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尺计重
- 格式:pptx
- 大小:650.70 KB
- 文档页数:73
水尺计重水尺计重是通过对承运船舶的吃水及船用物料(包括压载水等)的测定,根据船舶有关图表,测算船舶之排水量和有关物料重量,以计算载运货物重量的一种方式,而测准水尺是水尺计重中最基本的要求。
目前测量水尺还是以观测为主,但风浪、测量人员的习惯偏向等因素会对观测水尺产生影响。
只有方法科学、遵守契约,才能准确鉴定。
船舶状态不变。
测看水尺时,要停止排放或泵进压载水,停止移动船上的吊杆及停止开关舱盖等。
在实际工作中,船方有时会做出相反的举动,以达到影响水尺变化的目的,而此时观测出的数据并非实际状态的数据,结果也是大相径庭。
遵循读数原则。
一般公制水尺标记的数字字体线条宽度为2厘米,英制为1英寸;公制水尺字体高度、两字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cm,英制为6英寸。
水尺读数公制读到厘米,英制读到0.5英寸。
当水线位于公制数字上时分米数为偶数;位于数字间时分米数为奇数;位于英制数字上时英寸部分为0~6,位于数字间时英寸部分为6~12。
如在水尺标记的数字下缘有横线者,一般以横线的下缘为基准线。
尽量直视水尺。
观测者视线与水面的角度应尽可能减小,并且应与曲线表面尽可能垂直。
从高处往低处看水尺,往往会引起视觉误差。
如在岸边观测船舯低处水尺,由于岸边高于水面,造成观测角度较大,那么应尽可能多角度观测,把误差减小到最小。
平均波峰波谷。
理想状态的船舶吃水是风浪绝对平静的水线值,但观测水尺时往往会受到波浪对观测水尺的干扰。
因此,可首先观察出波峰波谷出现频率较大的区间,分别得出波峰波谷的平均值,然后计算两个平均值之间的中间值即可初步得到某点的水尺值。
观测吃水应在风浪较小的情况下进行,当涌浪超过1米时最好暂停观测。
取平稳水线值。
风浪过后会呈现短暂的平稳,应迅速抓住时机,确定水尺平稳的瞬息面,并与波峰波谷的平均值进行比对,从而得出最终船舶吃水。
由于船舶靠码头内侧波浪相对较小,容易找到平稳水线值,通常先观测内侧,然后根据船上横倾仪了解外档与内档水尺差值情况,这样看波浪较大的外档水尺时心中有数,容易找到外档平稳水线值。
解读水尺计重标准水尺计重是应用“阿基米德定律”的典型范例一、水尺计重是应用“阿基米德定律”的典型范例二、具备正规的船舶图表,是水尺计重的必要条件三、水尺计重准确度5由“误差分析”推导所得四、船舶水尺标记、图表及测量器具的基本要求五、水尺计重中一些船舶与航运的术语和重要知识六、水尺计重基本计算公式及所包含物理量的定义七、船上技术数据的计算都源于原设计图的坐标系八、根本氏排水量纵倾校正是水尺计重公式的核心九、压载水正确测量、计算是水尺计重最重要环节十、水尺计重是一项综合许多学科内容的科学技术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船舶吃水及船用物料的测定方法和计算步骤。
本规程适用于大批量(相对于受载船舶之载重量)的散装及其他衡重方法不易确定重量1)的海运货物的重量鉴定。
水尺计重方法主要依据“阿基米德定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日本工程师根本广太郎创立的。
而现在有些培训教材中讲述水尺计重原理的文章,却把船舶当成为一大型“衡器”。
我们知道“阿基米德定律”和“衡器”原理是截然不同的。
“衡器”是计重工具,计重的工具不一定都是“衡器”!《规程》中适用范围所述“大批量”是指相对大的量,比如:5000吨货物,对于载重量是5-6万吨的船来说是小批量;对于载重量为5-6千吨的船来说就是大批量。
以前曾有规定:水尺计重的最少量是——吃水改变量大于一米,且装卸货期间不允许泵压载水。
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一次出口两万吨散装菜籽粕,要求分7批装船,每批都要做水尺计重。
其中最小的一批只有一千吨。
结果呢,大家可以可想而知,做出的分批重量数根本无法接受!真是吃力不讨好!两三万吨载重量的船,其TPC(每厘米吃水吨)大概40吨/每厘米,装载一千吨货大约吃水改变0.25米。
这样水尺计重中仅观测水尺一项,其不确定度为0.005米,约为20吨,就是装一千吨货可能偏差20!后来,我们是做整船水尺重量出证,其分批重量根据发货数按比例分摊出证。
简述水尺计重的流程水尺计重的流程可有趣啦,就像一场探秘之旅呢。
一、准备工作。
要进行水尺计重,前期准备可不能马虎。
得先找一个合适的测量地点,这个地点呀,得平静又安全,可不能在那种波涛汹涌的危险区域。
然后呢,测量工具要准备好,像水尺这种必备的东西,得保证它是准确的哦,要是水尺不准,那后面的计算可就全乱套啦。
还有,记录用的本子和笔也要准备好,可别到时候想记录数据了,发现没东西写,那就尴尬死啦。
而且呀,负责测量的人员得是专业的或者经过培训的,不然这活儿可干不好呢。
二、测量吃水深度。
接下来就是测量吃水深度啦。
船在水里可不是平平稳稳的,所以要在船的不同位置测量呢。
一般船头、船尾还有船身中间都得测一测。
测量的时候,得小心地把水尺放到水里,眼睛要瞪得大大的,看清楚水尺和水面接触的刻度。
这个刻度可重要啦,就像密码一样,差一点都不行。
