,而且能娴熟操作计算机,开发应用于部队训练、管理和日常工作的软件,撰写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他们具有成为智能型的现代化军事指挥、管理人才的巨大潜力。

再者,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机制。人才是培养出来的,也是靠竞争激励出来的。因此,在抓好学习培训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机制。一是要为人才的培养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在经费投入、场地、资料、师资、科研等方面对人才培养进行倾斜,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使官兵切身感到学高科技光荣,从而自觉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二是要把人才培养、科技素质的提高与单位和个人的成长进步挂起钩来。把人才培养和官兵科技素质的提高作为争先创优的重要标准,与个人的提拔使用、立功受奖挂起钩来,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平者缓的优胜劣汰激励机制,逼着大家去学习高科技,加速人才培养的步伐。三是要建立人才保留机制。对那些热爱国防事业、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大胆使用,对那些不思进取的平庸之辈要打破常规,随时淘汰。只有这样国家的军队才能够更加强大,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

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应放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上

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应放在 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上 一、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新时期军事斗争最重要的准备 高素质军事人才在未来战争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使得军事人才的培养成为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 1、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我军应付未来战争挑战的需要 信息化战争的出现对决定战争胜负的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得战争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机械化战争逐渐为信息化战争所取代。在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中,人仍然是战斗力的主体,其作用贯穿于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军事思想作战理论、后勤保障等要素之中,是战斗力的灵魂。战斗力其它要素作用的发挥,一刻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离不开官兵的士气、意志、体质、谋略、创新精神。“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同时,信息化战争表现出与机械化战争不同的特点,对军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在信息化战争中,军队的行动越来越依赖信息的支持,数字化部队的建设成为重点;战场空间空前扩大,战争将在陆、海、空、天、电五维空间中展开,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成为典型作战样式;武器装备在软件系统的支撑下,更加智能化;指挥手段更加多样、更加迅捷。信息化战争新特点表明,传统型的军事人才已经滞后于战争形势的发展,复合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新型军事人才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能适应政治性更强的未来战争的需要,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符合打高技术战争的要求,先进的军事思想和高超的作战艺术,胜任对战争的有效指导,健全的身心素质,能应付快节奏、大压力的现代战争。 军事人才的竞争成为当今世界军事争夺的制高点。世界各军事大国都认识到人比武器装备在未来军事斗争中更重要。美国《2010年联合构想》指出:到达2010年,科技力量将极大地提高美军的战斗力,但美军的最大优势是官兵的适应能力、创造精神、集体观念和献身精神;“人”是最根本的力量源泉,胜利最终取决于美国武装力量的每一份子。美国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克拉克上将在谈到美国如何打下一场战争时说:“最重要的是我们仍将需要有才能的、足智多谋的和勇敢的男女战士,以实现和指挥我们的军事行动。”俄罗斯的《2005年军事建设构想》,日本的《新防卫计划大纲》,印度的《1995—2015年国防建设规划》,都强调人比武器更重要,要求以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各国都着眼于军事人才的竞争,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保留和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如通过提高军人生活待遇,改革兵役制度,实行募兵制,严格招募标准等,来吸引优秀青年入伍;通过设立超期服役奖金,实施军人各种福利,解决军人后顾之忧,完善晋升激励机制等来留住优秀军事人才;通过依托国民教育拓展军事人才培养渠道,

最新-加强军队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精品

加强军队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加强军队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在**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一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当前部队建设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知识军事初见端倪,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人才竞争更趋激烈,如何加快军队人才培养的步伐,为“打得赢”、“不变质”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一、迎接新军事革命挑战,保证“打得赢”、“不变质”,就要抢占人才制高点,切实把人才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 拥有人才是成就事业的资本。 ****电子集团是一个技术高度密集的现代化企业,仅有1900多名员工,但却拥有博士生**名,研究生***名,本科生***名。 强大的人才群体,顶尖的技术优势,使企业步入跃升式发展的轨道,很快跻身全国同行业前列。 蜚声国内外的海尔集团,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靠的也是强大的人才支撑。 事实证明,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命根子,拥有人才,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 加快军队质量建设步伐,争取在未来战争中的优势,必须抢抢占军事人才的制高点。 一是更新领导观念,牢固确立人才为本的思想。 近御年来,江主席多次强调指出,没有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 我们要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人才的重要性,自觉强化埋没人才是过错,发现人才是牟力;浪费人才是失职,任用人才是水平;忽视人才是平庸,培养人才是政绩观念,切实把人才作这兴军之本,把人才建设作迷不为取胜之道。 二是科学定位人才标准,把两个历史性课题作为检验尺度。 要赶超知识军事发展的步伐,永立军事革命的潮头,就必须确立与“打得赢”、“不变质”相适应的人才观,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定位人才。 要坚持政治标准第一的原则,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才的核心和灵魂来看待,

