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农药与劣质农药的鉴别及危害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14
伪劣农药的鉴定标准
伪劣农药的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观和稳定性:合格的农药产品应该外观均匀、无沉淀或悬浮物,且在保质期内保持稳定。
如果发现有分层、结块、变质的迹象,则可能是伪劣农药。
2.成分含量:检查农药产品的成分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如果发现某成分含量不足或过高,则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3.标签信息:查看农药产品的标签是否完整、准确,包括产品名称、有效成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如果发现标签缺失或有错误,则该产品可能为伪劣农药。
4.效果评估:将农药产品用于实际农作物上,观察其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如发现效果不佳或对作物产生不良影响,则该产品可能为伪劣农药。
5.生产企业资质:了解生产企业的资质和信誉情况,选择具有良好口碑和信誉的企业购买农药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因素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提示操作,确保使用安全。
“四看”简单识别假劣农药作者:黄活军来源:《湖南农业》 2014年第8期湖南省农业行政执法总队黄活军一看农药包装①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开封或渗漏。
②是否印(贴)有标签,无标签的产品不要购买。
③散装的农药因为生产、经营者随时都可能掺假,出现问题难以处理,无法保障产品质量。
④谨慎购买连体包装、免费赠送、推荐混合使用等方式搭配销售的农药。
例如:农药标签上声称为高效助剂,能提高防治效果,但不标明具体名称的,可能属于其他农药成分(如高毒、禁限用农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易产生危害。
⑤同一包装箱内的产品包装规格应相同。
二看农药标签①农药标签的主要内容是否齐全。
检查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剂型、使用技术方法、产品性能、毒性、注意事项、中毒急救措施、储存、运输、生产企业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是否明确,农药“三证”是否齐全,净含量、生产日期及批号、有效期等内容是否清晰。
属于分装农药的,还应当注明分装单位。
缺失以上任何一项内容的农药,涉嫌假农药的可能性较大。
②农药包装尺寸过小,农药标签不能标注全部内容的,应当附具说明书。
三看产品性状通过观察农药产品的外观,可以辨别常见农药的质量情况。
①可湿性粉剂如果有结块或较多颗粒,说明已受潮,达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
②颗粒剂产品颜色不匀,说明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③乳油、水剂出现混浊、分层、沉淀等现象的产品有质量问题。
④悬浮剂、悬乳剂出现明显分层,经摇动后不恢复原状或者仍有结块为假劣产品。
⑤熏蒸用的片剂如果呈现粉末状,表明已失效。
四看价格识别不同企业生产的相同农药产品,价格虽然会有差异,但差价不会太大。
价格明显低于同类农药产品和以往的价格,假冒产品的可能性较大。
假农药和劣质农药的鉴别方法一、从农药标签上识别伪劣农药主要有存放多年失效、变质的;不含有效成分,掺杂使假的;含量低,以次充好的;无标准、无合格证、无登记证、无准产证的;标签所指指标与实际不符的;标签虚假、任意扩大使用范围的;假冒农药登记证的,鉴于上述情况,购买农药时首先要从农药标签上识别。
国家对农药的包装要求是:在农药的标签上,必须标明规格、相应的农药产品标准号、生产许可证(或准产证)、农药登记证号、净重、生产厂名、毒性标志、使用方法、出厂日期、批号、有效期等。
没标明的即为伪劣农药。
二、从农药内外包装上鉴别正规的农药生产厂家使用的包装材料新、耐使用、封口严,瓶和其它包装间用防震材料填紧,外面贴有合格证和说明书,并标有小心轻放、易碎物品及不可倒置等标志。
伪劣农药的包装一般比较粗糙,瓶口密封不严且有渗漏现象,很少贴有合格证和说明书等。
三、从农药本身鉴别。
1、三种简易鉴别方法:①观察法:对干性粉剂农药,如果药味不浓,外表呈现受潮特征,手摸发湿,握时成湿团,是半失效农药。
药粉自然成团结成硬块时,基本全部失效。
正常农药眼看为粉,手摸如面,无吸潮结块迹象。
对乳剂农药,可先观察瓶内有无分层现象。
如有分层,且下部沉淀,可初步确定为失效农药。
用力振荡,使其分散均匀,静置1小时,若无上下分层,表明为轻度失效。
若出现比较明显分层,说明该药已经失效。
正常农药瓶内无分层沉淀现象,上下药液均匀,透明度一致。
②悬浮法:对可湿性粉剂农药,可取原粉1小撮,加水调成稀糊状,然后再加清水搅拌3~5分钟。
若很快出现大量沉淀物,粉粒粗大且成小团块,表明农药已失效。
若出现粉粒微细,悬浮物沉淀很慢的现象表明农药有效。
对乳剂农药,可取药一二滴,加入透明器皿中,再加150毫升左右的清水,并搅拌均匀,静止数分钟,如乳化良好,不分层,表面无浮油,此药可继续使用。
③加热法:将装有乳剂的农药瓶,放进50~60°C的热水中,1小时后取出药瓶观察。
买农药时应该怎样鉴别真假农药?怎么避免使用农药的误区?《农药管理条例》已于8月1日起施行,现在农药经营管理得更严了,但是很多农民朋友还是会上假农药的当。
有时候就算是真农药,也会因为走进误区而达不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那么,在买农药的时候应该怎样鉴别真假农药呢?在使用农药的时候又应该怎样避免走进误区?看看小编为您整理的资料吧。
1.辨别假劣农药的方法:⑴根据标签辨别,看标签的主要内容是否合格。
⑵根据包装辨别,看包装、商标、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合格证等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包装规定。
⑶根据外观某些特征辨别,不同的农药具有不同的特征,可从形状和色泽上进行辨别。
⑷与农药登记证或《农药登记公告》或登陆中国农药信息网进行核对。
2.八个误区:⑴买农药时,价格第一,哪个药便宜就买哪个,很少看质量。
⑵去年用的某个药,效果还不错,今年一定还要用,明天还准备用,其实病虫害已经对其产生了抗药性,越用效果越不好。
⑶和第2条接着,越用效果不好,开始加量,本来一瓶药一亩地,现在1瓶药打了半亩地,成本增加不说,还污染土地和环境。
