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 格式:ppt
- 大小:3.41 MB
- 文档页数:4
第三章 地震波动方程现在,我们用前一章提出的应力和应变理论来建立和解在均匀全空间里弹性波传播的地震波动方程。
这章涉及矢量运算和复数,附录2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了复习。
3.1 运动方程(Equation of Motion )前一章考虑了在静力平衡和不随时间变化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场。
然而,因为地震波动是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动力学效应,为此,我们把牛顿定律(ma F =)用于连续介质。
3.1.1一维空间之振动方程式质点面上由于应力差的存在而使质点产生振动。
如图1-3所示,考虑一横截面为A ∆薄棒向x1轴延伸,任取以微元,沿x1的长度为1x ∆,其左端的应力为11σ,方向逆x1的方向,右端的应力为11111x σσ∂+∂,方向与x1方向相同,其位移量为u :1D caseFigure 2.8x 1111111x ∂则其作用力为“应力” “其所在的质点面积”,所以其两边的作用力差为()()()()()111111111111111111111A x x x A x x x x Ax x σσσσσσ⎛⎫∂∂∆+∆-=∆+∆-=∆∆ ⎪∂∂⎝⎭惯量﹙inertia ﹚为212ux A tρ∂∆∆∂所以得出21121u t x σρ∂∂=∂∂ ……………………………………………………... (3-1)其中ρ为密度﹙density ﹚。
3-1式表示,物体因介质中的应力梯度﹙stress gradient ﹚而得到加速度。
如果ρ与E 为常数,1111uEx x σ∂∂=∂∂,这里考虑一维情况,将x 的角标去掉,则3-1式可写为 222221tu c x u ∂∂=∂∂ …………………………………………………… (3-2)其中ρEc =运用分离变量法求解(3-2)式,设u=X(x)T(t),(3-2)式可以变为T X cT X ''=''21设22ω-=''=''TT X X c 求解20T T ω''+=,其特征方程为220r ω+=,特征根为1,2r i ω=±,所以微分方程的解为:12i t i t T C e C e ωω-=+ 同理得到,220X X c ω''+=的解为12i xi x ccX D eD eωω-=+。
利息与利率导读:当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会下降,股票市场也会下跌,为什么会如此?通过本章的学习,你会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第一节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一)货币时间价值与利息1.货币时间价值: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
(货币为什么具有时间价值?理论界解释:就现在消费与未来消费来说,人们更加偏好现在消费,如果货币的所有者要将其持有的货币进行投资或借予他人进行投资,他就必须牺牲现在消费,对此,他会要求对其现在消费的推迟给予一定的补偿,补偿金额的多少与现在消费推迟的时间成同向变动。
因此,货币时间价值来源于对现在消费推迟的时间补偿。
)马克思对利息来源的经典阐述:“贷出者和借入者都是把同一货币额作为资本支出的。
但它只有在后者手中才执行资本职能。
同一货币额作为资本对于两个人来说取得了双重的存在,这并不会使利润增加一倍。
他所以能对双方都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只是由于利润的分割。
其中贷出者的部分叫利息。
由此可见,利息来源于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者借入资金发挥营运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
2.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1)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利息通常被人们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利息是货币资金所有者理所当然的收入。
(2)收益的资本化将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该事物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便是收益的资本化。
C = P * r C(收益) 本金(P)利率(r)收益的资本化公式:P = C / r收益资本化作用的领域非常广泛,土地交易、证券买卖、人力资本的衡量等。
地价= 土地年收益/ 年利率人力资本价格= 年薪/ 年利率股票价格= 股票收益/ 市场利率第二节利率的计量和种类(一)计量1.单利与复利单利公式:C(利息) = P(本金)* r(利率)* n(年限)复利公式:S(本利和)=P(本金)*{(1+r)的n次方}C = P 【(1+r)的n次方– 1】2.现值与终值终值:按一定的利率水平计算出来其在未来某一点上的金额(即本利和)现值:与终值相对应,这笔货币资金德本金额被称为现值(即未来本利和的现在价值)公式:P = S / (1+r)的n次方3.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指投资人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且一直持有到债券期满时可以获得的年平均收益率。
第三章气团与锋天气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天气过程的时间变化很复杂,但是天气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从大量的个例中归纳出了一套关于天气现象与天气过程的最主要和最典型的特征,并且用这些特征对天气现象与天气过程作了系统的概括。
1920年前后,挪威学派V.J.皮叶克尼斯和伯杰龙等人以温度场为主要特征提出了气团与锋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从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与天气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天气分析和预报规则。
§3—1 气团一、气团的概念气团是指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和湿度)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团。
在同一气团中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稳定度)几乎相同,天气现象也大致一样。
气团的水平尺度可达几千公里,垂直范围可达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常常从地面伸展到对流层顶。
二、气团形成与变性大气热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
但大气对太阳的短波辐射直接吸收得很少,而对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吸收却要多些。
地球表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同时放射波长较长的长波放射。
据估计,大气吸收太阳短波辐射所得到的热量仅相当于大气吸收地表面长波辐射所得到热量的1/8。
