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国的地形
- 格式:ppt
- 大小:9.21 MB
- 文档页数:39
八上《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精选7篇)八上《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学会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山脉犬牙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驾驭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图上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1、培育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实力。
2、通过读图干脆获得有关学问,并将已学学问落实到图上。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壮美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骄傲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
2、通过培育学生动手实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究精神,从而培育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
教学重点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教学难点1、分析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越性2、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沿320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我们常常说,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景色宜人。
首先,我们一起看一段录相感受一下祖国的壮美河山。
(展示多媒体)2、当然,要更进一步的相识,就须要我更深化的学习。
今日,我们将进入一幅全新的画卷。
(板书: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二、地势西高东低:(板书)1、过渡:在古代诗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为什么江水都要向东流?(地势西高东低)2、把我国的地面沿32°N线剖开,呈现出这样的面貌:(展示多媒体)3、视察,思索P20活动中的问题。
(指名答)归纳: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板书)可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平均海拔为4000米以上;其次级为1010米-2000米;第三级为500米以下。
4、活动:(出示设色地形图)找出这三级阶梯的也许范围找出三级阶梯界线上的主要山脉5、探讨:“地势西高东低”的优越性谈:到现在,我们很简单就得出我国的河流为什么会由西向东流了,除些之外,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还有哪些优越性呢?学生共享、自由发言,提出各自观点,最终派代表总结发言。
中国的地形教案中国的地形教案「篇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首歌曲,每当听到这歌声,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国。
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
首先来看一下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1、读出我国所跨的经度范围(73oE—135oE)和纬度范围(4oN—53oN),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根据刚才所读出的数据,我国跨过了哪几个时区(东五区至东九区)?包括哪几个热量带(北温带和热带,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等方面有什么影响?3、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4、(读世界政区图或亚洲政区图)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哪些亚洲国家位于太平洋的西岸?5、这样的海陆位置对于我国的气候、海洋事业的发展、与海外各国的交往、与陆上邻国交往等方面有什么好处?[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的疆域示意挂图”)1、找到我国的四至点,并由教师具体介绍四至点所在的位置。
(最南端在4°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N附近,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东端在135°E多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73°E附近,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2、请学生用直尺量一下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一下实际距离。
(约5000千米)3、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0千米,请学生计算我国南北的距离。
(约5500千米)4、从你量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我国的范围很大)?你能说出我国的面积吗?我国在面积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于世界第三位,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
[转承]这么大的范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呢?(请学生做第3页活动1,了解我国东西部的时间差异和南北方的季节差异)[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中国的地形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
中国的地形主要由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和河流组成。
这些地形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下面就中国的主要地形进行详细介绍。
一、平原中国的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华北平原地区。
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平原主要由长江、黄河和珠江三大平原组成,这些平原地势低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中国的主要农业生产区之一。
而华北平原地区则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份,是中国的农业大省。
二、丘陵中国的丘陵地形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和大西南地区。
这些丘陵地形地势较为起伏,山地与平原之间,是中国一些特色产区的所在地,如茶叶、柑橘、竹子等。
丘陵地形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也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
三、山地中国的山地地形是中国地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山脉地形,如喜马拉雅山脉、藏川山脉、秦岭山脉、祁连山脉等。
这些山脉的地势高低不一,地貌构造复杂,是中国的重要自然资源保护区和旅游景点,也是中国水资源的重要来源地。
四、高原中国的高原地貌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青藏高原和巴蜀高原。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地势高峻,气候寒冷,是中国水源的主要来源地,也是一些著名的高山峰的所在地,如珠穆朗玛峰、干城章嘉峰等。
巴蜀高原则是中国著名的盆地之一,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是中国四川和重庆的主要集散地和农业生产区。
五、盆地中国的盆地地形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西昆仑盆地等。
这些盆地地势低平,气候干燥,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的产地,也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
六、河流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黄河和长江。
黄河是中国母亲河,被称为中国的“悲歌”,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九省区,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水源,也是中国的重要农田灌溉渠道。
长江则是中国的第一大河,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流经九省市,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和历史发源地。
《中国的地形》教学方案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中国山脉分布图,了解中国山脉分布基本格局。
2.通过对中国壮丽山河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中国山脉分布图,了解中国山脉分布基本格局。
【教学难点】无三、教学策略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标准”不要求学生记忆大量地名,而是将重点放在对我国地形、地势主要特征的归纳上,并且把它们落实到中国地形图上,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也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并且有利于降低学生的负担。
基于对“标准”的理解,教材在安排相关内容时,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选择了突出中国地形、地势的三大特点来组织内容——“山脉纵横交织”、“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
重点介绍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课时分配上分为3个课时。
此为第1课时。
在教学策略上,通过中国地形特点的相关视频作导入,使学生对我国地形特点有直观感受。
接着简单讲解山脉走向的定义,以及判断方法,继而通过读图活动,让学生找出并画出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得出我国山脉分布的格局,为后面两个课时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流程1.下列图示的山脉中,连线正确的是()A.①-太行山B.②-武夷山C.③-小兴安岭D.④-阴山3.下列山脉中,东西走向的是( )A.武夷山脉B.阿尔泰山C.天山D.横断山脉3.我国某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且为两个自治区的天然分界线。
该山脉是( )A.祁连山B.天山C.昆仑山D.秦岭4.下列山脉的走向,大致一致的是: ()a.天山b.大兴安岭c.太行山d.昆仑山e.秦岭f.巫山A.abdB.bcfC.adfD.bcd5.位于江西省与福建省之间的山脉是:( )A.南岭B.巫山C.武夷山D.雪峰山6.关于五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东岳泰山在山东省B.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C.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D.南岳衡山位于河南省答案:C;C;C;B;C;D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中国的地形一、山脉纵横交织1.东西走向:天阴昆秦南岭2.南北走向:贺兰六盘横断3.东北—西南走向:雪巫太大,长白武夷,台湾山脉纵横交织呈网格状分布4.西北—东南走向5.弧形山脉八、课后作业依照以前所学的方法勾勒中国行政区域简图,在上面描画中国主要的山脉走向,并标注名称。