人才素质的基础是

1、人才素质的基础是(c ) A、德 B、智 C、体 D、美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3、下面各项对“慎独”理解正确的有(D ) A、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严格要求自己 C、仍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D、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 4、人的本质属性是(B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地缘属性 D、业缘属性 5、下列各句不反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D )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6、使人们自觉遵循和践行道德原则规范的有效途径是(B ) A、一切道德传统 B、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C、随心所欲地选择道德行为

D、靠国家强制力来维护道德原则规范 7、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C)。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 D )所有。 A 刘母 B 刘父 C 幼儿园D刘迪 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10、(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1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12、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C A、性爱、理想和经济基础 B、性爱、理想和社会地位 C、性爱、理想和责任 D、性爱、理想和道德 13、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 D)。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4、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B )处罚。 A.可以免除 B.应当减轻 C.可以减轻 D.应当从轻

高素质军事人才——保证“打得赢”之本

高素质军事人才——保证“打得赢”之本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决定》提出了“打得赢”和“不变质”的历史使命,并提出要“造就大批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是中央军委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作出的重要决策。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对于“打得赢”的重要意义。 一、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储备——抢占“打得赢”的制高点 战争是物质力量之间的对抗,更是人才之间的较量,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就能在未来战场上获得胜利。 第一,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历来为军事家所重视。我国著名军事家孙子曰:“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就是说,出兵打仗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存亡,而军队的命运则掌握在主将的手中。前苏联军事家伏龙芝说:“指挥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军事知识,而且要具有丰富的政治和经济知识,因为现在这些知识已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没有这些知识就不可能出色地指挥部队”。被称为“美国军事心理学之父”的耶尔克斯,在他的一份报告中写到:“在人类的文明史中,从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人的大脑而不是肌肉;从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适当地组织和运用脑力资源对于战争的胜利如此重要。”由于当代高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对战争胜负的重要性与以往相比,更不可同日而语了。当年,钱学森毅然从国外归来时,美国军界曾惊呼:“他可是值两个机械化师的呀!"“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壮大了国威军威,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第二,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建军的重要思想。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以培养能统兵打仗并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战略目标,以德才兼备为根本标准,以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为基本途径,建设一支能够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起支柱作用的宏大军事人才队伍。邓小平强调,我军培养的军事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素质,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要努力掌握现代化战争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必须具有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能力,成为适应军队自身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双重需要的人才。为此,要以实现我军现代化为战略目标,以“四化”为育才模式,以院校培养和部队训练为主要途径,建设一支能够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和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过硬军事人才队伍。近年来,军委江主席多次指出:“人才是兴军之本”、“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由此可见,人才是确保“打得

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38959064.html, 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作者:吕占广郝朝辉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第06期 1 注重开拓创新,确定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新思路 针对不同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特点,必须注重开拓创新,研究确定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1)要确立“信息主导”观念。突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信息素养的培养,将信息知识、信息技术和信息战理论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构建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教学体系。2)要确立“系统集成”观念。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拓宽人才专业口径和培养渠道,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多模式育人的实践活动。3)要确立“能力本位”观念。强化岗位需求,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能力训练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2 重视能力培养,突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 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系统,并转变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过程依赖于实践。通过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创设近似于部队实践的情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就能有效缩小院校教育与部队实践的差距。知识能力培养要突出专业性、应用性、技能性和示范性,内容设置要精干到位而不求全越位,为学员未来发展预留接口和空间,真正做到学员培训后上岗有优势、创新有能力、发展有基础、进修有空间。 1)要紧紧抓住能力的培养这个根本,精选管用的课程、新开前沿的课程、设置现实的课程。管用的课程,主要针对部队建设需要,精选一些对干部任职需要的课程。前沿课程是指为拓宽学员知识面,着眼于部队建设需要,反映当前军事理论前瞻性的课程。 2)在课程内容上要关注能力的培养,做到既明确规定想定课题,又明确方法和时间。现代信息化战争与以往战争相比,具有新的特点和更高的要求,既是对指挥员已有知识水平的考验,又是对其能力的考验,军事指挥员在未来的军事斗争中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具体地讲主要有3种:分析判断能力、积极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内容的设置就要紧紧围绕这3种能力的培养来进行,不仅规定理论讲授的内容,使理论讲授向内容新、水平高、课时少、效果好的优质课方向迈进,还要规定战(案)例研究、想定作业的题目、研讨的内容及组织方法,使学员在听课、研讨和想定作业过程中逐步提高能力。 3 着眼学员发展需求,增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是以专业理论为基础,以学习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增强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以提高组织指挥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根据所在战区

