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60年代反应停药物致畸的原因
- 格式:docx
- 大小:12.51 KB
- 文档页数:1
“反应停”事件“反应停”是在1953年由一家德国公司作为抗生素合成的,合成后发现它并无抗生素活性,却有镇静作用,于是在1957年作为镇静催眠剂上市。
厂商吹嘘它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上瘾,胜过了市场上所有安眠药。
对孕妇也十分安全,可用于治疗晨吐、恶心等妊娠反应,是“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语)。
“反应停”很快风靡欧洲各国和加拿大,据说光是联邦德国一个月就卖出了一吨。
但是在进入美国时,却遇到了麻烦。
美国一家小制药公司梅里尔公司获得“反应停”的经销权,于1960年向FDA提出上市销售的申请。
当时刚到FDA任职的弗兰西斯·凯尔西负责审批该项申请。
她注意到,“反应停”对人有非常好的催眠作用,但是在动物试验中,催眠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否意味着人和动物对这种药物有不同的药理反应呢?有关该药的安全性评估几乎都来自动物试验,是不是靠不住呢?凯尔西注意到,有医学报告说该药有引发神经炎的副作用,有些服用该药的患者会感到手指刺痛。
她因此怀疑该药会对孕妇有副作用,影响胎儿发育。
梅里尔公司答复说,他们已研究了该药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未发现有问题。
但是凯尔西坚持要有更多的研究数据,这引起了梅里尔公司的不满,对她横加指责和施加压力。
正当双方扯皮时,澳大利亚产科医生威廉·麦克布里德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报告“反应停”能导致婴儿畸形。
在麦克布里德接生的产妇中,有许多人产下的婴儿患有一种以前很罕见的畸形症状———海豹肢症,四肢发育不全,短得就像海豹的鳍足。
这些产妇都曾经服用过“反应停”。
实际上,这时候在欧洲和加拿大已经发现了8000多名海豹肢症婴儿,麦克布里德第一个把他们和“反应停”联系起来。
从1961年11月起,“反应停”在世界各国陆续被强制撤回,梅里尔公司也撤回了申请。
经过长时间的法律较量,研发“反应停”的德国公司同意赔偿受害者的损失,被迫倒闭。
梅里尔公司在申请前的确研究过“反应停”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
读书笔记:反应停的前世今生妊娠呕吐是早孕反应的一种常见症状,约有70%~ 85%的妇女在怀孕早期,出现早孕反应。
包括头晕、疲乏、食欲不振、偏食、恶心、呕吐等。
多数在孕6周前后出现,8~10周达到高峰,孕12周左右自行消失。
1957年联邦德国药厂格兰泰开发出一种药物,沙利度胺,又名反应停能够显著抑制孕妇的妊娠反应,治疗怀孕期间的呕吐,成为当时“孕妇最理想的选择”,一时风靡全球,1960年开始陆续报道反应停具有致畸性,产生“海豹儿”,即婴儿四肢短小或无四肢,截至1962年全球大约产生了1万多名海豹儿,后来仅3000余人幸存下来。
这一悲剧被称为“反应停事件”。
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研究发现沙利度胺是一对手性光学异构体,就像人的左右手一样,镜面对称,但不可重叠。
沙利度胺的R型右旋体确实具有镇静作用,可抗孕妇的妊娠反应,但另一半S型左旋体却有强烈的致畸作用,而当时作为药物,两种异构体是混在一起服用的。
沙利度胺在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受到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冗长繁琐的调查,由于负责对反应停审查的凯尔西医生的坚持,反应停最终没能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免受其害。
华盛顿邮报1962年7月15日以封面大标题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英雄将坏药拒之门外,报道了凯尔西的事迹,使凯尔西及食品药物监管局名声大震。
1962年肯尼迪总统给凯尔西颁发了杰出联邦公民服务奖章。
并且1962年10月10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科夫沃哈里斯修正案,美国FDA逐渐成为世界食品药品监管最权威的机构。
