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基本概念介绍及普元工作流简介 共18页
- 格式:ppt
- 大小:311.00 KB
- 文档页数:18
一、背景知识:1.工作流介绍什么是工作流工作流(Work Flow)就是工作流程的计算模型,即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前后组织在一起的逻辑和规则在计算机中以恰当的模型进行表示并对其实施计算。
工作流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实现某个业务目标,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利用计算机,按某种预定规则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者任务。
简单地说,工作流就是一系列相互衔接、自动进行的业务活动或任务(如图1)。
我们可以将整个业务过程看作是一条河,其中流过的河水就是工作流。
工作流属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CSCW)的一部分。
后者是普遍地研究一个群体如何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实现协同工作的。
图1:简单的文档扭转历史工作流从思想萌芽到工作流技术的高速发展,到现在足足经历了四十多年。
让我们回顾下历史:1968年,工作流思想开始出现。
1970年,工作流技术开始出现在办公自动化研究领域。
而原型系统SCOOP、OfficeTalk系列试验系统的出现,标志着工作流技术的开始,也是最早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1983年至1985年,含有工作流特征的商用系统开发始于期间,它主要用于图像处理领域和电子邮件领域。
而此前由于计算机、网络等原因工作流技术都失败了。
1990年后,工作流系统开发跟研究进入新的热潮,工作流技术被应用于电讯业、软件工程、制造业、金融业等等众多行业。
1993年8月,工作流技术标准化的工业组织-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成立。
1994年,工作流管理联盟发布了用于工作流管理系统之间互操作的工作流参考模型,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工业标准。
之后大量工作流论文开始被撰写出来。
2000年以后,Web服务技术的兴起,多个标准化组织制定了各自和工作流技术相关的Web 服务标准,如XLANG(注1),WSFL(注2)等。
2002年8月,IBM,Microsoft为等企业联合提交并发布了BPEL(注3)规范。
上海益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 工作流基本概念 (2)1.1 工作流的起源 (2)1.2 工作流的定义 (2)2 工作流管理系统基本概念 (6)2.1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定义 (6)2.2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分类 (7)3 工作流管理系统参考模型 (8)3.1 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8)3.2 工作流参考模型 (9)3.3 过程定义 (12)3.3.1 过程定义工具 (12)3.3.2 工作流定义转换(接口1) (13)3.4 工作流执行服务与工作流引擎 (15)3.5 工作流客户端功能 (17)3.5.1 工作流客户应用 (17)3.5.2 客户端应用接口 (17)3.6 应用程序调用功能 (18)3.6.1 应用程序调用 (18)3.6.2 应用程序调用接口 (19)3.7 系统管理 (20)3.7.1 管理和监控工具 (20)3.7.2 管理和监控工具接口 (21)4 过程定义语言 (23)5 益达网络EOS工作流 (26)5.1 益达网络EOS概述 (26)5.2 EOS工作流组成 (27)5.3 EOS工作流特性 (27)5.4 EOS工作流优势 (31)5.5 EOS工作流应用范围 (32)6 工作流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34)6.1 工作流的发展现状 (34)6.2 采用工作流的好处 (35)6.3 工作流与ERP系统的应用 (35)参考文献 (37)附录:术语表 (38)1工作流基本概念1.1 工作流的起源工作流的概念起源于生产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提出的目的是通过将工作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来执行这些任务并对它们进行监控,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的目标。
实际上,自从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有关过程的组织管理与流程的优化工作就一直在进行,这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只是在没有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支持之前,这些工作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
工作流基础知识培训一、工作流基础概念工作流是指把一组任务按照一定的次序在一组参与者之间进行协调,以达成某个具体的工作目标的一种技术方法。
简而言之,就是以流程的形式将工作分解、协调、安排并执行的方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
