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知识竞赛初赛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东湖路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地震是地球( D)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2.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去楼道C、原地不动D、跳楼3.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 B )A、向教室外跑B、听老师指挥C、蹲在地上D、涌向楼梯间4.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
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5.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D )。
A、不停地呼救B、不顾一切的行动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6.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B )发明的。
A、祖冲之B、张衡C、毕升 D、蔡伦7.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8.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 B )。
A、火山地震B、构造地震C、陷落地震D、人工地震9.个人避震就近躲避的不当的做法是(C )A.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或席地坐下B.紧抓桌腿或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摔倒C.张大眼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D.用手保护头部或后颈,或用衣被顶在头上10.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室外,你应当怎样避免下列哪种危险的避震方法( A )A.靠近桥梁、河岸等空旷地带B.不在狭窄的胡同、走廊、楼梯上停留C.远离楼房和高大建筑物、烟囱、架空管道D.不在电线杆、高压线、大型广告牌下行走11.每年( B)为我国防灾减灾日。
A、9月11日B、5月12日C、4月22日D、6月5日12.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A )A、先保护头B、先保护胸部C、先保护双手D、先保护双脚13.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C )A、最近的建筑物内B、立交桥C、空旷地蹲下D、建筑物旁边14.地震发生时,在平房人员迅速保护头部向室外跑,来不及可以( C )A、依靠鱼缸B、依靠书柜C、躲在床下或桌下D、站在房中央15.狗,猪,猫,鱼,鼠,羊等动物对地震异常反应中最明显的是( B )A. 狗.B. 猪.C. 鱼 D 猫16.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地质灾害?( D )A、山崩、滑坡和泥石流B、水土流失和地石沉降C、土地沙漠化D、喷沙冒水和河流决堤17.最为抗震的房屋结构是( E )A. 土坯墙B. 砖石结构C.砖混结构D.剪子墙结构E.框架结构18.如遇到起火或有毒气体泄露,躲避要选择( A )A.在下风向没水的地方B. 在上风向有水的地方.19.谚语:“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跑;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乱叫;冰天雪地蛇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这些征兆说明下面哪一种现象就要发生?( C)A.日本鬼子进村扫荡B.预示附近要发大水了C.地震前的先兆D.古老的乡村赶庙会20.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 A)层A、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地核、地幔C、地幔、地核、地壳D、地核、地幔、地壳21.几级地震为有感地震( B)A、2级B、3级C、4级D、5级22.当地震发生时你在上课,应如何避震( B )A、向室外跑B、听老师指挥暂时躲在自己的课桌下,等地震震后迅速撤到大操场上C、涌向楼梯23.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达:(A )A、抗震设防要求B、设防标准C、抗震设防设计D、设防规范24.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主要原因是(A )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坍塌砸伤人B、大地震动C、地面开裂D、火灾25.地震时一种自然现象,它是( A )的一种表现形式。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地震的成因?A. 地球板块运动B. 地球内部的热对流C. 月球引力的变化D. 地球自转{答案:C}2. 地震波分为几种?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纵波和横波B. 表面波和体波C. 纵波和表面波D. 横波和体波{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作用?A. 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B. 提前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C. 提高地震应急救援的效率D. 降低地震灾害的风险{答案:B}二、判断题1.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前预测地震的发生。
(){答案:错误}2.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躲在墙角或者桌子下面,保护头部。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震预警系统和地震预测系统的区别。
{答案:地震预警系统是在地震发生后,通过检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方向,迅速向人们发出警报,从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而地震预测系统是在地震发生前,通过对地球物理量的监测和分析,预测地震的可能发生时间和地点,但由于地震的复杂性,目前地震预测系统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2. 请简述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答案: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如果在室内,应该躲在墙角或者桌子下面,保护头部,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如果在室外,应该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危险物品,尽量选择空旷的地方避难。
地震结束后,应该尽快了解灾情,协助救援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可能造成极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了解防震减灾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一、单选题1.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项行为是正确的?- A. 立即跑向户外- B. 躲在桌子下或床下- C. 立刻乘坐电梯下楼- D. 站在窗户边2. 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高层建筑中,应该:- A. 立刻跳楼逃生- B. 快速跑到楼梯间- C. 躲在坚固的家具下- D. 立刻冲向电梯3. 地震后,如果你被困在废墟中,以下哪项行为是错误的?- A. 尽量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B. 用硬物敲击周围物体发出求救信号- C. 尝试用力推开重物- D. 保持冷静,避免恐慌4. 地震发生后,以下哪项不是紧急撤离时的注意事项?- A. 快速离开建筑物- B. 避开玻璃窗和悬挂物- C. 立刻返回家中取物品- D. 避开易倒塌的墙体二、判断题1.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只能在地球内部传播。
