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超微颗粒与传统饮片的毒性对比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95.50 KB
- 文档页数:14
探讨理中汤超微颗粒与传统饮片临床疗效对比发表时间:2018-06-26T09:46:52.1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4期作者:贾楠[导读] 探讨分析中汤超微颗粒和传统饮片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方法:2015年1月至6月对我院的6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来分析研究贾楠勃利县人民医院 1545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汤超微颗粒和传统饮片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方法:2015年1月至6月对我院的6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来分析研究,分组为传统汤剂组,三分之一剂量组和五分之一剂量组,使用传统理中汤饮片制剂、1/3剂量的超微配方颗粒和1/5剂量的超微配方颗粒。
对三组治疗一疗程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全部患者的年龄、病程、治疗前症候积分、胃脘痛疗效等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3组均能降低胃脘痛的严重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的胃脘痛持续时间,频率,程度无统计学差异性(P>0.5)。
结论传统理中汤饮片制剂、1/3剂量超微配方颗粒和1/5剂量超微配方颗粒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且1/3剂量组与传统汤剂组的疗效十分接近。
关键词:理中汤;传统饮片;超微颗粒;疗效评价;胃脘痛;比较研究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ecoction ultramicro granule and traditional decoc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in our hospital 60 cases of spleen deficiency with epigastric pain research, divided into traditional decoction group, 1/3 and 1/5 dose group, ultrastructure with ultramicro granule particles using traditional Lizhongtang pieces preparation, 1/3 dose and 1/5 dose. The efficacy of the three groups after a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all the patients' age, course of disease, before the treatment of epigastric pain syndrome score, curative effect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the 3 groups can reduce the severity,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epigastric pa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hree group of epigastric pain duration, frequency, degree of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fficacy conclusion Lizhongtang traditional decoction preparation, 1/3 dose and 1/5 dose of ultramicro granule of ultramicro granule in the treatment of epigastric pain, curative effect and 1/3 dose group and traditional decoction group is very close. Keywords: Lizhong Decoction; traditional decoction; ultrafine particles;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stomachache; comparative study 理中汤源于《伤寒论》,主要药材有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能够温中散寒,补气健脾,是中医治疗脾胃虚寒的经典药方[1-2]。
超微中药饮片与传统饮片治疗胃脘痛的对照研究概述及临床推广探讨摘要目的通过对理中汤超微中药饮片与传统饮片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超微中药饮片的临床推广提供依据。
方法98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微中药饮片治疗。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89.58%,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症候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不良反应发生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胃脘痛患者采用超微中药饮片治疗能取得更好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较为安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微中药饮片;传统饮片;胃脘痛理中汤是中医治疗脾胃虚寒证的经典方,是由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形成的配方,其具有抑制肠胃溃疡、改善肠胃运动的功效,主治腹泻、胃脘痛、脾胃虚寒等疾病[1]。
超微中药饮片则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中药炮制技术,具有质量控制性好、简单便捷、费用低等优点,有效解决了传统中药汤剂质量可控性差且程序繁琐复杂的问题。
本院特对50名胃脘痛患者运用超微中药饮片治疗,将其与传统饮片治疗效果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98例胃脘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医胃脘痛的诊断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34.2±8.6)岁;对照组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5.0±8.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饮片治疗,由医院药剂科炮制煎煮附子理中汤,2次/d,50 ml/次。
