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筛查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229.50 KB
- 文档页数:2
新生儿疾病筛查流程一、目的: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及时筛查。
二、范围档。
2、新生儿采血卡登记:负责人员必须如实、仔细、认真填写《新生儿采血卡片》上所有项目内容,字迹清晰,记录准确。
并请家长签字,保证信息采集准确,不得空项。
㈡、血标本的采集:1、血标本的采集方法⑴、采血时间:①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正常哺乳后72小时)后;②新生儿因病出院或转院治疗尚未取血者,接产医院负责通知其家长待患儿痊愈后到原接生单位采血检验。
⑵采血部位:足跟内外侧缘;幼保健所儿保科,双方核实签字后装入塑料袋内放置冰箱2-8度存放,于每周三(节假日延后)送到青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
传递中尽量减少在室温中放置的时间,防止标本失活。
五、政策依据㈠《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㈡《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方法》㈢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六、原始资料:(一)、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本(二)、新生儿疾病筛查延期采血家长通知单(三)、新生儿疾病筛查拒绝采血家长通知单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一、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根据《青岛市聋儿早期干预工作实施意见》,在全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把听力筛查并入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
二、范围:单,并留有婴儿家长签字;对初筛未通过者书面通知复筛地点和时间。
2、复筛:应于婴儿生后42天在接产医院进行。
复筛未通过的,筛查人员按要求填写听力筛查三联单,并做好相关登记。
五、听力筛查信息管理制度:㈠、各听力筛查单位应由专人负责听力筛查的信息管理工作。
㈡、接产医院产科负责听力筛查的月报表和初筛未通过儿童登记月报表的上报工作,同时负责本单位听力筛查的初步质控工作,确保听力筛查覆盖率达到95%以上。
㈢、区妇幼保健所负责两种报表的汇总上报工作以及全㈣、听力筛查延期筛查通知单㈤、听力筛查月报表存根㈥、听力筛查未通过儿童报表存根七、上报资料:㈠、听力筛查月报表(上报时间:每月15号之前)㈡、听力筛查未通过儿童登记表(上报时间:每月15号㈢、听力筛查三联单第一联(上报时间:每月15号之前)八、工作流程图:二、范围:适用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取得《母婴保健法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并设有产科的医疗保健机构。
电测听检测仪操作流程
检前准备:打开电脑及纯音测听仪,将手机等干扰物品放到室外。
进入创元一方系统,用户名高艳玮,密码1,打开听力系统。
1、简单向客人介绍此项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1)此项检查是对听阈的检查。
听阈就是引起听觉的最小声音强度。
(2)向客人说明开始测试,要集中注意,仔细听耳机中发出的不同频率的声音包括及极弱的声音只要听到了就要按一下手中的按
纽。
(3)检前准备:
2、。
测
、500 hz。
给声时
(1)纯音骨导测听:取下眼镜、帽子、头饰等。
将骨导耳机放在乳突处,一般置于乳突稍上方,相当于骨窦的部位。
做骨导听阈
测试时一般须掩蔽。
(2)掩蔽的应用:测骨导时应常规掩蔽。
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同频率听阈20≦相差<40分贝时,对侧耳应加掩蔽,此时掩蔽方法为
加55分贝噪音。
在测气导时,同频率听阈相差≧40分贝以上
时,对侧耳应加掩蔽,为防止测骨导时偷听,这种情况应骨导
也加掩蔽。
加掩蔽方法常规为加55分贝噪音。
(掩蔽时应与客人说明,左或右耳会人为加一些噪音,请您注
意听右或左耳的声音。
)
(3)客人检测完成后,将检测结果保存并打印,护士将电测听的条码交给客服大夫,由客服大夫粘贴到打印出来的电测听报告上,由耳鼻喉科主任填写报告。
创元一方系统上将此客人电测听点
4、
然
准确无误后点。
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指南小儿听力筛选这一概念为Down及Sterrit(1964)提出,应用唤醒(arousal)反应对所有新生儿进行听行为筛选。
1972年美国言语听力学会(ASHA)等联合会议推荐对听力高危儿进行筛选,并于1982年认定7项听力高危因素,建议这些高危儿应在生后3-6月进行筛选,对不能通过筛选者进一步作听力测试,并继续追踪观察。
1993年美国NIH召开“婴幼儿听力减退早期确定”会议,一致认为只对听力高危儿筛选可能有50%~60%先天性耳聋被遗漏或误导,因而推荐对全部新生儿进行筛选。
