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无线电骚扰测量场地及测量设备
- 格式:pdf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37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是电磁兼容性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它对于保障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维护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发挥着关键作用。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可具备以下几个方面:1. 电磁兼容试验技术电磁兼容试验技术是指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以评估其在电磁环境下的工作能力。
其中包括:(1) 辐射发射试验:通过外部电磁波源在电磁环境下对待测设备的辐射发射进行测试。
(2) 抗干扰试验:是针对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承受外界电磁影响而采取的试验措施。
(3) 静电放电试验:在模拟静电放电干扰环境下,对设备进行静电放电测试,以模拟实际工作环境。
2. 电磁兼容测量技术电磁兼容测量技术是指测量电磁环境下设备的电磁参数,以验证其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包括:(1) 辐射场测量:是对电子设备周围辐射场进行的测量,并对其辐射程度进行分析。
(2) 反射场测量:是对电子设备所反射出来的信号进行的测量,可通过调整反射屏幕的结构改变设备的反射特性。
(3) 传导场测量:是对电子设备周围传导场强度的测量,以确定其对设备的影响。
3. 电磁兼容性评估电磁兼容性评估是根据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的结果来对设备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要求,包括:(1) 辐射发射评估:通过对设备的辐射发射测试,评估设备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干扰程度,以确定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抗干扰评估:通过对设备的抗干扰试验和测量,评估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以确保其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3) 辐射耐受性评估:根据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工作特性,对其所能接受的辐射程度进行评估,以确保设备能够在不同强度的辐射环境下均能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是保障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和维护通信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得到充分保证。
我国现行的电磁兼容标准(EMC)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对应国际/国外标准GB/T4365-1996 电磁兼容术语 IEC50、IEC161(90)GJB76-85 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名词术语--GB/T6113-1995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GB 3907-83* 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GB 4859-84*电气设备的抗干抗扰度性基本测量方法--GB/T15658-1995 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GB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T13926.1-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总论--GB/T13926.2-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静电放电要求--GB/T13926.3-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辐射电磁场要求--GB/T13926.4-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GB/T 14431-93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GB4824-1996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CISPRII(90)GB4343-199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允许值CISPR14(93)GB4343.2-1999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 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CISPR14-2:1997GB/T6113-1995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GB/T6113.2-1998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GB/T17618-199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24(97)GB/T17619-1998 机动车电子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7624.1-1998 电磁兼容综述电磁兼容基本术语和定义的应用与解释IEC61000-1-1GB17625.1-1998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IEC61000-3-2(1995)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对应国际/国外标准GB17625.2-1999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 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T17626.1-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IEC61000-4-1(1992)GB/T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61000-4-2(1995)GB/T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3(1995)GB/T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61000-4-4(1995)GB/T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IEC61000-4-6(1996)GB/T17626.7-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IEC61000-4-7(1991)GB/T17626.8-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8(1993)GB/T17626.9-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9(1993)GB/T17626.10-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屁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10(1993)GB/T17626.1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IEC61000-4-12(1995)GJB/Z17-1991 军用装备电磁兼容性管理指南-- GJB/Z25-1991 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指南--GJB/Z54-1994 系统预防电磁能量效应的设计和试验指南--GJB/Z105-1998 电子产品防静电控制手册--GJB1210-1991 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的实施-- GJB1389-1992 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对应国际/国外标准GJB2079-1994 无线电系统间干扰的测量方法-- GJB2081-199487~108MHz 频段广播业务和108~137MHz 频段航空业务之间的兼容--GJB2926-1997 电磁兼容性测试试验室认可要求-- GJB3007-1997 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GJB151A-97军用电子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GJB152A-97军用电子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GB12190-90 