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的主要特性修订稿
- 格式:docx
- 大小:158.19 KB
- 文档页数:11
粉煤灰的主要特性一、粉煤灰的主要性状和技术特征粉煤灰的性状是指粉煤灰颗粒和混合粉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形态、结构等的统称。
粉煤灰性状除包括上述化学成分、矿物组分和颗粒组分外,一般还包括表观色泽、粒径、细度、级配、比表面积、密度、堆积密度、含水率、烧失量、需水量比、火山灰活性以及其他各种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还应包括均匀性这个重要的信息。
粉煤灰一般的性状,因为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的应用要比其他用途具有更高的性状要求,仍须摘要说明。
粉煤灰技术特征,这里主要是指粉煤灰用作水泥和混凝土的原材料时,与用途和质量有关的粉煤灰成分、结构和性能的技术信息,也是与粉煤灰混凝土技术相关的重要技术参量。
粉煤灰特征化研究,是粉煤灰水泥混凝土技术中的基础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粉煤灰特征化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测试手段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取得了较多的成绩。
(一)、粉煤灰的性状1.表观色泽由于成分和组分不同,粉煤灰表观色泽变化很大。
低钙粉煤灰随着碳分含量从低到高,从乳白色变至灰黑色。
在一般情况下,粗略地可从色泽的变化观察粉煤灰性质的变化。
高钙粉煤灰一般呈浅黄色,可反映氧化钙含量。
目前,最新的研究认为,粉煤灰色泽不可以反映其结构。
2.粒径和细度所收集的统灰粒径变化为0.5~300μm,这一范围与水泥接近,但其中大部分的颗粒要比水泥细得多。
国内沿用标准筛测定,现在的我国粉煤灰新标准把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的试验方法和筛余量指标从用80μm标准筛人工筛分法改为用气流筛测定45μm的筛余量。
如JGJ28-1986规定,以80μm标准筛测定细度,其筛余量:I 级灰不大于5%,II级灰不大于8%,III级不大于25%。
因为45μm 以下粉煤灰颗料对混凝土性质的贡献较大,GB1596-2005粉煤灰新标准中,采用45μm筛余量(%)为细度指标,规定I级灰不大于12%,II级灰不大于20%,III级灰不大于45%。
细度是粉煤灰最重要的参量,有的专家认为可以用来作为评估用于混凝土中粉煤灰质量的基本参量。
火电厂粉煤灰的矿物学、形态与物理性质
火电厂粉煤灰的矿物学、形态与物理性质
粉煤灰,又称排灰,是从火力发电厂污染物排放出来的一种污染物。
粉煤灰的
矿物是由灰渣和金刚石构成的多种物质,其中碳和硫的含量较高。
粉煤灰形态多样,有微粒和粗颗粒,大小介于红外线和可见光波段之内,晶粒小到可见光下不可见,性状为黄灰色,表面有光泽。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主要表现为热导率、比表面积和密度等特征。
热导率低于
30W/(m·K),但会因颗粒大小和水份而变化,比表面积较大,大于1m2/g,密度大
小取决于颗粒大小和水份,一般在1.6 g/cm3-2.6 g/cm3 之间。
粉煤灰的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和碳酸氢根,其中二氧化硫含量较高,
可使环境中的大气空气变得恶劣,损害人体的视力和呼吸系统等,碳酸氢根则可以影响水体的pH值,进而影响水体本身的生态环境,可能会造成细菌繁殖,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水体鱼类生存。
粉煤灰虽然也有很多有用的特征,但其由传统火力发电厂排放产生的数量却令
人担忧。
对粉煤灰的管理问题更加受到重视,从源头上阻断其污染,这不但是为了防止污染源的污染,也是为了防止地球受到污染,保护环境,享受健康的地球生活。
粉煤灰的主要特性一、粉煤灰的主要性状和技术特征粉煤灰的性状是指粉煤灰颗粒和混合粉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形态、结构等的统称。
粉煤灰性状除包括上述化学成分、矿物组分和颗粒组分外,一般还包括表观色泽、粒径、细度、级配、比表面积、密度、堆积密度、含水率、烧失量、需水量比、火山灰活性以及其他各种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还应包括均匀性这个重要的信息。
粉煤灰一般的性状,因为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的应用要比其他用途具有更高的性状要求,仍须摘要说明。
粉煤灰技术特征,这里主要是指粉煤灰用作水泥和混凝土的原材料时,与用途和质量有关的粉煤灰成分、结构和性能的技术信息,也是与粉煤灰混凝土技术相关的重要技术参量。
粉煤灰特征化研究,是粉煤灰水泥混凝土技术中的基础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粉煤灰特征化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测试手段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取得了较多的成绩。
(一)、粉煤灰的性状1.表观色泽由于成分和组分不同,粉煤灰表观色泽变化很大。
低钙粉煤灰随着碳分含量从低到高,从乳白色变至灰黑色。
在一般情况下,粗略地可从色泽的变化观察粉煤灰性质的变化。
高钙粉煤灰一般呈浅黄色,可反映氧化钙含量。
目前,最新的研究认为,粉煤灰色泽不可以反映其结构。
2.粒径和细度所收集的统灰粒径变化为0.5~300μm,这一范围与水泥接近,但其中大部分的颗粒要比水泥细得多。
国内沿用标准筛测定,现在的我国粉煤灰新标准把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的试验方法和筛余量指标从用80μm标准筛人工筛分法改为用气流筛测定45μm的筛余量。
如JGJ28-1986规定,以80μm标准筛测定细度,其筛余量:I级灰不大于5%,II级灰不大于8%,III级不大于25%。
