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快被中国制造搞死的“国际骗局”…
- 格式:docx
- 大小:4.46 MB
- 文档页数:7
并以此为卖点。
一家在直布罗陀注册的公司甚至向欧盟提交申请,希望注册商标:“Not Made in China ”。
在对“中国制造”的诸多质疑中,最受关注、影响也最大的,当属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公司——美国美泰公司的玩具召回事件。
玩具召回,谁的错自2007年11月15日与广东省玩具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卓明就玩具召回相关问题会谈之后,2008年1月15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 )国际项目和政府间事务主任理查德奥布莱恩,再次登门造访广东省玩具协会并商讨相关问题。
理查德奥布莱恩近期频繁奔走于中美之间,皆因2007年美泰公司一个月内三次宣布召回中国制造的玩具。
2007年8月2日,美泰公司下属的费雪公司向CPSC 提出自愿从全球回收96.7万件中国制造的玩具,理由是产品的油漆金属铅超标;而广东佛山利达公司为美泰公司代理加工的产品赫然在列。
“关于玩具涂料上油漆色粉的铅含量超过安全水平,的确是利达公司的责任。
”相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解释说,2007年4月,利达的油漆供应商东兴新能源有限公司因黄色色粉短缺,紧急采购了一批无铅色粉,不料该批货物和认证资料都是假的,导致部分产品铅含量超标。
8月14日,美泰公司宣布,因强力小磁铁和含铅涂料可造成危害,因此将召回在中国生产的玩具,其数量达到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涉及全球1820万件附带磁铁的玩具。
由于美泰该批宣布召回的玩具已进入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等3个欧洲国家。
欧盟随即宣布启被误读的“中国制造”2007年3月份以来,“中国制造”在西方引发一波又一波的质疑风潮。
从有毒的宠物食品、危险的玩具和有害的睡衣、牙刷,到被“二甘醇”污染的牙膏、重要安全性能不足的轮胎、油漆铅含量超标的玩具……随着“中国制造”被国外召回和限制出口的不断增加,一时之间,在某些国外媒体眼中,“中国制造”好像成了品质低劣商品的代名词。
西方媒体的质疑浪潮在国外,被打上问号的“中国制造”“排山倒海”般充斥在一些西方媒体的重要版面和新闻时段,甚至和总统大选一起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做纺织生意需要谨慎,俄罗斯INCITY合同诈骗,坑惨众多服装工厂!从去年年底开始,俄罗斯INCITY公司广州已在清算准备解散了,很多供应商被拖欠货款长达半年甚至更久,不断有得到解散信息的供应商前往公司所在地报警和围堵追讨货款。
俄罗斯INCITY服装品牌,在上海有一个分公司,在广州有一个办事处,办公室地址广州世贸北塔28楼2802室。
该公司的手法是利用同一品牌在中国用三个不同公司(MK、FC等公司)进行釆购合同诈骗。
同一伙人,以不同公司名义与你做生意。
具体手法如下:多次的合作过程中,这次以欧洲公司名义给你鉴定生产合同,下次找个理由,用香港的公司名义给你签订合同,但生产的都是INCITY同一品牌的货品。
很多供应商觉得也是合理的,就签订了生产合同,拿了定金生产。
在这合作过程中,通过滚雪球方式把欠款金额变大。
突然一天,不给你订单了,你拿着合同来追讨货款,广州的INCITY公司会告诉你,这个与他们没有关系,香港和欧洲的INCITY公司倒闭了,他们没有欠你货款。
其实是同一伙人在搞合同诈骗。
什幺是合同诈骗?就是利用漏洞把责任转移,或者在对方未察觉的情况下跑路。
合同诈骗比纯粹的诈骗对供应商更具有杀伤力。
因为通过一系列的有限公司的有限责任的手段,可以把一个主观的恶意拖欠货款转为经济纠纷,进而通过有限责任这一法律手段规避掉应当承担的责任。
当这一系列动作完成后,供应商往往难以短时间内维权,最后导致无法维权。
就像这个INCITY,注册A、B、C不同的公司,ABC三个公司用同一名字,但注册地分别为欧洲、香港和中国,用同一伙人来操作,今天用A跟供应商签订合同,明天用B跟供应商签订合同,等供应商过来要货款,直接告诉你他们是C公司,AB公司与他们无关,如果是国人被直接认定诈骗那是大概率事件,直接到公司报警就行了。
但如果涉及到外国人,你懂的,可能会成为商业纠纷。
那幺,凭什幺定义俄罗斯INCITY(广州)为合同诈骗而不是商业纠纷呢?因为INCITY广州在拖欠供应商长达半年的时间内,直至解散仍未履行付款,解散前也未通知供应商,存在恶意的主观行为。
350个庞氏骗局传销模式曝光[庞氏骗局的模式是什么]庞氏骗局的模式是什么庞氏骗局的解释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旁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