第一节国内外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概述一、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及早期发现、干预的意义。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
国外的研究表明,正常的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在0.1%~0.3%,其中,重度至极重度听力障碍的发病率约为0.1%。
国内尚缺乏完整的流行病学资料,但现有研究结果与次相仿。
根据调查,每1000名出生的新生儿中,约有1名~3名听力障碍。
我国现有0岁~7岁聋儿80万人,每年还以3万名的速率递增。
世界各国的情况也大致相仿,为此,1994年美国儿科学会发表声明,倡导新生儿听力筛查,要求至少在出生3个月内对所有新生儿或婴儿进行听力筛查。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专门成立了防聋机构,发起世界范围内的防聋运动。
听力筛查的意义是对一个特定群体通过简单快捷测定方法,并根据特定指标来区分或发现其中有高度可疑病态的个体或亚群,并需要进一步行确定诊断或追踪观察。
其目的是尽可能早地发现有听力障碍的个体,使其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段之前就能得到适当的干预, 以使语言发育不受到损害。
那么,听力障碍发现的早与晚,与患儿最终的语言发育状况有什么关联呢? 研究结果发现:①听力障碍在6月龄前被发现者语言理解商(receptivelanguage quotient)和语言表达商(expressive language quotient)明显高于6个月后被发现者,得分差值达20分,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听力检测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1.确定试音设备:听力系统应选择表现正常、质量良好的试音设备,
以确保听力检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测时可尽量用头戴耳机,而不是音箱,务必确保耳机和麦克风的音量大小和音质,可确保在检测期间不会受
到环境噪声的影响。
2.检查耳机接口: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检查耳机接口是否正确,以及
耳机的音量是否处于恰当范围,以确保耳机的良好工作。
3.校准记录仪:记录仪的校准需要确保在启动时,记录仪的声音等级
的精确性,以及音量的大小,防止受到环境噪声等等的影响。
4.预设信号源:在预设信号源时,一般会选择可以分别表示听力范围
的标准信号源,根据受测者的结果和记录,后期可以分析出受测者实际的
听力状态。
二、听力检测
1.检测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将操作环境尽量控制室内温度,保持环境安静,禁止穿着鞋进入测试地点,避免因外界噪音所造成的
影响。
2.测试方法:通常使用量度法,即以声学信号按一定模式,由低而高,将受测者由一个最低的音量,反复比较每个声音的强度,直至受测者能够
听清楚每个声音,确定此时的音量,来表示受测者的听力水平。
听力鉴定流程
1、预检:进行耳道检查,以排除耳道是否有堵塞、炎症等情况,影响测听结果。
2、纯音测听:纯音测听是一种最基础的听力检查方法,可以检查听力下降的程度和类型。
通过听力仪播放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纯音,测试者反馈听到的最小声强度,从而了解听力情况。
3、语音测听:语音测听则是通过播放一些日常语言或数字,来测试对语音的理解能力。
4、听力评估:根据纯音测听和语音测听的结果,医生会对听力进行评估,确定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
新生儿疾病筛查流程一、目的: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及时筛查。
二、范围适用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出生的新生儿。
三、职责㈠区妇幼保健所儿保科:1、负责黄岛区域内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质量控制、管理。
2、负责血标本的质控、验收、递送。
㈡各医疗保健机构产科:1、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宣传教育,宣传资料的发放。
2、负责新生儿采血登记和采血卡填写及血标本的采集、保存、递送。
3、负责新生儿异常情况的复筛、追访及延筛儿童的采血及管理。
4、负责新筛工作的质量控制。
四、工作程序㈠、血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1、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各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将血标本采集及有关新生儿筛查登记本要求的情况详细记录在青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本》上,采血人员及工作人员签名留档。
2、新生儿采血卡登记:负责人员必须如实、仔细、认真填写《新生儿采血卡片》上所有项目内容,字迹清晰,记录准确。
并请家长签字,保证信息采集准确,不得空项。