⑷看宣传挺大的,又是请吃饭,又是送礼品,不知道农药的质量咋样,反正买了再说,反正送的礼品不少。
⑸到农药店里,先问老板有没有快速见效的产品,不管价格多少,用了之后效果当时见效很快,殊不知,反弹很严重,钱花了不说,还费时费力。
⑹用剩下的农药不舍得倒掉,等下次继续用,先不说药效的问题(药效肯定受影响),第一费功夫,第二放在角落里,对人的安全还会造成危险。
⑺为了省事,不管什么药都兑在一块打,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叶面肥,管他什么东西,打了就行,其实,药害也就是这样产生的。
⑻看别人买什么药,自己也买什么药,只知道是治病的,但是别人治的是一种病,你地里得的可能是另一种病,跟风买不仅白花钱,最后还得重新打药。
以上8种误区,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过,以后可要注意避免了。
植物病虫害种类多,还是要选择适合农作物病症的农药,才会事半功倍,您说对不对?另外,提醒农民朋友们,根据《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的农药,应当取得农药登记。
如何识别真假农药一、什么是假农药?什么又是劣质农药?所谓的假农药是指农药标签上标出的农药名称与实际包装内的农药不相符合,以假充真的农药。
比如一些不法商贩用麸皮、面粉等非农药产品经包装后来冒充农药,也就是以非农药来冒充农药,另一种情况是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总之假农药的特点就是这些所谓的农药里面根本就不含有有效成分,因此它也就发挥不了药品的药用价值,对农作物的病虫害当然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而劣质农药是指包装内农药的主要指标不符合质量标准。
而它的特点则是“名副其实”,也就是说它包装内的东西与标识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含有的有效成分中的含量不够,达不到国家要求的质量标准。
它主要包括:A、它所含有的有效成分的种类、数量与商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有效成分种类、数量不符,这类产品我们就把它称为劣质农药。
B、失用使用效能的过期农药。
C、就是在我们购买的农药中混有了能导致农作物药害的东西,我们这里不管它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均为假冒伪劣农药。
既然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假劣农药,那么大家现在一定急切的想知道怎么样来识别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呢?有没有什么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帮助大家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就给大家来一一解答这些难题。
二、从农药的标签及外包装上识别真假由于我们在购买农药时,一般没有专门的仪器设备来检测产品的质量,所以农民朋友应首先学会从产品标签上来识别产品的真伪,因为一个正规的农药产品,它首先应该有规范的标签,而且每一个农药产品在登记时,其标签也都要经过农药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备案,备案后标签的内容是决对不能擅自修改的。
因此我们首先来从外观上看它是不是符合要求,来辨别该产品的真伪,而一般一个合格的农药标签它必须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1、农药名称。
简单的说就是它叫什么?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正规的产品它不仅要有农药的商品名,还应该包括标有这种产品有效成分的中文通用名。
农药通用名称,是指农药产品中起关键作用的有效成分的名称。
真假农药与失效农药的鉴别方法
农民在购买农药时,往往是商贩推荐什么就买什么,现在商贩为了谋取私利,往往出售假冒伪劣或者已经失效的农药,这往往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甚至发生中毒、造成药害,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
介绍鉴别真假农药和失效农药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农药标签中一般包括八个方面,购买时一定要看清标签内容,这是鉴别农药真假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其次,从外观来鉴别真假。
例如,乳油和水剂出现分层、沉淀、浑浊、悬浮物;粉剂手感细度不均匀;有石头、纸片、砂子、铁屑等异物;内外包装破损;普通粉剂和可湿性粉剂出现结块或潮湿;出现这些情况证明农药可能是假的。
农药分为乳剂农药、粉剂农药,对于失效农药,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农药有不同的鉴别方法。
若发现乳剂农药里有沉淀、分层絮结现象,可将此药瓶放在热水中静置1 小时,或者可用力摇动药瓶,使农药均匀,若沉淀物分解,絮状消失,说明农药有效;否则,不能再使用。
若粉剂农药已结块,不容易破碎,证明失效,不能再使用。
因此,为了防止上当受骗,农民朋友们购买农药时一定要仔细观察。
假冒农药危害大怎么办如何识别假冒农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药运用量越来越大,市场需求也随之扩大,然而市场上农药质量良莠不齐,假冒伪劣产品时常危害农户,那么,假冒伪劣农药危害大怎么办?如何识别假冒农药呢?一起来看!假冒农药的危害引起严重药害假劣农药不但起不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农民朋友一年的辛苦劳动白费,不但没有收入,连生产成本都收不回来。
甚至可能引起农作物大面积的药害,导致庄稼绝收。
农残超标假劣农药有可能引起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人们因食用了超标的农产品,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严重的导致死亡。
如这类事故发生后,使用农药的农民不但要受到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农药中毒无证农药或假劣农药,因没有经过科学的试验和检测,其安全性存在极大的隐患,农民朋友在施用时,很有可能引起身体中毒,以致死亡。