2005年90岁的凯尔西从FDA退休,至此她己为FDA服务了45年,2010年FDA以她的名字设立凯尔西奖,每年颁发给在FDA工作的优秀员工。
凯尔西生前也被列入美国妇女名人堂。
2015年8月7日,凯尔西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市去世,享年101岁。
反应停事件也引起了科学家对于手性药物的重视和研究,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给在手性催化领域卓有建树的三位科学家。
胎儿容易致畸的生活习惯你中招了么拥有一个身体健康的宝宝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讲都是相当的开心的事情,但是一旦新生儿出现畸形的情况下,无疑对于一个家庭来讲是一场悲剧的到来,但是能够导致胎儿畸形的因素我们要重视起来,那么胎儿畸形的主要的原因有哪些呢?用药不当导致畸形1964年,德国一些孕妇因出现妊娠反应服用一种叫反应停的药物作为镇静剂。
时隔不久就出生了近万例“海豹肢”畸形儿,从而引起全世界对药物致畸作用的重视。
人们过去总认为胎盘是胎儿的天然屏障,任何药物都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这件事改变了人们对药物致畸的重新认识。
怀孕三个月前谨慎用药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作用最敏感时期是怀孕3个月之内。
在这段时间里,胎儿各器官都开始发育,各类蛋白及脂类合成活跃,细胞分化迅速,最后形成各个不同的器官和组织。
如果在器官细胞合成分化过程中受到药物干扰,就会造成胎儿器官畸形。
一个时期内用一种药物可引起多个器官畸形,也可能多种药物共同导致一种畸形。
三个月后遵医嘱用药胎儿3个月后,各器官基本发育成形,此后再使用药物一般不会再发生畸形。
但也不能因此就说怀孕期间不能用药,只要告知医生怀孕的周数,经过医生处方并遵守用药方式,不但可以放心用药,还可避免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病毒感染导致畸形妊娠期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比正常女性要高,几乎大部分病毒都能传染给胎儿。
其中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对胎儿有严重的影响。
我们为什么说这些病毒感染很可怕?因为通常孕妈妈感染这些病毒后无症状或有些轻微的不适,这些不适不需任何治疗就会消失,可是留给胎儿的是无穷的祸患。
大部分病毒感染无药可治!!所以在怀孕早期,有些检查是孕妈妈一定要做的,其中就包括致畸病毒检查,绝大多数畸形儿的产生都和病毒有关,在孕检的时候孕妈妈一定要特别留意。
有毒气体导致胎儿畸形在怀孕早期,孕妈妈如果经常吸入各种有害有毒气体,经过血液循环,长驱直人至胎儿体内,严重干扰胎儿发育,就会引起胎儿畸形或自然流产。
反应停事件1959年,西德各地出生过手脚异常的畸形婴儿。
伦兹博士对这种怪胎进行了调查,于1961年发表了“畸形的原因是催眠剂反应停”,使人们大为震惊。
反应停是妊娠的母亲为治疗阻止女性怀孕早期的呕吐服用的一种药物,它就是造成畸形婴儿的原因。
在怀孕一二个月之间,服用了反应停的母亲便生出这样的畸形儿。
这种婴儿手脚比正常人短,甚至根本没有手脚。
截至1963年在世界各地,如西德、美国、荷兰和日本等国,由于服用该药物而诞生了12 000多名这种形状如海豹一样的可怜的婴儿。
一、“梅花K”事件(一)事件简介:2001年8月24日,湖南省株洲市药监局接到群众举报:该市多人服用“梅花K”黄柏胶囊中毒住院。
株洲市局感到事态严重,迅速派人赶到市一医进行调查,发现患者服用的问题“梅花K”,均标示“广西半宙制药集团第三制药厂”,株洲市“梅花K”中毒人数共达128人,至 2001年9月17日,还有50多人仍未出院。
二、关木通事件(一)事件简介:关木通事件,或称龙胆泻肝丸事件,也称马兜铃酸肾病事件,龙胆泻肝丸是个历史悠久的古方,原配方的药味中有“木通”,主要指木通科的白木通或毛茛科的川木通,这两类木通均不含马兜铃酸。
但在20世纪30年代,东北盛产的关木通首次进入关内,并逐渐占领了市场。
到了80年代已被全国广泛应用,于是白木通退出市场,难以寻觅。
1990年的《中国药典》,卫生部干脆把龙胆泻肝丸组方中的其他类木通全部枪毙,关木通成了“木通族”惟一合法的身份。
悲剧进一步深化!2003年2月,新华社记者朱玉《龙胆泻肝丸是清火良药还是“致病”根源?》等系列报道,顿时震惊了国家药监局和众多的“龙胆丸”受害者!看到新华社原来的报道:全国有200多家药厂都曾生产龙胆泻肝丸,致病人数约10万人。
