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信息问题的四种类型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11
四种说明方法及作用1 书面文字说明书面文字说明是指用文字的形式表达说明的方法,如用文字描述软件使用说明、用文字写出一个产品的,说明一项业务的操作流程和工作流程等。
书面文字说明的作用是为了回应读者的需要,提供有用的信息和解决方案,是一种结构清晰、通俗易懂、易于记忆的表达方式。
这种说明方法可以避免出现晦涩难懂的文字,把复杂的内容变简单,表达准确,传递正确的信息,易于接受。
运用书面文字说明的时候,要把主题很好的包装,把每一个点仔细的阐述,循序渐进,力求清晰有序,这样才会让读者容易接受,提高读者对文章的兴趣,而不会觉得长篇幅文章枯燥乏味。
2 图表说明图表说明是指用表格、图形、流程图等可视化方式,表达说明的方法。
运用可视化的元素,可以让人们在阅读文字说明时,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说明内容,运用了图表说明,可以更清楚的展示思路,让说明内容更为生动有趣,受到读者的欢迎。
此外,图表说明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容易接受,而且还能有效的表达说明的信息,比如通过表格说明产品属性、数量等,通过流程图说明分阶段操作或者操作要点等,因此,运用图表说明可以有效节约计算机内存,提高能力。
3 视频说明视频说明指的是用视频的形式,进行说明的方法。
运用视频说明来进行教学、宣传等,可以让说明内容变得更加细节,更加实用。
在这种形式的说明中,可以使用完整的画面表示思路,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同时又可以把一些难以用文字描述的内容,通过图像语言呈现出来,更好的展示信息。
视频说明可以把文字图像合体,让人们不仅能够看到物品的形状、外观,也能听到声音,也能利用文字、图像、音频等多种元素,更好的展开说明,让说明更加准确、有效。
同时,视频说明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给用户更大的视觉冲击,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综合,更容易抓住用户的注意力,提高信息传达的成功率。
4 问答说明问答说明是指,通过建立常用的问答类型的文件,来进行说明的方法。
它的作用是能够快速的解决用户的疑问,同时节省用户的时间,提高用户的体验。
Excel图表类型及使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谈谈什么情形下适用什么常用图表类型。
Excel 提供了11种类型的图表,其中又含有73种图表子类型。
1.柱形图——经常用于表示以行和列排列的数据。
对于显示随时间的变化很有用。
最常用的布局是将信息类型放在横坐标轴上,将数值项放在纵坐标轴上。
2.折线图——与柱形图类似,也可以很好地显示在工作表中以行和列排列的数据。
区别在于折线图可以显示一段时间内连续的数据,特别用于显示趋势。
3.饼图——适合于显示个体与整体的比例关系。
显示数据系列相对于总量的比例,每个扇区显示其占总体的百分比,所有扇区百分数的总和为100%。
在创建饼图时,可以将饼图的一部分拉出来与饼图分离,以更清晰地表达其效果。
下列图表类型是用于比较组分的有效图表:(1)饼图适合用于比较2~5个组分。
(2)复合饼图适合用于比较6~10个组分。
(3)复合条饼图可处理6~15个组分。
(4)如果有两个或多个饼图,应使用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百分比堆积条形图、百分比堆积折线图以及百分比堆积面积图都是由百分比堆积柱形图衍变而来的。
4.条形图——对于比较两个或多个项之间的差异很有用。
5.面积图——面积图是以阴影或颜色填充折线下方区域的折线图,适用于要突出部分时间系列时,特别适合于显示随时间改变的量。
如果只有几个数据点,添加垂直线有助于读者分辨每个时期的实际值。
6.XY(散点)图——适合于表示表格中数值之间的关系,常用于统计与科学数据的显示。
特别适合用于比较两个可能互相关联的变量。
虽然散点图可用于大型数据集,但其缺陷是,如果不使用VBA或插件,将很难给点加上标签。
如果数据集较小,可使用成对的条形图来显示相同的信息,这种图表可添加标签,让读者能够看出哪些记录与其他记录不符。
7.气泡图——与散点图相似,但气泡图不常用且通常不易理解。
气泡图是一种特殊的XY散点图,可显示3个变量的关系。
气泡图最适合用于较小的数据集。
主观题答题分类指导(六):“图表类”主观题一、题型特点:“图表类”主观题一般是考查考生根据图表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图表类”主观题的图表一般由“标题、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图饼式三种)、注释”三部分组成。
设问通常由2~3个小问组成。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1)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表一和表二有何内在联系?(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
或根据材料设定其他问题。
“图表类”主观题命题的特点是:(1)材料是当年国内经济热点和经济生活重点知识的结合。
熟悉和掌握当年的经济热点,把它们和经济生活的基本原理联系起来是我们做好此类论述题的前提。
(2)它一般是通过图表内容的比较来说明一些经济原理。
如:过去和现在的纵向比较,事物之间的横向比较,通过比较来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反映差距。
然后去探讨变化、发展的原因以及解决差距的办法。
