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区四新片区土地出让招商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6
2024年是武汉市土地市场发展的重要一年,该市积极推进土地供给侧结构性,采取多种措施刺激土地市场活跃,实现了土地市场的稳中有进。
以下是对2024年武汉市土地市场的大数据分析。
首先,2024年武汉市土地成交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该市整体土地成交面积约为15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超过50%。
其中,住宅用地成交面积最大,占据了总成交量的60%,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成交面积分别占总成交量的20%和15%,其余5%为其他用地类型。
其次,土地成交溢价率波动明显。
土地成交溢价率是指土地成交价格与起始挂牌价格之间的差额比例。
2024年,武汉市土地成交溢价率普遍较高,超过了20%。
尤其是住宅用地溢价率最高,一些热点区域的溢价率甚至超过了30%。
这表明武汉市楼市火热,购房需求旺盛。
第三,土地出让金收入显著增加。
土地出让金是指开发商在竞得土地使用权后需要向政府支付的费用。
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武汉市土地出让金总额约为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
其中,住宅用地出让金收入最大,占总收入的60%,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出让金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20%和15%,其余5%为其他用地类型。
第四,土地出让面积向中心城区集中。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扩张,武汉市土地供给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
数据显示,2024年武汉市中心城区土地出让面积占总出让面积的70%以上,其余30%为郊区和其他边缘区域。
这表明中心城区的土地资源需求更加旺盛,开发商更青睐于中心区的土地投资。
最后,土地供应方式逐渐多样化。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武汉市土地供应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拍卖,还增加了挂牌、协议出让等方式。
其中,挂牌出让的土地成交量明显增加,成为主要的土地供应方式之一、这一多样化的土地供应方式有助于吸引更多开发商进入市场,提高土地供应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2024年武汉市土地市场呈现出成交量增加、溢价率波动、出让金收入增加、出让面积向中心城区集中和供应方式多样化等特点。
关于加快推进武汉新区开发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武政[2004]7 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发武汉新区的战略决策,加快推进武汉新区开发建设,促进城市均衡发展,经研究,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城市建设新思路、新模式,科学合理地利用城市资源,加快提升城市功能;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改革创新,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梯度推进”和“三纳入”(即将武汉新区开发建设、土地供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计划和融资计划以及全市土地供应计划之中)的原则,逐步将武汉新区建设成为辐射华中地区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生产性服务中心、市级文化旅游中心,使其成为独具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适合居住和创业的现代化新城,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均衡发展,增强城市的积聚功能、辐射功能和竞争力,巩固我市作为华中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促进我市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组织领导成立市武汉新区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武汉新区开发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由市人民政府市长李宪生任组长,常务副市长涂勇、副市长胡曙光任副组长,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耀源,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肖常谷、罗国风,汉阳区人民政府区长李诗伟、蔡甸区人民政府区长吴清、汉南区人民政府区长谢功卓,市计委主任刘家栋、市建委主任涂和平、市交委主任黄蔚堂、市经委主任刘龙成、市计委委员刘崇平,市法制办主任向天华、市开发办主任刘金燕,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张林、市财政局局长张福来、市水务局局长傅先武、市旅游局局长阮国栋、市文化局局长唐惠虎、市审计局局长龙正才、市城管局局长张卫国、市环保局局长张培增、市工商局局长鲍红志、市商业局局长林肖滨、市房产局局长周茂棣、市信息产业局局长晏蒲柳、市外经局局长杨德桢、市档案局局长聂建新、市园林局局长詹林、市国税局局长汪康、市地税局局长孙亚,汉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杜玉正、市建委副主任唐昌海、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向阳、市监察局副局长陈启明、市农业局副局长刘厚照、市公安局副局长夏志刚、市招商局局长杨德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局长刘家祥、市法制办副主任彭国元、市城投集团公司董事长吴长均、武汉地产集团董事长白起鹤、武汉供电公司经理胡波为成员。
武汉汉阳四新地区位于汉阳的东南部,是武汉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汉阳向长江新区发展的重要支点。
四新地区定位为武汉市具有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的公共功能区,生态功能优、产业层次高、空间布局合理、人居环境一流的城市新区。
四新地区规划面积约7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含核心区11.5平方公里)。
