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室内灯具的布置于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7.59 MB
- 文档页数:10
工厂室内照明计算方法和布灯原则
工厂室内照明计算方法和布灯原则1、工厂室内照明布灯原则:灯具应按方形网格形式由中间向边界布置,当灯具的行或列成奇数时,应有一行或一列灯具位于
中心线上。
当灯具的行或列成偶数时,靠中心线最近的灯具距中心线的距离应是灯具间隔L的一半。
离墙面最近的灯具距墙面的距离小于等于0.5
L。
图片中的工厂灯属于免维护LED悬挂灯2、工厂室内照明快速估算法工厂室内照明有一套估算公式:首先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
4-2004”找到照度值E。
所需灯具量N和间隔L可由以下公式算出:式中:N—所需灯具数量E—被照面照度(Lx)
S—被照物总面积(m2)Φ—光源光通量(lm)L—灯具间隔(m)。
室内照明计算方法室内照明计算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确定照明标准、计算房间面积、确定灯具数量、计算总功率、考虑配光曲线、计算平均照度、确定启动时间、考虑维护系数。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1. 确定照明标准首先需要确定室内照明的标准。
这个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地方的规定来确定,包括照度、色温、显色指数等指标。
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标准,例如办公室、教室、商场等。
2. 计算房间面积照明计算的第二步是计算房间的面积。
根据房间的实际尺寸,测量并计算出房间的面积。
这个面积将用于后续的计算。
3. 确定灯具数量根据照明标准和房间面积,可以确定需要的灯具数量。
灯具数量通常由灯具的配光曲线和房间的形状来确定。
在确定灯具数量时,需要考虑灯具的布置方式和安装高度等因素。
4. 计算总功率根据灯具的数量和每个灯具的功率,可以计算出需要的总功率。
总功率的计算需要考虑灯具的效率和线路的损耗等因素。
5. 考虑配光曲线配光曲线是描述灯具发光角度和发光强度的曲线。
在确定灯具数量和选择灯具时,需要考虑配光曲线的因素。
配光曲线可以用来确定灯具的布置方式和照射范围。
6. 计算平均照度平均照度是指整个房间表面的平均光照强度。
通过将灯具的数量、功率和配光曲线等因素考虑在内,可以计算出平均照度。
平均照度是衡量室内照明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7. 确定启动时间启动时间是灯具从关闭到达到正常亮度所需的时间。
在选择灯具时,需要考虑启动时间的影响。
启动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到灯具的启动速度和能耗。
8. 考虑维护系数维护系数是指由于灯具老化、灰尘积累等因素导致的照度降低系数。
在计算室内照明时,需要考虑维护系数的影响。
维护系数可以通过参考相关标准和实际经验来确定。
总结:以上是室内照明计算方法的主要步骤。
通过按照这些步骤进行计算,可以确定合适的灯具数量和总功率,并得到平均照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室内照明的质量和能耗情况,并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在进行室内照明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建筑结构、装修风格和节能环保等要求。
装灯定位计算公式在照明设计中,灯具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灯具定位可以确保光线的均匀分布,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
而要进行灯具的定位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所和灯具的特性来确定。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灯具定位计算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照明设计。
1. 照明区域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进行灯具的定位计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照明区域的面积。
照明区域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照明区域的面积 = 长×宽。
其中,长和宽分别代表照明区域的长度和宽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快速计算出照明区域的面积,为后续的灯具定位提供基础数据。
2. 照明区域的光通量计算公式。
确定了照明区域的面积之后,接下来需要计算所需的光通量。
光通量是衡量灯具发光强度的指标,通常以流明(lm)为单位。
光通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所需光通量 = 照明区域的面积×所需的照度。
