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合金与准晶
- 格式:pdf
- 大小:3.88 MB
- 文档页数:48
非晶合金的制备和性能非晶合金的制备与性能非晶合金是指一类无晶体结构的金属合金,也称为非晶态金属或者玻璃态金属。
相比于晶体金属,非晶合金具有更高的硬度、强度、弹性模量和耐磨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阻尼性能。
因此,非晶合金可以用于制造各种高性能材料和器件,并在航空、航天、电子、能源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制备非晶合金的方法主要包括快速凝固、熔体淬火、机械制备和气相沉积等。
其中,快速凝固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最成功的方法之一。
快速凝固是指通过超高速冷却,使金属液态迅速凝固成非晶态合金。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制备出大尺寸的非晶合金,同时制备成本也相对较低。
根据凝固速率不同,快速凝固可以分为水淬、管束射流、电子束熔覆等多种方法。
非晶合金的性能非晶合金的性能主要与成分、制备工艺和结构等因素有关。
从成分上看,非晶合金中的元素种类和含量对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都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非晶合金中所含元素的数量要尽可能少,以提高其合金化度和制备成本。
此外,非晶合金的结构性质也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比于晶态金属,非晶合金没有晶粒,其结构直接影响了其硬度、强度和塑性等力学性能。
此外,非晶合金的电学性能和磁学性能也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例如高温下的电阻率稳定性和强磁场下的磁弹性。
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非晶合金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在航空、航天等领域,非晶合金被广泛地应用于制造高难度、高强度的航空航天零部件。
在能源领域,非晶合金可以用于制造燃料电池、储氢合金等高性能材料。
在电子领域,非晶合金可以用于制造高密度、高速度的电子器件和存储设备等。
另外,由于非晶合金具有极高的强度和韧性,也可以用于制造薄型化、高强度的结构材料,如汽车车身材料、高速列车车体材料等。
结语非晶合金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新型材料,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都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虽然目前非晶合金的制备工艺和应用还存在一些技术难点和限制,但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大,非晶合金一定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推动高科技产业进步的重要材料资源。
准晶材料的发展历程及其研究现状摘要:本文介绍了准晶的定义、分类,并阐述了准晶材料的发展历程。
简要概括了准晶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最后,概括《热处理对含有十二面体准晶相的Ti1.4V0.6Ni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大意。
关键词:准晶材料;定义;发展历程1 准晶材料的定义自第一个具有突破传统晶体学范畴的5次旋转对称合金相问世以来,至今人们已相继发现了具有8次、10次和12次旋转对称的合金相,这些合金的电子衍射花样特征表现出不同于晶体的5次对称和高于6次、8次、10次、12次对称,这些差异表明准晶代表了一种新的固态结构。
但5次及6次以上对称在传统晶体中是不允许存在的,因为不能仅仅用这样的几何单元来堆垛成无空隙的空间。
所以这些合金相既不能称为晶体(没有周期平移对称性),又不能称为非晶体(具有长程有序)。
人们把这种违反传统晶体学理论的合金相命名为准周期晶体(Quasi-periodic Crystal),简称准晶(Quasicrystal)。
由此可以得到准晶的定义为:准晶是同时具有长程准周期性平移序和非晶体学旋转对称性的固态有序相。
相对于晶体可以用一种单胞在空间中的无限重复来描述,准晶体也可以定义为:准晶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胞”在空间无限重复构成的,这些“原胞”的排列具有长程的准周期平移序和长程指向序。
2 准晶材料的发展1984年,美国科学家D.shechtman等[1]在研究用急冷凝固方法使较多的Cr、Mn和Fe等合金元素固溶于Al中,以期得到高强度铝合金时,在急冷Al-Mn合金中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具有金属性质的相。
这种相具有相当明锐的电子衍射斑点,但不能标定成任何一种布拉维点阵,其电子衍射花样明显地显示出传统晶体结构所不允许的5次旋转对称性。
DShechtman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具有长程取向序而无平移对称序的金属相”一文中首次报道了发现一种具有包括5次旋转对称轴在内的二十面体点群对称合金相,并称之为二十面体相(Icosahedral phase)。
非晶合金材料非晶合金材料是一种具有非晶结构的金属材料,也称为非晶态合金。
与晶体材料相比,非晶合金材料具有更高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因此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非晶合金材料的特点、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非晶合金材料的特点是具有非晶结构。