因为45μm以下粉煤灰颗料对混凝土性质的贡献较大,GB1596-2005粉煤灰新标准中,采用45μm筛余量(%)为细度指标,规定I级灰不大于12%,II级灰不大于20%,III级灰不大于45%。
细度是粉煤灰最重要的参量,有的专家认为可以用来作为评估用于混凝土中粉煤灰质量的基本参量。
粉煤灰的主要特性一、粉煤灰的主要性状和技术特征粉煤灰的性状是指粉煤灰颗粒和混合粉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形态、结构等的统称。
粉煤灰性状除包括上述化学成分、矿物组分和颗粒组分外,一般还包括表观色泽、粒径、细度、级配、比表面积、密度、堆积密度、含水率、烧失量、需水量比、火山灰活性以及其他各种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还应包括均匀性这个重要的信息。
粉煤灰一般的性状,因为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的应用要比其他用途具有更高的性状要求,仍须摘要说明。
粉煤灰技术特征,这里主要是指粉煤灰用作水泥和混凝土的原材料时,与用途和质量有关的粉煤灰成分、结构和性能的技术信息,也是与粉煤灰混凝土技术相关的重要技术参量。
粉煤灰特征化研究,是粉煤灰水泥混凝土技术中的基础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粉煤灰特征化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测试手段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取得了较多的成绩。
(一)、粉煤灰的性状1.表观色泽由于成分和组分不同,粉煤灰表观色泽变化很大。
低钙粉煤灰随着碳分含量从低到高,从乳白色变至灰黑色。
在一般情况下,粗略地可从色泽的变化观察粉煤灰性质的变化。
高钙粉煤灰一般呈浅黄色,可反映氧化钙含量。
目前,最新的研究认为,粉煤灰色泽不可以反映其结构。
2.粒径和细度所收集的统灰粒径变化为0.5~300μm,这一范围与水泥接近,但其中大部分的颗粒要比水泥细得多。
国内沿用标准筛测定,现在的我国粉煤灰新标准把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的试验方法和筛余量指标从用80μm标准筛人工筛分法改为用气流筛测定45μm的筛余量。
如JGJ28-1986规定,以80μm标准筛测定细度,其筛余量:I 级灰不大于5%,II级灰不大于8%,III级不大于25%。
因为45μm 以下粉煤灰颗料对混凝土性质的贡献较大,GB1596-2005粉煤灰新标准中,采用45μm筛余量(%)为细度指标,规定I级灰不大于12%,II级灰不大于20%,III级灰不大于45%。
细度是粉煤灰最重要的参量,有的专家认为可以用来作为评估用于混凝土中粉煤灰质量的基本参量。
粉煤灰物理化学性质对比分析研究粉煤灰是一种由煤经过磨碎和烧制后得到的灰尘,它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一种污染物。
本文将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方面对比分析粉煤灰的性质,更好地了解粉煤灰的特征。
一、物理性质1、粉煤灰的外观:粉煤灰的颜色介于灰白色与黑色之间,触感粘土般,表面平整光滑,研磨时会发热,潮湿时质地改变,易膨胀生成无定形漂浮物,容易造成水体污染,且容易结晶而形成块状物。
2、粉煤灰的粒度:粉煤灰的粒径介于2米至4米之间,根据不同产地、不同的制备工艺的粉煤灰的粒径会有不同,有些偏大,有些偏小,但整体粒径比较小。
3、密度:粉煤灰的实际密度是0.06g/cm3,比水的实际密度低,因此容易飘浮,并且容易漂移,在空气中表现出流动趋势,形成悬浮粉尘,使空气污染危害加深。
4、湿度:粉煤灰的湿度较高,较容易将水吸收,并形成悬浮物。
二、化学性质1、灰分:粉煤灰的氧化物组成主要由多种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铁、氧化锰等,还有碳酸盐、稀土、重金属等有机物组成,这些物质都是具有活性的,可以极大地影响烟囱排放水的污染物。
2、有机物:粉煤灰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碳氢化合物、烃类物质、醇类物质等,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吸收和持久性,易在空气中转化为污染物,如焦炭、芳烃等。
3、重金属:粉煤灰中的重金属有镍、铜、铅、钴、铬、锡、铬、锌、锰、锑等,有些重金属有毒性,已经被誉为围绕地球潜在危险物质,重金属可以通过气体、水溶液、蒸汽等传播,危害健康。
综上所述,粉煤灰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受到影响,粉煤灰的悬浮物可以污染周围的空气、水和土壤,重金属也可以通过空气和水输入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加强对粉煤灰污染物的监测,限制粉煤灰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粉煤灰的主要特性一、粉煤灰的主要性状和技术特征粉煤灰的性状是指粉煤灰颗粒和混合粉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形态、结构等的统称。
粉煤灰性状除包括上述化学成分、矿物组分和颗粒组分外,一般还包括表观色泽、粒径、细度、级配、比表面积、密度、堆积密度、含水率、烧失量、需水量比、火山灰活性以及其他各种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还应包括均匀性这个重要的信息。
粉煤灰一般的性状,因为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的应用要比其他用途具有更高的性状要求,仍须摘要说明。
粉煤灰技术特征,这里主要是指粉煤灰用作水泥和混凝土的原材料时,与用途和质量有关的粉煤灰成分、结构和性能的技术信息,也是与粉煤灰混凝土技术相关的重要技术参量。
粉煤灰特征化研究,是粉煤灰水泥混凝土技术中的基础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粉煤灰特征化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测试手段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取得了较多的成绩。