也就是说,我们一般能从图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图表类”主观题对于所用原理的需求,已不是单一的原理,也不是限于某一课的知识,而是要求综合运用,要求对知识融会贯通,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二、答题模板解题时,审题一般都是第一步,审题则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图表),要按照带着问题读材料的思路进行。
这样可以增强读材料的目的性。
审设问:1.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
图表题的设问一般由2~3个小问组成。
我们要养成先通读设问的良好习惯,从宏观上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
设问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其基本顺序常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从宏观上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可以避免答案错位。
2.微观具体分析设问要求。
对每一问都要“咬文嚼字”,把握范围、程度、本质等,根据设问组织答案。
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专题03 图表解读1.图表解读图表、图形等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简明,信息量密集,能综合检测学生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等诸多能力。
它是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版块中的最常考题型。
图表分两类:一是表格。
主要是统计表。
二是图形类。
主要包括统计图(柱形图、折线图、饼图、条形图、面积图、散点图、其他图案)、流程图、示意图、地图等。
近年综合性文本中的图表类解答考题,考生只需将图表所蕴含的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
有时需表述其蕴含的内在信息,或是观点,或是结论。
考生可运用图文转化策略,全面了解文本包含的主要栏目、项目、类别、数据等信息。
例如由图到文的转换,一般来说需经过以下流程: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2.常见题型1.请用简洁语言概括从数据表中得出的结论。
2.对XX图表进行比较,你能得出哪些结论?3.XX图表,反映了哪些现状(现象、问题)?……3.答题指导(1)图表○1整体认读图表内容。
关注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
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2关注图表细节数据。
注意图表细节,如图表下“注”等提示文字;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表的关键处,也是信息的源头。
○3准确解读符号意义。
对于这类筛选整合信息的选择题,要准确还原符号的含义,辨别各选项与文中有效信息是否吻合,进而做出选择。
口诀:关注数据,横比竖比;高点低点,指向要点。
表述:要注意惯用词的使用──如约50%,用“近半”,约55%-——70%用“大部分”,70%以上用“绝大多数”,趋势可用“降低、增加”等词语,频率可用“略低、渐增”等词语,时间可用“逐月、逐年”等词语。
另外,语言表述尽量不用修饰语;概括答案,尽量用短句。
生物图表题的类型和解法(一)概念图生物体的生理过程往往随着时间、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而图表分析题正是对这些变化最好的考核方式,所以一直以来都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下面谈谈该类试题的考查类型及具体应对。
一、图解题 1.概念图概念图是自04年起生物高考中出现的新题型。
概念图一般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概念图中的节点表示某一领域内的各个概念,连线则表示节点概念间内在逻辑联系。
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同学们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扩大对知识的考查面,而且可以考查对该领域知识的有机联系的理解程度,是考查学理解和推理能力的一种题型。
解法:一是理清相关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二是用生物学知识准确描述各部分、各环节、各步骤的关系。
例1 图中①、②、③三个图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某类物质。
以下各项中,能构成图中关系的是A .DNA 、染色体、基因B .反射、应激性、适应性C .酶、蛋白质、激素D .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2.模式图模式图是生物局部形态结构的典型展示,是相关生理过程和形态结构的模式、典型,如课本中的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从历届高考试题看,高考卷中出现的这类图与教材的插图有一定的联系,但很少会完全相同。
解法:(1)读清题干的文字叙述和图象所包含的信息。
辨认图中所反映出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识别细胞、组织、器官等不同水平的结构,理解图象中所表达的生物学内涵,并联想和运用与图中给出的信息和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来分析、思考题目;(2)弄清题干与图象的内在联系;(3)找出图象信息与生物学知识的内存联系;(4)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图象所包括的信息。