(错误)2.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
(错误)3. 地震发生时,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尽量保护头部,避免被掉落物品击中。
(正确)4. 地震后,如果遇到火灾,应该立刻用灭火器扑灭火焰。
(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震发生时,室内人员应如何保护自己?2. 地震发生后,如何正确进行自救互救?四、案例分析题假设你所在的城市发生了一次中等强度的地震,请描述在地震发生时,你将如何进行紧急避险,并在地震后如何进行自救互救。
结束语通过这次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提高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记住,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掌握正确的防震减灾知识,可以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重视防震减灾教育,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震中是指地震的发生地点,震源是指地震的能量释放点。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正确?- A. 震中和震源是同一个概念- B. 震中是地震的能量释放点,震源是地震的发生地点- C. 震中和震源都是指地震的能量释放点- D. 震中和震源都是指地震的发生地点答案:B2. 以下哪种地震波是最先到达地表的?- A. P波- B. S波- C. L波- D. R波答案:A3. 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通常采用几度制。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正确?- A. 地震烈度越高,地震破坏越严重- B. 地震烈度越低,地震破坏越严重- C. 地震烈度和地震破坏程度没有直接关系- D. 地震烈度只用于描述地震的震源能量大小答案:A4. 下列哪种建筑结构在地震中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A. 钢结构- B. 砖木结构- C. 混凝土结构- D. 轻钢结构答案:A5. 预防地震灾害的常用措施包括以下哪些?- A. 地震监测预警- B. 建筑物抗震设防- C. 安全疏散演练- D. 防震减灾知识普及- E. 应急救援准备答案:A、B、C、D、E二、判断题1. 地震是由地球自身的运动引起的,与人类活动无关。
-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2. 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名称不同。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3. 倒塌的建筑物通常是因为地震震源的直接作用造成的。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4. 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预警信号。
-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5. 地震发生后,人们应该立即躲进大型家具或桌子下方保护自己。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的区别。
答: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通常采用几度制。
地震烈度与地震的破坏情况有直接关系,烈度值越高,地震破坏越严重。
地震震级是用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通常采用地震矩震级或里氏震级。
学校地震知识竞赛试题地震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和不可预测性。
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对于我们预防和应对地震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学校地震知识竞赛试题,旨在帮助同学们掌握地震相关的知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个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跳楼逃生B. 躲在桌子下或床下C. 快速跑向电梯D. 站在窗户边2. 地震的震级是如何确定的?A. 根据地震波的振幅B. 根据地震造成的损失C. 根据地震发生地点D. 根据地震发生的时间(以下题目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震波主要分为______波和______波。
2.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保持______,避免恐慌。
3. 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困在建筑物内,应该尽量保持______,并寻找水源。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震发生时,应该立即关闭家中的电源和煤气。
()2. 地震发生时,应该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3. 在高层建筑中,地震发生时应该使用电梯逃生。
()(以下题目略)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地震发生时,为什么不应该使用电梯逃生?2. 请简述地震发生时的“三不”原则。
3. 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困在废墟中,应该怎么办?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地震发生时,学校应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疏散。
2. 论述地震后,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
结束语通过这份地震知识竞赛试题,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震,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建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而努力。
(试题到此结束)。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项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跳楼逃生B. 躲在桌子或床下C. 乘坐电梯快速下楼D. 站在窗户旁观望答案:B2. 地震发生时,若在室外,以下哪项行为是正确的?A. 靠近建筑物B. 靠近电线杆C. 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D. 立即跑向开阔地带答案:C3. 地震发生时,若在高层建筑内,以下哪项行为是错误的?A. 躲在卫生间等小空间B. 沿着楼梯快速下楼C. 用枕头保护头部D. 避免靠近玻璃窗答案:B4. 地震后,以下哪项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返回家中检查B. 检查周围环境,避免次生灾害C. 立即使用手机等通讯设备D. 等待救援,不采取任何行动答案:B5. 地震逃生时,以下哪项行为是错误的?A. 保持冷静,有序撤离B. 使用楼梯,避免使用电梯C. 跟随人群盲目奔跑D. 寻找坚固的物体躲避答案:C二、判断题1. 地震是不可预测的自然现象。
(正确)2. 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打开门窗逃生。
(错误)3. 地震时,应远离煤气管道、电线等危险设施。
(正确)4. 地震后,应立即返回家中检查损失。
(错误)5. 地震时,应避免使用手机等通讯设备。
(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震发生时的“三不原则”。
答:地震发生时的“三不原则”包括:不惊慌、不盲目逃生、不返回危险区域。