三、奥美定事件(一)事件简介:1997年12月,经原国家医药管理局批准,中国富华公司将乌克兰生产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引进中国销售,商品名称“英捷尔法勒”,被作为植入人体的软组织填充材料,广泛用于注射隆胸、丰颞、隆颊、隆臀等美容术。
污染致畸【摘要】: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揭开了人类研究外来化合物致畸作用的序幕,并推动了实验致畸学的发展。
3.大气污染与出生缺陷在大气污染的工业区,新生儿及婴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区的调查结果。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
除上述方面以外,环境污染对植物的损害,可导致农作物减产,破坏城市生活区的绿化环境,可对人群健康产生间接影响。
三、环境污染与致畸危害人类出生缺陷又称为先天畸形,指胎儿的外观或体内器官的结构异常。
尽管遗传因素对人类出生缺陷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但是环境因素对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对胚胎发育过程的干扰和对胚胎的直接损害,都对出生缺陷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1941年,gregg首次报道了受风疹病毒感染的孕妇所产胎儿出生缺陷(失明、耳聋和智力不全等)率明显增加。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市、长崎市投原子炸弹后,放射性污染诱发出生胎儿小头畸形和智力低下率增加。
但是,真正引起人们关注外来化合物致畸作用是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反应停”事件。
“反应停”(thalidomide)作为镇静药在欧洲广为销售,因孕妇服用该药而导致新生儿肢体畸形(海豹畸形)人数明显增加。
受该药影响的儿童近1万人,除肢体畸形外,也见到心血管、肠及泌尿系统畸形。
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揭开了人类研究外来化合物致畸作用的序幕,并推动了实验致畸学的发展。
(一)致畸作用的基本特征与接触有害环境因素引起的一般毒性相比,致畸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致畸作用的敏感期器官形成期是对致畸物最为敏感的时期,人类为妊娠第21天~56天。
2.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类型属于有阈值的,即低于其阈剂量,致畸危害可能不会发生。
3.致畸性的种属差异例如,“反应停”对人强烈致畸,引起短肢畸形综合征(海豹畸形),然而在啮齿类动物实验中为阴性结果,在猴子的实验中可有阳性结果。
研究表明,在多数情况下人比最敏感的实验动物更敏感。
“反应停”悲剧的发生就在于当时人们对致畸作用存在的巨大种属差异性的无知。
反应停(Thalidomide)于20世纪50至60年代初期在全世界广泛使用,它能够有效地阻止女性怀孕早期的呕吐,但也妨碍了孕妇对胎儿的血液供应,导致大量“海豹畸形婴儿”出生。
自60年代起,反应停就被禁止作为孕妇止吐药物使用,仅在严格控制下被用于治疗某些癌症、麻疯病等。
主要成分:α-苯酞茂二酰亚胺;性状:片剂;分子式:C13H10N2O4;功能主治:为一种镇静剂,对于各型麻风反应如发热、结节红斑、神经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有一定疗效,对结核样型的麻风反应疗效稍差。
对麻风本病无治疗作用,可与抗麻风药同用以减少反应。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日100-200mg,分4次服。
对严重反应者,可增至300-400mg(反应得到控制即逐渐减量)。
对长期反应者,需要较长期服药,每日或隔日服25-50mg。
不良反应和注意:本品有强烈致畸作用,妊娠妇女禁忌。
非麻风病病人不应使用此药。
不良反应有口干、头昏、倦怠、恶心、腹痛、面部浮肿等。
近年发现本品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骨髓移植。
反应停是一种曾在现代医学史上造成巨大灾难的药物,已经被停止使用。
但英国科学家发现,它在治疗肺癌方面也许能发挥一定作用。