例2.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图中A 、B 、C 、D 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一般情况下,②中的CO 2不能向③中扩散B .B 结构呼吸作用的终产物是乳酸②①③C .①中血糖浓度的调节与垂体有关D .①③④均参与了体温的调节 3.系谱图它是生物特有的图形,以方框、圆圈、线段等表示复杂的遗传信息,以系谱图为信息载体,考查同学们对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数学思维的迁移和概率的运算能力。
政治图表题解题策略一、图表题的审题策略。
审题时一般包括审设问和审图表(材料),可以先审设问,以增强读图表的目的性。
⒈审设问。
设问是命题者测试意图的直接体现,规定着测试的知识内容、能力目标,规定着答题的思路、方向和具体要求,有着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
审设问主要包括下几个方面:⑴不同设问之间的关系。
把握同一题目不同设问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确定不同设问的答题角度。
例75题第二问,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到底从哪一方面谈认识?除了从材料得到提示外,本题可以从第三问得到明确的提示,第三问要求回答国企改革的意义(即“为什么”),因此第二问应侧重回答“怎么办”。
⑵主题。
每一道题目都有一个整体立意和主题,本题要研究什么主题或哪类问题?与什么重大时政有关?党和政府在这方面有何重大政策及举措?例75题的主题是国企改革,76题的主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77题的主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⑶角度。
设问要求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办”?是从其中一个角度分析还是几个角度?⑷知识范围。
设问要求运用哪一部分的知识回答?是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还是政治常识?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范围限制?⑸答题条件。
解答该问题有没有指向性或限制性条件?如“从……角度”、“结合(联系)……”等。
例76题第三问,材料的主题是“针对A煤矿企业生产事故频发的状况”,要求结合经济学知识评析该企业经营者的说法,在评析时应围绕“提高利润与安全生产的关系”,而不能单纯强调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⑹主客体。
经济常识的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个人(消费者、劳动者);哲学常识的主体通常是具体的哲学观点;政治常识的主体通常有国家(国家机关)、政党、公民、国际组织。
客体则是具体的分析对象。
主体、客体不同,答案则迥然不同。
例75题第三问的主体是国有大型企业,客体是改革的现实意义,在回答时脱离主客体而谈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性显然不合题意。
专训一:图表信息问题的四种类型名师点金: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是初中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热点内容之一,特别是近几年中考中,将已知条件以图形或图表等形式给出,出题手法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实物信息类1.如图,在东北大秧歌的踩高跷表演中,已知演员身高是高跷长度的2倍,高跷与腿重合部分的长度为28 cm,演员踩在高跷上时,头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24 cm,设演员的身高为x cm,高跷的长度为y cm,求x,y的值.(第1题)表格信息类2.(中考·某某)小林在某商店购买商品A,B共三次,只有一次购买时,购买商品A,B同时打折,其余两次均按标价购买,三次购买商品A,B的数量和费用如下表:购买商品A 的数量/个购买商品B的数量/个购买总费用/元第一次购物 6 5 1 140 第二次购物 3 7 1 110 第三次购物9 8 1 062(1)小林以折扣价购买商品A,B是第________次购物;(2)求出商品A,B的标价;(3)若商品A,B的折扣相同,问商店是打几折出售这两种商品的?几何图形类3.某药业集团生产的某种药品的包装盒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已知长方体盒子的长比宽多4 cm,求这种药品包装盒的体积.(第3题)对话信息类4.在“五一”期间,小明、小亮等同学随家人一同到某公园游玩,下图是购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试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大人?几个学生?(2)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用哪种方式购票更省钱?说明理由.