论军事人才的信息素质培养

论军事人才的信息素质培养 军事人才良好的信息素质是把握信息化战争主动权、尽快生成战斗力的关键。我们既要把迅速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作为时不我待的重要任务,更应把提升新型军事人才信息素质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标签:军事人才;信息素质;培养 信息化战争中,一切军事活动都将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军事人才作为整个网络上的一个个节点,其良好的信息素质是把握信息化战争主动权、尽快生成战斗力的关键。我们既要把迅速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作为时不我待的重要任务,更应把提升新型军事人才信息素质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一、军事人才信息素质的内涵 信息素质,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夫斯基于1974年提出。他把信息素质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素质的内涵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目前,国内学者对信息素质概念的认识已基本统一,即认为,信息素质就是在信息化环境的影响和教育机构的作用下,社会个体成员所应该具有的比较稳定的信息特质,是一种明显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基本素质。它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军队建设跨越的双重历史任务,不能单纯地把军事人才的信息素质与一般国民信息素质简单等同,也不能仅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信息素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演变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后发式跨越,既要有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编制体制、作战理论与信息化相适应,更主要是培养大批能驾驭信息化战争的军事人才。军人信息素质,既要考虑军事人才的科技特征,又要考虑它的文化内涵,同时必须考虑到我军的特殊性和军事斗争活动的对抗性。因此,军人信息素质,是指军人适应信息时代需要,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应对信息战争等方面所应具备的修养与能力。 一是要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信息素质的基础。首先,军事人才要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载体形式,信息的特点,信息传播的规律,信息存储的方式,信息管理系统和机构,网络、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信息支持系统等新的信息技术和概念有所了解,能正确认识现代信息环境。其次,要在学习中具备对信息的批判反应模式,能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区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防范和拒绝那些污染信息,有很强的对负面信息的觉察能力和虚拟环境下的自我防护意识。二是要具备突出的信息技术能力。首先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多数工作、训练都要借助于计算机来完成,如军事办公自动化、文档处理、后勤自动化、参谋自动化作业等,这就要求军事