(一)、粉煤灰的性状1.表观色泽由于成分和组分不同,粉煤灰表观色泽变化很大。
低钙粉煤灰随着碳分含量从低到高,从乳白色变至灰黑色。
在一般情况下,粗略地可从色泽的变化观察粉煤灰性质的变化。
高钙粉煤灰一般呈浅黄色,可反映氧化钙含量。
目前,最新的研究认为,粉煤灰色泽不可以反映其结构。
2.粒径和细度所收集的统灰粒径变化为0.5~300μm,这一范围与水泥接近,但其中大部分的颗粒要比水泥细得多。
国内沿用标准筛测定,现在的我国粉煤灰新标准把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的试验方法和筛余量指标从用80μm标准筛人工筛分法改为用气流筛测定45μm的筛余量。
如JGJ28-1986规定,以80μm标准筛测定细度,其筛余量:I级灰不大于5%,II级灰不大于8%,III级不大于25%。
因为45μm以下粉煤灰颗料对混凝土性质的贡献较大,GB1596-2005粉煤灰新标准中,采用45μm筛余量(%)为细度指标,规定I级灰不大于12%,II级灰不大于20%,III级灰不大于45%。
细度是粉煤灰最重要的参量,有的专家认为可以用来作为评估用于混凝土中粉煤灰质量的基本参量。
粉煤灰被忽略的巨大作用(1) 基本特性粉煤灰又称烟灰,外观为灰白色的粉末,是以煤粉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工业废料。
煤粉燃烧时刹下的不可燃杂质以及一部分未烧尽的碳作为废物被排放出来,此即粉煤灰。
在一些对颜色没有严格要求的建筑涂料产品,例如腻子、防水涂料和保温隔热涂料以及瓷砖胶粘剂中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粉煤灰,以降低产品成本,改善性能,并能够利用工业废料。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SiO2)和三氧化二铝(Al2O3)以及少量的三氧化二铁(Fe203),氧化钙(Ca0),氧化镁(Mg0),气化钠(Na20),氧化钾(K20)和氧化硫(S03)等。
其中未燃烧的碳含量在3%-15%之间,碳含量越高,粉煤灰的品质越低。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表1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粉煤灰中含有大最的玻瑞体物质,颗粒很细,也有一些黏结在一起的粘连颗粒。
粉煤灰具有水硬性。
煤粉在燃烧过程中粉煤灰中的杂质发生了复杂的学反应,反应产物有偏高岭土(Al2O3·2Si02),游离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
这些物质如果用碱性物质来“激发”,则能够表现出水化硬化能力粉煤灰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的最大性能优势在于其后期水化性能。
这既能够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强度,又能够改善水泥基材料中的矿物结构,提高抗冻融耐久性。
粉煤灰在水泥水化的后龄期,在氢氧化钙的激发作用下开始水化,由于这时水泥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水化,在结构中存在着大量毛细孔隙(这也是为什么水泥多空,易渗水的原因),粉煤灰的水化产物能够堵塞结构中的这些毛细孔隙,提高水泥砂浆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粉煤灰在水泥砂浆中的用量一般视要求和所达到的目的的不同8%~35%。
在粉状建筑涂料中应用则视产品、目的以及成本等因素的不同,有着更大的范围。
粉煤灰的水硬性能用活性指数h来表示,h按照下式计算h=Al2O3含量/烧失量h值越大,粉煤灰的活性就越高,即Al2O3含量越高,活性越高,烧失量越高(反应碳含量),活性越低。
袋装粉煤灰与散装粉煤灰因运距与运费因素,二级粉煤灰主供成都周边地区。
煤粉在发电锅炉中燃烧后有两种固态残留物——粉煤灰和炉底渣。
∙随烟气从锅炉尾部排出的,主要经除尘器收集下来的固体颗粒即为粉煤灰;∙颗粒较大或呈块状的,从炉膛底部收集出来的称为炉底渣。
由于成分和组分不同,粉煤灰表观色泽变化很大。
低钙粉煤灰随着碳分含量从低到高,从乳白色变至灰黑色。
在一般情况下,粗略地可从色泽的变化观察粉煤灰性质的变化。
高钙粉煤灰一般呈浅黄色,可反映氧化钙含量。
目前,最新的研究认为,粉煤灰色泽不可以反映其结构。
2.粒径和细度所收集的统灰粒径变化为0.5~300μm,这一范围与水泥接近,但其中大部分的颗粒要比水泥细得多。
国内沿用标准筛测定,现在的我国粉煤灰新标准把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的试验方法和筛余量指标从用80μm标准筛人工筛分法改为用气流筛测定45μm的筛余量。
如JGJ28-1986规定,以80μm标准筛测定细度,其筛余量:I级灰不大于5%,II级灰不大于8%,III级不大于25%。
因为45μm以下粉煤灰颗料对混凝土性质的贡献较大,GB1596-2005粉煤灰新标准中,采用45μm筛余量(%)为细度指标,规定I级灰不大于12%,II级灰不大于20%,III级灰不大于45%。
细度是粉煤灰最重要的参量,有的专家认为可以用来作为评估用于混凝土中粉煤灰质量的基本参量。
至于代替细集料或用以改善工作性的粉煤灰细度则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
3.比表面积因为粉煤灰中密实颗粒和内部表面积很大的多孔颗粒混在一起,用比表面积方法不易准确测定颗粒的粗细。
沿用测定水泥比表面积法测定粉煤灰比表面积的变化范围一般为1500~5000cm2/g,仍可用作反映粉煤灰组合颗粒内外表面积的综合情况。
4.颗粒级配颗粒级配大致可分三种形式:∙细灰。
颗粒级配细于水泥,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中取代水泥或水泥混合材料。
∙粗灰。
包括统灰和分选后的粗灰,颗粒级配粗于水泥,主要用于素混凝土和砂浆中取代集料。
粉煤灰1、外观特性粉煤灰外观类似水泥,颜色在乳白色到灰黑色之间变化。