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GB6833.1-86*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总则-- GB6833.2-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磁场敏感度试验--GB6833.3-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GB6833.4-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GB6833.5-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敏感度试验--GB6833.6-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传导敏感度试验--GB6833.7-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非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GB6833.8-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GB6833.9-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传导干扰试验--GB6833.10-87*电于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干扰试验--GB7343-87*10kHZ~30MHZ 无源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和抑制元件抑制特性的测量方法--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对应国际/国外标准GB7434-87*架空明线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GB7495-87 架空电力线路与调幅广播收音台的防护问距-- GB13613-92 对海中远程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13614-92 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13615-92 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GB13616-92 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GB13617-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13618-92 对空情报雷达站电磁环境防护要求--GB/T13620-92卫星通信地球站与地面微波站之间协调区的确定和干扰计算方法--GB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22(1997)GB17743-1999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15(1996)*QJ 1211-870122;V06航天系统地面设施接地要求国内QJ 1213-870122;V06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国内*QJ 1539-880122;V751航天遥测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国内*QJ 1692-890122;V06航天系统地面设施电磁兼容性要求国内QJ 1693--890122;V06电子元器件防静电要求国内QJ 1760-89用频谱仪测量电磁干扰的方法国内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对应国际/国外标准*QJ 1874-900122;V06接地、搭接和屏蔽的设计应用国内*QJ 1875-900122;V06静电测试方法国内QJ 1875A-980122;V06静电测试方法国内QJ 1950-900122;V06防静电操作系统技术要求国内QJ 2177-910122;V06防静电安全工作台技术要求国内QJ 2245-920122;V06电子仪器和设备防静电要求国内QJ 2256-920122;V06系统预防电磁能量效应的设计和试验指南国内QJ 2266-92 航天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国内0122;V06*QJ 2268-920122;V711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要求国内QJ 2350-920122;V06电磁辐射敏感度的测试方法横电磁波传输室测量国内QJ 2892-970122;V06EMI 衬垫的测量与评价方法国内QJ 3035-980122;V27电子机柜电磁屏蔽要求和测试方法国内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对应国际/*QJ 1874-900122;V06接地、搭接和屏蔽的设计应用国内*QJ 1875-900122;V06静电测试方法国内QJ 1875A-980122;V06静电测试方法国内QJ 1950-900122;V06防静电操作系统技术要求国内QJ 2177-910122;V06防静电安全工作台技术要求国内QJ 2245-920122;V06电子仪器和设备防静电要求国内QJ 2256-920122;V06系统预防电磁能量效应的设计和试验指南国内QJ 2266-920122;V06航天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国内*QJ 2268-920122;V711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要求国内QJ 2350-920122;V06电磁辐射敏感度的测试方法横电磁波传输室测量国内QJ 2892-970122;V06EMI 衬垫的测量与评价方法国内QJ 3035-980122;V27电子机柜电磁屏蔽要求和测试方法国内。
1概述YD/T 1312.1-2008《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以下简称该标准)规定了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测试的通用要求,是《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系列标准中最重要的部分。
该标准规定了无线通信设备及其关联的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限值、性能判据和测量方法等,适用于除广播接收机以外所有种类的无线通信设备。
对于不适合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的特定产品(如大功率无线电发信机),如果没有适用的现场试验标准和方法,那么该标准也可用于以现场测试的方式对被测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评估。
该标准主要参考了EN 301489-1《电磁兼容与无线电频谱无线电设备和业务的电磁兼容第1部分:通用要求》、CISPR 16《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CISPR 22《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ETSI TR 102070《电磁兼容与无线频谱在复合无线电设备中协调标准的应用》等国际标准,并与GB 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7626系列标准、YD/T 1483《无线电设备杂散发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等国内标准协调统一。
摘要介绍了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的通用技术要求,如试验布置、免测频段、窄带响应、性能判据等,并对复合无线电设备、多模终端的电磁兼容测试导则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电磁兼容;无线通信设备;免测频段;窄带响应;复合无线电设备;多模终端Abstract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comm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EM C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which includes the test setup,exclusion band,narrow band responses,performance criteria and the EMC test guideline of combined radio equipments and multimode wireless terminal equipments.Keyw ords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exclusion band;narrow band response;combined radio equip-ment;multimode wireless terminal equi pment作为《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系列标准的基础,YD/T 1312.1-2008的重点在于确认测试通用条件、性能评估方法、性能判据及各个测试项目的具体测试方法、试验等级,以便协调系列标准中的其他标准。
