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的提出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2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考点同步解读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机遇上看,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从不利方面看,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参与中谋求发展。
2.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1)联系: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2)区别: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3.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世贸组织继承了关贸总协定的合理内核,保留其宗旨、职能、基本原则及规则等。
两者的区别具体表现在:(1)机构性质:关贸总协定以“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议形式存在,不具有法人地位;世贸组织是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
(2)管辖范围:关贸总协定只处理货物贸易问题;世贸组织还要处理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其协调与监督的范围远远大于关贸总协定。
(3)争端解决:关贸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对争端解决没有规定时间表;世贸组织采用反向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的时间表。
可见,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的效率更高。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再孤立运作而是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以全球视角出发,统筹安排和管理全球经济的现象和趋势。
以下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一、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是指国际社会中各种文化形态、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趋于相互融合,世界各国日益形成一个共同体的趋势。
全球化可以分为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等多个方面。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1. 贸易自由化加快:各国逐步采用较低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达成相互贸易的目的,有利于全球化的进程。
2. 资本全球化加速:跨国公司跨越国界,进行跨国越境投资、并购、兼并等,实现资源配置和优化效益。
3. 劳动力的全球化加剧:各国企业和个人的跨国流动加大,国际分工深化。
4. 科技、信息全球化深入: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
三、经济全球化的意义1. 促进效益优化:全球化推动了国际资本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即优质资源优先进入发达国家,而价廉物美的产品优先进入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全球效益的最大化优化。
2. 实现优势互补:不同国家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国际贸易和投资,各国可以更好地利用其优势资源和劳动力,为各国发展提供必要的可能。
3. 促进企业创新: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有很大的不同,跨越国界经营的企业必须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这必然促使企业进行创新。
四、经济全球化的挑战1. 经济危机风险上升: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风险也随之上升,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风险和传染风险显著增加。
2. 贫富分化问题:全球化交流的便利性,优质资源的流动,容易增加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导致社会不平等和不稳定性加大。
3. 保护主义倾向加速:在国际贸易多层次和多方面的需求下,各国逐渐倾向于发展本地市场,难以避免出现保护贸易的苗头。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经济全球化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
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这一复杂而丰富的概念。
1.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及发展历程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越来越融合,形成一个全球经济体系的过程。
它是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到贸易、投资、资本流动等多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6世纪欧洲殖民时期,当时欧洲各国通过殖民地之间的贸易、物资流动等方式,开始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
20世纪初期,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逐渐增多,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199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三大机构成立,标志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2.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经济全球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利:(1)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合作,加速国际分工与互相依赖的发展;(2)提高了贸易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推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3)方便物资流动,加快了技术转移和创新的速度;(4)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多元化;弊:(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2)极端自由主义经济理念的推行,导致利益主义思想泛滥,形成了不少“反全球化”运动;(3)经济全球化不同步,某些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进程中受到排斥,处境比较困难;(4)全球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3.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未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市场和全球供应链的形成使许多企业具有全球竞争力;(2)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的深入,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诞生打破了时空限制,为全球经济交流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3)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的是文化和思想的交流,推动着全球村的建设。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势必会更加深入。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出路本文在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出路和对策:积极为经济全球化顺利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普惠共赢应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中应起积极的作用。
标签:经济全球化;逆全球化;“一带一路”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一般认为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经济全球化曾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今天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下面就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出路做一论述。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尽管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但哥伦布15世纪末的美洲大陆的新发现可以认为是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起点,我们可以把这500多年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多个阶段。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为经济发达的西欧国家在整个世界的资本输出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加速了欧洲强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行为,这种行为的一个副产品就是把世界各地区和各国家的交通通道打开了,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初步基础。
发轫于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中叶的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美等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大批过剩的工业品只能被销往世界各地,加速了整个世界生产行为的国际分工,促进了整个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全球性的经济活动成为一种常态。
发轫于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的以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器,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整个世界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使西方殖民统治范围扩及整个世界,国际分工也进一步扩大。
事物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进入人类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阶段。
先是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接着就是几乎席卷整个世界的经济大萧条(1929-1933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7-1945年),这些历史事件使得世界范围内的经贸活动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分析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末期以来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最近二十年更是呈现出加速度的增长。
全球化给全球带来了大量的贸易、旅游、人员流动等方面的利益和机会,但同时也给落后的国家带来了很多的压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不同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外商投资、贸易自由化、信息技术等手段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共享资源以及技术与管理经验,达到共同发展的一种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是由于技术进步、交通运输、通讯技术和贸易自由化等多种因素的推动所致。
二、全球化的趋势1.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交流和传递越来越方便。
商业领域、政府机构、科研机构、个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
这种便利化的交流和传递使得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运作变得更加便利。
从而推动了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2.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加强在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贸易自由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渐降低,自由贸易的体系逐渐完善,这无疑推动了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国际组织对贸易自由化的推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
3.资本的流动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跨国公司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
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利润回报的诱惑使得跨国公司将投资领域扩大到全球范围内。
这种投资的扩大使得资本的流动加速,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化的趋势。
4.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的多元化也成为一种趋势。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使得全球变得更加多元化。
不同国家的文化与价值观的交流关系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文化在推动全球化的同时也会受到全球化的影响。
三、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发展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但也会让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到一定的冲击。
落后的国家会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2.文化影响全球化的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也会深入人心。
经济全球化研究观点综述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归纳了学术界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观点。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的提法并不统一,各种观点都有一定根据和道理,但多为对全球化不同方面或特征的强调。
就其本质讲,不同观点的差异并不是很大。
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一把双刃剑,但对其反映出的一些深层问题,如是否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等,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三、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经济全球化具有“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被压缩”等特征。
四、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产生。
有“该现象早已有之”、“是现代的新事物”和“历史上的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的经济全球化”三种不同观点。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多尔·拉维特1986年在他题为《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
他是用这个词形容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和技术在世界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
目前,与经济全球化有关的提法五花八门,不尽相同。
既有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西方经济全球化、东方经济全球化,又有西方强国的经济全球化、第三世界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国际化等。
与经济全球化意义相接近或相关联的,还有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全球主义、市场全球化、竞争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技术全球化、法律全球化、生活方式全球化、消费行为与文化生活的全球化等等。
有的作者在使用其中一些概念时,常常作为同一概念相互替代。
根据上述众多概念的性质和内涵,并认真分析不同作者,在不同场合使用上述概念的具体情形,对其可以梳理出以下的一些类型并由此发现它们各自不同的含义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1)包含经济全球化的较高一级概念。
如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部分内容或某一方面。
如市场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技术全球化、消费行为全球化等。
(3)与经济全球化平行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的提出
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据说最早是由特*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有人从生产力运动的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
相互影响。
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
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也有人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经济之实,使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更为严重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中,由于实力不同,发达国家和跨
国公司将得利最多,而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少。
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
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
军事。
社会。
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