㈡、血标本的采集:1、血标本的采集方法⑴、采血时间:①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正常哺乳后72小时)后;②新生儿因病出院或转院治疗尚未取血者,接产医院负责通知其家长待患儿痊愈后到原接生单位采血检验。
⑵采血部位:足跟内外侧缘;⑶采血方法:取足跟血;按摩足跟,使局部充血,用75%酒精局部消毒(不能使用碘剂消毒),待干,将取血部位绷紧,用一次性取血针刺入皮肤2-3mm,使血液自然流出。
擦去第一滴血,再次流出一大滴血后,用采血卡片上贴的滤纸轻轻触血滴,使血液自行吸入滤纸中,轻轻压挤足跟,使两面的血斑直径为1厘米。
每张卡片取个三个血斑,以备送检。
如血流不畅,可把局部放松,然后从较大范围内向伤口推压,切忌局部用力挤捏,以免组织液挤出使血液稀释。
采血完毕,用棉球盖上伤口,并加胶条固定,不出血后送回病房。
2、血标本的保存血样采集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约2-4小时),然后装入塑料袋内放置冰箱2-8度存放,避免潮湿及直接日照。
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一、目的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及时进行听觉言语干预及康复,保护和促进儿童的听觉和言语发育,减少儿童听力和言语残疾,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新生儿期听力筛查后,进入0~6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在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耳及听力保健,其中6、12、24和36月龄为听力筛查的重点年龄。
(一)检查内容。
1.耳外观检查。
检查有无外耳畸形、外耳道异常分泌物、外耳湿疹等。
2.听力筛查。
运用听觉行为观察法(表1)或便携式听觉评估仪(表2)进行听力筛查。
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可采用筛查型耳声发射仪进行听力筛查。
表1 0~3岁儿童听觉观察法听力筛查阳性指标表2 0~6岁儿童听觉评估仪听力筛查阳性指标(室内本底噪声≤45dB(A))(二)耳及听力保健知识指导。
1.正确的哺乳及喂奶,防止呛奶。
婴儿溢奶时应当及时、轻柔清理。
2.不要自行清洁外耳道,避免损伤。
3.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进水。
4.远离强声或持续的噪声环境,避免使用耳机。
5.有耳毒性药物致聋家族史者,应当主动告知医生。
6.避免头部外伤和外耳道异物。
7.患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应当注意其听力变化。
8.如有以下异常,应当及时就诊:儿童耳部及耳周皮肤的异常;外耳道有分泌物或异常气味;有拍打或抓耳部的动作;有耳痒、耳痛、耳胀等症状;对声音反应迟钝;有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
(三)转诊。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当予以及时转诊至儿童听力检测机构做进一步诊断。
1.听觉行为观察法筛查任一项结果阳性。
2.听觉评估仪筛查任一项结果阳性。
3.耳声发射筛查未通过。
四、流程图(见下页)五、工作要求(一)为儿童提供定期耳外观检查和听力筛查,同时进行儿童耳及听力保健宣传教育工作。
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应当及时转诊到听力检测机构。
(二)从事儿童耳及听力保健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当接受儿童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从事听力筛查和检测的技术人员必须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批准,经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电测听检测仪操作流程
检前准备:打开电脑及纯音测听仪,将手机等干扰物品放到室外。
进入创元一方系统,用户名高艳玮,密码1,打开听力系统。
1、简单向客人介绍此项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1)此项检查是对听阈的检查。
听阈就是引起听觉的最小声音强度。
(2)向客人说明开始测试,要集中注意,仔细听耳机中发出的不同
频率的声音包括及极弱的声音只要听到了就要按一下手中的按纽。
(3)检前准备:
客人做检测前先刷客人条码,操作者在听力测试系统上录入相关资料。
条码号,用户名,性别,出生年月日。
2、
3、关好门,保持室内安静,开始测试:
纯音气导测听:为客人戴好耳机(红色为右,蓝色为左)。
测听顺序为1K hz、2K hz、4K hz、8K hz、250 hz、500 hz。
给声时间为1—
2s,间隔时间不短于给声时间。
将测听结果记录,描记成曲线。
(1)纯音骨导测听:取下眼镜、帽子、头饰等。
将骨导耳机放在乳
突处,一般置于乳突稍上方,相当于骨窦的部位。
做骨导听阈测试时一般须掩蔽。
(2)掩蔽的应用:测骨导时应常规掩蔽。
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同频率
听阈20≦相差<40分贝时,对侧耳应加掩蔽,此时掩蔽方法为加55分贝噪音。
在测气导时,同频率听阈相差≧40分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