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的辨别与认识
- 格式:docx
- 大小:18.83 KB
- 文档页数:3
《认识塑料》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塑料的种类、特点及用途,掌握识别塑料制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究塑料的特性,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塑料制品,了解其特点及用途。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塑料制品的分类、识别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类塑料制品(瓶装水、塑料袋、餐盒等)以及塑料垃圾;2. 准备PPT课件,用于展示塑料的种类、特点及用途;3. 准备实验器材(如塑料瓶、塑料膜等),用于实验探究塑料的特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话题,你们想知道塑料是什么吗?2. 塑料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出示一些塑料制品,让学生感知塑料的用途。
教师总结:塑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材料,它轻巧耐用、价格便宜,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物品,如袋子、玩具、文具、家具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无处不在。
那么,塑料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呢?它有哪些种类?它的性质又如何呢?(二)探究新知任务一:了解塑料的种类1. 小组内交流: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塑料制品及其特点。
2. 汇报小结:根据塑料的特性、用途等方面的不同,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3. 拓展延伸:出示一些塑料制品,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塑料?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它们?任务二:探究塑料的性质1. 学生实验:在白纸上擦有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塑料或纸制品,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变化。
2. 分组讨论并汇报:不同塑料的颜色、柔韧性、硬度和气味等方面可能有的不同。
3. 教师出示相关课件,小结塑料的性质。
(三)小结与拓展1. 课堂小结:说一说本节课你知道了哪些有关塑料的知识?2. 布置作业:了解更多的塑料制品及它们的特性,完成小报一份。
3. 延伸拓展: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废旧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说说如何科学地合理地使用塑料袋。
认识塑料的实验报告认识塑料的实验报告引言:塑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它们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包装、建筑、医疗等领域。
然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塑料也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塑料的性质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塑料的可塑性我们首先对不同种类的塑料进行了可塑性测试。
我们选择了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氯乙烯(PVC)三种常见的塑料材料。
实验中,我们将这些塑料材料分别放置在热水中加热,观察它们的变化。
结果显示,聚乙烯和聚丙烯在加热后变得柔软且容易塑形,而聚氯乙烯则变得更加坚硬。
这是因为聚乙烯和聚丙烯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通过加热使其分子间的结构松弛,从而改变形状。
而聚氯乙烯的分子结构更加紧密,不容易改变形状。
实验二:塑料的耐热性为了了解塑料的耐热性,我们将不同种类的塑料材料放置在高温环境中进行测试。
我们选择了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碳酸酯(PC)三种常见的塑料材料。
结果显示,聚苯乙烯在高温下会发生熔化,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碳酸酯则能够较好地保持形状。
这是因为聚苯乙烯的熔点较低,容易受热而熔化,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碳酸酯具有较高的熔点,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
实验三:塑料的可降解性为了了解塑料的可降解性,我们进行了一项水分解实验。
我们选择了聚乳酸(PLA)和聚己内酯(PCL)两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材料。
实验中,我们将这两种塑料材料分别放置在水中,并观察它们的变化。
结果显示,聚乳酸在水中迅速分解,变得脆弱且容易破碎,而聚己内酯则相对稳定,不容易分解。
这是因为聚乳酸具有较高的可降解性,可以在适当的环境下迅速分解为无害的物质,而聚己内酯的分解速度较慢。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塑料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塑料的可塑性、耐热性和可降解性是塑料材料选择和应用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了解塑料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塑料材料,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神奇的塑料认识塑料中的有机化合物元素神奇的塑料——认识塑料中的有机化合物元素塑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领域的材料,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使其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塑料的组成主要是由有机化合物元素构成的,通过对塑料中的有机化合物元素进行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种神奇的材料。