非晶结构是指材料的原子排列呈现无序状态,而非晶合金材料的原子排列方式是无规则的、无序的。
这种结构使得非晶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磨损性能。
此外,非晶合金材料还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磁性,因此在电子、磁性材料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次,非晶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快速凝固法、溅射法和机械合金化法。
快速凝固法是通过在高温状态下迅速冷却金属熔体来制备非晶合金材料,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原子的有序排列,从而形成非晶结构。
溅射法是将金属靶材置于真空室中,通过离子轰击的方式将金属原子沉积到基底上,形成非晶合金薄膜。
机械合金化法则是通过机械方法将不相容的金属元素混合制备成非晶合金材料。
这些制备方法为非晶合金材料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非晶合金材料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航空航天领域,非晶合金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航天器的结构部件和发动机零部件,因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其次,在电子领域,非晶合金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材料和磁性存储介质,以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在医疗器械和生物材料领域,非晶合金材料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制造人工骨骼和植入式医疗器械。
综上所述,非晶合金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制备方法多样且成熟,应用领域广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非晶合金材料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构特点性能应用制备法准晶概念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类结构不符合晶体的对称条件,但呈一定的周期性有序排列新的原子聚集状态的固体,这种状态被称为准晶态,此固体称为准晶。
结构既不同于晶体,也不同于非晶态,原子分布不具有平移对称性,但仍有一定的规则,且呈长程的取向性有序分布,可认为是一种准周期性排列。
一位准晶:原子有二维是周期分布的,一维是准晶周期分布。
一维准晶模型————菲博纳奇(fibonacci)序列其序列以L→L+S S →L(L,S分别代表长短两段线段)的规律增长,若以L为起始项,则会发现学列中L可以成双或成单出现,而S只能成单出现,序列的任意项均为前两项之和,相邻的比值逐渐逼近i,当n →∞时,i=(1+√5)/2二维准晶:一种典型的准晶结构是三维空间的彭罗斯拼图(Penrose)。
二维空间的彭罗斯拼图由内角为36度、144度和72度、108度的两种菱形组成,能够无缝隙无交叠地排满二维平面。
这种拼图没有平移对称性,但是具有长程的有序结构,并且具有晶体所不允许的五次旋转对称性。
三维准晶:原子在三维上的都是准周期分布包括二十面体准晶,立方准晶。
性能准晶室温下表现为硬而脆,韧性较低,准晶材料密度低于其晶态时的密度,比热容比晶态大。
准晶大多由金属元素构成,由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他们的导电性是人所共知的,金属晶体这些导电性质相比,准晶体一般具有较大的电阻,当温度不太高是,准晶的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实验发现,准晶的导电性随样品质量的改善而降低。
其电阻率甚高,电阻温度系数甚小,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也各不相同。
应用准晶材料的性能特点是较高的硬度,低摩擦系数,不粘性,耐腐,耐热和耐磨等,但是准经材料的本质脆性大大限制了其应用,目前准经材料的应用主要作为表面改性材料或者作为增强相弥散分布与结构材料中,准经材料在表面改性材料中的应用将准晶材料以涂层,耐热,耐磨,低的摩察系数,耐腐,特殊的光学性能,从而改变材料表面的性质,优化整体材料的性能。
准晶材料的发现和进展准晶材料是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一类特殊材料,具有无规则的原子排列规律,但却具备晶体材料的一些性质,如高强度和较好的耐磨性。
准晶材料的发现和进展对于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准晶材料的发现、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对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准晶材料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科学家对于金属结构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非晶态相,这些非晶态相具有一定的长程有序性。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丹麦科学家彼得·汀斯马克(Peter Z. Tien)在对于铝镓合金的研究中发现了第一个具有准晶结构的合金,这个合金的晶格结构具有五角旋转对称性,因此被命名为“五角型准晶体”。