英国医学专家发现,反应停对一种很难治疗的肺癌——小细胞肺癌有疗效,早期试验的结果“令人鼓舞”。
专家认为,反应停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长,对癌细胞有免疫刺激作用。
在英国癌症研究机构支持下,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将主持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招募400名病人参加,用反应停结合化疗的方法治疗小细胞肺癌。
反应停于20世纪50至60年代初期在全世界广泛使用,它能够有效地阻止女性怀孕早期的呕吐,但也妨碍了孕妇对胎儿的血液供应,导致大量“海豹畸形婴儿”出生。
自60年代起,反应停就被禁止作为孕妇止吐药物使用,仅在严格控制下被用于治疗某些癌症、麻疯病等。
本品有强烈致畸作用,妊娠妇女禁忌。
非麻风病病人不应使用此药。
不良反应有口干、头昏、倦怠、恶心、腹痛、面部浮肿等。
海豹儿事件的背后,孕期的用药禁忌你都知道吗?病情分析:曾经的医学界出现过一个大新闻,1957年到1962年,相继出现了1万多名海豹儿。
经过大量调查,科学家终于发现,造成畸形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当时最流行的一种药——反应停。
这种药专门用于缓解孕妇早期妊娠反应,当时至少有15个国家的医生都在使用这种药,很多人吃了药后的确不吐了,恶心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然而正是这种看似安全的药物,从上市到被禁用短短4年的时间里,就造成了1万多名短肢畸形的“海豹儿”。
图片上的这个孩子没有四肢,孩子的手和脚直接长在身体上,他们的样子很像海豹,医生们把他们叫作海豹儿。
1、海豹儿的起源上世纪60年代,医学界出现了一则令人震惊的大丑闻:1957年到1962年,英国、德国、日本相继出现了1万多名海豹儿。
2、罪魁祸首:止孕吐的反应停经过大量调查,科学家终于发现,造成畸形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当时最流行的一种药——反应停。
这种药专门用于缓解孕妇早期妊娠反应,当时至少有15个国家的医生都在使用这种药,很多人吃了药后的确不吐了,恶心的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然而正是这种看似安全的药物,从上市到被禁用短短4年的时间里,就造成了1万多名短肢畸形的“海豹儿”。
3、造成海豹儿的其他原因据发现该病病因呈现多样化,多与孕期接触药物、辐射、装修污染、化学用品如染发剂、苯、汞、铅等重金属有关,还包括现在的高科技武器,温室效应,乃至雾霾对孕妇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有少数是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造成的。
4、造成海豹儿的隐形杀手:杀虫剂有位朋友,夫妻两人海归,特意买了郊区半山腰的一座别墅,方便给媳妇安胎,但是孕检时还是被查出来孩子四肢短小,是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畸形胎儿,也就是海豹儿。
经医生提醒,郊区是空气清新,植被覆盖率高,但是树木需要定期喷杀虫剂,杀虫剂摄入也会导致胎儿畸形。
5、怀孕期间如何避免宝宝发生畸形?1)孕期慎用药物:孕吐并不是坏事,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腹中胎儿的一种保护,除非迫不得已,孕妈妈们不要轻易用药,虽然反应停这种药物已经停止了,但是孕期的药物使用还是需要谨慎!此外,孕妈妈需要了解一些用药常识。
史上最大药害事件:“反应停”事件1961年,一种曾用于妊娠反应的药物“反应停”。
导致了成千上万的畸胎,波及世界各地,受害人数超过15000人。
该事件被公认为史上最大的药害事件。
受药物影响的孕妇生出的婴儿没有手臂和腿,手直接连在躯干上,形似海豹,被称为“海豹肢”,这样的畸形婴儿死亡率达50%以上。
在怀孕一二个月之间,服用了反应停的母亲便生出这样的畸形儿。
这种婴儿手脚比正常人短,甚至根本没有手脚。
截至1963年在世界各地,如西德、美国、荷兰和日本等国,由于服用该药物而诞生了12 000多名这种形状如海豹一样的可怜的婴儿。
这个在市场上流通了6年的药品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并且最初生产该药品的药厂隐瞒了收到的有关该药品毒性的一百多例报告。