环境破坏假劣农药有可能对土壤、地下水等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影响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如何识别假冒农药兑水法:适用于可湿性粉剂和乳剂农药。
可取50克粉剂农药,放在玻璃瓶里,加一定量的清水,稍加搅动,半小时后,如果颗粒悬浮均匀,瓶底无沉淀,说明此药没有失效。
可湿性粉剂在储存中易变成块状,先将结块的粉剂碾碎,加入少量水,如果很快溶解,证明药没有失效,不是假药。
震荡法:适用于乳剂农药。
先看上下是否分层,如果分层,可上下震荡,使其均匀一致,再静置一小时,如果仍然分层,则不是失效便是假药,不可再用。
溶解法:运用于有沉淀的乳剂农药。
可将药剂放在35-40℃温水里浸泡一小时,如瓶底沉淀物溶解,证明此药还可以使用;也可将瓶底的沉淀物滤出,放在碗里加适量的水,如沉淀物溶解,说明此药没有失效;若沉淀物少部分没有溶解,证明此药快要失效,但还可使用,使用时只要提高药液比例,也能达到防治效果。
灼烧法:适用于粉剂农药。
可先取适量粉剂农药在金属箔片上,然后在火上灼烧,如果出现白烟,证明没有失效;若没出现白烟或不溶化,证明是假药。
如何避免买到假劣农药什么是假农药和劣质农药农药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
在购买农药的时候,一定要货比三家,去有资格证的药店进行购买。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如何避免买到假劣农药,以及什么是假农药和劣质农药等问题,供参考。
一、如何避免买到假劣农药?(1)要到合法的农药经营单位购买农药。
(2)不要购买没有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清的农药。
(3)要注意所购买农药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4)要正确选购农药。
先弄清造成作物为害的虫、病、草、鼠害等是哪一类、哪一种,再确定需要购买哪种农药。
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请教当地农业植保技术人员。
(5)购买农药后,一定要向经销商索要正式发票,如果以后出现质量问题,就有追究经销商责任的证据。
二、农民因假劣农药遭受损失,怎么办?(1)要保留证据、保护现场,包括各种票据、产品包装、剩余品、检验报告、药害或受损现场等。
(2)要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
主要有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等,情节严重、可能已构成犯罪的可向公安部门报案。
(3)可到各级消费者协会或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投诉、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什么是假农药和劣质农药?《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假农药包括:(1)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2)所含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不符的。
《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劣质农药包括:(1)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2)失去使用效能的;(3)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
四、怎样辨别无证和假劣农药?(1)根据标签辨别,看标签的主要内容是否合格。
(2)根据包装辨别,看包装、商标、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合格证等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包装规定。
(3)根据外观某些特征辨别,不同的农药具有不同的特征,可从形状和色泽上进行辨别。
(4)与农药登记证或《农药登记公告》或登陆中国农药信息网进行核对。
五、经营农药的合法单位有哪些?农药经营单位必须是《农药管理条例》规定的7个经营部门:(1)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2)植物保护站;(3)土壤肥料站;(4)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5)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6)农药生产企业;(7)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经营单位。
真假农药识别方法在选购农药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产品标签国家农药登记管理部门对农药产品标签内容有明确规定,一个完整的农药产品标签内容应包括农药名称、规格、“三证”号(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号、产品标准号)、净重或净容量、生产厂名、地址、邮编和电话、使用说明、毒性标志、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或批号等内容,缺少任何一项,都应对其质量表示怀疑。
二、产品包装农药产品标准中除对产品的技术指标、检验方法进行规定外,还对产品的标志、包装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所以当发现农药产品包装破损、渗漏或包装表面残旧、字体模糊,都应对其产品质量表示怀疑。
三、产品外观真农药产品标签均采用不褪色颜进行标志,如除草剂-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深黄色,杀虫剂-红色,杀菌剂-黑色。
此外,标签应有品名、规格、净重、生产厂名、农药登记号、使用说明、产品标准号、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批号或毒性标志。
(1)粉剂、可湿性粉剂:应为疏松粉末,无团块。
如有结块或有较多颗粒感觉,说明已受潮,不仅产品的细度达不到要求,期限有效成分含量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果色泽不均匀,亦说明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2)乳油:应为均相液体,无沉淀或悬浮物。
