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尺计重
- 格式:pptx
- 大小:650.70 KB
- 文档页数:73
水尺计重水尺计重是通过对承运船舶的吃水及船用物料(包括压载水等)的测定,根据船舶有关图表,测算船舶之排水量和有关物料重量,以计算载运货物重量的一种方式,而测准水尺是水尺计重中最基本的要求。
目前测量水尺还是以观测为主,但风浪、测量人员的习惯偏向等因素会对观测水尺产生影响。
只有方法科学、遵守契约,才能准确鉴定。
船舶状态不变。
测看水尺时,要停止排放或泵进压载水,停止移动船上的吊杆及停止开关舱盖等。
在实际工作中,船方有时会做出相反的举动,以达到影响水尺变化的目的,而此时观测出的数据并非实际状态的数据,结果也是大相径庭。
遵循读数原则。
一般公制水尺标记的数字字体线条宽度为2厘米,英制为1英寸;公制水尺字体高度、两字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cm,英制为6英寸。
水尺读数公制读到厘米,英制读到0.5英寸。
当水线位于公制数字上时分米数为偶数;位于数字间时分米数为奇数;位于英制数字上时英寸部分为0~6,位于数字间时英寸部分为6~12。
如在水尺标记的数字下缘有横线者,一般以横线的下缘为基准线。
尽量直视水尺。
观测者视线与水面的角度应尽可能减小,并且应与曲线表面尽可能垂直。
从高处往低处看水尺,往往会引起视觉误差。
如在岸边观测船舯低处水尺,由于岸边高于水面,造成观测角度较大,那么应尽可能多角度观测,把误差减小到最小。
平均波峰波谷。
理想状态的船舶吃水是风浪绝对平静的水线值,但观测水尺时往往会受到波浪对观测水尺的干扰。
因此,可首先观察出波峰波谷出现频率较大的区间,分别得出波峰波谷的平均值,然后计算两个平均值之间的中间值即可初步得到某点的水尺值。
观测吃水应在风浪较小的情况下进行,当涌浪超过1米时最好暂停观测。
取平稳水线值。
风浪过后会呈现短暂的平稳,应迅速抓住时机,确定水尺平稳的瞬息面,并与波峰波谷的平均值进行比对,从而得出最终船舶吃水。
由于船舶靠码头内侧波浪相对较小,容易找到平稳水线值,通常先观测内侧,然后根据船上横倾仪了解外档与内档水尺差值情况,这样看波浪较大的外档水尺时心中有数,容易找到外档平稳水线值。
解读水尺计重标准水尺计重是应用“阿基米德定律”的典型范例一、水尺计重是应用“阿基米德定律”的典型范例二、具备正规的船舶图表,是水尺计重的必要条件三、水尺计重准确度5由“误差分析”推导所得四、船舶水尺标记、图表及测量器具的基本要求五、水尺计重中一些船舶与航运的术语和重要知识六、水尺计重基本计算公式及所包含物理量的定义七、船上技术数据的计算都源于原设计图的坐标系八、根本氏排水量纵倾校正是水尺计重公式的核心九、压载水正确测量、计算是水尺计重最重要环节十、水尺计重是一项综合许多学科内容的科学技术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船舶吃水及船用物料的测定方法和计算步骤。
本规程适用于大批量(相对于受载船舶之载重量)的散装及其他衡重方法不易确定重量1)的海运货物的重量鉴定。
水尺计重方法主要依据“阿基米德定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日本工程师根本广太郎创立的。
而现在有些培训教材中讲述水尺计重原理的文章,却把船舶当成为一大型“衡器”。
我们知道“阿基米德定律”和“衡器”原理是截然不同的。
“衡器”是计重工具,计重的工具不一定都是“衡器”!《规程》中适用范围所述“大批量”是指相对大的量,比如:5000吨货物,对于载重量是5-6万吨的船来说是小批量;对于载重量为5-6千吨的船来说就是大批量。
以前曾有规定:水尺计重的最少量是——吃水改变量大于一米,且装卸货期间不允许泵压载水。
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一次出口两万吨散装菜籽粕,要求分7批装船,每批都要做水尺计重。
其中最小的一批只有一千吨。
结果呢,大家可以可想而知,做出的分批重量数根本无法接受!真是吃力不讨好!两三万吨载重量的船,其TPC(每厘米吃水吨)大概40吨/每厘米,装载一千吨货大约吃水改变0.25米。
这样水尺计重中仅观测水尺一项,其不确定度为0.005米,约为20吨,就是装一千吨货可能偏差20!后来,我们是做整船水尺重量出证,其分批重量根据发货数按比例分摊出证。
简述水尺计重的流程水尺计重的流程可有趣啦,就像一场探秘之旅呢。
一、准备工作。
要进行水尺计重,前期准备可不能马虎。
得先找一个合适的测量地点,这个地点呀,得平静又安全,可不能在那种波涛汹涌的危险区域。
然后呢,测量工具要准备好,像水尺这种必备的东西,得保证它是准确的哦,要是水尺不准,那后面的计算可就全乱套啦。
还有,记录用的本子和笔也要准备好,可别到时候想记录数据了,发现没东西写,那就尴尬死啦。
而且呀,负责测量的人员得是专业的或者经过培训的,不然这活儿可干不好呢。
二、测量吃水深度。
接下来就是测量吃水深度啦。
船在水里可不是平平稳稳的,所以要在船的不同位置测量呢。
一般船头、船尾还有船身中间都得测一测。
测量的时候,得小心地把水尺放到水里,眼睛要瞪得大大的,看清楚水尺和水面接触的刻度。
这个刻度可重要啦,就像密码一样,差一点都不行。
有时候风浪会让水尺晃来晃去的,这时候就更要耐心啦,等水尺稳定了再读数。
而且为了确保准确性,可能还得多测几次,取个平均值呢。
就像我们做数学题的时候,多检查几遍答案才放心嘛。
三、查看船舶常数。
船舶常数也很关键哦。
这个常数是船舶本身的一些固定的数据,比如说船上的一些设备、油漆之类的重量。
