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作品_巴金散文集
- 格式:pdf
- 大小:14.9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现代名家散文书系:巴金散文
集
《巴金散文集》是由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编著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巴金的许多经典散文作品,其中包括《梦里花落知多少》、《梦里江南》、《梦里江南续》、《梦里江南续续》、《梦里江南续续续》、《梦里江南续续续续》、《梦里江南续续续续续》、《梦里江南续续续续续续》、《梦里江南续续续续续续续》、《梦里江南续续续续续续续续》等。
这些散文作品描写了巴金对江南的热爱,以及他对江南的美景、人文、历史的深刻认识,深深地感染了读者。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点爱尔克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选自巴金散文集《龙·虎·狗》,是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
下面是分享的成人专升本《语文》考点中的爱尔克的灯光资料,一起来看一下吧。
巴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巴金是1928年作家创作其处女作《灭亡》时用的笔名。
巴金主要长篇代表作是两个三部曲:《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家》是奠定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誉为是巴金的长篇代表作。
巴金的散文集有《生之忏悔》《龙·虎·狗》和《旅途随笔》等。
“长宜子孙”是作者在重访故居,在旧“家”的照壁上看到的唯一东西。
这是其祖父生前所留下的遗训。
作者祖父自己靠白手起家,后创造了一份殷实的家业。
但他有浓厚的“福荫后代、长宜子孙”的封建意识。
作为封建大家庭的一家之长,他一方面希望他死后所留下的家产能为后代子孙安排一条舒适的生活道路,让儿孙们在祖先的福荫庇护下从此衣食不愁,另一方面更期望子孙们在他死后能子承父业,遵循封建家族的礼教和孝道,不辜负其殷切的期望,好好经营这份家业,来维系家族兴旺兴旺。
但作者对“长宜子孙”这种的封建意识那么持否认和批判态度。
在他看来,祖辈贵在授之儿孙以“渔”而非“鱼”,假设只简单授以“鱼”,而不教会他们一样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明一条正确的生活道路,财富并不能“长宜子孙”,反而适得其反,只能将他们禁锢在小“家”狭隘的圈子里,葬送和摧毁他们的智慧才华,使子孙们养成坐享其成的慵懒和奢侈的纨绔子弟习性。
所以封建大家庭这种“福荫后代、长宜子孙”的封建意识只能禁锢和断送年轻的生命,而不能给予他们幸福与希望。
作者在本文结尾呼吁青年要冲破家的牢笼,到广阔世界,通过个人的发奋有为去开创新生活。
这才是光明希望之路。
这篇散文构思精巧,作者以灯光为线索串起全文,既使全文构造完整,又清楚地显现出作者内在思想、感情开展变化的脉络,以及他对生活认识的深化。
巴⾦散⽂代表作三篇 巴⾦(1904~2005.10.17),是⼆⼗世纪中国⽂学发展史中的⼀个重要⼈物,⽴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说家、散⽂家。
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巴⾦散⽂代表作三篇,供⼤家欣赏。
巴⾦散⽂代表作⼀:和平主义者 我已经谈过失败主义者,国家主义者,最后胜利主义者,公式主义者,现在应该谈和平主义者了。
其实这时候在“和平”下⾯加上“主义者”三字是有点滑稽的。
汪精卫和他的公司之所谓和平是没有主义,⽽且也是没有内容的,这就和他们从前写的抗战⽂章,发表的抗战演说⼀样。
不管汪精卫的艳电和以后的谈话也好,或是林柏⽣陶希圣之流的⽂章也好,都是没有内容的,说来说去,⽆⾮替敌⼈担负⼀半责任,轻轻⼀笔就把戎⾸的罪名挑到⾃⼰民族的肩上。
这对于主⼦当然算是尽了⼒,可以报销了。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话就等于没有说。
他的和平是什么,我们始终不明⽩。
⽽且,在他们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和平”。
有的只是投降。
有⼈说汪精卫系的⽂章是写给⽇本⼈看的,这话也很有道理。
我想他们的⽂章⽇本⼈看了,⼀定⽐看⽇本⼈⾃⼰写的东西还痛快。
⽇本⼈想说的话,他们都说了,⽇本⼈想说⽽觉得有点碍⼝的话,他们也毫不为难地说了出来。
陶希圣以“说⽼实话”⾃负,可惜他忘记了⾃⼰是中国⼈还是⽇本⼈。
他说:“⽼实话从今已矣。
”其实他⾃⼰就未说过⽼实话。
⽽且以后连中国话也不会说了。
在中国失败主义者是不少的,失败主义者看轻⾃⼰民族的⼒量,经不起任何失败的打击,他们胆颤⼼惊地整天做着和平的梦。
等着和议成功,他们便可以像从前那样地过着舒服的⽇⼦。
但是他们究竟还是中国⼈,他们只是希望讲和,他们却不敢做和议的运动,⽽且更不会替敌⼈分担戎⾸的罪名。
这种失败主义者的⾔⾏对我们的抗战前途⾃然是有妨碍的,不过也不会有多⼤的影响。
因为正如我在《失败主义者》中所说:“不等他们成为⼀种⼒量,事实便会将他们打碎。
屈辱的和平是每个爱⾃由的中国⼈所不能接受的。
谁提起它,谁就会被全民族唾弃。
三一文库()〔巴金简介〕巴金,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巴金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巴金 - 人物简介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fèi,取自“蔽芾甘棠”),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著书颇丰。
巴金 - 代表作品巴金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散文集《随想录》巴金 - 笔名由来巴金一生写过九百多万字的文章,用过二十多个署名。
用得最多的是“巴金”这个名字。
