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认识时钟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69.00 KB
- 文档页数:24
大班科学《认识时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为《认识时钟》。
通过学习,让幼儿能够理解时钟的作用,掌握时钟的基本结构,学会读取时钟上的时间。
教材章节为第一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1. 时钟的作用和重要性2. 时钟的组成部分:时针、分针、秒针3. 读取时钟上的时间:整点、半点、一刻钟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时钟的作用,知道时钟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时钟的能力,掌握时钟的基本结构。
3. 培养幼儿读取时钟上时间的能力,提高时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读取时钟上的时间,尤其是非整点的时间。
2. 教学重点:时钟的基本结构,时针、分针、秒针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时钟模型、磁性教具、PPT课件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的童话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时间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展示时钟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时钟的组成部分,讲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
(2)通过PPT课件,展示不同时间点的时钟,引导幼儿学会读取时钟上的时间。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幼儿画纸和彩笔,让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时钟,并在时钟上标注时间。
(1)让幼儿说说自己画出的时钟,检查他们读取时钟时间的能力。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珍惜时间,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时钟》2. 内容:(1)时钟的组成部分:时针、分针、秒针(2)读取时钟上的时间:整点、半点、一刻钟(3)珍惜时间,守时好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钟,并在时钟上标注一个具体的时间。
答案示例:画出一个猫咪形状的时钟,时针指向2,分针指向30,表示时间为2:30。
2. 作业要求: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时钟的组成部分和读取时间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观察、动手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对时钟有了初步的认识。
《认识时钟》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时间的奥秘》中的第三节《认识时钟》。
详细内容包括:时钟的构造及功能,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学会看懂整点和半点时间,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时钟的构造,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学会看懂整点和半点时间。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时间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时钟的构造,学会看懂整点和半点时间。
难点:理解时针、分针、秒针之间的关系,培养时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时钟、挂图、教学课件。
学具:幼儿用时钟模型、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实物时钟,引导幼儿观察时钟的构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10分钟)(1)通过挂图和课件,讲解时钟的构造及功能,让幼儿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2)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
(3)结合实物时钟,让幼儿学会看懂整点和半点时间。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几个不同时间的时钟,让幼儿判断是整点还是半点,并说出具体时间。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动手操作时钟模型,练习调整时针、分针、秒针,展示给同伴看。
回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分享学习心得,培养时间观念。
六、板书设计1. 时钟的构造:时针、分针、秒针2. 时间观念: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里的时钟,记录一天中三个不同时间点(整点或半点)的时钟指针位置,并画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应放在时钟的构造、时针、分针、秒针的认识以及整点和半点的识别上。
难点在于让幼儿理解时针、分针、秒针之间的关系,并培养时间观念。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时钟》精品课件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解时钟构成,知道时钟作用。
2. 掌握时钟读法,能够准确地认读整点和半点。
3. 培养孩子们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时钟读法掌握,尤其是半点读法。
2. 教学重点:时钟构成及作用,整点和半点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挂图、磁性教具。
2. 学具:每人一个纸时钟、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时钟小故事,引导孩子们关注时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性。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时钟模型,讲解时钟构成。
(2)教孩子们认识整点和半点,学会读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磁性教具展示几个不同时间,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时间。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纸时钟,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拨动指针,练习认读时间。
(2)邀请孩子们上台展示自己拨动时间,并读出来。
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回顾,让孩子们复述时钟构成和读法。
六、板书设计1. 时钟构成:时针、分针、秒针、表盘、数字2. 时钟读法:整点:几时整半点:几时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观察家里时钟,记录下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时间。
2. 答案:(1)3时: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5时半:时针指向5,分针指向6;7时:时针指向7,分针指向12;9时半:时针指向9,分针指向6。
(2)此题无标准答案,只需孩子们真实记录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观察孩子们对时钟认识和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让孩子们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时钟构成和读法。