发展继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需要

发展继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需要 要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人才是制胜、兴军之本,没有一大批想跨越、敢跨越、能跨越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和实现质量建军的目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现代建军治军人才,尤其是指挥和打赢高技术战争的领导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是制约我军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十六大把“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摆到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军委、总部对此提出了明确规划和要求。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采取切实措施,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和专家型科技人才是目前我军建设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呢?本文就此作如下探讨。 一、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我军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人才的成长既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又有一个从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军事人才成长也是如此。但是,由于我军建设跨越式发展的迫切性,需要迅速缩短我军与外军的差距,这就要求我军在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对军事人才培养要有新的举措,实现军事人才培养上的超常规培养,以满足我军跨越式发展的人才要求。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军事装备的发展、战争技术的变革决定了人才成长过程必须是一个连续不断的、与时俱进的过程,生活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世界中的每一个军人,都会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想在新形式下有所作为,任何一个希望成功的军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来自外界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战略,使自己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不断地提高,适应变化的新形势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军事人才的成长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终身受教育的过程。 另一方面,由于我军面临着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要尽量缩短人才成长的周期。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军事变革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引发了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军事理论等一系列根本性变化。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进行军事战略调整,形成了以高技术质量建设为标志的军事竞争新态势。形式逼人,不进则退。如果我们在人才培养上按部就班,尾随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就会坐失良机,拉大与世界发达国家军队的差距。只有抓住机遇,走超常规发展道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跨越某些阶段和环节,才能跟上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军事人才的培养之路,为实现我军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论述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摘要:当代军事信息化更需要我们了解高科技对于军事力量的影响作用。并通过高科技手段提高军事作战能力以及培养更高的军事化科技人才。当今世界信息化战争在军事中占领了主导地位。并需要高素质军事化人才创造更多先进军事武器。培养高素质人才就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一笔。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军事武器高素质人才 信息化战争的产生基础和实质内容: (1)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经济、技术、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 (2)战争工具决定战争形态,有什么样的战争工具,就会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这是战争历史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信息时代战争工具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综合化,信息武器装备体系的形成,必然导致信息化战争的出现。 (3)信息化战争首选的并直接打击的目标是信息获取、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系统及其基础设施,剥夺敌方信息控制权、使用权和对己方信息系统的威胁,同时建立己方的信息优势,进而实现己方意志。 (4)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和知识。因此,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力量的战争。在信息化战争中,掌握信息和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军事高科技,作为最重要的战斗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信息化军事使许多国家纷纷调整自己的科技发展战略,力争夺取军事高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中国,要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科学制定自己的军事高科技发展战略,以加快军事高科技发展的步伐。充分发挥军队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我们昆明陆军学院是西南战区惟一一所指挥院校,是成都军区的直属院校,在为战区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加大信息化科研力度,注重部队的实践情况,使教学与部队的实际情况不脱节,力争成为整个战区的信息化研究中心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为成都军区部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和智力支持。 毛泽东同志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因此,我国军事信息化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可靠的政治思想素质 信息化战争的复杂性、残酷性、综合性,要求现代军事人才必须具有可靠的政治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时刻保持坚定的信念,在错综复杂的信息化战争环境下,遇险不惊,临危不乱。包括: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坚定的理想信念。 强烈的政治意识。 二、综合的军事技能素质 军事技能素质主要是指军人对军事问题所具有的能力、技术和发展的潜质,是衡量军人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化战争的复杂性对军事人才的军事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军事理论知识。 高超的指挥谋略和艺术。 三、优良的信息素质 信息化战争的实质是军事人才信息素质的角逐,它要求参战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军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军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任冰冰劳侠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政教室,西安710025) 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是担负我军建设和发展历史重任的重要保障。军人素质的高低,军人技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均为来建设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军能否有效履行使命,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因此,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军队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人才的培养并不仅仅是指某一方面,某一专业,更重要的是全面发展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注重“指技合融”全面型人才建设。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技术广泛应用于世界军事领域,引发了全球性的新军事变革。在新军事变革中,要求军人不仅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素质,较高的指挥管理的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全面发展的素质。因此,迎接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培养“指技合融”全面发展型军事人才势在必行,对我军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全面发展型军事人才是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关键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只是军事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复杂,战争样式发生变化,以军事技术革命,军事理论革命,军事人才革命为代表的新一轮全球范围军事领域信息化变革,引领着工业化时代,机械化战争,引领着世界各国军队的转型。新军事变革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现代战争是高技术的战争,而打赢信息化战争是需要大批高素质“指技合融”全面型军事人才。因此,培养“指技合融”全面发展型军事人才是新军事变革的必然要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都把培养“指技合融”全面型人才作为提升战斗力,谋求军事发展的关键之举。早在1994年,美军就在其军事院校中设立指挥管理型人才培养方案,学员除了学习外,还要进行实战演练,提高自身管理技能,为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又设立信息战战略系,专门培养实施网络战,利用先进设备摧毁敌方系统。通过一系列的信息化教育,美军把最新研究成果与课堂紧密相连,使课堂连着战场,把科研成果运用到部队建设中去。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美军始终紧贴时代发展,紧跟世界潮流,始终以培养“指技合融”全面型人才为中心任务,促使美军拥有大批量高素质人才不断为军队建设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十分重视全面发展型军事人才的培养。俄罗斯在2000年颁布了《人才战略培养方案》,其中,着重强调当今世界所需要的已经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理论大于实践的指挥官,而是“能管理、懂技术、会指挥、专业强”的全面型人才。日本在2000年9月发表了《关于信息军事革命》的报告,强调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培养军事人才。印度、韩国等国家也相应出台了具体人才培养报告。可见“指技合融”全面型军事人才已成为各国进行军事变革的关键因素。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正处于政治、经济、军事的转型期,尤其是军事变革迫在眉睫,培养“指技合融”全面型军事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进行人才战略培养的主要方向。只有遵循时代发展,适应时代要求,才能促进军事发展与建设。同时,这也是与世界各国接轨的主要手段,各国可以通过军事人才交流,军事战略会议等手段了解最新世界军事战略需求,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促进军事人才培养。当然,在进行“指技合融”全面型军事人才培养时,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军事人才的基本素质