(第4题)专训二:巧用一次方程(组)选择方案名师点金:解方案选择题要仔细审题,弄清题目中条件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在选择合适的方案之前,应分析都有哪几种可行的方案,结合求出的每种方案的结果作出判断,培养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旅行社收费方案决策1.X校长暑假将带领几名学生去旅游,甲旅行社说:“如果校长买全票一X,则其余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包括校长在内全部按全票价的6折优惠”,全票价为240元.(1)若学生有3人和5人,甲旅行社收费多少元?乙旅行社呢?(2)学生有多少人时,两个旅行社的收费相同?运输方式方案决策2.某市水果批发部门欲将A市的一批水果运往本市销售,有火车和汽车两种运输方式,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均为200元/时.其他主要参考数据如下:运输工具途中平均速度(千米/时) 运费(元/千米) 装卸费用(元)火车100 15 2 000汽车80 20 900(1)如果汽车的总支出费用比火车多1 100元,你知道本市与A市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吗?请你列方程解答.(2)如果A市与B市之间的路程为s千米,且知道火车与汽车在路上需临时停车耽误的时间分别为2小时和3.1小时.你若是A市水果批发部门的经理,要想将这批水果运往B 市销售,你认为选择哪种运输方式比较合算?购买方案决策3.某商场计划拨款9万元从厂家购进50台电视机.已知该厂家生产三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出厂价分别为:甲种每台1 500元,乙种每台2 100元,丙种每台2 500元.若商场同时购进其中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共50台,用去9万元,请你帮助设计一下商场的进货方案.上网计费方案决策4.某地上网有两种收费方式,用户可任选其一:(A)计时制:2.8元/时;(B)包月制:60元/月.此外,每种收费方式都加收通信费1.2元/时.(1)某用户每月上网20小时,选用哪种收费方式比较合算?(2)某用户有120元钱用于上网(一个月),选用哪种收费方式比较合算? (3)请你为用户设计一个方案,使用户能合理地选择收费方式.专训三:几种常见的热门考点名师点金: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其命题方向主要围绕方程(组)的相关概念、解法及应用几个方面.常见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难度一般为中等.一次方程(组)的相关概念1.下列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x +y =2y +z =3B .⎩⎪⎨⎪⎧2x =3y 2x +y =5C .⎩⎪⎨⎪⎧y =2x -2y =6D .⎩⎪⎨⎪⎧x +2y =3xy =6 2.若关于x 的方程ax +3=4x +1的解为正整数,则整数a 的值为( )A .3或2B .4C .5D .63.已知方程组⎩⎪⎨⎪⎧ax -by =4,ax +by =2的解为⎩⎪⎨⎪⎧x =2,y =1,则2a -3b 的值为( )A .4B .6C .-6D .-44.若关于x 的方程(3-m)x2|m|-5+7=2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________.等式的基本性质5.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A .如果S =12ab ,那么b =S 2aB .如果12x =6,那么x =3C .如果x -3=y -3,那么x -y =0D .如果mx =my ,那么x =y6.已知x =y≠-12,且xy≠0,下列各式:①x-3=y -3;②5x =y 5;③x 2y +1=y2x +1;④2x+2y =0,其中一定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7.如图,标有相同字母的物体的质量相同,若A 的质量为20克,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时,B 的质量为________克.(第7题)一次方程(组)的解法8.下列方程组适合用代入法消元的是( ) A .⎩⎪⎨⎪⎧y =12(x -y )+13x -2y =5B .⎩⎪⎨⎪⎧x =y5x -3y =6C .⎩⎪⎨⎪⎧2x -3y =13x +2y =7D .⎩⎪⎨⎪⎧2x +3y =43x +4y =59.解方程组⎩⎪⎨⎪⎧2x +3y =12,①3x -5y =2②时,为达到消元的目的,应该进行如下变形:①×________-②×________.10.解下列方程: (1)12-(3x -5)=7-5x ;(2)2x -56+3-x4=1.11.解下列方程组:(1)⎩⎪⎨⎪⎧2x +5=y ,3x +y =10; (2)⎩⎪⎨⎪⎧3x -4y =4,3x -2y =8;(3)⎩⎪⎨⎪⎧x 4+y 2=4,3x -2y =16; (4)⎩⎪⎨⎪⎧x -4y +z =-3,2x +y -z =18,x -y -z =7.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2.“六一”儿童节前夕,某超市用3 360元购进A 、B 两种童装共120套,其中A 型童装每套24元,B 型童装每套36元.设购买A 型童装x 套,B 型童装y 套,依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x +y =12036x +24y =3 360B .⎩⎪⎨⎪⎧x +y =12024x +36y =3 360C .⎩⎪⎨⎪⎧36x +24y =120x +y =3 360D .⎩⎪⎨⎪⎧24x +36y =120x +y =3 360 13.某种商品因换季准备打折出售.如果按定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25元,而按定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0元,那么这种商品的定价是多少元?14.