一、碳(C)元素塑料中的主要元素就是碳(C)元素,无论是聚乙烯、聚丙烯还是聚氯乙烯等常见的塑料,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
碳元素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与其他碳原子或其他元素形成共价键,从而形成非常稳定的化学结构。
这种高度稳定性使得塑料具有无可比拟的耐用性和抗腐蚀性。
二、氢(H)元素除了碳元素,塑料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是氢(H)元素。
氢元素是塑料中碳元素的主要伴随元素,通过与碳元素形成共价键的方式与碳元素相结合。
氢元素在塑料中的存在不仅可以增加塑料的稳定性和强度,还可以调节塑料的性质,如聚合度和软硬度等。
三、氧(O)元素氧元素在某些类型的塑料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聚酯类塑料中就包含氧元素。
氧元素通过与碳和氢元素形成极性键的方式,使得聚酯塑料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耐热性,同时也赋予了塑料一定的透明性和柔软性。
四、氮(N)元素氮元素的存在可以赋予塑料更多的化学活性和功能性。
例如,聚氨酯塑料中的氮元素可以增加塑料的硬度和强度,使其在应用中更加耐用。
此外,氮元素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元素形成极性键的方式,调节塑料的表面性质,使其具有更好的润湿性和附着性。
五、杂原子元素除了碳、氢、氧和氮元素外,一些特殊类型的塑料还可以包含其他的杂原子元素,如硫、硅、氟等。
这些杂原子元素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改变塑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使其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如耐高温、耐腐蚀、绝缘性能等。
总结通过对塑料中的有机化合物元素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塑料的性质和特点。
塑料的广泛应用离不开碳元素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而氢、氧、氮等元素则赋予了塑料更多的功能和可塑性。
对“绿色建筑塑料”的认识、总结建筑塑料是指用于建筑工程的塑料制品的统称。
制造建筑塑料制品常用的成型方法有:压延、挤出、注射、模铸、涂布、层压等。
塑料是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或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基料,与其他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混炼,塑化成型,在常温常压下能保持产品形状不变的材料。
塑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具有较大的塑形,容易制成所需的各种形状、尺寸的制品,而成型以后,在常温下能保持既得的形状和必需的强度。
建筑塑料是用于建筑工程的塑料制品的统称。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
根据树脂与制品的不同性质,要求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如稳定剂、增塑剂、增强剂、填料、着色剂等。
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及热固性塑料。
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可以加热软化,遇冷硬化,能反复进行加工的塑料,统称为热塑性塑料,如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受热或因某种条件固化后不能再软化者,统称为热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等。
塑料可加工成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制品,加工方法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能耗低。
因此,塑料制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业和生活日用品中。
制造建筑塑料制品常用的成型方法有:压延、挤出、注射、模铸、涂布、层压等。
塑料质轻,是热和电的良好绝缘体,抵抗化学腐蚀能力强。
加工某些塑料时,适当变更其增塑剂、增强剂的用量,可以得到适合各种用途的软制品或硬制品。
塑料的弹性模量低,易产生变形,热膨胀系数大、耐燃性差,但可以通过增强、复合以及应用适当等措施予以改进。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某些强度重量比,甚至比钢铁还要高。
塑料在建筑中大部分是用于非结构材料。
仅有一小部分用于制造承受轻荷载的结构构件,如塑料波形瓦、候车棚、商亭、储水塔罐、充气结构等。
然而更多的是与其他材料复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塑料的特性,如用作电线的被覆绝缘材料、人造板的贴面材料、有泡沫塑料夹心层的各种复合外墙板、屋面板等。
所以,建筑塑料是有广阔发展前途的一种建筑材料。
制品种类建筑塑料制品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塑料管和管件用塑料制造的管材及接头管件,已广泛应用于室内排水、自来水、化工及电线穿线管等管路工程中。