得查看船舶的相关资料,把这个常数找出来。
要是这个常数搞错了,那对最后的计重结果影响可大啦。
这就好比我们做菜的时候,盐放多放少都会影响菜的味道,船舶常数的准确性就像盐的量一样重要。
四、计算排水量。
有了吃水深度和船舶常数这些数据,就可以计算排水量啦。
这是个有点复杂的计算过程呢。
要根据船型、吃水深度还有一些特定的公式来算。
就像搭积木一样,每个数据都是一块积木,得按照正确的方式组合起来才能得到正确的排水量。
这个过程需要很细心,要是一个数据用错了,那搭起来的“积木房子”可就歪歪扭扭的啦。
五、确定货物重量。
最后就是确定货物重量啦。
用计算出来的排水量减去船舶自身的重量(包括空船重量和船舶常数),剩下的就是货物的重量啦。
这个结果就像我们努力了很久得到的宝藏一样。
船舶水尺计重误差分析船舶水尺计重是指通过测量船舶在水中浸没的体积来确定船舶的排水量,从而计算船舶的载重能力。
水尺计重是船舶测量重量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船舶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水尺计重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本文将围绕船舶水尺计重误差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一、影响船舶水尺计重误差的因素1. 船舶结构变化:船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船体结构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例如船体的生锈、磨损、变形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水尺计重结果产生影响。
2. 测量方法不当:水尺计重需要精确测量船舶在水面以上和以下的体积,如果测量方法不当,例如测量点选择错误、测量精度不够等,都会导致计重结果的误差。
3. 水质变化:船舶在不同水域航行,水的密度不同,这会对水尺计重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4. 外界环境影响:天气条件、海浪、潮汐等外界环境因素也会对水尺计重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1. 定期维护船体结构:船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处理船体的生锈、磨损等问题,确保船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减小因船体结构变化而引起的水尺计重误差。
2. 优化测量方法:对于水尺计重的测量方法需要不断优化,选用精确的测量设备和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考虑水质变化:在进行水尺计重时,也要考虑水质的变化对计重结果的影响,对不同水域的水质特点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修正。
4. 外界环境因素的考虑:在进行水尺计重时,要对外界环境因素进行充分考虑,选择适当的测量时间和环境条件,避免外界环境因素对计重结果的影响。
船舶水尺计重误差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载重能力的确定,进而影响到船舶的安全运行。
如果水尺计重的误差过大,可能导致船舶超载或者载重不足的情况,导致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出现不稳定、倾覆甚至触礁的危险情况。
船舶水尺计重误差的风险是非常大的,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水尺计重误差还会影响到船舶的经济效益,如果计重结果偏大,则船舶的载重能力被高估,可能会导致船舶运载成本增加;如果计重结果偏小,则船舶的载重能力被低估,可能会导致船舶装载能力的浪费。
船舶水尺计重误差分析船舶水尺计重是船舶测定排水体积的一种方法,能够准确测定船舶的排水量,对于船舶的安全操作和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船舶水尺计重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可能会对船舶的安全造成影响。
分析船舶水尺计重的误差成因,对于提高船舶安全运输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船舶水尺计重的原理船舶水尺计重是通过测量船舶在水中的排水量,从而推算出船舶的排水量。
其原理是使用水尺对船体的不同水线进行测量,然后通过查表得到在各个水线处的排水量,并进行累加得到整个船舶的排水量。
水尺计重方法主要包括测量水位法和测量涡流法两种,它们都是通过测定水线的面积和水线下的浸水体积来计算排水量的。
二、船舶水尺计重误差的成因1.测量误差在实际操作中,测量水尺时可能会因为水尺的放置位置不准确、水位标志的偏差等原因导致的测量误差,从而影响计重的准确性。
船舶在进出水中时因为受到浪涌、船舶的晃动等原因也会对水尺的测量造成影响。
2.水尺漂移水尺漂移是指取样体积小、面积小的水尺在容易受到风浪和涡流等外力的作用而产生漂移的现象。
水尺漂移会导致水尺的测量结果偏差较大,从而影响水尺计重的准确性。