乳油如有分层、沉淀或混浊,可能已变质或过期;乳油加水稀释后如乳液不均匀或有浮油、沉淀,其质量都可能有问题;颗粒剂如色泽不均匀,其质量也可能存在问题。
(3)悬浮剂、悬乳剂:应为可流动的悬浮液、无结块,长期存放,可能存在少量分层现象,但经摇晃后应能恢复原状。
如果经摇晃后,产品不能恢复原状或仍有结块,说明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如该药剂防治效果甚差或对农作物造成药害,其质量也可能性存在问题。
(4)熏蒸用的片剂:如呈粉末状,表明已失效。
四、鉴别方法(一)失效农药鉴别1、观察法(1)凡粉剂农药,如敌百虫、乐果等若结成块状或手捏成团,说明已受潮,造成减效或失效。
(2)观察吸湿性,如代森锌粉剂,取清水一杯,加入1克农药充分搅拌均匀,静置半小时,药液混浊不清,表明没有变质,若大部分混浊亦可使用。
真假农药的简易鉴别农药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有毒特殊商品,对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农药生产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农药大量生产上市,有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造假售假,致使假农药充斥市场,一些达不到农药生产标准、没有防治效果的劣质农药更是在广大农村占了相当大的份额。
要说呀,这假劣农药呀危害性还真不小,造成了严重的资金和人力的浪费不说,还往往起不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害的效果,有的甚至还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药害,增加病虫的抗药性,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
尽管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对农药市场加强了监管,并采取了专项打假行动,成效比较显著,大批的假农药被集中销毁,然而,我们不难看到,假农药依然存在,制假售假活动依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广大农民朋友对假农药的识别能力有限,不能分辨出真假农药,从而给不法经营者钻了空子。
为了提高广大农民朋友鉴别真假农药的能力和水平,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农药的真假识别方法。
在节目的开始,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假劣农药吧。
假劣农药的概念(一级)所谓假劣农药,通常包括假农药和劣质农药两种。
假农药主要包括这几种农药,第一就是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这种农药冒充其他种的农药;第二种就是所含有的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不相符的农药。
第三种就是国家已经正式公布禁止使用的农药。
劣质农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农药:第一是不符合农药产品标准的农药;第二是指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第三是混有导致药害的有效成分的农药。
要杜绝假劣农药坑农害农,除了需要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市场管理和质量监督,加大打击力度,整顿农药生产和流通环节,从源头上确保农药的质量以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的农民朋友提高辨别农药真伪和优劣的能力。
那么,我们在购买农药时,该从哪些方法入手来鉴别农药的真伪和优劣,防止上当受骗呢?常规鉴别真假和优劣农药的方法主要有观察鉴别法和试验鉴别法两种。
2020年,假劣农药事件频频曝光,如“滨州11·13案”“冒充河北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假冒伪劣‘敌草快’除草剂”等,涉案金额高达1.6亿至3.1亿元,不仅扰乱农药市场,还给众多农户带来巨大损失。
什么是假农药?《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假农药:①以非农药冒充农药;②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③农药所含有效成分种类与农药的标签、说明书标注的有效成分不符。
禁用的农药,未依法取得农药登记证而生产、进口的农药,以及未附具标签的农药,按照假农药处理。
简单辨别假冒伪劣农药的方法小编查询相关资料,对辨别伪劣假农药的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农药标签及包装外观上识别真假农药名称:标签上的产品名称必须表明农药通用名,包括中文通用名和英文通用名以及百分含量和剂型,进口农药要有商品名。
查看“三证”:“三证”即该产品的产品标准证号、生产许可〈批准〉证号及农药登记证号,没有三证或三证不全即为不合格农药。
查询农药标签,一个标签二维码对应唯一一个销售包装单位。
查阅二维码的同时,查询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企业网站、农药生产许可证、查询次数、生产企业真实工商注册等信息,有利于判断农药真假。
农药有效成分、含量、重量:农药成分、含量、重量与标识不符即可认定为伪劣农药。
农药标签颜色标志带:标志带是绿色的为除草剂、红色的为杀虫剂、黑色的为杀菌剂、蓝色的为杀鼠剂、黄色的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所买不符即为假农药。
使用说明书: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类药品由于浓度不同、那么它的使用方法就不一样,否则即为假农药。
毒性标志及注意事项:农药如果没有毒性标志、中毒时的主要症状和急救措施、安全警句、安全间隔期、储存的特殊要求即可认定为假农药。
农药形态上识别优劣粉剂、可湿性粉剂应为疏松粉末,无团块,颜色均匀。
如有结块或有较多的颗粒感,说明已受潮,如果产品颜色不匀,说明该农药为不合格产品。
乳油剂应为均匀的液体,无沉淀或悬浮物。
如出现分层和混浊现象,或者加水稀释后的乳状液不均匀或有乳油、沉淀物,说明该产品为不合格农药。
本文从农药的名称、农药的价格、农药的外包装标识与质量、农药的内包装标签与质量、农药的数量、农药制剂的质量等方面,介绍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直观识别假、劣农药,以及如何避免买到假、劣农药以及使用了假、劣农药后维权的途径。