四新地区的发展将围绕“生态、生产、生活”三大主题展开。
生态是基础,绿色是底色,生产是主体,高端是方向,生活是目的,宜居是愿景。
在规划中,将通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生态绿心;高端引领,产城融合,打造智慧新城;优化交通,智慧管理,营造宜居环境等策略,努力将四新片区建设成为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合的公共功能区。
在规划设计中,该地区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提出了公园城市的设计理念。
将重点建设两横两纵绿廊生态带,以及各种公园绿地,打造“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美好愿景。
此外,四新地区还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地铁3号、6号线经过,随着规划中地铁10号线和有轨电车的开通,将大大提升区域的交通便利性。
在产业方面,四新地区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
已有一些知名企业如中铁科学环能、三江航天等进驻,还有招商东湖智园、万科城市花园、招商1872等大型居住区。
同时,四新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育才幼儿园、德才小学、钟家村小学等。
总的来说,武汉汉阳四新地区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的地区。
它以生态为基础,生产为支撑,生活为目标,致力于打造一个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合的公共功能区。
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产业高端,教育资源丰富,是一个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地。
随着武汉新区的建设和城市的发展,四新地区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成为武汉城市的新亮点。
以上是对武汉汉阳四新地区的简要介绍,如需更多信息,可到相关网站查询或咨询相关人士。
目前武汉11个重要的商业和商务板块。
1、汉口核心区汉口核心区主要包含建设大道金融区、解放大道商业区(武广商圈和江汉路商圈)和王家墩中央商务区。
其中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是现在及未来武汉市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的武汉市五大功能区之一。
汉口核心区内的解放大道沿线是武汉市传统商业区,商业氛围成熟集中,产业支撑也以商业为主;而王家墩中央商务区的兴起,将成为集商务办公、商业、文化、博览、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华中现代服务业中心,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汉阳现代制造业中心共同形成高效良性互动的“经济金三角”,成为展示武汉国际新形象、新风貌的重要窗口,从而使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经济功能核心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
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将建设的几十座高端写字楼集群将成为辐射华中地区的博览、金融中心,培育起一个相对成熟的总部经济。
2、武昌核心区武昌核心区生态环境优越,公共与市政设施配套,经济发达,交通便捷,高收入群体相对集中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武昌的城市建设发展潜力巨大,依托中南商圈、沙湖、东湖等先天优势,几个重点工程相继完工,武昌火车站改造完成,珞狮路地下通道已通车,其中沙湖、积玉桥板块近邻徐东商圈和东湖,过江隧道贯通,后续岳家嘴立交以及轨道4号线的建成,都将进一步提升板块的居住和投资价值。
武昌核心占据了城市中心的利好,集合了多个大型住宅板块、多种商业形态、不可比拟的完整配套,可以分成徐东、中北路、沙湖、积玉桥、武珞路板块;徐东商圈、中南商圈亚贸商圈、水果湖商圈各具特色,多家银行、餐厅、医院、学校等更是形成了一体化完整居住链。
是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与一体,目前住宅均价为8800元/㎡左右。
3、光谷板块光谷版块东起光谷大道,南至外环线,西至卓刀泉、民族大道,北到珞瑜路,武汉中国光谷已成为武汉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也是武汉房地产开发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优良的自然环境;不断发展的道路交通网络;光谷广场、关山公园(在建)等市政基础建设的不断深入;万科、保利等大的地产公司重兵囤积大大提升该区域楼盘的品质,使该版块的房价在过去四年不断攀升。
武汉四新规划方案引言武汉市作为中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不断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武汉市制定了四新规划方案,包括新城市副中心规划、新交通规划、新产业规划和新环境规划。
本文将对这四个规划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 新城市副中心规划武汉市新城市副中心规划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绿色、宜居的城市副中心。
该副中心位于武汉市汉阳区,规划面积约为300平方公里。
规划中包括商务区、居住区、教育区、文化区等功能区,并设置了公园绿地和交通网络。
新城市副中心规划将提升汉阳区的综合发展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 新交通规划新交通规划是武汉市在城市交通领域的重要举措。
该规划将推动建设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和智能交通系统,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便利性。
其中,综合交通枢纽将集合公交、地铁、火车、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方便市民出行。
轨道交通网络将覆盖全市主要区域,并与综合交通枢纽相连。
智能交通系统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和优化交通流程,减少拥堵和事故发生。
3. 新产业规划新产业规划旨在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武汉市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产业。
