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质量管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质量管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质量管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质量管理学第 1 章:

1-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质量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活动。

3-质量计划:旨在明确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对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各种行动进行规划和部署的过程。

4-质量控制:实现质量目标、落实质量措施的过程。

5-质量成本: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第 2 章:

6-领导作用:就是要在组织中形成一种“上下同欲”的状态,创造一个让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充分发挥作用的积极的内部环境。

第 3 章:

7-顾客需要:指顾客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对于生存和福祉的基本要求和欲望。顾客需要

8-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

9-顾客关系管理:也称为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为了获得客户满意,留住顾客,挖掘潜在顾客,实现顾客忠诚并最终获得顾客长期价值而致力于顾客建立长期良好关系的活动和管理举措

第 4 章:

10-标高分析:是对照公认的领先组织或最强的竞争对手持续地对本组织的产品、服务、过程等关键的成功因素进行衡量的结构化的过程。

第 5 章:

11-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组织通过预测规划、招聘、教育、培训、考核评价、配置使用、激励人力资源管理等一系列环节,系统地开发人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和个人发展目标的过程。

12-职位分析:对某特定的职位做明确的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职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资格条件的过程。

第 6 章:

13-过程:一级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14-过程管理:就是通过对组织关键业务过程的设计、控制和改进、识别改进质量和运营绩效的机会,达到高水平的过程绩效,最终达到顾客满意。

15-质量机能展开:也称质量职能展开,是用一系列矩阵把顾客需要转化成产品技术需要、过程控制计划和操作规范的过程方法。

第7 章:

16-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活动的组成部份,是着重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能力的那些质量管理活动。

17-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方法,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第8 章:

18-测量:是对产品、服务、过程以及其他业务活动等的特性与结果的量化,通常用测量指标表示测量活动所产生的数量信息。

第9 章:

19-供应商关系的计划:是指有关识别顾客需要、分析和制定满足这些需要的供应策略方面的活动。

20-供应商关系管理:是指在采购活动中为实现供给方合作共赢所进行的计划、控制和改进等活动过程。

第10 章:

21-计量数据:凡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可以用测量工具具体测量出小数点以下数值的这类数据。

22-变异:是指在过程运行中,任何与目标或规范要求不一致的变化,有时也称为波动。

23-描述性统计:是有效地收集、组织和描述数据的统计方法。

24-抽样检验: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检验,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抽样检验果判断该产品是否合格,并由此判定该批产品是接收还是拒收的检查验收方法。

第12章:

25-可靠性:是指元件、产品或系统在特定的运行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其预定功能的能力或概率。

26-维修性: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系统或者产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可以保持或恢复到其规定状态所进行的活动。

27-预防性维修:是指通过对正常产品或系统的监视、检查、检测、发现失效征兆,防止失效发生,使其恢复到规定状态所进行的活动。

第13章:

28-标准化:就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扔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29-标准:就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及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

30-统一化:是把同类事务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31-通用化:是指在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

32-认证制度:又称合格评定程序,是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确定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相关要求被满足的程序。

33-认证:是指认证机构证明产品、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法规或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

34-认可:是指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审核、评审等认证活动人员的能力和职业资格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