工作流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更是成为了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工具。
二、工作流的基本要素1. 流程工作流的核心就是流程,是工作流中最基本的元素。
流程是指在进行一项工作的过程中,所要遵循的规定的步骤和方法。
在工作流中,流程可以分为主要流程和次要流程。
主要流程是指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而次要流程则是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一些次要的或者可选的步骤和方法。
2. 角色在工作流中,角色是指与流程相关的一组人员所需要担任的职责。
角色在工作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清晰定义了角色并且明确分配了各个角色的职责,才能够确保工作流的顺利进行。
角色的定义应当基于工作的性质和需求,不同的工作可能需要不同的角色。
如:批准者、执行者、申请者等。
3. 数据数据是工作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工作流中流转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工作流中,流程是围绕着数据展开的。
通过工作流的处理,不同的人员可以对同一份数据进行协同处理,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流程。
4. 规则规则是指在进行工作流的过程中所需要遵守的规定、条款或者标准。
规则在工作流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遵守了规则才能够确保工作流的正常进行。
规则的制定要基于工作流的需要,必须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各种可能的情况,使得规则既可以被理解,也可以被执行。
三、工作流的基本分类1. 顺序工作流顺序工作流是指在进行工作流的过程中,各个步骤是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的。
换句话说,就是每个步骤都必须等待前一个步骤的完成,才能够开始下一个步骤。
顺序工作流适用于需要按步骤进行处理的场景,如审批流程、请假流程等。
2. 并行工作流并行工作流是指在进行工作流的过程中,各个步骤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工作流名词解释工作流是一种用于描述实现特定任务的流程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形象的、有逻辑的和易于理解的抽象,它的目的是允许不同的组织机构在某个共同的、可共享的可视化表示中描述一组步骤。
工作流也是衡量企业效率的一种技术,它专注于处理的过程被记录和重复使用,以确保企业绩效能够持续改进,从而降低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资源和投入。
“工作流”这个词通常可以指“流程”,“过程”或“任务”,它用于描述一系列活动,以完成特定的工作,如完成账单,发货或完成其他工作。
工作流的每个步骤可以是机器自动执行的,也可以是由人员完成的,或者以某种组合方式运行。
它可以由数字信号控制,也可以采用更传统的文档流程。
通常,工作流被定义为一组相关联的活动和事件,以实现某种特定的任务。
它还可以用来描述组织或企业在完成某项工作所采取的步骤,这些步骤随时间推移可能会有所变化。
它可以被用来记录当前的流程,也可以被用来指导流程的未来开发或改进。
工作流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某种任务从开始到结束过程以及过程中每一步所需要的资源等相关信息的可视化方式。
它可以用来重复使用,描述当前工作流程,并能够使组织能够更有效地完成其任务。
工作流可以构建于不同类型的程序、软件和硬件之上,如工作流引擎、工作流管理系统、电子表格、数据库等。
它们被用来定义、控制、跟踪和监督一系列的活动,从而帮助企业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
工作流的常见组成部分包括:工作流定义,工作流过程,任务,事件,信号,数据和资源。
工作流定义是描述和定义完整工作流程所需步骤及其相互关系的文档。
工作流过程是实施步骤之间的流程,它可以是任务,也可以是事件,或者任务和事件的组合。
任务是实施工作流程所需要完成的活动。
事件是实施工作流程时发生的反馈信号,提醒企业完成工作流程的正确操作。
信号是组织内部的通讯证据,可用来启动和关闭工作流程,以及控制生产的每一步。
数据是组织内部所需的文档,记录和显示有关工作流程的信息。
资源是组织内部用于完成工作流程的所有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设备和其他资源。
1 工作流引擎规范接口工作流管理联盟发布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参考模型,该模型定义了一个基本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所需要的6 个基本模块,并制定了各模块之间的接口标准.WfMC 参考模型通过API 向外部提供5 个方面的功能服务,这些功能分别为:(1) 接口1 - 流程定义的导入导出;(2) 接口2 - 同客户端应用程序和工作列表处理程序之间的交互;(3) 接口3 - 软件工具和应用程序的调用;(4) 接口4 - 不同工作流管理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5) 接口5 - 管理人员通过监控接口获得流程运行的确切数据以管理和监视.2 工作流引擎规范接口的实现2. 1 流程定义接口( 接口1)许多不同厂商提供的工具可以进行工作流流程的分析、建模、描述和归档等工作. 这些工具需要识别公共的流程交换格式,以支持在这些不同的产品之间传送工作流程过程定义.接口1 便定义了XPDL 的交换格式. 