2. 地震发生后,如何进行自救互救?答:地震发生后,首先保持冷静,评估自身安全状况;其次,检查周围环境,避免次生灾害;然后,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自我保护,如用枕头保护头部;最后,如果可能,帮助周围的人进行自救互救。
四、案例分析题某地区发生地震,居民小王在地震发生时,立即打开窗户试图跳楼逃生。
请分析小王的行为是否正确,并给出正确的逃生方法。
答:小王的行为是错误的。
地震发生时,跳楼逃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伤害。
正确的逃生方法应该是: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坚固的物体躲避,如桌子或床下;如果可能,用枕头等物品保护头部;地震过后,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题目一震中与震源有何区别?答案一:震中是指地震波在地表上最先到达的点,一般是地震的发生地点;而震源是指地震发生的具体位置,即地震的起源位置。
题目二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判断地震烈度?答案二: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对地表造成破坏程度的指标。
判断地震烈度可以通过观察地震对房屋、道路、桥梁等建筑物和设施造成的破坏程度,以及人们感受到的地面晃动情况来进行评估。
题目三什么是地震预警系统?它如何工作?答案三: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能够提前发现地震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的系统。
它通过监测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强度的变化来判断地震的规模和位置,然后将预警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给受影响地区的人们,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题目四震中距离越远,地震烈度会越大吗?答案四:不一定。
地震烈度与震中距离并不直接相关。
地震烈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地震的规模、震源深度、岩石性质等。
因此,即使距离震中较远,如果地震规模较大或者震源较浅,地震烈度仍然可能很高。
题目五地震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紧急避险措施?答案五:地震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紧急避险措施:- 在室内,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靠近坚固结构的角落,保护头部和颈部;- 远离窗户、玻璃、吊灯等易碎物品,以免受伤;- 尽量不要使用电梯,选择安全的楼梯下楼;- 在室外,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危险区域;- 避免靠近山体、河岸等可能发生滑坡或泥石流的地方。
以上就是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希望能增加大家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试题一1.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上地壳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
2.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应力积累和释放。
3. 什么是震源?- 震源是地震能量释放的地点,通常位于地壳深处。
4. 什么是震中?- 震中是震源在地表上的垂直投影点,也是地震发生的地点。
5. 地震的强度如何衡量?- 地震的强度可以通过震级来衡量,常用的震级标准有里氏震级和矩震级。
试题二1. 什么是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描述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指标,常用的烈度标准有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烈度表》。
2. 震中附近地震烈度最高的地方通常是什么样的地形?- 震中附近地震烈度最高的地方通常是软弱地基或受侵蚀的地层,如河床沖积层、湖底沉积物等。
3. 什么是地震波?- 地震波是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主要包括纵波和横波。
4. 什么是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是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较慢的特点,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提前发出警报,以便采取防护措施。
5.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后可能遭受到哪些次生灾害?-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后可能遭受到次生灾害,如地震海啸、地震火灾、地震滑坡等。
试题三1.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躲避到安全的地方,如桌子底下、门窗旁边等,保护好头部和颈部。
2. 地震过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伤员?- 地震过后,我们应该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进行伤员救助,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治疗。
3. 什么是避震设防?- 避震设防是指在建筑物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4. 地震烈度越高,建筑物所受到的破坏程度越大,是否正确?- 正确。
5.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前是否可以通过一些迹象预测地震?- 是的,地震前常会出现一些地震前兆,如地震云、地下水位变化、地磁异常等,可以用于地震预测。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试题一
1. 地震是由什么引起的?
- 答案:地震是由地壳内部的地质构造活动引起的。
2. 地震的烈度是什么意思?
- 答案:地震的烈度是描述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指标。
3. 什么是地震的震级?
- 答案:地震的震级是描述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
4.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地震破坏性灾害。
- 答案:地震破坏性灾害包括房屋倒塌、地面崩塌、火灾、洪涝等。
5. 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 答案: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寻找避难点,避免靠近窗户、大型家具和易倒物品。
试题二
1. 防震减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答案:防震减灾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御为辅、综合治理。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防震减灾措施。
- 答案:常见的防震减灾措施包括加固建筑物、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地震演练等。
3. 什么是抗震设防烈度?
- 答案: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所采用
的防震能力标准。
4. 请说明地震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 答案:地震应急预案是为了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
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三防”是指什么?