Use ScanEM probes for product design and ScanEM-Q probes for production and QAShorten your development schedule and save money on product re-design by using proper EMC tool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project.ScanEM® probes are the most versatile, affordable, and handy instruments for detecting, locating and measuring of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Professionals in small and large companies all over the world use ScanEM probes. In the U.S., FCC is using ScanEM-Q probes to enforce compliance with the FCC rules in the field.ScanEM probes will help you to reliably predict EM behavior of your product and to locate emission sources in a matter of seconds. They detect presence of an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provide audio and visual indication of its relative strength. ScanEM probes can pinpoint exact sources of emission down to a single trace or component. Connect ScanEM-C probes to a spectrum analyzer and get the best-performing near-field probes in the industry. ScanEM-C probes have a low-noise amplifier built-in. They provide strong broadband output signal that allows you to see what you have been missing using passive probes.As ultra-wide bandwidth non-contact voltage and current probes for an oscilloscope, ScanEM-C probes will reveal previously invisible transients. As an EM field probe for a multimeter, ScanEM-C probes provide DC voltage that is a function of the field strength.Ordering Information:Description Model ScanEM-C Probe Kit (includes E- and H-Field Probes with RF and DC output),batteries, 6' RF cable, heavy-duty plastic storage enclosure and User's Guide CTK015 ScanEM Probe Kit (includes E- and H-Field Probes with no output), batteries,heavy-duty plastic storage enclosure and User's Guide CTK010。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是指电子设备在其工作环境中,既不会对外部环境产生有害的电磁干扰,也能抵抗来自外部环境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是评估电子设备抗静电放电干扰能力的一种重要测试。
静电放电是指人体或其他物体在与电子设备接触或靠近时,由于静电荷积累而发生放电现象,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数据损坏。
因此,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可以评估设备在面对静电放电时的表现和稳定性。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试验设备准备:确保测试设备和环境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静电发生器、接地装置等。
2. 设备连接:将待测试设备与静电发生器和接地装置连接好,确保连接正确可靠。
3. 放电过程:在规定的条件下,通过控制静电发生器向设备施加静电放电,模拟真实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静电放电情况。
4. 测量和评估:测试过程中记录设备的反应、性能以及任何异常情
况,评估设备的抗静电放电能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 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设备的抗静电放电性能,确定是否需要改进设计或采取其他措施提高设备的抗扰度。
通过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可以帮助电子设备制造商评估设备在静电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设备在实际使用中不受静电放电干扰的影响,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电源,EUT电源和控制电缆 1选项和附件:●ECOUPLER 4 3相耦合/去耦网络440V 相到相16A连续/25A短时●IP4A EFT 容性耦合夹●EFT Kit 50/1000欧姆EFT测试工具●PDP8000 Differential HV Probe高压探头(8kV)●Current Probe 101 电流探头0.01V/A●LST-4510 用于磁场测试的1x1m线圈●PCD 121 耦合网络(对称数据和控制线)●PCD 126 耦合网络(非对称数据和控制线)3.1.4 静电放电测试系统KES4021 静电放电测试系统,30KV(Electrostic Discharge Simulator, including main unit, gun, IEC61000-4-2 CR unit, air and contact discharge tips)●电容:150Pf±10%●放电电阻:330Ω±10%●充电电阻:50-100MΩ●最大放电速率:20Hz●放电电压:接触放电8Kv,空气放电15Kv●放电电流:符合IEC 61000-4-2●保持时间:5秒●极性:+、-及+、-极性自动交替●触发方式:单次,及20次(或以下)3.2电磁干扰(EMI)实验设备1) 743半电波暗室(a)示意图(b)实例照片图3-14屏蔽半暗室743半电波暗室综合性能:暗室性能:(1) 屏蔽性能:依据标准EN50147-1, GB12190-90(2) 30MHz-1000MHz场地比对测试:以一个稳定的标准信号源于暗室完工后做一次窄频段比对校正,以SGS或者CCS标准暗室作为追溯的标准。
30-300MHz ±6dB;300-1000MHz ±4dB 项目内容:金属板可拆式半电波暗室外尺寸:7.2m×4.2m×3.4m L×W×H基本配置:气动屏蔽门:1×2m电源滤波器: 30A 220V 2只30A 110V 1只通风波导窗 30×30cm 2只0.3m高架地板,承重500kg/sqm地面接口箱 5只信号接口板1块(N×2 BNC×2,SMA×2)直径30×300mm 波导管 1根总电源控制箱 1套电源插座a.转桌中心 110VAC/15A x1 及220VAC/15A x1b. 天线塔附近:220VAC/15A x2c. 地板面上:220VAC/15A x2d.角度可调的固定式200W卤素灯在暗室內四个上角铁氧体介质板 12mm高密度板+导电铝箔(五面)铁氧体瓷砖(五面) SAMWHA SN-20手动转台台面式直径1米天线架固定高度(高度手动调节)转台上测试桌 1.2x1x0.8m 1张监控系统 1个松下470 Camera+1个14寸彩色Monitor主要配置:(1) 暗室屏蔽体:a.屏蔽体采用厚度为2mm的镀锌钢板。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是一种对设备、系统或产品在电磁环境中的抗扰度进行评估的方法。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测试,用于评估设备在射频电磁场辐射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
本文将从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的理论基础、试验过程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的理论基础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系统或产品在电磁环境中不受外界电磁场辐射或内部电磁干扰的影响,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对周围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主要包括电磁辐射抗干扰性能测试、电磁场辐射测量、电磁场防护效能检测等内容。
这些内容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手段,来对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的重要性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射频电磁场辐射是目前电磁环境中最普遍和最强烈的一种电磁辐射,因此对设备在射频电磁场辐射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进行评估,对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随着射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射频电磁场辐射对设备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最后,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结果直接影响着设备的市场准入和使用范围,因此对设备进行相关试验是十分必要的。