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阿魏酸、芍药苷含量对比目的:比较分析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阿魏酸、芍药苷含量。
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谱法对阿魏酸流动相加以测定,做好波长检测,对芍药苷流动相及波长进行测定。
结果:自行配制的配方颗粒汤剂中阿魏酸含量8.90ms/剂,芍药苷含量83.56ms/剂;传统的饮片汤剂中阿魏酸含量8.89ms/剂,芍药苷含量78.50ms/剂;不同厂家配方颗粒汤剂中阿魏酸含量 3.35-7.66me/剂,芍药苷48.12-67.51mS/剂。
结论: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和常规饮片汤剂从色谱图上来看基本一致,自制的配方颗粒汤剂和传统的饮片汤剂中含有的芍药苷含量与阿魏酸含量相当,但不同厂家显示的配方颗粒汤剂存在差异明显。
标签: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配方颗粒汤剂;阿魏酸;芍药苷汤剂是传统的中药剂型,因为药材煎煮不易,质量不稳,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较大,中药配方颗粒是符合规定的优质药材,现代技术对其实施提取和浓缩后制成的产品,不仅可直接冲服,而且其剂量较小,药效快[1]。
四物汤是借助胶艾汤减味所制,其中所含的药物有白芍、当归、川穹,是补血调经的一类重要方子,其药物成分众多,富含微量元素与有机酸等。
芍药苷是四物汤主要成分,也是补血的一类有效物质。
本研究经传统饮片汤剂和中药配方颗粒的阿魏酸和芍药苷含量予以对比,探索中药复方配伍中中药配方颗粒所发挥的作用。
1 仪器和试药1.1 仪器运用高效液相谱仪,型号:Agilent 1100;厂家:德国梅特勒企业。
1.2 试药与试剂对照组:阿魏酸(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芍药苷(北京索莱宝有限公司);熟地、当归、白芍、川穹饮片;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1.2 方法1.2.1 处方、配方顆粒与汤剂制备处方有:当归15g、熟地15g、白芍15g、川穹15g。
1.2.2 熟地配方颗粒制备取熟地饮片2kg,首次加水12倍煮90min,第2次加水10倍煮60min,合并煎液,将滤液浓度浓缩为1.30,保持真空干燥,将其浸膏粉碎,使用乙醇湿法制粒,60℃干燥至水分不超过8%,得熟地黄配方颗粒。
项目类别药学类科技论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科研创新基金课题立项申请书课题名称:四逆汤超微颗粒与传统饮片的毒性对比研究申请者:刘嘉梦所在年级:08级通讯地址: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学生宿舍D233电话:E-MAIL申请日期:2010-5-4指导老师:侯少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二0 一0年制填报说明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科研创新基金课题旨在提高二院学生科技学术水平、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以增强我院的学术氛围。
二、申请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
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
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三、申请书为十六开本,复印时用A4 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
第三页起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一式三份(至少一份为原件),由所在年级办审查签署意见后,上报二院学工办。
四、封面右上角项目类别由申请者填写,项目类别分为三类:医学类科技论文、药学类科技论文、发明制作及社科类调查报告。
五、所有中标作品必须按规定时间报送。
六、为了保证课题质量,所有申报课题必须具有一位以上(含一位)课题相关领域的的具有讲师以上资格的老师推荐,推荐意见必须填写在课题申报表的指定位置处。
无专家推荐意见或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评审资格。
二、研究现状(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也可以减少因为附子煎煮时间不足而引发毒副作用的情况。
四逆汤中的附子为大辛大热大毒之品,稍不慎使用,将引发严重的肝、肾毒性反应,甚者会导致死亡。
在传统煎法中,附子先煎后与炙甘草、干姜共煎。
有研究证明,在附子与干姜、炙甘草合煎时,附子中有毒物质乌头碱的含量随甘草剂量增加而减少,说明甘草具有解附子毒的作用[14]。
杨学伟[15]等认为其机制可能是在煎煮过程中,甘草中的甘草次酸与乌头碱形成的络合物可降低乌头碱的毒副作用;廖晖[16]认为甘草可能的解毒途径为:药材甘草与附子同煎,乃至四逆汤全方通过煎煮,使乌头碱类含量下降,整方的毒性降低;杨明[17]认为甘草对减毒机理主要表现为甘草中的酸性物质与附子中的酯型生物碱的沉淀反应以及甘草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药配方颗粒以其操作简便、剂量准确、易保存等特点,逐渐替代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推广。
对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还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以评估二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客观评价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为临床医师的用药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药剂型的创新与发展,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并比较它们的安全性,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选择。
通过对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特点,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也旨在挖掘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前景,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将进一步推动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通过对比研究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和准确的诊疗方案,提高中医药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满意度。