可以认为,大气热量的主要是来自地球表面。
大气中水汽也只能是来自地球表面水分的蒸发。
所以,地球表面的温度和湿度状况对气团形成与变性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气团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范围广阔,地表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即气团源地。
(例如:广阔的海洋、巨大的沙漠或冰雪覆盖等性质的下垫面)。
二是相对稳定的环流形势,(例如移动甚少的反气旋)使大范围空气能长时间停留或缓慢移动在性质均匀的下垫面上,通过大气中各种尺度的湍流、系统性垂直运动、蒸发、凝结和辐射等物理过程与地球表面进行水汽和热量交换,经过足够长时间,才能逐渐获得与下垫面相适应的相对均匀的物理属性。
另外,空气运动对气团形成也有很大影响。
下沉辐散运动可以使大气中温度、湿度的水平梯度减小,增加大气中温、湿特性的水平均匀性。
具有形成气团温、湿属性比较均匀条件的地区,称为气团源地。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一、晶体常识1、晶体与非晶体比较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3、晶胞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晶胞在晶体中的排列呈“无隙并置”.4、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某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这个晶胞。
中学常见的晶胞为立方晶胞.立方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如下:①晶胞顶角粒子为8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8②晶胞棱上粒子为4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4③晶胞面上粒子为2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2④晶胞内部粒子为1个晶胞独自占有,即为1注意: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粒子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
二、构成物质的四种晶体1、四种晶体的比较晶体类型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质硬度一般较软很硬一般较硬,少部分软较硬熔沸点很低很高一般较高,少部分低较高溶解性相似相溶难溶于任何溶剂难溶于常见溶剂(Na等与水反应)大多易溶于水等极性溶剂导电传热性一般不导电,溶于水后有的导电一般不具有导电性(除硅)电和热的良导体晶体不导电,水溶液或熔融态导电延展性无无良好无物质类别及实例气态氢化物、酸(如HCl、H2SO4)、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如P4、Cl2)、非金属氧化物(如SO2、CO2,SiO2除外)、绝大多数有机物(有机盐除外)一部分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硅、晶体硼),一部分非金属化合物(如SiC、SiO2)金属单质与合金(Na、Mg、Al、青铜等)金属氧化物(如Na2O),强碱(如NaOH),绝大部分盐(如NaCl、CaCO3等)2、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方法(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原子晶体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
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3)离子晶体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相应的晶格能大,其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1、(单选题)关于宪法与文化制度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D.宪法规定的公民文化教育权利是文化制度的重要内容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B•2、(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D.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3、(单选题)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D.《宪法》规定的修宪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4、(单选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多项职权,但下列哪一职权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D.审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部分调整方案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B•5、(单选题)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物质帮助的权利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6、(单选题)宪法效力是指宪法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约束力与强制性。
关于我国宪法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D.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源于宪法的正当性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A•7、(单选题)关于宪法实施,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D.宪法适用是宪法实施的重要途径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8、(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D.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9、(单选题)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10、(单选题)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
根据《宪法》规定,对于“宪法法律至上”中“法律”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D.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11、(单选题)关于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