此后,科学家们又陆续发现了其他具有准晶结构的合金,如铝铁硅合金、铝镍钴合金等。
准晶材料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首先是高硬度和高强度。
准晶材料的原子排列具备无规则的规律,因此具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可用于制造高强度的结构材料。
其次,准晶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由于准晶材料的原子排列无规则,使得其表面的摩擦系数较小,能有效抵抗磨损和摩擦。
此外,准晶材料的热导率较低,抗氧化性较好,并且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可以应用于高温和腐蚀环境下的材料。
准晶材料的进展为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应用。
首先,准晶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合金材料中。
通过调控合金中的元素比例,可以制备出具备特定准晶结构的合金,这些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次,准晶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催化剂。
由于准晶材料具有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和独特的电子结构,使得其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对于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准晶材料还可以应用于摩擦学、电子器件等领域。
总之,准晶材料的发现和进展对于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的独特结构和性质使得其在高强度结构材料、催化剂以及其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对准晶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理解,相信准晶材料在更多领域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非晶合金与准晶非晶合金与准晶1.非晶态合金的发现长期以来,提到合金指的就是晶态合金。
提到非晶态,指的是玻璃态的硅酸盐。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非晶态合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
60年代初Duwez等发展了溅射淬火技术,用快速冷却的方法,使液态合金的无序结构冻结起来,形成非晶态合金Au3Si,对传统的金属结构理论是一个不小的冲击,由于非晶态合金具有许多优良性能:高强度、良好的软磁性、耐腐蚀性等,很快成为重要的功能材料,获得很快发展。
2.非晶态合金的结构特征非晶态合金与晶态合金最大的区别在于长程无序。
晶态合金只要了解一个晶胞中原子的排布,由于周期性,固体中所有原子的排布都知道了。
而非晶态合金结构特点为短程有序、长程无序,即某一个第一近邻、第二近邻原子是有固定排列的,而更远的原子是无序的。
从X射线衍射强度图可以看出,晶态有明确、锐利的衍射峰,而非晶态只有较圆滑的峰,后面是一些不可分辨的曲线,即非晶态合金不能从X射线衍射中获得太多的信息,目前用径向分布函数来表征非晶态合金结构。
晶态材料与非晶态材料数值密度函数随距离变化的示意图2.非晶态合金的结构特征非晶态固体与晶态固体相比,结构上的最本质的差别是不存在长程有序性。
组成晶体的粒子在宏观尺度上规则排列的周期性,就称为长程有序性。
在非晶态固体中,原子位置的空间分布并不是无规则的,而是存在一种局域关联性,因此,在非晶态固体中存在着极为明显的短程有序性。
所谓短程有序性,就是在原子周围小区域内原子排列的规则性,一般是用在任一特定原子的最近邻的原子数(即配位数) 来表示。
①非晶合金具有比普通金属更高的强度。
②非晶态合金因其结构呈长程无序,故在物理性能上与晶态合金不同,显示出异常情况。
③非晶合金比普通金属具有更强的耐化学腐蚀能力。
非晶态合金是均匀的多元固溶体,不存在晶界、第二相、析出物等结构缺陷,有利于抗化学腐蚀。
非晶态合金与晶态合金最大的区别在于长程无序。
晶态合金只要了解一个晶胞中原子的排布,由于周期性,固体中所有原子的排布都知道了。
要理解这几个概念,首先要理解晶体概念,以及晶粒概念。
我想学固体物理的或者金属材料的都会对这些概念很清楚。
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状态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此处指一般物质,未包括“第四态”等离子体——成锡注)。
固体又可分为两种存在形式: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是经过结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中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重复的排列。
晶体共同特点:均匀性:晶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宏观性质是相同的。
各向异性:晶体中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固定熔点:晶体具有周期性结构,熔化时,各部分需要同样的温度。
规则外形:理想环境中生长的晶体应为凸多边形。
对称性:晶体的理想外形和晶体内部结构都具有特定的对称性。
对晶体的研究,固体物理学家从成健角度分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显微学则从空间几何上来分,有七大晶系,十四种布拉菲点阵,230种空间群,用拓扑学,群论知识去研究理解。
可参考《晶体学中的对称群》一书(郭可信,王仁卉著)。
