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学习
- 格式:ppt
- 大小:370.00 KB
- 文档页数:24
运行环境redhat 9.0 ,IP地址172.18.121.35,实现的域名为1. 安装DNS所要的软件包.查看是否安装bind软件,在终端中输入[root@localhost root]# rpm -qa|grep bindredhat-config-bind-1.9.0-13bind-9.2.1-16bind-utils-9.2.1-16ypbind-1.11-4若出现以上的文字则表示安装成功,若没有出现以上东西插入正确的光盘,进行安装.或通过下载源代码进行安装。
2. 设定好IP地址和DNS在终端中输入netconfig,回车,在第一行中输入IP,172.18.121.35.第二行输入子网掩码255.255.255.0第三行输入网关地址:172.18.121.1,最后一行输入DNS 172.18.121.35.再确定.再在终端中输入下面的命令[root@localhost root]#service network reload[root@localhost root]#service network restart通过ifconfig查看IP信息3. 配置DNS配置DNS正向搜索,配置文档如下:[root@localhost root]#cp /var/named/localhost.zone /var/named/先复制本机DNS的一个配置模板文档,进行修改,修改的部分是粗线表示[root@localhostroot]# vi /var/named/$TTL 86400$ORIGIN .@ 1D IN SOA . . (42 ; serial (d. adams)3H ; refresh15M ; retry1W ; expiry1D ) ; minimum1D IN NS @1D IN MX 5 .www 1D IN A 172.18.121.35mail 1D IN A 172.18.121.35ftp 1D IN A 172.18.121.35pop3 IN CNAME .smtp IN CNAME .保存退出,先按ESC ,再:wq.配置DNS正向搜索,配置文档如下:[root@localhost root]#cp /var/named/named.local /var/named/172.18.121.rev先复制本机DNS的一个配置模板文档,进行修改,修改的部分是粗线表示root@localhostroot]# vi /var/named/172.18.121.rev$TTL 86400@ IN SOA . . (1997022700 ; Serial28800 ; Refresh14400 ; Retry3600000 ; Expire86400 ) ; MinimumIN NS .35 IN PTR .35 IN PTR .35 IN PTR .配置本机DNS的一个主文档,安装好后他有一个模板,修改他,修改的部分是粗线表示[root@localhostroot]# vi /etc/named.conf// generated by named-bootconf.ploptions {directory "/var/named";/** If there is a firewall between you and nameservers you want* to talk to, you might need to uncomment the query-source* directive below. Previous versions of BIND always asked* questions using port 53, but BIND 8.1 uses an unprivileged* port by default.*/// query-source address * port 53;};//// a caching only nameserver config//controls {inet 127.0.0.1 allow { localhost; } keys { rndckey; };};zone "." IN {type hint;file "named.ca";};zone "localhost" IN {type master;file "localhost.zone";allow-update { none; };zone "0.0.127.in-addr.arpa" IN {type master;file "named.local";allow-update { none; };};zone ""IN{type master;file "";};zone "121.18.172.in-addr.arpa"IN{type master;file "172.18.121.rev";};include "/etc/rndc.key";"/etc/named.conf" [已转换] 45L, 894C配置本机的域名转换程式的顺序[root@localhostroot]# vi /etc/host.conforder bind,hostsmulti offtrim [root@localhostroot]# vi /etc/resolv.confnameserver 172.18.121.35nameserver 218.196.42.2namedsever 218.196.42.2domain search option nochecknames rotate4. 启动named服务.[root@localhost root]#service named start5. 检查配置是否成功[root@localhost root]# nslookupNote: nslookup is deprecated and may be removed from future releases. Consider using the `dig’ or `host’ programs instead. Run nslookup with the `-sil[ent]’ option to prevent this message from appearing.> Server: 172.18.121.35Address: 172.18.121.35#53Name: Address: 172.18.121.35> 172.18.121.35Server: 172.18.121.35Address: 172.18.121.35#5335.121.18.172.in-addr.arpa name = .35.121.18.172.in-addr.arpa name = .35.121.18.172.in-addr.arpa name = .>ctrl +D退出若出现上面的情况的文字表示已配置成功.6. 其实在配置的过程中,查看自己是否配置正确能够通过named ?g 进行查看您的配置文档到底错在那个地方,再进行修改.。