研究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对比,也有助于促进中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的结合,推动中药制剂的创新和发展。
最终,这项研究将为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上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提供实际支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传统中药饮片粉碎、精细加工而成的新型中药剂型。
其特点如下:1. 方便服用:中药配方颗粒易于携带和保存,患者只需将颗粒溶解于水中服用,无需煎煮,大大方便了患者的用药过程。
2. 剂型稳定:配方颗粒采用现代生产工艺,剂型稳定,不易受潮变质,保持药效。
3. 味道较好:传统中药饮片常常因为苦涩味或难以下咽而影响患者的用药体验,而中药配方颗粒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加入口味调节剂,使味道更加接近口感,更容易接受。
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及药效学剂量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本文针对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进行详细研究,并讨论其化学成分、药效学剂量。
方法鉴别小柴胡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的化学成分,对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药效学剂量、水溶物浸出物量、溶出量相比。
结果化学成分的定量及定性,超微技术处理过的饮片破壁细胞视野占比90%多;化学成分两组饮片的斑点状况皆为相同且超微饮片较为显著;水溶性浸出物量的检测,提高浸膏的所得概率,从而增加水溶性成分的溶出量;黄芩苷与总黄酮的溶出量超微饮片高出1.8倍,细胞破壁其之内的成分溶出较快而量逐渐增多。
结论超微技术应用于中药饮片与传统饮片中,发现此项措施可提高浸膏的所得概率,从而增加水溶性成分的溶出量,细胞破壁其之内的成分溶出较快而量逐渐增多,能够帮助中药搭配,此项技术具备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传统饮片;药效学剂量;中药超微饮片;化学成分中成药饮片是根据中医理论,采用中药炮制方法,经加工炮制而成,可直接应用于中医临床的一种中药。
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中草药总称,包括中药、中药饮片、中成药等【1】。
由于中药饮片煎煮工序较复杂且不利于服用临床采用较少。
而随着超微粉碎技术的提高其制剂原理采用超微粉体技术将中药饮片粉碎成1~75μm超微粉,使药材植物细胞破壁率提高。
中药超微饮片具有促进药物吸收、增强药性的功效。
中药细胞破碎后,表面积增加,有效成分直接进入溶媒,释放的速度和量都大增,可被机体充分吸收,提高了中药的生物利用度【2】。
药效成分可以在10分钟左右快速的溶出,起效比较快,疗效也比较好,方便使用,而且质量也可以得到控制,节省药材,方便卫生,原汁原味。
本文针对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进行详细研究,并讨论其化学成分、药效学剂量,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药物本小柴胡汤(甘草、半夏、黄芩、甘草炙、大枣、党参、生姜各9克,24克柴胡)传统与超微饮片。
1.2实验方法取少许的传统饮片样本与小柴胡汤超微饮片将其制成水装片,对颗粒的大小行显微镜测量。
理中汤超微颗粒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发表时间:2019-05-14T10:47:47.44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作者:张芳华[导读] 目的:探讨传统饮片与理中汤超微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目的:探讨传统饮片与理中汤超微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胃脘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理中汤饮片制剂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1/剂量的超微配方颗粒,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以及严重程度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症状严重程度、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均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上给予胃脘痛患者理中汤超微颗粒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传统饮片;理中汤超微颗粒;胃脘痛;临床效果理中汤作为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制剂,源于《伤寒论》,由干姜、炙甘草以及白术组成,具有补气健脾、温中散寒的功效,也是中医治疗脾胃虚寒的一个经典组方[1]。
中医上在治疗胃脘痛时,首选理中汤,并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方能够对实验性溃疡的发生进行抑制,使胃肠道功能得到改善,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
因此,本文对理中汤超微颗粒运用在胃脘痛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胃脘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
对照组病程(40.22±15.09)月,年龄(36.2±9.4)岁,其中20例为女性,25例为男性;观察组程(41.09±14.33)月,年龄(36.5±9.6)岁,其中19例为女性,26例为男性。
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治疗胃脘痛的对比研究及临床推广评价目的对比研究附子理中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为中药超微饮片的临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间笔者所在医院中医诊断为胃脘痛并且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的患者共300例,根据药材不同分为两组,甲组160例采用中药超微饮片治疗,乙组140例采用传统中药饮品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控制率、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7 d,甲组临床总有效率95.63%,乙组为92.14%,两组临床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用药第3天,甲组症候积分显著低于乙组症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附子理中汤超微饮片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药剂;超微饮片;传统饮片;附子理中汤;胃脘痛胃脘痛是中医科临床常见疾病,西医学的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均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畴[1]。