有时候风浪会让水尺晃来晃去的,这时候就更要耐心啦,等水尺稳定了再读数。
而且为了确保准确性,可能还得多测几次,取个平均值呢。
就像我们做数学题的时候,多检查几遍答案才放心嘛。
三、查看船舶常数。
船舶常数也很关键哦。
这个常数是船舶本身的一些固定的数据,比如说船上的一些设备、油漆之类的重量。
得查看船舶的相关资料,把这个常数找出来。
要是这个常数搞错了,那对最后的计重结果影响可大啦。
这就好比我们做菜的时候,盐放多放少都会影响菜的味道,船舶常数的准确性就像盐的量一样重要。
四、计算排水量。
有了吃水深度和船舶常数这些数据,就可以计算排水量啦。
这是个有点复杂的计算过程呢。
要根据船型、吃水深度还有一些特定的公式来算。
就像搭积木一样,每个数据都是一块积木,得按照正确的方式组合起来才能得到正确的排水量。
这个过程需要很细心,要是一个数据用错了,那搭起来的“积木房子”可就歪歪扭扭的啦。
五、确定货物重量。
最后就是确定货物重量啦。
用计算出来的排水量减去船舶自身的重量(包括空船重量和船舶常数),剩下的就是货物的重量啦。
这个结果就像我们努力了很久得到的宝藏一样。
船舶水尺计重误差分析船舶水尺计重是指通过测量船舶在水中浸没的体积来确定船舶的排水量,从而计算船舶的载重能力。
水尺计重是船舶测量重量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船舶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水尺计重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本文将围绕船舶水尺计重误差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一、影响船舶水尺计重误差的因素1. 船舶结构变化:船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船体结构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例如船体的生锈、磨损、变形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水尺计重结果产生影响。
2. 测量方法不当:水尺计重需要精确测量船舶在水面以上和以下的体积,如果测量方法不当,例如测量点选择错误、测量精度不够等,都会导致计重结果的误差。
3. 水质变化:船舶在不同水域航行,水的密度不同,这会对水尺计重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4. 外界环境影响:天气条件、海浪、潮汐等外界环境因素也会对水尺计重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1. 定期维护船体结构:船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处理船体的生锈、磨损等问题,确保船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减小因船体结构变化而引起的水尺计重误差。
2. 优化测量方法:对于水尺计重的测量方法需要不断优化,选用精确的测量设备和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考虑水质变化:在进行水尺计重时,也要考虑水质的变化对计重结果的影响,对不同水域的水质特点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修正。
4. 外界环境因素的考虑:在进行水尺计重时,要对外界环境因素进行充分考虑,选择适当的测量时间和环境条件,避免外界环境因素对计重结果的影响。
船舶水尺计重误差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载重能力的确定,进而影响到船舶的安全运行。
如果水尺计重的误差过大,可能导致船舶超载或者载重不足的情况,导致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出现不稳定、倾覆甚至触礁的危险情况。
船舶水尺计重误差的风险是非常大的,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水尺计重误差还会影响到船舶的经济效益,如果计重结果偏大,则船舶的载重能力被高估,可能会导致船舶运载成本增加;如果计重结果偏小,则船舶的载重能力被低估,可能会导致船舶装载能力的浪费。
船舶水尺计重误差分析船舶水尺计重是船舶测定排水体积的一种方法,能够准确测定船舶的排水量,对于船舶的安全操作和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船舶水尺计重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可能会对船舶的安全造成影响。
分析船舶水尺计重的误差成因,对于提高船舶安全运输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船舶水尺计重的原理船舶水尺计重是通过测量船舶在水中的排水量,从而推算出船舶的排水量。