与晶体对应的,原子或分子无规则排列,无周期性无对称性的固体叫非晶,如玻璃,非晶碳。
一般,无定型就是非晶,英语叫amo rphou s,也有人叫gl ass(玻璃态)。
晶粒是另外一个概念,搞材料的人对这个最熟了。
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凝固理论。
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首先要成核,然后生长,这个过程叫晶粒的成核长大。
晶粒内分子、原子都是有规则地排列的,所以一个晶粒就是单晶。
多个晶粒,每个晶粒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而且取向也是凌乱的,没有明显的外形,也不表现各向异性,是多晶。
英文晶粒用G rain表示,注意与Par ticle是有区别的。
有了晶粒,那么晶粒大小(晶粒度),均匀程度,各个晶粒的取向关系都是很重要的组织(组织简单说就是指固体微观形貌特征)参数。
准晶纳米晶非晶和液晶结构首先是准晶结构,准晶是指具有部分有序和部分无序排列的结构。
与晶体相比,准晶的原子排列稍微有一些规则性,但并不具备完全规则的晶体结构。
准晶具有特定的旋转对称性,常见的准晶有五重轴对称结构、十重轴对称结构等。
准晶具有比纯随机无序结构更多的规则性,具备一些晶体的性质,如有一些可预测的物理性质。
其次是纳米晶结构,纳米晶是指晶体的晶粒尺寸在纳米级别范围内的材料。
晶体的晶粒尺寸在纳米级别时,由于晶界面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导致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显著变化。
与传统晶体相比,纳米晶材料具有更高的韧性、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更高的强度。
纳米晶结构的材料还具有较高的表面能,有助于提高催化活性和电化学性能。
第三是非晶结构,非晶是指材料缺乏长程有序结构,具有完全无序的原子或分子排列。
非晶结构没有明确的晶格,无法通过传统的晶体学方法来描述。
非晶材料在玻璃、金属合金和一些塑料中广泛存在。
非晶材料具有高硬度、高抗磨损性、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优异的电学性能。
非晶结构的材料还具有较好的弹性形变能力和高温稳定性。
最后是液晶结构,液晶是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新型物质状态。
液晶材料在较低的温度下表现出有序排列的液体行为,同时又具备晶体的一些性质。
液晶的分子在空间中呈现出有序排列的特点,可以形成不同的液晶相,如向列型液晶、扭曲向列型液晶等。
液晶材料具有响应外界电场和温度的特性,在显示技术和光电器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总之,准晶、纳米晶、非晶和液晶结构是材料科学中常见的四种晶体结构。
每种结构具有独特的原子或分子排列方式和特性,对材料的性质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研究和利用这些不同的结构,可以设计和制造出具有特定性能和功能的材料。
准晶及准晶材料概览准晶及准晶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质的材料。
它们的结构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具有有序周期结构,但缺少长程周期性。
准晶材料是独特的,因为它们在原子层中存在着一种五倍旋转对称性,这与传统的晶体对称性不同。
本文将对准晶及准晶材料进行概览。
准晶材料是由国际准晶学会(IUCr)于1982年首次定义的。
根据IUCr的定义,准晶材料是一种具有不具备平移对称性的有序周期结构的材料。
准晶材料的结构单位称为“集晶”(cluster),它是准晶材料中具有原子或分子固定结构的最小重复单元。
准晶材料的特点是它们的结构中存在二次、五次、十次乃至更高的旋转对称性,这与传统的晶体仅具有两次三次等对称性是不同的。
准晶材料的发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当时,日本化学家铃木敬三首次在金铝合金中观察到了准晶结构。
此后,准晶材料的研究逐渐扩展到其他合金体系和无机材料中。
准晶材料的研究进展证明,它们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质,使得它们在各个领域都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准晶材料的丰富性质是由于它们的特殊结构所决定的。
准晶材料的结构单位可以是单原子、分子或者离子,它们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排列形成不同的集晶。
每个集晶都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如五重旋转对称性,这使得整个准晶材料具有高度的非周期性和对称性。
准晶材料的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是固定的,这使得准晶材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机械性能。
与传统的晶体材料相比,准晶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
准晶材料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准晶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高强度和高耐磨性的涂层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电子器件和光学元件。
准晶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催化剂和吸附剂,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和环境保护领域。