致使日本等一些国家,迟至1963年才停止使用反应停,导致了近千例畸形婴儿的出生。
话说,“反应停”在实验室被称为MER-32,德国格郁能化学公司购买了反应停的专利。
公司对于反应停的宣传卖点是镇静效果,相比当时药效强副作用大的剂巴比妥酸盐及其类似产品来说,反应停药效一样且无副作用。
在当时大部分国家的药品监管制度宽松,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药监部门提出,药品只有进行严格临床实验才能上市,企业只要组织一些不太严谨的研究资料就可以上市。
1957年,反应停仅以几份实验室报告和证词为基础的反应停即得到了德国、英国等国家的上市批准,并迅速延伸到20多个国家的市场。
自此,其“阴暗”的一面逐渐暴露出来。
在美国,销售这一药品的梅瑞公司,着重宣传该药物对于怀孕早期恶心的疗效。
可怕的是,该公司从未在这方面做过研究,在不知道药物是否会透过胎盘影响胎儿,且没有临床实验依据的前提下,大规模向1267名医生发放了250万片反应停试用。
当时的法律,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医生可以以“实验”的名义给病人使用未经批准的新药,且不限制剂量,对于制药公司来说,赠送药物其实是一个更好的宣传推销途径。
当时的FDA的一些有良知的官员反曾对反应停的上市,他们发现反应停的临床研究不但数据不全,而且结果神乎其神,甚至有伪科学的胡言乱语。
著名的药学事件?答:著名的药学事件包括:反应停事件: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德的一家制药厂生产了一种安眠药沙利度胺(也译为“反应停”),对妊娠呕吐有明显的疗效,一时各国争相上市,使用极为广泛。
经过一段时间的广泛使用后,陆续发现世界各地的胎儿出生后有上肢短缺,下肢畸形,五官不正等严重缺陷,至1963年后半年,在世界各地发现的"海豹胎"已达8000~10000个。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
磺胺酏剂事件:美国一家公司主任药师瓦特金斯为使小儿服用方便,用二甘醇代替酒精做溶媒,配制磺胺酏剂,未做动物实验,全部进入市场,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当年9至10月间,这些地方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大量增加。
经调查,由于服用这种磺胺酏剂而发生肾功能衰竭的有358人,死亡107人。
尸检表明死者肾脏严重损害,死于尿毒症,究其原因,主要是二甘醇在体内经氧化代谢成草酸致肾脏损害。
醋酸铊事件:20世纪20年代,儿童头癣特别多,当时尚无抗真菌药物,皮肤科医生使用醋酸铊治疗。
服用后引起脱发、呕吐、痉挛、瘫痪、昏迷甚至死亡。
1930-1960年在各国使用的醋酸铊患者近半数慢性中毒,死亡数人。
氨基比林事件:氨基比林是1893年合成的一种解热镇痛药,1897年开始在欧洲上市,约1909年进入美国市场。
1922年以后,德国、英国、丹麦、瑞士、比利时和美国等国家逐渐发现,许多服过此药的人出现口腔炎、发热、咽喉痛等症状,临床检验结果为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经调查证明氨基比林可导致粒细胞缺乏。
从1931年到1934年,仅美国一个国家死于氨基比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就有1981人,欧洲死亡200余人。
1938年美国决定把氨基比林从合法药品目录中取消,丹麦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完全禁用该药。
糖脂宁事件:2009年1月17日和19日,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两名糖尿病患者服用标示为广西平南制药厂生产的“糖脂宁胶囊”(批号081101)后出现疑似低血糖并发症,相继死亡。
是什么导致了畸形儿?深扒罪魁祸首'据了解,这些年我国的畸形儿比列不容小觑,每年的缺陷发生率高达5.6%,大约每35秒就有一个畸形儿出生。
这样的数据十分惊人!那么造成畸形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呢?如果父母双方或者单方出现基因变异,那么这样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
一些化学剂也会导致胎儿畸形,比如农村妈妈孕期接触了农药,而农药中含有铅、汞,这样宝宝就有畸形的风险。