其原理是使用水尺对船体的不同水线进行测量,然后通过查表得到在各个水线处的排水量,并进行累加得到整个船舶的排水量。
水尺计重方法主要包括测量水位法和测量涡流法两种,它们都是通过测定水线的面积和水线下的浸水体积来计算排水量的。
二、船舶水尺计重误差的成因1.测量误差在实际操作中,测量水尺时可能会因为水尺的放置位置不准确、水位标志的偏差等原因导致的测量误差,从而影响计重的准确性。
船舶在进出水中时因为受到浪涌、船舶的晃动等原因也会对水尺的测量造成影响。
2.水尺漂移水尺漂移是指取样体积小、面积小的水尺在容易受到风浪和涡流等外力的作用而产生漂移的现象。
水尺漂移会导致水尺的测量结果偏差较大,从而影响水尺计重的准确性。
3.水尺因素水尺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磨损、脱漆等原因导致水尺的标志不清晰,水尺的材质对于水尺计重的准确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环境因素船舶在进行水尺计重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会对计重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比如气温、风力、海浪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水尺计重的准确性。
1. 加强水尺测量的精度提高水尺的测量精度是减小水尺计重误差的关键。
为了保证水尺的准确性,可以在测量过程中使用多种手段进行验证,比如借助其他测量设备进行双重测量,加强对水尺的维护和保养,定期对水尺的标志进行清晰和防腐处理等。
2. 加强水尺计重过程的管理加强对水尺计重过程的管理也是减小水尺计重误差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计重操作时,需要提前做好计划,选择适宜的时机和环境进行计重操作,同时要加强对计重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计重操作的准确性。
第一点水尺必须要了解船舶结构对船舶的船型有所了解1、夏季满载水线长度Lswl(Length on Summer Load Water Line):2、基线(Base line):3、龙骨线(keel line):4、艏垂线FP(Fore Perpendicular):5、艉垂线AP(Aft Perpendicular):6、两柱间长L BP(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s):7、型宽B(Moulded Breadth):8、型深D(Moulded Depth):9、型吃水d(Moulded Draft):第二点必须要按事实说话以下是水尺的大概步骤货物重量(净载重量)=满载排水量—空船重量—油淡水压载水1. 查处前后吃水看吃水差,中间吃水平均吃水用公式D/M=(6m+F+A)/82. 看吃水是否需要修正,用公式T/Lbp-(dF+dA)*dF/da3.求出平均吃水查表得出排水量DISP4. 看TPC(每厘米吃水吨)查表得的DISP+TPC的吃水=重载吃水得出真正的吃水5. 如果T1在吃水范围内侧无需修正,如30<T1<50按现在来讲一般不需要校正,如T1>50cm一定要进行2次校正二次校正公式Tc*CF*Tpc*100/Lbp+(50*T*T/LBP)*dm/dz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公式中的CF dm/dz 我们都不清楚0.1 CF 为船舶的漂心也就是以船中为坐标轴画的一条线,CF 一般在船舶资料上可以查到的CF 大小按国际标准来说一般CF<1.05左右是正确的CF大于1.05 说明这条船有问题不是正规的船舶按行规讲就是沙滩船CF的正负值按常规的话空船时为负值满载的时候是正值由《船舶静力学》基础知识可知,船舶水线面的几何中心称为“漂心”(Center of Floatation),简记为 CF;其相对位置以“漂心距舯距离”(Longitudinal Centre of Floatation from midship)表示,简记为 LCF、Xf。
第一节水尺计重的基本原理一、水尺计重的概念:二、基本原理:三、水尺计重的精度:四、水尺计重的作用:五、特点:A、优点:B、缺点:六、影响因素:七、适用范围:第二节有关船舶知识一、船舶尺度A、船型尺度(设计尺度):设计制造船舶用的尺度,多用于理论计算。
1、夏季满载水线长度Lswl(Length on Summer Load Water Line):2、基线(Base line):3、龙骨线(keel line):4、艏垂线FP(Fore Perpendicular):5、艉垂线AP(Aft Perpendicular):6、两柱间长L BP(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s):7、型宽B(Moulded Breadth):8、型深D(Moulded Depth):9、型吃水d(Moulded Draft):B、最大尺度:用于船舶停靠泊位、通过或进入船闸、船坞、桥梁和狭窄的航道以及港湾内移动回转的主要参考数据。