为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克服因干旱而造成的电力紧X困难,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某地决定对居民家庭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电力公司规定:居民家庭月用电量在80千瓦时以下(含80千瓦时,1千瓦时俗称1度)时,实行“基本电价”;当居民家庭月用电量超过80千瓦时时,超过部分实行“提高电价”.小X家2015年4月份用电100千瓦时,上缴电费68元;5月份用电120千瓦时,上缴电费88元.求“基本电价”和“提高电价”分别为多少.思想方法a.转化思想15.二元一次方程x+y=7的非负整数解有( )A.6个B.7个C.8个D.无数个b.整体思想16.有甲、乙、丙三种商品,购买甲3件、乙2件、丙1件共需315元;购买甲1件、乙2件、丙3件共需285元,那么购买甲、乙、丙三种商品各一件共需________元.c.数形结合思想17.如图,数轴上两个动点A,B开始时所表示的数分别为-8,4,A,B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数轴上运动,且A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第17题)(1)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原点处相遇,求B点的运动速度;(2)A,B两点按上面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时两点相距6个单位?(3)A,B两点按上面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与此同时,C点从原点出发向同方向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CB∶CA=1∶2,若干秒后,C点在-10处,求此时B点的位置.d.逆向思维法18.李飒的妈妈买了几瓶饮料,第一天,他们全家喝了全部饮料的一半零半瓶;第二天,李飒招待来家中做客的同学,又喝了第一天剩下的饮料的一半零半瓶;第三天,李飒索性将第二天所剩的饮料的一半零半瓶喝了.这三天,正好把妈妈买的全部饮料喝光,则李飒的妈妈买的饮料一共有多少瓶?答案专训一1.解: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x =2y ,x +y -28=224,解得⎩⎪⎨⎪⎧x =168,y =84. 故x 的值为168,y 的值为84.2.解:(1)三(2)设商品A ,B 的标价分别为x 元、y 元.根据题意,得⎩⎪⎨⎪⎧6x +5y =1 140,3x +7y =1 110,解得⎩⎪⎨⎪⎧x =90,y =120. 答:商品A ,B 的标价分别为90元、120元.(3)设商品A ,B 均打a 折出售.根据题意,得(9×90+8×120)×a 10=1 062. 解得a =6.答:商店是打6折出售这两种商品的.3.解:方法一:设这种药品包装盒的高为x cm ,则宽为14-2x 2cm ,长为(13-2x) cm . 依题意得13-2x -14-2x 2=4. 解得x =2.方法二:设这种药品包装盒的宽为x cm ,高为y cm ,则长为(x +4) cm .根据题意,得⎩⎪⎨⎪⎧2x +2y =14,x +4+2y =13,解得⎩⎪⎨⎪⎧x =5,y =2. 故这种药品包装盒的长为9 cm ,宽为5 cm ,高为2 cm .所以体积为9×5×2=90(cm 3).答:这种药品包装盒的体积为90 cm 3.4.解:(1)设一共去了x 个大人,y 个学生,则⎩⎪⎨⎪⎧x +y =12,35x +35y×50%=350,解得⎩⎪⎨⎪⎧x =8,y =4. 答:一共去了8个大人,4个学生.(2)按团体票一次性购买16X 门票更省钱.理由:按团体票一次性购买16X 门票需要35×60%×16=336(元),因为336<350,所以按团体票一次性购买更省钱.专训二1.解:(1)当有学生3人时,甲:240+240×0.5×3=600(元);乙:(3+1)×240×0.6=576(元).当有学生5人时,甲:240+240×0.5×5=840(元);乙:(5+1)×240×0.6=864(元).(2)设学生有x 人.由题意,得240+240×0.5x=(x +1)×240×0.6.解得x =4.答:学生有4人时,两个旅行社的收费相同.2.解:(1)设所求路程为x 千米,则选择火车用的钱数为(200x 100+15x +2 000)元,选择汽车用的钱数为(200x 80+20x +900)元. 由题意,得200x 100+15x +2 000=200x 80+20x +900-1 100,解得x =400. 答:本市与A 市之间的路程为400千米.(2)选择火车用的钱数为⎝⎛⎭⎪⎫s 100+2×200+15s +2 000=17s +2 400(元),选择汽车用的钱数为⎝ ⎛⎭⎪⎫s 80+3.1×200+20s +900=22.5s +1 520(元). 当两种运输方式所用钱数相同时,即17s +2 400=22.5s +1 520,解得s =160. 所以当s 等于160时,两种运输方式一样合算;当s 小于160时,选择汽车运输比较合算;当s 大于160时,选择火车运输比较合算.3.解:设购进甲种电视机x 台,乙种电视机y 台,丙种电视机z 台.若购进甲、乙两种电视机,列方程组为⎩⎪⎨⎪⎧1 500x +2 100y =90 000,x +y =50,解得⎩⎪⎨⎪⎧x =25,y =25.即购进甲种电视机25台,乙种电视机25台.若购进甲、丙两种电视机,列方程组为⎩⎪⎨⎪⎧1 500x +2 500z =90 000,x +z =50,解得⎩⎪⎨⎪⎧x =35,z =15.即购进甲种电视机35台,丙种电视机15台.若购进乙、丙两种电视机,列方程组为⎩⎪⎨⎪⎧2 100y +2 500z =90 000,y +z =50,解得⎩⎪⎨⎪⎧y =87.5,z =-37.5.(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共有两种方案:一是购进甲种电视机25台,乙种电视机25台;二是购进甲种电视机35台,丙种电视机15台.4.