粉煤灰的颜色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可以反映含碳量的多少和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粉煤灰的细度,颜色越深,粉煤灰粒度越细,含碳量越高。
粉煤灰就有低钙粉煤灰和高钙粉煤灰之分。
通常高钙粉煤灰的颜色偏黄,低钙粉煤灰的颜色偏灰。
粉煤灰颗粒呈多孔型蜂窝状组织,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高的吸附活性,颗粒的粒径范围为0.5~300μm。
并且珠壁具有多孔结构,孔隙率高达50%—80%,有很强的吸水性2、粉煤灰的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粉煤灰物理化学性质波动比较大,这主要是煤质的不同、锅炉技术参数不同、技术管理水平不同等造成的。
粉煤灰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33%—63%;AlO3:16%—40%;Fe2O3:1.5%—6%;CaO:2%—8%;MgO:1.5%—4%;Na2O:0.5%—2.5%;K2O:0.3%—2%;TiO2:0.3%—1.6%。
粉煤灰是一种火山灰质材料,来源于煤中无机组分,而煤中无机组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另外有少量黄铁矿、方解石、石英等矿物。
因此粉煤灰化学成份以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为主(氧化硅含量在48%左右,氧化铝含量在27%左右),其它成分为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三氧化硫及未燃尽有机质(烧失量)。
不同来源的煤和不同燃烧条件下产生的粉煤灰,其化学成分差别很大。
原状灰和磨细灰性能比较我国31个有代表性的火力发电厂粉煤灰的化学成分3、微观性能粉煤灰的显微结构主要是研究颗粒形状、内部结构及物相种类等特性。
1.漂珠一般呈乳白色,密度小于1g/cm3,粒径15μm—180μm,以玻璃相为主,空心球,漂于水面,玻璃相内有残存气体包裹。
在熔融态时,因表面张力的作用,在最终收缩过程中,产生复合结构的微珠(即子母珠)。
有呈定向针状莫来石集合体和交织状的针状莫来石晶体。
2 沉珠(硅铝质玻璃微珠)一般呈灰白色,粒径小于50μm,密度为1.8-2.7g/cm3可沉于水底。
粉煤灰的主要特性第一节、粉煤灰的主要性状和技术特征粉煤灰的性状是指粉煤灰颗粒和混合粉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形态、结构等的统称。
粉煤灰性状除包括上述化学成分、矿物组分和颗粒组分外,一般还包括表观色泽、粒径、细度、级配、比表面积、密度、堆积密度、含水率、烧失量、需水量比、火山灰活性以及其他各种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还应包括均匀性这个重要的信息。
粉煤灰一般的性状,因为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的应用要比其他用途具有更高的性状要求,仍须摘要说明。
粉煤灰技术特征,这里主要是指粉煤灰用作水泥和混凝土的原材料时,与用途和质量有关的粉煤灰成分、结构和性能的技术信息,也是与粉煤灰混凝土技术相关的重要技术参量。
粉煤灰特征化研究,是粉煤灰水泥混凝土技术中的基础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粉煤灰特征化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测试手段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取得了较多的成绩。
(一)、粉煤灰的性状1.表观色泽由于成分和组分不同,粉煤灰表观色泽变化很大。
低钙粉煤灰随着碳分含量从低到高,从乳白色变至灰黑色。
在一般情况下,粗略地可从色泽的变化观察粉煤灰性质的变化。
高钙粉煤灰一般呈浅黄色,可反映氧化钙含量。
目前,最新的研究认为,粉煤灰色泽不可以反映其结构。
2.粒径和细度所收集的统灰粒径变化为0.5~300μm,这一范围与水泥接近,但其中大部分的颗粒要比水泥细得多。
国内沿用标准筛测定,现在的我国粉煤灰新标准把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的试验方法和筛余量指标从用80μm标准筛人工筛分法改为用气流筛测定45μm的筛余量。
如JGJ28-1986规定,以80μm标准筛测定细度,其筛余量:I级灰不大于5%,II级灰不大于8%,III级不大于25%。
因为45μm以下粉煤灰颗料对混凝土性质的贡献较大,GB1596-2005粉煤灰新标准中,采用45μm 筛余量(%)为细度指标,规定I级灰不大于12%,II级灰不大于20%,III级灰不大于45%。
细度是粉煤灰最重要的参量,有的专家认为可以用来作为评估用于混凝土中粉煤灰质量的基本参量。
粉煤灰的主要特性一、粉煤灰的主要性状和技术特征粉煤灰的性状是指粉煤灰颗粒和混合粉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形态、结构等的统称。
粉煤灰性状除包括上述化学成分、矿物组分和颗粒组分外,一般还包括表观色泽、粒径、细度、级配、比表面积、密度、堆积密度、含水率、烧失量、需水量比、火山灰活性以及其他各种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还应包括均匀性这个重要的信息。
粉煤灰一般的性状,因为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的应用要比其他用途具有更高的性状要求,仍须摘要说明。
粉煤灰技术特征,这里主要是指粉煤灰用作水泥和混凝土的原材料时,与用途和质量有关的粉煤灰成分、结构和性能的技术信息,也是与粉煤灰混凝土技术相关的重要技术参量。
粉煤灰特征化研究,是粉煤灰水泥混凝土技术中的基础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粉煤灰特征化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测试手段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取得了较多的成绩。
(一)、粉煤灰的性状1.表观色泽由于成分和组分不同,粉煤灰表观色泽变化很大。
低钙粉煤灰随着碳分含量从低到高,从乳白色变至灰黑色。