1、总长L OA(length Over All)2、最大船宽Bmax(Maximum Breadth)=B+2倍的船壳板厚3、最大吃水Dmax(Maximum Draft)=d+平板龙骨厚(平板龙骨下缘向上量起至S;100米长的船——18mm、150米长的船——25mm、大于200米长的船——31mm)4、水线以上最大高度Hmax(Maximum Height Above Water Line):空载水线(Light ship Water line)平面至船舶最高点C、登记尺度:船舶注册国丈量船舶决定船舶大小的尺度,多用于船舶的收费、分类、入级。
1、登记长度Lr(Registered Length):2、登记宽度Br(Registered Breadth)= Bmax3、登记深度Dr(Registered Depth):二、水尺标记水尺标记(Draft Mark):以数字表示船舶吃水深度的一种记号。
水尺计重操作规程一、计重操作的基本要求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计重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操作人员必须遵守计重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操作人员要紧记计重操作的安全第一原则,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4.计重设备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准确可靠的计量结果。
二、计重设备的准备工作1.操作人员在首次使用计重设备之前,必须检查其外观是否完好无损,零件是否松动,仪表是否正常。
2.将计重设备放置在牢固平稳的工作台面上,并确保其处于水平状态。
3.检查计重设备是否符合要求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标准,如需精确校准,必须按照校准程序进行操作。
三、计重设备的操作步骤1.打开计重设备的电源,并进行仪器自检,确保仪表显示正常。
2.根据需要,在称量室内放置合适的容器,并确认容器的重量,记录为初始重量。
3.将待称量物品放入容器中,确保物品摆放整齐、不重叠,避免物品超出容器范围造成计量误差。
4.将容器放置在计重设备的称量台面上,并等待仪表稳定显示称量结果。
5.记录称量结果,并与容器的初始重量相减,得到净重。
6.如需进行多次计重操作,应在每次操作前将设备清零,确保准确计量。
7.在结束计重操作后,将待称量物品从容器中取出,保持环境整洁无污染。
8.关闭计重设备的电源,进行设备的清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长期可靠使用。
四、计重设备的注意事项1.在进行计重操作时,操作人员应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受伤或疲劳导致误操作。
2.操作人员应随时留意仪表的显示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3.在进行高灵敏度的计重操作时,应注意防止外力干扰,例如风力、震动等。
4.计重设备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必须满足计量要求,否则不得进行计重操作。
5.计重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室温稳定,防止温度变化对称量结果的影响。
6.计重设备的维护保养必须定期进行,如更换零件、润滑设备等,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设备老化而影响计量结果。
7.如需对计重操作进行记录和报告,必须保留相关数据和文件,便于随时查阅。
第一节水尺计重的基本原理一、水尺计重的概念:二、基本原理:三、水尺计重的精度:四、水尺计重的作用:五、特点:A、优点:B、缺点:六、影响因素:七、适用范围:第二节有关船舶知识一、船舶尺度A、船型尺度(设计尺度):设计制造船舶用的尺度,多用于理论计算。
1、夏季满载水线长度Lswl(Length on Summer Load Water Line):2、基线(Base line):3、龙骨线(keel line):4、艏垂线FP(Fore Perpendicular):5、艉垂线AP(Aft Perpendicular):6、两柱间长L BP(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s):7、型宽B(Moulded Breadth):8、型深D(Moulded Depth):9、型吃水d(Moulded Draft):B、最大尺度:用于船舶停靠泊位、通过或进入船闸、船坞、桥梁和狭窄的航道以及港湾内移动回转的主要参考数据。
1、总长L OA(length Over All)2、最大船宽Bmax(Maximum Breadth)=B+2倍的船壳板厚3、最大吃水Dmax(Maximum Draft)=d+平板龙骨厚(平板龙骨下缘向上量起至S;100米长的船——18mm、150米长的船——25mm、大于200米长的船——31mm)4、水线以上最大高度Hmax(Maximum Height Above Water Line):空载水线(Light ship Water line)平面至船舶最高点C、登记尺度:船舶注册国丈量船舶决定船舶大小的尺度,多用于船舶的收费、分类、入级。