一、假农药和劣质农药的界定《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下列农药为假农药:(一)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二)所含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不符的。
第三十二条规定,下列农药为劣质农药:(一)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二)失去使用效能的;(三)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份的。
二、假劣农药的直观识别方法(一)从农药名称上识别一般一种农药只有一个通用名称,例如5.7%氟氯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等,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成分,属于哪一个类型的。
而各个生产厂家给某种农药随便取的商品名,例如虫无踪、病灭绝、草死光,名字响亮,药效不一定好,因此我国早在2008年7月1日起规定,生产的农药产品起名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称,农药名称一律使用通用名称或简化通用名称。
(二)从农药产品价格上识别同一种规格的同一种产品,销售价格大体相同。
如某种产品的销售价格与同类产品价格差异过大,就应引起注意,切不可贪图便宜或被经销商的不实宣传蒙蔽,而避免购买到假、劣产品。
例如,2012年5月郑州破获的假百草枯案,真正的产品是4元1包,而用自来水灌装的假百草枯每包只卖0.5元。
(三)从农药外包装识别根据国家标准《农药包装通则》、《农药乳油包装》规定,农药的外包装箱应采用带防潮层的瓦楞纸板。
外包装容器要有标签,在标签上标明商标、品名、农药登记证号、组装量、净含量、生产日期或批量和保质期。
在最下方还应有一条与底边平行的颜色标志条,标明农药的类别:除草剂――绿色;杀虫剂――红色;杀菌剂――黑色;杀鼠剂――蓝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深黄色。
农药包装容器中必须有合格证、说明书。
假冒劣质农药产品的识别
假冒劣质农药,不但起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还会延误病情,引起感病作物病情加重或死亡,造成产量下降经济损失。
因此,种植户必须掌握一些识别假农药基本常识。
假农药包括:一是指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二是农药所含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品种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不符的。
劣质农药包括:一是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二是失去使用效能的;三是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
据上述原则,在购买和使用农药时要注意以下情况:农药产品包装必须贴有标签或者附具说明书。
标签应当紧贴或者印制在农药包装物上。
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应当注明农药名称、企业名称、产品批准号和农药登记证号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以及农药的有效成份、含量、重量、产品性能、毒性、用途、使用技术、使用方法、生产日期、有效期和注意事项等;农药分装的还应注明分装单位。
禁止经营使用假农药和劣质农药。
1。
假劣农药的识别方法假劣农药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浪费了使用者的资金、人力,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严重时可引起农作物药害,导致庄稼绝收。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假劣农药有哪几种,讲讲假劣农药的识别方法。
一、假劣农药有哪几种情况假劣农药有哪几种?1、假农药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假农药:(1)以非农药冒充农药;(2)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3)农药所含有效成分种类与农药的标签、说明书标注的有效成分不符。
禁用的农药,未依法取得农药登记证而生产、进口的农药,以及未附具标签的农药,按照假农药处理。
2、劣质农药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劣质农药:(1)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2)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
超过农药质量保证期的农药,按照劣质农药处理。
二、假劣农药的识别方法作为农药使用者应不断提高科学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鉴别假劣农药的能力。
假劣农药的鉴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查看农药产品标签(1)查看有无标签,以及标签标注的内容是否完整、形确,在宣传药效时有无夸大其词,以偏概全现象。
(2)“三证”是否齐全、真实。
国家农业部对登记在册的每一家农药生产企业.都在网上进行了公布,如果对农药登记证号有怀疑,可在当地农药管理机构或网上查询。
2、查看农药产品外观不同剂型的农药产品,其外观要求不同,农药外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能是假劣产品,请不要购买和使用。
(1)标签残缺不清;(2)产品不完整,有破损和泄漏,包装箱内无消厂检验合格证。
(3)乳油水剂等出现混浊、分层、沉淀等;悬浮剂经摇晃后仍有沉淀;粉剂、可湿性粉剂出现严重结块或有较大的颗粒等现象;粉剂手感细度不均匀、颗粒颜色小一致;颗粒剂颗粒大小差异较大。
3、查看农药产品的成份农药中除标明成份外,是否检验城含有国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农药成份或检出其他有害成份,造成保护对象受害等。
杀虫、杀菌剂农药中,是否含有除草剂成份,在使用时造成作物药害。
如何鉴别真假农药?