其中,所需的照度是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的。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光通量,为选择合适的灯具提供依据。
3. 灯具数量计算公式。
确定了所需的光通量之后,接下来就是计算需要多少个灯具才能达到所需的照度。
灯具数量的计算公式如下:灯具数量 = 所需光通量 / 单个灯具的光通量。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快速计算出所需的灯具数量,为灯具的定位提供参考。
4. 灯具的间距计算公式。
在确定了灯具的数量之后,还需要计算灯具之间的间距,以确保光线的均匀分布。
灯具的间距计算公式如下:灯具的间距 = 照明区域的长度 / 灯具的数量。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灯具之间的最佳间距,从而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
5. 灯具的安装高度计算公式。
最后,还需要计算灯具的安装高度,以确保光线的照射范围和均匀度。
灯具的安装高度计算公式如下:灯具的安装高度 = 照明区域的高度× 0.7。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灯具的最佳安装高度,从而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
总结。
照明设计中,灯具的定位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上述介绍的灯具定位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照明设计,确保光线的均匀分布,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
室内设计灯光计算方法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室内设计灯光计算方法室内设计技巧及计算方法目前室内常用的几种照明方式,根据灯具光通量的空间分布状况及灯具的安装方式,室内照明方式可分为五种:?1、直接照明光线通过灯具射出,其中90%-100%的光通量到达假定的工作面上,这种照明方式为直接照明。
这种照明方式具有强烈的明暗对比,并能造成有趣生动的光影效果,可突出工作面在整个环境中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亮度较高,应防止眩光的产生。
如工厂、普通办公室等。
?2、半直接照明半直接照明方式是半透明材料制成的灯罩罩住光源上部,60%-90%以上的光线使之集中射向工作面,10%-40%被罩光线又经半透明灯罩扩散而向上漫射,其光线比较柔和。
这种灯具常用于较低的房间的一般照明。
由于漫射光线能照亮平顶,使房间顶部高度增加,因而能产生较高的空间感。
?3、间接照明间接照明方式是将光源遮蔽而产生的间接光的照明方式,其中90%-100%的光通量通过天棚或墙面反射作用于工作面,10%以下的光线则直接照射工作面。
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将不透明的灯罩装在灯泡的下部,光线射向平顶或物体上反射成间接光线;一种是把灯泡设在灯槽内,光线从平顶反射到室内成间接光线。
这种照明方式单独使用时,需注意不透明灯罩下部的浓重阴影。
通常和其他照明方式配合使用,才能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
商场、服饰店、会议室等场所,一般作为环境照明使用或提高景亮度。
4、半间接照明半间接照明方式,恰和半直接照明相反,把半透明的灯罩装在光源下部,60%以上的光线射向平顶,形成间接光源,10%-40%部分光线经灯罩向下扩散。
这种方式能产生比较特殊的照明效果,使较低矮的房间有增高的感觉。
也适用于住宅中的小空间部分,如门厅、过道、服饰店等,通常在学习的环境中采用这种照明方式,最为相宜。
?5、漫射照明方式漫射照明方式,是利用灯具的折射功能来控制眩光,将光线向四周扩散漫散。
室内照明灯具数量计算下面介绍采用室内利用系数法确定所需LED灯具数量的方法。
灯具数量的计算公式为n=1.25Eab ∅ηLBηR式中:1.25(倍)是考虑到光通量的衰减以及灯具可能受到污染的情况而留出的裕量;E为照度;Φ为总光通量;a、b为房间几何尺寸;ηLB为灯具效率;ηR为室内利用系数。
采用室内利用系数法确定所需LED灯具数量的设计步骤如下:1.确定额定照度E根据业主的需求,查出国标中所在环境下的照度推荐值(单位是:lx)。
这里假定采用n只效率为ηLB的LED灯具,并且安装特定光通量的光源,即可在面积为a×b(㎡)的房间内获得所需照度值。
2.计算室内空间系数k室内空间系数k与房间的几何尺寸有关,计算公式为K=abh(a+b)式中:室内长度为a;室内宽度为b;令H为室高;灯具到工作台面的高度h=H-0.85m,0.85m就工作桌面平均高度。
3.确定光通量Φ根据灯具所使用的光源,从光源产品目录中查到其光通量值(单位是1m)。
4..确定灯具效率ηLB从灯具的产品手册中,查到LED灯具效率的数值。
5.5.确定反射系数ρ房间表面的反射特性是用天花板、墙壁以及工作面(或地面)的反射系数来衡量的。
6.确定室内利用系数ηR室内利用系数(ηR)表示在工作面(或其他规定的参考平面)上,所接收到的光通量与LED照明灯具发射的额定光通量之比。