在一般情况下,粗略地可从色泽的变化观察粉煤灰性质的变化。
高钙粉煤灰一般呈浅黄色,可反映氧化钙含量。
目前,最新的研究认为,粉煤灰色泽不可以反映其结构。
2.粒径和细度所收集的统灰粒径变化为0.5~300μm,这一范围与水泥接近,但其中大部分的颗粒要比水泥细得多。
国内沿用标准筛测定,现在的我国粉煤灰新标准把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的试验方法和筛余量指标从用80μm标准筛人工筛分法改为用气流筛测定45μm的筛余量。
如JGJ28-1986规定,以80μm标准筛测定细度,其筛余量:I级灰不大于5%,II级灰不大于8%,III级不大于25%。
因为45μm以下粉煤灰颗料对混凝土性质的贡献较大,GB1596-2005粉煤灰新标准中,采用45μm筛余量(%)为细度指标,规定I级灰不大于12%,II级灰不大于20%,III级灰不大于45%。
细度是粉煤灰最重要的参量,有的专家认为可以用来作为评估用于混凝土中粉煤灰质量的基本参量。
粉煤灰的特性及应用摘要:中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电力产量的76%是由煤炭产生的,每年用煤超过4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三分之一。
1997年全国排放的粉煤灰已达到1.6亿t,成为世界最大的排灰国。
但是,目前我国的粉煤灰利用率仅为30%左右,主要用于筑路基和回填,每年仍有1亿t未能利用的粉煤灰,储存于灰场中。
每年需征地3 333 hm2用于储灰,建灰场费用和运行费用都很高;另外,粉煤灰用于筑路或回填会受地区、时间的限制,存在使用不均衡、不连续的问题。
因此,应该大力拓展粉煤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粉煤灰特性综合利用1.粉煤灰特性1.1化学特性燃料煤由有机物及无机物组成,有机物燃烧后生成碳、氢、氧,无机物燃烧后即生成粉煤灰。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与煤种、产地、燃烧炉型等有关。
我国低钙灰的成分比较接近,其化学组成见表1。
由表1可见,粉煤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硅、氧化铝及氧化铁,其总量约占粉煤灰的85%左右。
低钙煤中氧化钙含量较低,基本无自硬性;但是,目前我国高钙灰的排放量有明显增长的趋势,而高钙灰含有一定的自硬性矿物,有利于增进粉煤灰的强度贡献。
另外,近年来随着锅炉容量的不断提高,炉内煤粉燃烧趋于完全,代表影响材料长期稳定性的烧失量也逐渐降低,因此可以说,经过高温燃烧后的粉煤灰是相当纯净的建材原料。
粉煤灰的化学组成Ⅲ成分SiO2 A12O3 Fe2O3 CaO MgO SO3 Na2O K2O 烧失量含量50.6 27.2 7.0 2.8 1.2 0.3 0.5 1.3 8.21.2物理特性煤粉在锅炉中燃烧时,其无机物经历了分解、烧结、熔融及冷却等过程,冷却后的粉煤灰颗粒主要由硅铝玻璃体和少量碳粒组成,玻璃体又以单珠、连珠体和海绵状不规则多孔体组成。
粉煤灰的品质主要取决于这些粒径、形貌不一的各种颗粒成分的组合比例。
其中,粉煤灰的活化能力主要靠硅铝玻璃体,而在常温下硅铝玻璃体以多聚物组成为主,活化能力较低。
因此,常温下粉煤灰是一种性质稳定的材料。
关于粉煤灰作用的调研报告粉煤灰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利用。
本篇调研报告围绕粉煤灰的来源、组成、特性、利用及环境影响等方面展开,希望能够对读者了解和认识粉煤灰的作用有所帮助。
一、粉煤灰的来源和组成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烟气排放后通过除尘设备收集的一种固体废弃物。
它主要由无烟煤和烟煤燃烧过程中生成的、被捕集下来的细小颗粒物组成。
根据其粒径不同,可以将粉煤灰分为飞灰和炉渣两种类型。
飞灰是在炉膛内直接形成的,通常具有较高的活性。
炉渣是在锅炉的底部形成的,主要由颗粒物和重金属组成。
二、粉煤灰的特性1. 物理特性:粉煤灰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颗粒形态、粒度和密度等。
粉煤灰颗粒形态主要有球形、角状和不规则形状等。
粒度分布通常介于0.1-100微米之间。
粉煤灰的密度与其组成有关,一般在1.8-2.5 g/cm³之间。
2. 化学特性:粉煤灰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硅、铝、钙、铁、钾、钠等。
此外,粉煤灰还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锌、镉等。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对其后续的利用方式和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影响。
3. 活性特性:粉煤灰具有一定的活性,可以与水和氢氧化钙等物质反应生成水硬性胶凝材料。
这种活性与粉煤灰中的硅酸盐和其他化学成分有关。
通过调节粉煤灰的活性,可以实现对其利用效果的控制。
三、粉煤灰的利用粉煤灰可以作为主要或辅助原料在建筑材料、道路工程、水泥生产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具体而言,粉煤灰可用作混凝土中的替代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粉煤灰还可以用于制备砌块、砂浆、石膏制品等,用作土壤改良剂等。
在道路工程领域,粉煤灰可用作稳定剂、防水剂和填料等。
四、粉煤灰的环境影响粉煤灰的利用对环境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粉煤灰的利用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的堆积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粉煤灰中存在的重金属元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可能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污染,进而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的特性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的特性1. 粉煤灰是燃煤锅炉排放的废渣,是煤燃烧后形成被烟气携带出炉膛的从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