《认识塑料》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塑料的种类、特点及用途,掌握识别塑料制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类、归纳等活动,提高观察、分析和分类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环保认识,培养垃圾分类和合理应用塑料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塑料的种类及特点,掌握识别塑料制品的方法。
2.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树立环保认识,培养垃圾分类和合理应用塑料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塑料制品图片或实物,如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盒等。
2. 准备垃圾分类垃圾桶。
3. 准备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4. 提前安置学生搜集身边的塑料制品,带到教室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砚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话题,你们想知道塑料是什么吗?2. 播放PPT展示塑料图片,并介绍塑料的来源和作用。
(二)活动一:认识塑料的种类1. 小组内交流:说说你们生活中常见的塑料有哪些?2. 小组派代表在班级内分享,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3. 教师总结塑料的种类,并介绍塑料的常见分类方法:按塑料的材质可以分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按塑料的用途可以分为包装塑料、建筑材料、医疗器械、玩具等。
4. 小组选择一种塑料进行深入了解,探究其特点和应用。
5. 小组合作制作PPT,展示所选塑料的特点、应用及环保知识。
(三)活动二:塑料回收利用的意义1. 播放一段视频,介绍塑料回收利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如何才能做到回收利用塑料?我们身边存在哪些问题?3. 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
4. 教师总结:塑料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勤俭资源。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做到不乱扔垃圾,支持回收利用塑料。
(四)小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强调塑料的种类、特点、应用及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塑料行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塑料实训。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塑料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塑料的生产工艺、设备操作、质量控制等方面有了系统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塑料实训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内容与过程1. 实训内容本次塑料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塑料基础知识:了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性能、应用等。
(2)塑料生产工艺:学习塑料的原料准备、成型工艺、后处理工艺等。
(3)塑料设备操作:掌握塑料生产设备的基本操作、维护和保养。
(4)塑料质量控制:了解塑料产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2. 实训过程(1)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资料查阅等方式,掌握塑料基础知识。
(2)实践操作:在师傅的指导下,亲自操作塑料生产设备,了解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现场参观:参观塑料生产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设备配置和生产线布局。
(4)项目实践:参与实际项目,如塑料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优化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训心得体会1.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我对塑料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在实践操作中,我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项目实践,共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调,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创新思维在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如设备故障、生产效率低下等。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师傅,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创新思维。
4. 增强质量意识在实训过程中,我了解到产品质量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质量控制知识,我明白了如何从原料、工艺、设备等方面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了自己的质量意识。
5. 感受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参观企业、与行业专家交流,我对塑料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认识常见塑料与聚合物的特点塑料和聚合物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们具有许多特点和性质,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塑料与聚合物的特点。