“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一位在留学法国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一说是无政府主义创始人巴枯宁)。
那还是在法国沙多—吉里小城,巴金写完了处女作《灭亡》,想寄回国出版,又不想用真实的名字李尧棠,就想起了一位北方同学巴恩波,相处不到一个月,他就到巴黎去了,第二年在项热投水自杀。
为了纪念他,就用了百家姓中这少见的“巴”字;这时一位学哲学的安徽朋友看到桌子上摆着巴金正在译的克鲁泡特金(1842—1921)的《伦理学》,就建议取用这个“金”字。
一个很随意、很平常的署名,后来却成了巴金信仰无政府主义的“罪证”:巴是巴枯宁的首字,金是克鲁泡特金的尾字,说明他崇拜无政府主义的两个代表人物,不允许有别的解释。
巴金 - 忘年之恋巴金的一生没传过一次绯闻,他与夫人萧珊恋爱八年,相守一生,成为文坛的楷模。
萧乾曾经说:“巴金写恋爱,然而不谈恋爱。
”年轻的女学生萧珊是他的崇拜者,是她主动给巴金写信,约他跟自己见面的。
她一辈子称巴金为“巴先生”。
“文革”期间,萧珊处处保护丈夫,受尽皮肉之苦,过早地离开人世。
萧珊没能看到巴金今天的辉煌,然而她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因为伟大的巴金自始至终只爱她一个人。
巴金优美散文集巴金的以讲真话,抒真情,用自己的真实感情去感动别人为特点。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巴金优美散文集,希望您喜欢!巴金优美散文集一:海上的日出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这个太阳好象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
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
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幺?巴金优美散文集二:繁星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
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巴金散文《繁星》《繁星》是中国文学巨匠巴金的散文作品之一。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繁星》这篇散文的内容,并对其中的章节进行细化。
以下是本文档的内容:【导语】巴金的《繁星》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作品,通过对星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正文】【第一章:星空下的思考】《繁星》以一个夏夜的星空为背景,描绘了作者躺在院子里仰望星空时,内心所发生的思考与感悟之情。
【第二章:人生的苦乐】作者借着星星的光芒,回忆起自己经历的一段人生旅程,展现了生活中的苦与乐,以及人生的起伏与心境的变化。
【第三章:人与自然】巴金在《繁星》中通过对星星与自然的对比,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互动与相互依存。
【第四章:生命的意义】通过对星星的存在和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思考,巴金提出人应当在有限的生命时间中去追寻自己的价值和梦想,活出自己的精彩。
【第五章:生活的真谛】《繁星》中引用了许多作者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展现了真实生活中的智慧和谦卑,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细资料请参阅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知识产权注释:指人们在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创造的智力成果所带来的权益保护。
2:法律名词:版权注释:指对文学、艺术等著作权利的保护,使著作权人可以享有其著作作品所得到的利益和声誉。
3:法律名词:侵权注释:指未经著作权人允许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修改他人著作权作品的行为。
【全文结束】【附件】课文《繁星》相关资料以及巴金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请参阅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知识产权注释:指人们在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创造的智力成果所带来的权益保护。
2:法律名词:版权注释:指对文学、艺术等著作权利的保护,使著作权人可以享有其著作作品所得到的利益和声誉。
3:法律名词:侵权注释:指未经著作权人允许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修改他人著作权作品的行为。
【全文结束】。
巴金散文名篇推荐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是。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巴金散文名篇,供大家欣赏。
巴金散文名篇推荐:《春天里的秋天》序春天。
枯黄的原野变绿了。
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
阳光温柔地对着每个人微笑,鸟儿在歌唱飞翔。
花开放着,红的花,白的花,紫的花。
星闪耀着,红的星,绿的星,白的星。
蔚蓝的天,自由的风,梦一般美丽的爱情。
每个人都有春天。
无论是你,或者是我,每个人在春天里都可以有欢笑,有爱情,有陶醉。
然而秋天在春天里哭泣了。
这一个春天,在迷人的南国的古城里,我送走了我的一段光阴。
秋天的雨落了,但是又给春天的风扫尽了。
在雨后的一个晴天里,我同两个朋友走过泥泞的道路。
走过石板的桥,走过田畔的小径,去访问一个南国的女性,一个我不曾会过面的疯狂的女郎。
在-个并不很小的庄院的门前,我们站住了。