粉煤灰也称飞灰,是燃煤电厂将煤磨细成100μ m 以下的细粉,用预热空气吹入炉膛悬浮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经由捕尘装置捕集得到的粉状残留物,是一种人工火山灰质材料。
对于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一般也包括炉底渣[16-20]。
(1)颜色粉煤灰的颜色一般在乳白色到灰黑色之间变化。
粉煤灰的颜色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可以反映含碳量的多少和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粉煤灰的细度,颜色越深,粉煤灰的粒度越细,含碳量越高。
粉煤灰有低钙粉煤灰和高钙粉煤灰之分,通常高钙粉煤灰的颜色偏黄,低钙粉煤灰的颜色偏灰。
(2)粉煤灰的细度和比重粉煤灰颗粒细度与磨制的煤粉细度有关,一般在 ~320μm 之间,相对密度一般为 ~cm3。
粉煤灰越细,细粉占的比重越大,其活性也越大。
粉煤灰的细度影响早期水化反应。
(3)粉煤灰的物理性质粉煤灰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堆积密度、细度、比表面积、需水量,这些性质是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的宏观反映。
由于粉煤灰的组成波动范围很大,因此其物理性质的差异也很大。
表1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性质单位数据范围平均值密度g/cm33~4 2堆积密度g/cm3~密实度t/m322~45比表面积cm2/g氮吸附法:700~170003330 透气法:1340~6980 3230原灰标准稠度% 26~69 49需水量% 77~180 10028天抗压强度% 33~78 60 比(3)粉煤灰的化学成分粉煤灰的化学成分与煤所含有的各种物质成分有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铝(Al2O3)、三氧化二铁(Fe2O3)、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未燃尽的炭(烧失量),还有少量微量元素等。
其中SiO2、Al2O3、Fe2O3三种成分占70%左右,CaO和MgO含量较小。
关于粉煤灰作用的调研报告关于粉煤灰作用的调研报告
一、粉煤灰的定义
粉煤灰,是一种余热利用材料,是含碳少、无燃烧渣、热值低的一种特殊煤。
它是在燃烧煤炭时,通过粉碎机处理得到的细小粉末。
粉煤灰通常是白色或灰色的,可以直接作为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粉煤灰的成分
粉煤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和氧化钙等。
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碳、硫、磷、钠和钾等元素。
三、粉煤灰的作用
1、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由于里面含有氧化硅和氧化铝等成分,所以粉煤灰能够进一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同时,粉煤灰对水泥反应后的产物也有增强作用。
通过与水泥中的一些化合物反应,提高水泥中这些化合物的含量。
2、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当粉煤灰与水泥混合后,粉煤灰里面的这些元素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度,使得它更加耐久。
粉煤灰还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水泡率和质量。
3、提高水泥的流动性
粉煤灰通常被添加到混凝土中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在水泥中加入少量的粉煤灰,可以使混凝土的调配更加均匀,减少水泥漏斗时的积液。
四、粉煤灰的应用
目前,粉煤灰主要被用于混凝土中,特别是用于大坝、桥梁和公路等工程项目。
由于粉煤灰的优点,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被广泛认可。
粉煤灰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消耗,还能使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提高。
未来,粉煤灰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粉煤灰的主要特性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粉煤灰的主要特性一、粉煤灰的主要性状和技术特征粉煤灰的性状是指粉煤灰颗粒和混合粉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形态、结构等的统称。
粉煤灰性状除包括上述化学成分、矿物组分和颗粒组分外,一般还包括表观色泽、粒径、细度、级配、比表面积、密度、堆积密度、含水率、烧失量、需水量比、火山灰活性以及其他各种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还应包括均匀性这个重要的信息。
粉煤灰一般的性状,因为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的应用要比其他用途具有更高的性状要求,仍须摘要说明。
粉煤灰技术特征,这里主要是指粉煤灰用作水泥和混凝土的原材料时,与用途和质量有关的粉煤灰成分、结构和性能的技术信息,也是与粉煤灰混凝土技术相关的重要技术参量。