ηR值不仅与关花板、墙壁和工作面(或地面)上反射系数(ρ)的组合情况有关,还取决于室内空间系数(k)。
从反射系数和室内空间系数表中可查出室内利用系数的具体数值。
7. 计算出总的灯具数量(n ),并进行合理的布置设计实例:某会议室的每个光源都采用2×24W (即2只24W )的LED 照明灯具。
该房间的尺寸为a=15.0m ,b=8.0m ,H=3.4m ,h=H-0.85m=2.55m 。
2×24W 灯具的照度E=300lx ,总光通量Φ=3600lm,灯具效率ηLB =0.58。
装修灯光计算公式在室内装修中,灯光的设计和布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灯光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室内空间的美感,还能够为居住者营造舒适的氛围。
而要实现理想的灯光效果,就需要对灯光的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装修灯光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灯光设计和布置。
1. 光通量计算公式。
光通量是灯具发出的光束的总量,通常用流明(lm)来表示。
在进行灯光设计时,需要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和用途来计算所需的光通量。
光通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光通量(lm)= 照度(lux)×面积(㎡)。
其中,照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单位为lux。
不同的室内空间需要的照度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客厅、餐厅和卧室的照度要求较高,而走廊、储藏室的照度要求较低。
2. 灯具数量计算公式。
在确定了所需的光通量之后,就可以根据灯具的光效来计算所需的灯具数量。
灯具的光效是指单位功率下的光通量,通常用流明/瓦(lm/W)来表示。
灯具数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所需灯具数量 = 所需光通量(lm)÷单个灯具的光效(lm/W)。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所需的灯具数量,从而更好地进行灯具的布置和选型。
3. 照明设计功率计算公式。
在进行灯光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灯具的功率,以确保整个照明系统的能耗和安全。
照明设计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照明设计功率(W)= 所需光通量(lm)÷灯具的光效(lm/W)。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整个照明系统所需的功率,从而选择合适的电源和线路。
4. 灯具间距计算公式。
灯具的间距对于照明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的灯具间距可以确保光线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明暗不均的情况。
灯具间距的计算公式如下:灯具间距(m)= 室内空间的长度(m)÷灯具数量。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灯具之间的合理间距,从而更好地进行灯具的布置和安装。
5. 照明布置高度计算公式。
灯具的安装高度也是影响照明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灯具安装高度会产生不同的照明效果。
室内设计灯光计算方法室内设计技巧及计算方法目前室内常用的几种照明方式,根据灯具光通量的空间分布状况及灯具的安装方式,室内照明方式可分为五种:1、直接照明光线通过灯具射出,其中90%-100%的光通量到达假定的工作面上,这种照明方式为直接照明。
这种照明方式具有强烈的明暗对比,并能造成有趣生动的光影效果,可突出工作面在整个环境中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亮度较高,应防止眩光的产生。
如工厂、普通办公室等。
2、半直接照明半直接照明方式是半透明材料制成的灯罩罩住光源上部,60%-90%以上的光线使之集中射向工作面,10%-40%被罩光线又经半透明灯罩扩散而向上漫射,其光线比较柔和。
这种灯具常用于较低的房间的一般照明。
由于漫射光线能照亮平顶,使房间顶部高度增加,因而能产生较高的空间感。
3、间接照明间接照明方式是将光源遮蔽而产生的间接光的照明方式,其中90%-100%的光通量通过天棚或墙面反射作用于工作面,10%以下的光线则直接照射工作面。
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将不透明的灯罩装在灯泡的下部,光线射向平顶或其他物体上反射成间接光线;一种是把灯泡设在灯槽内,光线从平顶反射到室内成间接光线。
这种照明方式单独使用时,需注意不透明灯罩下部的浓重阴影。
通常和其他照明方式配合使用,才能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
商场、服饰店、会议室等场所,一般作为环境照明使用或提高景亮度。