此外,接口1 还定义了过程设计环境与过程运行环境之间模型转换的规范,以使不同的建模工具产生的流程定义可以输入到不同的工作流引擎的运行环境中为了提供一个访问和描述工作流定义的公共方法,引入XPDL 工作流元数据模型(meta –data Model) ,模型确定了流程定义中用到的一般的实体,这些实体都有不同的属性,引擎通过接口1 的API 的实现将XPDL 的过程描述传递到工作流运行环境中.XPDL 元模型提供了流程定义交换中用到的基本的实体及其属性,这些都是工作流流程的组成部分,这些实体包括: ①工作流过程定义; ②工作流过程活动; ③转移信息; ④工作流参与者; ⑤组织模型.2. 2 执行、应用接口( 接口2 、3)工作流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同用户之间交互的通道,以便用户参与到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运行中. 接口2 主要完成这方面的功能. 根据WfMC在关于接口2 的规范中定义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接口2 规范,提供大致可以分为以下5 个方面功能:(1) 会话的建立与撤销. 通过此接口可以获得与工作流引擎一次会话的实例,从而可以进一步调用引擎服务器提供的更多的控制功能;(2) 获取工作流流程定义及状态. 引擎通过此接口获取工作流的过程定义和状态,从而可以将过程的静态模型导入工作流引擎的运行环境之中;(3) 工作流流程实例的操作. 此接口从整个流程的角度出发,针对工作流流程实例的操作,如创建、挂起、终止流程,获取和设置流程属性等;(4) 工作流活动实例的操作. 此接口以一个工作流流程中的众多活动实例作为控制的对象,并且对相应活动实例进行操作,如获取和设置活动的属性,改变活动的状态等;(5) 工作列表及工作项的操作. 此接口主要面向于普通的流程活动的操作用户,提供工作项列表及其操作,如获取工作列表,处理工作项等,从而推动整个工作流程的运行.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以完成与工作流管理系统之间交互的所有任务:登录系统、打开自己的工作列表、处理自己的工作任务、将完成的任务提交给系统、将自己的任务转交给其他用户等等.此外,工作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时需要调用外部应用程序,以完成系统不能完成的工作(比如,发送Email 或传真,扫描文件等) ,或者与其它系统集成到一起. 此时可以通过接口3 来完成. 接口3 同接口2 的功能大部分是相同的,因此,这两个接口有融合的趋势. 接口3 主要规定了调用外部应用程序的函数规范,以及外部应用程序返回数据的格式.2. 3 多系统协同接口( 接口4)在企业级的工作流系统中,流程往往需要跨越多个服务器或系统,比如应用于跨国公司或大型集团公司的工作流系统经常会有这种的需求,此时就需要服务器或系统之间进行通讯,交换流程控制信息和流程定义等数据,以实现流程跨地域运行.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①创建流程实例; ②获取流程实例状态; ③获取和设置流程实例属性; ④启动或终止流程实例; ⑤改变流程实例的状态; ⑥改变流程实例的属性; ⑦更新流程实例.在不同的服务器或系统当中,主要体现在流程的同步和互操作的控制方面,以上各方面功能大致与接口3 的控制功能类似,区别在于数据的分布式交换. 服务器或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格式有多种,如文件、数据库表、E2mail 或直接通过网络传送的数据流等.2. 4 用户管理和监控接口( 接口5)此接口提供给用户管理和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查看系统运行的历史记录的功能. WfMC 对此接口的规范,定义了相应工作流引擎运行信息的数据格式,格式包括:(1) 流程实例信息:包括创建、启动流程实例和子流程实例的数据;流程实例状态变化的数据;流程实例属性变化的数据;(2) 活动实例信息:包括活动实例状态变化的数据,活动实例属性变化的数据;(3) 工作项信息:包括工作项状态变化的数据,工作项配合重新分配的数据,工作项属性变化的据;(4) 远程操作信息: 包括开始和停止会话的数据;远程创建流程实例和远程改变流程实例状态的数据;远程获取和设置流程实例属性的数据;会话管理的数据;(5) 流程定义信息;(6) 扩展的信息及专用的信息.这些数据在系统运行时由系统自动记录在数据库或相应的文件中,可通过引擎接口5 提供的API进行统计和查询,或者通过系统工具采用文件的形式导出到系统外部.此外,此接口还要提供系统管理与流程控制的功能:(1) 过程实例的管理:对过程模型进行实例化;修改过程实例或者活动实例的状态;终止过程状态;(2) 状态的管理:查询过程或者活动实例的运行状态,便于用户了解流程中的具体细节;(3) 用户管理:建立、删除、暂停和修改用户的权限;(4) 系统流程数据的备份和恢复;(5) 流程监控图的绘制:将某个处于运行状态的流程或者已经结束的流程用图形化的方式直接明了显示.。
上海益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工作流基本概念 (4)1.1工作流的起源 (4)1.2工作流的定义 (4)2工作流管理系统基本概念 (8)2.1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定义 (8)2.2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分类 (9)3工作流管理系统参考模型 (10)3.1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10)3.2工作流参考模型 (11)3.3过程定义 (13)3.3.1过程定义工具 (13)3.3.2工作流定义转换(接口1) (14)3.4工作流执行服务与工作流引擎 (15)3.5工作流客户端功能 (17)3.5.1工作流客户应用 (17)3.5.2客户端应用接口 (18)3.6应用程序调用功能 (18)3.6.1应用程序调用 (18)3.6.2应用程序调用接口 (19)3.7系统管理 (20)3.7.1管理和监控工具 (20)3.7.2管理和监控工具接口 (21)4过程定义语言 (23)5益达网络EOS工作流 (26)5.1益达网络EOS概述 (26)5.2EOS工作流组成 (27)5.3EOS工作流特性 (27)5.4EOS工作流优势 (31)5.5EOS工作流应用范围 (32)6工作流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34)6.1工作流的发展现状 (34)6.2采用工作流的好处 (35)6.3工作流与ERP系统的应用 (35)参考文献 (37)附录:术语表 (38)1工作流基本概念1.1工作流的起源工作流的概念起源于生产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提出的目的是通过将工作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来执行这些任务并对它们进行监控,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的目标。
实际上,自从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有关过程的组织管理与流程的优化工作就一直在进行,这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只是在没有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支持之前,这些工作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迅速发展,多机协同工作技术日益成熟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工作流技术为企业更好地实现这些经营目标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工作流基本概念: 什么是工作流?工作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连续的以串行或并行的方式去完成某一业务。
业务:工作流所指业务涵盖了与经营相关的活动。
串行或并行:业务中的步骤也许以一步接着一步的方式进行,我们称之为串行;或者由不同的人或组合根据不同的情况处理,我们称之为并行。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如工作流的名称所表达的含义,一个人处理的业务不称其为工作流,只有任务从一个人"流"向另一个人的时候,才有工作流。
共同的目标:个体参与工作流必须是为了同一个工作目标。
如果个体处于两个相互独立的项目之中,不会产生工作流。
由于上述定义也许包含了物质生产和产品,所以我们以"业务工作流"来强调所讨论的不仅仅是制造业,而是业务的自动化。
将工作进程结构化,创建工作流过程如下:定义一个工作团队需要同时受业务规则控制的活动或任务。
将该任务细分为"子任务",又称"步骤"。
每一步骤代表一个人或逻辑上不可或却的事项。
一个任务可以多种不同方式进行细分。
如何将业务细分为最合理的步骤需要良好的业务判断能力。
考虑每个步骤的工作分配。
即该步骤所定义的功能及所需的技能与参与该步骤的人是否匹配。
考虑所有被用来完成任务的外部应用程序,是否有能被自动化的手工步骤,从而成为工作流的一部分。
注意步骤之间的先后次序。
如部分步骤是基于条件的,那就需要根据条件的不同区分不同的步骤。
画出流程图,定义各个步骤的职能和参与者。
创建完成子任务的各个步骤的表格、文件和详细指示。
如你所见,工作流包括序列化的步骤和进程。
任务按实现规定的规则和条件从一个步骤"流"向另一个步骤。
工作流的问题在工作流自动化出现以前,所有的工作流都是通过手工实现的。
较典型的是某项任务中的步骤要求参与者批阅文档或表格组成的文件。
完成批阅及填写完表格中的相关内容后,文件被人工地传到下一步的执行者。
工作流名词解释工作流是一种组织业务处理活动的有效工具,它能够加强组织的运营效率、协调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工作流的定义以及它在企业中的应用。
工作流是指组织中的信息流。
它是一种工具,可帮助管理者从原始信息中有效地抓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以合适的方式把它们传递给相应的决策者,以决定相应的行动。
工作流将组织的业务决策流程模型化,并确定责任者,这样就可以更快地做出更好的决定。
工作流通常分为两个类型,即自动化工作流和流程导向工作流。
自动化工作流通常由组织的业务系统自动处理,如ERP系统中的财务处理。
流程导向工作流则需要人工参与完成,如销售流程中的用户需求分析及产品测试等。
企业使用工作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
工作流能够加强组织的运营效率、优化资源分配,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工作流也能够减少人员负荷,使组织更好地实施管理。
最重要的是,运用工作流可以把成功的业务经验固化,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从而有效降低风险。
工作流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无所不在,它可以用于管理业务流程、精细化销售流程、客户投诉处理等和管理工作流程,以及财务运营等多个方面。
在实施工作流前,首先应该确定一些目标,明确工作流的结构,细分工作的组成,细化任务的流向,确定作业范围,并根据工作流程中的每项任务完成相应的工具或流程。
综上所述,工作流是组织业务处理活动的一种有效工具,它有助于加强组织的运营效率、协调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它还可以应用于管理业务流程、精细化销售流程、客户投诉处理等多个方面。
实施工作流前,应该正确配置管理信息系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