该骗局骗人向虚设的企业投资,以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者以诱使更多人上当。
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
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
庞氏骗局模式是什么如何识破披着“马甲”的金融互助平台一般来说金融互助平台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背景高大上。
二是高息诱惑,步步为营。
三是系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
盘点这些看似高大上的平台,无论是MMM、CCC还是SUOLOO等国际金融互助平台,都会塑造一个高大上的国际形象。
当初创始人马夫罗迪看到世界金融的不公平,很多金钱奴隶,特打造搭建这个全球互助金融系统平台。
”在MMM介绍中如此说道。
除了高大上的背景外,各家平台还宣传自己不碰钱非盈利的公益性质,并宣传要缔造平等的金融秩序。
根据网站上挂出的复利投资回报表计算,假设投资500元,以复利方式滚动投资,一年本金加利息可收益11633元。
除了利息外,“MMM互助金融”还设有“推荐奖”和“管理奖”。
在投资前,不妨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理财产品的回报率对比是否过高,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
但是,庞兹故意把这个计划弄得非常复杂,让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一片混乱,庞兹便利用了这种混乱。
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
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
其实,只要懂一点金融知识,专家都会指出,这种方式根本不可能赚钱。
然而,庞兹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
外贸洗钱骗局篇一:外贸史上最大的骗局:淡季外贸史上最大的骗局:淡季问:1月份为什么是淡季,询盘这么少,答:客户还没有从圣诞的假期回来。
问:2月份为什么是淡季,询盘这么少,答:外国人知道中国人要过年了,没心思处理业务。
问:3月份为什么是淡季,询盘这么少,答:客户们都在准备参加广交会呢。
问:4月份为什么是淡季,询盘这么少,答:客户们都在参加广交会。
问:5月份为什么是淡季,询盘这么少,答:客户们刚参加完广交会,肯定在与参展的供应商联系呢。
问:6月份为什么是淡季,询盘这么少,答:欧美的客户一想到下个月要度假了,哪有心思上班啊~问:7月份为什么是淡季,询盘这么少,答:客户在度假呢~1问:8月份为什么是淡季,询盘这么少,答:客户度假还没回来。
问:9月份为什么是淡季,询盘这么少,答:客户刚从假期回来,还没收心呢。
问:10月份为什么是淡季,询盘这么少,答:客户又去参加广交会了。
问:11月份为什么是淡季,询盘这么少,答:客户们刚参加完广交会,肯定在与参展的供应商联系呢。
问:12月份为什么是淡季,询盘这么少,答:圣诞节快到了,谁还有心思上班啊~我要问一句,一年到头到底什么时候才是旺季,6月刚过,对于外贸人来说,也就是所谓的“淡季”来了,因为7、8月份,很多的国外买家都会去度假,导致了很多订单暂缓。
现在很多外贸朋友夸大了度假对于业务的影响,将很多不良反应都归结于此,但我却认为,其实7、8月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可怕。
很多人对淡季的理解存在误区1、时间上:6、7、8三个月是欧洲的假期,不是全世界的假期,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跟欧洲人般悠闲。
而且欧洲的大公司肯定是轮休的,不会集体放假,每个人休息个2,3周后又会回来上班。
22、产品上:就像冬天吃火锅,夏天喝汽水一样,不是所有的产品一到7、8月份就是淡季。
像夏天用的产品如户外家具、户外用品,花园用品、沙滩用品等等已开始进入出货淡季,但是反观一些机械类,某些小家电等产品,本身销售就不存在淡季,而有些时候一些家电反而会销售的更旺。
西洋集团在朝鲜投资的噩梦不是西洋集团太傻,而是朝鲜方的骗术太高明。
西洋集团(下面简称西洋)在朝鲜投资的【洋峰合营会社】,是中国目前对朝鲜投资最大的项目,从2007年开始到2011年9月经过了4年多时间,总计投入人民币2.4亿元(3000多万欧元),建成现代采矿场,年生产50万吨铁精粉选矿厂,同时建成配套设施齐全及朝鲜员工住房210栋等。
2011年4月25日,年产50万吨铁精粉选矿厂开始投入生产,经过西洋人的努力,西洋为了在朝鲜顺利开车,把国内选厂的技术骨干100多名技术工人派往朝鲜,首次开车就生产出最优质的铁精粉(铁含量超过67%,硅含量低于3%,低硫、低磷的铁精粉)。
经过三个多月中方手把手地教朝鲜工人技术,朝鲜工人也掌握了铁精粉生产技术,生产出30000多吨铁精粉。
2011年9月6日,朝方突然提出与合同完全相违背的16个问题。