此外,准晶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新型的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总之,准晶及准晶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质的材料。
准晶材料具有有序周期结构,但缺少长程周期性,其结构单位为集晶,具有二次、五次、十次乃至更高的旋转对称性。
晶体非晶准晶在结构上的异同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是固体材料中常见的三种结构形态。
晶体是由周期性排列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的,具有明确的晶格结构和长程有序性。
非晶体则是由无序排列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的,缺乏明确的晶格结构和长程有序性。
而准晶体则是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结构形态,具有部分有序性。
在结构上,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异同。
首先,晶体具有明确的晶格结构,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规则的方式排列,并且在空间中具有周期性的重复性。
而非晶体则没有明确的晶格结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是无序的。
准晶体则介于两者之间,具有部分长程有序性,但不完全具备晶体的周期性重复结构。
因此,晶体和非晶体在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晶体具有明确的晶体面和晶体轴方向。
晶体面是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排列的平面,晶体轴方向则是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排列的方向。
这种有序的结构使得晶体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如各向异性和晶体光学效应。
而非晶体由于无序排列的结构,没有明确的晶体面和晶体轴方向。
准晶体在结构上介于两者之间,具有部分的晶体面和晶体轴方向。
晶体和准晶体在结构上还存在着类似的周期性重复性。
晶体的周期性重复结构使得其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特定的热膨胀性、热导率和电导率。
准晶体虽然没有完全的周期性重复结构,但其部分有序性使得其具有一些类似晶体的性质。
而非晶体由于无序排列的结构,缺乏周期性重复性,因此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与晶体和准晶体有很大的差异。
总的来说,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在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异同。
晶体具有明确的晶格结构和周期性重复性,而非晶体则是无序排列的结构,缺乏明确的晶格结构和周期性重复性。
准晶体则介于两者之间,具有部分有序性。
这些结构上的差异导致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因此,对于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领域的研究来说,深入理解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的结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2011诺贝尔化学奖解读】准晶:似晶非晶庄小哥发表于2011-10-06 12:12:37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人们早就发现,在自然界的晶体中,原子以重复的样式排列,不同的化合物也许会出现不同的排列方式,但都是简单的平移重复而已。
下面是几张来自晶体中的图案模型。
在图a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原子被其他三个相同的原子包围,形成了一个单位样式,这称为三重对称,因为如果把其中之一沿着平面转过120度,将与另一个发生重叠。
而在四重对称(图b)中,转过90度后可得相同图形,在六重对称(图c)中,转过60度可得相同图形。
但无论如何,五重对称(图d)却不可能得到,因为其中原子间的距离长短不一,这个样式无法实现旋转对称,由此很容易就充分证明了在晶体中找不到五重对称,依此,七重对称或者更高重的对称都是找不到的。
所以,早期晶体学家们都根深蒂固地认为,五重或七重以上的对称不符合自然规律。
然而,1982年4月的那个早晨,以色列理工学院的Daniel Shechtman 却发现在他电子显微镜下面,一个衍射图案可以安然转过圆周的1/10(也就是36度)依旧得到原来样式,也就是说,发现了十重对称!很快,他又从铝锰合金中找到了五重对称的图案。
在那个时期,这项工作绝对是颠覆性的了,以至于相关论文1984年夏天被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断然拒掉。
还好,Physical Review Letters没做同样的武断之事,随后就发表了他的文章。
Shechtman发现的固体形态被命名为准晶(quasicrystal),以示与传统晶体的区别,并被认为是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一种形态。
事实上,无独有偶,同一时期的数学家们已为他做好了理论铺垫,英国人彭罗斯(Roger Penrose)差不多同一时期便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两种形状的拼图铺满平面的解决方案。