军事人才的基本素质 面对新军事变革,要实现我军建设跨越式发展,就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江泽民要求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全面素质"。他指出:"要在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军事专业和身体心理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过硬。" "全面发展,全面过硬",就是对军事人才素质的总体要求。江泽民还强调,中高级指挥人才应具备更高的素质,职务越高,责任越大,素质就应更高更全面。 思想政治素质过硬 思想政治素质是我军军事人才综合素质的首要内容,是其他素质的"神经枢纽"。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简单地说,就是政治上要坚定,思想道德上要纯洁。江泽民指出,很高的政治素质,"就是必须真正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始终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政治素质的核心所在。" 我军性质、宗旨、使命和军队建设、军事斗争所处的客观环境,要求军事人才具备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的政治立场,具有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旗帜鲜明地同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等错误思潮作斗争,经受住任何政治风浪的考验;具有献身国防的强烈事业心和使命感,勇于牺牲奉献,精武建功,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尊干爱兵,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总之,要自觉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家卫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军事人才队伍中的年轻一代,肩负党、国家和军队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任。江泽民十分重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他指出:"建设好我们的党,首先要提高党的各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别是要努力提高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之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新一代政治家。" 并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加强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使他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大力拓宽中青年领导干部的视野,使他们能够善于观察世界大势和正确把握时代要求;要大力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使他们善于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归根到底,要大力提高中青年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使他们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军之大事,命在于将"。军队的中高级干部是军队的中坚,肩上有千斤重担,身后有千军万马,位高权重,责任重大,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首先要通过中高级干部去贯彻执行。如果他们不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难以落到实处,军队建设的方向就会发生偏移,我军就无法经受住复杂环境的考验。

培养军事指挥人才的三大素养

培养军事指挥人才的三大素养 摘要以信息化为背景的世界新军事变革要求我军必须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造就大批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以保证我军在日趋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紧跟时代发展。在保证政治素质过硬的同时,加快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信息素养、超前的创新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养的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为忠实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关键词培养;军事指挥人才;三大素养 胡锦涛主席指出,未来可能遂行的作战,是一场诸军兵种参加的战略性联合战役,而且政治性极强,外部因素十分复杂,将是对我们战略筹划能力和作战指挥能力的严峻考验[1]。 以信息化为背景的世界新军事变革要求我军必须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造就大批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以保证我军在日趋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不落下风。从目前我军各级指挥员的现状来看,距离指挥打赢现代化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还有一定落差。所以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以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为引导,认真分析研究现代化战争的特点和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培养途径,在保证政治素质过硬的同时,加快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信息素养、超前的创新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养的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为忠实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一、现代化战争呼唤军事指挥人才的三大素养 现代化战争以信息传递和运用为主线,战场兵力复杂多变,态势多维立体,指挥决策困难。指挥员要想“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仅要能指挥、会管理,还要懂技术、敢创新、能战斗,必须具备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勇于开拓创新和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战场环境的能力,全面做好新军事斗争准备。 信息素养是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关键。纵观世界军事,信息化战争正逐步取代机械化战争,战争形态为多维一体联合作战。制信息权将贯穿战争的全过程、全领域。 在机械化战争中,装备的数量可以决定胜负方向,优化配置可以改变兵力对比,有勇无谋的指挥可以带来一两场战斗的胜利。但在信息化战争中,战场的优势则是靠信息保障来实现。在讲求效益第一的现代化战争中,制胜权等于制信息权。指挥员掌握即时、准确的战场信息,通过科学、细致的分析、处理,做出合理的指挥决策是获得作战胜利的关键。伊拉克战争中,美伊双方兵力对比的悬殊是迫使伊拉克溃败的一方面原因,但在那么短的时间,以极其微小的代价获得极大的军事和政治效益,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战场上的信息优势。这一局面的形成充分证明了“信息优势决定战场优势直至战争全局”的科学性[2]。 目前,美英等世界军事强国,在不断研制高技术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同时,都把培养军事指挥人才的信息素养放在军队发展战略工程的重要位置。其中美、英两国首当其冲,他们利用自己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在军事指挥人才信息素养的培养上已经远远超出其他国家。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转变旧的战争观念,认清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已经由物理能转变为信息能。否则,在未来可能爆发的信息化战争中,我们必将被动挨打,千疮百孔。所以,必须从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高度,深刻认识信息素养在作战指挥人才素质结构中的极端重要性,全面剖析我军与外军军事指挥人才在信息素养上的落差,加大对军事指挥人才信息素养的培养力度。 创新素养是驾驭新军事领域的核心。江泽民说:“创新是军队进步的灵魂,一支没有创新能力的军队,难以在日趋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军事创新的主体是军人,人才成长的关键是创新。具有