三、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的试验过程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通常分为试验前准备、试验环境建立、试验参数设置、试验设备布置、试验数据采集和试验结果分析等步骤。
其中,试验前准备要求进行充分的试验方案设计和试验流程规划,以确保试验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试验环境建立要求在专门的试验室或试验场地内搭建符合要求的射频电磁场辐射环境;试验参数设置要求在试验过程中合理设置射频电磁场辐射的频率、功率、方向和持续时间等参数;试验设备布置要求将待测设备按照实际使用情况布置到射频电磁场辐射环境中;试验数据采集要求利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对待测设备在射频电磁场辐射环境中的性能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和记录;试验结果分析要求通过专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手段,对试验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通用基础类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采标情况单价1GB/T 4365-2003电工术语 电磁兼容¥27.002GB/T 6113.101-2016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60.003GB/T 6113.102-200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2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辅助设备 传导骚扰CISPR 16-1-2:2006¥42.004GB/T 6113.103-200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3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辅助设备 骚扰功率CISPR 16-1-3:2004¥27.005GB/T 6113.104-2016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辅助设备 辐射骚扰CISPR 16-1-4:2005¥78.006GB/T 6113.105-201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5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5 MHz~18 GHz天线校准场地和参考试验场地CISPR 16-1-5:2003¥69.007GB/T 6113.201-2017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2-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传导骚扰测量CISPR 16-2-1:2003¥84.008GB/T 6113.202-200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2-2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骚扰功率测量CISPR 16-2-2:2004¥39.009GB/T 6113.203-2016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2-3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辐射骚扰测量CISPR 16-2-3:2003¥63.0010GB/T 6113.204-200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2-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抗扰度过测量CISPR 16-2-4:2003¥21.0011GB/Z 6113.205-2013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2-5部分:大型设备骚扰发射现场测量IEC/CISPR/TR 16-2-5:2008¥18.0012GB/Z 6113.3 -2019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规范 第3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技术报告CISPR 16-3:2003¥132.0013GB/Z 6113.401-201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4-1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标准化的EMC试验不确定度CISPR 16-4-1/TR:2005¥84.0014GB/T 6113.402-201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4-2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测量设备和设施的不确定度CISPR 16-4-2:2003¥48.0015GB/Z 6113.403-2007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4-3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批量产品的EMC符合性确定的统计考虑CISPR 16-4-3/TR:2004¥27.0016GB/Z 6113.404-2007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4-4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 抱怨的统计和限值的计算模型CISPR 16-4-4/TR:2003¥30.0017GB/Z 6113.405-2010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4-5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替换试验方法的使用条件CISPR TR 16-4-5:2006¥39.0018GB 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13.00 19GB/T 12190-2006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30.00 20GB/T 15658-2012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18.00 21GB/T 17624.1-1998电磁兼容 综述 电磁兼容基本术语和定义的应用与解释IEC 61000-1-1:1992¥24.0022GB/Z 17624.2-2013电磁兼容 综述 与电磁现象相关设备的电气和电子系统实现功能安全的方法IEC/TS 61000-1-2:2008¥57.0023GB/Z 17624.4-2019电磁兼容 综述 2 kHz内限制设备工频谐波电流传导发射的历史依据IEC 61000-3-12:2004¥33.0024GB/T 15540-2006陆地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ETSI EN 301489-1 V1.4.1-2002 NEQ¥27.0025GB/T 38659.1-2020电磁兼容 风险评估 电子电气设备¥48.00 26GB 17625.1-2012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 A)IEC 61000-3-2:2009¥30.0027GB 17625.2-2007电磁兼容 限值 对每相额定电流≤16 A 且无条件接入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限制IEC 61000-3-3:2005¥24.00电磁兼容国家标准目录(2021)28GB/Z 17625.3-2000电磁兼容 限值 对额定电流大于16 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值IEC 61000-3-5:1994¥18.0029GB/T 14598.26-2015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26部分:电磁兼容要求IEC 60255-26:2013¥36.0030GB/Z 17625.14-2017电磁兼容 限值 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评估¥69.0031GB/Z 17625.15-2017电磁兼容 限值 低压电网中分布式发电系统低频电磁抗扰度和发射要求的评估¥36.0032GB/Z 17625.4-2000电磁兼容 限值 中、高压电力系统中畸变负荷发射限值的评估IEC 61000-3-6:1996¥51.00 33GB/Z 17625.5-2000电磁兼容 限值 中、高压电力系统中波动负荷发射限值的评估IEC 61000-3-7:1996¥30.0034GB/Z 17625.6-2003电磁兼容 限值 对额定电流大于16 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谐波电流的限值IEC TR 61000-3-4:1998¥16.0035GB/Z 17625.7-2013电磁兼容 限值 对额定电流≤75 A且有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值¥16.0036GB/T 17625.8-2015电磁兼容 限值 每相输入电流大于16 A小于等于75 A连接到公用低压系统的设备产生的谐波电流限值¥24.0037GB/T 17625.9-2016电磁兼容 限值 低压电气设施上的信号传输 