一、塑料的特点1. 轻质:塑料通常为轻质材料,比起金属、玻璃等材料更为轻便。
这使得塑料制品在运输、携带和安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 高强度:虽然塑料轻盈,但其强度却不容小觑。
许多塑料制品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抗拉强度,能够承受一定的力量和压力。
3. 耐腐蚀性:塑料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环境中使用,因为它对大多数化学物质、水和气候变化的耐腐蚀性较好。
这使得塑料在化工、医药和食品行业广泛应用。
4. 绝缘性:塑料是一种良好的绝缘材料,具有隔热、隔音、防电击等特点。
这使得塑料被广泛运用于电子电器、建筑和汽车等领域。
5. 成型性:塑料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具有良好的成型性。
通过热塑性塑料的加热成型或热固性塑料的硬化成型,可以制造出各种复杂的塑料制品。
二、聚合物的特点1. 高分子性:聚合物是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其高分子结构使得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良好的机械强度。
2. 可塑性:聚合物的可塑性很强,可以通过改变加工工艺和条件,将聚合物制成各种形状和结构,适应不同的需求。
3. 热稳定性: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较差,容易受热分解或变性。
因此,聚合物制品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4. 高绝缘性:聚合物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它们常用于电缆绝缘层、绝缘板和绝缘胶等领域。
5. 生物可降解性:一些聚合物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对环境造成较小的污染。
综上所述,常见塑料和聚合物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性、绝缘性和成型性等共同特点。
同时,塑料和聚合物也存在一些差异,如聚合物的高分子性和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这些特点使得塑料和聚合物在不同领域和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不断推动着材料科学的发展。
塑料的分类及标识塑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存在于各个角落。
然而,不同类型的塑料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回收塑料,各国普遍采用了塑料分类和标识的方法。
塑料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性质来进行的。
根据国际标准,塑料可以分为七类,分别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乙烯醇(PET)、聚碳酸酯(PC)和其他塑料(如聚酰胺、聚醚等)。
每种塑料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
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腐蚀性,广泛用于包装、管道和绝缘材料等领域。
聚丙烯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刚性,常用于制作容器、家具和汽车部件等。
聚氯乙烯是一种耐候性好、耐化学品腐蚀的塑料,常用于制作管道、电线电缆和地板材料等。
聚苯乙烯是一种轻质、坚硬的塑料,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产品和建筑材料等。
聚乙烯醇是一种透明的塑料,常用于制作瓶子和纤维等。
聚碳酸酯是一种耐冲击性好、透明度高的塑料,常用于制作眼镜、瓶子和光盘等。
为了方便识别和回收,塑料制品通常会在其表面标有相应的标识符号。
这些标识符号通常是一个三角形,其中包含了一个数字,用来表示塑料的类型。
这些数字从1到7,分别对应上述提到的七类塑料。
通过这些标识符号,人们可以快速辨别塑料的类型,从而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回收。
塑料的分类和标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和资源浪费。
通过正确分类和回收塑料,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塑料分类和回收的行动中,为构建可持续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对塑料的分类和标识的了解,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塑料的特性和用途,从而更好地管理和回收塑料。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实现塑料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建设美丽的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为环境保护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认识塑料实验报告认识塑料实验报告一、引言塑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材料,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用品还是工业生产中的原料,塑料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篇实验报告将通过对塑料的认识,探讨其特性、制造过程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以期加深对塑料的理解。
二、塑料的特性塑料是一种由合成树脂和添加剂组成的材料,具有轻质、耐腐蚀、可塑性强等特点。