军事基本素养

军事基本素养 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信息化战争中,一切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利用都离不开人的设计、控制和操作,因此,国家必须保持精干的常备军及强大的后备力量。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求具备基本的军事素养。 一、深刻的国防观念和意识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国防是否巩固,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亡。 广大青少年对于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又认为这些与己无关,并不打算为之献身,对于国防劳动的艰苦更是谈虎色变。出现此类问题,主要是因为长期的和平使国民的国防观念淡化。 我们必须认识到国防观念的内容包括: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居安思危、爱军习武;保卫祖国,勇敢奋战。 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拥有清晰且深刻的国防观念和意识,增强国防观念,认识国防的重要意义,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只有我们具有了一定的国防观念,才可能积极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主动旅行国防义务. 所谓“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国防与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都息息相关。 二、基本的军事知识和理论素养 军事知识,并不是军人才需了解,大学生也应该对军事知识有一定了解,应该用现代的眼光、从综合的角度、结合科学知识加深认识,使之系统化。军事知识内容包括军事思想、军事理论、军事科技等。大学生在学习中不需要处处精通,但要有全局的认识。例如,国家国防历史沿革、古今中外优秀的军事思想、国防法规、国家武装力量体制、国际安全与军事战略格局、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军事情况等,特别是军事高技术、新概念武器、信息化战争等,是多数大学生的兴趣所在,也是重点所在。 当代大学生文化层次高、思想敏锐、开拓创新意识和民主平等观念强烈,同时也存在着生活阅历浅、实践经验少、吃苦精神不够等自身不足。开展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引进一部分军事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普通高校军事人才不足的问题,促进大学生军事基本素质全面提高。 三、基本的军事技能 军事技能主要是通过军事训练来掌握,其内容包括:队列、战术、射击、拉练、三防、战场救护等。但目前高校学生军训大多数以队列训练、内务整理为主,这种内容枯燥、训练单一的手段,使学生在重复性训练中感到乏味、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培养青少年对军事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其形式、内容需有所改变,以适应现代社会形势的发展。改变现有将队列作为军事技能训练主要内容的观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军事活动,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使他们体会到责任感、使命感,以达到真正的军训目的。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一些必要的军事技术,掌握基本军事技能。例如,了解常规武器性能和操作,掌握必要的防护救护知识及野外生存技能。通