解:(1)计时制:20×(2.8+1.2)=80(元),包月制:60+20×1.2=84(元).因为80<84,所以选用计时制比较合算.(2)120÷(2.8+1.2)=30(小时),(120-60)÷1.2=50(小时).因为30小时<50小时,所以选用包月制比较合算.(3)设用户每月上网x 小时,两种方式的费用一样.由题意得:(2.8+1.2)x =60+1.2x ,解得x =1507. 所以当用户每月上网时间大于1507小时时,选用包月制比较合算; 当用户每月上网时间小于1507小时时,选用计时制比较合算; 当用户每月上网时间等于1507小时时,选用计时制和包月制一样合算. 专训三1.C 2.A 3.B 4.-3 5.C 6.B 7.10 8.B 9.3;210.解:(1)12-(3x -5)=7-5x ,12-3x +5= 7-5x ,2x = -10,x = -5.(2)2x -56+3-x 4=1, 2(2x -5)+3(3-x)= 12,4x -10+9-3x = 12,x = 13.11.解:(1)⎩⎪⎨⎪⎧2x +5=y ,①3x +y =10,② 将①代入②,得3x +(2x +5)=10,解得x =1.将x =1代入①,得y =7.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 =1,y =7. (2)⎩⎪⎨⎪⎧3x -4y =4,①3x -2y =8,② ①-②,得-2y =-4,解得y =2.将y =2代入①,得3x -8=4,解得x =4.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 =4,y =2. (3)⎩⎪⎨⎪⎧x 4+y 2=4,①3x -2y =16,②整理原方程组得⎩⎪⎨⎪⎧x +2y =16,③3x -2y =16,② ③+②,得4x =32,解得x =8.将x =8代入③,得8+2y =16,解得y =4.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 =8,y =4.(4)⎩⎪⎨⎪⎧x -4y +z =-3,①2x +y -z =18,②x -y -z =7,③①+②,得3x -3y =15,即x -y =5,④②-③,得x +2y =11,⑤联立④⑤组成方程组⎩⎪⎨⎪⎧x -y =5,x +2y =11, 解得⎩⎪⎨⎪⎧x =7,y =2.将⎩⎪⎨⎪⎧x =7,y =2代入③,得7-2-z =7,解得z =-2.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 =7,y =2,z =-2.12.B13.解:设这种商品的定价是x 元.根据题意,得0.75x +25=0.9x -20,解得x =300.答:这种商品的定价是300元.14.解:设“基本电价”为x 元/千瓦时,“提高电价”为y 元/千瓦时.由题意得⎩⎪⎨⎪⎧80x +(100-80)y =68,80x +(120-80)y =88,解得⎩⎪⎨⎪⎧x =0.6,y =1. 答:“基本电价”为0.6元/千瓦时,“提高电价”为1元/千瓦时.15.C 16.15017.解:(1)设B 点的运动速度为x 个单位/秒,列方程为82=1. 答:B 点的运动速度为1个单位/秒.(2)设两点运动t 秒时相距6个单位,①当A 点在B 点的左侧时,2t -t =(4+8)-6,解得t =6;②当A 点在B 点的右侧时,2t -t =(4+8)+6,解得t =18.答:当A ,B 两点运动6秒或18秒时相距6个单位.(3)设C 点运动的速度为y 个单位/秒,始终有CB∶CA=1∶2,则列方程得2-y =2(y-1).解得y =43.当C 点停留在-10处时,所用的时间为1043=152(秒), 此时B 点所表示的数为4-152×1=-72. 答:此时B 点的位置是-72所对应的点处. 点拨:本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运用数轴辅助分析题意,找到相等关系,列方程得以求解.18.解:设第三天李飒喝饮料之前,还有x 瓶饮料,则x 2+12=x.解得x =1, 这也是第二天喝饮料之后所剩的饮料瓶数.设第二天喝饮料之前还有y 瓶饮料,则y -⎝ ⎛⎭⎪⎫y 2+12=1.解得y =3,这也是第一天喝饮料之后所剩的饮料瓶数.再设第一天喝饮料之前有z 瓶饮料,则z -⎝ ⎛⎭⎪⎫z 2+12=3. 解得z =7,这就是李飒的妈妈买的饮料的瓶数.答:李飒的妈妈买的饮料一共有7瓶.点拨:此题若按常规思维方法考虑非常困难,我们可利用逆向思维反向推理,问题便迎刃而解.。
第十二章数据的描述12.1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目标导航1、了解频数、频率、条形图、扇形图等概念。
2、通过比较,了解用条形图、扇形图来描述数据的各自特点,并能初步会用条形图、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3、了解折线统计图。
通过描述数据的另一种方式——比较,了解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点.初步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能根据统计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据的变化情况。
4、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直方图的特点,学会从直方图中获取信息。
并能够根据直方图中提供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断,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看法。
●名师引领1.我们常见的统计图表有哪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有四种: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