一个说着我不懂的语言的小女孩给我们开了黑色的木栅门,这木栅门和我的小说里的完全不同。
这里是本地有钱人的住家。
在一个阴暗的房间里,我看见了我们的主人。
宽大的架子床,宽大的凉席,薄薄的被。
她坐起来,我看见了她的上半身。
是一个正在开花的年纪的女郎。
我们三个坐在她对面一张长凳上。
一个朋友说明了来意。
她只是默默地笑,笑得和哭一样。
我默默地看了她几眼。
我就明白我那个朋友所告诉我的一切了。
留在那里的半个多小时内,我们谈了不到十句以上的话,看见了她十多次秋天的笑。
别了她出来,我怀着一颗秋天的痛苦的心。
我想起我的来意,我那想帮助她的来意,我差不多要哭了。
一个女郎,一个正在开花的年纪的女郎……我一生里第一次懂得疯狂的意义了。
我的许多年来的努力,我的用血和泪写成的书,我的生活的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
我给人唤起了渴望,对于光明的渴望;我在人的前面安放了一个事业,值得献身的事业。
然而我的一切努力都给另一种势力摧残了。
巴金先生作品特点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巴金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内容是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来写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
作者以很大的激情对封建势力进行揭露,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并与这种家庭决裂。
对题材的熟悉的作者感受的深切,使这部作品获得强烈的感染力量。
在对青年进行反封建的启蒙教育方面,《激流三部曲》,尤其是其中的《家》,曾起了很大的作用。
从题材的选择和处理这个角度探讨巴金小说的创作个性,就会看到巴金小说题材的重要特点在于:以家庭生活题材为主,具有强烈的自传性和题材的多样性.这一特点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偏爱并擅长表现家庭生活题材,缩影式地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举报补充回答:巴金小说的抒情特色借助于他的语言。
作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
他的语言朴素、明朗、欧化,亲切自然,本色而热情。
而悲剧性的故事通过作者巴金朴素、明朗、欧化的语言叙述出来,真挚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巴金小说创作的独特的美学特征。
巴金的代表作,在几代读者中最具影响的作品是《家》、《春》、《秋》(即〈激流三部曲〉)。
这部蜚声海内外的长篇巨制,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
作者对题材熟悉和感受的亲切,使作品获得了巨大的震撼力。
在动荡、巨变、大浪淘沙的年代里,《家》、《春》、《秋》奏起的时代进行曲,在对青年进行反封建的启蒙教育方面,曾起了很大的作用。
初中学过的巴金散文【篇一:初中学过的巴金散文】创作集:《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他人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书局《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书店《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书局《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年,新中国书局《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书局《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书店《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书局《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书局《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图书公司《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书局《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店《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书局《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书局《巴金自传》(传记),1934,第一出版社《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图书公司《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书店《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书店《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印书馆《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印书馆《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合集)1936,良友图书公司《忆》(回忆录),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图书公司《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书店《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书店《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书店《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