对于Shechtman的准晶体衍射图案和彭罗斯的镶嵌瓷砖来说,都有一个迷人的性质,就是在它们的形态中隐藏着美妙的数学常数τ,亦即黄金分割数1.61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材料科学最新进展
题目准晶、非晶、纳米晶、粗晶、液晶
的结构、性能、制备技术及应用指导教师吕宝臣博士
院(系、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材料07-1班
学号0708010108
姓名关媛媛
日期2010年10月17日
教务处印制
目录
前言 (1)
1准晶 (2)
1.1准晶的结构 (2)
1.2准晶的性能 (2)
1.3准晶的制备技术 (2)
1.4准晶的应用 (3)
2非晶 (3)
2.1非晶的结构 (4)
2.2非晶的性能 (4)
2.3非晶的制备技术 (4)
2.4非晶的应用 (5)
3纳米晶 (6)
3.1纳米晶的结构 (6)
3.2纳米晶的性能 (6)
3.3纳米晶的制备技术 (7)
3.4纳米晶的应用 (7)
4粗晶 (8)
4.1粗晶的结构 (8)
4.2粗晶的性能 (8)
4.3粗晶的制备技术 (8)
4.4粗晶的应用 (9)
5液晶 (10)
5.1液晶的结构 (10)
5.2液晶的性能 (10)
5.3液晶的制备技术 (11)
5.4液晶的应用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准晶材料的接触问题准晶材料的接触问题引言:准晶材料是一类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特殊材料。
与晶体不同的是,准晶材料的原子排列有一定的规则性,但缺乏长程的周期性。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准晶材料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然而,准晶材料的接触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研究和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第一部分:准晶材料的特点及应用前景1.1 准晶材料的结构准晶材料具有高度对称的五重轴、十重轴等准周期结构,其原子排列在微观上呈现出多样的非晶态和晶态特点。
1.2 准晶材料的性质准晶材料具有低热导率、低磁导率、高硬度和高强度等多种优异的物理性质。
此外,准晶材料还表现出优异的阻尼性能、耐腐蚀性能等特点。
1.3 准晶材料的应用前景准晶材料在能源、电子、机械、化工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准晶材料可以作为热障涂层、纳米传感器、高强度结构材料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准晶材料的接触问题及挑战2.1 准晶材料的界面接触问题准晶材料与金属、陶瓷等传统材料之间的界面接触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关注点。
准晶材料的结构特殊,与其他材料的界面接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诸多问题。
2.2 准晶材料的摩擦和磨损问题准晶材料具有优异的硬度和强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被用于制作耐磨件。
然而,准晶材料的摩擦学特性并不完全清楚,其摩擦和磨损问题仍然是一个待解决的难题。
2.3 准晶材料的高温接触问题准晶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接触问题也备受关注。
由于准晶材料的特殊结构,其在高温下可能出现晶界扩散、组织相变等问题,从而影响其性能和可靠性。
第三部分:解决准晶材料接触问题的途径3.1 界面工程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界面材料和界面结构,可以提高准晶材料与其他材料的接触性能,减缓界面反应和界面扩散。
3.2 润滑和表面处理技术通过表面润滑和特殊的表面处理技术,可以降低准晶材料的摩擦和磨损,并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3.3 优化材料设计开展更深入的准晶材料研究,优化其结构和性能参数,可以提高准晶材料在接触问题上的表现。
晶,多晶,非晶,微晶,无定形,准晶的区别晶,多晶,非晶,微晶,无定形,准晶的区别要理解这几个概念,首先要理解晶体概念,以及晶粒概念。
我想学固体物理的或者金属材料的都会对这些概念很清楚!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状态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固体又可分为两种存在形式: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是经过结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中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重复的排列。
晶体共同特点:均匀性:晶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宏观性质是相同的。
各向异性:晶体种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固定熔点:晶体具有周期性结构,熔化时,各部分需要同样的温度。
规则外形:理想环境中生长的晶体应为凸多边形。
对称性:晶体的理想外形和晶体内部结构都具有特定的对称性。
对晶体的研究,固体物理学家从成健角度分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显微学则从空间几何上来分,有七大晶系,十四种布拉菲点阵,230种空间群,用拓扑学,群论知识去研究理解。
可参考《晶体学中的对称群》一书(郭可信,王仁卉著)。
与晶体对应的,原子或分子无规则排列,无周期性无对称性的固体叫非晶,如玻璃,非晶碳。