2.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分别有什么特点?条形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扇形图常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它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折线图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直方图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师生互动共解难题例1. 选择题:(1)要清楚地反映某地某月每天的气温变化情况,应绘制()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2)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班考试平均分数的是()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分析与解答: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并不困难,关键要搞清各种统计图适合表示什么样的数据。
我们知道反映数据有很多种方式,可以用文字与数字,可以用统计表,也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
前三者给人以精确的感觉,但并不直观;而后者则容易看出数据的变化与它们之间的比较,所以生活中经常用到,也是最基本的数据表达形式。
而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适合表示一些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
折线统计图适合表示一种或几种数据的变化趋势。
(如果有几个数据,则应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示)扇形统计图适合表示某一个数据占数据总量的百分数。
第一题要求我们表示出气温变化情况,是一个数据的变化,所以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而第二题同学们经常表示疑惑,因为三种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各班考试平均分数,关键是要“清楚”地表示,就只能选择可以对比出各班分数高低的条形统计图。
一、高考语文图表题目分类图表转换类题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表格的形式,一种是柱状的形式。
二、高考语文图表题出题方式高考语文图表转换类题目一般有四种出题的方式。
1.图表描述类。
实际上是就是要用文字把图表的信息完整的描述出来,要达到百分之百。
2.图表概括内容类。
如果是单个对象,那么考虑的是选取一部分,从问题入手,如果是多个对象,如信息中15% 损坏,20% 损坏严重,20% 损坏非常严重,我们可以概括为:55% 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或者说,高达40% 损坏严重,只有15% 受到较轻的损坏。
其次在概括时要注意抓住这些词,如绝大多数、极少数、一半以上、高达、竟达、不到、不尽如人意、有差异、有区别等。
3. 根据图表的内容或数字提出意见,做出评价,分析原因。
这类题目就首先要通过信息比例找到问题或者优势,然后就可以分析原因,再做出判断,可以说理由,找办法等等。
4. 根据图表的内容或数字来预测未来的走向和可能性。
做好这类题目主要是要抓住信息的主要方向。
三、高考语文图表题解题思路1. 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注意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和字数的限制。
2. 细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对图表,考生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
抓信息要全面而准确。
3. 根据图表题题干要求,规范答题。
不同的图表形式,题干有不同的要求,答案表述也各异。
答题时注意:①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
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
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 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 得出)”等。
②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要标明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
四种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指通过文字、图片、图表等形式,来解释、阐述某种事物或现象的方法。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说明方法来传达信息、解释问题、指导操作等。
下面将介绍四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种,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是最常见的一种说明方法,通过文字的描述来表达信息。
文字说明通常包括清晰的逻辑结构,简洁明了的语言,以及具体的例子或案例。
在进行文字说明时,需要注意使用准确的词语,避免歧义,同时要注意段落的分隔和过渡,使整体结构更加清晰流畅。