DNS-氨基酸的制备和鉴定——学习指南l 学习重点1. 掌握薄膜层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2. 学习DNS-标记法在氨基酸、肽和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l 知识要点1. 层析:利用混合物的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分配系数的差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根据支持介质的不同,层析可分为纸层析、薄膜层析、薄层层析和柱层析等。
本实验采用双向层析法,I 向和II 向展层选用不同的溶剂系统,可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
2. 迁移率R f 值:样品点移动距离与溶剂移动距离的比值。
在同一展层系统中,R f 值差异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3. 聚酰胺:己二酸和己二胺的高聚物,含有大量酰胺基团,能与多种极性基团,如氨基酸的羧基和侧链基团形成氢键。
化合物中不同分离物质在溶剂与聚酰胺薄膜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CH 2)6C O(CH 2)4COn4. DNS-Cl :又称5-二甲氨基-1-萘磺酰氯,是一种荧光试剂。
在弱碱性条件下可与氨基酸的α-氨基反应,生成DNS-氨基酸。
在紫外光照射下,DNS-氨基酸可产生黄绿色荧光,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
黄绿色荧光l 试剂1. 2.5mg/mL DNS-Cl 丙酮溶液。
2. 三种氨基酸混合液(Gly 、Phe 、His )。
3. 三乙胺。
4. 展层液I :苯:冰醋酸(V/V )=9:1; 展层液II :甲酸:水(V/V )=1.5:100。
l 仪器聚酰胺薄膜、毛细点样管、旋涡混合仪、层析缸、恒温水浴锅、电吹风、紫外分析仪 l 操作l 注意事项1. 严格控制点样位置以及点样直径,点样点应始终保持在展层溶剂液面以上,点样需少量分次,保证点样点小且圆。
2. I 向层析结束后,注意聚酰胺薄膜转动的方向,便于和标准图谱对照。
3. 苯对人身体有害,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这里只是为了方便大家下载学习阅读,该系列1-15的所有文章都在下面的7zip压缩包中,含word文档和mht网页文件一起学DNS系列.7z一起学DNS系列(一)基础、概览本系列主要讲述有关Windows 下DNS服务器的相关知识点,由于DNS和AD结合异常紧密,所以与AD相关的DNS应用和知识将在AD专栏中讲述。
此为本系列的第一节。
我想没有什么人在访问的时候会直接输入IP地址,取而代之的是输入一串简单,容易记忆的字符,有数字的,如w(和谐)w(和谐)w.163.c(和谐)o(和谐)m;也有纯字母的,如w(和谐)w(和谐)w.qq.c(和谐)o(和谐)m,只要网络连接没问题,就可以直接访问对应的网站。
但在理论上访问网址依然需要用到IP地址的,只是字符转换为IP地址这部分工作由DNS服务器代劳了而已,而这个转换过程对于客户端来讲是完全透明的。
在讲述DNS之前,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几个与域名相关的概念。
什么是域名?域名,即DomainName,准确是说它是由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以及横"-"组成的一串字符,且英文不区分大小写,通常一个域名可以分为主体和后缀2部分,各部分由一个小点.隔开。
以常见的163.c(和谐)o(和谐)m为例,163是这个域名的主体,而后面的.c(和谐)o(和谐)m表示这个域名属于国际域名,常见的还有.net、.cn 等等。
这两部分构成了是一个完整的域名。
有朋友可能问了,那我们常见的w(和谐)w(和谐)w.163.c(和谐)o(和谐)m又是什么呢。
从整体上来说,这是一个URL地址,而非域名。
细化来讲,WWW是一个主机名称,在这台主机上运行着网页服务器,当客户端输入w(和谐)w(和谐)w.163.c(和谐)o(和谐)m时,系统会在某个系统上查询这个地址所对应的IP地址,如果一切正常则会很快返回这台主机的IP地址,之后浏览器会向这个地址发起HTTP请求进行网页解析。
在此过程中提到的“某个系统”就是我们要讲述的DNS系统。
dn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验心得
一、实验心得
在完成本次实验后,我借助实验内容,掌握了基于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搭建DNS服务器的基本步骤,并能够配置DNS
服务器,使服务器能够提供服务。
实验开始前,我了解了DNS服务器的作用,熟悉了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以及服务器配置的基本原理,这使我在实验过程中