1、登记长度Lr(Registered Length):2、登记宽度Br(Registered Breadth)= Bmax3、登记深度Dr(Registered Depth):二、水尺标记水尺标记(Draft Mark):以数字表示船舶吃水深度的一种记号。
水尺计重步骤一、水尺测定水尺的测定,系对船舶当时的船首、船中和船尾左右的吃水线进行测定,用目测方法或用量具测艏、艉、舯的左右吃水值(F P、F S、A P、A S、M P、M S),之后分别计算他们的平均值(F P S、A P S、M PS)及艏艉吃水差T。
公式:T=A P S-F P S二、水尺的校正(拱陷校正)和计算一般来说,船舶呈平浮(Even Keel)状态,即船首,尾吃水相等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反之,船舶呈纵倾(Trim)状态较多。
当船舶呈纵倾状态时,如果船首、尾、中水尺不在船首、尾、中垂线上,则必需对船首、尾、中水尺进行校正,才能得出其真实水尺。
一般根据船舶水尺纵倾校正表查得三个平均吃水值(F P S、A PS、M P S)到相应垂线间距离(dF、dA、dM)及艏艉垂线间距离L BP,之后进行吃水校正。
公式:L BM=L BP+dF-dAF m=F P S+T•dF/L BMA m=A P S+T•dA/L BMM m=M P S+T•dM/L BMT C=A m-F mD/M=(F m+A m+6M m)/8式中:L BM-------艏艉水尺标记间距离,m;F m---------纵倾校正后艏平均吃水,m;A m---------纵倾校正后艉平均吃水,m;M m---------纵倾校正后舯平均吃水,m;T C----------艏艉纵倾校正后的吃水差,m;D/M-------拱陷校正后的平均吃水值,m。
注:吃水标记在其相应垂线的前面时dF、dA、dM取正号,反之则取负号。
三、相应排水量和载重量计算根据D/M查阅静水力曲线图之排水体积或排水量曲线上相应的排水量Δ1,如果读数不在吨数线的整数上时,就必须从排水量表查出最接近水尺值处与排水量或载重量之某整数平行之吨数,作为基数。
将差额水尺数乘以相对应的每厘米吃水吨(TPC),得出差额吨数,再以基数吨数加或减差额吨数,即得相应排水量或载重量Δ2。
水尺计重及其误差分析水尺计重是通过观测承运船舶的吃水,求得船体的相应排水量,计算所装卸货物的重量,是简化手续、省时省力和效率较高的一种计重方法。
水尺计重适用船装且价值较低、过磅困难的大宗散装固体商品的计重,此计重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已为国际上公认。
这项工作由享有良好信誉的非利益当事人、具有丰富经验和精湛技术的公证鉴定人来办理,水尺计重证书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发,具有法律效用。
本文对水尺计重这种计量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尺计重的基本内容、理论基础和计重方法,接着介绍了可能导致水尺计重误差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导致计重误差的原因,通过对导致误差的原因的分析,找出消减消除计重误差的方法。
本文重点是对计重误差的分析和针对误差产生原因的修正方法,其中对船舶纵倾导致的水尺计重误差修正做了具体分析。
本文通过对导致水尺计重误差的各种因素的分析,找出其导致计重误差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可能导致计重误差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能达到消减消除误差的目的。
同主题文章[1].王淑敏,方卫东. 水尺计重实施中几个问题的研究' [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1998.(01)[2].邱文昌. 散货水尺计重的误差分析' [J]. 航海技术. 1995.(01)[3].吴均英,蔡润斌. 船舶水尺计重精度的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 [J]. 检验检疫学刊. 2010.(01)[4].陈吉. 船舶水尺计重误差及修正' [J]. 中国水运. 2006.(03)[5].翁子明. 装货港水尺计重不能否定卸货港过磅计重' [J]. 珠江水运. 2000.(03)[6].麻常见,张守生. 船舶水尺计重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J]. 水运管理. 2006.(03)[7].王国正. 废钢货水尺计重中重量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J]. 航海技术. 2006.(06)[8].王伟. 关于水尺计重中几个突出问题的研究' [J]. 检验检疫科学.1998.(04)[9].焦琦. 浅谈水尺计量中测量管堵塞的解决办法' [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8.(07)[10].薛迎春. 水尺计重在木材运输中的应用' [J]. 航海技术. 1998.(06)【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航海科学与技术; 水尺; 水尺计重; 误差; 修正【作者相关信息搜索】: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科学与技术;徐邦祯;刘辉强;。