朝方单方面撕毁合同,致使合营会社无法生产。
以下是朝方提出的主要问题:1)资源费收取铁粉销售价格的4%-10%。
2)土地租赁费每年每平方米1欧元。
3)收取工业用海水费用,每立方米0.14欧元(合同中规定没有资源费和土地租赁费,原因是朝方以矿山资源和土地出资折1200万欧元,包括了资源费和土地租赁费,现在又重复收费。
海水在合同中规定是不收费的)。
4)电费每度电按0.5欧元收取(电费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是每度电0.33元人民币)。
5)朝方工人与中国工人实现同工同酬(合同中规定朝方人员工资每月30美元以上,合营会社一直按每人每月300元人民币支付)。
6)选矿厂尾矿库处理的工业废水,即使是清水也不能排入大海。
选矿厂不许排出清水是无法生产的,朝方等于强行停止生产。
7)最严重的问题是生产的铁精粉不准销售。
8)再三强调朝方是法人,企业是朝方说了算(合同规定中方管理)。
朝方急于撕毁合同的原因:翁津铁矿是朝鲜一直没有开发的储量巨大的铁矿,总储量有17多亿吨,是低品位的贫矿,平均含铁量只有14%左右。
中国制造股权投资骗局案例
2015年6月,中国资本市场无缘无故发生一起大型股权投资骗局案件,卷入该案件有超过两千名投资者,据统计损失金额超过20亿人民币,其中一些投资者甚至被害失去毕生积蓄,被称为“股权投资骗局案”。
据
了解,投资者们被告知将投资的资金用于购买股票回购、参与为拆分公司
及重组等。
但他们实际上被骗了,这些资金其实没有去到股票市场,而是
被嫌疑人自行挪用了。
警方经过缜密侦查,终于将案件破获,正是这起大
规模的股权投资骗局案奠定了严厉的惩罚政策,以及中国股票市场的持续
稳定发展。
中国制造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由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中国食品安全连锁反应,对本已困难重重的中国制造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
近日,借与美国客户泰克沃德开电话会议之机,询咨询三鹿事件在美国的阻碍,对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第一,三鹿事件一度在美国成为专门多主流媒体的要闻,曝光度不亚于美国金融危机。
第二,专门多中式餐馆在美国差不多专门少有生意可做了。
在美国,M adeinChina(中国制造),除了服装,专门多商品差不多没人敢买了。
第三,美国产的奶粉在美国市场也迅速脱销。
什么原因呢?因为有专门多在美国的中国人买了之后寄往中国。
第四,美国媒体最大的评判是:1、太不可思议了;2、企业太蠢了。
从水产养殖产品到牙膏,从沙滩车到汽车轮胎,从玩具到手机,尽管美国对中国制造不止一次的实施“质量封锁”,但这一次的反响远比我们想像的严峻。
中国制造难道确实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认真想想,也能懂得美国的反应,抛去固有的对中国制造的偏见不讲(事实上,这次可不是偏见),三鹿事件的严峻性在于:1、损害的是婴幼儿那个社会最弱势最敏锐的群体(西方社会比中国更关注);2、三鹿是中国公认的大品牌,获得过许多的政府表彰和社会荣誉;3、波及到中国消费者最信任的一批知名品牌。
4、三鹿式造假竟是整个行业早已存在的潜规则。
这正是美国感到“震动”和“不可思议”的全然所在,这是超越商业道德底线的作为。
从那个意义上讲,什么样的反应都不足为过。
事件发生后,尽管三鹿企业在危机处理上缺乏诚心、推托责任、一败涂地,但中国政府却表现出了足够的坦诚、透亮和负责任:坚决处理了有关责任人;并启用政府咨询责制,撤销了包括石家庄市委书记和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在内的数名高官;也撤销了蒙牛、伊利等一批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称号;等等。
但这些就够了吗?就能够挽救生命、平息民愤吗?就能够幸免类似事件发生吗?远远不够!事实上,在中国的专门多产业,例如医药保健品、食用油、餐饮、化肥、建材、饮用水、美容化妆品、服装服饰、电子电器、燃料能源等等领域,如果严格排查的话,都或多或少存在质量黑洞、行业“潜规则”和“品牌腐败”。
《货币战争》读后感_读《货币战争》的感想作文《货币战争》读后感一、书籍简介《货币战争》是2007年6月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宋鸿兵。
宋鸿兵用货币战争来描述了一场看不见的经济战争。
-------------------------------------------------------------------------------------------------二、内容简介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300年间,几乎每一场世界重大变故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