火》(共三部,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书店《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无题》(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图书公司《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书店《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书店《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生活书局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民文学出版社《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出版社《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国青年出版社《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学出版社《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出版社《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出版社《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出版社《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艺出版社《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书店《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学出版社《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书店《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书店《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民文学出版社《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出版社《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书店《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出版社《巴金散文选》198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书店《童年的回忆。
巴金的散文作品3篇巴金的散文作品机器的诗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
我和三个朋友一路从会城到公益,我们在火车上大约坐了三个钟头。
时间长,天气热,但是我并不觉得寂寞。
南国的风物的确有一种迷人的力量。
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景般的美:那样茂盛的绿树,那样明亮的红土,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明镜似的河水,高耸的碉楼。
南国的乡村,虽然里面包含了不少的痛苦,但是表面上它们还是很平静,很美丽的!到了潭江,火车停下来。
车轮没有动,外面的景物却开始慢慢地移动了。
这不是什么奇迹。
这是新宁铁路上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
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轮船,就停留在船上,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
我下了车,站在铁板上。
船身并不小,甲板上铺着铁轨,火车就躺在铁轨上喘气。
左边有卖饮食的货摊,许多人围在那里谈笑。
我一面走,一面看。
我走过火车头前面,到了右边。
船上有不少的工人。
朋友告诉我,在船上作工的人在一百以上。
我似乎没有看见这么多。
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器。
在每一副机器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
他们管理机器,指挥轮船前进。
看见这些站在机器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从心底生出了感动。
四周是平静的白水,远处有树,有屋。
江面很宽。
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器的工人的雄姿。
机器有规律地响着。
火车趴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毒蛇。
我看着这一切,我感到了一种诗情。
我仿佛读了一首真正的诗。
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我的心颤抖的感情抓住了我。
这机器的诗的动人的力量,比任何诗人的作品都大得多。
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
我不是诗人,但是我却相信真正的诗人一定认识机器的力量,机器工作的巧妙,机器运动的优雅,机器制造的完备。
机器是创造的,生产的,完美的,有力的。
只有机器的诗才能够给人以一种创造的喜悦。
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机器、指挥轮船、把千百个人、把许多辆火车载过潭江的工人,当他们站在铁板上面,机器旁边,一面管理机器,一面望着白茫茫的江面,看见轮船慢慢地驶近岸的时候,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真实地写下来,一定是一首好诗。
巴金的散文诗集