水尺计重操作实务—水尺计重是一种常见的物体重量测量方法,它通过测量物体在水中的浸没量来推算物体的重量。
水尺计重操作实务是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物体特点和使用环境,采取一系列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是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水尺计重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首先是准备水槽或容器,以容纳待测物体完全浸入水中。
水槽或容器需要清洁,并且水中不得有泡沫、杂质和颗粒物,以免影响浸没量的准确测量。
其次是准备水尺和称量器具。
水尺需要具备准确标定的刻度,以便测量浸没量。
称量器具可以选择称重砝码、电子秤等,确保测量重量的准确性。
另外,还需要准备计算器或电脑处理测量结果。
接下来是操作步骤。
首先需要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水中,确保物体不会漂浮或部分浸没。
然后使用水尺刻度,测量物体浸没量,并记录下来。
为了准确测量浸没量,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尽量减小误差。
接下来,将物体取出水槽或容器,并进行称重。
在称重时,需要注意称量器具的精确度,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最后,根据浸没量和称重结果,可以利用浸没定律进行计算,得出物体的密度或重量等。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是物体的浸没方式。
物体应该完全浸没在水中,而不是部分浸没或漂浮在水面上,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是水尺的使用。
在使用水尺时,要确保将刻度与物体接触点对齐,并读取刻度值时,要避免视觉误差。
另外,需要注意水尺的刻度单位,将浸没量转换为正确的单位。
此外,还需要注意称量器具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最后是后期处理。
在测量完毕后,可以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进一步处理。
例如,可以根据浸没量和称重结果,计算出物体的密度或重量。
如果需要比较多个物体的密度或重量,可以将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得出相关结论。
另外,如果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这些测量结果,还需要将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后续查询和参考。
总的来说,水尺计重操作实务是一项重要的物体测量实践,它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质量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录第一章水尺计重(上) (3)第一节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3)第二节有关船舶知识 (4)一、船舶尺度 (4)二、船舶水尺和水尺标志 (6)三、储备浮力与载重线标记( Load Line Marks) (7)四、船舶吨位 (11)五、船舶舱位构造和布置 (11)六、船体坐标............................................................................................................ 13-14七、浮心、重心、漂心和稳心........................................................................... 14-16八、吃水差和纵倾力矩............................................................................................ 