第二种,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是通过图片来传达信息或解释问题的方法。
图片说明可以是照片、插图、示意图等形式。
图片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能够直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使用图片说明时,需要选择清晰、准确的图片,同时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图片所传达的信息。
第三种,图表说明。
图表说明是通过图表来呈现数据或信息的方法。
常见的图表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
图表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比较关系,有利于读者快速获取信息。
在使用图表说明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配以清晰简洁的说明,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图表所呈现的信息。
第四种,示范说明。
示范说明是通过实际操作或演示来传达信息的方法。
示范说明常见于实际操作指导、产品演示等场合。
通过示范,读者能够直接看到实物或实际操作过程,更加直观地理解所传达的信息。
在进行示范说明时,需要注意操作步骤的清晰性和连贯性,同时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说明,让读者能够轻松跟随示范进行操作或理解信息。
总结。
以上介绍了四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文字说明、图片说明、图表说明和示范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以达到最好的传达效果。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利用图表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常常让学生感到困惑和头疼。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善于利用图表,就能够更加轻松地解决数学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利用图表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数学难题。
第一种技巧是利用表格。
表格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和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例如,在解决代数方程时,可以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制作成表格,逐个尝试不同的值,从而找到满足方程的解。
此外,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可以将已知条件和待求的要素制作成表格,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第二种技巧是利用折线图。
折线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解决函数的性质问题时,可以将函数的图像绘制成折线图,通过观察折线的走势,推测函数的增减性、最值等性质。
此外,在解决统计问题时,可以将数据制作成折线图,通过观察折线的变化,找到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第三种技巧是利用柱状图。
柱状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大小和比较,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解决比例问题时,可以将不同物体的大小或数量制作成柱状图,通过比较柱状图的高度或长度,找到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此外,在解决概率问题时,可以将事件的发生次数制作成柱状图,通过观察柱状图的高度,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四种技巧是利用饼状图。
饼状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占比和比例,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解决百分数问题时,可以将百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制作成饼状图,通过观察饼状图的扇形面积,计算百分数的大小。
此外,在解决比例问题时,可以将不同物体的数量制作成饼状图,通过观察饼状图的扇形面积,找到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除了以上四种常见的图表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图表可以用来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散点图可以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和相关性;雷达图可以用来展示多个指标的比较和评价;箱线图可以用来展示数据的分散程度和异常值等。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图表,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