一般,无定型就是非晶英语叫amorphous,也有人叫glass(玻璃态).晶粒是另外一个概念,搞材料的人对这个最熟了。
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凝固理论。
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首先要成核,然后生长,这个过程叫晶粒的成核长大。
晶粒内分子、原子都是有规则地排列的,所以一个晶粒就是单晶。
多个晶粒,每个晶粒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而且取向也是凌乱的,没有明显的外形,也不表现各向异性,是多晶。
英文晶粒用Grain表示,注意与Particle是有区别的。
有了晶粒,那么晶粒大小(晶粒度),均匀程度,各个晶粒的取向关系都是很重要的组织(组织简单说就是指固体微观形貌特征)参数。
对于大多数的金属材料,晶粒越细,材料性能(力学性能)越好,好比面团,颗粒粗的面团肯定不好成型,容易断裂。
所以很多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一直在开发晶粒细化技术。
非晶合金 与 准晶1.非晶态合金的发现长期以来,提到合金指的就是晶态合金。
提到非晶 态,指的是玻璃态的硅酸盐。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非 晶态合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
60年代初Duwez等发展了溅射淬火技术,用快速冷 却的方法,使液态合金的无序结构冻结起来,形成非 晶态合金Au3Si,对传统的金属结构理论是一个不小的 冲击,由于非晶态合金具有许多优良性能:高强度、 良好的软磁性、耐腐蚀性等,很快成为重要的功能材 料,获得很快发展。
2.非晶态合金的结构特征非晶态合金与晶态合金最大的区别在于长程无 序。
晶态合金只要了解一个晶胞中原子的排布,由 于周期性,固体中所有原子的排布都知道了。
而非 晶态合金结构特点为短程有序、长程无序,即某一 个第一近邻、第二近邻原子是有固定排列的,而更 远的原子是无序的。
从X射线衍射强度图可以看出, 晶态有明确、锐利的衍射峰,而非晶态只有较圆滑 的峰,后面是一些不可分辨的曲线,即非晶态合金 不能从X射线衍射中获得太多的信息,目前用径向分 布函数来表征非晶态合金结构。
晶态材料与非晶态材料数值密度函数随距离变 化的示意图2.非晶态合金的结构特征非晶态固体与晶态固体相比,结构上的最本质的差别 是不存在长程有序性。
组成晶体的粒子在宏观尺度上 规则排列的周期性,就称为长程有序性。
在非晶态固体中,原子位置的空间分布并不是无规 则的,而是存在一种局域关联性,因此,在非晶态固 体中存在着极为明显的短程有序性。
所谓短程有序 性,就是在原子周围小区域内原子排列的规则性,一 般是用在任一特定原子的最近邻的原子数(即配位数) 来表示。
①非晶合金具有比普通金属更高的强度。
②非晶态合金因其结构呈长程无序,故在物理 性能上与晶态合金不同,显示出异常情况。
③非晶合金比普通金属具有更强的耐化学腐蚀 能力。
非晶态合金是均匀的多元固溶体,不 存在晶界、第二相、析出物等结构缺陷,有 利于抗化学腐蚀。
非晶态合金与晶态合金最大的区别在于长程无 序。
晶态合金只要了解一个晶胞中原子的排布,由 于周期性,固体中所有原子的排布都知道了。
而非 晶态合金结构特点为短程有序、长程无序,即某一 个第一近邻、第二近邻原子是有固定排列的,而更 远的原子是无序的。
从X射线衍射强度图可以看出, 晶态有明确、锐利的衍射峰,而非晶态只有较圆滑 的峰,后面是一些不可分辨的曲线,即非晶态合金 不能从X射线衍射中获得太多的信息,目前用径向分 布函数来表征非晶态合金结构。
非晶态材料是均匀、各向同性的前提下,可以用统计方法来描述其结构, 即引入径向分布函数。
晶态材料的径向分布函数成δ函数形式;非晶态合 金的径向分布函数的振幅随r的增大而迅速减小。
3.非晶态的形成抑制熔体中的形核和长大,保持液态结构 使非晶态亚稳结构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 稳定,不向晶态转化 在晶态固体中引入或造成无序,使晶态转 变为非晶态冷却过程中液态金属结构上短程有序,物理性质各向同性。
非晶态合金的结构模型¾“微晶”无序模型(a)¾拓扑无序模型(b)非晶态固体的结构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模型来描述,它们分别是无规密堆积模型、连续无规网络模型和无规线团模型。
1. 无规密堆积模型右图是描述非晶态金属结构的最满意的模型。
这种位形可用来代表无规密堆积模型。
2. 连续无规网络模型以共价键结合的非晶态固体在二维空间的模型示意图。
3. 无规线团模型以有机高分子为基础的非晶态固体的结构模型。
3.非晶态合金的制备要获得非晶态,必须要有足够快的冷却速度(>106K/s),而用不同冷却技术制备非晶态合金形成过程又有较大的区别。
制备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由气相直接凝聚成非晶态固体,如真空蒸发、溅射、化学气相沉积等,用这种方法非晶材料生长速率相当低,一般只用来制备薄膜;(2)由液态快速淬火获得非晶态固体,这是目前最广的制备方法;(3)由结晶材料通过辐射、离子注入等方法,可在金属表面产生400um厚的非晶层。
(1)过渡金属与类金属元素(例如P、S、B、C等)形成的合金,例如Pd80Si20, Au75Si25, Fe80B20, Pt75P25等,一般类金属元素在合金含量约13%~15%(原子比),实践证明,在二元合金中若加入某些第三种元素,更容易形成非晶态材料。
(2)过渡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合金这类合金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熔点都比较低,形成非晶态的成分范围较宽。
例如:Cu-Ti合金,Ti含量可在33~70%之间; Ni -Zr合金,Zr的含量可在33~80%之间变化。
(3)含La系、Ac系元素的非晶态合金。