粉煤灰特征化研究,是粉煤灰水泥混凝土技术中的基础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粉煤灰特征化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测试手段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取得了较多的成绩。
(一)、粉煤灰的性状1.表观色泽由于成分和组分不同,粉煤灰表观色泽变化很大。
低钙粉煤灰随着碳分含量从低到高,从乳白色变至灰黑色。
在一般情况下,粗略地可从色泽的变化观察粉煤灰性质的变化。
高钙粉煤灰一般呈浅黄色,可反映氧化钙含量。
目前,最新的研究认为,粉煤灰色泽不可以反映其结构。
2.粒径和细度所收集的统灰粒径变化为~300μm,这一范围与水泥接近,但其中大部分的颗粒要比水泥细得多。
国内沿用标准筛测定,现在的我国粉煤灰新标准把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的试验方法和筛余量指标从用80μm标准筛人工筛分法改为用气流筛测定45μm的筛余量。
如JGJ28-1986规定,以80μm标准筛测定细度,其筛余量:I级灰不大于5%,II级灰不大于8%,III级不大于25%。
因为45μm以下粉煤灰颗料对混凝土性质的贡献较大,GB1596-2005粉煤灰新标准中,采用45μm筛余量(%)为细度指标,规定I级灰不大于12%,II级灰不大于20%,III 级灰不大于45%。
细度是粉煤灰最重要的参量,有的专家认为可以用来作为评估用于混凝土中粉煤灰质量的基本参量。
至于代替细集料或用以改善工作性的粉煤灰细度则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
3.比表面积因为粉煤灰中密实颗粒和内部表面积很大的多孔颗粒混在一起,用比表面积方法不易准确测定颗粒的粗细。
沿用测定水泥比表面积法测定粉煤灰比表面积的变化范围一般为1500~5000cm2/g,仍可用作反映粉煤灰组合颗粒内外表面积的综合情况。
4.颗粒级配颗粒级配大致可分三种形式:(1)细灰。
颗粒级配细于水泥,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中取代水泥或水泥混合材料。
(2)粗灰。
包括统灰和分选后的粗灰,颗粒级配粗于水泥,主要用于素混凝土和砂浆中取代集料。
(3)混灰。
与炉底灰混合的粉煤灰,用作取代集料或用作水泥混合材料(尚须与熟料共同磨细或分别麿细),或者作填筑用粉煤灰。
5.密度普通粉煤灰密度为~cm2,约等于硅酸盐水泥的2/3。
粉煤灰堆积密度的变化范围为~cm3,振实后的堆积密度为~ g/cm3。
高钙粉煤灰密度略大。
最近我国用于混凝土的粉煤灰特征化研究完全证实,密度是粉煤灰技术特征中一个很重要的参量,它可用于混凝土用粉煤灰的质量评定和质量控制,特别是能用于粉煤灰质量均匀性评定和控制。
6.需水量比粉煤灰需水量比是按规定的水泥标准砂浆流动性试验方法,以30%的粉煤灰取代硅酸盐水泥时所需的水量与硅酸盐水泥标准砂砂浆需水量之比。
这个性质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粉煤灰物理性质的优劣,而且可以用来估计粉煤灰对混凝土的一些重要性质的影响。
最劣粉煤灰的需水量比高达120%以上,特优粉煤灰则可能在90%以下。
GBJ146-1990、GB1596-2005和JGJ28-1986都规定I级粉煤灰需水量比不大于95%,II级灰不大于105%,III级灰不大于115%。
7.火山灰活性现在世界各国的混凝土用粉煤灰标准中,粉煤灰火山灰活性的评定大都采用“抗压强度比”一类的试验方法,这类方法都是从传统的水泥或消石灰砂浆强度试验法改进而来的,也就是根据所掺粉煤灰对水泥砂浆或消石灰砂浆强度的贡献来评定粉煤灰活性的高低。
这类方法既不复杂,而且有一定可靠性,但是其试验结果却不能直接用来指导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也不能用来确定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的贡献。
为使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充分发挥火山灰活性,还要作多方面综合的考虑。
GB1596-1991中只对用于水泥的粉煤灰规定“抗压强度比”的要求,而对用于混凝土的粉煤灰则无要求。
JGJ28-1986和GBJ146-1990也不作火山灰活性的规定,是鉴于粉煤灰的活性必须通过混凝土试验才能合理地反映出来,在混凝土制备阶段进行适当处理。
8.烧失量粉煤灰中的碳分一向被认为是有害物质,有此国家标准主中对控制碳分含量的烧失量指标最大限值的规定比较宽容,而新标准的规定则越来越严格。
GBJ146-1990、GB/T1596-2005和JGJ28-1986都规定I级粉煤灰不大于5%,II级粉煤灰不大于8%,III级粉煤灰不大于15%。
值得注意的是,碳粒颗粒的粒径大部分在45μm以上,平均密度只有cm3左右。
如以体积计算,碳粒的比例要比以质量计算的大得多,因此烧失量越大对混凝土的影响越不利,特别是要影响需水性和密实度以及化学外加剂掺量。
近年来国内有些专家认为,按我国的标准、规范和规程规定的粉煤灰烧失量限值,用于钢筋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应不大于8%(II级灰),这样国内有许多地区的粉煤灰达不到这个要求。
上海市推广的磨细粉煤灰研究表明:磨细后烧失量虽不降低,但碳粒变成细屑后,其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明显得到改善,在这种情况下,烧失量限值是可以适当放宽的。
9.含水率粉煤灰的含水率影响卸料、贮藏等操作,GB/T1596-2005和JGJ28-1986都规定不得超过1%,对III级粉煤灰不作规定。
对高钙粉煤灰来说,含水还会明显影响粉煤灰的活性,并造成固化结块。
10.三氧化硫、氧化镁、有效碱等含量通常情况下粉煤灰中三氧化硫、氧化镁、有效碱等被认为是对混凝土有害的物质,一般其含量是不大的,故危害的程度也不高。
而且硫酸盐、有效碱等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产生一些有利的作用,但是往往为了绝对保证用于混凝土中粉煤灰的质量,在各国的规范中都对这类物质的含量加以限制。
GBJ146-1990、GB/T1596-2005和JGJ28-1986都规定三氧化硫不大于3%。