一、是假劣农药?
1、以下农药为假农药:①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
②所含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与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不符的。
2、以下农药为劣质农药:①不符合农药质量的。
②失去使用效能的。
③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
二、如何识别农药的真假?
1、登记证的查询:①登陆中国农药信息网网上查询系统输入登记证即可知道登记证的真伪及农业部备案标签。
②检索?农药理信息汇编?。
除了标签核查和仪器检测外通过目测识别某-农药是真即合格的还是假劣的即不合格的可通过如下两种直观而又简易的来鉴别:
2、从农药的物质形态上来鉴别
(1)物质形态观察
①粉剂、可湿性粉应为疏松松末无团块。
如有结块或较多颗粒感说明已受潮不仅的细度达不到要求其有效成分含量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假如颜色不匀也说明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②乳油应为均相液体无深淀或悬浮物。
如出现分层和混浊现象或
者加水稀释后的乳状液不均匀或有浮油、沉淀物都说明质量可能有问题。
③悬浮剂、悬乳剂应为可流动的悬浮液无结块长存放可能存在分层现象但经摇摆后应能恢复原状。
假如经摇摆后不能恢复原状或仍有结块说明存在质量问题
如何鉴别真假农药
④熏蒸用的片剂如呈粉末粉状说明已失效。
⑤水剂应为均相液体无沉淀或悬浮物加水稀释后一般也不出现混浊沉淀。
⑥颗粒剂应粗细均匀不应含有许多粉末。
假农药与劣质农药的鉴别及危害作者:凤翔县专家组赵君瑾文章来源:陕西省凤翔县点击数:439 更新时间:2010-6-17假农药有三种情况:(1)以非农药冒充农药。
指的是以别的物质冒充农药,产品中经检测根本不含有农药的有效成份。
(2)以此种冒充他种农药。
指的是产品中的农药成份与标签标示的完全不同。
(3)所含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不符。
指的是产品中的农药成分与标签标示的不完全相同。
劣质农药也有三种情况:一是不符合农药产品品质标准的;二是失去使用效能的;三是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
它们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危害一是起不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农民朋友一年的辛苦劳动白费,不但没有收入,连生产成本都收不回来。
二是可能引起农作物大面积的药害,导致庄稼绝收。
如去年7月份,某地农民反映,他们的棉花用了一种除草的农药,引起了近千亩的棉花药害,表现为棉花出现矮化,枯死、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药害现象,部份田块棉苗全部坏死,损失严重。
经当地农药管理部门调查后,发现这些棉农用的农药,是没有经过登记的农药,经检测还发现这种农药中,含有大量的甲磺隆成分,农民朋友的棉花,正是因为用了这种含有大量的甲磺隆成分,又没有登记的农药,才产生了大面积药害。
这种惨痛的例子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
三是有可能引起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人们因食用了超标的农产品,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严重的导致死亡。
如这类事故发生后,使用农药的农民不但要受到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无证农药或假劣农药,因没有经过科学的试验和检测,其安全性存在极大的隐患,农民朋友在施用时,很有可能引起身体中毒,以致死亡。
如去年5月份,某个地方的60个农民,在喷施乱混乱配的农药时,因在施药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兑水量不足,造成药液浓度过高,而集体中毒。
五是有可能对土壤、地下水等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影响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如何识别假农药和伪劣农药一、常见的假冒、伪劣农药主要特征有:1、有效成份含量不足;2、有效成份质量差,如含有某些杂质,不但会影响药效,有时还会造成药害;3、制剂加工水平低,没有达到标签上所注明的剂型要求;4、农药中实际含有的有效成份并不是标签上所注明的成份,即用价格便宜的农药冒充价格昂贵的农药;5、农药过期失效;二、农药识别鉴定1、看包装包装材料坚实,没有破损,无泄漏。