发射电平、频段和电磁骚扰电平¥18.0038GB/Z 17625.13-2020电磁兼容 限值 接入中压、高压、超高压电力系统的不平衡设施发射限值的评估¥30.0039GB/T 17626.1-200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IEC 61000-4-1:2000¥16.00 40GB/T 17626.2-201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2001¥48.00 41GB/T 17626.3-201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3:2002¥54.00 42GB/T 17626.4-201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4:2004¥33.00 43GB/T 17626.5-2019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5:2001¥57.00 44GB/T 17626.6-2017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IEC 61000-4-6:2006¥63.0045GB/T 17626.7-2017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IEC 61000-4-7:2002¥33.0046GB/T 17626.8-200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8:2001¥27.00 47GB/T 17626.9-2011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9:2001¥27.00 48GB/T 17626.10-2017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10:1993¥27.00 49GB/T 17626.11-200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11:2004¥24.00 50GB/T 17626.12-2013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铃波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12:2006¥24.0051GB/T 17626.13-200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交流电源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低频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13:2002¥24.0052GB/T 17626.14-2005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波动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14:2002¥18.00 53GB/T 17626.15-2011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闪烁仪 功能和设计规范IEC 61000-4-15:2003¥24.00 54GB/T 17626.16-2007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0 Hz~150 k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16:2002¥21.00 55GB/T 17626.17-2005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17:2002¥16.00 56GB/T 17626.18-201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30.00 57GB/T 17626.20-2014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横电磁波(TEM)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测试¥54.00 58GB/T 17626.21-2014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混波室试验方法¥72.00 59GB/T 17626.22-2017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全电波暗室中的辐射发射和抗扰度测量¥39.00通用基础类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采标情况单价60GB/T 17626.24-2012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HEMP传导骚扰保护装置的试验方法IEC 61000-4-24:1997¥16.00 61GB/T 17626.27-200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三相电压不平衡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7:2000¥18.00 62GB/T 17626.28-200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频率变化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8:2001¥16.0063GB/T 17626.29-200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9:2006¥18.0064GB/T 17626.30-2012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能质量测量方法IEC 61000-4-30:2008¥45.0065GB/T 17626.34-2012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主电源每相电流大于16 A的设备的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34:2009¥27.0066GB/T 17799.1-2017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IEC 61000-6-1:1997¥16.00 67GB/T 17799.2-2003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IEC 61000-6-2:1999¥16.00 68GB 17799.3-2012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IEC 61000-6-3:2011¥18.00 69GB 17799.4-2012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工业环境中的发射IEC 61000-6-4:2011¥18.00 70GB/T 17799.5-2012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室内设备高空电磁脉冲(HEMP)抗扰度IEC 61000-6-6:2003¥21.00 71GB/Z 17799.6-2017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发电厂和变电站环境中的抗扰度¥24.00 72GB/Z 18039.1-2019电磁兼容 环境 电磁环境的描述分类IEC 61000-2-5:1996¥98.00 73GB/Z 18039.2-2000电磁兼容 环境 工业设备电源低频传导骚扰发射水平的评估IEC 61000-2-6:1996¥45.00 74GB/T 18039.3-2017电磁兼容 环境 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低频传导骚扰及信号传输的兼容水平IEC 61000-2-2:1990¥24.00 75GB/T 18039.4-2017电磁兼容 环境 工厂低频传导骚扰的兼容水平IEC 61000-2-4:1994¥30.00 76GB/Z 18039.5-2003电磁兼容 环境 公用供电系统低频传导骚扰及信号传输的电磁环境IEC 61000-2-1:1990¥21.00 77GB/Z 18039.6-2005电磁兼容 环境 各种环境中的低频磁场IEC 61000-2-7:1998¥27.00 78GB/Z 18039.7-2011电磁兼容 环境 公用供电系统中的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及其测量统计结果IEC/TR 61000-2-8:2002¥33.00 79GB/T 18039.8-2012电磁兼容 环境 高空核电磁脉冲(HEMP)环境描述 传导骚扰IEC 61000-2-10:1998¥30.00 80GB/T 18039.9-2013电磁兼容 环境 公用中压供电系统低频传导骚扰既信号线传输的兼容水平¥24.00 81GB/Z 18509-2016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标准起草导则¥24.00 82GB 31251.2-2014电阻焊设备 第2部分:电磁兼容性要求IEC 62135-2:2007¥24.00 83GB/Z 30556.1-2017电磁兼容 安装和减缓导则 一般要求¥30.00 84GB/Z 30556.2-2017电磁兼容 安装和减缓导则 接地和布线¥48.00 85GB/Z 30556.3-2017电磁兼容 安装和减缓导则 高空核电磁脉冲(HEMP)的防护概念¥33.00 86GB/T 30556.7-2014电磁兼容 安装和减缓导则 外壳的电磁骚扰防护等级(EM编码)IEC 61000-5-7:2001¥24.00 87GB 31251.2-2014 电阻焊设备 第2部分:电磁兼容性要求IEC 62135-2:2007 