11.收缩性美国ASTM C-618标准对粉煤灰砂浆试件28d的收缩性增加的最大限值为%,虽然这一规定并非强制性的,但对选用粉煤灰却是很有好处的。
我国的有关规范、标准和规程对收缩性都不作规定。
12.均匀性美国ASTM C-618标准对粉煤灰密度和细度的均匀性都明确规定变化范围不得大于5%,这是粉煤灰重要的品质指标,不容忽视。
我国对此不作规定,但强调,应在粉煤灰产品生产控制中测定粉煤灰的均匀性。
ASTM C-618还对引气剂需要量的均匀性规定不得大于20%(非强制性)。
(二)粉煤灰的技术特征与上节粉煤灰性状直接相关的是混凝土用粉煤灰的技术特征的研究,也叫做粉煤灰的“特征化”研究,主要是指有重点地研究粉煤灰的若干技术上特征,以确定粉煤灰对某种用途的适用性,对于粉煤灰混凝土来说,特征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应用技术基础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确定粉煤灰质量,以判断某种粉煤灰是否适用于所要求的水泥和混凝土生产,并把研究结果用来作为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依据。
粉煤灰技术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两大类。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矿物组分、颗粒组分以及一些外观色泽、比表面积、密度、堆积密度等都属于结构特征,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需水性、稳定性等都是功能特征,这都是专指混凝土用途而言的。
第二节粉煤灰颗粒分类及铁、铝、碳产物一、粉煤灰颗粒分类和特性粉煤灰是一种混合物,它包含品种繁多的物质。
精细利用则是将它们一一分选出来,按各自的特性,将其中高附加值的品种充分利用,以达到物尽其用,提高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
粉煤灰按其颗粒分类可分为珠状颗粒和渣状颗粒两大类。
在珠状颗粒中包括漂珠(常称空心微珠)、空心沉珠、复珠(子母珠)、密实沉珠(实心微珠)和富铁玻璃微珠等五大品种;在渣状颗粒中包括海绵状玻璃渣粒、碳粒、钝角颗粒、碎屑和粘聚颗粒等五大品种。
由于全国各地电厂所用煤种和燃烧工况不完全相同,因此,其颗粒形貌、结构和数量也不尽相同。
如有些电厂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空心沉珠(厚壁空心玻璃微珠),有些电厂粉煤灰中则空心沉珠含量相对较少。
美国曾对该产品进行开发,据介绍,这类产品承受静水压力可高达700MPa。
此外,较多电厂的粉煤灰主要含有密实沉珠。
为便于查考、比较和利用,现将其珠状和渣状颗粒的分类和特性等列于表中,以供参考。
粉煤灰中颗粒的分类和特征注:本表摘自沈旦申《粉煤灰混凝土》。
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长沙铁道学院土木建筑学院陈瑜周士琼龙广成袁庆莲摘要:本文探讨了中等强度打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社会经济童义、工怍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抗压强度、干缩以及耐久性等性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研究表明,它在道路工程、大体积工程及房建工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健词:粉煤灰混凝土掏煤灰复合超细粉后期强度塌落度损失长期以来高强度一直被认为是优秀混凝土的特征,强度成为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和应用的首要性能指标。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高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火山灰材料和外加剂制备的高性能混凝土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混凝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然而,我们不能走用高成本换取高性能的发展道路。
近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纷纷提出生态环保型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reen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迫在眉睫。
本文着重探讨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社会经济意义、技术性能以及应用前景。
1、推广应用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社会经济意义目前我国混凝土中掺入的粉煤灰量,—般都在取代水泥的20%左右,很少达到30%,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着眼于更充分地利用粉煤灰潜在活性,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更大地发挥高性能优势,改善混疑工作性、耐久性;鉴于我国当前大量应用中等级混凝土,若大量掺加粉煤灰等混合材科,将高性能混凝土下限丛C50-C60降至C30左右,扩大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可取得更大的环境与技术经济效益。
2、试验方法及材料’2.1试验方法混凝土力学性能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方法》GBJ81-85,砂浆干缩性能按《水泥胶砂干缩实验方法》JC/T603-1995,细度按《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式法)》GB8074-87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