他们通过左右一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国家的政治命运,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
可以说,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谋求主宰人类财富的阴谋史。
通过描摹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本书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通过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本书旨在告诫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
随着中国金融的全面开放,国际银行家将大举深入中国的金融腹地。
昨天发生在西方的故事,今天会在中国重演吗?-------------------------------------------------------------------------------------------------三、作者简介宋鸿兵,世界金融历史学者,著有《货币战争》系列丛书,长期高居中国财经图书畅销榜榜首。
宋鸿兵因在书中成功预测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而备受关注,在国内和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曾被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广泛报道,2009年宋鸿兵被全球销量第一的美国商业杂志《商业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40人”。
2010年之后,宋鸿兵首创的“货币战争”一词已成为世界各国政要和媒体普遍使用的国际热门用语,最早提出的“剪羊毛”、“次贷地震”、“金融海啸”、“金融高边疆”、“中国大妈”等词汇皆成社会流行词汇。
跨国公司十大在华危机事件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是非常常见的现象,然而,他们在中国所面临的危机事件也是非常多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这对于他们的声誉和业务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下面将介绍一些跨国公司在华危机事件的十大案例。
1. 美国百事可乐公司的污染事件2004年,百事可乐公司曾被曝光在中国市场出售含有农药成分的产品。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抵制,对百事可乐公司的品牌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2. 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的手机爆炸事件2016年,三星电子公司的部分手机在中国市场出现了爆炸的情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恐慌。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三星电子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和声誉。
3.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排放门事件2015年,大众汽车公司被曝光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柴油车辆存在排放造假问题,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抵制。
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和声誉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4. 英国荣誉出版集团的敏感书籍事件2009年,荣誉出版集团出版了一本敏感的书籍,引发了中国政府的愤怒和抵制。
该事件导致荣誉出版集团的图书在中国市场无法销售,对其业务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5. 美国苹果公司的劳工问题近年来,苹果公司在中国的劳工条件和待遇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有报道称,苹果公司的供应链中存在着违法劳工条件的问题,这对于苹果公司的声誉和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6. 日本东芝公司的财务丑闻2015年,东芝公司被曝光存在财务造假问题,这一事件对于东芝在中国市场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东芝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大幅下滑,公司的业务发展受到了重创。