塑料的可塑性使其可以通过加热和压力来制造出各种形状的产品,这使得塑料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三、塑料的制造过程塑料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熔融加工和成型三个步骤。
首先,通过选择适当的原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进行准备。
然后,将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通过挤出、注塑、吹塑等加工方式将其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最后,冷却和固化塑料,使其成为可使用的产品。
四、塑料的分类根据塑料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热塑性塑料具有可加热、可塑性强的特点,常见的有聚乙烯、聚丙烯等。
而热固性塑料则具有耐高温、不可溶解的特性,常见的有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五、塑料的应用领域塑料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塑料制成的衣物、家具、电器等。
在工业生产中,塑料袋、塑料瓶、塑料包装等也是不可或缺的物品。
此外,塑料还广泛应用于医疗、建筑、交通等领域。
六、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尽管塑料在生活中有许多便利之处,但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塑料的制造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
而且,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较短,很难降解,导致大量的塑料垃圾堆积在地球上,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七、塑料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塑料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塑料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塑料回收利用率,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另一方面,可以研发新型的可降解塑料,以替代传统的难降解塑料,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八、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塑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塑料的种类及鉴别方法塑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塑料种类繁多,有些塑料的鉴别方法并不容易,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塑料种类及鉴别方法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塑料的种类。
根据塑料的来源和生产工艺,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热塑性塑料在加热后可以软化并成型,而热固性塑料则在加热后不会软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热塑性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而热固性塑料则有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其次,我们来谈谈如何鉴别塑料的种类。
首先,可以通过外观来初步判断。
比如聚乙烯的外观呈半透明状,手感滑腻;聚丙烯的外观呈乳白色,手感稍硬;聚氯乙烯的外观呈乳白色,手感较软;聚苯乙烯的外观呈透明或半透明,手感硬而脆。
其次,可以通过燃烧法来鉴别。
聚乙烯燃烧时有蜡烛味,火焰蓝色,燃烧后滴落为液滴;聚丙烯燃烧时有蜡烛味,火焰蓝色,燃烧后滴落为液滴;聚氯乙烯燃烧时有盐酸气味,火焰黄色,燃烧后有烟;聚苯乙烯燃烧时有香味,火焰橙黄色,燃烧后有烟。
最后,可以通过检测标识来鉴别。
在塑料制品上通常会有标识编号,通过这些编号可以辨别塑料的种类。
总的来说,鉴别塑料的种类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鉴别方法,就能够轻松地辨别各种塑料。
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塑料种类,我们可能需要借助一些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来进行鉴别,但是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常见塑料,掌握一些基本的鉴别方法就足够了。
综上所述,塑料种类繁多,但是通过外观、燃烧法和检测标识等方法,我们可以轻松地鉴别各种塑料。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塑料的种类及鉴别方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名称英文燃烧情况燃烧火焰状态离火后情况气味
聚碳酸酯PC 容易燃烧,软化起泡有小量黑烟离火熄灭花果腐臭味
丙烯PP 容易燃烧熔融滴落, 上黄下蓝烟少继续燃烧石油味
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缓慢软化燃烧,无滴落黄色,黑烟继续燃烧特殊气味聚乙烯PE 容易熔融滴落,上黄下蓝继续燃烧石蜡燃烧气味
聚氯乙烯PVC 难软化上黄下绿有烟离火熄灭刺激性酸味
聚苯乙烯PS 容易软化起泡橙黄色,浓黑烟,炭末继续燃烧表面油性光亮特殊乙烯气味
尼龙PA 慢熔融滴落起泡慢慢熄灭特殊羊毛,指甲气味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容易软化起泡橙色,有小量黑烟离火慢慢熄灭酸味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容易熔化起泡,浅蓝色,质白,无烟继续燃烧强烈花果臭味,腐烂蔬菜味
聚四氟乙烯PTFE 不燃烧在烈火中分解出刺鼻的氟化氢气味
PPS塑料
(聚苯硫醚)一般性能:PPS为一种外观白色、高结晶度、硬而脆的聚合物,纯PPS的相对密度为1.3,但改性后会增大。
PPS有吸水率极小,一般只有0.03%左右。