IDT¥24.00车船类EMC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采标情况单价1GB/T 7349-2002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16.00 2GB 7495-1987架空电力线路与调幅广播收音台的防护间距¥14.00 3GB/T 10250-2007船舶电气与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IEC 60533:1999¥36.00 4GB 14023-2011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外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IEC/CISPR 12:2009¥39.00 5GB 15707-2017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16.00 6GB/T 15708-1995交流电气化铁道电力机车运行产生的无线电辐射干扰的测量方法¥14.00 7GB/T 15709-1995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无线电辐射干扰测量方法¥14.00 8GB/T 17619-1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21.00 9GB/T 18387-2017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18.00 10GB/T 18655-2018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100.00车船类EMC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采标情况单价11GB/T 19951-2019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静电放电抗扰性的试验方法¥36.00 12GB/T 21437.1-2008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描述ISO 7637-1:2002¥14.00 13GB/T 21437.2-2008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ISO 7637-2:2004¥33.0014GB/T 21437.3-2012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第3部分:除电源线外的导线通过容性和感性耦合的电瞬态发射ISO 7637-3:2007¥27.0015GB/T 24338.1-2018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1部分:总则IEC 62236-1:2003¥16.00 16GB/T 24338.2-2018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2部分:整个轨道 系统对外界的发射IEC 62236-2:2003¥27.00 17GB/T 24338.3-2018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3-1部分:机车车辆 列车和整车IEC 62236-3-1:2003¥21.00 18GB/T 24338.4-2018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3-2部分:机车车辆 设备IEC 62236-3-2:2003¥21.00 19GB/T 24338.5-2018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4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IEC 62236-4:2003¥16.00 20GB/T 24338.6-2018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5部分:地面供电装置和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IEC 62236-5:2003¥18.0021GB/Z 21713-2008低压交流电源(不高于1 000 V)中的浪涌特性¥21.00 22GB/T 25119-2010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子装置IEC 60571:2006¥33.00 23GB/T 30116-2013半导体生产设施电磁兼容性要求¥16.00 24GB/T 29259-2012道路车辆 电磁兼容术语¥21.00 25GB 34660-2017道路车辆 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24.00电工电子类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采标情况单价45GB/T 18663.3-2007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公制系列和英制系列试验 第3部分:机柜、机架和插箱的电磁屏蔽性能试验IEC 61857-3:2006¥18.0046GB/Z 18732-2002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限值的确定方法CISPR 23:1987¥18.00 47GB/T 18595-2014一般照明用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IEC 61547:2009¥18.00 48GB/Z 19397-2003工业机器人 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和性能评估准则指南ISO/TR 11062:1994¥24.00 49GB/T 39004-2020工业机器人电磁兼容设计规范¥27.00 50GB/T 38336-2019工业、科学和医疗机器人 电磁兼容 发射测试方法和限值¥30.00 51GB/T 38326-2019工业、科学和医疗机器人 电磁兼容 抗扰度试验¥24.0052GB/Z 19511-2004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ISM)—国际电信联盟(ITU)指定频段内的辐射电平指南CISPR 28:1997¥14.0053GB/T 21067-2007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电磁兼容 通用抗扰度要求¥16.00 54GB/T 21398-2008 农林机械 电磁兼容性 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 ISO 14982:1998¥30.00 55GB/T 21419-2013变压器、电抗器、电源装置及其组合的安全 电磁兼容(EMC)要求IEC 62041:2010¥21.00 56GB/T 22359-2008土方机械 电磁兼容性ISO 13766:2006¥33.00 57GB/T 22663-2008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电磁兼容 机床抗扰度要求¥21.00 58GB 23313-2009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电磁兼容 发射限值¥14.00 59GB/T 37414.2-2020工业机器人电气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交流伺服驱动装置技术条件¥51.00 60GB 23712-2009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电磁兼容 机床发射限值¥18.00 61GB/T 24807-2009电磁兼容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系列标准 发射EN 12015:2004¥18.00 62GB/T 24808-2009电磁兼容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系列标准 抗扰度EN 12016:2004¥21.00 63GB/T 25633-2010电火花加工机床 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16.00 64GB/T 28554-2012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内带供电单元的建设机械电磁兼容要求¥39.0065GB/T 18268.25-201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 电磁兼容性要求 第25部分:特殊要求 接口符合IEC 61784-1,CP3/2的现场装置的试验配置、工作条件和性能判据IEC 61326-2-5:2006¥16.0066GB/T 16895.10-2010低压电气装置 第4-44部分:安全防护 电压骚扰和电磁骚扰防护ICS 91.140.50¥39.00 67GB/T 19286-2015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42.00 68GB/T 30148-2013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电磁兼容 抗扰度要求和试验方法¥21.00 69GB/T 30556.7-2014电磁兼容 安装和减缓导则 外壳的电磁骚扰防护等级(EM编码)IEC 61000-5-7:2001 ¥24.00 70GB/T 31723.405-2015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4-5部分:电磁兼容 耦合或屏蔽衰减 吸收钳法¥21.00 71GB/T 30148-2013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和试验方法¥21.00 72GB/T 34940.2-2017静态切换系统(STS) 第2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30.00 73GB 51204-2016建筑电气工程电磁兼容技术规范¥25.00 74GB/T 38909-2020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与试验方法¥21.00书款另加:15%邮费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标准咨询服务部 :函授电话 :***********联系人 :吴敏email:***********门市电话:64102612 联系人:张雯email:****************网址:地址:北京1101信箱 发行部:100007收款人全称: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北新桥支行部门收款账号:9558850200000758651行号:102100000431。