7. 法国路易威登公司的价格歧视2015年,路易威登公司在中国市场被曝光存在价格歧视问题,对于同样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的定价不同。
这一事件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的抵制和抨击,对于路易威登公司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8. 德国西门子公司的贿赂事件2008年,西门子公司被曝光在中国市场存在贿赂问题。
这个骗局持续了130年,终于被中国制造揭穿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长久以来钻石都被人们视作爱情的象征,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
电影、小说、新闻媒体,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个观点,最终在大众心中形成了共识。
但是,钻石真的等于爱情吗?钻石骗局的由来钻石珍贵吗?珍贵,至少在200多年前是十分珍贵的。
当时的技术发展有限,钻石的开采只能以来人工,幸幸苦苦一年的产量也就20斤左右。
物以稀为贵,产量如此稀少的东西价格当然不会低。
1870年,南非意外发现了一个巨型钻石矿。
按照当时的测算,南非的矿场每年可以挖出好几吨钻石,可以想见未来的钻石价格势必会变成白菜价。
到了这时候,一帮靠钻石发家致富的英国商人们坐不住了:这不是砸我们饭碗嘛!脑筋一转,这些英国商人联合世界几大钻石厂商一起成立了戴比尔斯公司,买下了这个钻石矿。
小样,把你买下来,每年挖多少不还是我说了算?靠着垄断钻石矿维持低产量,戴斯比尔稳住了钻石价格,但随着人造钻石的出现,钻石仅有的工业用途也丧失了。
当钻石沦为华而不实的产物时,要如何劝说人们继续高价购买呢?深入研究后,戴比尔斯决定把钻石和爱情绑定起来。
他们花费巨资将钻石植入到电影中,无数观众通过大银幕看到男主角深情款款地将钻戒送给心爱的女生,求婚要用钻石的想法很快就深入人心。
除了电影,戴比尔斯还在明星代言、广告、海报等方面下功夫,极力告诉人们:钻戒越贵,代表他越爱你。
如果女生不愿意男生破费呢?没关系,戴比尔斯早就想到了,所以它又告诉人们求婚要制造惊喜。
当不知情的女生看到男生早已准备好的钻戒,剩下的恐怕就只有感动了吧。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也是在这时诞生的。
人们在感受浪漫的时候并不知道,戴比尔斯推出这句广告语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避免二手钻石的大量流通。
当人们认为钻石是爱情的象征,就不会轻易将买来的钻石再卖出去,也很难接受购买二手钻石,从而使钻石价格不受二手钻石的影响。
不得不说,戴比尔斯实在是一位营销高手,也难怪这场骗局能够维持130年。
一个快被中国制造搞死的“国际骗局”…
最近,一支叫做《国际大牌成本揭秘》的电视台纪录片疯传刷屏。
在这部只有不到十分钟的纪录片里,一组组触目惊心的对比价,令人震惊。
这部被热议的纪录片中显示,市场上一些大牌的成本,仅为售价的1%。
一家著名旅行箱制造商负责人甚至直接说,连90%以上的专利其实都是中国工厂的。
视频采访很多路人都对这种真相表示根本不敢相信,但这些都是行业内部不能说的秘密。
同时纪录片引用了著名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文章指出,虽然现今中国网购市场高度发达,但是在中国有一家叫做“必要”的电商APP创造了“用户直连制造”的商业模式,让用户能够用一两百块钱从这些工厂买到国际大牌品质的产品。
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闭门羹
必要APP的创始人毕胜,曾经是百度元老,李彦宏身边炙手可热的人物。
从六年前开始,他就带领团队一头钻到有600万家企业的中国制造业中,通过五十多条严苛的标准,筛选具备“国际大牌,柔性制造,出厂价格售卖”资质的优秀制造商。
如今,与必要合作的高端制造商已达200多家,覆盖服装、美护、眼镜、食品、家居、箱包、汽车、房产等等21大品类。
这成功的背后,却是无数次闭门羹。
2014年,这家试图重新定义全球零售业的小公司才不足70人。
毕胜带着团队来到广东,先后拜访了上千家制造商,却都吃了闭门羹,还不下十次被保安当成骗子轰了出来。
他推销的一种电商新模式被制造业的老板们看作是“疯掉了的想法”、“天方夜谭”。
挫折下,他在广东大病了一场,高烧40几度。
仅仅过了两年时间,同样是那些制造商,却在他的办公室前排起了长队。
这次,轮到了这里的保安来赶人了……
是的!他那“天方夜谭”的梦想成真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让他拼尽全力也要争取?
又是什么,让这个天方夜谭成为现实?!