PPS的阻燃性好,其氧指数高达44%以上;与其他塑料相比,它在塑料中属于高阻燃材料(纯PVC的氧指数为47%、PSF为30%、PA66为29%、MPPO 为28%,PC为25%)。
热学性能:PPS具有优异的热性能,短期可耐260℃,并可在200~240℃下长期使用;其耐热性与PI相当,仅次于F4塑料,这在热固性塑料中也不多见
PF塑料phenolic resin,简称PF,酚醛树脂.为黄色、透明、无定形块状物质,因含有游离分子而呈微红色,比重1.25~1.30,易溶于醇,不溶于水,对水、弱酸、弱碱溶液稳定。
由苯酚和甲醛在催化剂条件下缩聚、经中和、水洗而制成的树脂。
因选用催化剂的不同,可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类。
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广泛应用于防腐蚀工程、胶粘剂、阻燃材料、砂轮片制造等行业。
酚醛树脂也叫电木,又称电木粉。
原为无色或黄褐色透明物,市场销售往往加着色剂而呈红、黄、黑、绿、棕、蓝等颜色,有颗粒、粉末状。
耐弱酸和弱碱,遇强酸发生分解,遇强碱发生腐蚀。
不溶于水,溶于丙酮、酒精等有机溶剂中。
苯酚与甲醛缩聚而得。
它包括:线型酚醛树脂、热固性酚醛树脂和油溶性酚醛树脂。
主要用于生产压塑粉、层压塑料;制造清漆或绝缘、耐腐蚀涂料;制造日用品、装饰品;制造隔音、隔热材料等。
常见的高压电插座、家具塑料把手等等
PF 发光,黄色火花裂纹,变深色苯酚与甲醛味
PF(木粉)缓慢燃烧黄色,黑烟膨胀,开裂木材和苯酚味
UF 自熄黄色,顶端浅蓝色膨胀,开裂,变白色,焦化甲醛气味,氨味
MF 浅黄色,边缘发白膨胀,开裂,变白色,焦化甲醛气味,
浅腥味
直观鉴别法
是指用人的感观去体验塑料的一些直观特征。
用眼看外观:透明?半透明?不透明?颜色(未染色时)如何?放到水里,漂浮?下沉?用鼻闻:有无气味?什么气味?用手摸:光滑还是粗糙?感觉冷还是热?用手指甲划一下,有无痕迹?用手拉伸一下,是硬还是软?有无韧性和弹性?将塑料摔一摔,耳听其音声,响亮?清脆?或是低沉?易碎?或是坚韧?通过这些感官检查,可鉴别是哪种塑料。
(PE)
聚乙烯LDPE的原材料为白色蜡状物,透明;HDPE为白色粉末状或白色半透明颗粒状树脂。
在水中漂浮,无臭无味,具有蜡样光滑感,划后有痕迹,膜软可拉伸。
LDPE柔软,有延伸性,可弯曲,但容易折断;MDPE、HDPE较坚硬,刚性及韧性较好,音低沉
(PP)
聚丙烯原材料白色蜡状、半透明,在水中漂浮,无臭无味,手感光滑,划后无痕迹,可弯曲,不易折断,拉伸强度与刚性较好,音响亮
(PS)
聚苯乙烯标准型玻璃般透明;耐冲击无光泽,在水中下沉,无臭无味,手感光滑,性脆,易折断用指甲弹打有金属声,俗称“响胶”
ABS
乳白色或米黄色,非晶态,不透明,无光泽,在水中下沉无臭无味,质材坚韧、质硬,刚性好。
不易折断,音清脆
(PVC)
聚氯乙烯制品视增塑与填料情况而异,有的不透明。
在水中下沉,随品种而异硬制品加热到50℃时就软,且可弯曲;软制品会下垂,有的还有弹性,硬制品如门窗,下水道管等,PA-6
PA-66
聚酰胺(尼龙)原材料乳白色,如胶质。
加热到250℃以上时成水饴状。
在水中下沉无臭无味表面硬有热感,轻轻锤打时不会折断,音低沉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玻璃般透明,外观美。
在水中下沉,无臭无味,加热到120℃时可自由弯曲,可手工加工,坚硬,不易碎用手指弹打有钝重声
PTEE
白色蜡状,透明度较低,光滑,不燃,不吸水,耐候性极佳。
在水中下沉,无臭无味,有润滑感,音低沉
PU
有泡沫、弹性体、涂料、合成革及粘合剂等五种形态,形态各异,在水中有的下沉,有的漂浮。
无臭无味,随形态不同而异,音低沉
(PC)
聚碳酸脂原材料为白色结晶粉末,浅黄色至琥珀色,透明固体,制品接近无色。
为高级绝缘材料,无臭无味,有金属感,较硬,弯曲时的抵抗力大,耐冲击,韧性强,音较响
燃烧鉴别法
可剪取一小块塑料试样,用镊子夹住,放在点燃的酒精灯或打火机上燃烧,仔细观察其燃烧的难易程度,离开火源后是继续燃烧还是立即熄灭,火焰的颜色,冒烟情况,燃烧中和燃烧后塑料有什么状态变化,燃烧时有什么气味等。
根据塑料燃烧特点,确定其种类。
热塑性塑料燃烧时发软、熔融,以至焦化;热固性塑料燃烧时变脆、发焦,但不软化。
含氯、磷、氟和硅元素的塑料不易燃烧并具有自熄性,含硫和硝基的塑料极易燃烧,有的塑料燃烧时冒黑烟,有的塑料燃烧时会分解并产生特殊气味……这些燃烧时的现象,都可以作为鉴别塑料、区分品种的依据。
塑料
名称燃烧难易离火后情况火焰特征塑料状态变化气味
PE 能燃继续
燃烧明亮,底部蓝色,上端黄色熔融滴落后继续燃烧,无烟熔融滴落蜡烛吹熄气味
PP 上端黄,下端蓝,少量黑烟发软,起泡石油气味辛辣味
PS 易燃明亮,橙黄色,浓黑烟,起炱熔化,起泡,稍发焦芳香气味(苯乙烯单体气味)ABS 黄色焰,明亮,黑烟软化,熔融,烧焦,无滴落带橡胶味
PA(聚酰胺)缓慢燃烧缓慢
熄灭黄橙色,边缘蓝色熔融,滴落,起泡似烧羊毛、指甲的特殊气味
PC 黄色,明亮,起炱软化,熔融,起泡,焦化花果臭味
PVC 难燃离火
即熄黄橙色,边缘绿色,冒白烟,并喷浅绿色和黄色火焰软化,能拉丝有刺激性氯化氢味
UF 自熄黄色,顶端浅蓝色膨胀,开裂,变白色,焦化甲醛气味,氨味
MF 浅黄色,边缘发白膨胀,开裂,变白色,焦化甲醛气味,
浅腥味
PF 发光,黄色火花裂纹,变深色苯酚与甲醛味
PF(木粉)缓慢燃烧黄色,黑烟膨胀,开裂木材和苯酚味
燃烧性能火焰状态气化物气味材料
不燃---- 刺激性(氢氟酸,HF)聚硅酮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酰亚胺
阻燃,离开火焰后即熄灭明亮,有黑烟鲜黄色,火苗边缘呈绿色,闪亮,有黑烟黄色,有灰烟,桔黄色,有蓝烟苯酚,甲醛氨,胺,甲醛盐酸————烧焦的动物角质酚醛树脂氨基树脂氯化橡胶,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无易燃增塑剂)聚碳酸酯硅橡胶聚酰胺
在火焰中燃烧,离开火焰则缓慢熄灭或依旧燃烧黄色,闪亮,材料分解,桔黄色,桔黄色,有黑烟,黄色,边缘呈蓝色,黄色,中心呈蓝色苯酚,烧焦的纸有刺激性,损伤气管烧焦的橡胶新鲜芳香有刺激性(异氰酸酯)石蜡酚醛树脂聚乙烯醇聚氯丁二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
易引燃,离开火焰后继续燃烧闪亮,有黑烟黄色闪亮,有黑烟深黄色,有少许黑烟深黄色,有黑烟闪亮,中心呈蓝色放出火花有强烈刺激性苯酚芳香,天然后味乙酸烧焦橡胶芳香,水果香甲醛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增强)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氧化甲烯
易引燃,离开火焰后继续燃烧深黄色微弱的火花浅绿色,放出火花桔黄色明亮而强烈乙酸和丁酸乙酸烧焦的纸氮的氧化物乙酸丁酯纤维素乙酸纤维素纤维素硝酸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