4、半间接照明半间接照明方式,恰和半直接照明相反,把半透明的灯罩装在光源下部,60%以上的光线射向平顶,形成间接光源,10%-40%部分光线经灯罩向下扩散。
这种方式能产生比较特殊的照明效果,使较低矮的房间有增高的感觉。
也适用于住宅中的小空间部分,如门厅、过道、服饰店等,通常在学习的环境中采用这种照明方式,最为相宜。
5、漫射照明方式漫射照明方式,是利用灯具的折射功能来控制眩光,将光线向四周扩散漫散。
这种照明大体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光线从灯罩上口射出经平顶反射,两侧从半透明灯罩扩散,下部从格栅扩散。
照明器的布置及照度计算照明器的布置要求:①保证最低的照度,并使工作面照度均匀;②光线的射向适当,无眩光、阴影等现象;③安装容量应尽可能小,以减少投资和年耗电量;④应使检修维护工作方便、安全⑤布置整齐美观,并与建筑空间协调。
⑥一般照明的布置通常有两种,即均匀布置(灯具布置与设备位置无关)和选择布置(灯具布置与设备位置有关)。
其中均匀布置比较美观均匀,所以一般照明用得较多。
均匀布置的灯具可排列成正方形或矩形或菱形,如下图。
图为均匀布置的灯具可排列正方形或矩形或菱形事故照明的布置供继续工作用的事故照明,其在主要工作面上的照度,应尽可能保持原有照度的30%~50%。
一般做法为:若为一列灯具,可采用事故照明和工作照明相间布置,或与两个工作灯具相间布置;若为两列灯具,可选其中一列为事故照明,或每一列均相间布置事故照明;若为三列灯具,可选其中一列为事故照明或在边旁两列相间布置事故照明。
1. 室内灯具的悬挂高度室内灯具不宜过高或过低。
过高,降低工作面上的照度且维修不方便;过低,容易碰撞且不安全,另一方面要产生眩光,降低人眼的视力。
下表给出了一般照明灯的悬挂高度最小值。
2. 照明器间距离在均匀布置照明器时,照明器之间距离与其计算高度之比,称距高比l:h3. 屋外照明器的布置一般在主变压器附近装设圆球型灯;在配电装置场的四周,适当地装设投光灯,作为整个场地照明。
全厂厂区道路照明一般采用单列布置,但在入厂大道和广场地段,可采用多列对称或不对称装置。
二、照度计算当工业企业照明用的灯具形式、光源类型等已初步确定后,就需要计算各工作面的照度,从而来确定灯泡的容量和数量,或对已确定了容量的某点开展照度校验。
1.利用系数的概念利用系数(用表示)是指照***源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与全部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之比。
它可用来表征光源的光通量有效利用的程度。
利用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式中,Φ为投射到工作面上的总光通量;Φ为每盏灯发出的光通量;n为灯的个数利用系数值的大小与很多因素有关,灯具的悬挂高度越高、光效越高,则利用系数越高;房间的面积越大,形状越接近正方形,墙壁颜色越浅,则利用系数就越高。
室内照明计算室内照明计算是指在室内空间设计中,根据空间大小、布局、功能、使用需求等因素,计算出合理的照明方案,以满足日常活动和人的视觉需求。
室内照明计算的目的是调整光线强度和色彩以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使人们在室内空间中能够清晰地看到物体,并且不会感到过亮或过暗。
在进行室内照明计算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光学概念。
光的强度用照度来表示,单位为勒克斯(lux),即:1勒克斯=1流明/平方米。
照度的计算公式为:E = Ф/A,其中E表示照度,Ф表示光通量,A表示照明面积。
光通量是光源发出的总光功率,单位为流明(lm)。
根据不同的照明需求,可以根据照度的要求来计算所需的光源数量和光通量。
室内照明计算的第一步是确定照明需求。
不同的室内空间有不同的照明需求,如办公室、会议室、图书馆、商店、餐厅等。
在确定照明需求时,需考虑空间的大小、高度、采光条件、活动类型、使用频率等因素。
以办公室为例,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照度要求,如工作区域的照度要求为300 lux,会议区域的照度要求为500 lux。
第二步是进行空间分析。
根据空间的大小、形状、布局等因素,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和功能区域。
不同的区域需要不同的照明方案。
例如,工作区域需要均匀、柔和的照明,而会议区域需要明亮而集中的照明。
在进行空间分析时,还要考虑建筑的结构和装饰材料对光线的影响,如天花板的颜色、墙面的反射率等。
第三步是确定光源的类型和位置。
常见的光源类型有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白炽灯具有较高的颜色温度和较低的光效,适用于需要暖色调的照明环境;荧光灯具有较低的颜色温度和较高的光效,适用于需要大面积照明的场所;LED灯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能耗,适用于各种照明需求。
确定光源的位置时,要考虑其对空间的照明效果和视觉舒适度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光源应该离眼睛较远,以减少光源的强度和对眼睛的刺激。
第四步是计算光源的数量和光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