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斯14版第七章基本动机概念
- 格式:pptx
- 大小:231.02 KB
- 文档页数:51
9.1复习笔记一、动机的一般概念1、动机的涵义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机。
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
动机要求活动(包括生理和心理活动),这些活动促使个体获得或达到他们的目标。
各种动机理论都认为,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2、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
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3)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人们在成功的机会很小时,也能坚持某种行为,这时人的长远信念起决定作用。
3、动机与需要(1)需要的涵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
在需要得到满足后,这种不平衡状态暂时得到消除;当出现新的不平衡时,新的需要又会产生。
需要时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
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
需要时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
人的需要会受到意识的调节和控制。
(2)需要的种类①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自然需要也称生物学需要,它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嗣后等需要。
这些需要主要由集体内部某些生理的不平衡状态所引起,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
社会需要时人类特有的需要,如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社会赞许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等。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内的员工和组织的合作者通常并非我们所假定的纯粹理性行为者,但是也并非他们的大部分行为都无法预测。
1、人际技能的重要性包含那些方面?理解人们的行为在决定管理者效能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1)决定管理者职业生涯发展能否真正腾飞。
(2)管理者人际技能的开发有助于组织吸引和留住高绩效员工。
(3)工作场所更加愉悦。
(4)理解冲突、管理他人。
(5)同事及上级间的社会关系与总体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
(6)积极的社会关系也与更小的工作压力和离职意愿联系在一起。
(7)创造令人愉悦的工作环境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2、在管理者职能、角色和技能方面,管理者能做什么?管理者通过他人完成工作。
他们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他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
组织是一种人们有目的地结合在一起的一个社会单元,它由两个或者是多个个体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以实现一个或一系列的共同目标。
(8)【亨利·法约尔】管理者的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职能包括:确定组织目标、制定达成目标的总体战略、把计划分出各种层级;组织职能包括:负责组织结构的设计;领导职能包括:指导和协调员工工作;控制职能包括:监控、比较以及对可能的错误进行纠正等。
(9)【赫兹伯格】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包括: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包括:创业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10)【管理的技能】管理者的技能有技术技能、人际技能以及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包括应用专业知识或技术的能力。
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许多人的技术技能都是在工作中发展出来的;人际技能指的是,无论独自一人还是在群体之中,能够善于倾听、理解他人、与他人沟通、激励他人、支持他人的能力。
由于管理者是通过他人完成工作,所以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人际技能,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激励和授权。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足够的智力水平去分析和判断复杂的情况。
第七章基本的动机概念7.1 本章要点■动机的三个关键要素■早期的动机理论及其适用性■将自我决定理论的预测应用于内部和外部奖励■比较目标设置理论和目标管理■比较强化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解释组织公平如何改进公平理论■应用期望理论的基本原则来激励员工■比较当代的动机理论■说明动机理论如何受到文化的限制7.2 重难点导学一、界定动机动机(motivation)是一种过程,它体现了个体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的强度、方向和持续性。
动机的三个关键要素是:强度、方向和持续性。
强度指的是个体试图付出多大的努力。
但是,高强度不一定会带来令人满意的工作业绩,除非这种努力指向有利于组织的方向。
努力需要指向有利于组织的方向;持续性测量的是个体的努力可能维持多长时间。
二、早期的动机理论1.需求层次理论最著名的动机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内心都存在五种需求层次,分别是:(1)生理需求。
包括觅食、饮水、栖身、性和其他身体需求。
(2)安全需求。
包括保护自己免受生理和情绪伤害的需求。
(3)社会需求。
包括爱、归属、接纳和友谊。
(4)尊重需求。
内部尊重因素,如自尊、自主和成就感;外部尊重因素,如地位、认可和关注。
(5)自我实现需求。
使个体成为他可以成为的人的内驱力,包括成长、开发自我潜能和自我实现。
尽管没有一种需求会得到完全、彻底的满足,但只要它大体上获得满足,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如图7-1所示,需求是逐级上升的。
当一种需求基本上得到满足后,就不再有激励作用,下一层需求就会成为主导需求。
所以,如果想激励某个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就需要了解他目前处于哪个需求层次,然后重点满足这个层次的需求或者更高层次的需求。
图7-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马斯洛把五种需求分为高级和低级两个级别。
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称为较低级的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称为较高级的需求。
较高级的需求是个体的内在(内心)满足,较低级的需求则主要是个体的外在满足(例如通过报酬、任期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