袋面应印有明显的农药含量、名称、剂型、农药登记证号、生产批准证书号(或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号、净重、毛重、防雨、防潮、防火、毒性、生产日期(批号)、厂址、厂名、电话、邮编等。
2、看农药制剂外观(1)可湿性粉剂,疏松粉末、不结块,外观均匀,用手指捏搓无颗粒感。
如有结块或团块颗粒感,说明已经受潮。
如果产品颜色不均匀,便可说明产品质量有问题。
(2)乳油、水剂为液态状、透明、均匀、无沉、无漂浮物。
如出现混浊、分层,有沉淀和漂浮物等现象,说明农药质量有问题。
(3)悬浮剂应为可流动的悬浮液,无结块,存放后允许有分层现象,但下沉的农药应轻易浮起,并呈均一的悬浮液。
如经摇晃后,产品不能恢复原状或仍有结块,说明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4)颗粒剂应为颗粒均匀,不应含有许多粉末。
3、看农药标签根据我国农药登记管理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农药标签必须包括以下内容:(1)农药名称是指农药有效成分及商品名的称谓,包括通用名称(中文通用名称和国际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
(2)三证号齐全。
是指农药登记证号(包括临时、正式和分装登记证号)、生产批准文件号(或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执行标准号。
(3)毒性标志是按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类标准,共分3级。
(4)标色带(标志带)是为了使用者能简单、快速、准确地判断农药的类别。
(5)使用说明应重点介绍该农药制剂的特点,以及批准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最佳用药量、施药适期、施药方法等。
(6)注意事项:根据农药机理特性、理化性、毒性、安全性等提出该农药是否能和其它农药、化肥等混用,限制使用的范围,安全间隔期,对水生生物、家蚕、天敌、环境等影响,中毒主要症状及急救解毒措施等。
(7)其它:标签上还必须表明净重(克或千克)或净容量(升或毫升),产品的生产日期、批号和质量保证期,以及生产厂名、地址、邮编、电话(区号)。
三、防止假冒农药的措施1、熟悉和掌握有关植物保护及农药的基本知识。
2、把好农药经营渠道关。
3、把好农药质量进货关。
4、不购买散装农药制剂。
真假农药鉴别一、什么是假劣农药?(一)下列农药为假农药:1、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2、所含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不符的。
(二)下列农药为劣质农药:1、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2、失去使用效能的;3、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
二、如何识别农药的真假?(一)登记证号的查询:1、登陆“中国农药信息网”点击网上查询系统,输入登记证号,即可知道登记证号的真伪及农业部备案电子版标签;2、检索《农药管理信息汇编》;除了标签核查和仪器检测外,通过目测识别某一农药产品是真即合格的,还是假劣的即不合格的,可通过如下两种直观而又简易的方法来鉴别:(二)从农药的物质形态上来鉴别:1、物质形态观察(1)粉剂、可湿性粉应为疏松松末,无团块。
如有结块或较多颗粒感,说明已受潮,不仅产品的细度达不到要求,其有效成分含量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果产品颜色不匀,也说明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2)乳油应为均相液体,无深淀或悬浮物。
如出现分层和混浊现象,或者加水稀释后的乳状液不均匀或有浮油、沉淀物,都说明产品质量可能有问题。
(3)悬浮剂、悬乳剂应为可流动的悬浮液,无结块,长期存放可能存在分层现象,但经摇晃后应能恢复原状。
如果经摇晃后,产品不能恢复原状或仍有结块,说明产品存在质量问题(4)熏蒸用的片剂如呈粉末粉状,表明已失效。
(5)水剂应为均相液体,无沉淀或悬浮物,加水稀释后一般也不出现混浊沉淀。
(6)颗粒剂产品应粗细均匀,不应含有许多粉末。
2、理化性质检查(1)可湿性粉剂拿一透明的玻璃瓶盛满水,等水平静止,取半匙药剂,在距水面1-2厘米高度一次倾入水中,合格的可湿性粉剂应能较快在水中逐步湿润分散,全部湿润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分钟,优良的可湿性粉剂在投入水中后,不加搅拌,就能形成较好悬浮液,如将瓶摇匀,静止1小时,底部固体沉降物应较少。