电磁污染的监测方案引言电磁污染是指由电力设备、无线通讯设备和其他电磁源引起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磁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需要有一个有效的电磁污染监测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电磁污染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设备的选择、监测方法的确定和数据分析处理等方面。
监测设备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是电磁污染监测方案的关键步骤。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电磁污染监测设备:1.电磁场测试仪:用于测量电磁场的强度和频率。
常见的电磁场测试仪有频谱分析仪、磁场测试仪和电场测试仪等。
2.辐射计:用于测量电磁辐射的强度和频率。
辐射计可以分为室内辐射计和室外辐射计两种。
室内辐射计主要用于室内电磁辐射的监测,而室外辐射计可以进行室外电磁辐射的监测。
3.信号分析仪:用于分析无线电频段的信号强度和频率。
信号分析仪可以帮助确定无线电信号的来源,例如手机信号、WIFI信号等。
4.数据记录器:用于记录电磁污染监测数据。
数据记录器可以将监测数据保存为文件,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在选择监测设备时,需要考虑监测的对象、监测的范围以及预算等因素。
监测方法的确定确定合适的监测方法是电磁污染监测方案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电磁污染监测方法:1.点测法:选择一些代表性的监测点位进行电磁污染的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确定某个特定区域的电磁污染情况。
2.区域测量法:在一定范围内均匀布置监测点位进行电磁污染的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确定整个区域的电磁污染情况。
3.实时监测法:使用实时监测设备进行电磁污染的连续监测。
这种方法可以实时监测电磁污染的变化情况,对于发现电磁污染源和分析电磁污染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结合以上不同的监测方法来确定最适合的电磁污染监测方案。
数据分析处理电磁污染监测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处理。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1.数据清洗:对监测数据进行清洗,去除无效或错误的数据。
电磁兼容和射频(无线)测试的暗室指南如果您正在考虑用于内部排放、免疫或无线测试的消声室(有人称之为EMC暗室),本指南将帮助您确定在选择Make和型号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但即使你没有能力购买一个商会,这个指南将帮助你了解更多关于你的第三方测试提供商的设施的商会。
下面是我们将在这篇文章中讨论的一些主题:•什么是消声室,它们是如何工作的?•有哪些类型的消声室可用,它们有何不同?•燃烧室的设计特点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影响性能的?•室内辐射排放试验和辐射抗辐射试验所需的典型设备•商会成本:新的和已使用的•出售用室•拆解、重新组装和运输费用消声室-它们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工作的?“消声”这个词或多或少意味着“没有回声”。
“an”一词的第一部分,意思是“不”或“没有”;第二部分“回声”来自拉丁文单词Echo,其本身来自古希腊语单词ἠχώ(ēkhṓ)和相关的单词ἠχή(ēkhḗ,即“声音”)。
消声室的主要特点是,它的设计目的是吸收房间内的反射波,而不是让它们从墙壁上反弹,从而产生回声。
这些室,如果设计和装配正确,也做了很好的工作,以防止波进入室内,即,他们提供了屏蔽免受外界干扰。
如果你曾经在一个巨大的房间或洞穴里喊过“回声!”,你就会知道你通常会在听到你的声音重复几次时产生某种回响。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暗室内部排列着吸收波的物质(我们将进入下面)。
有许多类型的消声室是为不同的应用而设计的。
一些最常见的用途和类型是用于诸如录音、辐射发射测试、辐射抗扰度测试、无线发射机(RF)测试、天线测试和比吸收率(SAR)测试。
音频室在这里是个奇怪的人,因为它们处理的是声波的吸收,而不是电磁能量的吸收,而电磁能量是所有其他类型的音箱所共有的。
在本指南中,我们将讨论电磁(EMC/EMI)消声室。
有什么类型的暗室?在电磁测试方面,这当然是我在EMC FastPass这里的重点,有几种不同类型的腔室可以非常有用。
您的选择取决于您的应用程序(以及您的钱包的大小!)半无分室(SAC)与完全无分室(Far)迄今为止,最常见的EMC测试室是半消声室.“半”这个词表示它只能部分吸收电磁能,其中一个原因是房间的地板是反射的,而不是吸收的。
电磁兼容测试仪器的计量校准Calibration of EMC Testing Instrument1 引言电磁兼容测试中需要使用到多种测试仪器,其中包括一些常规类型的测试仪器,例如高频信号发生器、衰减器、功率放大器等,另外还包括了多种专用的测试仪器和测试场地,如静电放电试验发生器、浪涌发生器、EMI接收机、电波暗室等。
这些专用测试仪器和测试场地的校准方法在一些标准性的文件中有叙述,有些则没有明确的提及,以下主要介绍这些专用测试仪器和场地的校准方法。
2 静电放电发生器静电放电抗干扰试验(Electrostatic Discharge Immunity Test)标准讨论当电力和电子设备遭受直接来自操作者和邻近物体的静电放电时的抗干扰要求和试验方法。
静电放电(简称ESD)发生器是试验设备中最主要的部分,主要校准的参数是放电电流波形和开路电压。
ESD发生器的放电电流波形见图1。
为了校准ESD发生器,必须利用试验时的放电回路来验证表1所示的特性。
图1 ESD发生器的放电电流波形放电的上升表1 ESD波形参数在IEC 61000-4-2中,推荐使用了法拉第笼和标准2Ω靶来校准ESD发生器的放电电流波形。
特制的铜靶面2Ω电阻应有1GHz带宽,安装于法拉第笼侧面的铝板上,放电电极的尖端应与电流传感器直接接触,而且发生器以接触放电方式工作,从靶上取出的电压信号送入至少1GHz 带宽的示波器进行测量(图2)。
ESD 发生器的输出电压的指示值是发生器储能电容两端的充电电压,但并不是所有的ESD 发生器都能够很容易地从储能电容两端接线。
在不方便接线时可以从ESD 发生器输出端放电电阻处测量,由于放电电阻的阻值为(50~100)M Ω,因此要求高压测量线路的输入阻抗足够高,否则必须修正测量结果。
3 电快速脉冲群发生器电快速脉冲群(简称EFT/B)发生器用于电快速脉冲群试验,用来验证电气和电子设备对来自操作暂态过程(诸如开断感性负载、图2 ESD 发生器放电电流校准继电器触头弹跳等)中各种类型的瞬变扰动的抗扰性。
泰鼎检测 网站:/点击开始泰鼎检测电磁兼容无线电骚扰测量场地及测量设备目录 CONTENTS 1 概述234测量场地介绍测量设备介绍CNAS关于场地要求1第一章概述骚扰测量的基础知识骚扰限值的含义设备场地即测试方法标准骚扰测量的基础知识 2电磁噪声的传播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传导发射(CE )与辐射发射(RE )。
传导发射是指通过导体(如电源线、信号线、控制线或其他金属体)传播电磁噪声能量的过程。
辐射发射是指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电磁噪声能量的过程。
电磁兼容测量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测量设备、测试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测量结果评价等。
由于电磁兼容问题的复杂性,理论分析的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因此使得电磁兼容测量显得更为重要。
骚扰限值的含义既然是测试,就会有测试结果,那么这个3结果是好是坏,必须有个评判标准。
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限值,也就是说,测试结果符合A标准,但不一定符合B标准。
另外从标准的制定来说,不是不允许有骚扰的产生,而是要求骚扰不能过度,不能超过规定的极限。
限值是指一个产品会产生电磁骚扰,但电磁骚扰的强度(电平)不能太大,不能大于规定的值,这个值就是限值。
骚扰限值的含义 4电磁骚扰限值是人为定的,对应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测试标准、不同的测试方法,限值是可以不同的。