17-18第三节常用图表. (19)一、船舶基本数据表(Ship’s Particular 或 Principal Particular of theVessel) (19)二、总布置图和容积图............................................................................................ 19-25三、艏、舯、艉吃水校正及校正曲线图(stem & stern correction table or curve).................................................................................................................................... 25-28四、静水力曲线图.................................................................................................... 28-29五、静水力资料表(Hrdrostatic Data) (29)六、排水量 / 载重量表(Displacement Scale or Dead Weight Scale) (30)七、水、油舱计量表(Sounding Table)............................................................ 30-39第四节其他图表. (39)一、船舶理论线型图................................................................................................ 39-42二、排水量的求算.................................................................................................... 43-52三、庞勤曲线图/菲尔索夫图谱............................................................................ 53-57第二章水尺计重(下) (58)第一节测算前的准备 (58)一、准备工作 (58)二、登轮前的观察 (58)三、船舶图表的审阅................................................................................................ 58-60 第二节吃水的测算(参照第6页). (61)一、水尺的检视 (61)二、吃水的计算........................................................................................................ 61-671、纵倾修正(参照第17页)2、拱陷修正第三节排水量的计算 (67)一、计算相应排水量 (65)二、排水量的纵倾校正(参照第15-18页)..........................................67-74第四节压载水、淡水的测量和计算.. (72)一、压载水的测定(参照第30-39页)…………………………………74-79二、淡水的测定 (79)第五节燃油测量和计算 (79)第六节其他货物的重量计算 (80)第七节污水的测算 (80)第八节船舶常数的核算 (81)第九节载重货物重量的计算 (81)一、载重货物重量的计算公式: (81)二、杂质、水份的扣除 (82)三、注意事项 (82)第十节特殊情况的处理 (82)一、由于水尺标记原因无法观测水尺 (82)二、寒冷气候水面结冰 (83)三、压载舱测量管结冰 (83)四、对于数字有差异的同类图表的选择 (84)五、两批或两种以上散装货物同装一船的水尺计重 (84)六、同船进口不同品种之货物的水尺计重 (84)七、两港分卸 (84)八、船舶常数异常 (84)九、船舶不具备校正图表,且吃水差不能调整至0.3米以内 (84)十、浆状货物的处理 (85)第十一节计算示例 ...................................................................................................... 85-87 (中英文对照表).....................................................................88-91 第十二节水尺报告与证书 . (91)一、水尺计重计算单 (91)二、船方拒签水尺报告时的处理办法 (92)三、水尺计重证书 (92)四、水尺计算单 (93)五、水尺重量证书 (94)水尺计重(上)第一节基本原理及其特点水尺计重工作是通过在装船前和装船后或卸货前和卸货后,分别测定前后两次的船舶吃水,并测定前后两次的船用淡水、压载水及燃油的贮存量,同时测定前后两次船边港水密度,然后按照船方提供的排水量表或载重量表以及有关的静水力曲线图表、水油舱计量表和校正表等船用图表计算船舶载运货物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