中药超微饮片是近年来新兴的中药炮制技术,其临床疗效尚需深入探讨。
我们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选择附子理中汤,采用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急性止痛的临床疗效作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中医胃脘痛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定标准执行[2]:①有胃脘部疼痛及胃肠病症状;②有反复发作史;③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
具备①及兼具其余1~2项,即可确定诊断。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药新药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定标准制定[3]。
脾胃虚寒证:①胃脘隐痛,畏寒喜温;②体倦乏力;③神疲懒言;④食欲减退;⑤食后腹胀或午后腹胀;⑥形寒肢冷;⑦口泛清涎;⑧大便清稀,完谷不化;⑨舌质淡、舌体胖或边有齿印,苔薄白;⑩脉沉细或迟。
以上①项必备,并同时具备②~⑤项中的1项、⑥~⑧项中的1项,结合舌脉,即可诊断为脾胃虚寒证[4]。
中药传统汤剂与超微颗粒临床效果分析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止嗽散传统汤剂与超微速溶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索超微速溶颗粒在治疗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时的最佳剂量。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到我院进行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90例患者的病史资料,按照用药剂量的不同及用药工艺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分别给予患者1/5剂量的传统汤剂、1/5剂量的止嗽散超微速溶颗粒、1/3剂量的止嗽散超微速溶颗粒进行服用,6d为一疗程。
结果A、B、C三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2=16.7045 (P=0.0000);;B、C两组在剂量上的总有效率比较%2=16.4261 (P=0.0001);在咳痰症状上治疗前后分值变化的比较为%2=15.8077 (PF.0004);在咳嗽症状上治疗前后分值变化的比较为>2=5.1829 (P=0.0749)o结论在治疗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时,止嗽散传统汤剂1/5剂量与超微速溶颗粒1/3剂量临床效果较好,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严重反应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传统汤剂;超微颗粒;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及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在感染或非感染情况下,出现的慢性非特异炎症。
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支气管腺体增生、分泌液增多。
患者多数为在大气污染、吸烟、过敏、季节交替及感染时出现临床症状,病情加重后可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炎或是肺心病[1],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为比较不同剂量的止嗽散传统汤剂与超微速溶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索超微速溶颗粒在治疗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时的最佳剂量,选取了2010年1月〜2013 年1月在我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风寒束肺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风寒束肺型患者9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56±4.8)岁,病程2〜17年,平均病程(6±1.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标准,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咽喉不适等症状。
超微速溶制剂与传统汤剂的药理比较研析讨论发布时间:2022-11-20T08:18:44.65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8月8期作者:何人大[导读]超微速溶制剂与传统汤剂的药理比较研析讨论何人大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剂室 四川 达州 635000【摘要】目的:分析超微速溶制剂以及传统汤剂的药理差异。
方法:选择48只ICR系 清洁级小鼠,评估两种剂型对粪性腹膜炎小鼠的治疗效果;再取48例小鼠,开展套叠性 肠梗阻试验。
随机分组,粪性腹膜炎小鼠甲组给药超微速溶制剂,即超微速溶大承气汤,分别设定临床剂量1/2(3.3g/kg)、剂量1/4(1.7g/kg)、剂量1/8(0.8g/kg),每组12只;乙组给药传统汤剂,同为12只。
肠梗阻试验小鼠一组给药法同以上甲组,二组给药法同以上乙组。
对比肠推进率、梗阻还纳率。
结果:甲组的肠推进率均低于乙组,且甲组各剂量的肠推进率对比有差异(P<0.05)。
一组的1/2临床剂量肠梗阻还纳率接近于二组(P>0.05)。
不同剂量组的肠梗阻还纳率对比有差异(P<0.05)。
结论:小鼠腹膜炎、肠梗阻经超微速溶制剂给药后的效果较佳,虽难以有效改善肠推进率,但合理剂量能够获得较佳的肠梗阻还纳率,且以1/2临床剂量最为高效。
【关键词】超微速溶制剂;传统汤剂;药理超微速溶制剂是中药新剂型,其制作方法为超微粉碎单味中药,将其制成颗粒,而后根据病型进行配伍,开展相关治疗工作[1]。
该剂型可以节约药材用量,优化中药的药理效应,且用药方便,每次的服用量较小,治疗科学性更高。
目前,大承气汤是富有代表性的超微速溶制剂,通过其与传统汤剂的药理对比可以评估其用药优势,判断两种剂型的剂量关系。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48只ICR系 清洁级小鼠,磁性与雄性分别为24只。
体重为18至22g,均值(20.02±0.34)g。
其中,甲组、一组的不同剂量均为12只,雌雄相等,乙组、二组同为12只,雌雄相等。