为此,武汉市将加大科研投入,建设创新载体,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吸引和培育高端人才。
同时,市政府还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优惠政策和投资环境,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发展。
4. 新环境规划新环境规划是武汉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举措。
该规划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具体举措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完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促进节能减排,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等。
武汉市将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社会共治等多种手段,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结论武汉市四新规划方案将推动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
新城市副中心规划将提升汉阳区的发展水平,新交通规划将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新产业规划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新环境规划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四新中心区的规划和近况2004年武汉市决策开发“武汉新区”。
所谓“武汉新区”,是指由长江、汉江和京珠高速合围而成的扇形区域,既包括了汉阳区、沌口开发区,也包括了蔡甸区和汉南区的一部分,只是个概念,不是行政区划。
非常遗憾的是,这个概念没有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现在很少有人提了。
武汉新区有三个核心组团,分别是汉江、四新、沌口。
四新地区的准确边界我也说不清楚,总之是汉阳区和经开区之间的未开发区域吧。
这么一大块区域,又划分出一个“四新中心区”,作为发展的重点区域,它的东西边界分别是长江和龙阳大道,南北边界分别是三环线和二环线,如下图:四新地区的规划从2005年左右开始做,到现在过了6年了,变化有多大呢?让我们看看google earth的卫星图,反映的是半年前的模样。
我稍微转了一下方向,让图片垂直于长江,并不是准确的上北下南。
从卫星照片可以看到:1)几条主干道已经成型。
东西向的道路:与三环线平行的分别是四新南路、四新大道、四新北路,再往上的二环线尚未出现(二环线的四新段于2011年1月开工)。
南北向的道路:与长江平行的分别是滨江大道(尚未正式形成)、拦江堤路(需要改造)、连通港路(雏形)、江城大道(已通车)、四新中路(雏形)、芳草路(已通车)、龙阳大道。
2)水系连通还未完成,但已有大概模样。
3)具体项目:最东边的博览中心一期很快就要竣工了;三个开工的项目:金地澜菲溪岸、绿地新都会、武汉市中医院异地扩建(具体情况我在后面说);江城大道西边那一个规整的小区是高农集团的还建房。
“升官渡”三个字所在的规整小区是汉城村的还建房。
图片左下角的成片楼房,其实是属于经开区的,不属于四新区;地铁六号线的两个站已开工。
4)其他进展:博览中心二期(酒店、海洋乐园等)正在做规划设计;方岛在做方案;韩国的乐天集团打算在四新大道入口公园综合贸易区建大型综合商业中心;香港招商地产签订了墨水湖南岸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总的来说,四新中心区只有博览中心一个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他方面都还只是雏形。
XX新区◆四新片区土地出让招商简介
第一部分:XX、XX新区和新区土地储备分中心简介
XX简介
XX省省会,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处于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是华中地区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特大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
XX综合实力雄厚,全市人口约831万,国土面积8494平方公里,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6位,科教实力位居全国第3位,是长江中游经济圈的增长级,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
在XX这座华中特大中心城市的西南部,XX新区的开发建设已拉开了辉煌序幕。
开发新区是XX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举措。
XX新区
位于XX三镇之一的汉阳,由长江、汉水和京珠高速公路围合的扇形区域,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0万。
涵盖汉阳区、XX经济开发区、蔡甸区的一部分。
为实现两江俱进、三镇齐飞,XX市委、市政府作出开发建设XX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
XX新区区域内湖泊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制造业初具规模,按照XX市总体发展规划要求,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坚持高水平规划设计,高标准开发建设,规划打造成为辐射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生产性服务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独具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商住新城,形成市级城市副中心。
为实现高效率的运作机制,XX新区实行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
成立了决策层面的XX新区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李宪生市长任
组长;组建了管理协调层面的XX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常务副市长涂勇任指挥长。
在操作实施层面上,组建了XX新区建设开发投资XX和XX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XX新区分中心,实行一体化运作。
在XX新区这片热土上,将奏响更加辉煌的乐章!XX新区愿成为广大海内外客商投资、创业、生活的沃土和家园!