高校国防教育对军事及人才培养的意义

高校国防教育对军事及人才培养的意义 国防教育是按照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的颠覆和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要求,对公民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施加相应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自古以来,有国就有防,无国防而不立。《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大学生作为我国人口结构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既是祖国的建设者,同时也是祖国的保卫者。然而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仍是为了国防,如果说科学是国防的燃料的话,人才就是国防的根本动力,因此,在高校展开国防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事实上,我们已经对国防教育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古代国家便在自己国家内举办学堂,选贤举能,从而进一步稳固国家的国防。这也看出对当下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在我们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从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等可以看出,世界还远远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和平。正所谓居安思危,我们应当对其有所准备,而这种准备也就是现今实行的高校国防教育。高校大学生应当接触国防教育,培养护国之心,了解基本军事技能,时刻保持警惕,在紧急时刻助祖国一臂之力。 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高校是培养强大国防预备役力量的重要阵地。然而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关心国事、军事,缺乏起码的国防常识,对国家的安全形势和国防政策了解不够、理解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加强高校中的国防教育。高校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国防建设,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忧患意识。加强国防建设,进行国防斗争,必须依靠国家的各个方面的综合力量。作为掌握较高文化知识,具有较高素质修养的当代高校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将是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然而由于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和平年代,因而国防意识不够强,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拥有足够的国防知识又必不可少,因而对大学生进行“居安思危、矢志报国、磨砺青春、升华自我”的国防教育具有时代必然性和历史紧迫性。 另一方面当今提倡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 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素质与素质教育是具有非常丰富内涵的一个复杂概念。从理论方面讲,其内容的丰富性充分体现出人才成长需要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征;从实践角度来说,其内容的广阔度鲜明地表达了合格人才的培养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综合教育工程,它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而又必须的,各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所谓国防教育,是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诸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活动。其本质是在培养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四有新人”。国防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民族荣辱兴衰的大事,它最能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心里共鸣,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因此,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二是国防教育不仅是一个教学、训练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品质培养、作风纪律养成、身体素质锻炼的全过程。因此,它具有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的教育功能。三是由于国防教育实施方式的特殊性,使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它对学生的影响教育是极为深刻的,是终生受益的,是高校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 从以上阐述中我们可以得知,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一定的联系。国防教育可以培养更

军事土木工程专业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研究

军事土木工程专业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研究 X 万 军 徐黎平 (国防科技大学 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摘 要] 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如何结 合学院所担负的培训任务,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军事土木工程专业新型军事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加强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军事特色鲜明的军事土木工程学科、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军事土木工程专业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思路。 [关键词] 军事土木工程;新型军事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E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74(2007)02-0005-03 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得现代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军事理论和武器装备等已经和正在发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为了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我们急需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作为培养军事人才重要基地的军事院校,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一、军事土木工程专业新型军事人才的 培养目标 军事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军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具有初级指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部队基层管理、指挥能力,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需要的懂技术、会管理、能指挥的复合型初级指挥军官。结合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型军事人才要/具备良好的全面素质、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0的/三条标准0和我校/理想信念坚定、科技底蕴厚实、军事素质优良、创新能力突出、身心素质过硬0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军事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和细化,认为军事土木工程专业新型军事人才应是具有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知识型、科技型、创新型工程保障军事人才: (1)理想信念坚定,忠于祖国,听党指挥,热爱军队,立志献身国防。 (2)科技底蕴厚实,具备土木工程专业基本技能和初级军事指挥基础理论相互复合的知识结构,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3)军事素质优良,具有较强的基层部队管理、组织指挥的能力,组织纪律观念强。 (4)创新能力突出,能够组织分队创造性地解决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军事工程保障问题。对新生事物敏感,有 广阔的世界眼光,能够关注世界科技和军事领域的发展动态。 (5)身心素质过硬,具有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现阶段军事土木工程专业新型军事 人才培养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军事土木工程新型军事人才,我们开展了对该专业人才培养阶段性特点的研究。经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军事土木工程专业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呈现出以下5个方面的阶段性特点: (1)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军事土木工程专业学员的军魂意识、奉献意识、战斗队意识更加稳固。但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要永葆人民军队政治本色,确保培养的人才政治合格,迫切需要按照/三个更加0的要求加强学员思想政治建设。 (2)军事土木工程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了军事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但面对未来信息化作战的需求,迫切需要加强与军事学科、信息学科的融合,建设紧跟国内外发展前沿、具有多学科融合特点的一流军事土木工程学科。 (3)军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不断深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但是面对新型军事人才更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我们还需要对军事土木工程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4)教学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基本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的、面向21世纪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但是面对军事土木工程专业新型军事人才特殊的技术、指挥相互复合的知识结构,我们还需要纠正部分教员在教学观念上存在的重视 X [收稿日期] 2006-09-07 [作者简介] 万军(1975-),男,湖北鄂州人,在职博士,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 第30卷第2期2007年6月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Jo urnal o f H ig he r Educa tio n Rese arch Vol 130,No 12 Jun 12007