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实验中,我首先在操作系统中安装DNS服务,安装完成后,我根据实验文档的要求,在控制面板-网络和共享中心-更改适配器设置,设置DNS服务器地址,使服务器能够提供服务。
在设置DNS服务器时,我创建了代表我学校的域名,并把它分配给本地dns服务器,使之能够解析域名,满足用户查询和访问域内服务器的需求。
本次实验的完成,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DNS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对DNS服务器配置方面的认识,促使我在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更加注重域名系统的搭建和管理,使之更加安全可靠。
- 1 -。
dns服务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DNS服务器的概念、功能及工作原理;2. 学生掌握DNS解析过程,了解域名系统结构;3. 学生了解DNS服务器配置和管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搭建和配置DNS服务器;2. 学生能够解决DNS解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网络环境提供稳定的域名解析服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增强学生对网络安全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3.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的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DNS服务器的搭建、配置和管理,提高网络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需进一步拓展和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网络环境中,提高网络应用水平。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念。
二、教学内容1. DNS服务器概述- 域名系统基础知识- DNS服务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2. DNS解析过程- 域名解析流程- DNS查询类型与响应- 常见DNS解析问题及解决方法3. DNS服务器搭建与配置- 常用DNS服务器软件介绍- DNS服务器安装与配置步骤- 域名转发与缓存配置4. DNS服务器管理- DNS服务器性能监控与优化- DNS安全防护策略- 常用管理工具介绍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搭建本地DNS服务器- 配置DNS解析记录- 分析并解决DNS解析故障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制定以下教学大纲:第一课时:DNS服务器概述、域名系统基础知识第二课时:DNS解析过程、查询类型与响应第三课时:DNS服务器搭建与配置、安装与配置步骤第四课时:DNS服务器管理、性能监控与优化第五课时: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解决DNS解析故障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DNS服务器配置之主域名服务器 (学习) DNS服务器配置之主域名服务器 (学习)
DNS服务器是一种用来解析域名和IP地址之间对应关系的服务器,它的配置对于网络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主域名服务器是DNS 服务器中的一种,它负责管理特定域名的DNS记录。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配置主域名服务器,以确保域名的解析正常进行。
章节一、主域名服务器基础知识
1.1 什么是主域名服务器
1.2 主域名服务器的作用
1.3 主域名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章节二、主域名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2.1 安装主域名服务器软件
2.2 配置主域名服务器的基本信息
2.3 设置主域名服务器的监听地址和端口
2.4 配置主域名服务器的转发机制
2.5 配置主域名服务器的缓存设置
章节三、主域名服务器的域名解析配置3.1 添加域名解析记录
3.2 设置域名的NS记录
3.3 配置域名的SOA记录
3.4 配置域名的MX记录
3.5 配置域名的AME记录
3.6 配置域名的TXT记录
章节四、主域名服务器的安全配置
4.1 配置主域名服务器的访问控制
4.2 设置主域名服务器的防护策略
4.3 定期备份主域名服务器的配置文件章节五、主域名服务器的监控和维护
5.1 监控主域名服务器的运行状态
5.2 主域名服务器故障排除
5.3 定期维护主域名服务器的硬件设备附件:
附件一、主域名服务器配置示例截图
法律名词及注释:
1:主域名服务器:负责管理特定域名的DNS记录。
2: DNS记录:用于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或其他信息的记录。
3:域名解析:将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址或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