- 答案: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三防”是指抗震防灾、防火防灾和防洪防灾。
以上是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希望通过这份文档,能够增加大家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震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地应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而引起的。
()2.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
()3. 地震的震级是指地震能量的大小,震级越大,地震破坏力越强。
()4. 我国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5.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前,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地震进行预测,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6. 地震发生时,越高的地方震动越剧烈。
()7. 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快速跑向空旷地带。
()8. 地震后,灾区居民应立即返回住所进行救援。
()9. 地震后的余震往往比主震破坏力小。
()10. 抗震设防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答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地震的震级分为()个等级。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 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的地震波是()波。
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纵波和横波3. 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A. 地震预测B. 地震监测C. 地震速报D. 地震遥感4. 以下哪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强?()A. 木结构B. 砖混结构C. 钢结构D. 钢筋混凝土结构5. 地震发生时,处于高楼层的居民应采取()措施。
A. 迅速下楼B. 躲到窗下C. 躲到卫生间D. 跳楼逃生6. 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应遵循()原则。
A. 先救命,后救物B. 先救物,后救命C. 救命和救物同时进行 D. 先稳定,后救援7. 下列哪个城市不属于我国地震重点防御区?()A. 北京B. 天津C. 上海D. 广州8. 地震后的防疫工作主要包括()。
A. 预防传染病B. 清理废墟C. 恢复供水供电D. 重建家园9. 地震发生时,下列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靠近窗户B. 靠近墙角C. 跑向户外D. 跳楼逃生10. 抗震设防标准分为()个等级。
腾龙阁杯防震知识竞赛初赛
姓名:学院:
电话: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三分,总计45分)
1.地震是地球(B)物质运动的产物。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2. 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
A、洪灾
B、地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3. 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
一般情况下,()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2.0级
B、3.0级
C、4.0级
D、5.0级
4. 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
A、台湾、西藏、新疆、云南
B、台湾、西藏、云南、河北
C、西藏、台湾、云南、四川
D、台湾、云南、新疆、陕西
5. 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有()
A、床下
B、桌子底下
C、开间小的卫生间
D、窗子边
6. 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A、先救人少的地方
B、先救亲近人员
C、先救容易救的人
D、先救远后救近
7. 怎样对待地震谣传()
A、不相信
B、不相信、不传播
C、不相信、不传播并及时上报
D、相信并随意传播
8. 民谣:“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
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冒。
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指的是()异常。
A、水文
B、气象
C、地象
D、地下水流
9. 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的方针。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
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C、预报为主,专群结合
D、预报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10.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
A、抗震设防要求
B、抗震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设计
D、抗震设防规范
11. 地震三要素为()。
A、地点、震级、烈度
B、时间、地点、震级
C、地点、震级、深度
D、时间、烈度、距离
12. 农村抗震安居工程结构类型:()。
A、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土木结构
B、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泥土
C、砖混结构、土木结构、钢筋混泥土
D、砖木结构、土木结构、钢筋混泥土
13. 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轻微振动,先于强震动()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A、几秒钟
B、几分钟
C、几十分钟
D、几小时
14. 大地震停了下来,你在家里侥幸躲过一关,接着,你将如何做?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关闭水电及煤气开关
B. 及时抢救陷在碎物底下的人员
C. 打开电灯,或用打火机照明,查看损害情况
D. 及时离开房屋,到开阔地带
15. 抗震设计的重要的构件是()。
A、木柱
B、檩子
C、木圈梁
D、地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少选得2分)
1. 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以下方法,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A、用湿毛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
B、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课搬运的物品支持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
C、在周围安静时或是能听到上面或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
D、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2. 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因此,家庭在平时要准备一个防震
包,以解震后的燃眉之急,防震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
一般必须存放的物品应该有()。
A、食品
B、水
C、日常生活用品
D、急救药物
3. 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如何避震()
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B、避开高大建筑物
C、迅速返回室内
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
E、抱住电线杆
4. 《防震减灾法》规定,哪些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A、重大工程
B、可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
C、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5. 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避开以下地方()
A、松软的土地
B、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
C、山坡或山脚
D、活断层通过的部位及附近
E、古河道、旧池塘或沙滩及其填充地带上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
1.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应设法马上下车。
(×)
2. 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科学家称它们为前震。
(√)
3.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其特点是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及震源浅。
(√)
4. 震源是地震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
(×)
5. 由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人工地震。
(×) 四.简答题(共计25分)
1.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地震带分别是什么?(8分)
答: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亚欧地震带)
2.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哪几种类型,其中哪一种类型的地震波造成的危害最大?(8分)
答:纵波、横波和面波;横波
3.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哪些?(9分)
答:(1)、火灾、停水、停电、有毒气体及核电站
泄漏等;(2)、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泥石流、山体滑坡、
堰塞湖、沙土液化、地裂缝、地面升降等;(3)、海啸;(4)、火山爆发
最后感谢大家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