•中药研究与开发•四逆汤配方颗粒和饮片煎剂抗心肌损伤作用的比较研究余平J谷丽丽S李钦S葛淑瑜J楼婷婷I('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杭州310012;2杭州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13)摘要目的:比较四逆汤配方颗粒及其传统饮片煎剂对心肌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和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建立比()2诱导H9c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四逆汤配方颗粒及饮片煎剂干预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物(MDA)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
建立离体SD大鼠心脏I/R损伤模型,观察I/R期间四逆汤配方颗粒及饮片煎剂干预对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心率(HR)和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及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的影响。
结果:2.5、5.0g•L"四逆汤配方颗粒和2.5、5.0g•L"四逆汤饮片煎剂预处理均显著提高H2O2诱导氧化损伤细胞的存活率(P<0.01,P<0.05)。
与H2O2组相比,2.5,5.0g•L"四逆汤配方颗粒和饮片煎剂均降低氧化损伤细胞内ROS水平(P<0.05,P<0.01)、MDA含量(P<0.01)以及LDH释放率(P<0.01),相同浓度下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四逆汤配方颗粒和饮片在0.5、2.0、4.0g•L"剂量下均可改善I/R所致的LVEDP.HR和士dp/dtmax变化,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四逆汤配方颗粒及其饮片煎剂对心肌细胞缺氧和心脏I/R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两者药效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四逆汤;配方颗粒;饮片煎剂;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缺血再灌注;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y on Effects of Sini Decoction(四逆汤)Formula Granule andDecoction Pieces on Myocardial InjuryYU Ping?,GU Lili2,LI Qin2,GE Shuyu1,LOU Tingling1(1Zhejiang Provincial Tongde Hospital,Hangzhou,Zhejiang310012;2H angzhou Medical College,Hangzhou,Zhejiang310013)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Sini Decoction formula granules and its traditional medicinal slices on hypoxia injury in myocardial cell model and ischemia reperfusion(I/R) injury in rats'isolated heart.Methods:Hydrogen peroxide(H202)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cell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myocardial H9c2cells.After cultured with Sini Decoction formula granules or prepared slices,cell survival rates were determined by MTT method,and intracellula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lipid peroxide (MDA)content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release rate were detected by kits.The I/R injury models of isolated SD rats'heart were established.During the period of I/R,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LV-EDP),heart rate(HR)and maximum rate of increase o£indoor pressure(+dp/dtmax)and maximum rate o£decrease of indoor pressure(-dp/dtmax)were observed after cultured with Sini Decoction formula granules and prepared slices.Results:Pretreatment with2.5,5g•L_1Sini Decoction formula granules or2.5,5g•L_1Sini Decoction pieces could improve the cell viability of myocardial cells induced by H2O2(P<0.01,P<0.05).Compare with the H2O2group,2.5,5g•L-1Sini Decoction formula granule and prepared slices reduced the intracellular ROS level(P<0.05,P<0.01),MDA content(P<0.01)and LDH release rate(P<0.01),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under the same concentration.Both the formula granules and slices of Sini Decoction at doses of0. 5, 2.0, 4.0g•L_1could improve the changes o£LVEDP,HR and±dp/ dtmax caused by I/R,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Conclusions:Sini Decoction formula granule and its decoction pieces have certain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7ZA025)protective effects on myocardial ceU hypoxia and cardiac通讯作者俗丽丽,E-mail:******************,n l/R injury,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the two effects.Key words Sini Decoction;formula granules;decoction pieces;myocardial cell;hypoxic injury;ischemia reperfusion;comparative study近年来随着中药新剂型不断发展,除传统饮片煎剂外,还出现了中药配方颗粒等新剂型。