3.水尺因素水尺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磨损、脱漆等原因导致水尺的标志不清晰,水尺的材质对于水尺计重的准确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环境因素船舶在进行水尺计重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会对计重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比如气温、风力、海浪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水尺计重的准确性。
1. 加强水尺测量的精度提高水尺的测量精度是减小水尺计重误差的关键。
为了保证水尺的准确性,可以在测量过程中使用多种手段进行验证,比如借助其他测量设备进行双重测量,加强对水尺的维护和保养,定期对水尺的标志进行清晰和防腐处理等。
2. 加强水尺计重过程的管理加强对水尺计重过程的管理也是减小水尺计重误差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计重操作时,需要提前做好计划,选择适宜的时机和环境进行计重操作,同时要加强对计重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计重操作的准确性。
第一点水尺必须要了解船舶结构对船舶的船型有所了解1、夏季满载水线长度Lswl(Length on Summer Load Water Line):2、基线(Base line):3、龙骨线(keel line):4、艏垂线FP(Fore Perpendicular):5、艉垂线AP(Aft Perpendicular):6、两柱间长L BP(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s):7、型宽B(Moulded Breadth):8、型深D(Moulded Depth):9、型吃水d(Moulded Draft):第二点必须要按事实说话以下是水尺的大概步骤货物重量(净载重量)=满载排水量—空船重量—油淡水压载水1. 查处前后吃水看吃水差,中间吃水平均吃水用公式D/M=(6m+F+A)/82. 看吃水是否需要修正,用公式T/Lbp-(dF+dA)*dF/da3.求出平均吃水查表得出排水量DISP4. 看TPC(每厘米吃水吨)查表得的DISP+TPC的吃水=重载吃水得出真正的吃水5. 如果T1在吃水范围内侧无需修正,如30<T1<50按现在来讲一般不需要校正,如T1>50cm一定要进行2次校正二次校正公式Tc*CF*Tpc*100/Lbp+(50*T*T/LBP)*dm/dz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公式中的CF dm/dz 我们都不清楚0.1 CF 为船舶的漂心也就是以船中为坐标轴画的一条线,CF 一般在船舶资料上可以查到的CF 大小按国际标准来说一般CF<1.05左右是正确的CF大于1.05 说明这条船有问题不是正规的船舶按行规讲就是沙滩船CF的正负值按常规的话空船时为负值满载的时候是正值由《船舶静力学》基础知识可知,船舶水线面的几何中心称为“漂心”(Center of Floatation),简记为 CF;其相对位置以“漂心距舯距离”(Longitudinal Centre of Floatation from midship)表示,简记为 LCF、Xf。
第一节水尺计重的基本原理一、水尺计重的概念:二、基本原理:三、水尺计重的精度:四、水尺计重的作用:五、特点:A、优点:B、缺点:六、影响因素:七、适用范围:第二节有关船舶知识一、船舶尺度A、船型尺度(设计尺度):设计制造船舶用的尺度,多用于理论计算。
1、夏季满载水线长度Lswl(Length on Summer Load Water Line):2、基线(Base line):3、龙骨线(keel line):4、艏垂线FP(Fore Perpendicular):5、艉垂线AP(Aft Perpendicular):6、两柱间长L BP(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s):7、型宽B(Moulded Breadth):8、型深D(Moulded Depth):9、型吃水d(Moulded Draft):B、最大尺度:用于船舶停靠泊位、通过或进入船闸、船坞、桥梁和狭窄的航道以及港湾内移动回转的主要参考数据。
1、总长L OA(length Over All)2、最大船宽Bmax(Maximum Breadth)=B+2倍的船壳板厚3、最大吃水Dmax(Maximum Draft)=d+平板龙骨厚(平板龙骨下缘向上量起至S;100米长的船——18mm、150米长的船——25mm、大于200米长的船——31mm)4、水线以上最大高度Hmax(Maximum Height Above Water Line):空载水线(Light ship Water line)平面至船舶最高点C、登记尺度:船舶注册国丈量船舶决定船舶大小的尺度,多用于船舶的收费、分类、入级。
1、登记长度Lr(Registered Length):2、登记宽度Br(Registered Breadth)= Bmax3、登记深度Dr(Registered Depth):二、水尺标记水尺标记(Draft Mark):以数字表示船舶吃水深度的一种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