XX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XX新区分中心
XX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XX新区分中心是经XX市人民政府和市国土管理局批准、市财政出资组建的独立事业法人,是XX新区土地整理储备的主体。
XX新区开发实行土地和资金封闭运作的模式,由分中心负责四新片区土地的征用转用及收购、拆迁、安置和整理工作。
四新片区的X围为南起三环线,西至龙阳大道,北抵墨水湖,东临拦江堤路的围合区域,面积17.43平方公里。
四新片区规划建设成为生产性服务中心和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居住新城。
第二部分:XX新区◆四新片区出让地块简介
地块现状
1、地块X围。
地块位于四新片区中心区,梅子路、三环线交叉口西北边,东临梅子路,西至四新总港,北接四新南路,南抵三环线,规划净用地面积为21.01公顷(合315.15亩)。
2、土地现状。
该地块地势平坦, 无建筑物和构筑物,少量的地面附着物已铲除,已完成土方回填和场地平整。
3、供应条件成熟。
完成了该地块的土地收购,已接收土地。
完成了该地块的农用地报批,取得国土部、国土厅批文,现正在向市国土局办理批后审批手续,办理建设用地批准书。
区位及交通状况
1、该地块处于XX新区四新中心区。
四新中心区是XX新区四新组团的核心区域,是XX市的城市副中心,也是XX新区新形象、新特色、新功能的集中展示区,正逐步成为城市开发建设的新热点。
2、地块具备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
位于二条城市快速路——三环线和梅子路的交汇处,交汇处规划建设立交桥,北侧紧临城市主干道四新南路。
驱车北上,经梅子路、月湖桥,抵汉口和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只需15分钟车程。
从东南方向,可沿中环线,经白沙洲大桥直达武昌。
南下经XX经济开发区,直奔京珠、沪蓉、汉宜高速公路。
3、规划道路同步配套建设。
南侧的中环线为已建成道路,为提升三环线交通功能,进行了高架桥改造,已经通车;东侧的梅子路是连接XX新区和汉口中心城区的主干道,正在施工建设中,混凝土路面已基本完成,正进行配套管网、慢车道和绿化景观工程施工,计划于2007年上半年建成通车;东南侧的梅子路与三环线的立交桥,正在开工建设;四新南路列入了XX新区2007年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将于2007年开工建设。
4、景观环境。
该地块南侧与三环线之间,规划有100米宽的城市森林防护带以及上太子溪明渠;东侧的梅子路为四新片区的纵向景观轴,在该地块与梅子路中间,规划有10-15米宽的绿化带。
西侧为总港,作为六湖连通的港渠,具有亲水性;在地块和总港之间,规划有成片的绿地。
独特优势
1、预期升值空间和潜力巨大。
XX新区是XX市重点投资建设区域和开发热点,市政府每年投入巨资改善新区的基础设施和环境
景观,六湖连通、琴台大剧院、锦绣长江、江滩环境综合、梅子路、四新大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随着开发建设稳步推进,XX 新区已凸显出其产业、文化、旅游、商居、生产服务的功能特色和前景。
未来的新区是人文新区、动力新区、生态新区、魅力新区。
在新区启动阶段投资该地块,将抢得入主XX新区的先机,必将分享新区高速发展带来的增值。
2、XX国际博览中心已经开工建设。
市政府在该地块东侧的沿江区域规划兴建XX国际博览中心,作为XX新区启动的“引爆”项目,计划在二年内建成主场馆。
该项目将极大改善新区的城市功能和形象,提升该区域的土地价值。
3、该地块出让的完全是净地。
现状无任何房屋拆迁,也无构筑物和附着物,土地补偿全部到位,已办理了农转用报批。
土地出让后,具备立即一次性交地的条件。
4、有良好的带动辐射效应。
该地块是XX新区四新片区第一块出让的土地,目标打造成为代表新区城市新形象的房地产项目,必将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和瞩目,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效应。
同时,政府方将为开发商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5、该地块的面积和规模适中。
净用地面积约315.15亩,形状较规则,便于整体规划、整体操作,具备了成规模开发的条件。
6、该地块属城市主城区。
该地块位于城市三环线之内,位于汉阳老城和经济开发区的中间地带,梅子路通车后,到汉阳城区只5分钟车程,经梅子路、月湖桥,到汉口只需15分钟车程。
到XX 经济开发区只需10分钟车程。
7、基础设施同步配套建设。
周边道路、水、电、通信、气等基础设施已开工建设或列入城市建设计划,将配合房地产开发逐步
完善到位。
8、规划的周边条件优越。
地块西边在现状的总港上改造成50米宽的总港;沿总港向北走,地块西北侧将规划建为体育活动广场;沿总港继续北上约0.5公里处,规划修建四新片区方岛景观岛。
规划条件
规划净用地面积:21.01公顷(315.15亩);
规划用地性质:居住用地,土地分类:住宅用地;
土地使用强度:总建筑面积控制在45.22万平方米;容积率分别控制在2.0和2.2以内;建筑密度不大于40%;建筑限高为40-60米;绿地率不小于40%。
备注:上述规划指标为初步数据,最终以规土部门批准数据为准。
出让方式
地块进入XX市土地交易中心,以“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开发商取得土地后进行房地产开发。
出让时间
预计地块出让时间为2007年上半年。
联系方式
热忱欢迎海内外具有良好品牌、资金实力雄厚、开发品质优良的房地产开发商,前来考察洽谈踏勘,投资建设四新片区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项目。
地址:XX市汉阳区翠微路特1号宏阳大厦8楼邮编:430050 联系人:李小姐:(8627)84832529 (8627)84839009 传真:(8627)84826013 网址:.whxqtz.
email:wh_nafzb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