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及药效学剂量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及药效学剂量之间关系,为中药超微饮片的临床推广提高依据。
方法:对小柴胡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进行鉴别,比较二者水溶物浸出物量、溶出量及药效学剂量。
结果:中药材经超微粉碎后化学成分未改变,保持了原药材的药效学物理基础,水溶性成分的溶出量及有效成分均有明显增加,且与传统饮片比较,药效学剂量要小,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结论:中药超微饮片可替代传统饮片应用于临床,且疗效更加显著。
关键词:中药超微饮片;传统饮片;化学成分;药效学剂量我国中医学历史悠久,中药饮片的应用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药饮片因其煎煮繁琐、服用不便、卫生条件差等缺点而不利于临床发展[1]。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超微粉碎技术的广泛使用,开始应用于中药材,并取得重大成功。
中药材经超微粉碎后,药物溶出度增加,使药效提高,从而减少药物使用量,可减轻患者身体和经济负担[2]。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及药效学剂量,现将具体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小柴胡汤(柴胡24g,黄芩9g、党参9g、半夏9g、甘草(炙)9g、生姜(切)9g各9g,大枣(擘)9g、甘草9g)超微饮片及传统饮片。
1.2 实验方法取小柴胡汤超微饮片及传统饮片样本各少许,制作成临时水装片,在显微镜下对颗粒大小进行测量,观察两者细胞破壁情况。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两者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测定超微饮片及传统饮片溶出度及水溶性浸出物重量。
再采用观察超微饮片和传统饮片对小鼠脾脏、肝脏、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活性的影响,并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两种饮片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对两者药效学剂量进行对比。
2 结果2.1 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2.1.1中药超微饮片粒度检测显微镜下可见经过超微处理的饮片破壁细胞可占视野的90%以上,颗粒直径约在2-30μm之间,除个别木纤维及石细胞外,其余均不是完整细胞。
对比分析对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及药效学剂量摘要】目的探讨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的化学成分与药效学剂量的关系,为中药超微饮片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小柴胡汤的超微饮片及传统饮片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观察其溶出度,并且对其溶出量、药剂学剂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中药材经超微粉碎后化学成分保持了原药材药效学物质,有效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的溶出量均增加,并且超微饮片比传统饮片的药效学剂量要小,治疗效果明显。
结论中药超微饮片在临床应用上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中药超微饮片传统饮片药效学剂量【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380-02中药超微饮片是将传统中药饮片粉碎成微粉,然后再按照中医的处方配药,直接冲服即可,中药超微饮片的最大特点就是饮片经粉碎后,其细胞壁基本都破壁,这样不仅保留了原饮片的全部成分,并且利于溶出和吸收。
1 方法对超微饮片及传统饮片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观察其溶出度,并且对其溶出量进行比较。
然后对其药剂学剂量进行对比性分析。
2 实验结果2.1 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2.1.1 对于中药超微饮片的粒度检测在显微镜下可清晰的看见经过超微处理的饮片其破壁情况可占视野的90%以上,粒径大多在2至25um左右,除了个别的木纤维和石细胞。
大部分都不是完整细胞。
2.1.2 对于两种饮片的化学成分检测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超微饮片和传统饮片均出现了相同的斑点,而超微饮片相较于传统饮片的斑点更加明显,因此可以得出,中药材在经过超微粉碎处理后,其化学成分没有发生改变,保持了原有药材的药效学物质条件。
2.1.3两种饮片的水溶性溶出量的检测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经过超微粉碎的小柴胡汤其水溶性成分溶出量明显高于传统饮片,大约是传统饮片的1.5至2.0倍,因此可以得出,中药材经过超微粉碎后,可以显著的增加其水溶性成分的溶出量,从而提高其浸膏的所得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学生科研创新基金课题
立项申请书
课题名称:四逆汤超微颗粒与传统饮片的毒性对比研究申请者:刘嘉梦
所在年级:08级
通讯地址: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学生宿舍D233
电话:
E-MAIL:
申请日期:2010-5-4
指导老师:侯少贞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二0一0年制
填报说明
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科研创新基金课题旨在提高二院学生科技学术水平、创
新精神、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以增强我院的学术氛围。
二、申请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
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
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三、申请书为十六开本,复印时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
第三页起各栏空格不够时,
请自行加页。
一式三份(至少一份为原件),由所在年级办审查签署意见后,上报二院学工办。
四、封面右上角项目类别由申请者填写,项目类别分为三类:医学类科技论文、药学类科技
论文、发明制作及社科类调查报告。
五、所有中标作品必须按规定时间报送。
六、为了保证课题质量,所有申报课题必须具有一位以上(含一位)课题相关领域的的具有
讲师以上资格的老师推荐,推荐意见必须填写在课题申报表的指定位置处。
无专家推荐意见或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评审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