4.非晶态合金的分类•典型的非晶态合金:1、铁基非晶合金2、铁镍基非晶合金3、钴基非晶合金4、铁基纳米晶合金(超微晶合金)5.性能与应用a.力学性能:非晶态合金具有极高的强度和硬度,/E是衡量材料达到理强度远超过晶态高强度钢,σf/E约为1/500,论强度的程度,一般金属晶态材料σf而非晶态含量约为1/50,材料强度利用率大大高于晶态。
另外,非晶态合金的抗疲劳度亦很高,如Co 基非晶态合金可达1200MPa。
非晶态合金的延伸率一般较低,但韧性很好,变形时压缩率可达40%。
b. 非晶态固体的应用•非晶态固体与人们的生活密有切联系,如玻璃制成的光导纤维、富Te和Ge-Te半导体玻璃以及软磁非晶态合金(铁磁玻璃)等。
另外如有机玻璃、各种塑料和合成纤维、碳纤维等也都是非晶态有机聚合物的应用。
它们已经成了现代建筑、交通、通信工具等不可替代的结构材料。
•非晶态合金的应用:在高档录音、录像机中广泛应用的高耐磨音频视频磁头。
图书管或超市中的报警设施等。
对称性和对称破缺如果你能把物理学学到最薄处,用一页纸写出物理学的精华,那上面一定写着:对称,和谐,美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Hold infinite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and eternity in an hour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穷无尽握于手掌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荷兰,乌仑贝克,1925年电子自旋发现者)•长程取向序但无周期性非晶体学点对称操作(5次、8次、10次、12次)SS S S L L L L L L L S L Fibonacci 序列二维正方点阵向一维平行空间投影,得到一维空间的准晶准晶一. 准晶的发现1984年10月Shechtman报道:在急冷凝固的Al-Mn 合金中发现一种具有五重旋转轴的二十面体相(Icosahedral phase),我国郭可信等在1984年底,也Ni合金中发现五重电子衍射图,后来这类化合物从Ti2就被称为准晶(quasicrystal),是准周期晶体的简称(Quasiperiodic Crystal)。
当时,这些论文在晶体学及有关学科产生轩然大波。
因为周期性是晶体性的基础,晶体中只能观察到2、3、4、6重对称轴,而准晶恰恰是对周期性的挑战。
1.D. Shechtman, I. Blech, D. Gratias, and J.W. Cahn, "Metalicphase with with long-rangeorientational order and notranslational symmetry," Phys. Rev.Lett.53 (1984) 1951-1953.(1) 准晶体1984年, Shechtman 等在寻找既轻又硬的Al 合金中,在急冷的Al-Mn 合金中获得了具有五重对称,斑点明锐的电子衍射图,定出其点群为m35.郭可信: 五次对称,八次对称,十二次对称1985年发现五重旋转对称和Ti-Ni-V 二十面体准晶,1988年发现八重旋转对称准晶及十二次对称准晶,1988年发现稳定Al-Cu-Co 十重旋转对称准晶及一维准晶。
发现Al -Mn 二十面体准晶后,Raman Chandranrao 等联想到Pauling 等的Mg 32(Al,Zn)49的二十面体对称壳层。
他按这个成分配制的合金,急冷凝固后果然得到二十面体准晶。
因Al 5Li 3Cu 与Mg 32(Al,Zn)49同构,第一个稳定的二十面体准晶Al -Li -Cu 合金是长时间从固溶体中析出的。
因为首先发现的Al-Mn准晶只能在急冷凝固下生成,而且加热后会转变成晶相。
稳定准晶的出现证明准晶是一种稳定态,与晶体一样也有长程序和取向性,只是没有平移周期性,也可用X射线进行衍射结构分析。
以后又在急冷的Cr-Ni-Si,V-Ni-Si和Mn-Si-Al合金中发现8重准晶。
最早发现的十重准晶是在Al-Mn合金,与二十面体准晶共生,接着又在Al-Co -Cu合金中发现十重准晶。
Cr-Ni-Si还可得到二十重准晶。
这些属于二维准晶,有一维周期平移。
(二十面体准晶为三维准晶,无周期性)这是一个转变过程,即准晶向晶体的过渡。
三维二十面体准晶——二维十重准晶——一维准晶——晶体(无周期)(一维周期平移)(二维周期平移)(三维周期平移)材料的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稳态:体系自由能最低的平衡状态。
亚稳态:体系高于平衡态时自由能的状态的一种非平衡。
同一化学成分的材料,其亚稳态时的性能不同于平衡态时的性能,而且亚稳态可因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呈多种形式,它们所表现的性能迥异,在很多情况下,亚稳态材料的某些性能会优于其处于平衡态时的性能,甚至出现特殊的性能。
因此,对材料亚稳态的研究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非平衡的亚稳态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细晶组织当组织细小时,界面增多,自由能升高,故为亚稳状态。
(2)高密度晶体缺陷的存在晶体缺陷使原子偏离平衡位置,晶体结构排列的规则性下降,故体系自由能增高。
(3)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即溶质原子在固溶体中的浓度超过平衡浓度,甚至在平衡状态是互不溶解的组元发生了相互溶解。
(4)发生非平衡转变,生成具有与原先不同结构的亚稳新相例如钢及合金中的马氏体、贝氏体,以及合金中的准晶态相(5)由晶态转变为非晶态,由结构有序变为结构无序,自由能增高。
准晶的分类•准晶的结构既不同于晶体、也不同于非晶态。
准晶结构有多种形式,就目前所知可分成下列几种类型:•a.一维准晶这类准晶相常发生于二十面体相或十面体相与结晶相之间发生相互转变的中间状态,故属亚稳状态。
•b.二维准晶它们是由准周期有序的原子层周期地堆垛而构成的,是将准晶态和晶态的结构特征结合在一起。
•c.二十面体准晶可分为A和B两类。
A类以含有54个原子的二十面体作为结构单元;B类则以含有137个原子的多面体为结构单元;A类二十面体多数是铝-过渡族元素化合物,而B 族极少含有过渡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