新型军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我见

新型军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我见 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六大,我们党就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新世纪的革命军人,要想成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走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我觉得在坚持革命化标准的前提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学习意识强。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投身知识海洋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从根本上取决于大批科技人才,这也就迫使人们将终身学习作为21世纪的生存概念。江主席曾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型军事人才要勇立潮头,置身前列,就必须把不断学习新知识作为第一要务。做到这点,首先要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作为终身使命,作为生存方式,像饥饿的人见了食品一样如饥似渴地学习,笑迎知识战争,争当知识英雄。其次要从个人实际出发把学习搞扎实,加大精力和财力的投入,不断为自己进行“充电”,构筑文化素质优势,以今天的努力增强明天的实力。三是要做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集体,争当学习型军人。把学习作为终身之事,融入到生活、工作,持之以恒,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提高到老。 懂得数字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遍运用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已日益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加速演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江主席指出:“数字化将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动力。”计算机和数字技术再先进,终究也是人们设计和操作运用的,新型军事人才应是善于驾驭高技术的数字化军人。要适应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需要,必须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会安装和使用程序软件,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和处理信息,增强数字化本领。除此之外,要加强记忆训练,了解和掌握身边的数字,比如本专业最重要的数字,本职工作常用的数字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熟记在心,如数家珍。无论是想问题还是作决策,应多一点客观,少一点主观,不能单凭个人臆断,要做到实事求是,

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素质培养的内涵及着力点

论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素质培养的内涵及着力点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在迅速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的同时,也在强有力地推进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目前,从世界范围看,战争形态正处在一个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转型期。从机械化战争到信息化战争,是战争史上一次历史性的跨越。无论是处在机械化战争哪个发展阶段的军队,都必须加速向信息化战争的方向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主要军事大国特别是美国为了争夺未来战争的制高点,为迎接信息化战争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准备,紧锣密鼓地组建和实验数字化军队,大力培养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这一论述,指明了我军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时代重任。既要完成机械化建设,又要抓紧信息化建设是时代赋予我军的光荣使命。双重建设任务的关键是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我军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双重使命,解决打得赢、不变质两大课题,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适应日新月异科技发展和军事变革,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安全环境,必须与时俱进,采取超常措施,加紧人才培养,争夺信息化战争人才竞争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一、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素质培养的内涵 “五支人才队伍”: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素质培养的内核。在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培养观念上,要尽快实现从传统模式向适应信息化战争新型军事人才要求和“打赢”要求上的根本性转变。江泽民深刻指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指挥军官、参谋、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士官“五支人才队伍”。学习江泽民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正确理解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培养标准的科学内涵,构建新型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把“五支人才队伍”作为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素质培养的根本。由于信息化战争集高新技术为一体,涉及武器装备、战场的指挥控制、兵器的操作使用、系统的维护与保障等大量的专业和技术种类,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不可能是某一种类型的人才,而是聚合了不同专业门类人员的一个巨大的人才群体。这个群体包括:集科学文化知识、军事高技术知识和专业知识于一身,并掌握高超指挥艺术的指挥人才;既知识广博,又是某一领域的专家,特别是具有与指挥员同步思维甚至超前思维与全向思维能力的参谋人才;信息化战争是科技密型的高技术战争,因此必须有一批能驾驭尖端科技、掌握和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科学家群体;具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和很强创新能力,能熟练操纵信息化战争武器装备的技术专家人才;提供装备维护与保养,具有精湛操作技能的士官人才。 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既是知识的较量、技术的较量、更是人才素质的较量,这已是各国军事家和未来学家的共识。美军认为,未来领导信息化部队的应是思路开阔和经验丰富的军官、士官和文职人员,未来操纵信息化武器装备者应是全方位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专家,他们是技能高超的复合型人才。从军队战斗力构成来看,人、武器装备,以及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是军队战斗力构成的三大基本要素。军队数字化的目标不但要实现军事人员、武器装备的信息化,而且还要实现军队组织编制(军事人员与武器装备及战场的静态结合形式)、军事活动(军事人员与装备在战场上的动态结合)的信息化。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的层次结构必须与信息武器装备相适应。面对信息化战争的威胁,谋求信息化作战能力建设的跨越发展,我们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把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建设摆在战略高度予以足够地重视,以“五支人才队伍”建设为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培养的内核,加紧培养和造就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创新能力: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素质培养的新视点。当前,方兴未艾的世界军事变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