(2)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各种时钟,培养时间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我特别关注时钟构成和读法这两个部分。
时钟构成是基础,孩子们需要清楚时钟由时针、分针、秒针、表盘和数字组成。
幼儿园课件大班数学《认识钟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认识钟表》一章。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钟面的数字、理解小时与分钟的概念、学会读取整点和半点、掌握常用的时间表达方式(例如:“几点钟”和“几时几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认识钟面的数字。
2. 培养学生理解小时与分钟的概念,学会读取整点和半点。
3. 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时间表达方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钟面的数字,理解小时与分钟的概念,学会读取整点和半点。
难点:掌握常用的时间表达方式,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场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钟表、实物钟表、时间卡片、PPT课件。
学具:时间卡片、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时间展示,例如电子钟表、实物钟表等,引导他们关注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钟面的数字、小时与分钟的概念,以及读取整点和半点的方法。
3. 例题讲解:出示时间卡片,让学生触摸并读取卡片上的时间,教师进行纠正和指导。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时间卡片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等。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尝试用“几点钟”和“几时几分”的表达方式来描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钟表的认识1. 钟面的数字2. 小时与分钟的概念3. 读取整点和半点的方法4. 常用的时间表达方式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设计我的作息时间表答案: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用“几点钟”和“几时几分”的表达方式来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钟表的认识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应用时间表达方式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时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中的《认识时钟》一课,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3章《时间的概念》的第2节“时钟的构成和作用”。
我们将认识时钟的三个指针——时针、分针和秒针,学习如何读取时钟上的时间,并通过实践活动理解时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识别时钟的各个部分,并正确读取时钟上的时间。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兴趣,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读取时钟上的时间,尤其是跨过整点的时间。
教学重点:时钟的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如何根据时针和分针读取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大号时钟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每人一个纸质时钟学具、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日常生活场景的图片,如小朋友早上起床、吃早餐、上幼儿园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活动都是在什么时间进行的吗?”2. 教学新课(15分钟)(1) 时钟的构成:教师展示大号时钟教具,讲解时钟的三个指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2) 读取时间: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根据时针和分针读取时间。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出示几个典型的时间,如3:00、3:15、3:30、4:00等,带领学生一起读取时间,并解释读取方法。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拿出自己的纸质时钟学具,按照教师给出的时间,调整学具上的时针和分针,以加深对时间的认识。
5.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时钟》2. 板书内容:(1) 时钟的构成:时针、分针、秒针(2) 读取时间的方法: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请画出你心中的时钟,并标注出三个指针。
(2) 请家长帮忙,记录一天中你最喜欢的三个活动及对应的时间,并说明为什么喜欢这些活动。
幼儿园大班常识《认识钟表》幻灯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常识教材第四章《时间的奥秘》,具体内容为第1节《认识钟表》。
本节课将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认识钟表的构成、学会看懂钟表上的时间,并培养幼儿对时间概念的基本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钟表的构成,知道钟表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能看懂钟表上的时间,并能用钟表来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3. 培养幼儿珍惜时间、守时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钟表上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懂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钟表的构成,掌握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幻灯片课件、时间卡片。
2. 学具:幼儿用钟表拼图、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展示日常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场景,如早上起床、吃早餐、上学、放学等,引导幼儿关注时间的重要性。
2. 讲解钟表的基本构成(10分钟)介绍钟表的构成,包括表盘、时针、分针、秒针等,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3. 学习看懂时间(10分钟)利用钟表模型和幻灯片,讲解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引导幼儿学会看懂时间。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几个时间卡片,引导幼儿识别时间,并说出对应的时间。
5.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幼儿钟表拼图,让幼儿动手拼出指定的时间。
7. 互动环节(5分钟)邀请几名幼儿上台,用钟表模型演示指定的时间。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一个钟表模型,标注时针、分针、秒针。
2. 在旁边列出几个常见时间,如7:00、12:30、3:45等。