(2)乳油用一透明玻璃杯盛满水,用滴管或玻璃棒移取试样,滴入静止的水面上,合格的乳油(或乳化性能良好的乳油)应能迅速向下向四周扩散,稍加搅拌后形成白色牛奶状乳液,静止半小时,无可见油珠和沉淀物。
(3)水溶性乳油能与水互溶,不形成乳白色。
(4)干悬浮剂用水稀释后可自发分散,原药以粒径1-5微米的微粒弥散于水中,形成相对稳定的悬浮液。
真假农药的辨别作者:任蕾文章来源:山东省莱州市农业局点击数:359 更新时间:2010-5-21为了更好的防范,避免农民朋友购买到假冒伪劣农药,我们将一些识别假冒伪劣农药的基本知识做如下介绍,希望可以给农民减少一定的损失。
当我们拿到一种农药产品,首先最直观的就是产品的包装。
一些小厂家为了蒙混过关,包装上的内容往往模糊不清,而正规厂家生产的真品农药在包装的设计及印刷上面非常规范。
通常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一、标签内容要完整。
标签内容应包括:农药产品通用名称(境外产品暂不要求,但须有商品名)、农药商品名称(没有商品名称的除外)、企业名称、有效成份名称、净重量、生产日期、质量保证期、产品性能特点、使用方法、毒性标志、注意事项、贮存方法、中毒急救措施、农药登记证号、生产批准文件号和产品质量标准号(境外产品没有后两项编号)、农药类别颜色标志带。
二、正确的农药登记证号。
每个产品的农药登记证号必须与所取得的登记农药产品相符。
不相符或者没有产品农药登记证号、批准文件号和产品质量标准号的均为假冒伪劣农药。
三、注册商标要完整。
商标有二部分,一为“注册商标”,二是“商标图案”,二者缺一不可。
进口农药标签上的“注册商标”通常用符号“R”代替,而假冒农药一般无注册商标或商标图案。
四、农药产品通用名称要规范,商品名称要获得批准。
农药产品通用名称由三部分构成:含量、有效成份名称和剂型。
商品名称必须由农业部批准使用,并由申请人专用。
农药产品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必须与登记证上一致。
五、有效期和生产批号准确。
有效期限是农药从生产分装时开始计算有效期的最长年限,超过有效期限,药效就达不到原来的质量标准。
“生产批号”是指农药生产的年、月、日和当日的批次号,由生产日期即可计算该农药是否在有效期之内。
六、产品的适用作物、防治对象和施药方法不得超出批准登记的范围。
适用作物和防治对象必须与登记证的内容相一致。
有些产品擅自扩大农药产品的适用作物和防治对象,或者擅自更改施药方法。
七、毒性标志要规范、准确。
按照《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农药毒性分为四级:剧毒农药,以(剧毒标志)表示,并用红色字体注明“剧毒”;高毒农药,以(高毒标志)表示,并用红色字体注明“高毒”;中等毒农药,以表示,并用红色字体注明“中等毒”;低毒农药,用红色字体注明“低毒”。
八、农药标签中要注明中毒急救措施。
标签内容应包括该产品中毒所引起的症状、急救措施、可使用的解毒药剂和对医生的建议等内容。
九、厂名厂址要具体、清楚。
正规生产农药的厂家、厂址,标签说明清楚,有的还有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电报挂号等。
假冒农药不可能在标签上说明、查询。
十、查经营单位是否正规。
经营单位有经营执照和农药经营许可证说明为合法经营单位。
十一、标准、齐全的农药类别颜色标志带。
在标签的下方,一条与底边平行、不退色的特征颜色标志带用以表示不用的农药类别(公共卫生家药除外)。
各类农药的特征颜色分别为:红色是杀虫/螨/螺剂;黑色是杀菌/线虫剂;绿色是除草剂;蓝色是杀鼠剂;深黄色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类型不相符、色带退色或不准确均为假冒伪劣农药。
十二、净含量与事实相符。
现在有很多小作坊农药生产企业生产的农药成分含量不足,重量不够。
例如,标签上注明的含有10%的甲胺磷成分,其实只含有8%,或不到8%;350毫升的杀虫剂,其实只有300毫升,或不足300毫升。
十三、标签内容介绍要真实、确切。
产品的性能介绍必须实事求是、有科学依据,不得带有“最高级”、“最佳”、“最理想”、“特效”,“特强”等广告用语;不得含有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书;不得含有与其他产品功效或安全性进行比较的的内容;不得使用无毒、无害、无残留等绝对化断言;不得印刷获奖情况及荣誉称号的内容;不得含有违反农药安全使用规程的文字、语言或者图画。
比如一些伪劣农药标签字迹模糊不清、异样和错字,过分夸大药效,内容不完整等。
农药标签虽小,却是农药市场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