还有但房装潢、家具等会释放有害的气体甲醛,如果刚装修好房子就进去居住,那么也会增加腹中宝宝的畸形率。
如果准妈妈们频繁接触放射性物质,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宝宝也容易出现畸形问题。
用药不当也会导致胎儿畸形,比如1964年的德国,上万例宝宝出生后出现“海豹肢”畸形问题,就是因为用了一种叫“反应停”的药物。
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准妈妈们用药一定要遵从医嘱,不可乱用药。
如果孕妇有高血糖疾病,而且又不配合医生,血糖又得不到控制,那么这些孕妇生出的宝宝可能会患有唇腭裂、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问题。
感染也会导致宝宝畸形,孕期如果妈咪们感染了微生物或者病毒,宝宝也会受到影响。
准妈妈们如果饮食不当,也可能导致宝宝畸形。
比如,准妈妈没有注重叶酸的补充,导致叶酸不足,那么宝宝可能出现唇腭裂、神经管缺陷问题。
如果想宝宝健康出生,那么要不要长时间地使用电脑,因为电脑的电磁波和放射线会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
猫的排泄物具有弓形虫,容易导致宝宝畸形,建议最好能将猫咪寄托给亲戚朋友,即使自己要养,也要让他人处理排泄物等卫生工作。
孕妈咪们如果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可以降低宝宝出现唇腭裂和神经管缺陷的概率。
富含叶酸的食物和水果有莴苣、胡萝卜、青菜、豆荚、橘子、草莓、山楂、胡桃等。
另外,为了降低宝宝出现畸形的概率,孕期也一定要坚持产检,胎儿B超、胎儿磁共振检查、产前诊断等必不可少的检查一样都不能落下。
'。
胎儿畸形的症状有哪些?'造成的原因有许多,到现在我们还不能完全清楚。
一般情况下,导致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遗传因素,孕期胎儿的生长环境以及时候的创伤。
而胎儿畸形的症状主要有:肢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道畸形与神经管畸形。
主要包括多指趾、并指趾、畸形足、关节异常、髓关节脱臼、短肢等。
指趾畸形如多指趾或并指趾,可见于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有家族史。
指趾畸形有时合并其他部位畸形,有时只单肢发病,有时四肢均有畸形。
环境因素对肢体畸形有很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欧洲发生的“反应停事件”,出现了成千上万例海豹短肢畸形儿,引起了人们对于药物致畸的重视。
动物实验发现,用大剂量维生素A可引起短肢并指等畸形。
除此之外,烟酸酰胺亦可能影响胎儿的肢体发育。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先天畸形。
其确切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据国内的相关报道,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0.3%~1%,从遗传学角度可将先天性心脏病大致分成三大类:第一类为染色体畸变所致;第二类为单基因遗传所致;第三类为孤立的先天性心脏病。
病人以心血管畸形唯一的临床异常。
单纯唇腭裂主要为多基因遗传。
通常,健康孕妇胎儿发生唇裂的概率是1‰ 生育一胎唇裂患儿的夫妇再生育唇裂胎儿的风险概率要高一些。
环境因素常影响唇腭裂的发病率。
比方说父母亲年龄、妊娠期用药、疾病等。
妊娠剧吐持续3个月或更长者,唇腭裂的发生增高。
妊娠期的病毒感染如TORCH感染,孕妇的疾病如糖尿病、癫痫等亦会增加唇腭裂的发病机会。
此外,妊娠早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或服用苯巴比妥、安定、水杨酸盐等,可增加发病率2~10倍。
出生缺陷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和肛门。
畸形多为器官的发育不全,导致梗阻。
消化道畸形一般都需要手术矫正。
在我国,胎儿畸形中以神经管畸形的发病率最高,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神经管畸形约占畸形总数的40%~50%左右。
无脑儿、脊柱裂等发病主要在妊娠早期,以女性胎儿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