七、作业设计(1)8:00(2)1:30(3)5:45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幻灯片、钟表模型等教具,让幼儿对钟表有了直观的认识,能看懂时间并表达时间。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时间概念的理解程度,适时进行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家里的钟表,学会珍惜时间,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同时,可以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如制作钟表、时间故事分享等,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时间知识。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认识时钟》。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时钟的表盘,了解时钟分为时针、分针、秒针;学会读取时钟上的时间,掌握整点、半点的识别;理解时间概念,建立时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时钟的表盘,掌握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学会读取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提高时间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整点、半点的识别,时间的读取。
教学重点:认识时钟的表盘,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时钟模型、课件、磁性教具。
学具:学生用时钟表盘、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时钟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表盘。
(2)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时钟有什么作用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时钟的表盘,介绍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
(2)教师演示读取整点、半点的时间。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学生用时钟表盘,让学生练习读取时间。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时钟表盘时针、分针、秒针2. 读取时间整点、半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时钟表盘上标出上午9点30分。
(2)请用时钟模型展示下午3点。
2. 答案:(1)时针指向9,分针指向6。
(2)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时钟的认识和时间读取。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时钟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如制定作息时间表,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电子时钟、手机时钟等现代时间工具,拓宽知识面。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时钟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三章《时间的认识》,具体内容为认识时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掌握时钟的基本结构、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以及如何读取时钟上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知道时针、分针的作用,学会读取时钟上的时间。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时间观念。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读取时钟上的时间。
教学重点:时钟的基本结构,时针、分针的认识,时间观念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功能教学时钟一个,时钟模型若干,PPT课件。
2. 学具:每人一份时钟练习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多功能教学时钟,让幼儿观察时钟的形状和结构。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里的时钟,讨论时钟的作用。
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课件,介绍时钟的基本结构,包括时针、分针、秒针等。
讲解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引导幼儿观察时钟上的数字和刻度。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读取时钟上的时间,结合时钟模型进行讲解。
通过举例,让幼儿学会判断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读取整点时间。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个时钟模型和时钟练习纸,进行小组合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提问幼儿如何珍惜时间,引导幼儿养成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时钟2. 板书内容:时钟的基本结构:时针、分针、秒针读取时间的方法:判断时针、分针位置,读取整点时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观察家里的时钟,记录下每天吃饭、睡觉、上学的时间,并学会读取这些时间。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例如:7:00吃早餐,12:00吃午餐,20:00睡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时钟的基本结构和读取时间的方法。
CHAPTER时钟定义及作用01时钟是一种用于计量时间的装置,通常由表盘、指针和刻度等部分构成。
02时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安排时间、规划行程和提醒重要事项。
时钟的表盘通常是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平面,上面标有数字和刻度,用于显示时间。
表盘指针表盘数字与刻度时钟的指针通常包括时针、分针和秒针,它们分别指示小时、分钟和秒的时间。
表盘上标有12个数字和相应的刻度,用于表示时间的整点和半点。
030201时钟结构组成指针时针指示当前的小时数,分针指示当前的分钟数,秒针则指示当前的秒数。
当所有指针都指向12时,表示整点;当分针指向6时,表示半点。
刻度时钟的刻度通常分为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分别代表小时和分钟。
每个大格代表5分钟,每个小格代表1分钟。
特殊刻度与指针一些时钟还具有其他特殊功能,如闹钟、计时器等,这些功能通常通过额外的刻度或指针来表示。
刻度与指针含义CHAPTER整点表示方法在时钟上,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某个数字时,即为整点。
例如,当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时,表示3点整。
整点特点整点时,分钟数为0,小时数则对应时钟上的数字。
整点易于辨认和记忆,是时间表示的基础。
半点表示方法在时钟上,当分针指向6,时针位于两个数字之间时,即为半点。
例如,当时针位于2和3之间,分针指向6时,表示2点半。
半点特点半点时,分钟数为30,小时数则对应时钟上较小的那个数字。
半点相对于整点稍微复杂一些,但仍然有规律可循。
实例演示与操作练习实例演示通过PPT展示不同时间的时钟表盘,让学生观察并辨认出整点和半点。
同时,可以用动画效果展示时针和分针的移动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流逝。
操作练习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例如,可以让学生使用模拟时钟道具,根据教师的指令调整时钟指针到指定的整点或半点位置。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时间感知能力。
CHAPTER时钟面上有60个小格,每一小格代表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