如下所示,两个产品均为摄像头的补光灯,但是在不同的标准中,结果却不相同:场地、设备及方法标准 5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 )对测试场地及测试方法进行了规范,具体标准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如下: 第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CISPR 16-1-1: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 CISPR 16-1-2: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2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辅助设备 传导骚扰 CISPR 16-1-3: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3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辅助设备 骚扰功率 CISPR 16-1-4: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辐射骚扰测量用天线和试验场地 第2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CISPR 16-2-1: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2-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传导骚扰测量 CISPR 16-2-2: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2-2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骚扰功率测量 CISPR 16-2-3: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2-3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辐射骚扰测量 CISPR 16-2-4: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2-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抗扰度测量6第二章测试场地的介绍电波暗室及其性能要求屏蔽室及其性能要求测试场地介绍7前面我们提到过电磁兼容测量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测量设备、测试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测量结果评价等。
那么我们下面就来说一下测试场地。
电磁骚扰测试场地如下图所示,分别对应辐射和传导测试:开阔试验场电波暗室屏蔽室●辐射标准测量场地●性能用NSA表征●辐射替代测量场地●两种结构,即半电波和全电波●性能用NSA和VSWR表征●传导标准测量场地●性能用屏蔽效能表征开阔试验场 8 开阔试验场是电磁兼容发射的重要场地,它是众多标准中建议使用的标准测试场地。
开阔试验场是一个平坦的、空旷的、地面电导率均匀良好的、无任何反射物的椭圆形试验场地。
其长轴是两焦点距离的两倍,短轴是焦距的3 倍。
发射天线和受试设备分别置于椭圆的两个焦点上。
开阔试验场 9开阔试验场的理论模型是半自由空间,理想的开阔场是在自由空间内放置一个平直的、无限延伸的金属导电面形成的半自由空间。
在开阔试验场中,电磁波的传输如下图所示:开阔试验场 10进行电磁兼容测量时,需要考虑排除其他发射源所产生的电磁波(如各种广播信号、通讯信号发射塔)因此开阔试验场通常选择在偏远的郊区来建造,对于试验和管理是一个不小的难题,而且开阔试验场需要考虑气候(如下雨、下雪或雷电)带来的影响,于是代替开阔试验场的电波暗室成为了应用最为普遍的电磁兼容试验场地。
电波暗室 11电波暗室有两种结构形式:半电波暗室和全电波暗室。
半电波暗室为五面贴有吸波材料的屏蔽室,地面为反射平面,主要用于测量1GHz 以下的辐射骚扰;全电波暗室为六面全部贴有吸波材料的屏蔽室,用于测量1GHz 以上的辐射骚扰。
电波暗室 12电波暗室主要有3个性能指标,每个指标都对应不同的测量项目,如下图所示: 归一化场地衰减 用于验证电波暗室是否可以用于进行30MHz~1GHz辐射骚扰测量。
场地均匀性 用于验证电波暗室是否可以用于进行辐射抗干扰测量。
场地电压驻波比用于验证电波暗室是否可以用于进行1GHz 以上辐射骚扰测量。
归一化场地衰减13归一化场地衰减(NSA)的定义是:在自由空间放置一块平直的无限延伸的导电平面所形成的半自由空间,在标准测试距离(3m、10m或30m)的场地衰减。
归一化场地衰减(NSA)是评价开阔试验场和电波暗室性能的核心指标。
CISPR16-1-4中,给出了NSA的参考值,开阔试验场和电波暗室在所有测试频率、测试位置下测得的NSA与理论值偏差在±4dB以内,则认为该场地是有效的。
归一化场地衰减14NSA需要测试水平面的5个位置(中心,左、右、前、后),两个极化方向(水平和垂直)和两个高度(水平极化时1 m和2 m;垂直极化时1 m和1.5 m)。
整个测试构成的一个圆柱体即是试验时的测试静区,样品在测试时不能超出这个试验空间。
场地均匀性 15场地均匀性(FU )测试时使用电波暗室进行辐射抗扰度时需要验证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进行场地均匀性测试时需要在发射天线与受试设备之间的地面上铺设吸波材料,以防止地面反射影响场均匀性,这时的电波暗室就是全电波暗室。
场地均匀性16了一个1.5m x 1.5m的垂直平面,要求该平面上的场强时均匀的,如右图所示:进行场均匀性校准时,将整个垂直平面分为16个点,每个点的间隔是0.5m x 0.5m,对于每个频率,在16个点测试的场强有12个点在0~6dB范围内,则认为测试面场强是均匀的。
在进行辐射抗扰度测量时,要确保受试设备周围产生均匀的场,所以在受试设备区域内规定场地电压驻波比17在进行1GHz以上的辐射骚扰测量时需要用到全电波暗室,一个全电波暗室用于测量产品1GHz以上的辐射骚扰,必须通过场地电压驻波比(SVSWR)测试。
场地电压驻波比(SVSWR)是接收到的最大信号和最小信号之比,它是由直射信号(期望的)和反射信号相互干涉造成的。
场地电压驻波比(SVSWR)直接反映了不希望有的反射信号的影响。
场地电压驻波比 18 场地电压驻波比(SVSWR )的验证程序如下图所示:场地确认测试应在一个圆柱体形状的空间内进行,分为前中左右4个测试点,每个测试位置的6个采样点接受到的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即为该点的场地电压驻波比测试结果。
如果每个测试点的SVSWR 值在全频段内均小于或等于2:1(如果换算成dB ,小于等于6dB ),则认为场地是满足要求的。
屏蔽室 19前面的我们介绍了RE 及RS 的测试场地电波暗室及场地的性能要求,下面我们说说CE 测试场地——屏蔽室。
屏蔽室室电磁兼容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测量场地之一,为了使室内的电磁场不泄漏到外部或外部电磁场不透入到室内,就需要建造屏蔽室。
屏蔽室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是屏蔽室的接地;一是屏蔽室的屏蔽效能。
屏蔽室接地 20屏蔽室的接地有如下两个目的: 1)安全接地。
2)工作接地:给信号电压提供一个基准电位,并给高频干扰电压提供低阻通路。
屏蔽室的接地宜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主要是为了避免多个接地点的电位不同造成电流流动引起屏蔽室的干扰。
接地线应采用高导电率的扁平导体以降低接地线的阻抗,接地电阻应尽可能小,一般要求小于4dB 。
屏蔽效能 21在屏蔽室建成之后,为了考核其性能,应进行屏蔽效能测试。
屏蔽效能的定义为:没有屏蔽体时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E 0(或磁场强度H 0)与有屏蔽体时在该点的电场强度E 1(或磁场强度H 1)之比。
GB/T 12190-2006中详细规定了屏蔽效能测试方法22第三章测试设备介绍辐射骚扰测试仪器传导骚扰测试仪器上一章节我们介绍了测试场地,下面我RE测试设备23们就来说说测试仪器。
下图是辐射骚扰测试示意图,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测试场地外,还有测试天线、射频线缆及测量接收机。
测量接收机是电磁兼容测量设备中使用最频测量接收机24繁也是最关键的设备。
它实质上是一种选频电压表,能够将由传感器(人工电源网络、接收天线等)输入的干扰信号中预先设定的频率分量以一定的通频带选择出来,予以显示和记录。
针对不同的测量项目,要求接收机具有多种检波方式。
传统检波器有3种:峰值(PK)检波器、准峰值(QP)检波器和平均值峰值检波:它的充电时间常数很小,即使是很窄的脉冲也测量接收机25能很快充电到稳定值,当中频信号消失后,由于电路的放电时间常数很大,检波的输出电压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峰值上。
平均值检波:其最大特点是检波器的充放电时间常数相同,特别适用于对连续波的测量。
准峰值检波:这种检波器的冲放点时间常数介于平均值于峰值之间,在测量周期内的检波器输出既与脉冲幅度有关、又与脉冲重复频率有关,其输出与干扰对听觉造成的效果相一致。
天线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
天线是一种接收天线26能量转换器,当天线用作接收天线时,它将空间的电磁波转变成传输线中的信号功率。
接收天线的种类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接收天线分为不同类型。
一般在辐射测试中,我们会用到以下4中:1、双锥天线:工作频率一般为30MHz~300MHz。
2、对数周期天线:工作频率一般为300MHz~1000MHz3、宽带符合天线:双锥天线和对数周期天线的组合体,工作频率一般为30MHz~1000MHz,用来代替上述两种天线。
4、喇叭天线:1GHz以上辐射骚扰测试使用。
1、双锥天线;2、对数周期天线;3、宽带符合天线;接收天线274、喇叭天线下图时传导骚扰测试示意图,我们可以发现,CE测试CE测试设备28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上述提到的测量接收机以外,还有就是人工电源网络(LISN或AMN)。
测试设备介绍|人工电源网络主要应用于测量受试设备沿电源线向电人工电源网络29网发射的骚扰电压。
人工电源网络有如下两个作用:1、隔离和耦合作用:阻止受试设备产生的射频电磁骚扰进入电网,同时衰减来自电网的干扰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