巴金的散文诗集有:《海行》、《旅途随笔》、《巴金自传》、《点滴》、《生之忏悔》、《忆》、《短简》、《控诉》、《梦与醉》、《旅途通讯》、《感想》、《黑土》、《无题》、《龙·虎·狗》、《废园外》、《旅途杂记》《怀念》、《静夜的悲剧》等。
这些诗集展现了巴金在不同时期对生活、社会和人类的观察和思考,以及他对自然、家庭、友情等方面的细腻描写。
同时,巴金的散文诗集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的散文作品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散文诗集通常以清新、自然、流畅的笔触,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真实的场景和形象,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之,巴金的散文诗集不仅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宝贵财富。
关于巴金的经典优美散文作品巴金是我国继鲁迅、郭沫若、茅盾之后影响最大的作家.以往的研究者们多偏重于他的小说创作的研究,而对他的散文则注意极少,这是不公平的。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关于巴金的经典优美散文作品,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关于巴金的经典优美散文作品篇一:做大哥的人我的大哥生来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聪慧,在家里得到父母的宠爱,在书房里又得到教书先生的称赞。
看见他的人都说他日后会有很大的成就。
母亲也很满意这样一个“宁馨儿”。
他在爱的环境里逐渐长成。
我们回到成都以后,他过着一位被宠爱的少爷的生活。
辛亥革命的前夕。
三叔带着两个镖客回到成都。
大哥便跟镖客学习武艺。
父亲对他抱着很大的希望,想使他做一个“文武全才”的人。
每天早晨天还没有大亮,大哥便起来,穿一身短打,在大厅上或者天井里练习打拳使刀。
他从两个镖客那里学到了他们的全套本领。
我常常看见他在春天的黄昏舞动两把短刀。
两道白光连接成了一根柔软的丝带,蛛网一般地掩盖住他的身子,像一颗大的白珠子在地上滚动。
他那灵活的舞刀的姿态甚至博得了严厉的祖父的赞美,还不说那些胞姐、堂姐和表姐们。
他后来进了中学。
在学校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四年课程修满毕业的时候他又名列第一。
他得到毕业文凭归来的那一天,姐姐们聚在他的房里,为他的光辉的前程庆祝。
他们有一个欢乐的聚会。
大哥当时对化学很感兴趣,希望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者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去念书,将来还想到德国去留学。
他的脑子里装满了美丽的幻想。
然而不到几天,他的幻想就被父亲打破了,非常残酷地打破了。
因为父亲给他订了婚,叫他娶妻。
这件事情他也许早猜到一点点,但是他料不到父亲就这么快地给他安排好了一切。
在婚姻问题上父亲并不体贴他,新来的继母更不会知道他的心事。
他本来有一个中意的姑娘,他和她中间似乎发生了一种旧式的若有若无的爱情。
那个姑娘是我的一个表姐,我们都喜欢她,都希望他能够同她结婚。
然而父亲却给他另外选了一个张家姑娘。
父亲选择的方法也很奇怪。
巴金散文集经典摘抄巴金散文集经典摘抄导语:这种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是巴金语言抒情风格的重要特征。
这里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三篇巴金散文集经典摘抄,希望你们喜欢。
一、《火》船上只有轻微的鼾声,挂在船篷里的小方灯,突然灭了。
我坐起来,推开旁边的小窗,看见一线灰白色的光。
我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船停在什么地方。
我似乎还在梦中,那噩梦重重地压住我的头。
一片红色在我的眼前。
我把头伸到窗外,窗外静静地横着一江淡青色的水,远远地耸起一座一座墨汁绘就似的山影。
我呆呆地望着水面。
我的头在水中浮现了。
起初是个黑影,后来又是一片亮红色掩盖了它。
我擦了擦眼睛,我的头黑黑地映在水上。
没有亮,似乎一切都睡熟了。
天空显得很低。
有几颗星特别明亮。
水轻轻地在船底下流过去。
我伸了一只手进水里,水是相当地凉。
我把这周围望了许久。
这些时候,眼前的景物仿佛连动也没有动过一下;只有空气逐渐变凉,只有偶尔亮起一股红光,但是等我定睛去捕捉红光时,我却只看到一堆沉睡的山影。
我把头伸回舱里,舱内是阴暗的,一阵一阵人的气息扑进鼻孔来。
这气味像一只手在搔着我的胸膛。
我向窗外吐了一口气,便把小窗关上。
忽然我旁边那个朋友大声说起话来:“你看,那样大的火!”我吃惊地看那个朋友,我看不见什么。
朋友仍然沉睡着,刚才动过一下,似乎在翻身,这时连一点声音也没有。
舱内是阴暗世界,没有亮,没有火。
但是为什么朋友也嚷着“看火”呢?难道他也做了和我同样的梦?我想叫醒他问个明白,我把他的膀子推一下。
他只哼一声却翻身向另一面睡了。
睡在他旁边的友人不住地发出鼾声,鼾声不高,不急,仿佛睡得很好。
我觉得眼睛不舒服,眼皮似乎变重了,老是睁着眼也有点吃力,便向舱板倒下,打算阖眼睡去。
我刚闭上眼睛,忽然听见那个朋友嚷出一个字“火”!我又吃一惊,屏住气息再往下听。
他的嘴却又闭紧了。
我动着放在枕上的头向舱内各处细看,我的眼睛渐惭地和黑暗熟习了。
我看出了几个影子,也分辨出铺盖和线毯的颜色。
船尾悬挂的篮子在半空中随着船身微微晃动,仿佛一个穿白衣的人在那里窥探。
巴金主要作品《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1933,开明。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
《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
《爱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
《忆》(回忆录)1936,文生。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
《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