↓↓↓
扇动蝴蝶的翅膀,重新起航
创立必要之前,毕胜还曾创办过红极一时的乐淘网,后因模式传统迅
速陨落。
失败后的他,把自己和乐淘作为样本分析后,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万亿级市场。
这一次,毕胜创办了一个叫必要的APP平台,他要找到那只扇动翅膀就能在太平洋上掀起风暴的蝴蝶。
这只“蝴蝶”,就是必要的C2M(Consumer to Manufacturer ,用户直连工厂)的模式。
这种模式,
能让你用199元钱,就能买到巴*莉制造商生产的衬衫;
只用200多元就能买到*克制造商生产的运动鞋;
只用200多元就能买到新*丽制造商生产的旅行箱。
△海*之谜的玻尿酸面膜能卖到1200元+,而必要里同一制造商直供的面膜低至79元;
△依*路的纯钛近视眼镜能卖到5000元+,而必要里同一制造商出品的眼镜低至279元;
△飞*浦的声波电动牙刷能卖到1200元+,而必要里同一制造商出品的电动牙刷低至99元。
胆大出奇迹,背后有玄机
这只“蝴蝶”听着匪夷所思
那么,毕胜的模式到底牛在哪里?
背后到底有何玄机?
以前,一件商品是这样到达消费者手中的
↓↓↓
因为中间环节太多,商品到用户手中的时候,价格已经翻了数十上百倍,几万块的奢侈品,成本也许就几百块而已。
而必要的这种模式,让用户通过必要的平台直连高端生产线,将中间的加价环节砍掉,用户可能只用原来商品价的数十分之一,就能买到大牌制造商生产的高品质产品了。
而每一件产品的制造商,都必须拥有其独立的原创设计或与知名设计机构合作。
要用高质低价吸引住了零售业的终端——广大的用户!
而零售业的另一端——制造商也为必要的模式着迷了,纷纷主动上门。
因为,C2M是用户先下单,工厂再生产,通过大数据驱动生产来消除库存顽疾。
零售业的两端以及中端的所有环节,都被必要“破了局”。
在打造商品高性价比的同时,必要并不是一家纯卖货的公司。
最近,
必要还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工作,必要App上线了地震预警通知功能。
还记得2019年6月17日晚上四川宜宾市长宁县6级的地震吗?因为提前了几十秒精确预警,相关视频刷屏网络,阅读量达到了惊人的25亿人次。
这个先进的预警系统创办人是中国科学家王暾博士,也是必要地震预警通知功能的合作伙伴。
必要APP上的“地震预警”系统,能覆盖220万平方公里,6.6亿人。
这是一个可以救命的功能,如果提前20秒钟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家人、亲朋好友的伤亡人数可减少63%!
必要创始人毕胜说,虽然这个系统很多成本,但是比起用户的安全,这些成本完全可以忽略。
必要APP,不仅帮你省钱购买到大牌品质的商品,关键时刻,还能救你一命。
当然,更希望这个预警通知功能,你永远用不到。
势如破竹,态势已成
仅仅上线一年时间后,必要就已成为时下白领钟爱的电商APP,必要一度跃居App Store热门搜索第三,购物排行榜第九。
最近,他们又与星*克云南产地咖啡合作,将市场上售价上百元的高品质手冲咖啡,卖到9.9元一杯,并且全国顺丰包邮,还可以支持个
性化定制。
通过必要的订单系统发现,数十万用户定制了自己的专属咖啡,就连很多著名互联网公司及国内的餐厅也在必要定制了自己品牌的咖啡。
除咖啡之外,护肤、洗护类产品上线同样引起广泛关注,国际大牌原料制造商生产的面膜、眼霜、乳液、香水、洗浴等产品,采用法国、日本等进口原料,在去掉品牌溢价后,只需一百元上下就能享受到奢侈品品质。
△只用69元就能买到奢侈品品质的护肤品
就连财经大咖吴晓波、知名音乐人小柯等等,也是这里的常客,而且还成为必要产品如眼镜、衬衫的口碑传播者。
财经大咖吴晓波也在脱口秀里公开背书,“你们去必要买东西,如果觉得不好,你们骂我吴晓波骂三天!”
如今,这只“蝴蝶”已经飞起来了,搅动的不只是中国传统制造业的风暴。
不知道你的心被搅动起来了吗?
所有理论最终都会成为闪亮的现实,
别等到万人空巷,
才念叨千金难买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